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请收好 创芯人科技 1月17日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一篇关于人、机、料、法、环的解析文章,请收好!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技能问题? 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是选人的问题吗? 是培训不够吗? 是技能不对口吗? 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有责任人吗? 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选型对吗? 保养问题吗? 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

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是真货吗? 型号对吗? 有保质期吗? 入厂检验了吗? 用的符合规范吗? 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是按法做的吗? 看的明白吗? 写的明白吗? 法适合吗? 有法吗? 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环境是安全的吗? 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 问题的层次: 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 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举例: 发现地上的机油

人机料法环

5M1E分析法 5M1E的精髓 企业和工厂管理基本要素,同时也是系统地分析问题产生根源的思路和方向,是“顺藤摸瓜”的那一根“藤”。 1、5M1E简介 人(Man) 人是5M1E的中心,人起主导作用的工序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1、质量意识差; 2、操作时粗心大意; 3、不遵守操作规程; 4、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练,以及由于工作简单重复而产生的厌烦情绪等。控制措施: 1、加强“质量第一、用户第一、下道工序是用户”的质量意识教育,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2、编写明确详细的操作流程,加强专业培训,颁发上岗证; 3、加强检验工作,适当增加检验的频次; 4、通过工种间的人员调整、工作经验丰富化等方法,如多能工,消除操作人员的厌烦情绪; 5、广发开展TQM活动,促进自我提高和自我改进能力。

机(Machine) 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设备起主导作用的工序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操作误差的主要原因有: 1、未定期及时点检、保养和维护造成的设备故障引发缺陷; 2、缺乏首件检查,造成批量缺陷; 3、工人工作的疏忽,造成的缺陷。 控制措施: 1、加强设备维护和保养,定期检测机器设备的关键精度和性能项目,并建立设备关键部位日点检制度,对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备进行重点控制; 2、采用首件检验,核实定位或定量装置的调整量; 3、尽可能培植定位数据的自动显示和自动记录装置,减少对工人调整工作可靠性的依赖。

料(Material) “料”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用料。物料产生的缺陷,可控的造成影响的原因有: 1、原材料来料不良; 2、供应商质量不稳定; 3、原材料进场前缺乏必要的检验和判定。 控制措施: 1、在原材料采购合同中明确规定质量要求; 2、加强原材料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 3、合理选择供应商(包括“外协厂”); 4、搞好协作厂间的协作关系,督促、帮助供应商做好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工作。 法(Method) “法”指生产过程中所需遵循的规章制度。方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等正确性和合理性; 2、贯彻、执行的严肃性; 控制措施: 1、严格首件检验,并保证定位中心准确,防止加工特性值数据分布中心偏离规格中心;

人机料法环测

现场管理的六个要素即:人、机、料、法、环、测,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也称为5M1E分析法。 a.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工序质量受5M1E 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 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一、操作人员因素(人)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二、机器设备因素(机)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操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主要控制措施有:

鱼骨图分析法(又名因果图)

鱼骨图Cause & Effect/Fishbone Diagram 第1章概念与来源 鱼骨图又名特性因素图是由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先生所发展出来的,故又名石川图。鱼骨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它也可以称之为“因果图”。鱼骨图原本用于质量管理。 问题的特性总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头脑风暴找出这些因素,并将它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相互关联性整理而成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就叫特性要因图。因其形状如鱼骨,所以又叫鱼骨图(以下称鱼骨图),它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方法,又叫因果分析图。同时,鱼骨图也用在生产中,来形象地表示生产车间的流程。下图为鱼骨图基本结构: 一般可转化为三种类型: A、整理问题型鱼骨图(各要素与特性值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对问题进行结构化整理) B、原因型鱼骨图(鱼头在右,特性值通常以“为什么……”来写) C、对策型鱼骨图(鱼头在左,特性值通常以“如何提高/改善……”来写) 第2章应用场景 鱼骨图常用于查找问题的根因时使用,如对于现场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整理时可使用该工具分析用户的本质需求。 第3章使用步骤 制作鱼骨图分两个步骤:分析问题原因/结构、绘制鱼骨图。 分析问题原因/结构

A、针对问题点,选择层别方法(如人机料法环测量等)。 B、按头脑风暴分别对各层别类别找出所有可能原因(因素)。 C、将找出的各要素进行归类、整理,明确其从属关系。 D、分析选取重要因素。 E、检查各要素的描述方法,确保语法简明、意思明确。 分析要点: a、确定大要因(大骨)时,现场作业一般从“人机料法环”着手,管理类问题一般从“人事时地物”层别,应视具体情况决定; b、大要因必须用中性词描述(不说明好坏),中、小要因必须使用价值判断(如…不良); c、脑力激荡时,应尽可能多而全地找出所有可能原因,而不仅限于自己能完全掌控或正在执行的内容。对人的原因,宜从行动而非思想态度面着手分析; d、中要因跟特性值、小要因跟中要因间有直接的原因-问题关系,小要因应分析至可以直接下对策; e、如果某种原因可同时归属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请以关联性最强者为准(必要时考虑三现主义:即现时到现场看现物,通过相对条件的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强的要因归类。) f、选取重要原因时,不要超过7项,且应标识在最未端原因; 绘制鱼骨图 鱼骨图做图过程一般由以下几步组成: 1.由问题的负责人召集与问题有关的人员组成一个工作组(work group),该组成员必须对问题有一定深度的了解。 2.问题的负责人将拟找出原因的问题写在黑板或白纸右边的一个三角形的框内,并在其尾部引出一条水平直线,该线称为鱼脊。 3.工作组成员在鱼脊上画出与鱼脊成45°角的直线,并在其上标出引起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些成45°角的直线称为大骨。 4.对引起问题的原因进一步细化,画出中骨、小骨……,尽可能列出所有原因 5.对鱼骨图进行优化整理。 6.根据鱼骨图进行讨论。完整的鱼骨图如图2所示,由于鱼骨图不以数值来表示,并处理问题,而是通过整理问题与它的原因的层次来标明关系,因此,能很好的描述定性问题。鱼骨图的实施要求工作组负责人(即进行企业诊断的专家)有丰富的指导经验,整个过程负责人尽可能为工作组成员创造友好、平等、宽松的讨论环境,使每个成员的意见都能完全表达,同时保证鱼骨图正确做出,即防止工作组成员将原因、现象、对策互相混淆,并保证鱼骨图层次清晰。负责人不对问题发表任何看法,也不能对工作组成员进行任何诱导。 鱼骨图使用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鱼骨的头上; (3)召集同事共同讨论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尽可能多地找出问题; (4)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 (5)根据不同问题征求大家的意见,总结出正确的原因;

ME人机料法环测

5M1 E 目录 1. 前言 2. 5M1E的简介 3. 5M1E的应用 4. 5M1E的精髓 前言: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PQCDSM:效率(P roductivity)、质量(Q uality)、成本(C osting)、交期(D eadline)、安全(S afety),士气(M 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工作质量: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 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 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 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M ethod)包括加工工艺、工装的选择、操作规范等 5.测量(M easurement)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6.环境(E 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温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5M1E的简介:

“人机料法环”与安全工作的分析报告

“人机料法环”对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报告 2015年截止8月份,我矿共发生了4起事故。事故1:2015年4月2日12:50左右在二采区运输大巷皮带机尾处,发生的机械事故,致使奥喜明右腿处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皮带机尾未安装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在其周围违规作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2:2015年5月13日17:10左右,在13106综采工作面发生的冒顶片帮事故,致使郭水旺左脚耻骨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作业前对工作环境的安全状况未细致的排查。主要因素:人为因素。事故3:2015年6月21日10:00分左右,在13101综采工作面运输顺槽发生的车辆事故,事故致使高永旺、梁安平一轻伤、一重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综采队违章作业,回柱绞车使用不符合规定,主要因素:人为因素。 事故4:2015年7月24日0:45分左右,在地面筛分车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致使康迎赖第2腰椎,第12胸椎骨折。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康迎赖违章操作,架设的平台两边无护栏,且背面护栏高度不够,平台没有固定。 通过四起事故的发生,我们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人”就是指现场作业的所有人员,包括领导、带班长、普通员工。人员管理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中最重要,也是最难于管理的一个方面。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

做事只讲效率,质量低,但工作效率高等等。作为管理者对不同性格的人应使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尽量安排适合其性格特点的岗位,使他们能“人尽其才”通过对这几起事故的分析可以得出,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工作都没有重视到位,对事故的发生都报有侥幸心理,甚至去违章操作,完全没有认识到因为自己一点点的疏忽大意就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从今年的这四起事故来分析,都是“人”的因素为主因导致事故的发生。 所以从“人”的方面对安全工作来讲,我们应首先考虑一个人的性格是否适合此项工作,急性子人着手细致工作显然是不适合的;其次应继续加强工人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让每个工人从心底上认识到安全工作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心存侥幸只会害人害己;另外对“三违”行为应加大排查及处罚力度,尤其对违章作业行为应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这样才能起到警示其他员工的作用。 “机”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生产工具。从安全方面来讲“机”的好坏、适合于否也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好的设备能够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但劣质的设备不仅不能提高生产效率,还给安全工作埋下了“炸弹”,不知何时爆炸,一旦爆炸,后果不可想象。今年从我矿的四起事故来看,“机”的因素并不是主因,但我们却不能放松对设备的管理,建议今后加强设备的采购管理、设备的维修及完善防护设施的安装工作。严格追究因设备质量差或失修所引发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料”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配件及物料,在生产过程中配件的好坏、

5M1E 人 机 料 法 环 测

5M1E 目录 1. 前言 2. 5M1E的简介 3. 5M1E的应用 4. 5M1E的精髓 前言: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PQCDSM:效率(P roductivity)、质量(Q uality)、成本(C osting)、交期(D eadline)、安全(S afety),士气(M 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工作质量: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 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 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 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M ethod)包括加工工艺、工装的选择、操作规范等 5.测量(M easurement)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6.环境(E 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温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1 人机料法环测 质量问题分析

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6个方面因素.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5M1E? a) 人(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b) 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测量仪器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c) 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d) 方法(Method):这里包括生产工艺、设备选择、操作规程等; e) 测量(Measurement):主要指测量时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 f) 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由于这五个因素的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是M和E,所以常简称为5M1E。 我们知道工序是产品形成的基本环节,工序质量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基础,工序质量对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工序标准化作业对工序质量的保证起着关键作用,工序标准化在工序质量改进中具有突出地位。 工序质量受5M1E即人、机、料、法、环、测六方面因素的影响,工序标准化就是要寻求5M1E的标准化。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这六个因素形成标准化以达到稳定产品质量的目的呢? 1、操作人员因素(人)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主要控制措施: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4)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2、机器设备因素(机)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人机料法环的全面解析

人机料法环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的五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的简称。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吗?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吗? 工作场所环境:指各种产品、原材料的摆放,工具、设备的布置和个人5S; 对危险品控制:一是化学物品的堆放,诸如酒精、天那水之类。二是生产过程中产品对六种化学物质的控制(铅、汞、镉、六价络、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 生产环境:指具体生产过程中针对生产条件对温度、湿度、无尘度等要求的控制。问题的层次: 1.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2.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3.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4.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 5.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举例: 1.发现地上的机油 2.定性为人机料法环中的“机器”问题

人机料法环

生产人员如何搞懂:人、机、料、法、环 人:指制造产品的人员; 机:指制造产品所用的设备; 料: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 法:指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方法; 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所处的环境。 这五大要素论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和驾驶地位的,就像行驶的汽车一样,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四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 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了。 一个工厂如果机器、物料、加工产品的方法也好,并且周围环境也适合生产,

但这个工厂没有员工的话,那他还是没法进行生产。 01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 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吗?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02 机器设备的管理分三个方面,即使用、点检、保养。 1、使用即根据机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要求来培养操作者,使其能够正确操作使用设备进行生产,这是设备管理最基础的内容。 2、点检指使用前后根据一定标准对设备进行状态及性能的确认,及早发现设备异常,防止设备非预期的使用,这是设备管理的关键。 3、保养指根据设备特性,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对设备进行检修、清洁、上油等,防止设备劣化,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是设备管理的重要部分。 料的分析

人机料法环测(生产管理5M1E分析法)

人机料法环测--5M1E分析法 目录 1.前言 2.5M1E的简介 3.5M1E的应用 4.5M1E的精髓 前言: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PQCDSM:效率(P roductivity)、质量(Q uality)、成本(C osting)、交期(D eadline)、安全(S afety),士气(M 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工作质量: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 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 achine)机器设备、工器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 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符合性等 4.方法(M ethod)包括加工工序、工艺标准、操作规范等 5.测量(M easurement)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6.环境(E nvironment)工作地点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小度写范文【特性要因图】 人机料法环鱼骨图模板

【特性要因图】人机料法环鱼骨图 特性要因图 讲师:讲师:杨铧 聚成华企在线商学院 一. 前言 所谓特性要因图就是当一个问题的特性(结果)受到一些要因(原因)的影响时,吾人将这些要因予以整理,成为有相互关系且有系统的图形。简言之就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特性)的诸多原因(要因),以有系统的方式(图表)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某项结果的形成,必定有其原因,设法使用图解法找出这些原因来”这概念是由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博士首先提出的,特性要因图又因是石川馨博士于1952年所发明,又称“石川图”。其主要目的在阐明因果关系,亦称“因果图”,因其形状与鱼骨相似,故又常被称呼为“鱼骨图”。 特性要因图(鱼骨图) Connector短路特性要因图 Connector 短路 二.概述 一个质量问题的发生往往不是单纯一种或几种原因的结果,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从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中理出头绪,抓住关键因素,就需要利用科学方法,从质量问题这个“结果”出发,依靠群众,集思广益,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直到找到根源为止。因果图就是用来根据结果寻找原因的一种QC手法。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

三.因果图可用来分析的问题类型 (1)表示产品质量的特性:尺寸、强度、寿命、不合格率、废品件数、纯度、透光度等; (2)费用特性:价格、收率、工时数、管理费用等; (3)产量特性:产量、交货时间、计划时间等 (4)其他特性:出勤率、差错件数、合理化建议件数 用发散整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1)决定问题或质量的特征 (2)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因素,越具休越好; (3)找出各种原因之的关系,在鱼骨图中用箭头联接 (4)在鱼骨图中标出必要信息 此方法包括两项活动:一找原因;二系统整理出这些原因 注意事项: (1)严禁批评他人的构想和意见. (2)意见愈多愈好. (3)欢迎自由奔放的构想. (4)顺着他人的创意或意见发展自已的创意. 用逻辑推理法制作特性要因图 (1) 确定品质的特征 (2) 将质量特性写在纸的右侧,从左至右画一箭头(主骨),将结果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响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层次原因作为中骨,接着列出第三层次原因

人机料法环测

目录 1.前言 2.5M1E的简介 3.5M1E的应用 4.5M1E的精髓 前言: 工厂现场管理的六个指标------PQCDSM: 效率(Productivity)、质量(Quality)、成本(Costing)、交期(Deadline)、安全(Safety), 士气(Morale) 以上指标所要求的最终目的,是指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用最少的人员、最少的设备,最短的生产时间,创造出高品质的产品。 产品质量:全面产品质量包括产品的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价格、交货日期、服务等在一定条件下的最佳组合。 ( 工作质量:为保证达到产品质量标准所做的管理工作,对企业来说其中包括了组织工作、技术工作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全部工作质量。 对产品来说包括了研发、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的工作质量。 工序质量:产品是由人用一定的生产工具对原材料,按照一定生产程序、在一定环境中制造出来的,就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制造工序。 工作质量保证了工序质量,工序质量保证了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全面质量管理的综合反映。

某个工人,用同一批原材料在同一台机器设备上所生产出来的同一种零件,其质量特性值不会完全一样。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品质量特性值有波动(或称分散、差异)的现象。 这种现象反映了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这个特点。 产品质量波动产生的原因: 1.人员(Man)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等 2.机器(Machine)机器设备、工夹具的精度维护保养状况等 3.材料(Material)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 5.方法(Method)包括加工工艺、工装的选择、操作规范等 6.测量(Measurement)测量时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7.环境(Environment)工作地的温度、温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5M1E的简介 简称:人、机、料、法、环、测,是现场管理的六大要素,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TQM/TQC)中的六个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 5M1E简介:人 人(Man),是5M1E的中心。 如果把5M1E比做行驶的汽车,汽车的四个轮子就产“机”、“料”、“法”、“环”,汽车的仪表就是“测”,驾驶员这个“人”才是主要的,没有了驾驶员,这辆车也就只能原地不动成为废物

人机料法环测

5M1E 人机料法环测定义是指人员、机器、物料、方法、环境、测量。 一、工序管理(法) 1.工序流程布局科学合理,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要求,此处可结合精益生产相关成果。 2.能区分关键工序、特殊工序和一般工序,有效确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工序和控制点能标识清楚。 3.有正规有效的生产管理办法、质量控制办法和工艺操作文件。 4.主要工序都有工艺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对人员、工装、设备、操作方法、生产环境、过程参数等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特殊工序的工艺规程除明确工艺参数外,还应对工艺参数的控制方法、试样的制取、工作介质、设备和环境条件等作出具体的规定。 6.工艺文件重要的过程参数和特性值经过工艺评定或工艺验证;特殊工序主要工艺参数的变更,必须经过充分试验验证或专家论证合格后,方可更改文件。 7.对每个质量控制点规定检查要点、检查方法和接收准则,并规定相关处理办法。 8.规定并执行工艺文件的编制、评定和审批程序,以保证生产现场所使用文件的正确、完整、统一性,工艺文件处于受控状态,现场能取得现行有效版本的工艺文件。 9.各项文件能严格执行,记录资料能及时按要求填报。 10.大多数重要的生产过程采用了控制图或其它的控制方法。 二、生产人员(人) 1.生产人员符合岗位技能要求,经过相关培训考核。 2.对特殊工序应明确规定特殊工序操作、检验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 3.对有特殊要求的关键岗位,必须选派经专业考核合格、有现场质量控制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 4.操作人员能严格遵守公司制度和严格按工艺文件操作,对工作和质量认真负责。 5.检验人员能严格按工艺规程和检验指导书进行检验,做好检验原始记录,并按规定报送。 三、设备维护和保养(机) 1.有完整的设备管理办法,包括设备的购置、流转、维护、保养、检定等均有明确规定。 2.设备管理办法各项规定均有效实施,有设备台账、设备技能档案、维修检定计划、有相关记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3.生产设备、检验设备、工装工具、计量器具等均符合工艺规程要求,能满足工序能力要求,加工条件若随时间变化能及时采取调整和补偿,保证质量要求。

现场解析从人机料法环测怎么做

现场解析从人机料法环测怎么做 浏览次数:1592次悬赏分:15|提问时间:2011-4-12 19:53|提问者:li595372457 推荐答案 人机料法环是:人员、机器、原料、方法、环境。现场管理中,有五个方面是需要现场的班组长注意的,也是工业制造企业管理中所讲的五要素。 附:所谓人,就是指在现场的所有人员,包括主管、司机、生产员工、搬运工等一切存在的人。现场中的人,班组长应当注意什么呢?首先应当了解自己的下属员工。 人 是生产管理中最大的难点,也是目前所有管理理论中讨论的重点,围绕这"人"的因素,各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人的性格特点不一样,那么生产的进度,对待工作的态度,对产品质量的理解就不一样。有的人温和,做事慢,仔细,对待事情认真;有的人性格急躁,做事只讲效率,缺乏质量,但工作效率高;有的人内向,有了困难不讲给组长听,对新知识,新事物不易接受;有的人性格外向,做事积极主动,但是好动,喜欢在工作场所讲闲话。那么,作为他们的领导者,你就不能用同样的态度或方法去领导所有人。应当区别对待(公平的前提下),对不同性格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使他们能"人尽其才"。发掘性格特点的优势,削弱性格特点的劣势,就是要你能善于用人。 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就首先从现有的人员中去发掘,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特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人力资源课程就是专门研究如何提高员工在单位时间内工效,如何激发员工的热情的一门科学。简单的说,人员管理就是生产管理中最为复杂,最难理解和运用的一种形式。 机 就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工具等辅助生产用具。生产中,设备的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是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一个企业在发展,除了人的素质有所提高,企业外部形象在提升;公司内部的设备也在更新,。为什么呢?好的设备能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如:企料,改变过去的手锯为现在的机器锯,效率提升了几十倍。原来速度慢、人体力还接受好大考验;现在,人也轻松,效率也提高了。所以说,工业化生产,设备是提升生产效率的另一有力途径。 料 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等产品用料。现在的工业产品的生产,分工细化,一般都有几种几十种配件或部件是几个部门同时运作。当某一部件未完成时,整个产品都不能组装,造成装配工序停工待料。不论你在那一个部门,你工作的结果都会影响到其他部门的生产运作。当然,你不能只顾自己部门的生产而忽略其后工序或其他相关工序的运作;因为企业的运作的是否良好是整体能否平衡运作的结果。 所以你在生产管理的工作里面,必须密切注意前工序送来的半成品,仓库的配件,自己工序的生产半成品或成品的进度情况。一个好的管理者,是一个能纵观全局的人;能够为大家着想的人。 法

人机料法环系统图

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特性要因图法特性要因图法 ----五项分析不是独立五项分析不是独立 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人的分析 1:技能问题 2:制度是否影响人的工作 3:是选人的问题吗 4:是培训不够吗5:是技能不对口吗 6:是人员对公司心猿意马。 7:有责任人吗 8: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会操作机器?人适应环境吗?人明白方法吗?人认识料吗?人认识料吗? 机:的分析 1:选型对吗? 2:保养问题吗? 3:给机器的配套对应吗? 4: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作机器的人对吗?机器的操作方法对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机器放的环境适应吗? 料的分析 1:是真货吗 2:型号对吗 3:有保质期吗 4:入厂检验了 5:用的符合规范吗 6:料适应环境吗,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料料与机器配合的了吗,: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和其它料会不互相影响? 法的分析 1:是按法做的吗 2:看的明白吗 3:写的明白吗 4:法适合吗 5:有法吗 6: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方法在这个环境下:方法是给对应的人吗?行吗?行吗? 环的分析 1:在时间轴上环境变了吗 2:光线、温度、湿度、海拔、污染度考虑了吗 3:环境是安全的吗 4:环境是人为的吗?小环境与大坏境能并容:环境是人为的吗?吗? 问题的层次性 1:对人机料法环的初步定性 2:初步定性后的二次原因的查找 3:二次原因的查找仍然可以用人机料法环的分析 4:二次原因的查找定性后仍需要三次定性即对二次定性结果的原因查找,依然可以适宜和人机料法环的分析方法. 5:其实也就是多题几个为什么 举例

1:发现地上的机油 2:定性为人机料法环中的”机器”问题 3:机器有问题的原因是不是使用”人””法”” 环”的问题,而是”机”本身假冒产品. 4:假”机”的原因是买的”人”有问题 5:为什么”人”有问题呢? 6:是没有监督的”法” 特性要因图解决不了问题的原因 1:特性国因图只是原因分析部分 2:下面应还有解决措施的深入(按照我们纠正预防的法是要有: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完成情况、举一反三、系统杜绝) 3:所以将人机料法环的方法当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可能解决好问题的。(只走了纠正预防的第一步) 纠正措施的QC手法手法纠正措施的 措施制定的系统图法 手段1 手段1 ---------------------------------------------- 手段1 原因1(达到的目的)手段1 手段2 手段1 ---------------- 全面的特性要因(人机料法环)系统图法全面的特性要因(人机料法环)+系统图法 a1 ---------------A B A a2 ---------------c1 ---------------特性特性 C c2 ---------------- C D D d1 ---------------d2 ---------------- 在每个手段不可缺少的就是责任人,方法和何时达到何效果在每个手段不可缺少的就是责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