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作业

热力学作业
热力学作业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

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

2B A T T ∴=,B A A T T T -= p 0

绝热过程:11

A A D D T V T V γγ--=,1

1

12A D A A D V T T T V γγ--????== ?

?

??

??

得:1112D A A A T T T T γ-??

??-=-

,所以,选择(D )

【或者】等压过程:()()p A B A B A A p V V R T T ν=-=-,p

B A A T T R

ν-=;

绝热过程:()2

D A i

A E R T T ν=-?=--,2

D A A T T i R ν-=

∵2

i

R R νν<,由图可知p A A >, 所以 B A D A T T T T ->-

[ A ]5.(自测提高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分别经历如图(1) 所示的abc 过程,

(图中虚线ac 为等温线),和图(2)所示的def 过程(图中虚线df 为绝热线).判断这两种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A) abc 过程吸热,def 过程放热. (B) abc 过程放热,def 过程吸热. (C)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吸热.(D) abc 过程和def 过程都放热. 【提示】(a ) , 0a c c a T T E E =∴-=Q ,()0abc abc c a abc Q A E E A =+-=>,吸热。

b )df 是绝热过程,0df Q =,∴f d df E E A -=-,

()def def f d def df Q A E E A A =+-=-,“功”即为曲线下的面积,由图中可见,def df A A <,故0def Q <,放热。

[ B ]6.(自测提高6)理想气体卡诺循环过程的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图中阴影部分)分别为S 1和S 2,则二者的大小关系是: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 S 2. (D) 无法确定.

【提示】两条绝热线下的面积大小即为“功的大小”。绝热过程的功

的大小为12()2

i A E R T T ν=-?=-,仅与高温和低温热源的温差有关,而两个绝热过程对应的温差相同,所以作功A 的数值相同,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相同。

二、填空题

1.(基础训练13)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 200 J .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 500 J ;若为双原子分子气体,则需吸热 700

V

J.

【提示】据题意200()mol

M

A pdV p V R T J M =

=??=

??=? 22mol i M i E R T A M ???=??=

?

??

,2

2i Q A E A +=+?= 对于单原子分子:3i =,所以5

500()2Q A J =

=; 对于双原子分子:5i =,所以7

700()2

Q A J ==

2.(基础训练14)给定的理想气体(比热容比为已知),从标准状态(p 0、V 0、T 0)开始,作绝热膨胀,体积增大到三倍,膨胀后的温度T =01

3T γ-,压强p =0

3p γ

【提示】求温度的变化,可用绝热过程方程:11

00T V TV γγ--=,1

00

013

V T T T V γγ--??==

?

??

求压强的变化,可用绝热过程方程:00p V pV γγ

=,得:0003V p p p V γ

γ??== ???

3.(自测提高11)有ν摩尔理想气体,作如图所示的循

环过程acba ,其中acb 为半圆弧,ba 为等压线,p c =2p a .令气体进行ab 的等压过程时吸热Q ab ,则在此循环过程中气体净吸热量Q < Q ab . (填入:>,<或=) 【提示】a-b 过程:2

ab i Q A E S R T ν=+?=+?矩形 而acba 循环过程的净吸热量Q A S '==半圆,∵p c =2p a ,由图可知:S S >矩形半圆,且0T ?>,0E ?>,所以 ab Q Q >

4.(自测提高12)如图所示,绝热过程AB 、CD ,等温过程DEA , 和任意过程BEC ,组成一循环过程.若图中ECD 所包围的面积为70 J ,EAB 所包围的面积为30 J ,DEA 过程中系统放热100 J ,则:(1) 整个循环过程(ABCDEA )系统对外作功为

40J .(2) BEC 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热为 140J .

【提示】(1) 整个循环过程(ABCDEA )系统对外作功为

()307040J EABE ECDE A A A =+=-+=逆循(正循)()环环;

(2)ABCDEA AB BEC CD DEA Q Q Q Q Q =+++00(100)BEC Q =+++-,

V

p a

b

p

同时40()ABCDEA Q A J ==, 140()BEC

Q J ∴=

5.(自测提高13)如图示,温度为T 0,2 T 0,3 T 0三条等温线与两条绝热线围成三个卡诺循环:(1) abcda ,(2) dcefd ,(3) abefa ,其效率分别为η1:% ,η2: 50% ,η

3

: %

【提示】由1

2

1T T -

=η (1T 对应高温热源的温度,2T 对应低温热源的温度),得:

01021

1133

cd ab T T T T η=-

=-=,

0201

1122

ef cd

T T T T η=-

=-

=,

0302

1133

ef ab

T T T T η=-

=-

=

6.(自测提高15)1 mol 的单原子理想气体,从状态I (p 1,V 1)变化至状态II (p 2,V 2),如图所示,则此过程气体对外作的功为12211

() 2

p p V V +-(),吸收

的热量为122122111

3

()() 22

p p V V p V p V +-+

-()

【提示】①气体对外作的功 = 过程曲线下的梯形面积;

②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21()2

i Q A E A R T T ν=+?=+-,

其中3i =,1mol ν=,212211()R T T p V p V ν-=-,

1221221113(()()22

Q p p V V p V p V ∴=+-+-)

三.计算题

1.(基础训练18)温度为25℃、压强为1 atm 的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

等温过程体积膨胀至原来的3倍.(1) 计算这个过程中气体对外所作的功. (2) 假若气体经绝热过程体积膨胀为原来的3倍,那么气体对外作的功又是多少

解:(1)等温膨胀:127325298T K =+=,213V V =,1mol ν=

2

11

ln

2720()V A RT J V ν∴== (2)绝热过程:21()2

i

A E R T T ν=-?=--,其中5i =,1mol ν=,2T 可由绝热过程方

p

O

V

3T 0

2T

T 0

f

a

d

b

c e

,V 2)

程求得:11

2211T V TV γγ--=,1

1

1211211923V T T T K V γγ--????===

? ?

??

??

5

18.31(192298)2202()2

A J ∴=-???-=

2、(基础训练19)一定量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初态A 出发,沿如图所示直线过程变到另一状态B ,又经过等容、等压两过程回到状态A .(1) 求A →B ,B →C ,C →A 各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功W ,内能的增量E 以及所吸收的热量Q .(2) 整个循环过程中系统对外所作的总功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总热量(过程吸热的代数和).

解:3i =,

(1) A B →:11

()()2002B A B A A p p V V J =

+-= 13

()()75022B A B B A A i E R T T p V p V J ν?=-=-=

111950Q A E J =+?=

C B →:20A =

23

()()60022C B C C B B i E R T T p V p V J ν?=-=

-=-

222600Q A E J =+?=-

A C →:3()100A A C A p V V J =-=- 33

()()15022A C A A C C i E R T T p V p V J ν?=-=

-=-

333250Q A E J =+?=-

(2) 123100A A A A J =++=

J Q Q Q Q 100321=++=

3.(基础训练2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A →B 和C →D 是等压过

程,B →C 和D →A 是绝热过程.已知:T C =300 K ,T B =400 K .试求:此循环的效率.

解: 21

1Q Q η=-

)(1A B P T T C Q -=ν, 2()P C D Q C T T ν=-

2

1(1/)

(1/)

C D C

D C B A B A B Q T T T T T Q T T T T T --==--

根据绝热过程方程得到:γγγγ----=D D A A T p T p 11, γ

γγγ----=C C B B T p T p 11

而 B A p p = , D C p p = 所以有 C D B A T T T T //= ,

21

C

B

Q T Q T =

A

B

C

D O

V

p

1 2 3 1 2

O

V (10-33) 5 A B

C

故 %251112

=-=-

=B

C T T Q Q η (此题不能直接由B

C

T T -

=1η 式得出,因为不是卡诺循环。在该系统的循环过程中,是经过推导后得出结论B

C

T T Q Q =12,但这个推导过程是必须的)

4.(自测提高19)如果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其体积和压强依照p a V /

=的规律变化,

其中a 为已知常量.试求:(1) 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所作的功;(2) 气体体积为V 1时的温度T 1与体积为V 2时的温度T 2之比.

解:由p a V /

= 得 2

21p a V

= (1)2

2

1

1

2221211

()V V V V a A pdV dV a V V V =

==-?

?

(2)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12p V p V T T =,得 2

1

21111222221

22

2a V T p V V V

a T p V V V V ?===?

5.(自测提高22) 单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作卡诺循环,已知循环效率η=20%,试求气体在绝热膨胀时,气体体积增大到原来的几倍

解:应用绝热方程 1321

2

1--=γγV T V T ,得

1

1

3122V T V T γ-??= ???

由卡诺循环效率 12/1T T -=η 得 η-=1121T T ∴ 1

1

23)11(--=γη

V V

单原子理想气体 3

5

22=+=i γ,已知 2.0=η , 代入得 4.123≈V V

四.附加题(自测提高21)两端封闭的水平气缸,被一可动活塞平分为左右两室,每室体

积均为V 0,其中盛有温度相同、压强均为p 0的同种理想气体.现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用外

力缓慢移动活塞(忽略磨擦),使左室气体的体积膨胀为右室的2倍,问外力必须作多少功

解:设左、右两室中气体在等温过程中对外作功分别用W 1、W 2表

示,外力作功用W ′表示。由题知气缸总体积为2V 0,左右两室气体初

态体积均为V 0,末态体积各为4V 0/3和2V 0/3 ;

等温过程理想气体做功:(

)(

)

21

/ ln /mol

W M M RT V V =,

得 34

ln 34ln

0000001V p V V V p W == 3

2

ln 32ln

0000002V p V V V p W ==

得 21W W W --=')32ln 34(ln

00+-=V p 8

9ln 00V p =

热力学作业

第三章 热力学作业 3-9 0.32kg 的氧气作如图3-36所示的循环,循环路径为abcda , V 2= 2V 1, T 1= 300K ,T 2=200K ,求循环效率。设氧气可以看做理想气体。 解: mol M M mol 10032 .032.0===ν 氧气为双原子分子, R c v 25= a-b 为等温过程,0=?E J V V RT A Q 412 11110728.12ln 30031.810ln ?=???===ν 此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J 410728.1?,全部用来向外做功。 b-c 为等体过程,A =0 () J T T c E Q v 4122100775.2)300200(31.82 510?-=-???=-=?=ν 此过程系统向外放热J 4100775.2?,系统内能减少J 4100775.2?。 c-d 过程为等温过程,E ?=0 J V V RT A Q 42 1 22310152.121ln 20031.810ln ?-=???===ν 此过程外界对系统做功J 410152.1?,系统向外放热J 410152.1? d-a 为等体过程,A =0 () ()J T T c E Q v 4214100775.220030031.82 510?=-???=-=?=ν 此过程系统从外界吸热J 4100775.2?,使内能增加J 4100775.2?。 热机效率为 ()()%14.150775 .2728.1152.10775.20775.2728.1==-吸放吸++-+=Q Q Q η

3-14 一个卡诺致冷机从0℃的水中吸收热量制冰,向27℃的环境放热。若将 5.0kg 的水变成同温度的冰(冰的熔解热为 3.35×105J /kg ),求:(l )放到环境的热量为多少?(2)最少必须供给致冷机多少能量? 解: 设高温热源温度为T 1,低温热源温度为T 2 T 1=27+273=300K ,T 2=0+273=273K (1) 设此致冷机从低温热源吸热为Q 2,则 J ==Q 65210675.11035.30.5??? 设此致冷机致冷系数为ε,则 11.10273300273212 == -T T T =-ε 由212 -Q Q Q =ε,可得放到环境中的热量为 J ==Q Q =Q 666 22 110841.110675.111.1010675.1???++ε (2) 设最少必须供给致冷机的能量为A ,则 J =-Q Q A 566211066.110675.110841.1???=-=

第八章的热力学作业(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A 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 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 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 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2B A T T ∴=,B A A T T T -=

热力学作业答案

热力学作业答案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第八章 热力学基 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 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2B A T T ∴=,B A A T T T -=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大学物理热学总结 (注: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仅供参考。 ) 教材版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学物理学》热力学基础 1、体积、压强和温度是描述气体宏观性质的三个状态参量。 ①温度:表征系统热平衡时宏观状态的物理量。摄氏温标,t表示,单位摄氏度(℃)。热力学温标,即开尔文温标,T表示,单位开尔文,简称开(K)。 热力学温标的刻度单位与摄氏温标相同,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T/K=273.15℃+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即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温度可以无限接近0K,但永远不能达到0K。 ②压强:气体作用在容器壁单位面积上指向器壁的垂直作用力。单位帕斯卡,简称帕(Pa)。其他:标准大气压(atm)、毫米汞高(mmHg)。 1 atm =1.01325×105 Pa = 760 mmHg ③体积:气体分子运动时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立方米(m3)、升(L) 2、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热力学系统中的每一个都与第三个热力学系统处于热平衡,则这两个系统也必处于热平衡。 该定律表明:处于同一热平衡状态的所有热力学系统都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特征,这一特征可以用一个状态参量来表示,这个状态参量既是温度。3、平衡态:对于一个孤立系统(与外界不发生任何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言,如果宏观性质在经过充分长的时间后保持不变,也就是系统的状态参量不再岁时间改变,则此时系统所处的状态称平衡态。 通常用p—V图上的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理想概念) 4、热力学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整个历程,简称过程。可分为: ①准静态过程:过程中的每个中间态都无限接近于平衡态,是实际过程进行的无限缓慢的极限情况,可用p—V图上一条曲线表示。 ②非准静态过程:中间状态为非平衡态的过程。

化工热力学大作业

化工热力学大作业

1、计算下,乙醇(1)-水(2)体系汽液平衡数据 (1)泡点温度和组成的计算 计算气液平衡数据方法(步骤): 1、由C2H5OH 以及H2O ,查得两物质临界参数Tc1、Tc 2、Pc1、Pc2、ω查得antonio 方程中C2H5OH 和H2O 参数A1,B1,C1,A2,B2,C2,进入2 2、利用总压强P 总=,带入antonio 方程i i i s i C T B A p +-=ln 得T1,T2,进入3 3、假设x1,x2数据,从小到大假设,并取为间隔,逐次递增,由T=T1*x1+T2*x2, 并另各V i ??初值均为1,进入4 4、将T 值带入antonio 方程i i i s i C T B A p +-=ln 可得Ps1和Ps2,进入5 5、选择NRTL 方程,计算γi ,进入6 6、利用两物质临界参数以及T 、P 值计算Tr1,Tr2,Prs1,Prs2,再利用对比态法(计算逸度系数的对比态法)计算气态混合物各组元i 的逸度系数,进入7 7、利用平衡方程,V i s i S i i i i P P x y ??γ?=计算y1、y2,进入8 8、计算y1+y2的值,并判断是否进行迭代 9、将yi 归一化,利用混合物维里方程(计算混合物逸度系数的维里方程)结合 混合规则计算各V i ??,返回7 10、判断y1+y2是否与8的值不同,“是”返回6,“否”进入11 11、计算y1+y2,判断是否为1,“否”进入12,“是”进入13 12、调整T 值,如果y1+y2大于1,则把T 值变小,如果y1+y2小于1,则把T 值变大,并返回4 13、得出T 、所有yi 值,并列出表格,进入14 14、将所有按从小到大顺序假设的Xi 值所对应的Yi 值求出,并作出T-X-Y 图,进入15 15、结束

作业(热力学答案)

作业8(热力学) 一、选择题 [ ] 1. 有A 、B 两种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内的内能之间的关系为: (A) A B E E V V ????< ? ?????; (B) A B E E V V ????> ? ?????;(C) A B E E V V ????= ? ?????;(D) 无法判定 [ ] 2.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Q 为: (A) 1/3; (B) 1/4; (C) 2/5; (D) 2/7 [ ] 3.“ 理想气体和单一热源接触作等温膨胀时,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对此说法有如下几种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B)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C) 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不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 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也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 ] 4.在给出的4个图像中,能够描述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可逆绝热过程中密度随压强变化的图像为: (A) (B) (C) (D) [ ] 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压缩过程后,体积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如果要使外界所做的机械功为最大,那么这个过程应是: (A) 绝热过程; (B) 等温过程;(C) 等压过程;(D) 绝热过程或等温过程均可 [ ] 6. 关于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的判断:(1)可逆热力学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2)难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3)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相反方向进行的过程;(4)凡有摩擦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以上4种判断正确的是: (A) (1)(2)(3); (B) (1)(2)(4);(C) (2)(4);(D) (1)(4) [ ] 7. 你认为以下哪个循环过程是不可能的: (A) 绝热线、等温线、等压线组成的循环; (B) 绝热线、等温线、等容线组成的循环; (C) 等容线、等压线、绝热线组成的循环; (D) 两条绝热线和一条等温线组成的循环 [ ] 8. 一绝热容器被隔板分成两半,一半是真空,另一半是理想气体.若把隔板抽出进行自由膨胀,达到平衡后: (A) 温度不变,熵增加; (B) 温度升高,熵增加; (C) 温度降低,熵增加; (D) 温度不变,熵不变

大学物理热力学论文[1]

《大学物理》课程论文 热力学基础 摘要: 热力学第一定律其实是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指明过程进行的方向与条件的另一基本定律。热力学所研究的物质宏观性质,特别是气体的性质,经过气体动理论的分析,才能了解其基本性质。气体动理论,经过热力学的研究而得到验证。两者相互补充,不可偏废。人们同时发现,热力学过程包括自发过程和非自发过程,都有明显的单方向性,都是不可逆过程。但从理想的可逆过程入手,引进熵的概念后,就可以从熵的变化来说明实际过程的不可逆性。因此,在热力学中,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关键词: (1)热力学第一定律(2)卡诺循环(3)热力学第二定律(4)熵 正文: 在一般情况下,当系统状态变化时,作功与传递热量往往是同时存在的。如果有一个系统,外界对它传递的热量为Q,系统从内能为E1 的初始平衡状态改变到内能为E2的终末平衡状态,同时系统对外做功为A,那么,不论过程如何,总有: Q= E2—E1+A 上式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意义是:外界对系统传递的热量,一部分

是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是用于系统对外做功。不难看出,热力学第一定律气其实是包括热量在内的能量守恒定律。它还指出,作功必须有能量转换而来,很显然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所以它根本不可能造成的。 物质系统经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又回到初始状态,这样的周而复始的变化过程称为循环过程,或简称循环。经历一个循环,回到初始状态时,内能没有改变,这是循环过程的重要特征。卡诺循环就是在两个温度恒定的热源(一个高温热源,一个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循环过程。在完成一个循环后,气体的内能回到原值不变。卡诺循环还有以下特征: ①要完成一次卡诺循环必须有高温和低温两个热源: ②卡诺循环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高温热源的温 度越高,低温热源的温度越低,卡诺循环效率越大,也就 是说当两热源的温度差越大,从高温热源所吸取的热量Q1 的利用价值越大。 ③卡诺循环的效率总是小于1的(除非T2 =0K)。 那么热机的效率能不能达到100%呢?如果不可能到达100%,最大可能效率又是多少呢?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就促进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建立。 第一类永动机失败后,人们就设想有没有这种热机:它只从一个热源吸取热量,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它不需要冷源,也没有释放热量。这种热机叫做第二类永动机。经过无数的尝试证明,第二类永动

热力学作业答案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 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工科物理大作业11-热力学

11 11 热力学 班号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 B .物体在一定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热量; C .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其内能愈大; D .物体的内能愈大,则具有的热量愈多。 (C ) [知识点]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是系统状态(或温度)的单值函数,系统的温度愈高,其内能愈大。 热量是由于系统与外界温度不同而进行的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同样温差情况下,不同的传热过程其热量不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的函数。 作功与传热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若系统状态不变(内能也不变),就无需作功与传热,功与热量不会出现。 2. 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高; B .由于热量Q 和功A 都是过程量,因此,在任何变化过程中,(Q +A )不仅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而且与具体过程有关; C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间经历的每一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D 能增量为T C M m E m p ?= ?,。 (C ) [知识点] 热量、作功和内能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可以将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作功,内能不变,等温过程就是这种情况。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系统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仅与系统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准静态过程就是在过程进行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态的过程。由于准静态过程是无限缓慢的,无摩擦的(即无能量耗散),则各中间态都是平衡态。 无论何种过程,只要温度增量T ?相同,内能增量均为 T R M m i E ?= ?2T R C M m m V ?= 1,与过程无关。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状态开始经历等压、等体、等温过程。若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同,则气体对外做功最多的过程是: A .等体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 不能确定。 (B )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与解答] 设在等压、等体和等温过程吸收的热量为0Q ,则 等压过程 T R i T C Q m p ?+=?=2 21 0ν ν 002 2Q i Q T R V p A p <+= ?=?=ν 等体过程 0=Q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的内能 等温过程 0=T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知,等压过程,气体吸收来的热量既要对外做功,又要使内能增加;等体过程,气体不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内能;等温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因此,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等温过程对外做功最多。 4. 如图11-1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ab 为等压过程,ac 为等温过程,ad 为绝热过程,则吸热最多的是: A .ab 过程; B. ac 过程; C. ad 过程; D. 不能确定。 (A )

热力学作业(标准答案)

热力学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日期: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 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等压过程:A B p p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 B A B A T T V V =, 2B A T T ∴=,B A A T T T -= p 0

化工热力学大作业---乙醇与水物性分析

化工热力学大作业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计算101.3kPa下,乙醇(1)-水(2)体系汽液平衡数据 1)泡点温度和组成的计算 已知:平衡压力P,液相组成x1,x2 ???xN V i s i S i i i i P P x y ? ? γ ? =∑ = i i i y y y/ 泡点温度T,汽相组成y1,y2???y n采用以下流程计算:可得到泡点温度和组成

2)露点温度和组成的计算 已知P, 气相组成y1,y2…….yN , s i S i i V i i i P Py x ?γ??= ∑=i i i i x x x / 露点温度T ,液相组成x 1,x 2 ???x n 采用以下流程计算: 可得到露点温度和组成

3)计算过程 运用化工软件Aspen计算 ①选择模板为General with Metric Units;Run Type为物性分析(Property Analysis) ②组分为乙醇(C2H5OH,ETHANOL)和水(H2O)物性方法为NRTL ③乙醇及水的流率均设为50kmol/h初输入温度为25℃,压力为101.325KPa。 ④设定可调变量为乙醇的摩尔分数,变化范围0—1,增量为0.05,则可取20个点。 ⑤选择物性参数露点温度(TDEW)及泡点温度(TBUB),温度均为℃。 最后以乙醇摩尔分数为X坐标,露点温度(TDEW)及泡点温度(TBUB)为Y坐标,得到下表及下图。 NRTL活度系数模型 乙醇取不同摩尔分率时对应的不同泡点温度及露点温度表(NRTL)

露点温度及泡点温度图(NRTL)

西安交通大学传热学大作业

《传热学》上机大作业 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学校:西安交通大学 姓名:张晓璐 学号:10031133 班级:能动A06

一.问题(4-23) 有一个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形状和截面尺寸如下图所示,假设在垂直纸面方向冷空气和砖墙的温度变化很小,差别可以近似的予以忽略。在下列两种情况下计算:砖墙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垂直于纸面方向上的每米长度上通过墙砖上的导热量。 第一种情况:内外壁分别维持在10C ?和30C ? 第二种情况:内外壁与流体发生对流传热,且有C t f ?=101, )/(2021k m W h ?=,C t f ?=302,)/(422k m W h ?=,K m W ?=/53.0λ

二.问题分析 1.控制方程 02222=??+??y t x t 2.边界条件 所研究物体关于横轴和纵轴对称,所以只研究四分之一即可,如下图: 对上图所示各边界: 边界1:由对称性可知:此边界绝热,0=w q 。 边界2:情况一:第一类边界条件 C t w ?=10 情况二:第三类边界条件

)()( 11f w w w t t h n t q -=??-=λ 边界3:情况一:第一类边界条件 C t w ?=30 情况二:第三类边界条件 )()( 22f w w w t t h n t q -=??-=λ 三:区域离散化及公式推导 如下图所示,用一系列和坐标抽平行的相互间隔cm 10的网格线将所示区域离散化,每个交点可以看做节点,该节点的温度近似看做节点所在区域的平均温度。利用热平衡法列出各个节点温度的代数方程。 第一种情况: 内部角点:

热力学作业题

文科物理《热力学》习题(计算题) 第一章热平衡与温度(选两题:从1-1至1-4任选一题,1-5至1-7任选一题;多选不限)温馨提示: 本章计算题解题时只需运用中学的知识,即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不过,解最后三道题时所用到的气体状态方程的形式为p = nkT。 1-1 定体气体温度计的测温气泡放入水的三相点管的槽内时,气体的压强为6.65×103Pa。求: (1)用此温度计测量373.15K的温度时,气体的压强是多大? (2)当气体压强为2.20×103Pa时,待测温度是多少K?多少o C? 解:视水蒸气为理想气体,视三相点温度约为0℃。P1V=nRT1,P2V=nRT2,P3V=nRT3 P2=(T2/T1)P1=373.15*6650/273.15=9.08×103Pa. T3=(P3/P1)T1=2.2*273.15/6.65=90.37K=-182.78℃. 1-2 自行车的车轮直径为71.12cm,内胎截面直径为3cm。在-3o C的天气里向空胎里打气。打气筒长30cm,截面半径1.5cm。打了20下,气打足了,问此时车胎内压强是多少?设车胎内最后气体温度为7o C。 解:内胎体积V2=(∏*71.12)*(∏*1.5*1.5)=1579.33㎝~3 打入空气V1=∏*1.5*1.5*30*20=4241.15 ㎝~3 P1V1=nRT1,P2V2=nRT2 P2=(V1T2P1)/(V2T1)=(4241.15*280.15)/(1579.33*270.15)=2.78atm 1-3 某柴油机的气缸充满空气,压缩前其中空气的温度为47o C,压强为8.61×104Pa。当活塞急剧上升时,可把空气压缩到原体积的1/17,其时压强增大到4.25×106Pa,求这时空气的温度(分别以K和o C表示)。 解:P1V1=nRT1,P2V2=nRT2, T2=P2V2T1/P1V1=(273.15+47)*425/(8.61*17)=929.59K=656.44℃. 1-4 一氢气球在20o C充气后,压强为1.2atm,半径为1.5m。到夜晚时,温度降为10o C,气球半径缩为1.4m,其中氢气压强减为1.1atm。求已经漏掉了多少氢气(提示:注意气压单位换算)。 解:1atm=101325Pa,P1=121590 Pa,P2=111457.5 Pa T1=293.15 K,T2=283.15 K V1=4/3*∏*1.5*1.5*1.5=14.14 m~3 V2=4/3*∏*1.4*1.4*1.4=11.49 m~3 n1-n2=P1V1/RT1-P2V2/RT2=161.41 mol 1-5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度为1.00×10-18atm。求在此真空度下1cm3空气内平均有多少个分子?设温度为20 o C。 解:PV=nRT, n=(1.00×10-18*101325/1000000*8.314*293.15)=41.57×10-24mol N=n*6.02×1023≈25个 1-6 “火星探路者”航天器发回的1997年7月26日火星表面白天天气情况是:气压为6.71mbar (1bar=105Pa),温度为-13.3 o C,这是火星表面1cm3内平均有多少个分子? 解:PV=nRT, n=(671/1000000*8.314*259.85)=0.310591652×10-6mol N= n*6.02×1023≈1.87×1017个

工程热力学大作业

1、根据班级序号自己计算参数 利用通用压缩因子图确定氧气在温度为313K(113+10×20号),比体积为0.0074m3/kg时的压力。 2、工程热力学中为什么要引入“可逆过程”? 3、以空调制热(班级序号为双号)为例,画出工作原理图、工热关系图,指出其中的代价、收益和经济性指标分别是什么。 4、在热力学发展历史中,有哪些科学家做出贡献?至少列出5人及其成就。 答:(1)J.R.von迈尔:他提出了能量守恒理论,认定热是能的一种形式,可与机械能互相转化,并且从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差计算出热功当量。 (2)焦耳:他的实验结果已使科学界彻底抛弃了热质说,公认能量守恒、而且能的形式可以互换的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客观的自然规律。热力学的形成与当时的生产实践 迫切要求寻找合理的大型、高效热机有关。 (3)法国人S.卡诺:提出著名的卡诺定理,指明工作在给定温度范围的热机所能达到的效率极限 (4)开尔文(即W.汤姆森)根据卡诺定理制定了热力学温标。 (5)克劳修斯根据卡诺定理提出并发展了熵 5、为什么要引入“焓”和“熵”的概念?它们是如何定义的? 答:“焓”:研究流动能量方程中,为了工程应用的方便,才引入焓。(因为在流动过程中,工质携带的能量除热力学能之外,总伴有推动功,所以为了工程应用的方便起见,把U和PV组合起来,引入焓。) “熵” 6、下面的图是如何得到的?有何作用? 7、一台清水离心泵,若泵中压力最低的点为K点,那么K点的压力与此泵工作时所处温度对应的饱和蒸汽压之间满足何种大小关系时,离心泵中压力最低点的水会汽化为气泡? 8、一压缩机将1kg温度为T1、压力为p1的空气压缩到温度T2和压力p2,已知压缩过程是多变过程,多变指数为m。 (1)完整推导出T2与T1、p1、p2和m之间的关系式。 (2)空气在压缩机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首先空气通过吸气阀进入压缩机,此时吸气阀开启、排气阀关闭;接着吸排气阀均关闭,空气被压缩;最后排气阀开启,此时吸气阀仍关闭,空气通过排气阀排出压缩机。推导出这三个阶段分别要消耗多大的功?三者的代数和是多少?

大学物理第九章热力学基础历年考题

第9章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1. 对于准静态过程和可逆过程, 有以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准静态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B>可逆过程一定是准静态过程 (C>二者都是理想化的过程 (D>二者实质上是热力学中的同一个概念 2. 对于物体的热力学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内能的改变只决定于初、末两个状态, 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B>摩尔热容量的大小与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C>在物体内, 若单位体积内所含热量越多, 则其温度越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 有关热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是一种物质 (B>热能是物质系统的状态参量 (C>热量是表征物质系统固有属性的物理量 (D>热传递是改变物质系统内能的一种形式 4. 关于功的下列各说法中, 错误的是 [](A>功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 (B>功是描写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的物理量 (C>气体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 经历的过程不同, 则对外作的功也不一样 (D>系统具有的能量等于系统对外作的功 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6.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7.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绝热过程 8.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在不同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微分表达式,

则式表示 [](A>等温过程(B>等压过程 (C>等体过程(D>任意过程 9.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 [](A>系统对外作的功不可能大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B>系统内能的增量等于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C>不可能存在这样的循环过程, 在此过程中, 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 不等于系统传给外界的热量 (D>热机的效率不可能等于1 10. 对于微小变化的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为d Q= d E d A.在以下过程中, 这三者同时为正的过程是 [](A>等温膨胀(B>等容膨胀 (C>等压膨胀(D>绝热膨胀 11. 对理想气体的等压压缩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d A>0, d E>0, d Q>0 (B> d A<0, d E<0, d Q<0 (C> d A<0, d E>0, d Q<0 (D> d A = 0, d E = 0, d Q = 0 12. 功的计算式适用于 [](A>理想气体(B>等压过程 (C>准静态过程(D>任何过程 1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出发, 到达另一状态.一次是等温压缩到, 外界作功A;另一次为绝热压缩到, 外界作功W.比较这两个功值的大小是 [](A>A>W(B>A = W(C>A<W (D>条件不够,不能比较 14. 1mol理想气体从初态(T1、p1、V1 >等温压缩到体积V2, 外界对气体所作的功为 [](A>(B> (C>(D> 15. 如果W表示气体等温压缩至给定体积所作的功, Q表示在此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 A表示气体绝热膨胀回到它原有体积所作的功, 则整个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变化为 [](A>W+Q-A(B>Q-W-A (C>A-W-Q(D>Q+A-W

热力学作业答案修订稿

热力学作业答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一、选择题 [ A ]1.(基础训练4)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体积V 2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 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量最多的过程 (A)是A →B. (B)是A →C. (C)是A →D. (D)既是A →B 也是A →C ,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提示】功即过程曲线下的面积,由图可知AD AC AB A A A >>;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 AD 绝热过程:0=Q ; AC 等温过程:AC A Q =; AB 等压过程:AB AB E A Q ?+=,且0 >?AB E [ B ]2.(基础训练6)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0,右边为真空.今将隔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A) p 0. (B) p 0 / 2. (C) 2γp 0. (D) p 0 / 2γ. 【提示】该过程是绝热自由膨胀:Q=0,A=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A E =+?得 0E ?=,∴0T T =;根据状态方程pV RT ν=得00p V pV =;已知02V V =,∴ 0/2p p =. [ D ]3.(基础训练10)一定量的气体作绝热自由膨胀,设其热力学能增量为E ?,熵增量为S ?,则应有 (A) 0......0=???=?S E 【提示】由上题分析知:0=?E ;而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孤立系统中的不可逆过程,故熵增加。 [ D ]4.(自测提高1)质量一定的理想气体,从相同状态出发,分别经历等温过程、等压过程和绝热过程,使其体积增加1倍.那么气体温度的改变(绝对值)在 (A)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压过程中最小. (B) 绝热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C) 等压过程中最大,绝热过程中最小. (D) 等压过程中最大,等温过程中最小. 【提示】如图。等温AC 过程:温度不变,0C A T T -=;

【大题】工科物理大作业热力学

11 11 热力学 班号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中,均给出了4个~6个答案,其中有的只有1个是正确答案,有的则有几个是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愈高,则热量愈多; B.物体在一定状态时,具有一定的热量; C.物体的温度愈高,则其内能愈大; D.物体的内能愈大,则具有的热量愈多。(C)[知识点] 内能和热量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是系统状态(或温度)的单值函数,系统的温度愈高,其内能愈大。 热量是由于系统与外界温度不同而进行的传热过程中所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同样温差情况下,不同的传热过程其热量不同,热量是过程量,不是状态的函数。 作功与传热可以改变系统的内能,若系统状态不变(内能也不变),就无需作功与传热,功与热量不会出现。 2. 在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内能必然增加,温度升高; B.由于热量Q和功A都是过程量,因此,在任何变化过程中,(Q+A)不仅与系统的始末状态有关,而且与具体过程有关; C.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中间经历的每一状态一定是平衡状态; D

能增量为T C M m E m p ?= ?,。 (C ) [知识点] 热量、作功和内能的概念。 [分析与解答]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系统由外界吸热时,可以将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作功,内能不变,等温过程就是这种情况。 系统所吸收的热量和外界对系统做功的总和为系统内能的增量,内能的增量仅与系统始末状态有关,而与过程无关。 准静态过程就是在过程进行中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地接近平衡态的过程。由于准静态过程是无限缓慢的,无摩擦的(即无能量耗散),则各中间态都是平衡态。 无论何种过程,只要温度增量T ?相同,内能增量均为 T R M m i E ?= ?2T R C M m m V ?=1,与过程无关。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分别从同一状态开始经历等压、等体、等温过程。若气体在上述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相同,则气体对外做功最多的过程是: A .等体过程; B. 等温过程; C. 等压过程; D. 不能确定。 (B ) [知识点]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等值过程中的应用。 [分析与解答] 设在等压、等体和等温过程吸收的热量为0Q ,则 等压过程 T R i T C Q m p ?+=?=2 2 10ν ν 00 2 2Q i Q T R V p A p <+= ?=?=ν 等体过程 0=Q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的内能 等温过程 0=T A ,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E A Q ?+=知,等压过程,气体吸收来的热量既要对外做功,又要使内能增加;等体过程,气体不对外做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增加内能;等温过程,气体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对外做功。因此,当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等温过程对外做功最多。 4. 如图11-1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V 1膨胀到V 2,ab 为等压过程,ac 为等温过

工程热力学作业

1-1 一立方形刚性容器,每边长1m ,将其中气体的压力抽至1000Pa ,问其真空度为多少毫米汞柱?容器每面受力多少牛顿?已知大气压力为0.1MPa 。 解:p = 1 000 Pa = 0.001 MPa 真空度mmHg Pa MPa MPa MPa p p p b V 56.74299000099.0001.01.0===-=-= 容器每面受力F =p V A = 9 900 Pa×1m 2 =9.9×104 N 1-2 试确定表压力为0.01 MPa 时U 形管压力计中液柱的高度差。(1)U 形管中装水,其密度为1 000 kg/m 3;(2) U 形管中装酒精,其密度为789 kg/m 3。 解: 因为表压力可以表示为p g =ρgΔz ,所以有 g p z g ρ= ? 既有(1)mm m s m m kg Pa g p z g 72.101901972.1/80665.9/10001001.0236==??=?=水ρ (2) mm m s m m kg Pa g p z g 34.129729734.1/80665.9/7891001.02 36==??=?=酒精 ρ 1-7 从工程单位制热力性质查得,水蒸气在500℃、100at 时的比体积和比焓分别为v =0.03347m 3/kg 、h =806.6kcal/kg 。在国际单位制中,这时水蒸气的压力和比热力学能各为多少? 解: 水蒸气压力p =100at×9.80665×104Pa/at = 9.80665×106Pa=9.80665MPa 比热力学能u=h-pv=806.6kcal ×4.1868kJ/kcal)/kg-9806.65kPa ×0.03347m 3/kg = 3377.073kJ-328.228kJ =3048.845kJ 2-1 冬季,工厂某车间要使室内维持一适宜温度。在这一温度下,透过墙壁和玻璃等处,室内向室外每一小时传出0.7×106kcal 的热量。车间各工作机器消耗的动力为是500PS(认为机器工作时将全部动力转变为热能)。另外,室内经常点着50 盏100W 的电灯,要使该车间的温度保持不变,问每小时需供给多少kJ 的热量? 解:要使车间保持温度不变,必须使车间内每小时产生的热量等散失的热量 Q = Q 机+Q 灯+Q 散+Q 补 = 0 Q 机 = 500PSh = 500×2.647796×103 kJ = 1.32×106 kJ Q 灯 = 50×100W×3600s = 1.8×107J = 1.8×104 kJ Q 散 = -0.7×106kcal =- 0.7×106×4.1868kJ = -2.93×106 kJ Q 补 = -Q 机-Q 灯+Q 散 = -1.32×106 kJ-1.8×104 kJ+2.93×106 kJ = 1.592×106 k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