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doc

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doc
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doc

国外审计动态

第19期

(总第464期)

审计署审计科研所2018年10月30日

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

(2018版)

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

(2018版)

美国审计署不定期发布解读美国政府财务报告的指南,旨在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上一版指南发布于2009年,此后财务报告发生了如下重大变化:一是自2011财年开始,财务报告增加了社会保险金额变化表,且净成本表中增加了一列;二是自2015财年开始,财务报告增加了长期财政预测表,且财务报告中的合并财务报表被分为两类,分别是基于权责发生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和可持续性财务报表。据此,美国审计署于2018年发布了最新版指南,阐释了财务报告中每一部分的意图,并通过示例表向读者展示财务报告各部分的重要信息。为了突出重要单列信息,本指南对细节进行了简化处理,未展示或解释财务报告中的所有项目。

一、财务报告

与企业年度报告类似,美国政府的财务报告(以下简称财务报告)是联邦政府的通用报告,用以反映其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具体而言,财务报告的作用如下:

——反映联邦政府年度财务运营结果、财务状况,包括联邦政府的财政可持续性状况。例如:净成本表反映联邦政府年度运营的相关成本信息;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反映联邦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以及扣除净成本后在“底栏”中净利润项目反映的净运营收益

或成本信息;资产负债表反映财政年度结束时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等财务状况的信息;长期财政预测表和社会保险表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和财政可持续性,以及联邦政府的财务走向,包括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测。

——提供联邦政府通过税收筹集资金的有关信息。

——报告联邦政府运营绩效、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方面的信息。

——帮助报告使用者评估联邦政府对资源的管理责任。

财务报告中的合并财务报表是由财政部、行政管理和预算局共同编写的,汇总概括了联邦政府各机构和部门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联邦政府的行政、立法和司法部门的财务信息。联邦政府的管理层负有如下责任:

——按照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编制年度合并财务报表;

——建立、维护和评估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联邦管理人员财务诚信法案》(《美国法典》第31卷第3512节(c)(d)条款)要求的控制目标被满足;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合同和拨款协议。

考虑到公民、国会监督小组、行政机构及其他用户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联邦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颁布了对联邦财政进行公共问责所必需的会计准则,该准则也是美国一般公认会计准则的基础。

美国审计署对政府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审计。审计目标如下:——对权责发生制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和可持续性财务报表编

制的公允性发表意见(包括这些报表的相关附注);

——揭示审计发现的财务报告内控制度存在的重大薄弱环节和重要缺陷;

——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合同和拨款协议选定条款的情况。

二、财务报告的组成部分

财务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八个部分:概要,强调财务报告中的重要信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以管理层的视角洞察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财务报表,反映所有联邦机构的合并财务信息和财政可持续性状况,展现联邦政府财务运营结果、财务状况的整体信息;财务报表附注,提供有关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重要披露和细节;必要的补充信息,提供重要议题的额外信息,比如财政可持续性和社会保险,以增进报表使用者对联邦政府运营结果、财务状况的理解;其他信息,提供诸如税收负担、税收缺口等重要议题的额外信息,以增进报表使用者对联邦政府运营结果、财务状况的理解。必要的补充管理信息,强调使公众长远受益的大量联邦投资,包括与非联邦实物资产、人力资本,以及研发有关的规划;审计署的审计报告,呈现了审计署关于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及其附注的审计结果。

本指南讨论了财务报告每部分的重要内容,主要强调了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

三、概要

该部分主要对财务报告里发现的重要信息进行高度概括,总结

了联邦政府当前财务运营结果、财务状况,并讨论了一些重要财政议题,包括财政可持续性。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数字看国家。本部分为使用者提供关键财务信息的概览,例如联邦政府财务运营结果、财务状况等信息。

(二)当前状况。本部分反映本年度以及上一年度财务运营结果,以及联邦政府年终财务状况,主要包括:

——预算结果(预算收入减去预算支出),并与权责发生制的运营结果(收益减去成本)进行比较;

——联邦政府的成本和收益(花出去的和收进来的),以及“底栏”中展示的最终结果——净运营收益或成本;

——联邦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所拥有的和所欠下的)。

(三)未来走向。提供一个视角,以帮助公民评估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主要包括:

——有关收入和支出的预测信息,包括项目支出和利息支出,及其对联邦政府债务的影响;

——有关“财政缺口”方面的信息,呈现了财政改革所需的力度,即为了实现可持续的财政政策,需要同时降低非利息支出并增加收入。可持续的财政政策是指,公众持有的联邦政府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应保持长期稳定或逐年下降。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美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商品和服务价值总和;

——推迟财政政策改革所造成影响的有关信息。

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该部分为理解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提供了重要见解,以管理层的视角评价联邦政府的财务信息和整体运营状况,比概要部分信息更加详细。此外还讨论了可能影响未来财务运营的重要财务问题和重要情况,包括实现财政可持续的必要性。该部分旨在为读者提供关于联邦政府财务绩效、财务运营、财务状况的概览和分析,也反映机构审计结果、制度、内控、遵守法律,以及财务管理的进展和优先事项等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一)财务报表审计结果。

——表明美国审计署给出的审计意见类型;

——按照《首席财务官法案》要求,概述所涉及的24家机构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

(二)预算与财务报告之间的会计差异。

——讨论预算与财务报告之间的主要会计差异;

——讨论预算会计所用的收付实现制和财务报告会计所用的权责发生制,并将它们做对比;有关净运营收益(或成本)和预算盈余(或赤字)之间差异的更多重要原因。

(三)联邦政府的净资产:“当前状况”。

——提供本财政年度及最近财政年度的重要信息,例如联邦政府的收益和成本,或者“收进来的和花出去的”,以及联邦政府的资产和负债,或者“所拥有的和所欠下的”;

——讨论本财政年度及最近财政年度末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资产减去负债),以及当前财政年度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

(四)长期财政展望:“未来走向”。

——讨论财政可持续性,以帮助公民理解当前财政政策,以及为保证联邦政府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而进行财政改革的重要性和力度;

——讨论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的影响,并对联邦政府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变化趋势作出预测;

——假定当前政策不变的条件下,预测未来的财政缺口,估算延迟财政改革所造成的损失,并提出如何通过同时削减非利息支出和提高收入以实现财政可持续性;

——聚焦联邦政府社会保险项目,并对这些项目的长期风险和成本进行预估,看其是否超出未来收益。

(五)机构审计结果、制度、内控,以及法律遵守情况。

——根据《首席财务官法案》要求,提供所涉及的24家机构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

——提供有关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信息,以及财务报告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的有关信息。

(六)财务管理的进展和优先事项。描述联邦政府财务管理的重要改进举措,包括:

——提高联邦财务信息的质量、效用和透明度;

——提高项目效率,例如支付完整性和拨款管理监督。

五、财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的组成。

联邦政府的合并财务报表由五个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和另外三个可持续性财务报表组成。

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分别是:净成本表、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预算盈余(或赤字)调节表、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以及资产负债表。

可持续性财务报表分别是:长期财政预测表、社会保险表和社会保险金额变化表。

可持续性财务报表以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测为基础,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以历史信息为基础,包括联邦政府的资产、负债、收益和净成本。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可持续性财务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在本指南的后面章节讨论。

(二)一些重要的财务报表相关概念。

在考虑每张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内容前,理解关于这些财务报表性质的相关概念非常重要,尤其是:一是会计计量基础(权责发生制基础还是预算基础);二是政府机构间交易的处理办法。

1.会计计量基础。

财务报告中的合并财务报表一般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然而,其中的两个报表反映的是预算盈余或赤字,它们分别是净运营收益(或成本)和预算盈余(或赤字)调节表、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理解诸如权责发生制基础和预算基础的会计计量概念,对于理解联邦政府的合并财务报表非常重要。

(1)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依据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发生时便被确认计量,而不考虑收到或支付现金的时间。联邦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自税收,但是当征税完成后才确认税收收入,这是基于一种公认的、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会计计量方法。

费用在其发生期间内被确认计量。例如,权责发生制下,雇员工作获得的不止是薪水,还有医疗保险、养老金和其他福利,这些都将在退休后得到支付。因此,联邦政府每年以精算法估算这些福利,联邦政府将该福利的估算金额计入成本,并增加相应负债,即应付联邦雇员和退伍军人福利,是联邦政府对其雇员的欠款,既包括政府雇员也包括军人。

因此,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而言,基于权责发生制的计量方法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关于联邦政府年度相关费用的财务信息。此外,在权责发生制下,联邦政府报告其所获取的实物资产,并且记录使用或消耗这些资产获得收益时产生的相关费用。实物资产包括持有待售或未来消耗的商品存货以及长期资产,比如土地、建筑物和设备。对于建筑物和设备等资产,他们年度所耗用的成本被记为折旧费用。

(2)预算会计基础。

基于预算基础的会计计量方式(用于核算并报告预算结果)类似于持有一本支票簿,在两种记账方式中更易理解。预算基础重点关注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差额。一般情况下,

当收到现金时记收入项目,当支付现金时记支出项目,相对较少的情况例外,比如,公众持有债务的利息支出、大部分贷款以及贷款担保相关的交易事项等。财政年度结束时,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将记为年度预算盈余或预算赤字。

可持续性财务报表主要呈现预测的未来现金收入及现金支出的现值。

2.政府机构间交易的处理。

在联邦政府的正常运营过程中,各机构经常互相购买或者销售商品和服务,此类活动被称为政府机构间交易。内部交易还包括这样一笔钱,即联邦政府从诸如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信托基金账户上借钱,以支持其他部门的当前运营。事实上,政府机构间的借款体现了一个部门与另一个部门之间的借贷关系,降低了联邦政府向公众融资的需求。政府机构间交易连同与非联邦机构间的交易一起,都被记录在联邦机构的账户和财务报表上。依据会计惯例,这些政府机构间交易在报表合并的过程中被抵销了。

六、财务报表的构成

联邦政府合并财务报表包括八张表。前五张表(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展现两年的财务数据,以便于读者比较本年度和上一年度联邦政府的财务信息。后三张表(可持续性财务报表)是关于整个联邦政府未来75年的预测,还涉及社会保险项目。按顺序列示财务报告中出现的报表如下:

(一)权责发生制合并财务报表。

——净成本表。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反映联邦政府整体和主要部门机构的年度运营成本;

——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反映联邦政府运营的结果,即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能够多大程度覆盖其净成本。该表还反映了年度运营结果(称为净运营收益或者净营业成本)如何影响联邦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净资产状况,即资产(所拥有的)与负债(所欠下的)之间的差额。

——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预算盈余(或赤字)调节表。反映运营结果与预算结果之间的关系,前者以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基础,后者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计量基础。该表从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的净运营结果开始,并通过一些项目展示净运营结果与联邦政府年度预算盈余或赤字之间的差异。

——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反映预算盈余或赤字与现金和其他货币资产余额变动之间的关系。该表从预算盈余或赤字开始,划分为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呈现了一些项目用以解释(1)联邦政府如何使用预算盈余或如何为预算赤字融资;(2)预算盈余或赤字一般不会引起现金和其他货币资产余额等量变化的原因。

——资产负债表。反映联邦政府资产(所拥有的)与负债(所欠下的)的性质和数额,以及二者的差异,即净资产。这个净资产数额和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的净资产数额相等。

(二)可持续性财务报表。

——长期财政预测表。该表旨在帮助读者评估联邦政府的财务

状况,及其在本年度内和未来的变化情况(改善或是恶化)。该表按类别预测了未来75年联邦政府的收入、非利息支出,以及财政缺口状况。财政缺口衡量的是,为实现负债与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稳定或下降,需要减少多少支出,增加多少收入,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假定联邦政府公共服务与税收的相关政策维持不变,该表还旨在帮助读者评估联邦政府未来的预算资源是否足以维持公共服务需求,以及是否能够偿还到期债务。

——社会保险表。该表反映了绝大部分重要社会保险项目的状况,几乎覆盖整个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项目。该表预测了主要社保项目未来75年的状况。特别是,该表阐明了那些社保项目未来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关系。

——社会保险金额变化表。该表按照社会保险项目的类别,详细说明了当前估值期和上一个估值期之间金额变动的原因,包括以下因素的变化:(1)人口统计数据、假设和方法;(2)政策;(3)经济和其他医疗保健方面的假设。

以下内容将详细讨论这八张表,并帮助使用者理解每张表的潜在用途和可供使用的分析数据。

七、净成本表

净成本表旨在呈现联邦政府及各部门运营的总成本。该表展现了各联邦机构总成本、收入,以及用于测算特定支出责任的长期假设条件变化而造成的损益和最终的净成本情况。该表还列示了公众持有国债的利息。由于净成本表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基础编制的,当

费用发生时即被确认计量,而不考虑支付现金的时间,因此,净成本表提供了特定会计期间与联邦机构生产商品、提供服务,以及同时期内项目产出有关的成本信息。

关于净成本表有一个重要概念,即联邦机构运营获得的收入,比如国家公园门票、邮政服务和邮票费用,已经从其总成本中扣除。该表分别报告了因长期假设条件变化而造成的收益和损失,比如联邦雇员和军人的养老金及其他退休福利支出责任。由于项目收益变化和精算假设变化,联邦机构在使用精算法预测成本及相关支出责任时,年度成本可能会出现大幅波动。

读者可以通过净成本表获取以下信息:哪些联邦机构花费了联邦政府的大部分净成本;与上一财政年度相比,联邦政府净成本增加或降低的幅度;测算特定支出责任时,因长期假设条件变化而造成的损益;与上一个财政年度相比,哪个联邦机构的净成本变化最大。

一般而言,联邦政府财政年度的净成本中超过一半来自三大联邦机构: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主管医疗保险与医疗补助)、社会保障管理局和国防部。

表1 净成本表示例

资料来源:GAO.|GAO-18-239SP

总成本是权责发生制计量方式下联邦政府年度运营的成本总额,包括公众持有的国债利息成本。

已取得收入来自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收费。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是对邮票等邮政服务收取的费用。该项显示了联邦机构通过运营获得的收入来支付其总成本,而不是依靠税收和借贷来支付总成本。

假设条件变化造成的损益是指,用于测算特定支出责任的长期假设条件发生变化导致收益或损失的增加,比如联邦政府雇员和军人养老金及其他退休福利支出责任。

净成本是总成本扣除所得收入并考虑假设条件变化造成的损益后剩下的部分。一般而言,联邦政府通过税收为净成本融资,必要的时候就通过借贷融资。

八、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

与企业的损益表类似,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展示了联邦政府运营的年度财务结果(税收收入减去净成本),以及这一结果如何影响净资产,即资产与负债之间的差额。

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展示了联邦政府专项基金以及非专项基金情况。专项基金有特定的征收来源,由非联邦机构向联邦政府缴纳,且以其他长期可获得的收入来源作为补充。依照法规,这些特定渠道获得的收入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收入必须用于指定的活动、福利或目的,并且与联邦政府的其他运营活动分开记账。例如,联邦养老、遗属及残障保险项目(统称为社会保障),主要通过向雇员、雇主,以及自营职业者征收工资税筹集。这些项目主要为退休职工、失去家庭经济支柱的遗属,以及因残丧失收入来源的职工提供基本的收入补贴。其他专项基金主要包括联邦住院保险信托基金(医疗保险A类)、联邦补充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医疗保险B类和D类)。关于此类基金的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可参阅专项基金附注中披露的信息。

非专项基金通过非专门用于特定目的的收益和常规借款的收益来筹集。这些基金为那些专项基金不支持的政府活动提供经费,并通过拨款和转移支付增补专项基金,在运营与净资产表里被称为政府机构间转移支付。例如,每年国会从美国政府一般基金里拨付大量款项用于增补联邦补充医疗保险信托基金(医疗保险中的B 类和D类)。

财政部从某些专项基金中借出现金盈余用作联邦政府活动经费,并发行等额的国债作为交换。财政部依照借款金额向这些基金支付利息。财政部的利息费用和基金所得的收益以政府机构间利息的方式呈现在这张表里。根据会计惯例,这种政府机构间交易在合

并过程中被抵销了。

这张表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运营结果和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变化之间的关系。联邦政府年度财务运营结果应该在净资产表里直接反映。例如,5000亿美元的净营业成本意味着净资产减少5000亿美元。然而,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中显示,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净资产变化之间存在未处理的差额,记为未匹配交易和余额项,如下列运营和净资产变动表所示。

读者可以根据这张表获得如下信息:专项基金和非专项基金的年度净运营收益或成本,及其合并总额;财政年度里,联邦政府为专项基金和非专项基金分别提供了多少税收;非专项基金里有多少钱用于增补专项基金;与上一年度相比,联邦政府的财务状况(即净资产)改善或恶化。

表2 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示例

资料来源:GAO.|GAO-18-239SP

非专项基金(合并)的融资渠道源于非专门用于特定目的的一般收入和常规借贷的收益。这些基金为那些专项基金不支持的政府活动提供经费。

专项基金(合并)有特定的征收来源,由非联邦机构向联邦政府缴纳,且以其他长期可获得的收入来源作为补充。依照法规,这些特定渠道获得的收入和其他渠道获得的收入必须用于指定的活动、福利等用途,并且与联邦政府的其他运营活动分开记账。专项基金往往与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项目有关。

冲销代表政府机构间利息收入与成本相抵销。

收入主要来自联邦政府所得税,包括专门为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项目筹资的工资税。

政府机构间利息是指非专项基金用于弥补专项基金缺口所产

生的利息。在合并净运营收益或成本时,这一数据就被抵销了。

总的净成本(合并值)是指净成本表中的净成本,扣除政府机构间利息。

政府机构间转移支付用于增补专项基金,通常从一般基金中拨款。

未匹配交易和余额是指运营收益(或成本)和净资产变化之间未处理的差额。

净运营(成本)/收益是指运营的财务结果——联邦政府财政年度内运营的收益与净成本之间的差额,加上或减去未匹配交易和余额的净额。

净资产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与负债的差额。

九、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预算盈余(或赤字)调节表

这张报表将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权责发生制基础)中的运营结果(净运营收益或成本)和预算盈余或赤字(预算会计基础)联系起来。该表呈现了两种会计计量方式的差异。其中一点差异体现在联邦政府如何计量它的实物资产(例如财产、设备和存货)。基于预算会计基础,当现金被支付时,计入联邦政府取得实物资产的预算支出。基于权责发生制,实物资产购入后通常被资本化(即计入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而且要在资产的预估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费用(即运营成本)。

读者可以通过这张表获得如下信息: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预算盈余(或赤字)之间的主要差异;联邦运营成本中有多少是资

本化实物资产的折旧费用;为获得资本化的实物资产,联邦政府的开销有多大。

表3 净运营收益(或成本)与预算盈余(或赤字)调节表示例

资料来源:GAO.|GAO-18-239SP

净运营成本来自运营与净资产变动表。它主要呈现联邦政府税收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额。

属于运营成本但不属于预算赤字的部分主要是指,属于当年年度权责发生制下的费用但不属于预算支出的那部分支出。例如雇员和退伍军人福利和折旧费用等,这些负债的增加在权责发生制下被确认为当前年度的运营成本,而不是预算赤字。

属于预算赤字但不属于运营成本的部分主要是指,属于当前年度预算支出但不属于当前年度费用的那部分支出。例如,联邦政府用于购买建筑物和设备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里记为资产,并在运营年度里计提折旧费用。购买固定资产的支出增加了财政赤字,但并非当前年度的净运营成本。

预算赤字是指年内所有项目的预算收入(主要是税收)和预算支出(主要是现金支付)之间的差额。

十、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

这张表旨在展示年度预算盈余或赤字与联邦政府现金、其他货币性资产以及融资活动之间的关系,例如向公众借款和偿还公众持有的债券。该表做了两项调整:一是预算盈余或赤字中包含的非现金支出;二是预算盈余或赤字中未包含的现金项目。

通过该表,读者可以获得如下信息:构成预算盈余或赤字的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数额;联邦政府偿还公众持有债务利息造成的现金支出联邦政府从公众那里筹借的现金数额;联邦政府偿还公众持有的债务造成的现金支出。

表4 预算和其他活动现金余额变动表示例

资料来源:GAO.|GAO-18-239SP

公众持有的国债应计利息与大部分其他预算收支不同,它是基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属性标准 1000-宗旨、权力和职责 内部审计部门的宗旨、权力和职责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按照“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相关内容正式确定。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定期审查内部审计章程,并提交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审批。 1000.A1 –向组织提供的确认服务的性质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明确规定。如果内部审计部门向组织外部的有关方面提供确认服务,则此类确认服务的性质也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确定。 1000.C1–咨询服务的性质也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中确定。 1010-在内部审计章程中确认“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 “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强制性必须在内部审计章程中得到确认。首席审计执行官应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解释和讨论“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 1100-独立性和客观性 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保持其独立性,内部审计师必须客观的开展工作。 1110-组织的独立性 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向组织内部能够确保内部审计部门履行职责的层级报告。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至少每年一次向董事会确认内部审计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独立性。 1110.A1 –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审计范围、开展工作和报告结果时,必须免受干预。 1111-与董事会的直接互动 首席审计执行官必须与董事会直接沟通和互动。 1120-个人的客观性 内部审计师必须有公正、不偏不倚的态度,避免任何利益冲突。 1130-对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损害 如果独立性和客观性受到实质和形式上的损害,必须向适当的对象披露损害的具体情况。披露的性质视受损害情况而定。 1130.A1-内部审计师必须避免评价其以往负责的特定业务。如果内部审计师为其在上一年度内负责的业务提供确认服务时,则其客观性视为受到损害。 1130.A2-确认服务涉及到审计执行官负责的职能领域时,必须由独立于内部审计部门的某一方进行监督。 1130.C1内部审计师可以对其以往负责的业务提供咨询服务。 1130.C2若内部审计师可能会损害拟开展的咨询服务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时,必须在接受该业务之前向客户披露。 1200-专业能力与应有的职业审慎 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审慎。 1210-专业能力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其建议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其建议 高顿网校友情提示,最新果洛藏族自治州高级会计实务相关内容会计实务考试辅导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及其建议总结如下: 一、政府财务报告分析 (一)财务报告内涵 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78年11月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1号中提出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编制,但并未对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的概念作出区分,只在列举财务报告的内容时认为:“常见的财务报告,其中包括财务报表、其它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中心部分,它是企业向外界传递信息的主要手段,某些有用的信息用财务报表传递较好,而某些信息则通过财务报告提供比财务报表更好”。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认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程序的组成部分,全套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以及作为报表组成部分的附表、其它报表和说明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于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信息,不过财务报表不包括董事会报告、董事长陈述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以及可能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中的类似项目”。而在1997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中则认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会计政策和说明性注释。 (二)政府财务报告内涵 在政府会计领域,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GASB)认为政府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必要的补充信息、附表、统计表。公共部门委员会(PSC)在1991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第1号《中央政府的财务报告》中将财务报告定义为,满足主体外部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而编制的通用财务报告,并指出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其他财务信息如业绩计量和预算的信息也可以包括在财务报告中。上述各方表述体现出政府财务报告的几方面关键因素:首先,政府财务报告主要由政府财务报表、报表附注、附表以及其它必要的补充信息组成;其次,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最后,财务报告应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由此,笔者认为:政府财务报告是政府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是为了系统、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的预算及其执行情况、财务状况、运营结果,为社会公众及相关信息使用者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及进行相关的政治的、经济、社会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相关的财务信息的会计报告体系,它包括财务报表、报表附注、附表以及行政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等主要内容,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现状 我国1998年1月1日实施的“一则三制”对于政府财务报告相关内容进行了相应规范。《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六十一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是各级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的定期书面报告,是各级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了解情况、掌握政策、指导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度预算的基础。第六十二条规定,总预算会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预算执行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收支情况表、财政周转金投入情况表、预算执行情况说明书及其它附表,其他附表有基本数字表、行政事业单位收支汇总表以及所附会计报表。《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第五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会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四十四条规定,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基建投资表、附表及会计报表附注和收支情况说明书等。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存在问题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 制度变迁及其启示 张龙平陈作习宋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430073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610074) 【摘要】我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发展历史最久、最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借鉴。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审计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阶段和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阶段。本文回顾了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变迁的历程及特点,并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时需要注意解决好的七大问题。 【关键词】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审核内部控制审计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规范要求执行基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如何合理制定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对内控运行发挥保障作用,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在简要回顾美国内部控制审计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探讨我国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准则需注意解决的问题。 一、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制度变迁历程 从世界范围看,美国内部控制评价的发展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值得我们借鉴。在当今美国,内部控制审计成为与财务报表审计并行的一种新审计业务,其发展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核阶段;(3)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阶段。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个阶段的划分是为厘清美国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发展脉络,并不意味着到了内部控制审计阶段,再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就不用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了。 (一)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内部控制评价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初,内部控制评价就开始进入审计的视野,以依赖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实践亦由此开始。1912年,罗伯特·蒙哥马利在《审计———理论与实践》书中就已初步认识到内部控制对审计的重要性,主张将资产负债表审计范围与评价客户内部控制系统联系起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39年10月发布第1号《审计程序公告》,首次增加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次年10月,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报告中增加与上述公告类似的关于内部控制审查的内容。从此开始,账项基础审计逐步为制度基础审计取代,内部控制评价成为财务报表审计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20世纪40年代后,内部控制评价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应用日趋成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49年在《内部控制:协作体系的要素及其对管理层和独立公共会计师的重要性》(Internal Control:Elements of Coordinated System and its Importance to Management and the 57

2016年度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样式

附件3: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样式 **年**省(市、区)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省(市、区)财政厅(局) 年月

目录 报送文件 (2) 一、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格式 (3) (一)会计报表格式 (3) 资产负债表 (3) 收入费用表 (5) 当期盈余与预算结余差异表 (6) (二)会计报表附注格式 (7) 1.会计报表编制的基础 (7) 2.遵循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声明 (7) 3.会计报表包含的主体范围 (7) 4.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7) 5.报表主要项目的明细信息 (7) 6.未在报表中列示但对政府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的项目 (26) 7.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26) 二、政府财政经济分析格式 (26) (一)政府财务状况分析 (26) (二)政府运行情况分析 (26) (三)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分析 (26) 三、政府财政财务管理情况格式 (26) (一)政府预算管理情况 (26) (二)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情况 (26) (三)政府收支管理情况 (26)

报送文件 此处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编制部门向上级财政部门报送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文件,文件形式一般以函文件上报。

一、政府综合财务报表格式 (一)会计报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表1 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万元项目附注期初数期末数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附表1 应收及预付款项附表2 借出款项附表3 应收利息 应收股利 短期投资附表4 存货附表5 政府储备物资附表6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附表7 应收转贷款附表8 固定资产净值附表9 在建工程 无形资产净值 公共基础设施净值附表10 公共基础设施在建工程附表11 其他资产 受托代理资产 资产合计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浅析中国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异同 孙晖吴申昊薛超薛林伟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010级会计4班 225300) [摘要] 2006年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关键词]审计;准则;趋同;差异 1 引言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质量的标准,用以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建立一套与国际趋同的高质量的审计准则,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并且对于降低投资者的决策风险,实现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有着重要作用。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准则》。中国新审计准则体系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审计准则体系。有利于提高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质量,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财务信息质量,突出了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体现了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实务,严格了审计程序。 本文采用对比和比较分析方法,在充分研究、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我国新审计准则体系与国际审计准则体系进行了趋同分析和差异分析。 2 中国审计准则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对《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修订后形成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等22项准则,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等26项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等相关准则同时废止。 2006年发布的审计准则结构为:第一部分审计、审阅与其他鉴证业务准则(45个),具体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个)、中国注册会计师

国际审计准则word版

国际审计准则(ISAs) 的列表 责任分工 ISA 200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 ISA 210 审计业务约定书条款 ISA 220R 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 ISA 230 审计的文档纪录 ISA 240 财务报表查核时,将舞弊纳入考量是查核人员的责任ISA 250 财务报表查核时,法律和规章的考虑 ISA 260 审计人员与管理层的沟通 审计计划 ISA 300 财务报表审计计划 ISA 310 企务知识 ISA 315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ISA 320 在审计识别和评价错报中运用重要性 ISA 330 审计师针对风险评估水平应采取的程序 内部控制 ISA 400 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 ISA 401 电脑信息系统环境下的审计 ISA 402 对被审计单位外判服务机构工作的的审计考虑 审计证据 ISA 500 审计证据 ISA 501 审计证据之对特殊项目的考虑 ISA 505 External Confirmations ISA 510 首次接受委托之期初余额 ISA 520 分析性程序 ISA 530 审计抽样及其他测试方法 ISA 540 会计估计的审计 ISA 545 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ISA 550 关联方及其交易 ISA 560 期后事项 ISA 570 继续经营的假定 ISA 580 管理当局的书面陈述书 利用其他专材 ISA 600 查核集团财务报表时,与其他审计人员的工作 ISA 610 利用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 ISA 620 利用专家工作的问题 审计总结及查核报告 ISA 700 为财务报表而发出的查核报告 ISA 710 对比资讯 ISA 720 其他有关财务报表审计的资讯 特殊种类的独立审计 ISA 800 The Auditor's Report on Special Purpose Audit Engagements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 网络,仅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 ,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1 / 1

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

中外内部审计的比较 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定义内部审计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视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正当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则以为:“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的,评价和改进风险治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比较上述两种定义不难发现,二者对内部审计的目标、基本职能、性质等方面的理解有较大差异,从以上简单的定义对比我们就已经可以看到中外内部审计与实践的处于不同阶段和水平,而且中外有着不同的制度,因而在内部审计的业务和组织形式等方面是各有独特之处的,有必要对其进行对比和。一、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国外内部审计产生的正确时间已无从考,但我们知道国外在11~12世纪就已经有了“行会审计”。当时的行会,每年要召开几次总会,议事内容包括选举产生理事和审计职员。理事会是行会的执行机关,它必须在召开总会时将行会账户提交审计职员审查。审计职员审查的重点是作为受托人的理事在处理经济业务方面的老实性。它体现了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由于“两权分离”,即生产资料所有权与治理权分离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关系。相比之下,我国内部审计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国家审计署成立之前,国务院于1983年7月曾发文提出建立和健全部分、单位的内部审计。1985年8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同年12月5日,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

的若干规定》,此项规定成为我国开展内部审计的依据。1987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又转发了《审计署关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报告》,大大加快了内部审计机构组建的速度。1994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将内部审计以法律形式予以肯定,明确了其法律地位。1995年审计署又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对内部审计作了进一步具体规定。到1999年底,我国共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9万多个,配备内部审计职员24万之多,形成了包括由地区、部分和企事业单位组成的较为完整的内部审计体系。可以看出,中外设立内部审计部分的动因不同,西方的内部审计制度是为了生存、竞争和发展的需要,自发地建立起来的。的内部审计制度则是国家根据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的新形势,为强化审计监视体系,建立和健全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用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建立的。二、内部审计机构通常国外内部审计的形式有三种:由公司内部设置的审计组织进行审计、联合审计和由社会气力进行审计。这三种形式各有其优缺点,但仍以第一种为主,其优点是:能够保证审计职员对组织的忠诚,维护整个组织的利益,熟悉组织的目标和需要等。联合审计虽较好地体现了内部审计组织的独立性,但在忠诚、保密等方面存在题目。而我国的内部审计形式通常是由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来进行,偶有部分事项会委托社会气力进行审计。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的内部审计中,独具特色的“部分审计”占有重要位置。所谓部分审计就是“国务院和地方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所属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管部分的审计”。这是国家审计机关根据我国的国情在发展社会主义审计监视体

中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对比分析

【摘要】在政府会计体系的建成中,美国政府会计体系建立已久,并且更加成熟、完善,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反观中国政府会计体系的建立,由于时间不长,有许多地方仍待加以改进。同样的,在财务报告体系中,美国的财务报告体系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的财务报告进行简单的分析对比,并提出几条针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财务报告分析 财政部在2015年12月下发了一份关于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试编通知,在这一份通知中规定开始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编制。对比美国,美国政府则是多年都实行了双轨制会计。随着我国政府这一新方案的出台,与美国政府所实行的政策向对比,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中美两国政府财务报告具体内容 (一)中美两国财务报告体系 在美国政府的财务报告中,分为中期和年度两个方面。主要针对内部人员采取的财务报告是中期财务报告,由于较多的涉及到内部人员的情况,因此,这一报告一般只对内部可见,不对外部开放。年度财务报告则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内容,相对复杂。年度财务报告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也就是简介、财务报表和统计图。这三部分又各自包含了多个项目。比如简介就包含了目录、介绍等具体项目;财务报表则包括了具体资料的补充、多个报表、个人或联合基金内容等各个部分;统计图则包括了各项收入和支出等情况。 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主要是针对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的各项收支情况等一些较为繁琐的事务进行统计报告,并不系统且层次也没有很清楚,也没有具体的与上一年度的分析、对比等类似的较为实用的报告。 总之,美国的财务报告体系由于建立已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虽然包含了多项内容,但其分级管理十分明显,这一做法也十分有效、便捷。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二)中美两国政府财务报告中涉及的审计内容 由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美国政府经历了一次财政危机,在这一次危机中暴露出了许多的问题,比如来自民众对政府的社会压力和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问题。因此,美国政府以此为契机进行了改革,也就是实行新绩效预算的改革。此后,美国政府一年一度的财务报告一般会包含在责任报告和绩效中。并且美国政府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还通过了一系列的法规,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政府绩效和结果法案》。 在美国政府财务报告中,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即资产负债表、原始成本表和原始资产变动表。在这些报表中,除了有本年度的财务数据外,还有与上一年度的数据比较、各个部门中的具体数据等。美国政府的双规责任制的体现在于美国政府不但要将财务报告提交给财务部,还需要将财务报告提交给国会。国会在这里面主要扮演监督与建议的角色,美国政府虽然要将财务报告提交给国会,但是并不需要美国国会的批准,美国国会只是履行审议这一职能。 由于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体系并不十分完善,在审计方面也十分欠缺。目前,完整的审计体系仍待建立。我国政府目前的审计机关主要对政府负责,且具体事务并不带外公开,因此,普通民众对审计机关并没有很好的认识,也不能对审计机关进行合理的监督。在审计相关的内容,我国政府仍然有许多地方需要改善。 (三)政府财务报告的主体 美国的审计机构对议会负责,相对独立于政府存在,审计总署在政务财务报表方面有很大的权限,政府的财务报表主要交由审计总署审计,但是由于各个部门的财务报表均交由其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新内部审计准则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发布新内部审计准则(2004年) 2004-1-1 0:0【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协会从1941年成立以来,先后发布过4个准则。本次修订是对2001年准则的修订。协会在修订前先在2003年1月发出征求意见稿。同年12月根据反馈的意见写出修订稿,经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批准,于2004年1月开始执行。 本次修订主要是针对保证性服务准则,以适应当前风险管理的需要。修订也为咨询性服务提供机会,以及为公司对外披露审计工作结果提供指导。 本次修订增加了5条准则: 1.1210.A3:对内部审计师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2.2201.A1:对接受第三方业务委托的规定 3.2220.A2:关于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问题 4.2410.A3:向外部第三方分发审计报告时的沟通 5.2440.A2:分发审计报告无法律限制时的措施 本次修订还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原有的17条准则: 1.1130.A1:内部审计师应避免评价他们曾经负责过的运营工作 2.1220.A2:关于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的应用 3.1300:质量保证与改进项目 4.2100:工作性质 5.2130:治理 6.2130.A1:内部审计师在组织道德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7.2200:审计业务计划 8.2210:审计业务的目标 9.2210.A1:审计工作的目标应反映风险评估的结果

10.2240.A1审计业务工作方案的审批 11.2400:报告审计结果 12.2410.A1:最终报告的必要 内容 13.2410.A2:对被审计单位的业绩应予肯定 14.2421:错误与遗漏 15.2440:发布审计结果 16.2440.A1:审计执行主管负责分发最终审计报告 17.2600:管理层对风险的接受 下面对此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一、确认内审准则的适应范围 修改后准则在引言中确认:内审准则可应用于不同的法律和文化环境。可应用在经营目标、经营规模、复杂性和结构多变的企业中。确认内审工作可由公司内部或外部人员来执行。 二、设定内审准则有一个假定前提 鉴于内审准则执行环境的多样性,而执行人员的水平又参差不齐,那么内审准则应当定在什么水平上?在修订时要有一个假定。这个假定就是:首席执行官和审计师在应用内审准则时,对内审概念具有良好的判断能力。也就是说能理解内审准则的规定。 三、强调执行内审准则是法定义务 修订后的内审准则规定,不论任何单位,也不论内审工作由谁来执行,都必须执行内审准则。新准则规定:“内部审计师如果由于法律、法规的原因不能遵循准则的某些部分的话,他们亦应该遵循准则的其它部分,并对这种情况做出适当的披露。” 准则用“应该”这个词来表示其法定义务。以工作准则2100条为例,修改前条文是:“内部审计活动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这个规定像是对内审活动的描述。新准则对此修改为“内部审计活动应该运用系统化 和严谨的方法去评价和帮助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体系。“这里用了”应该“一词,表示执行内审准则是一种法定的义务。

美国外汇储备管理和审计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外汇储备管理和审计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编者按:审计制度是中央银行经营管理外汇储备监督制度的核心, 也是对中央银行实施问责制的关键。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审计存在内部审计不独立、外部审计不透明等制度执行中的问题。 一、美国外汇储备基本情况 根据美国财政部定期发布的《美国外汇储备每周公告》(Weekly Press Release on U.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美国外汇储备资产主要包括外汇、美国在IMF中的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以及黄金四大类。截至2014年8月8日,美国外汇储备资产总额为1431.43亿美元。其中,外汇474.78亿美元(欧元有价证券100.94亿美元,日元有价证券122.72亿美元,其他国家中央银行、国际清算银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外汇存款251.12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储备头寸297.13亿美元,特别提款权549.1亿美元,黄金110.41亿美元。 表1:美国外汇储备资产情况 二、美国外汇储备管理的基本情况 美国外汇储备主要由财政部代表美国政府全面负责管理。从具体操作方面来看,外汇与特别提款权由外汇稳定基金

(Exchange Stabilization Fund,ESF)所有,美联储主要负责储备货币黄金的管理与经营、国际合作和国际清算与支付,具体决定协商美国财政部共同决策。美国在IMF的储备头寸不由外汇稳定基金持有,被纳入财政部普通账户(General Account)。 (一)外汇与特别提款权的管理。ESF是根据1934年《黄金储备法》(Gold Reserve Act of 1934)成立的,其主要职能在于干预外汇市场。根据联邦储备法案,纽约联储是具体外汇交易代理人。因此,由于交易需要,外汇会在ESF以及美联储系统公开市场账户(System Open Market Account,SOMA)之间分配。不过纽约联储开展外汇交易需要财政部授权,纽约联储ESF外汇组合经理还需定期就投资配置以及投资组合状况向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及财政部征求意见。实际操作中,ESF外汇资产组合构成完全由财政部决定,ESF管理层仅负责纽约联储进行的外汇交易的簿记以及投资决策。而根据法律规定,ESF日常运营管理由财政部国际事务办公室负责,ESF的业务簿记及财务报告工作由财政部副首席财务官办公室负责,ESF所有管理费用由财政部负担。 根据《黄金储备法》,财政部需向总统与国会提交ESF经营年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ESF的性质与职能、外汇市场发展情况、财务报表及审计报告。财政部还需每月向参众两院的银行业委员会(Banking Commission)提交ESF月度财务报表。 (二)黄金储备的管理。自从1934年黄金储备法案要求美联储将黄金所有权移交给美国财政部后,黄金储备就全由美国财政部所有。目前,仍有5%左右(账面价值大约在5.68亿美元)的美国黄金储备由美联储代财政部保管,另外95%左右的黄金储备(账面价值大约在104.73亿美元)由财政部下属的美国造币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2010审计准则的主要差异修改版

国际审计准则与中国2010审计准则的主要差异 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准则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准则体系:多3 个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3 号——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 号——验资》。 关于鉴证业务基本准则IAASB 将其放在准则序言部分加以强调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将则其单独列示。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统驭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该准则规定了鉴证业务的定义和目标、业务承接、鉴证业务的三方(注册会计师、责任方、预期使用者)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鉴证报告等内容。 2.未加区分审计准则与审计实务公告 IAASB 将国际审计准则与国际审计实务公告区分,在对历史财务信息的审计和检查的规范中分别列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未将审计准则与实务公告加以区分,而是将其并入准则体系中。 把以下六个国际审计实务公告“IAPS 1000银行间函证程序,IAPS 1004银行监管机构与银行外部审计师的关系,IAPS 1006银行财务报表审计,IAPS 1010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的考虑,IAPS 1012衍生金融工具审计,IAPS 1013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归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 号——银行间函证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3号——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关系》,《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 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2号——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3号——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审计的影响》。 3.部分准则存在差异,《审计报告》。 我国报告准则与国际报告准则的区别:①报告名称差异:我国审计报 告均称为“审计报告”未加“独立”二字;国际审计报告均称为“独立审计 报告”,在标题中增加“独立”一词,强调审计师的“独立性”。②审计

国际审计准则三

国际审计准则三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审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AU8003节指导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 1980年9月 引言 ·01本准则叙述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之。 ·02审计是指对任何单位的财务信息的独立检查,不论该单位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不论其规模大小,也不论其法定组织形式,凡检查后需要发表评语的,均适用本准则。 ·03其他各节的国际审计准则,将对本节所制定的原则作进一步阐述,以指导审计方法和报告书编制的实务。 ·04贯彻执行这些原则,需要按照具体情况运用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书。 正直、客观和独立性 ·05审计人员在执行业务工作中,必须坦白、诚实和恳切。审计必须公正,决不容许偏袒和偏见凌驾于客观性之上。审计人员必须保持公正的态度,在实际上和表现上都不能有任何牵连,这种牵连可以被人认为与正直和客观不能相容(不论其实际影响如何)。 保密

·06审计人员对工作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必须遵守保密原则。如未经特定的授权行为,并在法律上或职业上无反映的责任的,不得将该项信息透露给第三者。 技术和能力 ·07执行审计业务和编拟报告书的人员,必须经过审计方面的适当训练,并具有经验和能力,以职业上的认真态度进行该项工作。 ·08审计人员要求有专业技术和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的获得是:接受普通教育,经过正规课程的学习和通过合格考试而获得专业知识,并在合适的指导下取得实际经验等各项条件的综合。此外,审计人员必须经常注意事物的发展,包括国际和国内有关会计和审计事项的文件,以及有关的法令和条例的规定。 他人所做的工作 ·09凡审计人员将工作委派给助理人员,或利用其他审计人员或专家所做的工作时,审计人员对于财务报表所提出的发表的评语,仍应负责。 ·10审计人员将工作委派给助理人员时,应作认真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审计人员应确定:其他审计人员或专家所做的工作,是否确实适合其用途。 记录 ·11对于证明审计工作系按照基本原则进行的重要事项,应作成记录。 计划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

IIA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Practice Framework(IPPF)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2009年1月修订) (红皮书)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译 ★内部审计定义 ★职业道德规范 ★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 ★实务公告

修订说明 作为整合IIA所发布标准的概念性框架,《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的范围缩减到只包括由IIA国际技术委员会按照适当程序制定的权威标准。该权威标准由以下两部分构成: 强制性指南。遵循强制性指南的原则对于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是必须且重要的。强制性指南的制定遵循既定的尽职审查程序,包括公布征求意见稿,广泛听取各界的意见。《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的三个强制部分为“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强力推荐的指南。强力推荐的指南是IIA通过正式批准程序认可的,阐述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实务,包括立场公告、实务公告和实务指南。 ↓

新版IPPF所作的重大改变是: (1)程序改进。加强了IPPF的各个部分,提高了透明度并确定了权威标准和修订周期。标准的修订周期目前确定为三年,尽管并非每三年都需要进行修改,IIA 仍致力于确保对标准作全面的审核,并视需要进行修订。 (2)发展与实务帮助。这一部分不再纳入柜架体系。它曾经包含了内部审计师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用到的所有资源(例如培训、出版物和研究报告等)。由于新版IPPF的范围只包括上述的权威标准,这项内容不再适合于新的框架。 (3)释义。这是新增的对标准中的术语和短语作出的进一步阐释,置于需要加以解释的相关标准条款之下。 (4)实务公告。这部分内容在范围上已经缩减为只包括用于实施“内部审计定义”,《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技术和方法。原框架中涉及工具及技术方法的内容已经移至实务指南部分。 (5)实务指南的立场公告。这是IPPF新增的内容,实务指南侧重于在工具和技术的具体运用方面提供指引,包括详细的流程、程序、方案和步骤(例如每一步所形成的结果的范例)。立场公告表明IIA关于内部审计在特定事项中的角色及职责所持的立场或观点。

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解读

第二部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解读 2014年12月12日,国务院以国发〔2014〕63号批转财政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具体内容、配套措施、实施步骤、组织保障7部分。 一、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 我国目前的政府财政报告制度实行以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核算 为基础的决算报告制度,主要反映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结果,对准确反映预算收支情况、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与运行成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仅实行决算报告制度,无法科学、全面、准确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不利于强化政府资产管理、降低行政成本、提升运行效率、有效防范财政风险,难以满足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财政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因此,必须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全面反映政府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运行成本、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 (二)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以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核算为基础,以编制和报告政府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等报表为核心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提升政府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政府会计信息公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促进政府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和财政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总体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是基于政府会计规则的重大改革,总体目标是通过构建统一、科学、规范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1、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编制办法,适度分离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政府财务报告与决算报告功能。 2、全面、清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 (二)主要任务 1、建立健全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推进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在完善预算会计功能基础上,增强政府财务会计功能,夯实政府财务报告核算基础,为中长期财政发展、宏观调控和政府信用评级服务。 2、建立健全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政府财务报告主要包括政府部

美国的政府会计规范及其借鉴

Ξ 会计研究 2001. 4 美国的政府会计规范及其借鉴 《非营利组织会计问题研究》课题组 【摘要】美国现行政府会计规范经过长期发展已比较成熟。目前 ,其内容集中体现在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 ( GASB)每年修订重版一次的《政府会计与财务报告准则汇编》以及联邦会计准则顾问委员会 ( FASAB)制定的 8个会计准则中。美国政府会计规范制定和发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会计规范对政府财务报告规范的重视、政府 会计规范与预算会计规范界限分明、会计规范对政府管理业绩讨论与分析规范的重视、将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规 范区分情况分别制定 ,以及政府会计规范可以容纳借用其他规范方面的内容等 ,可供中国借鉴。 【关键词】美国 政府会计 规范 借鉴 引言 在美国 ,政府会计规范是与私立部门会计规范相对应的两大类会计规范之一。经过了近百年的改革 与发展 ,美国目前已形成了一整套内容非常丰富的政府会计规范 ,同时 ,也积累了不少改革的经验。中 国的政府会计 (预算会计)规范是与企业会计规范相对应的两大类会计规范之一。尽管中国的政府会计 规范也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改革与发展历史 ,并且也经历了 1998年这次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的最重 大的改革 ,但是 ,两年多来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政府会计的运行环境又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 ,政府会计规范又面临着一次深刻的改革。了解美国的现行政府会计规范及其发展过程 ,结 合中国的实际情况 ,借鉴其合理且可行之处 ,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政府会计规范。 一、美国州和地方政府的会计规范 ment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简称 GASB ,是美国制定州和地方政府会计规范的权威机构)对政府公认 会计原则的说明 ,美国州和地方政府会计规范的层次结构从上到下为 : (1) GA SB 制定发布的会计准则公告 ( Statements)及其解释 ( Interpretation)。经 GA SB 特别确认的由美 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发布的对州和地方政府适用的会计准则公告 ,也属于这一层次。 (2) GA SB 制定发布的技术公报 ( Technical Bulletins)。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ICPA)制定发布的行 业审计指南以及立场公告 ,如果是特别为州和地方政府所作的 ,经 GA SB 确认 ,也属于这一层次。 (3) AICPA 下属会计准则执行委员会制定发布的实务公报 ( Practice Bulletins) ,如果是特别为州和地方 政府而作的 ,经 GASB 确认 ,归入这一层次。另外 ,由 GA SB 组建的会计师小组 ,对某些适用于州和地方 政府的会计问题经研究达成的一致意见 ,也归入这一层次。 (4)由 GASB 的干事印发的补充指南。在州和地方政府广为流行的会计实务 ,也属于这一层次。 (5)其他会计文献 ,包括 GA SB 制定发布的概念公告以及 AICPA 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 FASB) 并不是特别为州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公告。 1934年 ,在美国市政财务官员协会的支持下 ,美国全国市政会计委员会成立 , 1951年出版了《市政 36

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的历程

中国内部审计的发展与中国的改革开放紧密相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密不可分。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为内部审计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据审计署的不完全统计,内部审计从业人员已达20余万,2000年至2005年的5年间,全国内部审计机构共完成审计项目198万多个,查出损失浪费金额652.9亿元,提出被采纳建议102.9万条,发现大案要案线索9841件。内部审计在规范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准则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行业协会用以缔造高标准的职业队伍所依赖的行业发展支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非常重视内部审计的规范化建设,在制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五年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要求用三年时间初步建立起内部审计的准则体系。自2000年起,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通过新组建的准则委员会,组织部分省市内部审计协会、部门、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及高等院校的专家教授、实务和法律工作者起草、研讨内部审计准则。自2003年3月4日审计署发布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于同年4月12日发布了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第1-10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4、2005 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又先后发布第11—15号和第16-20号内部审计具体准则。2005年初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继续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1号-《建设项目内部审计》和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内部审计》。截至2005年,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的架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是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的重要部分,为衡量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提供依据。目前,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为内部审计基本准则,是准则体系的总纲,起统驭作用,对一般准则、作业准则、报告准则、内部管理准则的内容和标准作出原则性规范。第二层次是内部审计具体准则,是对一般审计业务和管理审计业务及其报告类工作的规范。第三层次是内部审计实务指南,指南依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制定,为特殊审计业务提供程序、内容、技术方法上的指导意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内部审计准则建设的工作原则在内部审计准则的反复研讨论证工作中,准则制定遵循了以下的原则并解决好以下关系:一、借鉴国际内审准则与立足国情的关系。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1978年正式批准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迄今已经发布81个准则,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提供了框架和依据,IIA七次修改内部审计定义,反映了国际内部审计实务的重大变革,也预示着内部审计职业的进一步扩展。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是在充分借鉴国际内审准则的同时,贯彻立足国情、有取有舍的原则,特别是考虑到我国的法律和审计环境,考虑改革发展的进程。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借鉴国际内部审计准则,不断完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体系。[!--empirenews.page--] 二、科学规范与可操作性的关系。中国内部审计准则的制定遵循了继承和发扬的原则,凡是职业界共同认可的成型作法且反映了准则制定的原则和规范内容的,即可以纳入准则项目;准则的草拟与修订需建立内部审计协会牵头、实务部门参与、审计或会计教授执笔的三位一体的准则起草小组;准则的用语在整个体系中要求一致统一,内容有联系的准则要明确相互之间的界限,保证准则的正确定位。操作指南应按照实际操作程序,辅助技术方法、评价标准、报告方式及范列样本等等;目前已经出台的20个内部审计具体准则都有相应的准则释义,对准则的每一条款作详细的说明和阐释,方便审计人员学习、理解、操作和执行。内部审计行规范体系深入发展2003年以来全国部分省市、部门、企事业单位相续发布了有关内部审计的规定、办法和条例,规范所辖区域或本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和管理,为内部审计工作深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2004年8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理暂行办法》。8月20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黑龙江省内部审计条例》,该条例定义了内部审计协会的职能,对内部审计的设置、成果利用等做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2004年第17号令交通部12号文发布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交通部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