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好与坏,从个人来讲,影响

学生一辈子,从长远、从整个国家和社会来讲,又是影响

到 国家将来与社会和谐的大事情。从农村初中教育工作

的一些 现状来看,当前农村的一些初中学校 “智育第

一, 分数挂帅 的现象有所回潮。很多学校普遍淡化德育

工作,存在着片面 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没有真正把德育

工作摆在首位。针对这

现象,怎样抓好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必须引起教育工

作 者的高度重视。

、农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1.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影响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全

面开展。农村教育投入有限,现代化教学设备缺乏,多数

农村初中的德育工作靠学校单腿支撑。

学校办学质量的观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教师就有业绩,校仍是“一张嘴、两支笔、三尺讲台 式的言传身教,教学

手段落后大大影响了德育工作的实效。 农民经济收入少,家

长长期外出务工,造成众多留守子女,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

2.重智育轻德育的片面认识依然较严重, 致使德育工作

有投入无产出。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 教师、学校乃

至社会都未曾改变以分数作为评定学生发展、 教师教学水平、

学校就有光彩,这些现实的、看得见的东西往往成为趋之若骛的对象;而思想品德和良性道德的教育成绩,总是呈隐性

状态存在,其效益短时间很不容易凸显。因而,学校特别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出现“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教学时间要多少有多少,德育时间剩多少是多少” 的尴尬被动局面。

农村中学里,不愿把精力和时间更多地花在德育教育上,致

3.德育工作方法和内容缺乏创新,难以发挥德育的特有

功能。部分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还停留在表层,没有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状况,未曾研究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学校德育工作以不突破安全红线、以“不出事”为最高标准,教育内容与生活脱节,很少给学生创设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的机会,导致原本实践性很强的德育教育,变成了简单的概念灌输和纯粹的道德说教。

4.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不力,使德育教育缺乏后劲。班主

任作为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工作压力大,待遇低,严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稳定性、积极性。同时,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缺乏实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还与现实要求不相适应。由于经费缺乏,农村中学很少派班主任参加业务培训、经验交流等,导致德育内容思想僵化,德育队伍断层。“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信念在部分教师中缺乏,还有少数教师道德失范,品行欠佳,学校对师德的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对师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落实农村初中德育教育的对策

1.与时俱进,转变德育观念,创新德育内容。农村中

德育教育必须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基础上,树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念。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教育的总体目标,科

学地规划中学阶段各年级的具体德育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要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学生,有区别地进行德育教育。

2.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

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中学的教育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提高农村学校的现代化水平,实施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德育教学的直观实效性。加强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创建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力作用,构建全方位的德育体系。

3.加强培训,提高德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农村中学

德育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有高度责任心、相对扎实稳定的德育教师队伍。要加强德育骨干教师、德育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的培养工作,并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示范作用,整体提高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水平。

4.因地制宜,开辟多种德育教育基地。面对新形势,农

村中学德育教育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和正确认识社会。因此,必须抓好德育基地的建设,努力为学生创造开展活动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5.创造条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农村中学德

育工作,要以人为本,从农村学生的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组织学生直接参与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生活实践。通过演讲、参观、访谈、文艺汇演、家庭劳动等活动,把学生置于必须作出道德选择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用探究、商量、讨论、甚至辩论的方法代替强制的灌输。使学生融情悟理,在明理中认同,在

自省中修正,自省与他省相融会,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充分

调动学生的内部动力,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百业教当先,五育德为首。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

统工程,是事关广大农村青少年学生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以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切实肩负起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把农村中学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