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医学基础》

《急救医学基础》
《急救医学基础》

《急救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总学时:30

适用专业及层次:农村医学中专开课时间:第4期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急救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以创伤、严重感染、复苏、灾害医学、中毒以及内科危重病诊治和研究为主要内容的二级学科。急救医疗水平的高低不仅反映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卫生机构的组织管理水平,而且也是医院、救护机构医护人员

的救治水平和素质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我国工农业迅速发展,交通及工伤等事故、各类严重感染、心脑血管疾病等危重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因此需要我们医护人员不断做好急诊急救医疗工作,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致残率和病死率。

本课程总学时为32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16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1. 掌握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 掌握院前急救,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3.熟悉各急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分类。

4.掌握各急症的临床表现,识别及处理,特别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5. 熟悉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内容

6、掌握常用急救药物

(二)技能教学目标

1. 应用急救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对常见急症的临床特点作出解释。

2. 运用急救医学的理论与技术,初步学会对常见急症的识别及处理,特别

是早期识别及处理、转院前处理、转院途中处理。

3. 初步学会使用常用急救药物。

4、学会急救常用技术

(三)素质教学目标

1. 具有以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态度学习本课程,在实践中表现出对患者

尊重、关心、爱护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2.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第一的概念,充分认识急诊病人危、急、重的

特征,具备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勤学善思的学习习惯、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

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健康稳定的心理素质、全面较强的适应能力。

3. 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地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绪论

1.了解急救医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2.了解急诊与急救医学的范畴。

3.熟悉急诊与急救医学的学习目的与要求。

(二)急救医疗体系

1.熟悉急救医疗体系的基本组成形式。

2.了解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现状。

(三)院前急救

1. 概述

(1)了解院前急救的重要性。

(2)熟悉院前急救的任务和特点。

(3)熟悉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

(4)掌握院前急救的原则。

(5)熟悉院前急救的组织与实施。

2. 院前急救管理

(1)了解如何建立急救网络。

(2)熟悉急救管理制度。

(3)了解急救设备的管理方法。

(四)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1.熟悉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方法。

2.掌握急救处理的原则。

3.掌握急症病人的优先分类与紧急处理方法。

4.掌握急救用药的要求。

5.掌握灾难中的常见急救问题与处理方法。(五)常见急症症状与急救处理

1.高热

(1)了解高热的概况。

(2)掌握高热的临床特点。

(3)掌握高热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掌握高热的急救处理方法。

2. 呼吸困难

(1)了解呼吸困难的概况。

(2)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特点。

(3)掌握呼吸困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4)掌握呼吸困难的急救处理方法。

3.咯血

(1)了解咯血的概况。

(2)掌握咯血的临床特点。

(3)掌握咯血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掌握咯血的急救处理方法

4.呕血与黑便

(1)了解呕血与黑便的概况

(2)掌握呕血与黑便的临床特点

(3)掌握呕血与黑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4)掌握呕血与黑便的急救处理方法。

5.晕厥

(1)了解晕厥的概况

(2)掌握晕厥的临床特点

(3)掌握晕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掌握晕厥的急救处理方法。

6.昏迷

(1)了解昏迷的概况

(2)掌握昏迷的临床特点

(3)掌握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掌握昏迷的急救处理方法。

7.惊厥

(1)了解惊厥的概况

(2)掌握惊厥的临床特点

(3)掌握惊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4)掌握惊厥的急救处理方法。

8.急性疼痛

(1)了解急性疼痛的概况

(2)掌握急性疼痛的临床特点

(3)掌握急性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4)掌握急性疼痛的急救处理方法。(六)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1.中暑

(1)了解急性疼痛的概况

(2)掌握急性疼痛的临床特点

(3)掌握急性疼痛的急救与处理方法(4)初步学会做有关中暑的健康教育2.淹溺

(1)了解淹溺的概况

(2)掌握不同水质下淹溺的临床特点(3)掌握淹溺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4)初步学会做有关淹溺的健康教育

3. 电击伤

(1)了解电击伤的概况

(2)掌握电击伤的临床特点

(3)掌握电击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4)初步学会做有关电击伤的健康教育(七) 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1.ICU的任务与设置

(1)熟悉ICU的概念和任务。

(2)了解ICU的设置。

2.危重病情监测技术

(1)掌握体温监测的方法

(2)掌握呼吸监测的方法

(3)掌握循环功能监测的方法

(4)掌握肾功能监测的方法

(5)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监测的方法(6)掌握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监测的方法

(八)常用急救药物

1.掌握常用镇痛药物

2.掌握常用镇静与止痉药物

3.掌握常用呼吸中枢兴奋药物

4.掌握常用强心与血管活性药物

5.掌握常用利尿脱水药物

6.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7.掌握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8.掌握常用平喘解痉药物

9.掌握常用止血与抗凝血药物(九)急救常用技术

1.掌握气道开放技术

2.熟悉气管插管技术

3.熟悉气管切开技术

4.掌握呼吸道异物的现场急救技术

5.掌握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6.掌握现场止血技术

7.掌握现场包扎技术

8.掌握现场固定技术

9.掌握现场搬运技术

(十)实习指导

1.熟练掌握院前急救伤员的分类方法。

2.掌握中暑病人的现场急救方法。

3.掌握淹溺病人的现场急救方法。

4.掌握电击伤病人的现场急救方法。

5.学会现场心肺脑复苏技术。

6.学会呼吸道异物的现场急救技术

7.掌握环甲膜穿刺术

8.学会现场开放性伤口的止血与包扎技术。

9.学会骨折的现场固定技术。

10.掌握脊柱损伤患者的现场搬运技术

四、学时分配

课程总学时30,其中理论20时,实训见习10学时。

章教学内容理论课实验实训课总学时

1 绪论

2 2

2 急救医疗体系 2 2

3 院前急救 2 2 4

4 急救问题的紧急评估与处理 2 2

5 常见急症症状与急救处理 2 2

6 常见理化因素引起的疾病 2 2 4

7 急危重症病人的监护 2 2 4

8 常用急救药物 2 2

9 常用急救技术 4 4 8

合计201030

五、课程考核

课程成绩评定:实验实训占20%,平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70%,采用笔试闭卷考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