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教案全集

《孝经》教案全集
《孝经》教案全集

《孝经》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总第1课时)

教学内容:《孝经》全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自我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

2、领会《孝经》的整体精神和文体的框架结构。

3、借助拼音自由选择一章读一读。并从中有所感悟:古人尚且行“孝道”如是,况今人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明白“孝道”给今人的启示是对一切怀有敬畏之心。敬事父母,勤勉工作,立身成仁,至少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教学重点、难点:

1、自我浏览教材,初步感知教材。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情感。(师讲《弃官寻母》的故事)

弃官寻母

朱寿昌,宋代天长人,七岁时,生母刘氏被嫡母(父亲的正妻)嫉妒,不得不改嫁他人,五十年母子音信不通。神宗时,朱寿昌在朝做官,曾经刺血书写《金刚经》,行四方寻找生母,得到线索后,决心弃官到陕西寻找生母,发誓不见母亲永不返回。终于在陕州遇到生母和两个弟弟,母子欢聚,一起返回,这时母亲已经七十多岁了。

师:刚刚这个故事里面的朱寿昌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关心母亲,爱母

亲,是一个孝顺的人。)说的对,今天我们就来初步了解一下今年我们学习的国学经典中《孝经》,看看这部国学经典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孝经》

二、师简介《孝经》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名篇之一,从古至今有很多不同的版本。它是中国传统的十三经之一,也是十三经中最短的经文,总字数不到两千。但是,它却影响了中华民族两千年来的历史。在古代,它和论语一样作为启蒙读物,虽然它没有像论语那样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政治高度,但是它深入中华民俗文化,在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和应用,支撑着中华民族社会群体道德的大厦,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强盛曾起着积极与重要的作用。

《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三、选章自读,初步感知。

1.小组自由选择一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3、全班交流,各个小组读一读你所选的章节。

四、探讨意思,体会孝道。

1、小组内讨论,你们所选的这一章说了什么。

2、全班反馈。

五、总结

原来《孝经》告诉我们这么多有关“孝道”的道理啊,看来我们得好好学习古人是怎么去践行“孝道”的了。

六、布置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开宗明义章第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理解文章内容。

3、懂得父母生养、培育我们,养育之恩报答不完。

4、懂得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的。了解先王的至德要道就是一颗孝心,以这颗孝心来治理天下,能够让天下人和顺,让国民百姓和睦,上下都没有怨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万事从孝开始,体会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激起关心父母之情。

2、我们懂得自爱,懂得自重,爱自己的身体更要爱自己的德行,不使自己的品格、节操受辱。

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教师要逐节逐句进行指导性的读,使学生读准字音,乃至读通全篇。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孝顺父母是每个子女的义务和责任。

3、我们要学习曾子对老师那种谦恭的态度,这样才能受教。

课前准备:录音磁带、录音机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情感。(播放儿歌《小乌鸦爱妈妈》。)

师:刚刚这首儿歌好听吗?歌曲里面的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小乌鸦呢?(它关心妈妈,爱妈妈,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说的对,小动物都知道孝顺自己的妈妈,那我们人类呢?(要孝敬父母,爱自己的父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孝经》第一课《开宗明义章第一》,看看课文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板书课题:开宗明义章第一

二、出示原文,体会孝道。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仲尼居,曾子持。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之乎?”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2.教师范读。

3、学生根据注音自由读。

4、学生跟着录音进行试读。

三、再次感知。

1、请学生说说应该怎样去读?

2、分小组讨论后回答(读中注意停顿,这篇古文讲了许多道理,念时要轻松、流畅)。

3、指名学生诵读。

4、学生评议。

四、教师指导朗读。

1、教师领读。

2、学生齐读。

3、教师进行点拨(指出不足之处),划出停顿的地方。

4、学生熟读。

5.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6.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分组读、男女分读、齐读等。)

7.指名读。

五、布置作业:将《开宗明义章第一》读给家长听。

第二课时

(总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理解含义。

1、指名朗读。

2、学生自由说理解。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5、师出示译文并小结。

孔子在家里闲坐,他的学生曾子侍坐在旁边。孔子说∶“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无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归顺,人民和睦相处。人们无论是尊贵还是卑贱,上上下下都没有怨恨不满。你知道那是为甚么吗?”

曾子站起身来,离开自己的座位回答说∶“学生我不够聪敏,哪里会知道呢?”

孔子说∶“这就是孝。它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你回原来位置坐下,我告诉你。人的身体四肢、毛发皮肤,都是父母赋与的,不敢予以损毁伤残,这是孝的开始。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这是孝的终极目标。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诗经·大雅·文王》篇中说过∶‘怎么能不思念你的先祖呢?要称述修行先祖的美德啊!’”

《开宗明义章第一》讲的就是为什么要讲这篇经文,它的要点是什么。最主要的宗旨就是这句话“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后面还有一句“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才叫“开宗明义”。

二、走进文本,深入研讨。

1、出示自学要求:

(1)、孔子闲居,谁在旁侍坐?

(2)、曾子是怎样的人?

(3)、先王的至德要道是什么?

(4)、孔子对曾子以什么内容展开了教学?

(5)、我们如何把孝心扩展?谁是孝亲爱民的典范?举几个例子。

你对哪个问题最感兴趣?请说说你的感受。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

4、师生共同归纳。

5、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继承美德。

孝敬父母自古以来就被人提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故事《亲尝汤药》。

1、听老师讲故事。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2、说一说你从故事中知道了什么?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四、许下承诺,付之行动。

师:听了故事以后,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想法呢?(学自由发言。)看来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和感受,那么现在就请大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你们如何在生活中关心父母,尊敬老师。(讨论后在班级中交流汇报。)

五、熟读成诵,练习背出韵律、背出感情。

六、作业:预习下章内容。

《天子章第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孝经·天子章第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要真正让社会和谐,人人懂得敬亲孝亲,需要大力提倡孝道的教育,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