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饮、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

3、领悟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描绘得具体而形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描绘得具体而形象,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问:在我国新疆有一条著名的山脉,连绵几千里,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炎暑逼人,而一进入这里,便凉爽宜人,同学们想看看这个奇特的地方吗?

2、课件播放天山美景,指名说说欣赏天山美景之后的感受。

3、教师导学:刚才我们欣赏了天山的旖旎风光,感受了天山的美,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碧野的脚步,细细地感受七月的天山的独特风韵吧。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

3、课件出示词语,检查学习情况。

4、教师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课文自读情况。

5、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有哪些感受,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6、默读课文,理清写作顺序。引问:天山这么多美丽的景色,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景物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直线把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画出来。

7、指名交流:作者先游览了天山脚下,然后来到了原始森林,最后来到了天山深处。

8、师小结:作者就是这样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向我们介绍天山的美景的。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今后同学们写游记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展开描写,这样会使我们的表达更有条理。

三、研读美景,感悟写法

1、教师导学:在天山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象也是各不相同的,请你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景点细细地品读,把你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并把自己喜欢的原因或感受写在旁边。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景物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自己喜欢的那一部分。

学习提示:(1)作者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2)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3、分小组汇报学习体会,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根据学习提示,先说说自己喜欢的那部分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你画了哪些喜欢的语句,结合批注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和感受。

句一: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1)指名读。

(2)在这句话中,作者把什么比作了什么?(雪峰比作白缎,云影比作银灰色的花。)

(3)体会比喻的妙处。引问:这样的比喻突出了雪峰的什么特点?(高耸入云、洁白无瑕)

句二: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1)引问:从“飞泻”“千百条闪耀的银链”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雪水流

下来时气势磅礴的景象。)

(2)引导学生夸夸雪峰、雪水。导学:看到这样的峰、这样的水,人们不禁要说——

(3)练笔:一位老人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青年人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位小朋友情不自禁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讨论写法:作者是如何把这美景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呢?(作者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天山雪峰、雪水、溪流的美景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5)文章除了这两处比喻,还有其他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吗?请你找出来读一读。

句三: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1)这句话美在哪儿?(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枝繁叶茂的特点。)(2)“密密”“重重叠叠”可以换个词吗?(茂密、挨挨挤挤。)

(3)引导学生想象“巨伞”遮天蔽日的景象。

(4)“漏”能不能换成“照”?为什么?(原始森林枝叶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5)小结:作者的用词多么精确呀!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6)你能把想象到的画面,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

句四: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幽静。

(1)想一想,这样枝繁叶茂的密林为何如此幽静?

(2)这样幽静的地方,我们该怎样读?谁能试一试?注意:语气要轻柔,突出密林的静。

句五: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1)“绚烂”是什么意思?(灿烂。)通过这个词你体会到了什么?(花数

量多、颜色鲜艳。)

(2)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景象。

(3)说说你的感受。

(4)教师引读:难怪作者会说——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像……像……。马走在花海中,显得……;人浮在花海上,显得……。

句六: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只是因为天山的花,作者才会这样说吗?还因为什么?请你说一说。

(3)教师小结: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峰,天山才会如此凉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林,天山才会如此幽静;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花,天山才会如此迷人。这一切的一切合在一起,才会让作者由衷地感到——学生接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四、拓展训练,课堂练笔

1、归纳作者的写作方法:作者是怎样把天山的美表现出来的?对你有怎样的启发呢?(丰富的想象、恰当的修辞方法、精确的用词、移步换景的顺序,条理清晰。)

2、小练笔:尝试运用本课中学到的方法,写一写校园的早晨或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要求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

(四年级语文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的天山课文 四年级语文教案 [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课文]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在往里走,天山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但是这里有时也会遇上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

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冀教版第十一册课文]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到那阳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

最新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精品)

小学四年级《七月的天山》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阅读课文《七月的天山》,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明确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是什么?(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 抽生说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学习任务) 齐读学习任务

2、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天山简介) 3、著名作家碧野描写的天山绵延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优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骑着马去天山看一看吧! 4、请同学们同桌论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生词的字音,互相纠正字音。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发现哪些字需要重点识记?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文章似乎是个向导,带着你游览天山,你能看出导游线路吗?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勾出相关的句子,也就是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2、让我们随着导游线路去欣赏新疆天山的美丽风光吧。 3、有同学骑过马吗?你什么时候骑过马?骑马时有什么感受?假如你一边骑马,一边欣赏美丽的风光,你的心情会怎样?(开心、愉快)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愉快的心情,骑着马,和老师一起进入天山欣赏美丽的风景。请同学们齐读第二自然段。边游边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4、读了第二自然段,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什么景物? 作者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把它写得如此令人陶醉? 它有什么特点? (相机出示课件) 雪峰作者用了比喻衬托了雪峰高耸、巨大的特点 (出示课件抽生读片段齐读片段) 雪水 (1)作者用词准确“飞泻”体会到了雪水流动时的磅礴气势 (2)作者用了比喻写出了雪水动人的姿色(出示课件抽生读片段齐读片段) 溪流作者写溪水中的石子和鱼群衬托溪水的清澈 5、看到这高耸巨大的雪峰、飞泻而下的雪水、清澈见底、五彩斑斓的溪水,你想做些什么?(拍照留念、写诗赞美……)马上要离开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依依不舍)看了这些美景,我们将要再往里走,去欣赏下一处风景,此时的你有什么样的想法?(下一处风景会是什么呢?美不美……) 6、让我们再往里走,看看下一处风景是什么?(出示课件 )(抽生读)第三自然段写了天山的什么?(天山的原始森林)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原始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天山 周耀霞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得陶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到新疆,你会联想到什么?(吐鲁番、葡萄、维吾尔族、新疆舞、冬不拉、大草园、羊肉串……)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带领大家去新疆的天山走一走,看一看,去领略天山独特的美。(板书课题) 二、解题 1.七月在我们这里是什么季节?(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初步了解天山。 2.天山简介 天山是亚州中部的一条大山脉,横贯中国新疆的中部,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

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三、出示学习目标 四、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都统句子,带拼音的句子多读几遍,可画出不理解的词。 2.检查自学 A认读生字.(出示课件) B指名分节读课文 C多音字 重饮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天山的奇异风光) 五、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七月的天山,最理想的是什么呢?(骑马山天山) 2.学习二、三、四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并画出相

4课《七月的天山》习题及答案解析

4、《七月的天山》课后训练及答案解析 1、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表示“看”的词语,请选出正确的选项。 (1)你骑在马上,可以()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2)()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3)战士们手握钢枪()着前方。 (4)站在山顶(),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A.(1)仰望(2)俯视(3)眺望(4)注视 B. (1)俯视(2)仰望(3)注视(4)眺望【答案】A 【解析】不同的词语都可以表示看,但是看的角度不同,俯视是往下看,仰视是往上看,眺望是往远处看,注视是集中目光注意地看。 { 2、用“柔”组成词语填在括号里,熟读课文后选择正确的答案。 (1)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山形也逐渐变得()。 (2)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 (3)妈妈很(),从不跟我发火。 A. (1)柔嫩柔美(2)柔和(3)温柔 B. (1)柔美柔嫩(2)温柔(3)柔和 【答案】A 【解析】同一个柔字和不同的字搭配,就会发生微妙或者明显的语义的变化,有的柔和鲜嫩,有的柔和美丽,有的只

是柔和,有的可以指性情的温顺体贴。 3、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密密的塔松像,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 这句话把松塔比作巨伞,说明枝叶茂密。 A 是B否 【答案】是 【解析】这是一个比喻句,而且是明喻,本体是松塔,喻体是巨伞,目的是形容松树植株庞大,枝叶繁茂。 4、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这是一个疑问句,我也会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A 是B否 【答案】否 【解析】这是个反问句,反问句表面看来是疑问的形式,但实际上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反问的形式比一般的陈述句语气更强,更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句中有否定词,句末要有问号。 " 5、判断正误,正确点“是”,错误点“否”。 本篇课文全文是按照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的顺序来写的。 A 是B否

七月的天山教案设计

七月的天山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 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 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 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 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 8 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 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学生不仅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 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 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析题导入 师:( 板书“七月” ) 看到“七月”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大家联想了什么? (我想到了烈日当头。我想到了暑假的酷热。) 师:是啊,在我们这里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清新凉 爽如秋天,姹紫嫣红如春天,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吗?(师板书“天山”)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 这是为什么呢?随机 PPT出示简介天山资料。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 PPT出示天山图片。 二、我们一起欣赏了天山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 明确这节课我们应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 PPT出示目标。 三、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在读的过程 中请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用“——”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题 1.看拼音,写汉字。 bái duàn shān jiàn fǔ shì mǎ t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jiàn luò yán ān mǎ ā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比一比,组词。 缎________ 锻________ 骄________ 矫________ 府________ 俯________ 缤________ 滨________ 3.多音字组词。 饮:yǐn________ 重:chóng________ yìn________ zhòng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寂静—________ 闪耀—________ 萦绕—________ 5.选出正确答案。 饮马(yìn yín)________ 重叠(chóng zhòng)________ 转盘(zhuǎn zhuàn)________ 绵延(yán yà)________ 山涧(jiàn jiān)________ 斑斓(lán luán)________ 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中。 罗列排列 ①光是________事实不行,必须加以研究分析。 ②他把书架上的书________得整整齐齐的。 7.按要求写词语,再填空。 ①表示“看”的词语: A你骑在马上,可以________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B________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C战士们手握钢枪________着前方。 D站在山顶________,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②用“柔”组成词语: A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________,山形也逐渐变得________。 B这幅画色彩明丽,线条________。 C妈妈很________,从不跟我发火。 8.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雪峰 ________的白莲 ________的雪水 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的山涧 ________的鳞光 ________的日影 ________的塔松 9.写反义词。 寂静—________俯视—________ 高悬—________ 10.照样子,写词语。 ①白皑皑: ②重重叠叠: 11.我能准备理解课文《七月的天山》中的难句,并写出解析。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新词。 2、能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感受优美词句并积累。 4、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5、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做课前预习。 2、分配好上课学生的任务。 五、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题:指名读课文前面的过度语。 (二)、师导入课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出自诗人李白的诗句,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去游一游吧! 板书课题《4*七月的天山》,齐读课题。 (三)、通过学生的互问互答检查预习情况

1、包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朗读情况的检查等。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笔下的天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3、速读课文,理清写作的顺序和课文内容。 4、默读课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地点变换的句子。 5、课文主要描写的哪些景物?听范读,并小组交流。 小组交流、汇报 出示:七月,骑马上天山,“我”---------- 第一小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第二、三小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连起来回答。 第四小组用简短的语言表达。 (四)、讲读课文(由五个学生分别逐段讲解) (五)、师做总结 1、轻声读2---4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点,再细细地 游览一遍,在文中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写下 感受。 2、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学习汇报并指导朗读。 师: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3、指名个别读、比赛读、男女分读 4、齐读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你能给最后一段换种说法吗?(改为陈述句)

《七月的天山》_课文原文

《七月的天山》_课文原文(1) 七月的新疆,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马上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烁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水,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怒放的白莲。但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动。当这个时分,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幽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碧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但是这里有时也会遇上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就是像到了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光十色,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连绵,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

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分外强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分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需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七月的天山》_课文原文(2)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远地方的一条大山脉,绵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宽广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尽管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快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发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景。这儿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快,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办法展现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1、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方,顺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一方面向读者展现了天山的无限活力,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快的原因。 2、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D卷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训练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16题;共105分) 1. (12分)给下列字加偏旁组字组词。 难________ ________ 耳________ ________ 段________ ________ 县________ ________ 连________ ________ 叔________ ________ 2. (3分)按课文《七月的天山》内容填空。 读了课文后,我知道作者进入天山主要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再往里走,他又描写了:________,走进天山深处,他描写的景物是:________。 3.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__的日影 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的森林 ________的彩虹 ________的山涧 ________的鲜花 4. (2分)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①“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形成这种景观的原因是________。 ②“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是因为________产生了这种景观。 5. (3分)我来改正错别字。 ①最理想的是椅马上天山。________ ②戈壁滩上的炎署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________

③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锈了几朵银灰色的花。________ 6. (9分)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用________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的三个不同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描绘了________;三是描绘了________。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7.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饮马________(A.yǐn B.yìn)重叠________(A.chóng B.zhòng) 转盘________(A.zhuǎn B.zhuàn)稍微________(A.shào B.shāo) 画卷________(A.j uàn B.juǎn)散步________(A.sàn B.sǎn) 8. (3分)按课文内容填空。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________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________,作者________。 9. (3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凉爽—________ 寂静—________ 盛开—________ 10. (5分)缩写下列句子,使它更简洁 ①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②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 11. (20分)改成陈述句。 (1)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2)这难道不是你的错吗? (3)天上数不清的星星难道没有闪耀着迷人的光辉吗? (4)一棵棵榕树难道不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伞吗? 12. (8分)比较下面的字,并组词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是碧野笔下的一篇佳作,节选自散文《天山景物记》,现被收录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中。那么《七月的天山》教案怎么写呢?本内容由为大家带来的七月的天山教案,欢迎大家借鉴! 一、教学目标 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单元训练重点 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以写景为主) 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

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过渡:一般来说,写景文章语言文字都比较优美,七月的天山也同样如此,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感受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明悟:《七月的天山》是一篇略读课文(板书*),希望同学们能够借助我们以前积累的知识和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试着自己读懂并 欣赏这篇文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板书课题:七月的天山)今天我们随同作家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2、出示: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齐读) 3、这是全文的开场白,简洁明了,却又总领全文,想一想,你感觉到了什么? 4、出示有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七月的天山段意

七月的天山段意 不具名七月的天山冀教版十一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了解天山景物的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和天山的资料2、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引导学生自读自悟3、自读后进行信息反馈,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来突出景物特点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的井井有条。 四、五、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投影片、录像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课我们共同领略了四川松潘五彩池的美丽、神奇,这节课让我们随同作家碧野再去欣赏一番北国风光——七月的天山(出示带有背景的课题)二、初读课文,感受总体印象1、分别指几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思考:七月的天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在学生明确了初读课文的任务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充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内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2学生汇报(预设)生1:我觉得天山景物很美板书:美丽生2:

我觉得天山景物很奇特板书:奇特生3:我觉得天山很凉爽师:炎炎夏日,天山却很凉爽说明那里的景物怎么样?(生:很特别)对,也是说明那里的景物很奇特生4:我觉得七月的天山是一个最理想的地方板书:最理想的地方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感悟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体会到天山的美丽、奇特?用直线勾画出有关词语设计意图默读课文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学习难点处充分地进行指导,给学生指明方向。 这一课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表达顺序后,教师点拨课文第三段的描写方法,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解析,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体会品味其它段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而在润物无声的教学方法中,让学生学会如何品读课文,通过自读自悟感受到天山的美。 2、小组交流讨论2、全班汇报(预设)(一)从第3自然段来谈体会生1:我从第3自然段第1句话体会出天山的奇特师: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好吗?生读后谈自己的理解:七月本来是一个非常炎热的季节,可天山让人感觉到秋天般的凉爽,所以……问:七月的天山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秋天般的凉爽?生:因为那里有雪山送来的寒气出示图,学生观赏、描述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天山雪峰的景象,谁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你眼中的雪峰?设计意图通过视觉感受天山的美。 生1…… 生2……师:让我们来看一看作者眼中的天山雪峰是怎样的一种景象生读出描写雪峰的句子并谈感受(体会雪峰的美)问:七月的天山仅仅美在雪峰吗?你还能从哪体会出来?

第4课 七月的天山(同步讲练测)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七月的天山 开心回顾 1. 【题文】课文回顾。 A __________ 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D __________ E __________ 【答案】A 金华城 B 罗店 C 外洞 D 孔隙 E 内洞 【解析】考查作者浏览的路线。 【难度】容易 课前导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完全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

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一方面向读者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另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盛夏季节进入天山会有秋天般的凉爽的原因。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相映成趣。 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重点写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溪流两岸,满地鲜花,犹如进入了春天的花园。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入编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美文的诵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同时积累文中优美语句,增加文化积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③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④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 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学习过程: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 “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这段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 (4)朗读四自然段(或放配乐朗诵)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步练习

2017-2018学年部编版(新课程标准)四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七月的天山》同 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jǐn duàn yōu jìng yíng rào mián yá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xuàn làn jiǎo jiàn bái ái ái fǔ sh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形近字组词 壁________暑________蓝________锻________缓 ________限________ 璧________署________篮________缎 ________暖 ________很________ 3.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白莲 ________的山涧 ________的鳞光 ________的雪峰 ________的塔松 ________的雪水 ________的溪水 ________的日影 4.用表示“看”的词语填空。 ①你骑在马上,可以________阳光透射到清澈的水底。 ②________蓝天,朵朵白云轻轻地飘荡。 ③战士们手握钢枪________着前方。 ④站在山顶________,整个村庄尽收眼底。 5.查字典填空。 (1) “饮”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涧”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6.仿照例句写话,用上划线的词。 (1)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2)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 7.按课文内容填空。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________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________,作者________。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柔嫩—________绚烂—________细碎—________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凉爽—________寂静—________盛开—________ 10.用“柔”组成的词语填空。

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的天山课文《七月的天山》课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七月的天山课文 4 七月的天山 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

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显得越来越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使密林显得更加的幽静。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老百晓已完成校对〗

3* 七月的天山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到那阳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人教版语文四下《七月的天山》教案

第4课七月的天山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的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三、解决重难点的措施及方法: 运用学生所学的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点及课文中优美的词句,体会天山奇特的风光。 四、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五、教学时间:两课时 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 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 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挂图,小结:

(出示挂图)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天山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峰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相传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来到这里,王母娘娘就在这里设蟠桃宴招待他,因而古称“瑶池”。现在这里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2、解题,了解作者,明确学习任务:《七月的天山》是一篇以描写山川景物为主要内容的游记散文,选自于《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简介作者)“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学习要求──抓住景物特点,积累语言)。 3、提出学习方法(演示) 三、根据“阅读提示”速读全文,理清全文所记叙的游览顺序,引导理解内容 1、学生根据提示自读课文; 2、引导阅读: (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观察点的移动,由山外到山里。)让学生找出课文的脉络句,即地点变换的句子。(“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这些句子表示空间的转换,顺序从山的外围写到山的深处。 (2)学生朗读(或配乐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让学生议论,然后交流)(明确:写了雪峰、云影、雪水、溪流、森林、野花等美景。描绘方法:A、衬托,如: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之高大、静美;以溪流、游鱼的活跃衬托天山的寂静。B、比喻,如:说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开的“白莲”。)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七月上天山教案-七月的天山课文 作文:七月的天山 3* 七月的天山 朋友,你到过天山吗?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七月间,新疆的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被远远地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的寒气,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高矗立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到那阳光透射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白皑皑的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的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如果说进到天山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了,很有一伸手就可以触到嫩脂似的感觉。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

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的成丈高的野花,花朵赛过八寸的玛瑙盘,花瓣儿赛过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微伸一下手,就可以捧到满怀你最心爱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七月的天山语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甘肃省临夏县路盘学区:陈治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描写了那些景 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2、摘抄优美的语句。 二、过程与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