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 选择题精选(一)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 选择题精选(一)
浙教版科学九上第二章《物质转化和材料利用》 选择题精选(一)

第二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选择题精选(一) 1.(2019·扬州)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钾

B、铁

C、铜

D、金

2.(2019·益阳)下列四种金属中,能与稀H2SO4反应放出H2的是()

A、Cu

B、Ag

C、Zn

D、Hg

3.垃圾分类从我做起。金属饮料罐属于()

4.小明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如下实验流程,依据该流程设计,下面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

A、①稀盐酸②硝酸银

B、①稀硫酸②硫酸锌

C、①稀盐酸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硝酸镁

5.(2019·株洲)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A、铝片

B、钢材

C、白酒

D、蔗糖

6. (2019·宁波)将一定量的铜锌混合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得到的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均无现象。则滤渣中()

A、定有银,可能有铜和锌

B、一定有银,可能有铜,一定没有锌

C、一定有银和铜,可能有锌

D、一定有银和铜,一定没有锌

7.(2019·雅安)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Fe丝、Cu丝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

B、将Fe丝、Cu丝、Ag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Fe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AgNO3溶液中

D、将Fe丝、Ag丝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8.(2019·襄阳)工业上常用煤制备水煤气,其主要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发生改变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2019·郴州)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10.按图所示装置,持续通入气态物质X,可以看到紫色石蕊小花不变红,玻璃管中有红色物质生成,

无水CuSO4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可能是()

A、氢气和水蒸气

B、氢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氢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11.中国科学家研制的一种高强度镁合金材料接近了理论上镁合金的强度极限,登上nature封面。

下列关于镁合金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

B、镁合金的硬度比其各成分金属大

C、镁合金是将镁和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

D、镁合金的熔点比其各成分金属要高

12.(2019·娄底)下列生活用品所含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高温13.(2019·梧州)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炼锡方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SnO2+2C=====

Sn+2CO↑,该反应属于()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2019·杭州)据报道,我省某民营企业研发的“天鹊”火箭发动机试车成功,这种火箭发动机用液态氧、液态甲烷作燃料,多项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有机物

B、甲烷具有可燃性

C、激态氧是由氧原子直接构成的

D、一定条件下液态氧和液态甲烷能发生化学反应15.(2019·衡阳)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铁

B、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D、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16.钛(Ti)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金属,兴趣小组要探究 Ti、Mg、Cu 的活动性顺序,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放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如下: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Mg、Ti、Cu

B、铜粉中混有钛粉,可用稀盐酸除去钛

C、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少

D、利用铜粉可以置换出可溶性钛盐溶液中的钛

17.(2019·巴中)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氧化物:干冰冰水混合物氧化铁

B、碱:烧碱纯碱氨水

C、混合物:合金海水高锰酸钾

D、有机物:甲烷乙醇碳酸钙

18.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把钠放入水中时,它能与水发生剧烈的反应并产生氢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该反应类型属于()

A、复分解反应

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

D、置换反应

19.(2019·黄石)用盐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探究锌、镁、

铜的金属活动性。下列有关现象,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A、铜片表面可以观察到气泡

B、锌片的试管比镁片的试管更热

C、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刺顺序为:镁>锌>铜

D、三支试管中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可以不同

20.光亮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最容易生锈的是()

21.(2019·海南)我国西汉时期,在《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意思是可溶性的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此为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该反应可推测出铜能与稀硫酸反应 B、该反应证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C、若铁足量,溶液的颜色将逐渐变为无色

D、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2.为比较铁和铜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根据下表实验现象不能证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方案是()

23.(2019·枣庄)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Z>Y>X

C、 X>Z>Y A、 Y>X>Z

24.(2019?青岛)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25.小金归类整理了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

省略),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反应①可制得NaOH

B、利用反应②可检验CO2

C、I中的反应说明制取氧气有多种途径

D、II中的反应说明氧气具有还原性

26.(2019·丽水)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

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

计的依据是()

A、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B、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 、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7.(2019·西宁)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 2H 5SH ),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 2H 5SH+9O 2=====点燃

4CO 2+2X+6H 2O ,下列关于X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X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X 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 、X 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D 、X 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8.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 、Cu →稀硫酸CuSO 4→氢氧化钠溶液Cu(OH)2

B 、S →氧气SO 2→蒸馏水

H 2SO 4 C 、Fe →稀盐酸FeCl 3→硝酸银溶液AgCl D 、C →氧气CO 2→澄清石灰水

CaCO 3

29.(2019·潍坊)《我不是药神》是一部关于白血病和印度药的电影作品。药品“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用于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和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原理是融合基因,使BCR-ABL 蛋白得不到磷酸,不能活化,就发不出指令,细胞的增殖态势得到抑制。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化学式为C 29H 31N 7O ·CH 4SO 3,关于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磺酸伊马替尼是8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 B 、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由77个原子构成

C 、甲磺酸伊马替尼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35:4

D 、甲磺酸伊马替尼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89

30.(2019·潍坊)镧(La )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 2O 3,La (OH )

3

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 3、La (NO 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

LaCl 3的是( )

A 、La 和稀盐酸

B 、La 2O 3和稀盐酸

C 、La (OH )3和稀盐酸

D 、La (OH )3和氯化钾溶液

31.煤中含有硫,燃烧会产生SO 2。某火力发电厂利用新方法,在吸收SO 2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产物。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过该流程的反应可以获得产物H 2SO 4

B 、整个反应持续进行需要不断加入FeSO 4

C 、FeSO 4→Fe 2(SO 4)3 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D 、反应中只有 Fe 、S 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32.(2019·成都)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实验目的的是( )

33.(2019·潍坊)向m克AgNO3、Cu(NO3)2和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滤液质量仍为m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Ag、Cu、Fe

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Fe(NO3)2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三个化学反应

34.(2019?菏泽)我国科研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氧化物

B、生成物丙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3:1

D、生成物丙中碳、氢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35.(2019·巴中)将铁粉加入到Zn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H2SO4,无气泡产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一定含有ZnSO4和FeSO4,可能含有CuSO4

B、滤渣中的固体只有Cu

C、反应后的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少

D、滤渣中的固体一定有Cu,可能含有Fe

36.下面对有关实验的设计与解释,不合理的是()

37.(2019·东营)“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 、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 2+4H 2O=======催化剂

光照2CH 4+4O 2

38.(2019·株洲)过氧乙酸对细菌和病毒具有高效、快速杀灭作用,

广泛应用于环境的消毒,如图为过氧乙酸的分子结构图(其中代表

碳原子,代表氢原子,

代表氧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过氧乙酸的化学式是CH 3COOOH (或C 2H 4O 3)

B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构成的

C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16

D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

39.要将待提纯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40.(2019?攀枝花)为了从含有FeSO 4、CuSO 4的工业废水中回收Cu 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体X中只含有Cu

B、试剂B是稀硫酸

C、溶液Z中的溶质为FeSO4和CuSO4

D、操作I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41.按照一定的依据把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的便捷途径。现有下列物质:①纯碱;②生石灰;③盐酸;④熟石灰;⑤甲烷;⑥铜;⑦石墨;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的有③⑤

B、属于单质的有②⑥⑦

C、属于碱的有①④

D、属于氧化物的有②

42.(2019·河北)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

B、滤渣中一定不含Fe,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和Cu(NO3)2

C、滤渣中一定含有Ag,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D、滤渣中一定含有Ag和Cu,滤液中可能含有Cu(NO3)2和AgNO3

43.向氧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不可能含有Cu

B、滤渣中不可能只含有Fe

C、滤液中可能含有FeSO4

D、滤液中可能含有CuSO4

44.(2019?烟台)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

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D、滤渣中一定有Ag

45.(2019·齐齐哈尔)向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B、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锌

D、若反应前加入的金属锌的质量和反应后滤渣的质量相等,则滤渣中一定不含锌和镁46.(2019·潍坊)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①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

②CO被还原为CO2

③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

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47.小科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结合实验现象,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

48.(2019·泰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下列相

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9.(2019·潍坊)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两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图中a、b、c、d分别表示相应物质的质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数值为14

B、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C、反应过程中乙与丁发生改变的质量比为5:6

D、充分反应后生成丙的质量为37.5g

50.(2019?眉山)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中,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综合复

第八讲第二章综合复习 一、选择题: 1、“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 2.在锰的某种氧化物中,锰与氧的质量比55∶56,锰的化合价为()。 A.+7B.+6C.+4D.+2 3.在化合物NaxRyOz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 A、x+y-z B、(x+y)/z C、(x+2z)/2y D、(2z-x)/y 4.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xA,元素B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y.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xBy B、AyBx C、BxAy D、ByAx 5.水泥的主要成分有:Ca2SiOx、Ca3SiOy、Ca3Al2Oz其中x、y、z的值分别是()A、2,2,3B、2,3,3C、4,5,6D、4,6,6 6.如果按照某种标准能将FeSO4、Na2SO3、NO划归为同一类物质,则下列物质中能划归为此类物质的是() A、KMnO4 B、Al2(SO4)3 C、KClO3 D、K2HPO4 7、根据下列叙述,对其“式”进行判断:(1)碱式磷酸钙的化学式为Ca4(OH)(PO4)3,②Fe3O4若看做“混合氧化物”时,可改写成FeO?Fe2O3,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前述写法,则Pb3O4(四氧化三铅)可改写为2PbO?PbO2(Pb的化合价为+2价,+4价),③为了方便某些化学计算,98%的浓H2SO4改写为 9H2SO4?H2O。其中错误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③ D、②③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1-3节练习包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第二章1-3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马德堡半球实 验 B.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C. 用吸管吸饮料盒中的牛 奶 D. 吸盘可以压在光滑的墙上 2.哈勃望远镜的外面“穿”有一件银白色“外衣”,其原因是它所处的高度 ( ) A. 空气密度大,温度高,太阳辐射弱 B. 空气密度大,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C. 空气密度小,温度高,太阳辐射强 D. 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太阳辐射强 3.下列关于绍兴市天气、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绍兴市四季分明,7、8月份多台风,描述的是天气 B. 今天最高气温:16℃,最低气温:10℃,描述的是气候 C. 夏季高温闷热多雷阵雨,描述的是天气 D. 夏冬两季季风现象明显,描述的是气候 4.民间用一种“拔罐子”的方法治疗腰腿疼痛。拔罐子时,用火将罐子里的空气加热,然后将罐子猛扣在病人的皮肤上,等冷下来之后,罐子就会吸附在皮肤上,将罐子取掉之后,可观察到皮肤上被拔的部位留下了红印。则上述事实( ) A. 只说明了大气有压强 B. 只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 C. 既说明了大气有压强,又说明了人体内部有压强 D. 既无法说明大气有压强,又无法说明人体内部有压强 5.小明为家中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如图所示,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盘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当盘中的水位下降到使瓶口露出水面时,空气进入瓶中,瓶中就会有水流出,使盘中的水位升高,瓶口又被浸没,瓶中的水不再流出.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塑料瓶中的水不会全部流掉的原因是()

A. 受水浮力的作用 B. 外界大气压的作用 C. 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 D. 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 6.当火车驶过时,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火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也非常危险,以下现象不能用解释此现象的规律解释的是() A. 风沿着窗外的墙面吹过时,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 B. 用吸管把饮料吸进嘴里 C. 大风会把不牢固的屋顶掀翻 D. 护航编队各船只多采用前后行驶而非并排行驶 > 7.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口”字形管子,管内装有染成红色的水,如果要使管中的水发生对流且沿顺时针方向流动,最好将加热点放在( ) A. A处 B. B处 C. C处 D. D处 8.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 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 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 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9.诗歌和谚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对诗歌和谚语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反映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地反映了山地气候的垂直变化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描述的是天气特征 D.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反映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 1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 A. 水从S管口流出 B. 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 C. 管内水面开始下落 D. 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 11.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是() A. 玻璃管的粗细,越粗,测得的结果越小 B. 玻璃管的长短,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大 C. 稍倾斜,倾斜时不准确,只有竖直时才准确 D. 在山上和山下做,在山上测得的值小,在山下测得的值大

【精选资料】八年级下浙教版科学第二章测试题与答案

A B C D 八年级下科学第三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Na-23 Cl-35.5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空气 B 、冰水混合物 C 、氧气 D 、高锰酸钾 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 A 、铁钉 B 、木炭 C 、白磷 D 、硫粉 5、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纱或水的是( ) A 、木炭 B 、铁丝 C 、硫 D 、红磷 6、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 A 、质量减少 B 、质量增加 C 、化学性质改变 D 、化学性质不变 7、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 6H 12O 6),下列不需要的是( ) A 、碳原子 B 、氢原子 C 、氮原子 D 、氧原子 8、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 +3O 2 2CO 2+2H 2O 可推测A 的化学式是( ) A 、CH 4 B 、 C 2H 4 C 、C 3H 6 D 、C 3H 8 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C+O 2点燃==CO 2 B 、2KClO 3 == 2KCl+3O 2↑ C 、Zn+ H 2SO 4 = ZnSO 4+H 2↑ D 、HCl + NaOH=NaCl+H 2O 10、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 ) A 、铁生锈 B 、水汽化 C 、煤燃烧 D 、呼吸作用 11、下列生理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1-3节》测试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鳌江镇第三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 1-3节》测试 班级姓名成绩 一、我会选(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50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 2. 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比约为1:4,这是指它们的() A.质量比 B.质量百分比 C.体积比 D.密度比 3. 地震造成一列含有12节油罐车的货运列车在宝成铁路109号隧道里起火,消防人员迅 速采取封堵隧道口、注水冷却等措施进行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D.BC 均是 4. 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必须使用催化剂 B.必须用含氧元素的物质作反应物 C.必须用排水法收集 D.必须用燃着的火柴检验是否收集满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蜡烛燃烧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 现有下列事实:①动物呼吸;②白磷自燃;③食物腐烂;④火药爆炸。它们的共同点是 ()A. 都发光 B. 都剧烈燃烧 C. 都是氧化反应 D. 都发生爆炸 7. 某气体即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8.下列各组物质中,既是化合物,又是氧化物的是:() A.二氧化碳、冰 B.氯酸钾、二氧化锰 C.氧化镁、锰酸钾 D.水、液态氧 9. 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 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 A.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 B.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 C.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 D.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 10. 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11.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自然、缓慢氧化,有人叙述这些变化有如下共同点:○1都产生热量 ○2都要发光○3都属于氧化反应○4都很缓慢○5都需要物质与氧气接触○6都需要温度达到着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归纳及测试题

第2章 知识要点: 一、空气 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的组成:(体积比) 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空气的利用。 (1)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 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 氮气的用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 液态氮可作冷冻剂 (2)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氧气的用途: 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 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 (3)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 制作保护气 用途制成各种电光源 用于激光技术 二、氧气和氧化 1、氧气的物理性质: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 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 (1)硫在氧气中燃烧: (2)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 焰) (2)铁在氧气中燃烧: (3)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 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 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 3、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可引起爆炸 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 4、氧气的制取

(1)实验室制取 ①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 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H 2O2 ====2H2O +O2 2KMnO4====K2MnO4 + MnO2 +O2 2KClO3 =======2KCl +3O2 ②实验室装置图课本45和46页 ③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2)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 5、催化剂。 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 二不变:本身质量化学反应前后不变 本身化学性质 6、灭火和火灾自救 (1)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可燃物燃烧条件跟氧气充分接触 (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灭火方法跟氧气隔绝 (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 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A+B C (2)分解反应:A B+C 2、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①原子种类②元素种类③原子数目 ④物质总质量 3、化学方程式。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以下几种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A.人工降雨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制尿素、化肥 D.灭火器灭火 2.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若用这种气体与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 B.该气体的性质与氧气不同 C.可采用与制氧气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 D.加热时要使试管受热均匀,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 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D.只含有C、H两种元素。 4.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 C.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 D.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5.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 举办权。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 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 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实验室制CO2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 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7.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A.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 可组装制取CO2的发生装置 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杂质 C.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D.用适量的稀硫酸来除去热水壶里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8.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光合作用能将无机物转化成为有机物 B.凡是绿色植物体的细胞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 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还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微粒的模型和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知识点归纳 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常见的符号有电路元件符号,交通符号,物理量符号,天气现象符号等)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一个公式、一个复杂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第2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则是。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数目。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填“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 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硫、碳、磷、硅)及稀有气体 6、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 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 2、汤姆森--“葡萄干面包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 3、卢瑟福--“核式(行星绕太阳)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发现带正电荷质量很大的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 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 质子(带正电) 夸克 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电) (1)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5)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6)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三、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微粒模型与符号第五节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一)元素符号 学习目标 1.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及中文名称规则。 2.熟记常见元素的中文名称和元素符号。 3.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夯实基础巩固 1.请按照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判断,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镁MG B.铜Cu C.锰mn D.锌ZN 2.目前已发现的元素达112种,所以很多元素都是由第一个大写字母带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的。下列各组元素中,其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大写字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氯、钙、铁 B.铝、银、氩 C.氖、钠、硅 D.镁、锰、锌 3.化学符号中常见表示法有“3Al”“I2”“S2+”“”等,化学符号中不同部位所出现的数字意义是不同的。“2H”表示的意义是()。 A.只能表示两个氢元素 B.只能表示两种氢元素 C.只能表示两个氢原子 D.既表示两个氢元素,又表示两个氢原子 4.查找下列元素符号所对应的元素中文名称,判断下列符号所表示的元素全部为金属元素的是()。 A.O、H、Cl B.Al、Fe、Zn C.H、P、Si D.Hg、N、Au 5.元素符号是最基本的化学语言之一,元素符号通常用该元素的第一个字母大写来表示,当两种元素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则附上作为该元素的符号。 6.以H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有He、Hg等。请你写出分别以B、C、M、N为字头的元素符号(每空写出两种元素符号即可)。 以字母B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C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M开头的元素符号。 以字母N开头的元素符号。 7.填写并强记下表中元素的中文名称及符号。

能力提升培优 8.大序号的元素大多都是实验室中人工合成的。1982年,德国的达姆斯塔特用高速铁离子轰击铋靶,一个星期后,一个第109号元素的原子诞生了,而且存在了0.005 s。后来定名为“Mertnerium”,中文名为“”。其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是()。 A.Mt B.mt C.mT D.MT 9.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的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10.中国对某些化学元素名称在统一规范前曾有其他叫法。其中“矽”元素在1871年的《化学鉴原》最早出现,它的含量在地壳中占第二位。现代化学中“矽”的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分别是()。 A.锡、Sn B.铝、Al C.氧、O D.硅、Si 11.元素符号前是否带上数字所表达的意义不完全相同,不同种类的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完全相同。 (1)“N”既可以表示,又可以表示,而“3N”只表示。 (2)金属、稀有气体、某些非金属单质(如碳、硫、磷)等一些元素的单质,其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该元素的单质。请写出“Cu”符号所表达的三层意思:①;②;③。 12.在前一课时中,我们曾学习了元素的分布及某些元素的性质、作用等相关知识。请按要求写出下列有关元素符号: (1)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非金属元素。 (2)地壳中分布最多的两种金属元素。 (3)一种呈黄色固态的非金属单质。 (4)构成人体骨骼、牙齿等必不可少的金属元素。 13.请根据初中科学学习阶段所要求的30多种元素的名称进行分析,按要求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1)除氦、氖、氩等稀有气体外,常温常压下其单质为气体的元素有。(2)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非金属元素有。 (3)常温下其单质为液体的金属元素有。 (4)常温下为固体的非金属有。 中考实战演练 14.【泰州】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A.Ni B.NI C.N D.Na 15.【滨州】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碳、钙、铜 B.氢、汞、铁、银 C.钠、镁、氧、氮 D.锰、硫、锌、钡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2章综合测评卷

第2章综合测评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I:127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利用模型和符号来表达某一事物是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下列各项中,属于符号的是()。 A.某同学的姓名 B.历史人物的蜡像 C.电视机的电路图 D.期中成绩汇总表 2.某物质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2题)A.该物质的1个分子含5个原子 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H4 C.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D.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 3.下列对原子、分子、离子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原子能构成分子,但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原子核里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4.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经历了漫长的探究过程。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在实验和探索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的。下列关于不同阶段的原子模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汤姆生建立的“汤姆生模型”认为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绕原子核运行 B.卢瑟福建立的“卢瑟福模型”认为电子像云雾一样出现在原子核周围 C.玻尔建立的“分层模型”认为电子在原子核周围分层运动 D.现代科学家认为电子像西瓜子似的嵌在原子中 5.据中央电视台对云南抚仙湖湖底古城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子数为6 B.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 6.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则下列元素的原子中,可以产生NMR 现象的是()。 . 7.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A.Al B.N2 C.Cl D.H 8.物质的化学式不能凭空想象,而应由实验确定,一种物质只能书写出一种化学式。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氖气Ne2 B.氧化铁FeO C.硫酸钠Na2SO4 D.高锰酸钾K2MnO4

新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较难题

、化学式、化合价 分子或1个游离的H 2O 分子。若晶体中每 8个笼有6个容纳了 CH 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 离的H 2O 分子填充。则 1 ?黄瓜中富含维生素 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维生素 C 由 元素 组成, 它 的化学式 为 。维生素C 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 减少维生素C 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 _____________ HO —C ----- C —OH GH ——UH C HO OH 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 C 。维生素C 片保存时,应 的一条化学性质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是自然科学的重要 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 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 含有一种叫 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 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o 据此推测下 HIC — H n I II 3. 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这种分子由 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分子式(化学式) 1134个碳原 4.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 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 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 C 巨CIBr o 命名方法是按 。按此命 “C 可略去) ,122 __________________ , 2402 __________________ 5.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 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 俗称 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 2O 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 1301 可燃冰”。 1 个 CH 4 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6. 7. A 、3CH 4H 2O B 、CH 4 3H 2O C CH 4 6H 2O D 、 CH 4 8H 2O 在锰的某种氧化物中, 锰与氧的质量比 55 : 56,锰的化合价为 A .+ 7 B .+ 6 C.+ 4 D . 在化合物NaxRyOz 中,元素R 的化合价为 A 、X + y — z B 、(x + y ) /z A 、B 、 C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1、 C 、(x + 2z ) /2y + 6、— 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 D 、(2z — x ) /y )A 、ABC 4 B 、A 4B C 3 C A 2BC 3 D 、A 2BC 4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含有同种原子团的是 A 、NH 4CI 和 NH 3 B 、Na 2SQ 和 SO 3 C KMnO 4 和 K 2MnO 4 10 .元素A 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则 A 、 B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D 、KCIQ 和 Ca(ClO 3)2 Na x A,元素B 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BCl y . A 、A x B y B 、A y B x C 、B x A y D 、B y A x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一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 A、地球仪; B、 t; C、ρ; D、细胞模式图; E、地图; F、S=vt; G、W.C; H、 O 2 ★读图:书本P图2-3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得:(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37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 第二节:物质的微观粒子模型 1、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利用水分子的电解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 (2)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3)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电解水最终变成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质量比为,这是个变化。 ★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 如、、等。(注:物质也可能 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 有、、三大类) 3、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不同种类和不同数量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 质种类有、等,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 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 A、原子质量小,分子质量大; B、原子体积小,分子体积大;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E、原子是化学 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4、原子体积很小,原子半径一般在数量级。碳原子半径约为,1个碳原子质量约为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思考这些模型提出的依据??)1、 英国道尔顿: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

新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较难题

一、化学式、化合价 1 ?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维生素C由 _________________ 元素组成,它的化学式 为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 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 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一条化学性质 2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 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 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下 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 H H n 1 1 II H —O ——H O ( C K—C—H I11—C —C —O —o —H I II It A B C D 3. 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这 种分子由 1134个碳原 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分子式(化学式) 4?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 学式是C巨CIBr。命名方法是按 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 “ O可略去)。按此命 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1301 ________________ , 122 __________________ , 2402 ____________________ 。 5.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 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 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 分子或1个游离的 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 游 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 )

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 课堂练习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课堂练习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下列符号的“2”各表示什么意义 (1)H2O ; (2)2CO ; (3)O2-。 (4) 2 O 2、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铜离子,②氧气,③水 ④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⑤4个硫酸根离子 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 (1) 5个硝酸根离子 (2)二氧化碳 (3) 2个镁离子 (4) 3个氢氧根离子 (5) 3个钾离子 4、用序号回答: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电子⑤离子⑥原子核⑦中子⑨元素中,选择:(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写出3种),其中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和构成的。 (2)元素的种类由数决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数和_数决定。(3)Mg和Mg2+因具有相同的数,故属于同种 5、市售的“脑黄金”(DHA)是从深海鱼油中提取的,主要成分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25H50COOH,它是由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中有个原子。 6、云南盛产三七、天麻、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其中天麻的主要成分是天麻素,其化学式为C13H18O7,它具有镇静、安眠和镇痛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等病症。从天麻素的化学式C13H18O7,将你所知道的信息(即该化学式的涵义)至少写出三项: ⑴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Cl元素化合价从低到高排列:Cl2 HClO HCl Cl2O7 HClO3 8、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 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电荷) (电性)原子核 (带电荷)中子(中子电) 相关说明:(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 ★(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中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注:联系后面讲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 9、在①海水、②碘盐、③氯化钾、④四氧化三铁、⑤空气、⑥碱式碳酸铜、⑦

新浙教版科学八下第二章较难题

一、化学式、化合价 1.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右图。维生素C由 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它的化学式 为。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 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____________。维生素C片保存时,应注意避热、避光、密封,请你据此推测维生素C的一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是自然科学的重要 思想。过氧化氢是一种常用的杀菌消毒剂,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分子中 含有一种叫“过氧基”的结构(右图表中方框框出部分)。据此推测下 列物质中,可作杀菌消毒剂的是() 3.1993年,中美两国科学家共同合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碳氢分子,这种分子由1134个碳原子和1146个氢原子构成。请你写出此种物质的分子式(化学式)。4.当前发展较快、高效低毒的灭火剂叫“1211”灭火剂,其化学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的原子数(末尾的“O”可略去)。按此命名原则,写出下列几种新型灭火剂的化学式: 1301 ,122 ,2402 。 5.第28届国际地质大会提供的资料显示,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可燃冰”是一种晶体,晶体中平均每46个H2O分子构建成8个笼,每个笼内可容纳1个CH4分子或1个游离的H2O分子。若晶体中每8个笼有6个容纳了CH4分子,另外2个笼被游离的H2O分子填充。则“可燃冰”的平均组成可表示为() A、3CH4·H2O B、CH4·3H2O C、CH4·6H2O D、CH4·8H2O 6.在锰的某种氧化物中,锰与氧的质量比55∶56,锰的化合价为()。 A.+7 B.+6 C.+4 D.+2 7.在化合物NaxRyOz中,元素R的化合价为() A、x+y-z B、(x+y)/z C、(x+2z)/2y D、(2z-x)/y 8.A、B、C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1、+6、-2,这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A、ABC4B、A4BC3C、A2BC3D、A2BC4 9.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含有同种原子团的是() A、NH4Cl和NH3 B、Na2SO3和SO3 C、KMnO4和K2MnO4 D、KClO3和Ca(ClO3)2 10.元素A与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 x A,元素B与氯形成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BCl y.则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A、A x B y B、A y B x C、B x A y D、B y A x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测试卷(含答案)

第2章测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 Ca—40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图示不属于模型的是() 2.国产大型客机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元素符号不同 B.原子质量不同 C.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3.关于原子及原子结构发现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汤姆生、卢瑟福两位科学家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推理和想象建构原子模型的 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发生变化时,元素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 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表现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 4.一种碳-12原子的质量为a千克,X原子的质量为b千克,则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a/12b B.12a/b C.b/12a D.12b/a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AlO B.Al2O3 C.O2Al3D.OAl

6.如图所示,密封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上提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7.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H 2O ——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 B .4H —— 4个氢元素 C .C a +2 ——1个钙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2CO 2——两个二氧化碳离子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A .铝Al B .氯化钾KCL C .氧化铜CuO D .五氧化二磷P 2O 5 9.胭脂红是一种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其化学式是C 20H 11N 2O 10S 3Na 3。下列关于胭脂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 B .1个胭脂红分子中含有49个原子 C .该化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4 g 10.下图形象地表示了氯化钠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B .钠原子与钠离子都不显电性 C .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 D .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第二章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单元检测 班级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 1 P—31O —16 K —39 Cl —35.5 Hg —201 Mn —55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川融化成水 B .空气液化制氧气 2、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占78%的是( A .氧气 B .氮气 C ) C.铁生锈 .氧化碳 D ?电灯发光发热 3、据CCTV报道,2005年5月22日上午,我国对珠穆朗玛峰高度进行重新测量的测量队员成 功登上空气稀薄的顶峰,竖起测量觇标。测量队员所携带的贮气瓶中,含有的气体主要 是() A .氮气 B .氢气C 4、下列各项中,组成人的呼吸系统的是( A.鼻、咽、喉 B. 呼吸道和肺 5、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 A. 白天 B. 晚上.氧气D 氧化碳 C. ) C. 气管和肺 D. 气管、支气管和肺 在光的情况下D. 昼夜 A .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C.氧气在一183 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 7、下列对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有发光发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8、下列灭火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D.氧气在一183 C时变为无色的固体 .燃烧一定有火焰. .燃烧一定有气体产生 A .油锅着火用水浇灭 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9、与自然界碳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10、空气污染给人类和大自然带来严重危害。是( A C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 微生物的分解反应 D.水分蒸发F列措施中,对减少空气污染没有直接作用的 ) .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 B .提倡使用无磷洗衣粉 D .工厂的废气经净化处理后排放 .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11、F列物质中, 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蓝紫色火焰的的是( A .红磷 12、下列物质中, B.木炭 属于氧化物的是 B . Q .硫 D.铁 13、正确表达光合作用过程的式子 是 T .CaO ) .KCIQ B. .氧化碳+水 光能 T有机物+氧气 光能 C.二氧化碳+水叶T本有机物+氧气 14、能把氧气、二氧化碳、空气三瓶气体一一 光能 氧气+水T D. 区别出来的方法是 C.用紫色石蕊试液 有机物+二氧化碳 () : D.用托盘天平称量

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知识点(带答案)

一、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现象(变浑浊), 二、空气的成分()内填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3% ); 二氧化碳 ( 0.04% ); 水及杂质 (0.03%)。法国的(拉瓦锡)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三、如图,红磷为什么要过量?(燃烧完集气瓶中的氧气) 燃烧时现象:(生成大量白烟)待红磷燃烧结束,冷却后打开夹, 现象(水会进入集气瓶)原因:(氧气反应完了,里面压强变小)。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1/5)。 若红磷太少,结果偏(小)。若没冷却就打开夹,结果偏(小), 若漏气,结果偏(小)点燃红磷后,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子塞得太慢, 结果偏(大),实验开始时,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结果偏(大)。 四、氮气的用途:充氮气可以延长灯泡寿命,可防腐、保鲜,可制炸药、化肥。可麻醉、冷冻。 二氧化碳的用途:固态二氧化碳叫 (干冰) ,可人工降雨、致冷剂,可灭火,可做汽水。 稀有气体的用途:(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如:(霓虹灯),冷冻、可麻醉。 五、氧气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固态、液态氧气的颜色是(蓝)色。它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六、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硫在空气中燃烧(S+O 2=点燃=SO 2),在空气中现象(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现象(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碳在氧气中燃烧 (C+O 2=点燃=CO 2,现象: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白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 2=点燃=2P 2O 5),现象:(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 2=点燃=Fe 3O 4 ),现象:(火星四射),产生一种(黑)色固体。铁丝螺旋状绕在火柴上,目的(增加与氧气接触的面积),火柴作用(引燃),瓶底要留些(水或沙),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火星使瓶底破裂),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空气冷冻分离法),先(压缩、降温),成为液态空气,再(低温蒸发),出来的是(氮气),剩下的是(液氧)。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如: 九、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1.铁生锈2.面粉厂粉尘爆炸3.呼吸作用4.夏天的“鬼火”5.煤气燃烧6.食品腐烂,以上这些,属于燃烧的是 ,爆炸的是 ,缓慢氧化 ,自燃 。以上四个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有助燃剂或有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灭火的方法(把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移开可燃物)、(隔离空气)。自燃是由于(缓慢氧化)引起的。爆炸: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注意:爆炸有: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 放热的化学反应:(燃烧的都是),(镁与稀盐酸反应)吸热:(加热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铵反应)。 十、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数目)保持不变,只是发生了(重新组合)。(元素种类)也不变。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遵循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铁燃烧后,质量变大,原因是(有氧气参加了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氯酸钾加热后,质量变小,原因是(有氧气生成,跑掉了),(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