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暖通空调设计规范标准

一般规定

第2.1.1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设置空气调节: 一、对于高级民用建筑,当采用采暖通风达不到舒适性温湿度标准时;

二、对于生产厂房及辅助建筑物,当采用暖通风达不到工艺对室温湿度要求时.

注:本条的"高级民用建筑",系指对室温湿度、空气清洁程度和噪声标准等环境功能要求较严格,装备水平较高的建筑物,如国家级宾馆、会堂、剧院、图书馆、体育馆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上述各类重点建筑物。

第2.1.2条在满足工艺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空气调节房间的面积和散热、散湿设备。当采用局部空气调节器或局部区域空气调节能满足要求时,不应采用全室性空气调节。

层高大于是10M的高大建筑物,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分层空气调节。

第2.1.3条室保持正压的空气调节房间,其正压温度值不应大于50Pa(5mmH2O)。

第2.1.4条空气调节房间应尽量集中布置。室温度和使用要求相近的空气调节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2.1.5条空气调节房间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空气调节器的类别,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但

最大传热系数,不宜大于表2.1.5所规定的数值。

围护结构最大传热系数[W/(m2.oC)][Kcal/m2.h.°c]

表2.5.1

注:1:表中寺和楼板的有关数值,仅适用相邻房间的温差大

于3oC时.

2: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时,尚应符合本规第3.1.4条的规定.

第2.1.6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围小于基等于±0.5oC时,其围护热情性指标,不宜小于表2.1.6的规定.

围护结构最小热情性指标表2.1.6

第2.1.7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外墙、外墙朝向及其所在层次,应符合表2.1.7的要求。

外墙、外墙朝向及所在层次表2.1.7

注:1:室温允许波动围小于或等于±0.5oc的空气调节房间,宜布置在室温允许波动围较大的空气调节房间之中,当布置在单层建筑物时,宜设通风屋顶.

2:本条和本规第2.1.9条规定的"北向",适用于北纬

23.5o以北的地区;北纬23.5o以南的地区,可相应地采用南向.

第2.1.8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外窗面积应尽量减少,并应采取密封和遮阳措施。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和室温允许波动围大于或等于±1.0oc的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部分窗扇宜能开启.

注: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外窗宜采用双层玻璃窗;舒适性空所调节器房间,有条件时,外窗亦可采用双层玻璃窗.

第2.1.9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当室温允许波动围大于±1.0oC时,外窗应尽量北向;±1.0oC时,不应有东、西向外窗;±0.5oC时,不宜有外窗,如有外窗时,应北向。

第2.1.10条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的门和门斗,应符合表2.1.10的要求.舒适性空气调节房间开启频繁的外门,宜设六斗必要时,可设置空气幕。

门和门斗表2.1.10

注:外门门缝应严密,当门两侧的温度大于或等于7o时,应采用保温门.

负荷计算

2.2.1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得热量,应根据下列各项确定:

一、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的热量;

二、透过外窗进入室的太阳辐射热量;

三、人体散热量;四、照明散热量;

五、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热源的散热量;

六、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七、渗透空气带入室的热量;

八、伴随各种散湿过和产生的潜热量。

第2.2.2条空气调节房间的夏季冷负荷,应根据各项得热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房间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围护结构进入室的不稳定传热量、透过外窗进入室的太阳辐射热量、人体散热量以及非全天使用的设备、照明灯具的散热量等形成的冷负荷,宜按不稳定传热方法计算确定;不宜把上述得热量的逐时值直接作为各相应时刻冷负荷的即时值。

第2.2.3条计算围护结构传热量时,室外或邻室计算温度,宜按下列情况分别确定;

一、对于外窗,采用室外计算逐时温度按本规第2.2.10条式(2.2.10)计算;

二、对于外墙和屋顶,采用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按下式

计算:

t zs=t sh+(ρJ/αW)(2.2.3-1)

式中t ZS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综合温度(oC)

t sh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逐时温度(oC),按本规第2.2.10条式的规定采用;

ρ--围护结构外表面对于太阳辐射热的吸收系数;

J--围护结构所在朝向的逐时太阳能总辐射照度(W/m2),按本规附录四采用;

αW--围护结构外表面换热系数[W/m2.oC]。

注:舒适性空气调节屋间和室温允许被动围大于或等于

±1.0oC工艺性空气调节房间,其非轻型外墙,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按下式计算:

t zp=t wp+ρJ P/αW (2.2.3.-2)

式中t z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综合温度(oC); J P--围护结构所在朝向太阳总辐射照度的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附录四采用;

t wp--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oC),按本规第

2.2.9条的规定采用;

ρ、αW --同式(2.2.3-1)。

三、对于隔墙、楼板等围护结构,当邻室为非空气调节房间时,采用邻室计算平均温度,按下式计算:

t ls=t wp+Δt ls (2.2.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