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

第二章

1.干绝热直减率:一团空气在大气层中垂直移动并不发生与周围空气的能量交换时所经历的温度变化,约为9.8℃?km-1。

2.辐射率:单位时间内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能总量。

章节总结:

入射和出射辐射之间的平衡决定了地球之间的能量平衡。大气层将大约一半的太阳短波入射辐射传给地表,而吸收了地球表面释放的长波出射辐射的90%,这使大气层基本上是从底部呗加热的,并由此产生大气对流运动。因为热带从太阳吸收的能量要比释放到太空的多,而极地流向太空的能量损失多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所以产生了大气环流的大尺度格局。这些环流将热量从赤道传向两极以均衡这种不等性。在此过程中,他们在每个半球产生了3个相互独立的气团:热带气团,温带气团和极地气团。主要的高于区域有4个,这些地区的空气下沉,降雨量较低。副热带高压带是地球上主要荒漠分布的区域,主要的低压区域有3个,在这些地区空气上升,降水量较高。这些地区维持着赤道的热带雨林和北美西部与南美南部的温带雨林。从赤道向两极的热量传输中,洋流占到了40%,这些水流由表面由表面风系和高纬度的高冷高盐海水沉降流所驱动,而由低纬地区的涌升流来平衡。

区域性和局部性气候格局反映了地球表面的异质性。海陆的不均匀加热通过形成盛行高高压与低压的区域来改变气候的一般纬度格局。这些气压中心和主要山脉的位置指引着风暴轨迹,这些风暴强烈影响着区域气候格局。海洋和大湖还能使相邻陆地的气候变得温和,因为他们的高热容量使其升温降温比陆地要慢得多。这些热反差产生的季节性风系(季风)和日间风系(海陆风与陆海风),影响着相邻陆地。山脉还产生降水量和截获阳光辐射量的异质性。

植物对气候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地表反射率来实现的,后者决定着地表对热射辐射的吸收量和以长波辐射与显热、潜热湍流通量形式释放到大气层的能量大小。长波辐射和显热通量直接加热大气层,而潜热向大气层传送水汽,影响地方性的气温与提供降水的水汽资源。其后在所有的时间尺度上都是可变的。气候的长期变化很大程度上由调养入射辐射与大气层组成变化决定。叠加在这些长期趋势上

的是可预测的气候季节与日变化模式。还有和诸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等现象相关的反复模式。这些涛动导致在数年至十年尺度上气候地理格局的广泛变化。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反映这些大尺度气候格局的频度变化。

第三章

1.土壤形成的控制因素:

一个生态系统的土壤性质是两个相反过程的动态平衡:土壤形成和土壤流失。1)母质:岩石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隆起与风化的速度影响着土壤性质。

2)气候:温度和湿度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后者又依次控制着风化的速度和产物,从而控制着岩石发育为土壤的过程。

3)地形:地形通过对气候的作用和对土壤微粒的差异运输来影响土壤。

4)时间:土壤形成过程常常很缓慢,所以土壤发育的时间会影响其性质。

5)潜在生物区系:某一地点现在与过去的生物有机体强烈影响着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6)人类活动:

2.土壤流失的控制因素

土壤形成依赖于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和土壤发育之间的平衡。

支配性的侵蚀过程是由地形、表面物质性质和水分离开景观的方式来决定的。3.土壤剖面的发育

1)土壤的添加:土壤系统外部或内部可以向土壤系统中添加物质。

2)土壤的转化:在土壤内部,物质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而转化。风化(weathering):岩石与矿物质母体产生更稳定形式的变化。

3)土壤的传送:

4)土壤流失:物质材料主要以溶液和气体的形式从土壤剖面中流失。

4.土壤与土壤分层

生态系统在物质流入、转化、积累和流失上的差异会产生独特的土壤和土壤剖面。

5.土壤性质与生态系统功能

土壤发育的时空差异导致土壤性质的巨大差异。

土壤质地(soil texture):大小不同的土壤颗粒的相对比例,其排序从黏土(clay)大小的颗粒(<0.002mm)到粉沙(silt)(0.002~0.05mm)和(sand)(0.05~2.0)。

土壤结构(soil structure):反映的是土壤颗粒向更大单位的聚合。

土壤团粒(aggregate):土壤颗粒开始结合在一起,并在土壤干燥或冻结后破碎成较大单位时所形成的。

土壤密度(bulk density):单位体积干燥土壤的重量,单位通常是每立方米克(g?cm-3)。

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田间持水量与永久萎蔫点之间的水分差值。土壤有机质(soil organic matter):影响着风化与土壤发育的速度、土壤持水力、土壤结构和营养保持力。

阳离子交换能力(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CEC):土壤在矿物质和表面充满负电荷的位点保留可交换阳离子的能力。

盐基饱和度(base saturation):总的可交换阳离子库中碱性阳离子(base cation)(非氢非铝)所占的百分比。

第四章

1.能量分配

一个生态系统吸收的的净能量(净辐射)大约等于传导到土壤的能量与释放到大气中能量的差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储存(ΔS)方式有2种:其一是生物物质温度的升高,其二为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净辐射通常在生态系统间以及大气—土壤间分为3大主要部分:地表热通量(G),潜热通量(或蒸散作用,LE),显热通量(对流热,H)

地表热通量:是指从表面传递到土壤或从土壤中传出的热能。其大小取决于土壤表面与深层土壤间的热梯度以及土壤的热导度。

潜热通量:当水被植物蒸腾或在叶片表面或地表蒸发而传递给大气的能量。潜热通量指的是水从生态系统转移到大气的这一过程。

显热通量:原先通过传导传入近表面大气再通过对流传递到外围大气的热量;它由表面以及覆盖在表面上的空气温度所决定。靠近表面的空气要比物体上方的空气温度高而密度低,这使得其能够上升,这一过程被称为对流湍流(convective turbulence)。

水分通过植物体的流动:

叶片表面到大气之间的蒸汽压梯度是水分在植物内流动的驱动力。

根系:

水分通常在白天随着水势的梯度从潮湿的土壤经过根系到达大气,这有时也会在夜间的干燥土壤表面发生。

茎:

植物茎中流动的水分被用来补偿叶片蒸腾作用的失水。

叶:叶片中水分的丧失主要由空气的蒸发势、土壤的水供给以及叶面的水分调节功能调控。

LAI(叶面积指数):单位地表面积下的总叶面积。

表面导度(surface conductance):是衡量生态系统中植物叶片及土壤表面失水潜力的指标。在潮湿条件下,表面导度对植被性质极不敏感。

解耦系数(decoupling coefficient):是用来衡量冠层大气耦联强度的指标。只要由冠层高度决定。净辐射四低冠层蒸散作用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VPD是高冠层蒸散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

本章总结:

生态系统的能量收支与、水分收支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因为净辐射是蒸散作用的重要驱动力,而蒸散作用又是生态系统水通量与能量通量的重要组分。净辐射是短波与长波输入和输出的差值。生态系统通过反射率(短波反射)来影响净辐射,反射率取决于反射系数和冠层粗糙度,前者有赖于叶片及其表面的性质,后者依赖于冠层高度与复杂性。大部分被吸收的能量会通过潜热通量(蒸散作用)及显热通量重新释放到大气中。潜热通量会冷却表面,并将水分转移到大气中,而显热通量将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波文比是显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的比值,它反映了水循环同能量收支直接联系的强度。

进入陆生生态系统的水分主要是降水、通过叶片的蒸散作用以及径流。水分在生态系统中的转移是由压力势、渗透势以及衬质势驱动的。水进入生态系统并依靠重力作用渗入土壤。土壤中的可利用水会沿着一条水膜流过流过“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这是由植物蒸腾作用(叶细胞表面水分蒸发)所产生的水势来驱动的。冠层的蒸散作用决定于蒸发作用的驱动力(净辐射与蒸汽压差)以及2种导度:界面层导度与表面导度。界面层导度取决于冠层同大气耦联的程度,

它随冠层高度及空气动力学粗糙的变化而变化。表面导度主要受冠层内叶片平均气孔导度的影响。气孔及表面导度在自然系统中相对一致,而在农作物生态系统中较高。气候通过决定蒸散作用的驱动力以及土壤可利用水量来影响蒸散作用,其中土壤可利用水量决定了气孔导度。植被通过其高度、空气动力学粗糙程度以及气孔导度俩影响蒸散作用,其中粗糙度是决定界面层导度的因素,气孔导度则影响表面导度以及植物对土壤湿度的反应。

蒸散作用与径流在水分丧失方面的分配取决于植物根部的水储存以及蒸散速率。径流是在降水超过蒸散作用于水储存之和时流出生态系统的多余的水。人类活动主要通过改变土地覆盖与利用方式来影响水循环,其实质是影响蒸散作用及水储存。

第五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输入

概述:

水分和营养是控制生态系统碳输入的主要因素。光合作用是大多数碳和化学能进入生态系统的过程。

总初级生产(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P):在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光合作用。同单个叶片进行的光合作用一样,GPP也随着光照、温度和氮供应的变化而表现出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然而,生态系统之间年GPP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叶面积的大小及这些叶面积光合作用的有效时间。

光合作用的途径:

C3光合作用

碳输入到生态系统的速率取决于光合作用的生物化学过程对环境的反应。

光合作用中有两大类反应。捕光反应(light-harvesting reaction)把光能转变成暂时的化学能形式。固碳反应利用捕光反应的产物将CO2转化为糖——一个更为永久性的化学能形式,能够贮藏、运输或进行代谢活动。

净光合作用:叶片水平上测得的净碳获得的速率。

C4光合作用:C4光合作用比C3光合作用增加了一套固碳反应,使得植物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下提高光合作用的水分利用效率,大约85%的维管植物种类通过C3光合作用途径固碳,在这一途径中RuBP羧化酶是主要的羧化作用酶。C3光合作用的最初产物是三碳糖。全球植物群众约有5%是通过C4光合途径进行光合作

用的。C4种类在许多温暖的高光照环境中,尤其是热带草地和大草原占优势。

C4光合作用的三个生态学特征:

1)C4酸转移到维管束鞘细胞中脱酸,从而使二氧化碳集中在RuBP羧化酶固碳的场所,提高了RuBP羧化酶的羧化效率,因为二氧化碳的集中增加了其相对于氧的浓度。

2)PEP羧化酶能比RuBP羧化酶更有效的降低了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3)C4途径再生碳受体分子(PEP)的净成本是固定一个二氧化碳要消耗两个ATP。所以,与C3植物相比,C4光合作用需要的能量增加了30%。

C4光合途径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水分丧失较少,而且仅需较少的氮就能维持一个特定的光合速率;

2)C4植物在强大、低氮的条件下常常具有较高的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

3)在高温时C4植物比C3植物能维持更高的净光合速率。

缺点:光合作用每固定一个碳需要消耗额外的能量。

因此在温暖、强光的条件下,如热带草地,C4途径是最有利的。

木本植物大多没有C4光合作用。

单个叶片净光合作用

环境控制的基本原理:

光限制:

光合作用光利用效率(LUE)

一个相对恒定的LUE——即所吸收的PAR和净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相对恒定。叶面积是控制冠层内单个叶片所处的光环境的主要因子。

LAI有两种定义方法:①投影叶面积指数(projected LAI)是投影到一个水平面上的叶面积;②总叶面积指数是叶片的总表面积,包括扁平叶的上下表面和针叶的柱状表面。

二氧化碳限制

叶气孔导度的变化使得二氧化碳供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程度最小。

氮限制和光合能力

植物种类之间的光合能力(photosynthetic capacity)相差10-50倍。

光合能力:在适宜的光照、水分和温度条件下所测定的单位质量叶片的光合速率。它是对单位叶片生物量碳固定能力的测定。

水分限制

水分限制降低了叶片将二氧化碳供应与光可利用性进行匹配的能力。

光合作用的水分利用效率(WUE):每失去一个单位水而得到的碳的单位数。

温度影响

极端温度会限制碳的吸收。

污染物

污染物主要通过减小叶面积或减小光合能力碳获取。

总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GPP):生态系统尺度上所测得所有叶片的光合作用之和。一般来说,总初级生产是指对一个特定时间段(几天到一年)内的光合作用求和[g(C)·m-2·a-1],它是碳和能量进入生态系统的过程。

冠层过程

在一个冠层中,叶片光合光合特性征的垂直剖面使GPP达到最大。

GPP的控制

生态系统GPP的差异主要由叶面积指数和光合作用季节的长度所决定,其次取决于光合作用的环境控制。

叶面积

土壤资源供应的变化占不同生态系统类型间叶面积和GPP空间变异的大部分。本章总结:

大多数碳通过植物为媒介的光合作用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作用的捕光反应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这些化学能被用于固碳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参与这些反应的酶占掉叶片中大约一半的氮。植物调整光合作用的组成成分,因此物理和生化过程共同限制碳固定过程。例如,在低光照时,植物通过产生更薄的叶片来减少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构建的数量。随着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植物减小气孔导度。这些调节的净影响是生态系统碳获取对生态系统之间光或二氧化碳可利用性的差异相对不敏感。在所有我们考虑的环境因子中,能较好地解释生态系统之间碳获取差异的主要因子有两个。第一、环境条件适合于光合作用的时间长度;第二、支持叶面积的生产和维持的可利用土壤资源(水分和营养)。环境胁迫(如水分供应不足、极端环境和污染物)会降低植物利用光获取碳的效率。植物通过减小叶面积和氮含量对这些斜坡产生响应,以便能维持相对恒定的利用光固定碳的效率。

第六章陆地生产过程

净初级生产量(NPP):是植物净的碳获取,等于GPP与植物呼吸之差。

生态系统净生产量(NEP):生态系统碳的净积累,等于GPP的碳减去各种不同途径的碳流失(呼吸、淋溶和干扰)。

如果一个生态系统处于无干扰的稳定阶段,GPP的碳输入将大致与植物呼吸(约为GPP的50%)、异养呼吸(GPP的40%~50%)和淋溶(GPP的0~10%)等碳输出相平衡。然而,在大多数生态系统中,GPP的碳输入和各种途径的碳流失之间是不平衡,通常表现为净的碳获取或净的碳流失(即分别为正或负的NEP)。净初级生产量(NPP)

是总初级生产所获得的碳与植物线粒体呼吸所释放的碳之间的平衡。

NPP=GPP—R plant

NPP包括植物生产的新生物量、扩散或由根分泌到土壤中(根分泌)的可容性有机化合物、转移到与根有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如菌根和固氮细菌)中的碳,以及由叶片向大气挥发排放的损失。

NPP的环境控制

NPP的气候控制主要是通过地下资源的可利用性进行调节。

分配

NPP的分配

生物量的分配样式使其所受的资源限制最小化,而资源获取和NPP达到最大。

分配的昼夜与季节变化

光合作用和生长对环境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具有较高的回复力。

组织周转

NPP和生物量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了植物生物量的年增长。

生态系统净生产量

生态系统碳储存

生态系统净生产量(NEP)是生态系统中碳的净积累。它是进入和离开生态系统的碳之间平衡。

NEP在生态学上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代表一个生态系统碳储存的增加。整合全

球时,NEP决定了陆地生物圈对大气中CO2量的影响,大气中CO2的量强烈地影响着气候的结构气候和转移到海洋的碳量。NEP的组分显示出较大的时间变化。

淋溶

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无机碳(DIC)向地下水和溪流的淋溶是某些生态系统中碳损失的一条极为重要的途径。

横向转移

输入或输出生态系统的横向碳转移对于生态系统额长期碳收支可能是很重要的。干扰

干扰是造成许多生态系统碳损失的一项偶发原因。

净生态系统生产的控制

NEP由导致碳获取和碳损失间不平衡的因素决定。

生态系统净交换

生态系统净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提供了对生态系统与大气间CO2净交换量的直接测度。

NEE是生态系统和大气之间的净CO2交换量。NEE是GPP和生态系统呼吸(R ecosyst)之间的平衡,生态系统是植物呼吸和异氧呼吸的总和,即一个生态系统的总呼吸。

NEE=GPP—(R plant+R heterotr)=GPP—R ecosyst

NEE不包括与干扰和淋溶有关的通量,在大多数生态系统中式多数时间内NEP 的最大组成成分。

GPP(净光合作用)在黑暗中为零,所以NEE是在这些条件下生态系统呼吸(R ecosyst)的直接测度。

NEE dark=—R ecosyst(黑暗条件下)

本章总结

植物呼吸为营养获取及生产和维持生物量提供了能量。所有植物将糖转化为生物量的效率都是相似的。因此。植物呼吸的生态系统差异主要反映了所生产生物量的数量和氮含量的差异,其次是环境胁迫尤其是温度和水分对维持呼吸的影响。大多数生态系统将光和产物(GPP)转化为NPP时似乎呈现出相似的效率:获

取的碳中约一半变成NPP,另一半作为植物呼吸被归还到大气中。

净初级生产量是植被净获取的碳,它包括所产生的新植物生物量、根系分泌、向根的共生者的碳转移和植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在全球尺度上生物群系NPP的差异与气候相关,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和降水决定着支持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资源的可利用性。植物能主动地探测这些资源的可利用性,并调整光合作用和NPP来与资源供应相匹配。因此,NPP在地下资源可以用性高的环境中最大。干扰之后,NPP常常降低到环境所能支持的水平以下。植物通过将新的生长量分配到获取限制性最强资源的组织而使生产量达到最大。不断改变分配式样降低了NPP受任何单资源限制的程度,并使大多数生态系统的NPP对不只一种资源产生响应。

在解释植物生物量的变化时,组织损失与NPP同等重要。程序性组织损失提供植物资源以支持新的生产。生产量和NPP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最大,而在寒冷或干旱的环境中最小。在全球尺度上,光合季节的长度和叶面积是NPP最重要的两个决定因素。大多数生态系统有相近的单位叶面积日NPP值(每天每平方米叶片1~3g生物量)。

第七章陆地的分解作用

分解作用是碎屑(即死亡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质)的物理和化学分解作用。分解作用引起的死有机物的淋溶、破碎和化学改变可以产生CO2和矿物营养以及复杂有机化合物的残留库,这些复杂有机化合物能抵抗生物的进一步分解。

分解作用受三种不同类型的控制和后果的影响:

①通过水分的淋溶将可溶的物质从正在分解的有机物转移到土壤基质中;

②通过土壤动物的破碎化将大块的有机物理解成小块;

③死有机物的化学改变主要还是细菌和真菌活动的结果。

分解作用主要是土壤动物(破碎化)和异养微生物(化学改变)取食活动的结果。塑造分解作用的进化动力是使土壤生物有机体生长、存活和繁殖达到最大的机制。生态系统分解作用的结果是有机物向无机成分(CO2、矿物营养和水)的矿化作用,有机物质向复杂有机化合物的转化作用,这些复杂有机物是懒惰的,即能抵抗微生物的进一步分解作用。换句话说,发生分解作用是为了满足的、分解者本

身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而不是为碳循环服务的。

凋落物的淋溶

淋溶是凋落物刚刚落到地面上时决定凋落物质损失速度的一步。

凋落物的破碎化

破碎化为微生物的移植创造了新的表面,并增加了微生物可微生物可获得的凋落物量的比例。

化学改变

真菌

陆地上对死亡植物材料进行最初分解的生物主要是真菌,它们与细菌一起占总分解者生物量和呼吸作用的80%~90%。

细菌

细菌个体小,但比表面积大,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底物丰富的地方迅速地吸收可溶性底物,并迅速生长和分裂。

土壤动物

土壤动物通过使凋落物破碎和转移,取食细菌和真菌种群并改变土壤结构而影响分解作用。

分解作用的时间和空间异质性

时间格局

对分解作用占优势的控制随着时间发生变化。

在季节性变化的环境中,微生物呼吸常常比植物生长的时期更长,而且达到高峰的季节比植物生长更晚。

空间格局

大多数分解作用发生在凋落物输入集中的土壤表面附近。

控制分解作用的因子

分解作用受三种类型的因子控制:物理控制、分解者可获得的底物数量和品质,以及微生物群落的特征。

物理环境:

温度

温度通过促进微生物的活动直接影响分解作用,通过改土壤湿度和输入土壤的有

机物的数量和质量间接地影响分解作用。

水分

在潮湿的环境中碳积累最快,这是因为高的土壤湿度对分解作用的限制比对NPP 的限制更大,而低的土壤湿度对分解作用的限制比对NPP的限制小。

土壤特性

在所有的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由于许多因素的相互影响,分解作用在中性土壤中比在酸性土壤中进行得更快。

土壤干扰

土壤干扰通过促进通气和向微生物的进攻暴露新的表面而增加分解作用。

底物的质量和数量

凋落物

土壤有机质:SOM的年龄和最初的质量都影响它的分解速率。

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酶的性能

土壤酶活性依赖于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土壤基质的性能。

土壤有机质额长期贮藏

在有利于分解的气候中,腐殖质是土壤碳的主要长期储备库。

腐殖质形成的途径:,

1、选择性保留。分解作用选择性的降解动植物碎屑中易分解的成分,留下惰性的物质。

2、微生物转化。SOM的酶分解作用产生的低分子量的水溶性产物,他们中有一些参与腐殖质的形成。

3、多酚的形成;

4、苯醌的形成;

5、非生物浓缩。

生态系统尺度上的分解作用

需氧的异养呼吸作用

需氧的异养呼吸作用是生态系统碳损失的主要途径。

厌氧的异氧呼吸作用

厌氧环境中的分解作用发生得很慢,而且产能效率较低。

第八章陆地植物的营养利用

引言

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循环包括植物、土壤和土壤微生物见高度局域化的交换。

通过植被循环的营养量取决于土壤营养供应和植被营养需求间的动态平衡

营养的向根运动

营养通过三种机制接触到根表面,即扩散(diffusion),集流(mass flow)和根系截留(root interception)

扩散

扩散过程向植物根系释放了大部分的营养。

集流

营养向根表面的集流增加了离子的供应。

集流(mass flow):是可溶性营养元素在流动的土壤水分中向根表面的移动。根系截留

根系截留不是直接向根提供营养的重要机制。

营养吸收

营养吸收受三种因子支配:土壤的营养供应速率、根的长度和根的活性。

营养供应

植被的营养吸收在稳定状态下主要由营养供应来驱动。

根长度的发育

在稳定状态下,由于生产和分配的作用相互抵消,生态系统间根生物量的差异要小于地上生物量。

对于营养吸收量,根长度是比根生物量更好的预测因子。

菌根

菌根增加了植物所利用的土壤体积。

根系吸收的特征

主动运输是植物体从根表面的土壤溶液中吸收潜在限制性营养

根系吸收的特征

主动运输是植物体从根表面的土壤中吸收潜在的限制性营养的主要机制。

营养利用

植物所吸收的营养主要被利用来维持新组织的生产(NPP)

营养利用效率在生产量受到营养限制时达到最高。

营养利用效率(nutrient use efficiency, NUE):凋落物中生物量流失与营养流失的比率(即植物凋落物中营养浓度的倒数),这个比率在生产力极低的环境中达到最高。

营养从植物中流失

对于植物尤其是长命植物,营养流失和营养吸收同等重要地决定了营养收支。营养从植物中流失的潜在途径包括:组织的衰弱与死亡,可溶性营养从组织中淋溶,食植动物对组织的消费,营养向寄生生物的流失,营养向土壤的分泌,以及由于风倒、火灾和其他干扰造成的营养从植被中灾变性的严重流失等等。

本章总结

营养可利用性是陆地生物圈生产力的一项主要限制因子。植物对碳的获取主要是由植物性状(叶面积和光和能力)决定的,与之相反,营养吸收通常更多地受到环境(土壤的供应速度)而非植物性状的支配。然而,在演替早期,植物性状对生态系统水平上的植被营养吸收可产生显著影响。扩散主要是营养从根际外土释放到根表面的过程。流动的土壤水分中营养的集流增加了植物所需大量营养元素或微量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在生态系统之间,根生物量的差异小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差异,这是因为那些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在产生大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时对根系的分配相对较少。

植物可调节其能力从而以书重途径来获取营养。营养限制条件下对根系的优先分配使得可利用于营养吸收的有效根长度达到最大。根的生长集中在营养可利用性较高的热点区域,这能使根系伸长所得到的营养回报最大化。植物还通过和菌根真菌构成共生体来进一步提高其获取营养的能力。植物可响应其营养需求量而改变营养吸收的动力学特征。快速生长速率,有着较高的营养吸收能力。植物可通过最大程度地吸收限制性最强的元素来调节对特定营养元素的吸收。对于经常成为限制性最强的营养的氮,植物一般会吸收土壤中任何可利用形式的氮。当所有形式的可以用性相等时,大多数植物优先吸收铵或氨基酸而非硝酸盐。然而,由于硝酸盐的移动性高,它的吸收也常常非常重要。

在新生长部分的最大营养投入速率与营养用于生物量生产的效率之间,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权衡关系。在营养受限制的条件下,植物单位营养生产生物量的效

率最高。营养利用效率达到最大是通过延长组织寿命,即降低营养流失的速度来实现的。衰老是营养从植物中流失的主要途径。植物通过在叶凋落之前就重吸收其所含的氮磷钾的一半左右,使生长限制性营养的流失达到最小。一年只能够大约15%的营养作为淋溶物从植物地上部分回答土壤,这主要是以从冠层滴落的透冠降水形式来完成的。草食作用也可以成为营养流失的重要途径,因为动物优先以营养丰富的组织为食,并在营养再吸收发生前就将这些组织消费掉。由于这些原因,单位生物量中流失至食植动物的营养是通过衰老流失掉的两倍多。其他会导致营养从植被中大量流失的偶然因素包括干扰(如风雨火)以及植物的致死疾病等。

第九章

本章小结

营养通过岩石的风化作用、大气氮的生物固定以及来自大气(雨、风扬颗粒或气体)的营养沉降进入生态系统,听过化石燃料的燃烧,人为的施肥,以及固氮农作物的种植,人类活动大大增加了营养输入,特别是氮和硫。与碳不同,植物必需营养的系统内循环比生态系统的年输入和丧失要大的多,且产生相对闭合的营养循环。

由于在分解作用中微生物释放是有机质中的元素,植物生产所必需的大多数营养可为植物利用。在颗粒死有机质中,微生物胞外酶破坏大量的聚合物变成可溶性化合物和能为微生物或植物根系所吸收的离子。营养的净矿化作用取决于支持微生物生长的营养固持与超过微生物生长所需营养的释放之间的平衡。氮素矿化作用的最初产物是铵。通过将铵作为还原力来源的自养化硝化细菌,或通过异养硝化细菌,铵可被转化为硝酸盐,当他们的生长受氮限制时,植物和微生物按各比例利用DON、铵和有机物也影响植物和微生物对营养的利用(除一些具有相当可观的阴离子交换能力的热带土壤外,主要是同土壤阳离子交换),磷与土壤矿物的沉积,以及氮结合进入腐殖质。

营养元素通过多种途径从生态系统中丧失,这些途径包括淋溶、气体释放、在风力或水分的侵蚀中土粒吸附、生物量的收获等。像营养输入一样,人类活动也会增加了陆地生态系统中营养的丧失。

第十章

本章总结:

水生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差异是由于其周围的介质不同而形成的。水的密度比大气高,使水生光合生物在支撑结构上的投入最小化。虽然水生生态系统的植物生物量很少,但也占了整个地球净初级生产量的将近一半。水中的气体扩散缓慢,使水生环境比陆地环境表现出更明显的氧气限制,特别是在水下沉积层中。光照和营养是最长限制水生生产量的资源,净初级生产量主要被限制在水体的最上层部分,那里有充足的光驱动光合作用。在这一层中,营养通常限制着生产量。营养限制的程度和性质通常取决于从陆地生态系统输入的营养。接受陆地营养输入较少的开放海域受到营养的强烈限制,特别是在亚热带海洋中,风驱动的混合与涌升流十分微弱的情况下。

第十一章

本章总结

资源供给及其他控制NPP的因素限制着基于植物的营养系统中较高营养级对能

量的获取,同样的因素控制着凋落物输入土壤的数量和质量,并因此限制了提供给基于碎屑的营养系统可利用的能量。这些因素构成了对营养动态的上行控制。伴随着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能量转移的营养效率取决于消费、同化和生的产效率。消费效率取决一被较高营养级捕食的食物数量和质量的相互作用。木质成分高或防御能力强的植物占优势的低生产力生境中,食植动物的消费效率最低。食肉动物通常比食植动物具有更高的消费效率。

同化效率主要受食物质量的空子,低生产力生境的同化效率低于高生产力生境,食植动物低于食肉动物。与营养效率的其他组分相反,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动物的生理学特性,变温动物比恒温动物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大多数陆地生态系统的次级生产量在基于碎屑化的营养系统中。在这个系统中,未被消费或同化的物质回到食物链底层,并在食物链中持续循环再利用知道完全转变为惰性腐殖质。大多数食物网同时包含基于植物与与基于碎屑的成分。包括来自人类活动的影响,对食物网任意环节的作用,都经常扩散到食物网中的其他环节。

第十二章

本章总结

由于频繁的物种灭绝(包括局部的和全球性)、引入和多度变化,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正在快速改变。然而,我们才刚开始理解这些变化的生态后果。许多物种性状通过对限制性资源的供给或周转、小气候和干扰体系所起的作用,强烈地影响着生态系统过程。这些物种性状对生态系统过程的影响程度取决于群落中物种的多度、它与群落中其他物种机能的相似程度,以及在生态系统上影响重要性状表达的物种相互作用。

如果多样性会导致不同物种对资源的互补利用,或者增加了系统中包含特定生态作用物种的可能性,那么仅就其自身而言,多样性在生态上就非常重要。由于同属一个功能群的物种对环境的响应通常各不相同,在面临环境的时间变异或定向变化时,功能群内的多样性能够稳定生态系统过程。相反,功能不同的物种引入到生态系统过程。相反,功能不同的物种引入到生态系统中,可能会加速生态系统的变化速率。物种性状对生态系统过程的作用通常强烈到此种程度:物种组成或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变化都有可能改变他们的机能执行,虽然这些变化的精确本质常常难以预测。

第十三章

本章小结

所有生态系统过程中的速率均在不停调整以适应过去所有时间尺度上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的范围从持续几个毫秒的林中太阳光斑到数百万内的土壤发育,缓慢发生的生态系统过程(如土壤有机质的发育)偏离稳定状态最远,并受过去所发生事件遗留效应的影响最强。生态系统过程对环境中的可预测变化(如昼夜及季节变化),以及对生物已经适应的干扰都有高度的抗性或回复力。

因为干扰是所有生态系统的自然组成部分,所以生态系统在受干扰后发生的演替变化对理解生态系统动态的区域式样很重要。这些生态系统的变化对干扰严重程度、频率和类型特别敏感。植被和土壤中的碳积累导致了原生演替中的正NEP,这是因为NPP变化后分解作用存在一个时滞。森林中NPP在演替中期通常达到最大值。次生演替开始时,由于NPP低且分解速度快,因而会出现一个

明显的负NEP;但是在演替的中期和晚期,碳循环的特征与原生演替中的类型类似。

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通过早期的原生演替而发生变化,因为此时固氮植物的移植将氮元素带入生态系统;其他元素的循环与氮循环存在着比例关系。然而,在次生演替中,一般在演替的早期可利用氮最为充足。此时氮元素和其他元素很容易流失,直到植物和微生物摄取营养的能力超过净矿化速率。这会使氮循环紧缩。在演替的中期,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最为活跃,此时营养元素矿化的速率限制了植物的摄取速率。

在不同的生态系统的不同演替阶段,食植动物扮演的角色不尽相同。草食性哺乳动物除去了适口演替早期物种,因此加速了森林演替早期的拜年话。但是,在草原上,食植动物不利于木本植物的定殖,从而阻止了草地演替为灌丛和森林。某些昆虫在演替的晚期影响最大,尤其是在森林中,它们是导致树木死亡的重要媒介。

群从演替(stand-replacing)干扰会大大降低蒸散作用的强度而增加地表径流。在演替过程中,蒸散作用的增幅要比从生物量恢复而得出的预期值大,因为演替早期植被的蒸散作用很强。显热通量往往显示出演替相反的变化式样,因为紧随干扰变化之后,显热通量较高;而演替中期快速生长的植被定殖,反射太阳辐射,并将水汽转移到大气中,因为显热通量降低。

第十四章

生态系统内和生态系统间的空间异质性对于单个生态系统和整个区域发挥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景观是由具有不同重要生态特征的斑块组成的嵌合体。一些斑块是生物地球化学的热点研究区域,具有重要的地位。景观内斑块的大小、形状、连通度和布局影响到它们的相互作用。例如,大的斑块具有更多的资源和环境异质性及较小的边缘生境比例。斑块的形状和连续性影响到它们的面积和异质性,影响方式因生物和生态过程而异。景观中斑块的分布非常重要,因为它决定着物质转移的性质和对邻近生态系统的干扰。板块间的界面对于边缘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斑块的边界具有跟中心位置不同的物理和生物属性。斑块的大小和形状不同具有不同内缘比,影响到斑块内生态学过程的平均速率。

状态因子,如地形和母质,控制着景观空间变异的基质。当生物强烈影响周

围环境的时候,这种由自然决定的变异格局会被生物过程和历史影响所改变。这些景观格局和过程接着又会影响干扰体系,进一步改变景观格局。人类在竭力增加对景观格局和变化的控制。将一直能够地表类型转化成另一种类型(如砍伐森林、人工造林、轮耕农业)或者改变功能(如在草场上放牧)的土地利用决策,会影响这些地区和邻近生态系统以及整个景观的功能。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广泛(影响更多区域),而且越来越强烈(单位面积影响更大)。

在景观中,生态系统并不是以孤立形式存在的。通过水、空气、物质、生物体的移动和干扰的传播,他们之间发生互相作用。由于地形控制的水和物质向低处的移动依赖于景观中斑块的排列方式和这些斑块的性质。如河岸地区是减少营养物质和沉积物从高地生态系统流向河流、湖泊、河口和海洋的智能更要过滤器。营养物质、水分和热量随着大气转移,对下风口地区的营养状况和气候有很大影响。当前,生态系统间大规模的大气传输非常普遍,已强烈地影响到整个生物圈的功能。动物在局部环境中转运营养物质和传播植物,影响移殖格局和生态系统的变化。而斑块间干扰的传播则影响时间动态以及景观中斑块的总体属性。在人类管理和规划活动中,我们很少考虑景观中生态系统的联通度。为了自然和受控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的长期规划,必须考虑人类日益增强的对景观相互作用的影响。

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三章生态系统基本理论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学的概念,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 [教学难点]生态平衡与生态破坏 [教学时数]4 本章重点 1.生态学概念 2.生态系统的组分 3.生态系统分类 4.食物网 5.生态危机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学概念 1.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ecology) 一词源于希腊文“oikos”,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学科。 1866年,德国的动物学家黑格尔(haeckel)首次为生态学下了定义: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interaction)的科学。后来,一些著名生态学家也对生态学进行了定义。1966年,smith认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生活之地相互关系的科学,所以又可把生态学称为环境生物学(evironmental biology)。著名美国生态学家E·odum(1956)提出的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不同定义代表了生态学的不同发展阶段,强调了不同的基础生态学分支和领域。生态学原是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科之一。初期主要研究植物,后来逐渐涉及动物和人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向生态学的不断渗透,赋予它新的内容和动力,使其成为多学科、较活跃的科学领域之一。目前,生态学家普遍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的科学。

2.生态学基本原理---生态学三定律 美国环境学家小米勒(G.T.Miller,Jr.)提出的生态学三定律是: 生态学第一定律:我们的任何行动都不是孤立的,对自然界的任何侵犯都具有无数效应,其中许多效应是不可逆的。该定律为哈定(g·hardin)所提出,可称为多效应原理。 生态学第二定律:每一种事物无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交融。此定律可称为相互联系定律。 生态学第三定律:我们生产的任何物质均不应该对地球上自然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有任何干扰。此定律或可称之为勿干扰原理。 3.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生物学科的两大发展方向:微观——分子生物学;宏观——生态学。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生物学基础分支学科。生态学的研究是活的生物在自然界中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环境污染(三废)、自然资源的破坏、能源危机、人口膨胀带来的粮食不足等问题。——全球性的事态激化,称为“全球性生态灾难”——才重视生态学。 目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三大生态学问题。1992年6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178个国家,包括118位国家首脑参加,讨论人类生存环境与社会发展有关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学战略性问题,生态学的作用已不言而喻。这次大会推动了全球生态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 种群(Population):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的范围内所有个体的总和称为生物种群。 生物群落(Community):在一定自然区域的环境条件下,许多不同种的生物相互依存,构成了有着密切关系的群体,称为生物群落。 随着环境条件的千差万别,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森林、草原、荒漠等等)。而特定的生物群落又维持了相应的环境条件。一旦生物群落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到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人们把生物群落与其周围非生物环境的综合体,称为生态系统(Ecosystem),也即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在特定空间的组合。 生态系统(Ecosystem):指一定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或是一定空间内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城市生态学课件资料③——第二章

第二章城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 一、生态学(ecology) (一)生态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1.德国赫克尔(Emst Heinrich Haeckel)于1869年提出,并于1886年创立了生态学这门学科。 Ecology来自希腊语“oikos”(居住地、隐蔽处、家庭)与“logos”科学研究。 2.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是两个方面的关系,其一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二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因此,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生态学研究尺度 1.基因 DNA分子中含有特定遗传信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最小功能单位。 ①基因多样性 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 ②转基因 通俗的说就是一种生物体内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或同种生物的不同品种中的过程。一般来说转基因是通过有性生殖过程来实现的。 2.个体生态学 ①物种的生活史 ②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生活型 ③环境对个体的制约——生态型 3.种群生态学 同类生物所组成的群体。 ①种群的基本特征——年龄结构、性比、大小等。

②种群的格局——空间分布等。 ③格局形成的过程——种内竞争、生殖特征等。 4.群落生态学 不同类别生物所组成的集合。 ①群落的结构——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种类结构。 ②群落的动态——演替过程、物种更替等。 5.生态系统、景观、全球生态学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所形成的一个功能单位。 ①结构——食物链。 ②功能——能流、物流、信息流、价值流。 ③调控——机制、反馈。 二、城市学 1.城市学(urbanology)一词最早见于日本矶村英一的《城市学》(1975)。 2.城市学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观察、剖析、认识、改造城市的各种学科的总称. 3.最早的城市学是依附于建筑学之中的。工业革命后,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城市规划学等被相继纳入城市学的范畴之中。 三、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 1.人类生态学(anthropo-ecology)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 2.美国芝家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帕克)首先提出这个科学术语。 3.当今人类面临的五大危机的挑战,其核心问题是“人口爆炸”,因此人类生态学也就自然成为生态学中最引人瞩目的分支之一。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 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本文以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为研究的基础

本文以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为研究的基础,建立了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建筑观及相应的宏观生态策略框架,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建立了中观层面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框架,指出当代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的发展走向高技化、数字化的道路;系统地建立了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两大理论框——技术体系和研究体系的理论框架,积极倡导当代高技术生态建筑共生饿得理性主义哲学。内容提要本文首先从宏观的角度,以数字时代、生态时代人类面临的严峻资源和环境危机为背景,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线,以建筑技术理念的生成发展为切入点,从哲学的高度深刻剖析了20世纪的哲学思潮以及技术的哲学本质、价值和技术文明,并系统地分析了技术观和发展观的两大走向以及对技术的多元批判,指出当代人类决不是简单地抛弃现代科技文明而回到原始洪荒时代,而是要促进科技的人性化以及科技、生态、社会和文化的谐调发展,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哲学思想上的基础。其次,通过对高技派建筑(狭义的高技术建筑)的求本溯源,回顾了近现代建筑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及其影响,阐述了现代主义的技术理性思想及其美学观。根据技术哲学对技术的研究以及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相对应的三次建筑技术革命,将高技派建筑的发展界定为本原阶段、异化阶段、软化阶段和复归阶段共四个阶段,重点探讨了高技派建筑在异化阶段和软化阶段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技术背景和人文背景,系统而详尽地剖析了高技派建筑在异化阶段和软化阶段的具体表现、本质特征和美学观,指出当代高技术与高技派建筑复归的道路——数字化、生态化趋势,为本文的研究建立了逻辑结构。再次,以生态学及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特征为研究的起点,概述了生态学的学科分支、研究方法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系统地分析了早期朴素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深刻地剖析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全球性的绿色运动以后)“生态决定论”类型和“技术决定论”类型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对当代生态建筑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在上述三项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科学的、系统的生态建筑观及其相应的宏观生态策略框架,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建立了中观层面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框架,认为生态建筑的普及与推广必须从“浅层”的技术和经济层面走向“深层”的价值和制度层面,指出当代生态技术与生态建筑的发展呈现出高技化、数字化趋势,为本文的研究建梅了理论平台。最后,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在当代建筑领域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在当代生态建筑设计中的广泛运用及其影响,探讨了当代建筑在数字技术革命、生态技术革命中的演进,并进一步系统地分析了当代高技术生态建筑及多元化探索,前瞻性地指出在当代数字技术、生态技术和建筑科学技术融合的趋势下,数字时代、生态时代的数码建筑(数字建筑)、生态建筑和高技术建筑通过融合的技术手段走向了“三位一体”的融合道路,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建立了高技术生态建筑的两大理论框架——技术体系和研究体系的理论框架。总结性地倡导并指出,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技术作为“一种拯救的力量”使得高技术生态建筑成为人类面对当今和未来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危机的一种积极、理性的探索,无疑是人类文明、科学技术与建筑进步的具体体现,必将成为当代和未来建筑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二章 生态系统和生态学基本原理 第一节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一、生物与环境 一、 1.生态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生活于特定的环境中。环境中的光、温度、氧气、水、土壤、营养物质等环境要素,影响着生物的生殖、生长、发育、行为和分布,我们称这些环境要素为生态因子。 2.生物对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在根本上决定着地球上的各种生命活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对其环境也不断地起着调节作用。生物圈的生命活动对大气成分、地球温度、气候、土壤形成和成分变化等都有重大影响。 二、种群生态 1.种群的增长 种群是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总和。种群的个体数量的增长一般可分两种情况来考虑,即密度制约型增长和非密度制约型增长。(1)非密度制约型增长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空间)中同种个体的数目。非密度制约型增长假设环境中的空间、食物等资源是无限的,种群增长率将不受种群密度的影响,其增长形态为指数型增长。 设N 为种群数量,r 为一恒定的(从而与密度无关的)瞬时增长率,且r>0,则其增长过程可用方程描述为: 积分,有 上式中,N 0为初始种群数量,可以看出种群增长表现出类似复利累积的特征(右图)。 (2)密度制约型增长 若考虑到环境资源容量的限制,则种群的指数型增长是不能够维持下去的。考虑到种群数量总会受到食物、空间等资源以及其他生物的制约, 种群增长通常表现为一逻辑斯谛过程: 其中,K 表示环境容量,即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或该物种在特定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通常被称作逻辑斯谛系数。 2.种群的周期性波 动、爆发与衰亡 逻辑斯谛曲线的渐近线只代表一个稳定种群的平均值,实际的种群数量往往是围绕这个平均值上下波动的。其波动幅度有大有小,波动形态可以是规则的也可以是不规则的。种群的规则性波动也称周期性波动。

城市生态学简答题

简答: 1简述系统的特征 1 整体性或称集合性 2 关联性 3 目的性 4 环境适应性 5 反馈机制 2 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哪几种? 1)系统研究思路一般可分为黑箱,白箱和灰箱三种 2)黑箱研究思路是完全忽略系统内部结构,只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信息来研究系统的转化特性和反应特性 3)白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的组分构成及其相互联系有透彻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揭示系统内部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包括输入和输出在内的整体特性 4)灰箱研究思路是建立在对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只有部分已知,而其余部分未知的基础上来认识分析系统 3 何谓还原者?其基本功能是什么? 1)还原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 2)还原者是把杂交的动植物有机残体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最终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环境中,被生产者再次利用,所以还原者的功能是分解,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4 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1)生态系统的成分可分为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两类 2)生命类可分为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三种 3)无生命类可分为太阳辐射能,无机物质,有机物质三种 5 简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类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根据循环的属性可分成水循环,气态循环,沉积循环三种类型2)水循环:水是自然的驱使者,没有水的循环就没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气态循环:主要蓄库是大气和海洋,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质 4)沉积循环:主要蓄库是岩石圈和土壤圈,具有循环缓慢,非全球性,不显著的特点6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何联系和区别? 答:1)生命的存在依赖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二者密切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功能单位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沿食物链营养级向顶部方向流动,能量都以自由能的最大消耗和熵值的增加,以热的形式而损耗,因此能量流动是单方向的,生态系统必须不断地由外界获得能量 3)物质流动是循环的,各种有机物最终经过还原者分解成可被生产者吸收的形式重返环境,进行再循环 7 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4)因子作用的阶级性5)生态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8 如何理解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答:1)环境中各种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其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主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甚至疾病残疾,所以说总体上生态因子是不可代替的,但在局部能补偿 2)在一定条件下的多个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过程中,由于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可以由其他生态因子来补偿,同样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3)但生态因子的补偿作用只能在一定范围内做部分补偿,而不能以一个因子代替另一个因子,且因子间的补偿作用也不是经常存在的

生态学简答题doc资料

第一章 1【简答题】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1.Haeckel: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赋予生态学的定义过于广泛。 2.Elton:在最早的一本《动物生态学杂志》,把生态学定义为“科学的自然史”。评价:该定义较为广泛。 3.克什卡洛夫:生态学研究“生物的形态、生理、行为的适应性”,即达尔文的生存斗争中所指的各种适应性。评价:定义广泛,与生物学这个概念不易区分。 4.C.krebs: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评价:强调的只是种群生态学。 5.Warming: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评价:此定义强调的是群落生态学。 6.E.Odum: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评价:该系统侧重生态系统方面,比较抽象。 7.马世骏: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评价:将两系统结合了起来,研究更加的全面。 2【简答题】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向发展,例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研究的尺度。(生态学中一般认为尺度有三种: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3【简答题】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按研究对象组织层次分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按研究对象的生物分类划分有动物生态学、昆虫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此外还有独立的人类生态学;按栖息地划分如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湿地生态学和陆地生态学;按交叉的学科划分为数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等等。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4【简答题】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 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 5【简答题】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 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是指生物的生存会使环境改变,环境的改变又会影响生物的进化方向,而进化了的生物又继续使环境改变,最终形成一个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共生关系。 6【简答题】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生态学的萌发时期,建立时期、巩固时期和现代生态学四个时期。 ①萌发时期时间为公元16世纪以前,特点为在长期的农牧渔猫生产中积累了朴素的生态学知识; ②建立时期时间为17世纪到19世纪,植物生态学产生; ③生态学巩固时期时间为20世纪到20世纪中叶,以地区为背景分化为3个不同的学派; ④现代生态学时期,时间为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向微观宏观发展,研究方法手段改变。 7【简答题】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德国生态学家Haeckel提出了“ecology”一词,并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植物生态学家Warming指出生态学研究“影响植物生活的外在因子及其对植物的影响;地球上所出现的植物群落及其决定因子。” 美国生态学家E.Odum指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他的著名的教科书《生态学基础》

城市生态学知识点整理

1、什么是海绵城市? 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二元水循环 水在社会经济系统的运动过程与水在自然界中的运动过程一样,也具有循环性特点。社会水循环通过取用水、排水与自然水循环相联系,这两个方面相互矛盾,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矛盾着的统一体—水循环的整体,即二元水循环系统 3、什么是城市的雨岛效应? 雨岛效应,,城市中高楼大厦密度不断地增加,尤其一到盛夏,建筑物空调、汽车尾气更加重了热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热气流,热气流越积越厚,最终导致降水形成。这种效应被称之为“雨岛效应”。 4、城市内涝发生的原因 ①城市化导致不透水面积增加 ②城市化的水文效应,改变了局部气候和下垫面条件,出现“雨岛效应”现象。 ③城市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④下凹式立交桥等设施增加 ⑤城市排水设施维护管理不善 5、什么是LID?LID实现的措施。 美国的低影响开发(LID):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进行渗透、过滤、蓄存和滞留,防治内涝灾害。

①保护和修复城市天然河湖:划定河湖蓝线,立法禁止围填河湖及天然湿地。对已渠化的河道进行生态修复 ②修建生物滞留池:一般修建于流域上游,通过植物、微生物和土壤的化学、生物及物理特性储蓄水量并清除污染物,从而达到水量和水质调控目的。 ③湿滞带:是一种狭长的渠道,对来自于停车场、人行道、街道以及其它不透水性表面的径流进行过滤和入渗,与传统渠道区别的是其表面铺设有植被。 分为湿滞水池、干滞水池、人造湿地 ④植被覆盖:在不透水性建筑的顶层覆盖一层植被,是由植被层、介质层、过滤层以及排水层等构成一个小型的排水系统。 ⑤透水性地面:表面由透水结构铺装,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能够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6、核心思想“一片天对一片地”,实现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 在基本遵循自然产汇流规律的基础上,城市建成后实现“一片天对一片地”,利用城市空间对降雨“化整为零”进行收集和储存。具体“滞、渗、蓄、净、用、排” 立体多层次多功能分流分滞的竖向剖面结构 1.生态屋顶 2.绿化建筑立面 3.生态景观 4.生态道路 5.生态水池 6.生态广场 7.生态公园 8.强渗透地面 9.天然洼地蓄滞 滞:降低雨水汇集速度,延缓峰现时间!既降低排水强度,又缓解了灾害风险。 “渗”,是利用各种路面、屋面、地面、绿地,从源头收集雨水。 蓄: 降低峰值流量,调节时空分布,为雨水利用创造条件 净:是通过一定过滤措施减少雨水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 用:利用雨水资源化,缓解水资源短缺,提高用水效率。 排: 构建安全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避免内涝等灾害确保城市运行安全 7、建设目标(最根本目标就是:要尽量减少社会水循环对自然水循环的冲击。) ①缓解洪涝灾害:通过保护、恢复和修复天然河湖水域空间,把城市排水系统从“区域快排、末端集中”转变为“源头分散、慢排缓释” ②增加雨水利用:针对洪涝雨水的利害两重性,构建“格局合理、蓄泄兼筹、引排得当、环境优美、综合利用”的城市水系统。 ③降低径流污染:城市初期雨水中轮胎细末、生活垃圾污染、大气降尘、铅/镉重金属等污染严重。宜在表面铺装透水结构,让初期雨水入渗,下部填筑多孔结构材料制成的垫层,让垫层具有吸附降解功能,消纳初期雨水的污染。 8、三大任务 (1)海绵体建设:

环境生态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怎样划分的? 2.什么是环境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对象? 定义:环境生态学是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研究内容:人为干扰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制和规律研究;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及危害性的判断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功能和保护措施的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对策研究 3.环境生态学产生与发展过程。 4.当今世界上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被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资源破坏和污染;有机物的污染 5.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全球化;综合化;社会化;高科技化;累积化;政治化。 6.名词及术语 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生态学,环境危机,地球温暖化,臭氧层空洞,酸雨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或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不利反馈。 生态破坏: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生态效应。 环境污染:因工农业生产活动和人类生活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 环境生态学:研究人类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在变化机理、规律和对人类的反效应,寻求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及保护生态对策的科学。 环境危机:由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导致地区性、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环境功能的衰退或破 坏,从而严重影响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地球温暖化: 臭气层空洞:人类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烃化学物质(如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等)在大气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当其进入平流层后受到强烈紫外线照射,分解产生氯游离基,游离基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 氧浓度减少,从而造成臭氧层的严重破坏。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一)基本原理 1、“生态位” 生态位: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生态位的宽度据该种的适应性而改变,适应性较大的物种占据较宽广的生态位。 城市生态位(urban niche):城市给人们生存和活动提提供的生态位。 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经济活动,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既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 2、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及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的。 生态系统的结构愈多样、复杂,则其抗干扰的能力愈强,因而也愈易于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 在结构复杂的生态系统中,当食物链(网)上的某一环节发生异常变化,造成能量、物质流动的障碍时,可以由不同生物种群间的代偿作用给予克服。 人力资源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土地的多样性,保证了城市各类活动的展开; 城市功能与交通方式的多样性,使城市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行业和产业结构的多样性,使城市经济稳定,整体经济效益提高等。 3、食物链(网)原理 食物链: 以能量和营养物质形成的各种生物之间的联系。 食物网:生物群落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而成的复杂营养关系。 ●用于城市系统时,各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生产原料,某一企业的产品是另一企业生产 的原料;某些企业生产的“废品”也可能是另一些企业的原料。如此可以对城市食物网“加链”和“减链”。减链:除掉或控制那些影响食物网传递效益,利润低、污染重的链环。加链:增加新的生产环节,将不能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转化为价值高的产品。 食物链(网)原理表明:人类居于食物链的顶端,人类依赖于其他生产者及各营养级的“供养”而维持其生存;人类对其生存环境污染的后果最终会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即污染物的富集作用)而归结于人类自身。 4、系统整体功能最优原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1/2+1/2. ●子系统功能和系统整体功能相辅相成; ●子系统都有无限制地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不顾其他个体的潜势存在。 ●城市各组分之间的关系并非总是协调一致的。 ●理顺系统结构,改善系统运行状态,要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为 目标,局部功能与效率应当服从于整体。 5、环境承载力原理 环境承载力: 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害变化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 体现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三者的限制,是环境本身具有的有限性自我调节能力的量度。 环境承载力原理具体内容: (1)环境承载力会随城市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原理期末考试真题

Final exam for the course of Ecosystem Ecology, April 25, 2009 Name___________ Student Number__________ 1. Multiple choice. For each question, there is only one best answer. Circle the correct answer with your pen or pencil. (1 pt. each, 40 pts. total). 1). If you are trying to develop a self-contained ecosystem that will be shipped into space to live by itself,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inimum situation required for success: a. autotrophs only are needed. b. autotrophs and heterotrophs both are needed. c. autotrophs and decomposers are both neede d. d. you must have autotrophs, heterotrophs, and decomposers. 2). Seasonality in the tropics is most related to variation in ________ while seasonality in the temperate zone is most related to variation in __________. a. rainfall, temperature b. temperature, rainfall c. the tilt of the earth, the spin of the earth d. the spin of the earth, the tilt of the earth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nutrient cycles directly contributes to acid rain? a. phosphorus cycle b. sulfur cycle c. hydrologic cycle d. lead cycle 4). Deserts are associated with which latitude: a. equatorial zones b. 45 degrees north or south of equator c. 30 degrees north or south of equator d. they are not associated with latitude at all 5). Which type of response curve is most likely characteristic of micronutrients such as boron? a. linear response c. optimum response b. saturation response d. sigmoid response 6). If the earth spu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climate of Sichuan would probably be: a. Much warmer throughout the year. b. Generally wetter than it is now. c. Drier than it presently is. d. Sichuan would be unaffected by the change in spin. 7). The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chemicals (including nutrients or pollutants) in higher trophic levels is termed: a.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生态学试题全解

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生态学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题) A、必答题: 1、群落演替与波动的基本区别与联系 2、简述r对策和k对策的差异及其生态意义 B、选答题: 1、简述光照对植物作用的方式和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类型 2、植物群落的最小面积及其意义 3、分析种群爆发现象形成的原因 4、种群的最大收获时期一般在什么时候,并解释原因 5、简述生态位的概念和类型 6、何谓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两题,3选2) 1、论述生态系统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并简要分析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基本特点,以及近几年开展的一些重大水利工程对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2、目前城市绿化中流行把大树移植到城市,请从生态学角度谈谈你对“大树移植”的看法,并提出城市绿化模式的建议 3、举例说明生物入侵现象,并分析其形成的生态学机制,提出防范对策 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考研试题 2009北师大环境考研 生态学 一简答 1.植物修复技术的机理(不太记得了) 2.密西希比最小因子定律 3.r-对策和K-对策的主要特征 4.群落交错带的特征 5.简述生物的协同进化 二论述 1.论述影响草原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 2.简述生态系统复杂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1999年北京师范大学普通生态学1 1、术语解释 定型行为适应性低体温 有效积温法则population dynamic 似昼夜节律及相漂移shelford”s law 信息素内禀增长能力(Rm) Community 2、简述温带淡水湖泊水温分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营养物质、漂浮植物密度的关系(10分) 3、简述淡水硬骨鱼与海洋硬骨鱼渗透压适应性调节特征(10分)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决城市生态问题。 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活。 3.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4.根据人口过渡理论,正处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 高增长率类型。 5.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6.酸雨是指pH值小于的天然降雨和降雪。 7.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包括人工食物链和自然食物链两种类型。 8.能源结构是指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关系,可反映一个国家和城市生产技术发展水平。我国城市以煤为主要能源。

生态学

生态学:研究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及生存、生长、生活、生育与生衍状态的科学。 生态系统:在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构成的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和功能属性的生态学系统;可以抽象的概括 为是一个生物组分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动态 变化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复合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科学,是认识生态系统的科学知 识体系。 生物学物种或生物种:在自然界中同一个物种的个体之间应该繁殖出 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 自然选择的准则:在特定环境中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即保留适合度 高的个体或类型。 物理防御:种植物刺、种植物壳、植物的种子(脱落) 化学防御:植物和动物生成次生化合物保护剂(有毒化合物,消化不良化合物。 形态和行为防御:体色或形态图案成为隐态,警戒态,模仿味道不佳猎 物体姿的贝氏拟态、警戒色+模拟体姿的繆氏拟态。生存环境:影响活体生物功能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温度、相对湿度、氧气、pH、盐度、污染物浓度等、条件可以改变但不能被消耗。生境:生物有机体的生活场所。 生态位:生物有机体对生境条件以及生境资源需求的综合,有机体的生态位是生物的生活模式。

基础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不存在情况下,一个物种可以生存繁殖的潜能。 实际生态位:在竞争者或扑食者存在情况下可以生存繁殖的条件和资源范围。 低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冷害与冻害(细胞的渗透压和水平衡、细胞 膜);避冻策略和耐冻策略。 高温的影响与适应策略: 高温危害:酶失活和变性、高温失水(蒸腾维温)、火灾。 适应策略:蒸腾维温--动植物的水冷系统,特化物种、耐高温生物,嗜热真菌,极端嗜热原核生物。 必需资源:资源间不可替代。 互补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湿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少。拮抗性资源:摄取两种资源明显比摄取一种资源的需求和消耗的更多。抑制性资源:必须资源在适宜范围年供给量增加促进生长,在过量供给时则变得得有害,抑制生物生长率。 氮限制机制:供给光合作用酶的N素不足,叶绿体内的ATP、NADPH 和羧化作用受限制。 磷限制机制:供给光合成RUBP的磷酸盐或者磷糖酸不足,限制光合速率。 生理生态学调控机制:①植物气孔对水碳耦合的调控机理②根系对 水分、养分吸收和碳归还的调控机理③微生物功 能群对碳氮转化和排放的调控机理④土壤-植物

生态系统生态学复习重点

生态系统: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而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动态复合体。 生态系统概念3个方面的内涵: (1)指明了就是生态学的属性。与物理系统属于机械系统不同,生态系统强调有机体与环境的 不可分割性,包括内生型与外生型; (2)生态系统就是个功能单元,而不就是分类单元,也就是地理学单元。并具有开放性、多样性、 调控性与可持续性; (3)生态系统突出了系统论的科学观。系统功能不完全等于各组分功能的相加,而就是产生一 种集体效应。 生态效率(林德曼效率):食物链上一个等级的生产力相对于它后一级的生产力之比。Lindeman的能量流动理论: 1、食物链上每个等级与生态效率的概念,由生长与呼吸关系所确定。 2、能量在食物链上的关系。 3、把湖泊生产、营养化的演替过程与陆地生态系统连接起来,构建了生态能量学。 铆钉学说:主张每个物种对生态系统的贡献都就是独特的,就如飞机上的每颗铆钉,任何一个物种丢失都会使生态系统过程发生改变,该假说认为每个物种对生态系统具有同样重要的功能。 冗余学说:认为生态系统中物种作用有显著的不同,一种就是起主导作用的,若丢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灾变或停摆,而其她物种的丢失将对生态系统功能并无影响,则就是冗余的;某些物种在生态功能上有相当程度的重叠。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四项基本原则 (1)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是客观的存在;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生态过程密不可分; (3)人与自然与谐相处; (4)自然生态系统就是多种性能的转换器。 可持续发展观的主要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2)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观 (3)可持续发展的文明观 (4)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5)可持续发展的法制观 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 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1)开放性原理 2)时空结构性原理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学原理

自然资源利用生态学原理 一、自然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以煤矿为例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生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采矿的生态影响。二、采矿的利用和气候的变化。三、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采矿主要分为地下采矿和露天采矿。采矿的活动影响不仅仅取决于被采矿的种类、采矿的方法、采掘机的选用还取决于矿山周围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文化环境等。环境是各要素相互连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机体,采矿活动对其要素的影响不是孤立发生作用的影响某一要素的同时,也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1] 采矿对生态影响: 1、对地形和水文的影响 1.1对地形的影响:首先是地下开采对地形的影响常引起地层变形、裂缝、塌陷以及废弃物堆积;另外露天开采对地形的影响是大规模挖损土地,剥离后的土体或岩石占压大片土地;土地挖损形成岩石裸露的深坑;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露天开采加剧了沙漠化、水土流失,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1.2对水文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地表水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地表水体的干涸,也可能形成新的河流、湖泊、沼泽,对矿区周围的水文状况产生干扰,改变水循环并进而影响其他地理要素 采矿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采矿活动可能会切断蓄水层导致不利影响;首先,破坏了地下水的自然状态及其在矿井工作面周围的分布,形成漏斗区;其次,把油污、有机废物等带入地下,造成蓄水层的水质恶化。 2、对土壤和生物的影响 2.1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土壤侵蚀还会造成土壤污染、土壤酸化等;对某些重金属矿的开采,由于土壤的吸附、络合、沉淀、阻流作用,造成土壤污染;硫化矿床开采会造成土壤环境酸化。 2.2对生物的影响 自发演替:由生态系统内自身变化引发的演替 异发演替:由生态系统外部力量引发的演替 原生演替:演替发生在裸地(此前从未被生物定居过的地点) 次生演替:演替地点曾被其他生物定居,原有植被受破坏后再次发生的演替。 采矿活动对生物群落的一个主要影响是使之发生次生异发演替;破坏矿区地表植被、土壤等只留下岩石。 采矿活动不仅干扰生物群落的环境而使生物群落发生演替等变化,还可直接作用于生物上。采矿活动形成的污染物经大气、水、土壤进入生物体内,导致生物死亡、病变等 3、对人体和社区的影响 3.1对人体的影响 采矿活动直接危害矿工或附近的人们;采矿过程中的爆破、采掘、运输等产生噪声,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会损伤人体听觉器官,还会影响人体的神经、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 采矿排放的“三废”进入自然界经生物链危害人类;采矿过程产生大量的矿渣和粉尘,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造成危害--“尘肺”;一些有毒气体危害人体健康;矿业固体废物对水造成污染(废弃物风化后被流水冲刷到某些地段废弃物;废弃物和尾矿在风化过程中形成某些可溶于水的有害化合物或重金属离子,经地表水或地下水搬运造成污染)。 3.1生态环境破坏 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属于物质的物理性变化,它的影响特点是采煤对上覆岩层的影响波及地表,使得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因素呈破坏性影响。主要包括:一是对土地的影响。 3.2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污染属于环境的物理化学变化,是考查生物赖以生存的气、液、固等环境成份组成及含量的变化对生态的影响。采煤过程中的矿井废水、运输扬尘、锅炉废气及矸石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直接排入周围环境,造成矿区生态环境污染。造成大量土地破坏和移民搬迁。占用破坏土地、土地问题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