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贸易状况

中国-东盟贸易状况
中国-东盟贸易状况

2002-2011中国与东盟6国贸易情况分析

一、贸易结构分析

(一)新加坡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从新加坡的进口额和出口额逐年增加。并且可以看出2009年的贸易额在进口和出口上都相较前一年有小幅度的下滑,因为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亚洲国家的贸易额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在2010年基本恢复了之前状态,并继续呈上升趋势。而这10年来,中国对新加坡的出口额2283亿美元,进口额1740亿美元,出口额大于进口额,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状态。

由根据数据制成的扇形图可以看出,我国向新加坡输出的各类产品中,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到了绝大部分比重,超过了50%达到了64%的水平,其次是第8类杂项制品和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各占12%左右。其他类别商品的输出量比较小。由此可见,机械及

运输类产品所占比重大大超过其他,是中国向新加坡输出的最主要商品。

在进口的各种商品中,中国从新加坡进口的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最为突出,占到了49%的比重,其次是第5类化学及相关产品和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原料,分别占进口贸易额的21%和17%。其他类别产品所占比重较小。

结论:中国对新加坡进出口贸易商品相比较可以看出,机械运输类在双边的贸易成分中都占有很重要的比重。贸易结构由低级原料专项了加工产品。进出口不同的是,中国出口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较多,而从新加坡进口的化学和相关产品还有矿物燃料和原料较多。这明显是受到了各自地域不同,资源禀赋差异的影响,造成中国主要向新加坡出口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新加坡进口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

(二)亚洲四小虎—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中国对亚洲四小虎国家的进出口量也是出于不断增长的趋势。出口额由2002年的134亿美元至2011年大幅增长到970亿美元。进口额由2002年的226亿美元至2011年增长到1505亿美元。

根据搜集的数据制作如下扇形图,由图可以看出,从2002到2011十年来,中国对亚洲四小虎国家出口的产品主要以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为主,占到进口额的45%,其次是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二者基本上占了出口贸易额的66%,出口量第三的是第8类杂项制品,占到总出口额的14%。其他各类产品所占比例则较小。其中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可谓是中国向四小虎国家最主要的输出产品,是出口贸易的支柱类产品。

比较进口贸易,我们可以从通过数据制作的扇形图看到,中国从四小虎国家进口的产品,超过一半的就是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占整个进口额的57%。第二是第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占到了进口量的11%。其他各类产品比重都相差不大。我国从亚洲四小虎国家主要进口是机械运输类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结论:结合进出口贸易结构来看,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不管是在进口和出口的份额中,都占到了绝大部分的比重。2011年,我国从四小虎国家进口的机械和运输类产品总额达到729亿美元,出口达到379亿美元,相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出口的重心开始由原本的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专为了机械运输类产品,而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也有原料型产品转移到了机械运输类产品。双边贸易在第7类产品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初级产品到工业制成品的转变,贸易结构发生的变化。中国主要向四小虎国家坡出口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四小虎国家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三)越南

中国2002年向越南出口21亿美元,2011年增至290亿美元。进口方面,从2002

年11亿美元增至2011年111亿美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顺差量也呈扩大趋势。

从制成的扇形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向越南输出的产品中,第一位的是第6类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占有33%。第二位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到出口总额的32%。第三位是第5类化学及相关产品。中国对越南出口商品类别比差异没有那么明显,没有某一类产品特别突出,机械运输设备和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所占比例都相差不大,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出口份额。

再从进口方面看,中国从越南进口的商品中,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产品,占到了较大比重,达到37%,而排在第二位的是第7类机械与运输设备,占比19%。第三位的是第2类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占比15%。其他类别产品占比比较小。

结论:进出口对比来看,我国和越南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大不相同。中国主要出口原料加工制成品和机械运及输设备,都是经过了加工后的产品。而中国从越南进口的产品则比较集中在矿物燃料等原材料方面。这和两国工业发展水平快慢和差异关。中国主要向越南出口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越南进口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

(四)总体

将东盟六国划分为新加坡-四小虎-越南三个层次分析我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发现,总趋势是进出口贸易总额都不断扩大,贸易种类更加丰富。贸易结构上,由原本的进出口重心在原料类和燃料类,逐渐重心转移至机械及运输产品和原料制成品,尤其是机械及运输设备,成为了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最主要占有绝大多数的商品种类。

具体来看,三个层次中最为发达的新加坡的进出口贸易中,机械与运输类产品所占比例最大,并有绝对的优势,贸易量次之的也是制成品或化学产品,都是属于工业制成品类而非原料类。而第二层次的亚洲四小虎属于第二发达的层次,机械及运输产品虽然仍占有进出口量的最大份额但是比重相对于新加坡来说较小,而原料类产品如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这类商品的比重明显上升。第三层次经济相对最不发达的越南,机械运输类产品的比重明显下滑,不再是占贸易比重最大的商品。

结论:中国与东盟经济越发达的国家贸易中,工业制成品的比例越大,技术密集型产品比例越大;伙伴国家经济水平越不发达,原料类产品贸易比重越大,初级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比例越大。但总体上呈现工业制成品占贸易比例较大态势,贸易结构不断优化,从原料密集型商品贸易逐渐过渡到劳动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

二、分工模式

根据表格中数据制成如下扇形图

从我国与东盟六国的进口状况可以看出,我主要从东盟进口第7类机械及运输设备,占到总进口量的54%,其次是第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相关原料,占有11%,第三是第5类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站进口额的10%。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有绝大部分。

在出口方面,占总出口额第一的是机械及运输设备,占有比例49%.第二类是第6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占比20%,第三是第8类杂项制品,占比13%。

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商品中比重最大的是第7类机械和运输设备,这一类产品中又分为多个类别各种不同的设备,其中零件类较多,可以推测,我国和东盟对方国家进口机械运输设备类别下不同类零件机械进行加工制造。从贸易差额来看,中国从东盟进口机械及运输设备额$524,238,763,123,而出口额为$349,116,246,624,有较大的贸易逆差额,这说明了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机械及运输设备属于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相对来说东盟出口中国的产品则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除了比例最大的机械及运输设备,我国主要向东盟国家进口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第5类化学成品及相关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较少;而东盟主要从我国进口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这是由于从双边贸易的商品结构看,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基本反映了由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东盟国家地处热带,森林资源、海洋资源、农业和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因此这些资源性产品就成为了中国大量进口的产品。

由此可见,中国和东盟相互从对方国家进口没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利用双方各自的禀赋优势,互补缺陷,在资源禀赋方面的差异性赋予了巨大的经济互补性,属于互补型的双边贸易。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汇总

我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关系 (线索:东盟介绍——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前景展望)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由来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三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新加坡等5国外交部长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布《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正式成立。成员国外长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每年举行正式例会和特别会议各一次。常设委员会为执行机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执行外交部长会议的决议。 东盟的宗旨是通过成员国共同努力,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维护正义和法制及遵守联合国宪章原则,促进区域合作与稳定;在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促进互利合作;扩大成员国间的贸易;研究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等。 二、发展历程 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正式对话?当年7月,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出席了第24届东盟外长会议开幕式,标志着中国开始成为东盟的磋商伙伴? 1997年12月,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会议期间,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宣言》,确定了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2003年10月,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与东盟领导人签署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双方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出席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提出了加强双方合作的十点新倡议?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了实质性建设阶段? 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 协议的签署为中国-东盟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共同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议》 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成功地完成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协议的主要谈判,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全面建成?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是最大的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自贸区惠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 总的来说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2002年至2010年),启动并大幅下调阶段。自2002年11月双方签署以中国—东盟自贸区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对东盟93%产品的贸易关税降为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 在确定商品原产地符合东盟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泛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的基础上,适用以下规则: 规则1:定义 对于此附件: (a)“缔约方”意为协议的各方,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文莱、柬埔寨王国、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共和国、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b)“原料”应包括配料部分、部件、组件,和/或那些可经过物理合成另一商品,或那些从属于另一商品生产过程的商品。 (c)“原产品”是指符合原产地规则2中规定的产品。 (d)“制造”意为获得商品的方法,其中包括种植,开采, 收获,饲养,繁殖,榨取,采集,收集,捕捉,捕捞,诱捕,狩猎,制造,生产,加工或装配。 (e)特定产品的原产地规则是指原材料的税目号发生了改变或产品经过了特殊的生产加工过程或满足增值标准或同时满足上述任意几种标准的规则。 规则2:原产地标准 1、鉴于此协议,进口到缔约方的产品,如能满足以下列出的任一原产地要求,就能享受优惠待遇: (a)在规则3中所陈述和定义的完全获得或生产的产品;或 (b)非完全生产或获得的产品,特指符合规则4,规则5或规则6的产品。 规则3:完全获得产品 按规则2(a)的意义,下述产品应被认为是完全生产或获得于缔约方的产品: (a)植物和收获、采摘或采集的植物产品; (b)生长和饲养的活动物; (c)获取于上述b项所指活动物的动物产品; (d)通过狩猎,诱捕,捕捞,采集或捕捉所得的产品; (e)从土地、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矿物及其他自然产生物质,但a项至d项所列不包括在内; (f)缔约方从其领海外的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获取的产品;只要根据相关国际法该成员国有权开发这些水域、海床或海床底土; (g)由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该方旗帜的船只自公海捕捞的海产品和其他水产品; (h)于已在缔约方注册或有资格悬挂缔约方旗帜的捕捞船上加工并/或制作的产品,上述(g)项所涉及的产品除外; (i)所采集的物品既不能再发挥其原有作用也不能被储存或修理,只能供回收原料用或用于循环再生目的,和 (j)在缔约方境域内获得或生产的货物只限于上述项目(a)至(i)所涉及的产品。 规则4:非完全获得产品 (a)鉴于规则2(b),如果符合下述要求,产品可被认为是原产: (i)产品源自任何缔约方的成份应不少于40%;或 (ii)如果源自非缔约方的原材料、零件或产品的总价值不超过该产品离岸价的60%,且该产品的最后一道加工工序在缔约方境域内完成。 (b)鉴于该附件,规则4(a)(ii)中所列出的原产地标准可以参考“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40%的中国-东盟自贸区成分计算公式如下:

最新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摘要 《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和实施,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让广西与东盟双边的服务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深化, 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各个国家之间的服务贸易,双方在各个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因此会变得越来越紧密,从而可以互相学习对方服务行业的长处,这将为广西发展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带来巨大的机遇。广西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所拥有各种独特的优越条件,为其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双方之间的服务贸易奠定有利的经济基础。但是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制约影响着广西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市场的快速发展。因此,广西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为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打开宽敞的大门。 关键词:广西;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发展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 In Service Trad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Student: CHEN Xia-Wei Teacher: LU Jun Abstract The signing and implement of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 of the China-ASEAN, is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And this agreement deepening the opening degree of bilateral service market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contributing to the service trad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countries greatly. As a result, the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 the field of service trade in both side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closely, and both sides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s strengths of the service industry, so that bringing hug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industry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Guangxi and its unique superior conditions,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service trade in ASEAN countries, and lay favorabl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service trade between both sides. However, there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trad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these problems will severely affe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rvice trade market of Guangxi and ASEAN. Therefore, Guangxi must take some measures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so that to open the spacious door of the service trade between Guangxi and ASEAN countries. Key words:Guangxi; ASEAN;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2014 届毕业论文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学院:国际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1011班 学号: 学生姓名:项貌堂堂 指导教师: 日期:2014

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快建设进程的脚步,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边贸易不断放大。东盟已经跃居中国第三大贸易合作伙伴。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中国与东盟是相似的。加上地缘、文化、气候、经济结构各种的相似,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双方很容易造成市场竞争。例如纺织品、鞋类和玩具等同质化商品共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市场潜力大、产品生产能力强等优势和东盟拥有我国可依赖的、需要进口的资源丰富,互补性贸易极大地丰富了双边国内市场,机电产品大进大出,区内产品互为产业链。在这种情况下,双边贸易产生了互补互利、互相竞争,长期利润最大化的现象。目前随着自由贸易区的成立,服务贸易得到长足发展,在承包工程和劳务、旅游业、文化交流、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等方面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对中国与东盟贸易互补和贸易竞争进行分析将是潜在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的现状,了解双方经济贸易合作中互补性和竞争性产生的原因及重要影响,并根据未来影响和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互补;竞争

China and Asean Trade Complementarities and Trade Competition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speeding up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onstruction, deepen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countries, bilateral trade is continuously enlarged. Asean has become China's third largest trade partner. China and Asean are similar during the way of economical development. Compareing with geography, culture, and climate, China and Area’s economic structure is extraordinary conform. Due to they at the same level of development, it’s very easy to caus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hey have some competitive goods such as: clothing, shoes and toys and so on. The homogeneity good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intensed dog-eat-dog situation.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hina's has large market potential, production ability.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has the advantages can rely on or the rich resource that China needs to import. The bilateral complementary trade have greatly enriched domestic market advantages, because a lager number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products import and export. Thus, the products are integrated industrial chain in those area. The phenomenon, which is bilateral trade achieved the complementary, mutual benefit, profit maximization in long-term, and mutual competition happen through combined both of them. Now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Free Trade Zone, trade in services develop rapidly. There are some aspect communicated more than before, like in contracted projects and labor service, tourism, cultural exchanges,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etc. Therefore, the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trade com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analysis will be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to potential investors. 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between Chin a and Asean’s bilateral trade and understand the complementarities in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or the causes of competitive and important influence. According to the influence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two side, the thesis will propose the advices to enterprises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 ; complementary ;competition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服务对外贸易发展水平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东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近邻国家,在地缘经济、战略以及民族文化等方面紧密联系。双边货物贸易发展势头良好,但相应的服务贸易发展远远滞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及服务贸易协定的签订和实施,给双边的经济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同时,双方在地区货币互换、债券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也不断深化,金融投资力度不断加强。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对这一个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政策 引言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发展,双方在货物贸易和其他产业领域的投资不断增加,必然进一步增大对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的需求,服务贸易合作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巨大。服务贸易是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服务贸易基础不同,产业优势领域各异,这些差异形成了双方服务贸易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服务贸易上存在较大的互补性,新加坡

的法律咨询、物业管理、金融服务,泰国的旅游服务,印尼的能源服务,中国的海运、建筑、信息技术服务等都各具优势,双方之间加强合作,则机遇大于挑战。专家认为,中国服务业容量大、潜力大,对东盟及世界各国都有巨大吸引力,在中国和东盟签署服务贸易协议后,双方将相互开放很多行业。 一、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背景分析 90年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东盟国家意识到服务业领域管制的放松有利于整体经济效率的提高、降低成本,使服务业自身的成长和高级化成为可能。伴随经济的增长,由于对各种服务的需要急剧扩大,东盟国家开始逐步推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东盟的投资热潮引起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东盟,而东盟诸国基础设施老化,由于公共资金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有限,民间资金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活动活跃了起来,以前由国营企业担任的公共服务业如电力、通讯、运输等领域中渐渐有了民营企业加入。在东盟,随着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者服务的需求急剧扩大,要求情报、数据、服务、广告、市场、工程等给其他企业以支援。而目前大部分东盟国家的国内服务供给能力不足,这表现在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记录服务贸易收支情况的“其他民间服务”项目存在持续增大的赤字。事实上,运输、通讯、金融等对应生产者的服务都是经济活动的支援部门,它们的成本影响到整个经济发展。因而可以说,东盟国家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以及服务贸易自由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受到WTO主持下的GATS的推动。事实上GATS的签署过程反映了服务贸易自由化的趋势,而目前东盟各国在不同程度上对服务贸易有限制,在设立商业存在方面的壁垒最多。尽管近年来东盟的大部分国家都放松了限制,但在公共性强的服务业中,国营企业仍占压倒多数,在大部分非制造业,多少都有对外资参与比例的限制。由于服务具有消费与生产同时进行、不能储存等特性,可以认为需要地的企业设立引起的可提供服务的范围最广。因此,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重点应该是考虑服务业中对外国直接投资管制的放松问题。 从目前中国服务业所拥有的资源来看,中国在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以及相关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劳动力便宜并具有一定的素质,专业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

中国-东盟贸易与比较优势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邻近地区东南亚与中国有着互补性的贸易结构,使得东盟成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 本论文以要素禀赋理论为基础,从比较优势理论出发进行,对比并分析中国与东盟各产品的贸易的数据,对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进行探讨,探讨中国与东盟在贸易的过程中是否真正实现双赢,中国在与东盟的贸易中得到了什么。 比较优势理论(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根据教材中李嘉图的理论,比较优势原理指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成本劣势,互利贸易仍然能够发生. 低效率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低的相对较少(绝对劣势最小)的产品,高效率的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效率高的相对较多(绝对优势最大)的商品. 比较优势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并且完善的理论,由比较优势理论更进一步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一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富要素的产品而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要素产品。基于要素禀赋理论又诞生出特定因素理论等等.作为我们分析比较优势的基础。 东盟成立于1967年,目前包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老挝、缅甸、越南、柬埔寨、文莱十个国家。自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以年均约20%的速度增长。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宣布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进入一个新的

阶段。而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480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买一总额比重达11%,东盟日益成为中国重要贸易伙伴,作为相邻地区,中国与东盟具有得天独厚的贸易优势。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对这个组织进行分析呢? 目前世界上有172个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区域经济—体化和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安排的内部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0%以上。通过建立优惠经贸安排寻求更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首要政策选择。作为举世瞩目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加入了WTO的情况下,面对各国纷纷进行合作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更是跟着这个贸易潮流,与许多国家或组织建立了贸易关系,而与东盟的贸易更是一大贸易举措。而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将是一个拥有最多人口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是世界第三大市场。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越来越紧密,东盟也成为了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将给各方带来多赢局面,这就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价值。接下来将会以互补性与竞争性来进行分析。 (1)中国与东盟的互补性分析 东南亚国家地处热带,热带资源、海洋资源、矿藏资源、农业资源 丰富,而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其工业较为发达,所以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9, 9(3), 435-444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d9948496.html,/journal/sd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d9948496.html,/10.12677/sd.2019.93052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de in Services between China and ASEAN Lin Lu, Zongtao Zhou School of Economics,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Received: June 26th, 2019; accepted: July 11th, 2019; published: July 18th, 2019 Abstract Actually, the 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has been built and is continuing to improve, China and ASEAN are to enhance cooperation to build “the Belt and Road”, these have brought a lot of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service trade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side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service trade amount of imports and exports in China and ASEAN from 2008 to 2017, using trade competitiveness index and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 of China-ASEAN trade in services to grasp the development status quo of the service trad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conclusion and the problems,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service trade with ASEAN countries. Keywords Trade in Service, Status Quo,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陆琳,周宗滔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昆明 收稿日期:2019年6月26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1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18日 摘要 目前,东盟经济共同体已建成并在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正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加强合作。本文基于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大连大学英语学院英语专业窦一鸣 11331049) [摘要]进入21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形势,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外交战略,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提出了“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在政治上致力于相互信赖、平等协商;经济上谋求相互支持,共同发展。正在建设之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是中国周边政策的又一成果。中国—东盟经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新篇章,为双方经贸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介绍了建立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基础,对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必然性进行了充分论证,概述了中国一东盟经贸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对策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现状;对策;自由贸易区?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背景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不同国家彼此间就国家整体经济或某些经济领域、经济地区的经济联合而达成经济联盟的状态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生产要素在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不断趋向自由化流动,从而带来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亦即世界福利水平的帕累托改进。 (一)关税同盟理论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关税同盟理论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奠基石。1950年,美国经济学家Jacob?Viner出版了《关税同盟问题》一书,标志着关税同盟理论的形成。书中重点论述局部均衡分析: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认为关税同盟可以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自由贸易,但同时又对非成员国实行差别待遇的保护贸易,因此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世界福利的净增加。维纳得出结论,关税同盟效应就是贸易创造收益减去贸易转移损失所取得的实际利益。?

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现状分析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现状 一、引言 在经历几次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中国与东盟作为世界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于上世纪90年代开启了对话进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一里程碑式的合作,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开放步伐并不一致、优惠政策也不一致,中国与东盟间存在着较复杂的多边合作与双边贸易。 二、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发展历史回顾 东盟各国与中国的毗邻,双方在文化观念和传统上有很多相似性。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双边经贸关系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大致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前的双边贸易。第二阶段,改革开放之后的双边贸易。第三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个十年。 三、中国与欧盟和东盟的贸易特点 (一)双边贸易总量及增长速度 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发展相当迅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之后,双方贸易关系有了令人瞩目的进步。2000年双方贸易额仅有395.2亿美元,到2013年已增长至4436.1亿美元,增长了11倍。2002年双边贸易总额就突破了500亿美元,同比增长31.68%。2004年贸易总额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总值为1058.8亿美元,同比增长35.31%,其中中国向东盟的出口上升幅度尤为显著,同比增长38.73%。2010年1月1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启动,双边贸易壁全进一步消除,贸易总额提升了37.45%,达到了2927.76亿美元,东盟也成为了仅次于欧盟和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2012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继续增长,突破4000亿美元。 图1:2000-2013中国对欧盟和东盟双边贸易总额(单位:亿美元)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动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缘起东亚合作的日益增强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关系日益改善的国际背景。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东亚金融危机使各国醒觉,增强了深化经济合作的紧迫感。在这场世纪末的大危机中,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所谓“华盛顿共识”的指导下,处理东亚金融危机。当时以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首的一些经济学 家就对“华盛顿共识”提出严重质疑,认为在拉美国家解决金融危机的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华盛顿共识”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把它作为普遍适用的药方不分青红皂白地开给面临金融危机的所有国家。而事实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处理东亚金融危机的迟钝与失误和最终的结果也证明了东亚依靠别人的救援是不现实、不成功的,只有加强自身的合作才能拯救自己、发展自己。其中,日本对东亚经济联合的态度在危机后就发生了根本变化,积极主张设立亚洲货币基金以防范危机。2000年2月2日,日本为印度尼西亚、南韩、马来西 亚和菲律宾提供了210亿美元的资金,还为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提供22.6亿美元的贷款担保。这是日本力促东亚联合的一个突出表现。 (二)开创互利双赢新局面的需要。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仅能带来巨大的经济 效益,也有深远的政治意义。中国一直没有自己的自由贸易区,游离于区域经济集团化之外。无论是从顺应世界经济区域化潮流,还是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密切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失为一项审时度势的战略。同时,中国与东盟合作,也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增进互信,消除误解,这不仅对双方经济的发展是双赢的,而且对改善我们的国际环境有利。 对东盟国家而言,中国与东盟在经济上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地理上与东盟相依相连,无疑是东盟理想的经贸伙伴。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东盟一直没缓过气来,“9·11”恐怖事件后,由于美国经济下滑,对美国市场严重依赖的东盟国家随之出现严重的经济衰退。在东亚地区,只有中国经济仍然以7%以上的速度增长。东盟认识到,与中国合作,搭中国经济快车是摆 脱目前困境和保持今后发展的重要出路。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深化经济合作关系,因而是东盟一项及时而必要的战略选择。 第三,以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需要。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消费、投资和出口拉动的。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结构性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商品构成发现,双方总贸易额的增长伴随着半成品在总贸易中比重的不断上升和制成品比重的不断下降。其次,本文分析了双方贸易在世界整体、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竞争商品种类,发现双方的竞争商品结构与相互贸易结构及产业内贸易指数比较高的商品的结构非常类似。这说明双方间的竞争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而这种低层次的竞争导致了双方贸易条件的恶化。 关键词:中国;东盟;半成品比重;竞争商品种类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效。目前,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XX年协定的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也于20XX年11月正式启动。在今年10月举行的中国东盟第七次会议上,中国正式加入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这些都是双方关系不断深化的表现。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竞争关系二十几年来一直是影响双方合作的一个重要障碍,也一直是政治家和学者们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中国贸易出口的扩大是否会减少东盟国家的出口到中国是否在抢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否源于中国1994年的汇率调整直到现在十分热门的人民币升值论,都涉及两者之间的竞争问题。这些是经济问题,但同时也是政治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势必会对双方在21世纪的政治经济交往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在学者们的研究中,竞争与互补是两个热点问题。在研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与东盟间贸易合作与竞争的有关问题。因此,该研究不但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政策制定也很有价值。 二、双方相互贸易的特点 1.相互贸易的高增长性。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增长速度很快,自20世纪80年代起双边贸易年均增长20%,自199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额年增长速度均超过 15%。20XX年,在金融危机结束不久后,中国东盟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亿美

中国 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剖析

西安科技大学 《国际贸易》课程期末考核——个人任务—— 班级:信管1101班 姓名学号:南飞燕1102080101 完成时间:2014年12月28日 目录....................................................................... 3一、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的

总体状况 1.1与东盟六国的贸易概况 (3) 1.2、双边贸易的竞争性 (3) 1.3、双方之间发生了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4) 二、中国-东盟的主要贸易产品结构 (4) 2.1、双边贸易产品结构概况 (4) 2.2、商品重要性的先后顺序发生变化 (8) 三、双贸易方结构分析 (8) 3.1、中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分析 (8) 3.2、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产业间互补性分析 (11) 3.3、中国与东盟各国贸易结构的竞争性及相似性分析 (11) 3.4、中国、东盟与区外市场经贸往来的相似性 (12) 1 东盟双边贸易结构分析中国- 引言年就1995中国与东盟一直以来就是主要的贸易伙伴。从双边贸易来看, 东盟在《中国与而同时中国也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国。随着已经是我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双方的经贸合作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个东盟国家亿美元,1017亿,国内生产总值约达20000中国与东盟现在的总人口约为亿美元。中国与东盟对东亚经济乃至世界经济产生着巨12000加上中国的贸易超过了大影响。 摘要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双边贸易量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而快速增长,逐渐形成了中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品,东盟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结构,从生产格局上看,双方又在各自优势领域中分工合作,互通有无。中国应该进一步加快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利用自由贸易区的机会,提升其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尽量把优势产业投资到东盟国家内部。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竞争性互补性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_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收稿日期:2007年12月20日 作者简介:王 娟,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广西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东盟贸易与投资。南 宁,230004。 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现状、结构与竞争力研究 王 娟 内容摘要? 本文利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了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和国 际竞争力,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提供了实证素材和趋势分析。 关键词? 中国—东盟 服务贸易 竞争力 中国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本章编号?1000-6052(2008)02-0055-04根据2007年生效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中国承诺在W TO 允诺的开放条件下,将进一步向东盟国家开放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东盟10国也将向中国开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这表明双方贸易的发展已经从商品贸易合作走向服务贸易合作。本文拟用实证研究方法,重点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的整体水平、现实结构、国际竞争力等,以期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服务贸易与投资的竞争合作提供实证素材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与东盟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分析近年来,随着国际服务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也取得了较快发展。 1.从服务贸易的产业基础看,东盟主要成员国服务贸易所占GDP 的比重均高于中国。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同口径统计,中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为32%,而东盟成员中,除文莱数据不详、老挝和缅甸低于中国外,东盟其他7个成员国服务业产值占GDP 的比重都高于中国,其中新加坡高达65%,居于领先地位;其它依次为菲律宾53%,泰国50%,马来西亚42%,印尼40%,越南38%,柬埔寨36%。 2.从服务贸易的规模看,除几个经济落后国家外,各国的服务进出口贸易皆呈现增长之势。东盟的服务出口额从1991年的3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036亿美元;服务进口额从319亿美元增长到1319 亿美元。1991-2005年,东盟五国[1]的服务贸易出、 进口额占总出、进口额的比重分别从319%和318%上升到1317%和1812%。新加坡的服务贸易发展规模明显大于其他国家,并且是东盟五国中唯一的顺差国;印尼、马来西亚出口变化不大,进口有一定增长,但速度平缓;其它国家进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已分别由1982年的1817和2418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744和838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趋势,其中进口呈现较强增长趋势。在服务贸易的规模上,中国明显高于东盟成员国见图1、图2。 图1 1992-2005年各国出口规模变化状况[2 ] 图2 1992-2005 年各国进口规模变化状况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的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的研究(可编辑)

王娅萍 学科专业 国匝贸易堂 指导老师 匦星田副数援 论文答辩日期 星生鱼屋垒旦 答辩委员会主席 奎童民塾援广西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一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和相 关知识产权属广西大学所有。除已注明部分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过的研究 成果,也不包含本人为获得其它学位而使用过的内容。对本文的研究工作提供过重要帮 助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明确说明并致谢。 冲年其‘ 论文作者签名:王砸匀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广西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本人保证不以其它单位为第一署名单位发表或使用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 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 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请选择发布时间: 囹即时发布解密后发布 保密论文需注明,并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储躲嘶.导师躲弘驴矧睥‘月‖日《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框架下的 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服务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越来越重要,贡献度也越来越大。中国顺应发展需要,年与东盟签署 了《中国一东盟服务贸易协议》,在服务贸易协议基础上,进一步开

放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和运输等部门。广西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 桥头堡,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打开市场的 首选之地。本文从服务贸易协议具体承诺为分析出发点,研究广西与东盟 服务贸易。 本文首先是导论,提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论文综述与创新点;其次 对广西与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现状进行研究,分别从东盟各国、广西及二者 间的合作分析服务贸易现状;再次是文章的重点,讲述了服务贸易协议的 签署背景及贸易自由化历程,接着对贸易协议中的具体承诺,重点从旅游、 金融、教育、运输、电信五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紧接着写的是服务贸易协 议签署对广西的影响,主要从静态和动态效益分析与广西政治经济地位提 升分析及;最后是通过对全文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 之处在于将服务贸易协议条款做出深入对比分析,目前对此方面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

2012年第7期下旬刊(总第487期) 时 代 金 融 Times Finance NO.7,2012 (CumulativetyNO.487)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研究 赵 婉 (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 100044) 【摘要】自从中国与东盟2002年11月份双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无论是在政治还是经济方面都加强了合作,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着眼于当前中国与东盟政治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展开论述,希望能促进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意义 问题 对策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际运作阶段是从2005年7月份开始的,此时的首批关税降至20%左右。而中国更是对6个东盟成员国的关税低至8.1%。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双方成员国之间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可以降到0%。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合作逐步深化,但是仍然存在美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干预,中国与东盟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竞争,中国和东盟在贸易领域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中国威胁论以及自由贸易区领导权问题等方面的问题。那么,究竟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下面几点。 一、政治信任是开展经济合作的基础 中国和东盟地区幅员辽阔,但是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如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结构更是不同,要想在这种背景下建立起完整的区域集团,是需要坚实的信任基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需要通过共同努力、满怀诚意的相互合作来解决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存在的问题,达到预期的合作效果。当然,各国之间一定要相互信任,并开展合作的政治意愿,不然,在制定有关法规和条约时就难以达到顾及双方利益,达到双赢的效果。虽然目前世界各国提倡和平友好的关系,也不存在各种尖锐的政治和安全矛盾,但是仍然有很多因素会受到各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困扰,需要加强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信任是必须的,因此,中国要想建立和东盟各国之间的自由贸易,必须要先行外交,建立起与各国之间的友好外交,通过这种友好的正常外交活动来提高与盟国之间的了解和信任,获得更多的信息沟通渠道,这样在处理各国之间的敏感问题或者相互之间利益关系时,就能更好地和各个国家进行谈判和磋商,进一步提高与各个国家之间的领土、领海的沟通和合作,最好能够对这些焦点问题达到意见一致、得到合作共识,最终改善各国之间的区域安全问题。 二、建立双方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 为了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早日建立起分工协作体系,应该根据比较优势去调整产业政策,从而促进产业水平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优化。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之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业结构竞争性强、互补性弱,为了避免出现相同的产业结构、经济形态等带来的激烈竞争,中国和东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双方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使其优化和互补。首先,要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和东盟各国应该建立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主导产业。中国和东盟各国要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克服技术水平不高的缺点,进一步提高和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发展外向型和自主型的高新技术。其次,中国和东盟各国在不断扩大区域内市场和降低关税的同时,都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中国是一个大国,要和东盟各国在市场、技术和人力方面存在的优势建立良好的分工体系,尽量减少对外依赖,形成优势互补。另外,中国和东盟各国还需要拓展多元化的市场,避免出现恶性贸易竞争现象。 三、中国要尊重东盟利益并且担负起大国责任 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妥善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的主导权问题。中国要学会换位思考,要站在东盟各国的角度看问题,要考虑东盟各国的利益,要去理解东盟各国,不然就无法实施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建立。另外,中国在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时,要主动表明自己的立场,表明会以东盟自由贸易区级基础,不再另做打算,这样就可以安抚各个盟国,让他们心安,不会担心被中国“吞掉”,这样在商谈建立中国——东盟各国自由贸易区时积极性就能得到大大提高。 四、发展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巩固与东盟的关系 美国和日本已经在东南亚苦心经营数十年,因此,他们在东南亚地区基本上建立了政治、经济、安全等各个方面的重要利益,中国要想在短时期内获得这样的影响力是不可能的。基于此,中国必须要巩固好和东盟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和美国、日本的关系,这两者是不矛盾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辅相成的。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由于美国、日本已经在东南亚经济和政治中起了举足重轻的作用,积极处理好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对我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运用内部挽救措施提升本国的影响力 内部挽救措施是对正处于危机中的国家进行挽救和帮助,保证合作区域内部各国家的经济平稳发展,规避经济危机和经济衰退扩大化所运用的一种挽救措施。它可以有效预防个别国家的经济衰退对整个区域经济的影响,内部挽救机制的稳定和良好运作可以提升合作区域内的经济、政治影响。例如,墨西哥1994年的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当时美国政府200亿美元的帮助,才将其顺利控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稳定性在于各国是否可以遵守全面合作的合约,当整个贸易区的利益与本国的经济、政治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贸易区内的各国应该首先考虑贸易区的整体利益。另外,还要强化贸易区内的组织协调,这样可以很好地保护贸易区的各个国家的利益,增强贸易区对外谈判的力度。 六、结语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东盟国家参与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所迈出的重要一步。实践表明,在一定制度安排下的贸易集团化、区域化是促进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三大内因[J].华人世界,2011(10). [2]冯力,孙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意义、问题及对策思考[J].东南亚之窗,2009(01). [3]伊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J].东南亚之窗,2010(01). [4]古炳玮,李国淮.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利益关系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05). 作者简介:赵婉(1992-),女,河南南阳人,本科,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 (责任编辑:刘晶晶) Times Finance 2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