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难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实践确实是由教与学两种活动所构成,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但为了深入地研究教与学,有必要将教与学分开进行研究。因此上述定义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即教学探讨、研究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是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师幼共同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一种自发反映型教学。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由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自己的学习

要求,将教师要求幼儿做的事变成幼儿自己要做的事,也就是将教师的大纲变成儿童自己的大纲,其变化的程度愈大,则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愈高。教学活动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力量,萌发和强化他们的兴趣。例如,小班幼儿学习将动物与其相应食物匹配这一内容时,教师创设了《梅花鹿请客》这一游戏情境,在游戏中,“主人”梅花鹿请小朋友帮助他,给每位“客人”(请来的小动物)送去它爱吃的食物。当幼儿看到教师出示的梅花鹿请来的客人——各种动物(玩具)及其食物,立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和兴趣,幼儿愉快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不仅知道了每种动物爱吃哪种食物,学习着用一一对应的摆放方法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活动过程培养了幼儿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还具有操作性特点。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在操作中进行的,他们通过操作、摆弄材料进行探索和学习。儿童认知的发展,表现为动作水平的思维向抽象水平的思维的转化的过程。幼儿数学概念的建构开始于动作。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感受和体验到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获得相关的数学经验。操作方法是幼儿学习、建构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常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集体活动形式有利于教师对幼儿数学学习的直接指导,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启发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各种数量关系,帮助幼儿归纳、整理其获得的一些零散的、片断的数学经验,使其能建构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并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数学的集体活动形式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影响。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所获得的数学经验的不同,在幼儿共同学习中会被彼此反复影响并互相促进。

集体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全班的,也可以分组进行。

(三)数学教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向幼儿提供的学习经验是经过教师有意识的选择,这些经验有助于幼儿对事物数量的感受和体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和多方面的发展。

2.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幼儿与幼儿之间以及幼儿与材料之间,不断进行交流、对话,可以帮助幼儿整理归纳所获得的学习经验

3.幼儿数学教学活动为全体幼儿的共同发展提供了条件,保证每个幼儿都有

机会参与活动,获得发展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一)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

数学操作活动的设计就是要将数学概念的属性或运算技能的要素转化成幼儿可以独立操作学习的活动。一般由以下几个要素组成:

1.目标

指这一操作活动所能达到的教育效果。如对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数学关系的感知、体验,运算技能要素的掌握等的作用和影响。活动目标的制定与表达要具体,这样便于教师的把握,使其能观察、评定幼儿活动的情况。

2.材料

提供的材料要充分,以满足幼儿反复摆弄的需要

提供的同一类活动的材料应有实物、图片、符号三个层次

在学习同一概念或统一关系时,所提供的材料应多样化

3.规则

指幼儿操作活动的要求和完成活动所必需的步骤,使幼儿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怎样使用材料。教师制定的活动规则,要体现数学概念的属性及关系,运算的性质及规律。

4、形式指幼儿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一般有三种方式:即个别操作、两人或多人操作、集体(全班)操作。操作方式取决于活动的内容及班级人数、教师力量的配备。

5、指导指教师如何想幼儿讲解、说明活动材料和活动规则,以及在幼儿活动过程中教师指导的要求,包括对个别幼儿的指导。

6、评价指评定活动的教育效果,即幼儿是否达到活动目标,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所进步。评价的目的既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也是为了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改进教师的教学工作,使数学教学活动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一般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有时还包括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

1.活动名称

一般有两种取法:一种是按教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如:学习6的加减法、认识序数。这样定名称可以使幼儿从名称上即可以了解活动的内容

和要求,但名称不够儿童化,缺乏生活气息。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选用的材料,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如:给数字口袋送礼物

2.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中关于学习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知识概念的学习、认知能力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

2)教学活动目标表述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常见的目标表述方式有两种: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用教师所做的事来表述:幼儿作为行为主体,用幼儿的行为变化来表述。

3.活动准备

数学活动的准备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学习经验的选择

所选的经验是否是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

所选的经验是否使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

所选的经验是否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

所选经验是否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的经验,即可以在不同发展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幼儿的经验准备(幼儿对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掌握那些知识技能和能力)

先分析进行这一学习活动,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环节有多少

其次要分析幼儿在进行这一学习活动时,已具有哪些知识技能,具有哪些能力,还缺什么,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什么条件

?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的创设等方面的准备

主要有以下几种:

实物教具、学具:玩具和一些生活用品、收集到各种自然物、废旧物品、专门用于数学活动的教学具

形象直观教具、学具:画有各种物体的图片、实物卡片、几何图形卡片

教师在选制、运用教具学具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要有助于幼儿对数学概念的学习和掌握,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应尽可能使其具有多种用途,充分发挥教具和学具的使用价值

要注意不同年龄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4.活动过程

一般分为三个部分:活动开始、活动进行、活动结束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教师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充分地尝试和探索,寻去解决问题的办法,并感受和发现其中的数学关系

对于幼儿在活动中获得的经验,教师应帮助他们归纳整理,并通过提问,组织幼儿讨论,使幼儿获得的知识系统化

5、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

活动建议:一般是针对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例如,小班幼儿对物体的量词不易掌握,因此在开始教幼儿学习讲述量词时,教师选择的教、学具尽可能是常用的量词,如个、只,如果有几种实物,其量词最好能统一,以后再逐渐增加新的量词,如条、头、辆等。又如让幼儿比较两根木棍,两根木棍应放在(站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样才好比较。

活动延伸:是指这一活动与下一个教学活动之间的联系。在数学教育中,活动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教师注意到这一问题,才能使幼儿已获得的数学经验在后面的活动中得到巩固,得到强化,同时前一活动所获得的经验,也将成为进行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和准备。此外,数学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也是密切的。例如,一些数学内容的学习,将成为幼儿科学学习的方法和工具,如分类、测量、统计等。又如,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计数后,教师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去数一数今天班上有几位小朋友没有来;找一找四条腿的动物有哪些;比一比谁拍的球次数多;结合几何图形的学习,可引导幼儿找一找,什么东西像圆形?什么东西像正方形等等。这样可使幼儿获得的数学经验能在其他教育活动中得到运用,从而使幼儿在同一段时间内,从不同的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能融合一体,构成一个整合的经验。

三、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目前在幼儿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学的组织形式一般有以下三种:集体活动形式、小组活动形式及集体与小组结合的活动形式。

(一)集体活动形式是指教师直接组织和指导全班幼儿进行学习的活动形式。这种形式在目前的幼儿园中仍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因为它可比较集

中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师也较容易组织全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同时,集体活动也培养了幼儿能较好遵守规则和一定的自制力,并让幼儿体验到集体活动和游戏的快乐。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有一些教学内容需要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演示、讲解或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学习,这些情况有:

1、有些数学知识、技能需要教师示范、讲解、指导幼儿学习。例如,认识和书写阿拉伯数字,认识一些数学符号,如:加号、减号、等号等。

2、新的数学活动或游戏,教师需要在集体中讲解、演示,让幼儿明确在活动时需要做什么,怎样去做。

3、幼儿对一些数学关系是难以独自发现和感知的,这需要教师结合幼儿生活中的经验或设计一定的情景,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使他们对这些数学关系有所感知和体验。

4、教师需要帮助幼儿整理、归纳已获得的数学感性经验。通过整理和归纳可使幼儿获得的经验系统化、概括化,并形成一定的结构,这样可使幼儿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吸收新的知识。

集体活动一般都是教师直接指导幼儿进行学习,但对于这种直接指导,教师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愉快地、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

集体活动形式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目标上的整齐划一,忽视幼儿在发展上的个体差异,同时在集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很难给个别幼儿以帮助和指导,难以使每个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难以促进每个幼儿能在自己的水平上获得进步和发展。

(二)小组活动形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形式。教师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他们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充分的、多层次的学习材料,让幼儿独立地选择活动内容,主动地操作、摆弄各种材料。幼儿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了数、量、形等感性经验。在数学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每一小组的学习内容是相同的,即幼儿使用相同材料从事相同的活动,从而获得同一种经验(可是由于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已有的经验不尽相同,因而在获得同一经验时,其经验水平和层次是会有不同的);另外数学小组活动是有多个的,例如,由多样内容组成的若干小组活动,或同一知识内容,通过多种知觉形式或不同层次材料组成若干小组活动。

教师的这种安排,使幼儿有充分的机会选择与自己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材料进行学习。同时在这过程中,幼儿之间也有了更多的交往和学习机会。

小组活动形式可以较好地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幼儿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师对小组活动的指导要求:

1、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虽进行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但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发展基础上所获得的进步。

2、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即幼儿智慧发展水平,要使幼儿两种操作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

3、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例如,向幼儿提出建议或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示范和讲解等等。

小组活动形式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需仔细观察、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能对幼儿的发展情况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这样才可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另外在同一时间内,教师要观察、了解处于不同小组的幼儿的活动情况,在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是会有一定困难的。

(三)集体与小组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是指在同一活动时间内既有集体活动也有小组活动形式,这样做可充分发挥两种活动形式的长处,较好地解决一般的教学要求与个体发展上存在差异的矛盾,从而满足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促进他们的发展和进步。

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的结合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种形式是先进行全班集体活动,然后再分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的内容大多为新活动或新游戏的介绍。同时也包括在前一节集体活动形式中提到的几种情况。这些内容通过集体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可以较快、也较集中地让幼儿知道需要做的事是什么和怎样做这件事。在集体活动中,有时还需根据幼儿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再次强调某一活动的规则或注意问题。小组活动,一般教师要安排几项内容,例如,3项~4项不同的内容,有时甚至6个小组的内容都不相同。幼儿自己独立地选择小组活动,并轮流去各组活动,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同一时间内多玩几组活动,以获取更多的经验。

另一种形式是幼儿先进行小组活动,然后再进行大组活动。在数学教育中,

有些教学内容可以让幼儿先进行尝试、探索获得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幼儿相互间讲讲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应鼓励幼儿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幼儿小组活动的情况,可组织幼儿讨论、梳理已获得的经验,或教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幼儿思考、学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数》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数数》教案设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设计:数数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接触并认识了数字,初步懂得数的实际意义。本活动旨在通过按数捡蛋、数蛋、玩“偷蛋”、帮鸡妈妈数蛋等游戏形式,让幼儿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并能排除大小、颜色、排列形式等因素的干扰,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不漏数,说出总数。 点评:教师的选材和设计思路好。《指南》指出:幼儿对基数意义的理解是从他们的数数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正是数数,特勋是数数的动作以及对动作的反思起到了一座桥梁的作用——帮助幼儿在具体的实物和抽象的数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中本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会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点评:老师拟定的巨标较恰当,把“乐意参与集体活动,在游戏 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数学较为抽象。 小班幼儿学习数学需要老师创设游戏的情景,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数 学活动的乐趣,才能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乐意参与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认识了数字1—5,幼儿有初步的点数经验。 2.物质材料:小老鼠头饰,大篮子6个,小篮子30个,蛋宝宝(熟的鸭蛋、鸡蛋);一排或两排的蛋盘每人一个,绘有不同数量蛋的 卡片30张,“仓库”3座,大黑板一块,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捡的蛋应和篮子上的数字一致。 (2)提问:你捡了几个蛋?(检验幼儿捡的蛋是否和数字对应。) (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盘的每个洞洞 都填满。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各年龄阶段目标 小班: (1)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按物体量(大小、长短)的差异进行4个以内物体的排序,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排序。 (3)认识“1”和“许多”及其关系。 (4)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感知多、少和一样多。 (5)学习手口一致地从左到右点数4以内的实物,能说出总数,能按实物范例和指定的数目取出相应数量的物体,学习一些常用的量词。 (6)认识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7)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里外的空间方位及认识早、晚的时间概念,知道早、晚有代表性情节的日常变化。 (8)听懂老师的话,学习按照游戏规则进行活动;大胆地回答问题,初步学习用语言讲出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9)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材料;能在老师帮助下学习按要求拿取、摆放操作材料。 中班: (1)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10以内的基数:顺着数、倒着数、学习目测群数,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等差关系。 (3)学习10以内的序数。

(4)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5)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学习概况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两个特征对同一类物体进行逐级分类。 (6)学习按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6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则排序。 (7)能听清楚老师的话,能按要求进行活动,并学习按照要求检查自己的活动。(8)能安静地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话;学习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操作活动过程和结果。 (9)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新的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10)能自己选择小组活动,即能根据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确定自己去哪组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选择数学游戏活动。 (11)能主动地、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量的差异,物体的现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大班: (1)学习10以内的单数、双数、相邻数以及认识零。 (2)学习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体验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部分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和互换关系。 (3)学习10以内数的加减,认识加号、减号,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初步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4)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标记进行逐级分类。

幼儿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方法

幼儿数学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来说,是学习数学的启蒙教育,为更好地发展思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幼儿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反思,以适应新世纪的幼儿数学教育。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陈旧,使学习机械化。 目前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机械的、死记硬背式的,而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使幼儿承受了过重的学习负担。在现实教学活动过程中,虽然游戏贯穿活动的始终,但是游戏却成了幼儿数学活动的一种表面化形式,成了教育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一个评价标准。游戏的作用应该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并且起到辅助强化教学目的的作用,而现实中却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操作材料显得功能单一。 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在利用操作法进行教学时,只是把操作法作为一种获得知识、巩固知识的手段,使操作材料显得功能单一,用途不大,给幼儿提供的操作时间不够充足。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方法 1.为幼儿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思维和动作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可忽视动作对发展幼儿数学思维的作用,应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幼儿感知、探索、发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规律等知识,使幼儿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根据幼儿期思维发展的特点,小班幼儿处于思维发展的感觉运动水平,中、大班幼儿处于感觉运动阶段向具体形象阶段发展的思维水平,

因此幼儿很难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师最好让幼儿通过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数学学习。在区域活动中,为幼儿准备各种各样的尝试性操作的材料,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在意识到材料的多种特征以后,再让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分类,鼓励幼儿依据不同的特征(大小、颜色、名称)变换分类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多,让幼儿从小意识到“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变化的。”这有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为幼儿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幼儿使用的分类方法设计分类提示卡,便于能力差的幼儿在以后的游戏中进行分类操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把幼儿当成合作的伙伴,在平等的关系中,幼儿从心理上感到安全、放松,加上环境上宽松、和谐,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中充分地“做”和“玩”,显得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学习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调动幼儿探索的主动性。 教师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环境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如“学习单数、双数”,课前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一个知识宫,在知识宫里准备了很多礼物。活动前,教师以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老师要带他们去知识宫玩。幼儿一听,立即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产生愉快的情绪,争着试一试。然后教师要求大家根据自己胸前的图形和图形上的数字找座位,谁找对了,谁就得到知识宫里的第一份礼物。这样就激发了幼儿尝试的积极性,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探索活动。又如“认识时钟”,让幼儿置身于为活动创造的钟表展览馆的环境中。教师边欣赏边思索:“这些钟表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叔叔、阿姨为什么要设计制造各种形状的钟和表?”这就激发了幼儿主动求知的兴趣,同时调动了求同、求异探索的主动性。 3.在情境中学习。 要让幼儿主动地获取数学知识,教师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想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不同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所在位置; 2、让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准备活动: 课件、积木、小茶壶、勋章、小五星活动步骤: 一、兴趣引入 动物王国有一名著名的小鸭侦探这几天动物王国出了一系列的盗窃案大象博士家的一把名贵茶壶丢失了让我们一起来破案好 二、活动展开 小鸭侦探已经忙了好几天了也找到了4把与丢失的茶壶差不多的茶壶这是他拍回来的照片下面让我们一起帮小鸭侦探把丢失的茶壶找出来吧 (一)方法呈现 1、学生4人小组交流取出准备好的小茶壶每个人在观察后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然后交换位置说说看找出那把失窃的茶壶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教案:小鸭侦探》 2、学生观察、讨论结果并说说为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观察中发现的内容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小鸭侦探:谢谢大家帮我找回了丢失的茶壶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和我一样做个名侦探做一个好侦探的一个首要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下面就让我来考考大家做得又对又快的小朋友我就给他带上一颗智慧星 (二)体验方法 1、第一排的物体与第二排的个图形有联系说说有什么联系 2、摆摆、说说从个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3、想想、画画(从上面看图形、从前面看图形) 4、比一比看谁的方法最多用6块积木摆两个图形你能摆出几组从上面往下面看一样的图形 三、拓展活动: 小鸭侦探:小朋友们可真聪明啊!我现在就带你去破案你们愿意表现最出色的小朋友在破案后我要授予他小鸭勋章 1、我已经在小偷房子外边埋伏好几天了终于找到小偷藏脏物的房子的门其中三扇有机关只有一扇门很安全那是一个门呢 2、终于走进小偷藏脏物的房子了可是小偷将茶壶装在箱子里房子里又有许多箱子究竟在里呢这是我在藏有名贵茶壶的箱子上面、前面、左面拍到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根据这些照片找到大象博士的茶壶吧 3、我们用集体的智慧终于找到了丢失的茶壶下面让我们一起去抓小偷吧快看小偷逃跑了我拍到了两张照片请你想一想小偷有可能跑到儿去了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彭翠玲)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标准 --翠玲 一、适用对象 中等职业教育、高技教育层次学生 二、课程性质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是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第五学期的必修课,是学前教育的文化课程。本课程是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指导幼儿园开展数学活动的专业必修课,对学生在将来的幼儿园开展数学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着十分突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三、参考学时 80学时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进一步明确数学教育的特殊意义,熟悉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领域教育的教学容,熟练掌握基本的教学方法,并能运用理论来指导数学教育活动的教学实践。 五、设计思路 本课程主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解答现实问题的能力。实践部分将通过组织学生校实验实训:模拟练习、评课、说课、创编设计。 六、容纲要 本课程的课学时数为80学时,学习时间为一学期。其中,理论教学时数为38学时,实践教学时数(主要是模拟幼儿园日常教学)为38学时,期末复习、考试共4学时。本课程主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有讲授法、讨论法、操作练习法、问题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发现法等以及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要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了解一些相关专业的知识,熟悉数学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提升教学能力。要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启发引导法 这是知识性容教学的一种主要方法,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帮助其掌握理论的基本涵,全面深入地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为实际中的运用打好基础。在讲解中,采用先引入例子,再从例子的分析中引出概念或理论结论的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数学容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3)换位教学 包括换位讲授、换位质疑、换位小结、换位评价4个环节。学生首先以“教师”的角色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指导教案

第 19、20课时 【教学内容】第五章 10以内数的经验与教育 第一节数概念的一些相关基础知识 第二节幼儿数概念的发展特点 【教学目标】1、知道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总的来说是从具体到抽象,这反映了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2、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教学重点】掌握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及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难点】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三基本】 基本理论:10以内加减运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指出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基本常识:幼儿加减运算概念的发展过程以及幼儿学习加减运算中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发展特点 基本技能:能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深刻领会并会运用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并在实践中能记住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 一、关于数的实际意义:

基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个数时,叫做基数。基数通常表示为“几个”。 序数:一个数当用来表示集合中元素的排列次序时,叫做序数。序数通常表示“第几个” 二、关于数的序列 (一)自然数列 如果从自然数“0”起,逐次添上一个单位,就得到一列数:0,1,2,3...........由这个依次排列着的全体自然数组成的集合叫做自然数列。 自然数的性质: 1.有始 2.有序 3.无限 (二)数序 数序即自然数的排列顺序。 (三)相邻数 自然数列中某数前面的一个数和后面的一个数,叫做这个数的相邻数。 三、关于计数 (一)计数(数数) “总数”所代表的就是那个集合元素的个数。 在计数的过程中可体现出计数的特性: 1.只要没有遗漏、没有重复,无论集合里以什么方式排列,计数的结果总是一样。 2.如何用其他的食物代替要数的事物,计数的结果不变。 3.无论数什么,无论怎么数,最后出现的数都是代表计数都是代表计数的结果,即总数。 (二)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的是一组物体的数量不因其体积大小和排列形式等的改变而改变。 四、关于数的组成

幼儿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小银行》

幼儿园数学活动方案设计《小银行》 设计单位:南京市瑞金路幼儿园设计者:马珺科目:数学适合年龄段:大班 课题名称:小银行涉及领域:科学、社会活动目标:1、运用已有经验感知各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2、尝试运用不同策略进行10元以内人民币之间的兑换。3、能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活动准备:学具……个人操作材料人民币替代玩具,同色数卡5两张、2五张、1十张 同组幼儿玩具不同色 教具……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人民币若干, 大数卡,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1、投影各面值钱币,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人民币。 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你是怎么知道的?

比这小的钱币还有什么? 小结:我们中国只有1、2、5,10、20、50,100这几个数字面值的钱币。不管你要多少钱都要由这几个数来组合。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10以内面值钱币支取的不同策略。 教师提示:我们来玩小银行游戏,你们做银行职员,老师来取钱,试试看你们能否让顾客满意。 游戏形式:教师出数卡,表示要取多少钱,幼儿用自己的操作材料在面自己前摆放。你用哪几张钱币组合成顾客想要取的钱数? (1)引导幼儿观察同伴间有没有不同方法,正确吗? (2)鼓励幼儿用自己的玩具摆出不同的取钱策略。 (3)同组幼儿讨论摆放出各种不同的取钱策略,越多越好。 3、幼儿自主结伴三至四人开展小银行游戏。

教师提示:下面我们来开银行,我们自由组合三到四人,玩具合并在一起,银行柜台可以用桌子或椅子来代替,场地和角色大家商量,可以轮流做银行职员和顾客。 游戏形式:幼儿分组,自主游戏。 教师指导:(1)对能力强的幼儿,启发他们分类整理钱币,以提高操作效率。 (2)在玩具充足的情况下,鼓励幼儿尝试10以外的取钱额度。 4、总结讲评。 (1)宣传教师指导中幼儿成功的尝试。 (2)鼓励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大胆运用和尝试。 活动设计思考:

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第三章幼儿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2、合理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正规数学教育活动。 3、合理设计和组织主题活动中的数学教育活动。 4、合理设计和安排日常生活及区域活动中的数学活动。 重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的一般策略。 难点: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涵,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和年龄特征; 一、幼儿数学教学活动的价值 (一)什么是教学 教学(教)就是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实践确实是由教与学两种活动所构成,教与学是统一的活动。但为了深入地研究教与学,有必要将教与学分开进行研究。因此上述定义关注的是教师行为,即教学探讨、研究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师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促进学生进步。 从教学的规定性要求看,“教学”活动应具备三方面特征: 首先,“教学”既有“教”,又有“学”。它包括了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 第二,它是由教师发起的,符合一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它旨在促进学生学习的所以行为。 (二)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幼儿园教学是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活动,是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师幼共同活动。 幼儿园教学是一种自发反映型教学。 1、幼儿数学教学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在进行数学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需要依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状况及幼儿的兴趣、需要,制定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活动的组织形式。也就是说,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要考虑并制定好完整的教学计划。这种教学计划带有预成性的特点。 在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教师有可能会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或更改教学计划中的某一环节,但就整个计划来说,一般是不会作大的变动的。 2、幼儿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的特点。 数学教学活动的情境性、操作性和游戏化是指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愿望,使由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变成幼儿自己的学习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整理稿)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 (2009年数学常规课教学区域专题研讨) “目标是起点,也是归宿”,诚然,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决定教育有效性的关键要素。在幼儿教育中,我们从目标体系划分,一般可分为教育总目标一一各年龄阶段目标——教学活动目标三个逐级转化的层级教育目标。其中,教学目标是教育目标最具体化的体现,它是基础之基础,决定着整个教育总目标的落实与达成度。 一、问题分析 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是一个教学活动究竟要教孩子学习什么,获得什么,所以教学目标就如“路标”,它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具有导向作用,引领着教学过程顺利开展。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仍存在着问题,主要表现在: 1、目标定位太低。在一些观摩活动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看似过程顺畅,形式新颖、师幼对答如流的“完美”活动。但透过现象看内涵,我们不免会反思:活动的知识点在哪里?活动中幼儿获得了什么?究其实质,教学目标制定未能准确定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忽略了挑战性。案例:中班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纸制品》,教师为此制定的知识目标是“收集、观察各种各样的纸制品,了解其质地和用途”。显然,这样的目标定位只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察上,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无需付出努力就能做到,所以我们在知识点的难易层次上必须提升一个梯度,如可增加“尝试根据某一特征给各种纸制品进行分类”的坡度设置,这样才能让幼儿充分感受到“跳一跳才能摘得到果子”的成功感。

2. 目标表述笼统。有的教学目标虽看似表达完整连贯,但从任何一点教学目标看,都无法断定这个教学活动究竟教的是什么,甚至个别教学目标可套用到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如:一位教师制定的目标是:(1).了解各种水果都是有种子的。(2).有求知的欲望,喜欢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我们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存在着笼统含糊的问题,第一点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第二点目标更缺乏针对性,适用于任何一个科学活动。案例:中班体育活动“猫捉老鼠”的目标表述为:引导幼儿练习钻、爬、翻等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敏性与协调性;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友好合作的能力以及爱劳动 的良好品德。这两条目标看似全面,既有动作,又有身体素质,还有社会性、个性品质,但却是准确性不够的几条很笼统的目标,如爬的动作要领是手膝着地爬,还是手脚 3. 表述方式不一。如果我们从表述的逻辑性看,教师在教学目标制定中还存在着行为主体不统一的现象。例:体育游戏“小动物开车”中目标一:“练习在指定范围内四散跑,并能学会互相不碰撞”。这是从幼儿行为发展目标,从幼儿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即把幼儿作为主体来表述。目标二:“培养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这是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目标,即把教师作为主体来表述。两种表达方式同时出现在一个教学活动目标中,表述主语混乱,前后不统一。 案例1:大班美术教学活动“年画”的目标为:培养幼儿喜欢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年画;教幼儿大胆尝试运用图案、线条的变化绘画年画。由此可见,目标表述中运用了“培养”“教”等词,表明这次活动中作为教育者的教师期望通过本次活动培养幼儿“喜欢我国传统的民间文化———年画”“运用图案、线条的变化绘画年画”的绘画技巧以及“大胆尝试”的作画态度。这种教育目标的表述方式,表达了教师组织这次教学活动预期的教育作用。 案例2:班美术教学活动“多彩的秋林”的目标为:一是能欣赏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二是能用点画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并大胆尝试、欣赏色与色交融所产生的色彩变化;三是能与同伴合作使用颜料和画笔,并能正确摆放和收拾。这个活动的目标是从幼儿角度来表述的,表达了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自身发展水平的行为目标:“能欣赏秋天树林色彩的绚丽”“能用点画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能与同伴合作使用颜料和画笔”等也就是通过教师设计的

幼儿园数学培训(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培训科目:幼儿园数学 培训时间:2014.3.2 培训教师:宫老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名称: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培训容: 第一节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及特点 数学是研究现实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而所谓数学知识,究其实质,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逻辑知识。皮亚杰曾提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即物理知识、逻辑数理知识和社会知识。所谓社会知识,就是依靠社会传递而获得的知识。所谓物理知识,是指有关事物本身性质的知识,如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等等。儿童要获得这两种知识,只需通过直接作用于物体的动作(看一看、尝—尝)就可以发现了。因此,物理知识来源于对事物本身的直接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简单抽象”。逻辑数理知识则不同,它不是关于事物本身性质的知识,不能通过个别的动作直接获得。它所依赖的是作用于物体的一系列动作之间的协调,以及对这种动作协调的抽象,皮亚杰称之为“反省抽象”。反省抽象所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身的性质,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数学知识就是一种典型的逻辑数理知识。比如,5只橘子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它是对一堆橘子的数量特征的抽象,与橘子的大小、颜色、酸甜无关,也与它们的排列方式无关;组成5个橘子中的每一个橘子,都不具有“5”的性质;相反,“5”这一数

量属性也不存在于任何一个橘子中,而存在于它们的相互关系中——它们构成了一个数量为“5”的整体。儿童对于这一知识的获得,不是通过直接的感知,而是通过一系列动作的协调。具体说,就是“点”的动作和“数”的动作之间的协调。首先,他必须使手点的动作和口数的动作相对应;其次,是序的协调,他口中数的数应该是有序的,而点物的动作也应该是连续而有序的,既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最后,他还要将所有的动作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物体的总数。 由此可见,数实际上是各种逻辑关系的集中体现。在数的里面,既有对应关系,又有序列关系和包含关系。儿童要掌握数,必须具备一定的逻辑观念。 一、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逻辑准备 皮亚杰认为,儿童具有逻辑,且儿童的逻辑包含两个层面,即动作的层面和抽象的层面。他对儿童逻辑的心理学研究还进一步揭示,儿童具有基本的心理逻辑结构,如对应结构、序列结构和类包含结构等。这些动作层面的逻辑结构不仅使儿童学习数学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而且在儿童通过反省抽象而获得各种逻辑数理知识的同时(皮亚杰称之为同化过程),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皮亚杰称之为顺应过程),并最终形成抽象层面的逻辑结构。 (一)一一对应观念 幼儿的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小班中期(3岁半以后)。起初,他们可能只是在对应的操作中感受到一种秩序,并没有将其作为比较两组物体数目多少的办法。逐渐地,他们发现过去仅靠直觉判断多少是不可靠

最新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第五章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 1、熟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2、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各内容的设计要领 3、学习设计符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需要的教具 教学课时:十八课时 教学方法: 观摩、讲授、练习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第一节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教学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2、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3、了解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常用方法 教学内容 一、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目标的层次结构 1、数学教育目标 数学教育总的任务要求 2、年龄段目标 以小、中、大班为界,指一年内的阶段发展目标 3、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指一次教育活动中所应追求的主要目标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 1、认知方面的目标 引导幼儿学习一些初步的、粗浅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以及空间、时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地形成一些初步的数学概念。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和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 2、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培养幼儿自己独立选择和参与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有热自我意识的建立。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会让幼儿学习与同伴合作、协商。 3、操作技能方面的目标 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仔细、有条理、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不仅是幼儿动作、技能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幼儿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准备。 三、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及年龄段要求 (一)、幼儿数学教育的内容 1、感知集合 感知集合及其元素,进行物体的分类

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小班

数学教育活动教案小班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小兔子头饰一个,若干个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自制“魔法箱”一个。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引出主题 1.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了一个好朋友,“当当当当”你们看它是谁啊?幼:小白兔 师:对了,小白兔。昨天森林了刮了一阵大风,把小白兔的房子吹倒了,小白兔“唔~~~”的哭了。于是老师连夜给小白兔建造了一间新房子,小朋友你们看,这房子漂亮吗? 2.手指房子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 师:那么小朋友看老师把小白兔的房顶盖成什么形状了? 幼:三角形 师:房子的身体呢? 幼:正方形 师:小朋友真棒,那么门又是什么形状啊? 幼:圆形 二、出示“魔术箱”复习图形 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从魔术师那里借了一个魔术箱,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你们可要看仔细了,不能眨眼哦! 师:妈哩妈哩轰,变!你们看老师变出什么图形了? 幼xx 师:它有几条边,几个角? 依次变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辨别和认知 三、找一找、说一说: 引导幼儿在教室内找出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物体。 四、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户外活动观察发现户外物体的形状那些是正方形、三角形 和圆形。五、活动延伸 找一找日常生活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六、效果预测整个活动程序的安排,我遵循新《纲要》中组织与实 施中的教育性、互动性、针对性的原则,符合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和规律。因此,我想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让孩子们不仅能认识图形,能详细地说出各图形的区别。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通过动脑思考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篇二: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篇一: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饼干宝宝总动员》活动目标: 活动重点: 活动难点: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有小包装饼干的盘子:请每个小朋友拿一袋饼干,摸 一摸、猜一猜里面是什么东西? 3、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饼干有各种各样的,有大的,有小的;有圆形,有方形;有不同颜色;有的上面还有花?? 4、教师:闻一闻饼干香不香?尝一尝饼干是什么味道的?饼干吃在 嘴巴里有什么变化? 1、观察“饼干”。 活动延伸: 篇二: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学设计: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 2、3。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一)导入主题,认识数字1、2、3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幼儿园数学拼摆图形活动设计

幼儿园数学拼摆图形活动设计1.在认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合图形。 2.喜欢参加操作性活动,积极动脑,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一.以故事形式导入。放映幻灯片,复习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1、逐个点击绿草地、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出现幻灯片能很快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图形宝宝格外地关注。为后面听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看谁来了?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图形宝宝都变成什么东西啦?幻灯片紧密结合老师讲的故事,幼儿边听边看,视听结合。幻灯片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利用图形宝宝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一种图形的组合。使用幻灯片直观、形象、具体,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4、什么出现了?它在问什么呀?“小问号”作为人物的出现,符合幼儿“泛灵论”的年龄特点,激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幼儿独立操作,创造性地拼摆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老师:“小问号要请咱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助图形宝宝在一起变成更多的东西。” 2.幼儿独立操作。教师观察并问问幼儿在拼什么。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想象是有限的。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知觉形象性、边做边想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观察后的个别提问,有利于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进行拼摆。 3.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并记录名称。教师有目的的记录 三.幼儿作品展示,演示老师的设计。 1.请幼儿为大家讲一讲自己拼成了什么东西,并说出用了什么形状。 2.教师也将自己的创作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3.再次讲故事《图形宝宝的比赛》。添加孩子作品为故事结局。 再次运用幻灯片手段,将孩子的作品有机地加入故事中,使孩子获得成功感,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拼摆图形——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

拼摆图形——幼儿园数学活动设计 临泽县鸭暖学区曹庄小学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组合图形。 2.喜欢参加操作性活动,积极动脑,大胆地发挥想象力。 活动准备: 精神准备:幼儿会使用胶棒,对图形比较熟悉。 物质准备:幻灯片、人手一份的图形、图画纸、胶棒等。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形式导入。放映幻灯片,复习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1、逐个点击绿草地、圆形、长方形和三角形。出现幻灯片能很快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使幼儿对图形宝宝格外地关注。为后面听故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地方?看谁来了?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图形宝宝都变成什么东西啦?幻灯片紧密结合老师讲的故事,幼儿边听边看,视听结合。幻灯片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利用图形宝宝的变化帮助幼儿理解一种图形的组合。使用幻灯片直观、形象、具体,符合幼儿的年龄

特点和接受能力。 @_@我是分割线@_@ 4、什么出现了?它在问什么呀?“小问号”作为人物的出现,符合幼儿“泛灵论”的年龄特点,激励幼儿大胆想象。 二.幼儿独立操作,创造性地拼摆图形,教师个别指导。 1.老师:“小问号要请咱们聪明的小朋友,帮助图形宝宝在一起变成更多的东西。” 2.幼儿独立操作。教师观察并问问幼儿在拼什么。幼儿年龄特点决定幼儿的想象是有限的。而且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具有知觉形象性、边做边想的认知特点。教师在观察后的个别提问,有利于帮助孩子明确自己的想法,帮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进行拼摆。 3.指导幼儿完成作品并记录名称。教师有目的的记录 三.幼儿作品展示,演示老师的设计。 1.请幼儿为大家讲一讲自己拼成了什么东西,并说出用了什么形状。 2.教师也将自己的创作用动画片的形式展示出来。 3.再次讲故事《图形宝宝的比赛》。添加孩子作品为故事结局。 再次运用幻灯片手段,将孩子的作品有机地加入故事中,使孩子获得成功感,也给孩子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总目标 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具体内容:(一)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和游戏。 (二)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三)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四)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幼儿园数学教育具体目标 (一)小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愿意参加数学活动,喜欢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要求取放操作材料和进行活动。 2.对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物品的大小、形状、数量有兴趣,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 3.能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大小、形状、颜色)进行分类。 (二)中班教学的具体教学目标 1.能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愿意并学习用适当的方法表达、交流自己操作、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能自己选择数学活动内容和按规则进行活动。 3.能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4.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数量,形状,物体量的差异,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5.能比较、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多少;感受10以内相邻两数的大小关系。 6.认识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 (三)大班教学的具体目标 1.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活动,遵守活动规则,会有条理地摆放、整理数学活动材料。 2.能用适当方式表达、交流数学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3.能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讲话,能在教师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感受生活和游戏中事物的数量关系。

幼儿园数学培训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的流程

培训学科:数学培训 培训时间:2014.8.26 培训教师:宫老师 培训地点:会议室 培训名称:幼儿园数学活动教学的流程 培训内容: 数学教学不完全是让幼儿学会几加几、几减几,这些不是我们数学教育的目的,这只是孩子学会数学的一个体现,一种表现形式。幼儿园的数学主要是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和安排一系列的数学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幼儿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获得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数学活动基本过程。 准备一节数学活动:首先是导入部分——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能力提升——知识点巩固——活动延伸。 (一)导入活动。? 导入活动是教学的起始环节。精心设计的导入方式和导入语起着集中注意、引出内容、带入环节的作用,能使幼儿很快地步入智力兴奋状态,产生强烈的活动动机,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导入活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观教具导入,即教师利用实物、图片等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幼儿的情感和兴趣,这是数学教学最常用、最自然的导入方式;另一种方式是经验导入,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

上,提供新旧知识的支点,调动幼儿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导入新的活动,这种方式适用于幼儿有相关经验的教学内容。? 总之,导入活动因内容而异,因幼儿而异,但要做到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并力求精练简洁,才能达到导入的目的。 (二)集体活动。 讲解演示。? 讲解演示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是教师通过向幼儿展示直观教具并配合以口头语言的解释说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呈现在幼儿面前,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对于幼儿在学习一些不易理解的新内容或遇到某个内容的难点、重点时,讲解演示是必经环节,它能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引导思路,独立进行新的探索。? 讲解演示不是知识灌输,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必须突出重点。讲解演示应突出知识要点,不要使其他细节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二是讲解时语言要简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和准确。三是演示的直观教具要真实、美观、整洁,并且是幼儿熟悉的物体,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儿的注意力。(三)小组活动: 练习运用。? 在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幼儿对知识的掌握仅处于初步感知理解阶段,教师必须提供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自己练习和运用,通过幼儿自己的亲身体会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并引导幼儿举一反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练习运用要避免幼儿对教师演示的机械模仿,并注意在练习运用中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具体要做到:第一,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集体练习、小组练习、个别练习结合使用,并以操作法、游戏法为主,以提高幼儿练习的积极性;第二,练习的要求要逐步提高,从教师的适当帮助到幼儿的独立完成,

《学前幼儿数学活动设计与指导》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秋季学期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期末试题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计数能力的发展一般经历了那些阶段()A.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B 口头数数——按物点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C. 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D. 说出总数——按物点数———按数取物——口头数数 2. 小明现在刚好5岁,请问他大致属于数概念发展的那个年龄阶段() A对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B.数词和物体的数量间建立联系阶段 C.数词和物体的数量间建立联系和数的运算初期的过渡阶段D数的运算阶段 3.选择学前儿童数学的依据不包括()

A舍弃不科学的、不系统的知识 B符合学前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 C.适合幼小衔接的需要 D培养技能和习惯 4.作为专门的数学教学活动有益延伸是() A孩子日常社会生活————付费、数楼房车次等 B家庭生活中渗透数学教育 C.分组数学游戏活动 D数学区角活动 5.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能力目标包括() ①、发展数学认知能力②、技能探究能力 ③、数理逻辑思维能力④、解决日常数学问题的能力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④ D. ①②③④ 6.以下哪个特点不是分组教学活动所特别注重的() A综合性 B趣味性 C.目的、计划性 D自然性 7 .处于3----4 岁儿童,在几何形体的认知方面的特点是() A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B能对平面图形进行配对

最新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含义、作用和特点: 含义:在幼儿园中由教师组织的和有步骤地引导幼儿学习的数学活动 (即数学集中教育活动)。 作用:为幼儿系统地提供新的数学学习经验,帮助幼儿把数学学习经验系统 化,引导幼儿的心理水平向高一层次提升的重要手段。 特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由教师组织活动。 不能把数学教学活动机械地理解为单纯的上课,或是教师教、幼儿学的灌输知识过程,它应是教师与幼儿、教与学双方积极有效互动的过程,幼儿仍是学习 的主体,教学活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去进行。 不足:难以满足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无法照顾幼儿自选。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教学活动的设计是对一个活动的具体行动规划,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蓝图, 也是教师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十分必要的准备工作,数学教学活动的设计, 是富有成效的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 ◆数学教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幼儿为本 幼儿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幼儿全面真实地发展,因此教育者在设置课程、 设计活动(幼儿园所有活动)时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 以幼儿为本,它的含义简单而言就是教育者施行教育时应帮助幼儿成为发展 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成人的经验和认识去塑造和改变幼儿(灌输式、 填鸭式教育)。这是任何一个幼教工作者首先应有的理念。应做到: 1.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 2.把握幼儿原有的水平和经验 ◆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格式: 一、.活动名称二.活动目标三.活动重难点四.活动准备 五.活动过程 ◆如何设计并制定好一份数学教学计划? ★一.活动名称的取法要规范化 数学从属于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所以应取名科学活动《***** 》,而不用数学活动或是计算活动等取名。 ★二.活动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化 (一)活动目标的结构 三维目标—— 1. 数学方面的粗浅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知识技能)

幼儿园数学小游戏教案设计

幼儿园数学小游戏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基本动作,训练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 2、在蚂蚁搬豆的游戏中融入按颜色分类的数学内容。 3、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1、黄豆、红豆、绿豆若干,垫子8块,红、黄、兰篮子各4个,蚂蚁头饰若干。 2、天线宝宝头饰若干、红、黄、兰丝带若干,场景布置宝宝乐 园 活动过程: 2、小蚂蚁跟着“妈妈”做运动。(活动前准备动作) 3、小蚂蚁学本领(练习爬,将垫放在场地四周练习爬) 4、游戏玩法及规则: (1)介绍游戏场地 (2)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这里有许多豆子,黄豆子、红豆子、绿豆子,我们把它们搬回家好吗?妈妈要求每只蚂蚁一次搬一个豆子,向前爬,将红豆子放在 红篮子里,是绿豆子的放在绿篮子里,是黄豆子的放在黄篮子里, 然后跑回再继续搬豆子,把这里的豆子全搬回家准备过冬。” 5、幼儿练习:教师指导幼儿将豆子分类放。 6、活动结束:教师:小蚂蚁我们一起把豆子搬回去吧。

活动目标 2.运用多种感官及方式感知8以内数的含义,培养幼儿概括数的能力。 3.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及相互协作的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1—8,六种游戏的标识 2.数字卡片1—8、实物卡片1—8 活动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生以歌曲《数鸭子》进入教学 师:今天我们要到“数的王国”去玩,国王要先看看你们认不认识它的孩子们。(出示1—8数字卡片)你们用动作学学它们的样子吧。(指数字8)这个数字你们认识吗?8像什么?我们一起用手指在空中写 个8。 二、活动、游戏中学习 1、数物体;教师出示学具让学幼儿数出所需的实物,如5就数出对应的实物。 3、分类计数:这个游戏是以前没有玩过的,要你数数三角形有 几个,正方形有几个……把数字分别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你们数一 数一共有几个游戏?国王说,玩可以,但是要考考谁最聪明。你们看 这是什么?这是国王送给你们的奖品,每一组的奖品都不一样,我们 看谁玩的又对又快,得的奖品的种类最多,谁就最聪明。歌曲《数 鸭子》结束课程 游戏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