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概论

新闻学概论

1、徐宝璜《新闻学大纲》、邵飘萍《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2、自由主义报刊理论a、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b、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C、“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D、对于实施的信念

(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阿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

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公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

的反映事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3、社会责任论(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一批学者正式构建)

A、就当日时间在赋予其意义的情景中的真实、全面和智慧的报道

a/新闻必须真实全面

b/新闻报道必须理智,减少那种耸人听闻的煽情新闻,那些诲淫诲盗的细节描写

c/新闻要做出合乎真实的解释,即把每一件重大事件放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各种事

物的联系中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社会影响、后果。

B、交换评论和批评的论坛(要求报刊担负起社会成员之间交流思想观点的责任,与报

刊相反的观点,报刊可以不赞成他们的观点,但应该给他们公开表达的机会)

C、供社会各群体互相传递意见与态度的工具

要求报刊对社会各集团、各种族、各阶层、各区域做出合乎实际的正确描述,批次

了解、理解,避免因误解而引起各集团的冲突

D、呈现与阐明社会目标与价值观的方法

E、将新闻界提供的信息流、思想流和感情流送达每一个社会成员的途径

4、新闻活动是人类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

原始社会的新闻活动——奴隶社会的新闻活动——封建社会的新闻活动

原始媒介——口语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1450年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欧式活字印刷术

结论: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

5、新闻活动的渠道

A、亲身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

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

B、大众传播:(明显特点)一个媒介面向全社会传播信息,没有明确的传播对象

C、群体传播:属于定向传播和无定向传播,依具体情况而定

长处和不足介于亲生传播和大众传播之间

D、组织传播:社会组织内部的信息传播

6、新闻的两个基本特点:真实、新鲜

7、新闻的定义:A、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B、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8、新闻本源: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

9、新闻来源:指新闻从何处获得,又称新闻的出处。

在西方国家,所有新闻都能交代新闻来源。

交代新闻来源的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

新闻来源的三个途径:A、记者采访他人B、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C、查阅有关资料或

他人来信

新闻五要素: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什么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who+what+when +where +why或who+what+when +where +why+how)

10、新闻五要素的优点:A、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的要点

B、有助于记者迅速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

11、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

突发性新闻:对于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

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

12、A、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这类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

B、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陶冶情操,或作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软新闻的发生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多属于延缓性新闻。

13、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即不确定性的东西。

14、信息的特点:A、共享性(使用不灭性)

B、扩缩性

C、组合性

D、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

E、相对性

15、全方位报道:又称“全息”报道。对于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既从微观上看,又从宏观上看:既作纵向比较,又作横向比较:既从积极的方面看,又从消极的方面看;既立足于当前,又放眼于未来。

16、宣传:运用各种具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17、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A、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需要,而新闻的出发点是出于受众的需要。

B、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一定的观念,其最终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

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于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C、传播方式不同:信息时消除人们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不能反复。而宣传常常需要反复,无论是意识形态还是商品广告,为了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了解和理解,往往用同一形式向人们反复的宣传一种观念。

D、传播的要求不同

18、新闻是种无形的意见,愈是好新闻,就愈是善于在内容上贯彻自己的意见,也愈善于在形式上隐藏自己的意见。这就是“用事实说话”。既有受众需要的事实,又有编者的观点。

19、舆论: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导向,具备很多独特的个性:

A、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

B、公开性,具体体现在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C、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D、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E、评价性(舆论是一种意见,不是一般的客观陈述)

20、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新闻与舆论的关联)

A、反映并代表舆论

B、引发舆论

C、引导舆论: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域人们的认识,引导

舆论,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21、报纸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产物

资本主义时代是从16实际开始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出现后。

社会规模扩大,打破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使得任何重大的变化都和人们的切身利益发生直接的关系。人们不但要关注本地的情况,还要关心世界各地的重大事变。

社会急剧的变动,各阶级之间的斗争计划,使得社会每日每时涌现出大量新闻,人们为了适应这种变动,不得不去追逐新闻。

社会分工的精细使得每个生产单位只有在摸清与它有关的一切企业的生产情况的前提下才能生产。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迫切需要大量信息:而且,各阶级、各派政治力量、各种职业,尽管抱有不同的动机,对世界上的重大事件都表现出共同的关心。

社会对信息量的需求在激增,需要信息的人在激增,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不但使新闻事业的产生有了社会必要,而且为新闻事业的产生准备了全部物质手段。

报纸要有一定的读者群。随着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各类学校大量地兴办起来,这个社会的文化水准在提高,客观上为报纸创造了读者群。

资产阶级还创建了大量的巨大城市,便利了报刊的新闻采编和发行,报纸也是城市的产物。交通、通讯的迅速发展保证了新闻采集、发布的迅速及时。

印刷、纸张等工业的日趋完善,保证了报刊的物资需要。

资本的原始积累在增加,资本的集中加速,使资本家有可能独资或合资办报刊。

22、报纸:以刊登新闻为主的定期连续向大众发行的印刷品

16—18世纪,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手抄新闻的出现和盛行时期

第二阶段:新闻数的出现

第三阶段:周刊(周报)、日报的勃兴

1665年11月16日,英国的《牛津公报》问世,次年改为《伦敦公报》

1702年,伦敦出版《英国每日新闻》按日出版,四开小张,两面印刷。

现代日报的始祖

广播(广播电台):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

1920年,KDKA电台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无(XNCR,300W,共产党第一个电台,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电视: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和图像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

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亚历山大宫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电视发射台,定期播出电视节目。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CNTV前身)成立,1973年开办彩色电视节目。23、网络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A、拷贝复制阶段B、加工整合阶段C、独家原创和综合发展阶段

网络新闻的弊端:原创力不足、公信力低、虚假新闻泛滥

网络传播的新形态:博客、微博、播客

三网融合(三网合一):电信、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2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新闻体制

25、新闻体制:新闻事业的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等。

26、三种所有制

A、私营媒介

董事会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媒介的财政预决算,任命媒介负责人,确定媒介的基本方针。

依托财团、以营利为目的、广告收入是主要来源、迎合受众、监督政府有一定的力度

B、公营媒介

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半官方机构、以视听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强调对公众负责、不播广告

C、国营媒介

完全信赖政府、政府的宣传机构、节目严肃呆板

27、生产力决定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

世界各地的新闻事业总是如影随行地跟随着经济实力的兴衰而兴衰,生产力水平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A、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刺激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B、生产力水平提高,整个社会的受教育面扩大,使读者群越来越大。

C、生产力水平提高,广告越来越多,媒介易于生存和发展。

D、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日益先进的物质手段,新闻手段日益现代化。

28、在西方,以报纸的内容分为两类:

A、严肃高级报纸(质报)刊登硬新闻为主,内容严肃,格调较高,以政府官员、高级知识分子、社会名流为主要对象。

B、大众化的通俗报纸(量报)刊登社会新闻、文化娱乐、知识介绍为主要内容,以下层群众为主要对象。

29、新闻的表现形式分为四种:

A、纯新闻(客观性报道)一般采用倒金字塔结构,交代时间、事情,提供纯粹事实。

B、解释性报道(新闻分析)集中回答新闻事件中的“为什么”,围绕一个读者的疑问、社会有争论的事情或社会问题,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来揭示事件或问题发生的原因,比较隐蔽的表达记者自己的观点或倾向。

C、调查性报道(揭丑报道)用大量的事实揭露一件丑闻或秘密交易,鲜明的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或倾向。

D、特稿

30、新闻媒体的双重属性

A、“事业性质、企业管理”是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

B、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极大地解放了新闻媒介的生产力

C、新闻媒介形成了积极竞争的态势

D、新闻媒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和设备的更新

E、新闻媒介更加注重受众的反馈

F、新闻媒介更加重视自身管理,重视投入产出的效益,开源节流,发展壮大

G、有的新闻媒介不惜降低报格、台格传播低级庸俗的煽情新闻和格调低下的节目。有的新闻媒介搞有偿新闻。

31、新闻媒介的商品性

两次买卖:低成本发行,赢得读者;高附加值广告,追求利润。

电台、电视台只有一次买卖,即出售一定的时段给广告客户。

广告赖以生存的社会原因:新闻媒介以广告费来维持自身运转和发展壮大自己,同时广告也是沟通生产者、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A、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

B、报纸既然是商品,那必然可以自由买卖,报纸的销售就会出现行政的区域,报业之

间必然存在竞争,迫使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

C、报纸既然是商品,那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发挥作用,要求加强对报纸生产的经营管理

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32、商业原则指导办媒体,既对媒体有促进作用,也会带来消极的后果,所谓商业原则就是利润至上原则,以商业原则指导办媒体,冲击公共利益至上原则。在商业原则下,媒体不再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为己任,而以报纸的发行量和电视、电台的收视率、收听率为第一诉求,使产品的格调越来越低下

33、新闻娱乐化:硬新闻版面不断萎缩,软新闻比例大幅度上升,八卦新闻,煽情新闻,色情新闻充斥版面、屏幕。假新闻频发。

34、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指报纸、广播、电视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立场、思想、观点,它们客观上有利于某个阶级的利益。

35、中国新闻媒体的基本性质: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也是人民的耳目喉舌。

新闻媒体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路线

36、新闻事业的一般功能:

A、沟通情况,提供信息(提供的信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世界的新变化,而是公众最关心的社会现象)

B、进行宣传,整合社会

C、实施舆论监督

D、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E、作为企业,赢得利润

37、新闻媒介的五种作用:传播信息、进行宣传、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

38、新闻媒介的正负效应见P155—159

39、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见P160—161

40、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重点)P162—167

41、我国新闻媒介的基本任务(江泽民提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42、大众传媒与文化

A、主流媒体呵护主流价值观

B、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的对象完全一致

大众传媒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

大众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

D、大众传媒对于文化的消极影响

大众传媒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大众传媒削弱了文化的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影响并控制了大众的需求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也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附:应对“文化帝国主义”的措施见P197

43、现代化国家的两大基本标志:新闻自由、司法独立

44、新闻法规(共有三种形式,中国、日本、新加坡、印度等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法律条款中)见P211 45、受众是新闻媒介的参与者

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有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繁殖媒介信息的接受者。

46、受众对于新闻媒介有哪些决定性影响

A、决定着新闻媒介内容的取舍

B、决定着新闻媒介风格的定位

C、决定着新闻媒介变革的方向和进程

D、受众是传媒财富之源,传媒权力之源

47、新闻媒介受众的特征:广泛性、混杂性、隐蔽性

48、确立核心受众的四个要素:

A、受众区域定位

B、受众职业和身份定位

C、受众的年龄定位

D、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49、我国新闻工作的五项基本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指导性、群众性、战斗性和党性原则

50、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新闻要素经得起核对)

51、坚持新闻真实性的极端重要性

A、坚持真实,才有助于党和人民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B、坚持真实,才能坚持真理,我们的宣传报道才会有力量,人民才会跟着党走。

C、坚持真实,才能切实加强党和人民的联系,才能使人民和党心连心。

D、坚持真实,才能使我们的新闻事业取信于人民,赢得人民的尊敬和信任。

E、坚持真实,才能“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营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良好国际氛围。

52、新闻指导性: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53、新闻指导性的具体表现:鼓舞、示范、论证、启发、解释、预测、警戒

54、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在内容上,新闻事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在工作路线上,新闻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55、新闻事业的战斗性指舆论监督

56、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A、使党的新闻事业永不变质的保证

B、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C、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D、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E、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包括新闻改革)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57、中国共产党的党性原则表现在:

政治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

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组织上,必须无条件地租售党纲、党章,服从党的一切决议,遵守党的纪律。

58、新闻选择:新闻学全部知识、新闻工作经验和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实加以鉴别,选出新闻媒介值得传播的事实。

新闻敏感:迅速判断事实价值的本领和善于选择事实的本领。

59、新闻选择的标准: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则

60、新闻价值: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包含五个“性”)

A、新鲜性:事件发生离公开报道的时间越短,新闻价值就越高。

B、重要性: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关系,势必引起人们的关心

C、接近性(地理上接近、心理上接近)

D、显著性(名人+普通事=新闻;普通人+不普通事=新闻)

E、趣味性:富有人情味和高尚的生活情趣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