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地理 教学设计 沪教版

课题1:地理景观

示例一

一、教学目标

能够在一组景观图片中区分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通过浏览《地理景观》光盘,认识到地理景观之间存在着差异;了解地理世界的千姿百态,并开始喜欢地理。

二、教学流程

导入: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地理学家是怎样观察这个世界的?

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及其成因

地理景观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

浏览景观光盘,发现景观差异

小结:地理景观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三、主要教学过程设计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地理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吗?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这门学科,因而他们的回答可能是各种各样的,甚而是错误的。

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急于给出结论:同学们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地理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老师先不给出答案,看看上完课之后大家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

【评析】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知道的远远比教师想象中的要多。他们的表达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但教师并不打断他们急于纠正,而是把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寻找答案。

过渡:研究是从观察开始的,我们就先从大家眼睛看到的到处充满着地理景观的世界说起吧。

(二)观察图片,体会区别

教师出示“帕米尔高原”和“上海外滩夜景”景观图片提问:这两张地理景观图片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每个同学心里有一个判断标准,答案也就各种各样。老师用生活的眼睛看这两张景观图片,比较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意见;用画家的眼睛看着两张图片,比较同意第二位同学的意见;如果用地理的眼睛看这两张图片,我比较同意第三个同学的意见。第一张景观图片表现的是自然现象,这种景观地理学家称之为自然景观。第二张景观图片上海外滩夜景已经看不出自然本来的面目,人类活动的痕迹非常明显,这种景观我们称之为人文景观。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这两张图片中体会一下什么是自然景观,什么是人文景观。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2分钟。

教师出示10张景观图片提问: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哪些属于自然景观,哪些属于人文景观?

学生的答案肯定会不同,分歧会主要集中在第3和第6两张景观图片上。

教师提问:他们到底谁说得对呢?这里可以肯定的是1、2、5、7属于自然景观,大家对此没有争议。那么图3和图6到底属于哪一种景观呢?先来看看第3张图片。

教师提问:同意是自然景观的同学,可以说说你的理由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我们请同意人文景观的同学也摆摆你的想法?

学生答问后,教师提问:两位同学都看到了景观中既有陡峻的山势,也有巧夺天工的悬空寺,那么它到底属于哪一种景观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老师比较同意这种看法,当你关注陡峻的山势,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时,这是一张自然景观图片;当你关注依山而建的悬空寺时,这当然属于人文景观。

教师提问:第3张图片的问题解决了,现在,大家一起来看看图6,你有没有什么新的见解?

有了第3张图片的评定经验,学生肯定会从两个角度去审视这张图片。而且很有可能会有学生对另外几张图片也提出质疑,这时教师就要求学生:你能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图片,非常好。根据这10幅景观图片,同学们看看从哪些角度看图片属于自然景观,从哪些角度看图片又属于人文景观?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宇宙、动物、山、瀑布、树林属于自然景观;古建筑、民居、旅游、火车、人种、工业属于人文景观。

【评析】课本中没有给出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明确定义,两者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们自己体会两者的差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同时从多个角度的观察加深了他们对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理解。

(三)层层深入,探究原因

教师提问:当我们用地理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关注哪些是自然景观,哪些是人文景观。那么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地理学是研究什么的?

教师出示两张景观图片,一张是撒哈拉沙漠景观,一张是中国的江南水乡景观。

教师提问:地理学家不仅仅只是在发现这些现象,还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来看一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问:这两张景观照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由于学生多来自经济水平处于中上等的家庭,部分学生甚至到国外许多地方旅游过,其课外知识较为丰富,很多学生的回答虽用语不太准确,但意思表达还是会准确的。

学生答问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讲的都有道理,你们刚才说的热、干、湿、降水多等等都是地理环境的要素,会不会像大家想的那样,自然景观的种种差异真的就与地理环境有关呢?

教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张景观图片。教师出示“陕西窑洞”和“云南民居”景观图片。

教师提问:这两间房子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两间房子的用材和造型竟如此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学生参加“苦旅励志夏令营”时到过陕西,而班上也有老家是云南的孩子,所以他们会给出合理的解答。

教师归纳:说了这么多差别,看看原因也是与冷热、干湿等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地理景观千差万别,其实仔细想一想许多都是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

(四)交流总结,深化主题

教师提问:老师的这些图片都来自于我们手中的这张地理景观光盘。下面请大家打开这张光盘也和老师一样找出两个不同的景观,考考自己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教师总结:通过学习和交流我们大家不约而同的发现,地理景观的差异和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生活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和区域差异的学科。

教师提问:地理景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你们平时观察到的景观都有哪些变化呢?

学生答问后,教师总结:地理景观竟如此多姿多彩,今后我们的地理课堂也需要大家像今天这样积极的参与。

【评析】教师运用各种景观图片,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使抽象的“地理学”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

四、教学说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入门课,我最希望达成的学习目标是让孩子们喜欢地理。在教学中,我围绕“地理课是学什么的”这一问题展开,设计发散性的问题让学生们有话可说。尚德实验学校的孩子来自祖国各地,有的甚至去过世界很

多地方,他们知道的远远比我想象的要多。对于学生们的回答只要不涉及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小错误我一般不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课后,听课的老师向我提出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小时候我们也有很多错误的认识,长大之后自己也会把它当作笑话,一些问题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慢慢得到澄清的,正确的概念也会慢慢形成。

“地理景观”光盘是新教材的组成部分,课前我了解到班级里所有的孩子都有一台自己可以使用的电脑,对于一般的操作相当熟练,课堂中我没有安排讲解光盘使用方法的环节,直接让学生在摸索中学习。我们是一所寄宿制的民办中学,孩子们很难在课后立即上机,在课堂上,我安排学生利用7~8分钟时间浏览《地理景观》光盘,并进行简单的交流。这样课堂上时间就显得比较紧张,学生们有些依依不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下一个教学环节的进行。在新教材配套练习中,关于《地理景观》光盘的练习题很少,在教学中还需设计一些趣味性强,直接与《地理景观》光盘有关的小练习。

五、专家点评

“地理景观”专题是初中学生接触地理这门课程的“入门篇”,也是学习地理的“探路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节课的成败直接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因而,看似简单的一节课,却“身居要节”。高晓骏老师的这节课正是围绕这一目的来设计的。该课有两个独特之处:一是运用大量精美的地理景观图片,把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和千变万化的地理时空,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己观察、领悟其间的异同,使抽象的地理概念具体化;二是通过设疑—探讨—释疑等环节,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使学生感到,地理原来就在身边,地理学习并不是那么“难不可攀”,增强了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

本节课的教学,老师似乎过于偏重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另外,老师试图通过一系列提问,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地理的兴趣,但这些提问对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困难。

执教: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高晓骏

执笔: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利霞

点评:上海市南汇区教师进修学院王利霞

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练习

六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练习及答案 景观地图篇 1 地理景观 一.在钱币上印制各种景观是世界比较流行的做法,在担负商品交换媒介功能的同时,这些人民币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传递着浓缩自然、历史、文化为一体的中国精神。同学们,这些人民币上的景观你都认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套人民币票样 1.请将下列不同景观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A.布达拉宫(西藏拉萨)B.桂林山水(广西桂林)C.三潭印月(浙江杭州)D.人民大会堂(北京)E.长江三峡(重庆和湖北宜昌交界)F.东岳泰山(山东泰安)2.上述景观中主要反映人文景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二.美国摄影记者皮特和其妻子费斯走访了24个国家中的34个家庭,拍摄了不同家庭一星期内消耗的所有食品,以下两张照片摄于欧洲的德国和非洲的乍得。 美国《时代》周刊“饥饿的星球”专题照片 1.甲图是______的家庭照片,而乙图为______的家庭照片(填国家名称)。 2.在甲乙两图中,你发现了哪些差异?请试着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描述两者的差异。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地图的语言 一.阅读上海九号线线路示意图(部分段),回答下列问题。 上海九号线路示意图 1.列车从松江南站到__________站的行驶方向为自南向北,随后行驶的方向变为()。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东南向西北 D.自西向东 2.已知列车的行驶速度为80公里/小时,查得某班次列车5:50分从松江新城站出发,6:30 分到达桂林路站(平均每站停靠1分钟),可估算两站的距离为_________公里。 3.请举出一处九号线附近的旅游景点:__________。 2.2 地图上的经纬网 一.选择题。 1.下列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有………………………………………………() A.欧洲、北美洲 B.欧洲、非洲 C.非洲、大洋洲 D.亚洲、大洋洲 2. 下列大洲中,赤道大致经过其中部的是…………………………………………()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南美洲 3.南极洲完全位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4.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极洲 5. 我国位于……………………………………………………………………………() A.南半球和东半球 B.南半球和西半球 C.北半球和西半球 D.北半球和东半球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第二学期 期末考试试卷

六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期末考试试卷 (开图考试,即学生答题可看地图册,但不能翻阅地图册以外的任何资料) 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 60 分,将正确答案写在下面表格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班级姓名 1.地球上的一年是指() A.地球围绕地轴转一圈的时间 B.月球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C.太阳围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 D.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2.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总面积的() A.10% B.30% C.50% D.70% 3.我国处在夏季时,下列正值冬季的国家是() A.德国 B.澳大利亚 C.加拿大 D.埃及 4.我国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5.据报道,我国一些城市将预报PM2.5浓度,该项目监测的是()A.空气质量 B.土壤质量 C.水体质量 D.放射性物质 6.下列不属于温带气候类型的是() 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 7.“某一个地区分布着大片草原,草原上稀疏点缀着一些高大的树木,在多雨的湿季,植物生长茂盛;到了少雨的干季,草类凋萎,树木落叶,这里是长颈鹿、斑马等食草动物以及狮子等食肉动物栖息的理想场所”。请问以上描述的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8.中南半岛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A.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B.北高南低,山河相间 C.中间高,西周低 D.多高原、山地,地势崎岖不平 9.查看地图册,根据六大板块示意图上各大板块的运动方向推测,地中海的面积是在() A.拓宽 B.缩小 C.不变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 A.青藏高原 B. 巴西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东非高原 11.世界上水资源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澳大利亚 D.巴西 12.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脉 B.阿尔卑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 13.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是() A.自西向东 24小时 B.自西向东 12小时 C.自东向西 24小时 D.自东向西 365天 14.下列日期中,上海地区正午时人影最长的一天是() A.12月22日 B.3月21日 C.6月22日 D.9月23日 15.从北极上空向下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顺时针方向 B.自东向西 C.逆时针方向 16.越南是我国的邻国,它的首都是() A.万象 B.仰光 C.河内 D.胡志明市 17.欧洲多数国家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个别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已知德国某年的人口出生率为0.93%,人口死亡率为1.08%,那么德国这一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2.01% B.-2.01% C.0.15% D.-0.15% 18.中东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等国家,这里的资源很丰富。() A.水资源 B.铁矿 C.石油 D.煤炭 19.耶路撒冷是位于中东地区巴勒斯坦著名的宗教城市,它是、、、三大宗教的发源地。() A.佛教道教伊斯兰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 D. 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

沪教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考试试题 姓名:分数: 一.文言文阅读(40分) (一) 默写(10分) 1、靖安宅里当窗柳。 2、复恐匆匆说不尽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头花落未成阴。4、短笛无腔信口吹。 5、非人哉!__________ , ________。 6、日初出大如车盖, 。7、日初出沧沧凉凉,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4分) 8、友人惭,下车引之()。 9、元方入门不顾()。 10、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11、孔子不能决也()。 (三)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8分)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12、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⑴贫者语于富者曰()A、yù B、yì ⑵子何恃而往()A、shi B、chì ⑶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A、shù B、shǔ ⑷吾一瓶一钵足矣()A、bō B、bó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⑴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⑵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 ⑶犹未能也()⑷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14、解释下列句中词的古今意义。(2分) ⑴越明年古义:今义: ⑵买舟而下古义:今义: ⑶吾欲之南海古义:今义: ⑷西蜀之去南海古义:今义:

沪教版地理六年级(五四制)第二学期:5 自主学习 认识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案设计(无答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学习目标】 1.通过自读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特点。 2.通过阅读分析课文,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和人种特征。 3.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图片等材料,能从图中获取有用地理信息。 4.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学习重点】 1.通过自读了解地形特性。 2.通过阅读分析课文,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人种特征。 【学习难点】 能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本节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激发兴趣。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知识点一:黑非洲 1.“黑非洲”一般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_____。 2._____是黑种人的故乡,世界上其他地域的黑种人的祖先都在这里。 3.生活在这里的黑种人分属于几百个不同的种族,他们往往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还有各种各样的_____。 (二)知识点二:以高原为主的地形 1.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_____为主,大的高原有南非高原、东非高原和_____。 2.非洲的许多大河都发源于_____。 3.在东非高原上有一条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叫_____。沿_____有许多湖泊和火山。 (三)知识点三:撒哈拉沙漠 1.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区,沙漠面积达770万平方千米。撒哈拉沙漠植被稀少,土层少见,地表多是岩石裸露的石漠、碎石块组成的砾漠和细沙堆积的沙丘。沙丘的形状大多像弯弯的月亮,被称为“_____”。

2.撒哈拉沙漠气候_____。 3.撒哈拉沙漠多晴天,很少有下雨的日子,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下。降水少,再加上气温高,蒸发量大,显得特别干旱。 (四)知识点四:热带稀树草原 1.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量有明显的_____。降水多的湿季,草原一片葱绿,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成群结队,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降水少的干季,草木枯黄,动物也迁徙离开。 2.草原上稀疏点缀着伞形的金合欢树和粗壮的_____,这两种树能耐旱,波巴布树干很粗。 (五)知识点五:刚果河和刚果盆地 1.刚果盆地位于_____,赤道横穿其间。刚果盆地生长着茂密的热带森林,森林中有黑猩猩等多种动物。 2.刚果河虽没有尼罗河长,但是_____众多,水量非常丰富。 二、合作探究 1.说一说赤道附近几个国家的名称。 2.说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几个大高原和发源于这些高原的几条大河。 3.每年8月份,非洲是赤道以北的草原上动物多,还是赤道以南的草原上动物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三、达标测评 1.刚果河流经的气候区有()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沪教版语文六年级上 古诗文言文

望驿台 唐·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夜泉明·袁中道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迢迢牵牛星 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六字令三首 毛泽东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川之美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 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祖父和我》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朗读中的几种基本语调,能准确、清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通过朗读引导学生感受浓浓的祖孙情和作者向往自由的情感。 [设计说明]: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要善于运用朗读促说话、朗读促写作、朗读促理解及朗读促感悟。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是本课重点。 2.作者把“我”对祖父的深情与祖父对“我”的爱融入大花园的生活再现中,“我”对事物的热爱、自由自在的成长与祖父的爱密不可分,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设计说明]:学生在读到大花园的美景时,往往把那里的美丽、生机勃勃和祖父隔离开来。因此在学生了解“我”对大花园喜爱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感受这样美好的环境是疼爱“我”的祖父为“我”营造的,是因为祖父的爱才有了这片自由的天地,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设计: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家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凝聚着温情的字眼,有家真好。在人生的旅途中,或许我们会偶尔彷徨、偶尔感伤,但家人永远是我们温暖的源泉。特别是儿时的我们,那个陪我嬉戏玩乐,为我们遮风防雨的至

亲是谁呢?可能同学们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或者是祖母、祖父。《祖父和我》写了一副怎样的童年生活画卷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设计说明]:直接导入,通过质疑增加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散读课文,要求:标上小节号.圈出读不出或读不准的生词,让学生合作探究解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落实知识卡片关于语调的知识,读音上的共性问题板书重点落实,加强印象。 3.预设问题通读全完:你在读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受?(生:快乐、自由等)。 4. 有感情地自由朗读你觉得能够体现“我”快乐、自由情感的句子或段落。 5.全班交流:请学生个体朗读,教师要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一句(段)?”或“这一句中什么词语最让你感受到她的快乐自由?”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语言表述。 [设计说明]: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童年的欢乐和情趣,写出了浓浓的亲情,更写出了我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自由和天性。而这些作者想表达的情感,都隐喻在美景和鲜活的童年趣事背后,需要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感知。小组交流读后感,在体现合作学习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的认知。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景观地图篇 (一)地理景观 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和地理环境和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是家园更加美好。(二)地图 2.1地图的语言 1、地图的基本要素:①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②方向(指向标、经纬网)③图例④标记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2经纬线北–N 南-S 西-W 东-E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 圆圈。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 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

沪教版-六年级期末语文试卷

六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2017)(满分100分,时间100分钟)1.本试卷共25题,书写2分。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18分) 一、默写(10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红泥小火炉。 3.诗人陆游在《游山西村》看到农家丰盛的生活时,不禁写下“莫笑农家腊酒浑, 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月”似乎总能激起文人墨客的情思。杜甫《月夜忆舍弟》有诗“露 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月下独酌》中含有“月”的一联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6分) 5.下列加点词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逞.强(chěng)琳琅.(lán)招揽.(lǎn)济.济一堂(jǐ) B.攥.着(cuán )斑斓.(lán)镌.刻(jùn)拖男挈.女(qì) C.烂漫.(màn )老窖.(jiào)聒.耳(tián)纤.薄单弱(qiān) D.迸.裂(bèng)跳蚤.(zǎo)剿戮.(lù)不无裨.益(bì) 6.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正月十五那天,大街上的人济济一堂 ....,非常热闹。 B.盛开的白玉兰从高处向下说话,自然而然便有一种屈尊纡贵 ....的神气。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惟妙惟肖 ....。 D.一些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 ....,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三、语言运用(2分) 7.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忙碌的蜜蜂在花丛 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你从大自然中收获了什么启示呢?仿照划线句,写一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文言诗文阅读(15分) 四、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8题。(2分) 钱塘湖春行春夜喜雨 白居易杜甫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地理期末考试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00Km到达B点,再向北行100Km到达C点,然后向西行100Km到达D点,最后从D点走直线回到A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D的长度是100Km B. ABCD是一个正方形 C. DA的方向是正南 D. D与C的纬度相同、D与A的经度不相同 2.在一幅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 1:15 B. 1:500 C. 1:1500000 D. 1:15000 3.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A. 中国 B. 印度 C. 日本 4.下图中,能代表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风向的是() A. B. C. D. 5.在1:60 000 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是 ( ) A. 6千米 B. 600千米 C. 6 000千米 D. 60千米 6.如果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地的等高线都相交在一起,则说明该地可能是( ) A. 陡坡 B. 山地沟谷 C. 平地 D. 陡崖 7.小明的房子有160平方米,他想在作业本上将房子的平面图画出来,应选择的比例尺是 A. 1∶100 B. 1∶1000 C. 1∶10000 D. 1∶100000 8.经过长期的民族独立运动,印度于1947年终于摆脱了: ( ) A. 法国的殖民统治 B. 荷兰的殖民统治 C. 英国的殖民统治 D. 比利时的殖民统治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已达12.102亿,较2001年增加了1.81亿。有专家预言,到2030年前后,印度人口可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下列有关印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佛教的发源地 B. 不是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C. 人口世界第一 D. 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 10.印度人口多的优势有() ①劳动力丰富、价格低廉②消费群体广大③环境压力不大④就业机会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中国和印度都是金砖国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不包括() A. 都是发展中国家 B. 都是人口大国 C. 都是临海国 D. 都以热带气候为主 12.印度最重要的河流是() A. 印度河 B. 恒河 C. 湄公河 D. 湄南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A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 A. 正东 B. 正西 C. 东北 D. 东南 14.若C、D两点之间的球面距离为20厘米,则该地球仪的比例 尺大致是( ) A. 1∶100 000 000 B. 1∶200 000 000 C. D. 据此完成为遏制朝鲜的核武器、导弹开发,近年来对朝鲜实施了一系列制裁,下图为朝鲜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

街市》教案三篇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理解诗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4.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诗歌中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培养联想和想像的能力。 课前准备: 学生: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传说,并查阅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教学设计: 课前播放《xx》视频,活跃气氛。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晴朗的夜空,往往群星璀璨。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我们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和星星一起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那里,发生过多少美丽的故事,产生过多少神奇的传说,令人禁不住心驰神往。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呢?(屏显夜晚星空的美丽图片。)(生答:牛郎织女的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世人皆知,谁能告诉老师,这是一个悲剧还是一个喜剧。(悲剧)悲在哪里呢?(悲在牛郎织女天各一方,每年在七月七日才能相会一次。)不错!牛郎织女的故事多少让人觉得很凄美,因为他们天各一方,每年只能在鹊桥相会一次。我们每个

人心中都有一个关于他们的美好愿望,你们说说,是什么愿望呢?(希望他们能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好的。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美好的愿望,走进郭沫若先生的一首小诗——《天上的街市》,看看我们的愿望能否在诗中实现。(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了解作者 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的学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作为诗人的郭沫若,有怎样的特点。(屏显郭沫若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同学们,请看图片,这位文质彬彬,非常儒雅的先生就是郭沫若,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他的介绍。(生1读郭沫若的资料。)注意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星空》,请大家掌握。诗歌《天上的街市》就选自诗集《星空》。 三、初读诗歌 1.朗读诗歌,除了要注意读准字音,还要读准节奏,读准重音。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学们,诗歌中哪个词语不好读?(生齐答:“缥缈”)(板书:缥缈piāomiǎo)齐读。 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这首诗,展示一下。 2.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范例,请看大屏幕。找一位同学来读。(屏显一二节的节奏和重音)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读。生齐读一二节。 3.我们初步读准了节奏和重音,接着找一位同学来读三四节。(屏显三四节的节奏和重音)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读,注意读准节奏和重音。生齐读三四节。 4.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伴奏,请同学们把诗歌读得舒缓一点,轻松一点。生齐读全诗。 四、再读诗歌 1.诗中,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先生给我们描绘了一个仙境——天上的街市,我们一起来看看天上的街市有些什么?(屏显:天上的街市有些什么?)(板书:天上的街市) (明确:珍奇的物品、牛郎织女)

2017-2018年沪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册《受宠的象》资料寓言故事

《受宠的象》资料 寓言故事 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寓言的特点: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 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如何写寓言: 通过理解寓言含义、熟读寓言作品来做好写作准备。 什么是寓言?《现代汉语词典》上是这样解释“寓言”的: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其实我们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成语故事,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拔苗助长》、《亡羊补牢》等,这些喜闻乐见的成语故事很简短,含着的道理却很深刻,这就是寓言。 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情节高度凝练的故事中得到揭示。 怎样才能写好一则寓言。 首先要有一个通俗简单的故事。精彩的故事是寓言成功的开始,寓言的篇幅短小,其目的是寓事说理。通过讲述故事来达到说理的最终目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

到寓言的未来。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类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的成功之处在于故事的可读性很强,无论你的文化水准高低都能在简练明晰的故事中悟出道理。我国的寓言名篇《自相矛盾》也是如此。汉语中的矛盾一词就直接由这则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由此可以看出寓言的故事魅力是何等重要。 没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道理就没有一个安身的地方。同学们可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活动起来,让他们来到你的故事中,演讲出一个富含某种哲理的故事。但是所有的事物都要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不能有悖常理。故事既要短小又要趣味盎然、新鲜活泼,才能吸引人,让读者在笑声中有所获益。 其次,一个简单明白的道理是寓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蕴含一个怎样的道理,既要联系到作者的主旨,也要依据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决定。 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但是,好的寓言的寓意,会随着读者的阅读进程而逐渐明晰。这是寓言独立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所在。如古代作品《东施效颦》就很有代表性,他的寓意并未直接体现在文字中,但是读过的读者大都体会到东施效颦、欲盖弥彰的效果。而我们小朋友写寓言可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讲一些浅显的生活道理。例如:教育大家要尊老爱小、热爱劳动、不讲谎话等道理,也可以通过寓言给大家讲一些生活常识,教会大家遵守交通法则,正确使用水、电等。 小朋友们由于缺少生活经历不容易写出哲理深刻的寓言。但寓言一定要有一定的道理、现实意义或教育性。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题 (一) 春笋 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雨潇潇,绿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yān wù mí méng的水墨画。雨雾纷纷洒在竹叶上,“沙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滴答——滴答——”小水珠掉落在地上,渗进土里。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积聚力量。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bá dìér qǐ啦!瞧,màn shān biàn yě,密密麻麻,一个个像尖锥似的,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中沐浴。 啊,春笋长得多么顽强呀!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顶着沙砾冒出来,窜出石缝钻出来……啊,春笋长得多么huān chàng呀!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地长。“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向上! 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山花舒瓣为它们欢笑,松柏婆娑给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么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作贡献。 1、根据文中拼音,按顺序将词语写在括号里。 ()()()() 2、给破字选择正确的义项,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破土而出()打破记录()迅速破案() 破:①突破、破除②使损坏分开③花费④揭穿,使真相露出 3、在文中圈出描写春笋破土而出的动词。 4、填空。 (1)作者把竹山和竹林的美比作_________;用________和________比喻春雨的沙沙声。 (2)文中第3节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 ________。 5、读完短文,你知道小竹子的理想吗?试着写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认真读最后一节,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_,请你仿照着文中的排比形式再想象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论语八则》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论语八则》教学目标: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重点文言词语,理解各则语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水平。 2、结合本文的学习理解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教学难点: 1、掌握“而”字的两种基本用法,顺接和转接。 2、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付之于实践的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们常说四书五经,同学们知道“四书”指的是那四书吗?对,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书中的《论语》。

二、作者介绍及写作背景 1、解释题目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题目,什么是“论语”,请同学 们看到课文的注解1,从这里我们能够知道什么呢?很好,把它画出来。“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就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论语》 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很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2、作者简介好,我们现在来看一下作者:孔子,请同学们看到 注解一,从这里我们又能够知道孔子的什么信息?很好,用笔画出来。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与孟子并称“孔孟”,其中,孔子被称为 “圣人”。 三、整体感知 1、诵读全班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大意。 2、检查作业(扫除语言障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①读音论()语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罔()殆()而内自省()也默而识之()何有于我哉() ②字词的解释(投影字词与重要句子的翻译) a.要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通假字(“说”通“悦”(愉快)“女”通“汝”(你)“识”通“志”(记住))“知”通“智”(智慧) b.总结“而”的用法“而”字是个连词,它的基本用法有两种, 顺接和转接。课文中哪些是表顺接的,哪些是表转接的?明确:表顺 接的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表转接的有: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思而不学、 学而不厌。 ③重要句子的翻译 ④全文的翻译

沪教版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六年级地理(上)知识点 景观地图篇 (一)地理景观 1、地理景观:地球表面的地理景观丰富多样,既有山地、平原、河流、湖泊、森林、草原等自然景观,又有农田、工厂、矿山、道路、建筑、民俗等人文景观。不同地区的地理景观,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 地理景观始终处于变化与发展之中。目前,人们正在探索一条如何使人类与地理环境与谐共存与协调发展的道路,从而使地理景观更加靓丽,就是家园更加美好。 (二)地图 2、1地图的语言 1、地图的基本要素:①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②方向(指向标、经纬网) ③图例④标记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 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数字式(又名数字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1∶50,000,000,或1/50,000,000。 比例尺就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比较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大小与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比例尺小表示范围大内容简单 比例尺大表示范围小内容详细 读比例尺技巧: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 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①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2经纬线北–N 南-S 西-W 东-E

纬线 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就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就是半圆。 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生活中自然现象说明地球就是球形: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附解析)

乡镇(街道)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 重点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附解析) 题 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 分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9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3、请在试卷指定位置作答,在试卷密封线外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基础知识(共5小题,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指出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为了防止类似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患措 B 、突然,狂风和暴雨一齐倾泻下来。 C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 “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正式启动,拉开了全国一项大型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序幕。 2、读拼音,写词语。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 )头发 ( )鼻涕 ( )耳朵 ( )脂粉 ( )庙会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写成语。 (1)写与这些成语相关的人物。 卧薪尝胆( ) 破釜沉舟( ) 纸上谈兵( ) 指鹿为马( ) (2)与“小心翼翼”结构相同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与孔子教育思想有关的: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二、积累与运用(共4小题,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思考判断。 1.( )“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2.( )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3.(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4.(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意思是在鞭炮声里,一年又过去了。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2、抓住加点的词语分析句意,然后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字的词。 1、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年味变得( )了。 2、种树人十几天才来一次——种树人来得( )。 3、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日子过得( )。 4、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镭提炼得( )。 3、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请认真阅读这句话,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先补充词语,再根据要求选一选。 ( )( )画栋 万( )( )新 张灯( )( ) 百( )成( ) ( )( )共赏 ( )( )绕梁 见( )知( ) ( )空见( ) 上述成语中,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俞伯牙的《高山流水》、贝多芬的《月光曲》;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来赞美老舍笔下的老北京的春节。 三、口语交际(共1小题,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在你的身边是否有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发生,请举例子并就这一例子谈谈你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沪教版小学六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28分) (一)、默写(10分) 1、⑴,流响出疏桐。。 ⑵可怜九月初三夜,。 ⑶,夜深篱落一灯明。。 ⑷惆怅东栏一株雪,。 ⑸“学之,;不学,。” (二)、诗句赏析(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本诗的作者是代的诗人,他的诗被称为“” 2.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三)、阅读课内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是(朝代)主持编纂的一部通史。(2分) 2、解释加黑词(2分) ⑴、卿今当涂掌事()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3、翻译句子(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 书,学习的重要性。 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 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四)阅读课外文言文语段,回答问题。(6分) (一)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 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1.解释加黑的词。 (1)恐已暮矣()(2)善哉()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3.这则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7题(32分)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整理资料

沪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整理资料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 一、需要默写的古诗:(8首) 《望驿台》 、《秋思》、《宿新市徐公店》、《村晚》、《暮江吟》、《夜泉》、《迢迢牵牛星》、《嫦娥》 二、第三单元诗词:(古诗三首,十六字令三首,山川之美共5篇) 《望岳》、《观沧海》、《 饮湖上初晴后雨》《十六字令三首》、《山川之美》三、诗词理解: (一)《观沧海》 1、《观沧海》的作者是 三国 时期,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操 ,名 吉利 ,字 孟德 ,小名 阿瞒 。 2、解释加点字: (1)东临碣石:临: 登上 ,碣石: 山名 (2)水何澹澹:何: 多么 ,澹澹: 水波摇动的样子 (3)山岛竦峙:竦峙: 高高耸立 ,竦: 通“耸”,高 ,峙: 挺立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 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洪波: 汹涌澎湃的波浪 (5)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 银河 ,若: 像 。 (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幸: 庆幸 ,咏: 歌咏 ,志: 理想 , 咏志: 表达心志

3、《观沧海》这首古诗的中心: 全诗气势雄浑,苍凉悲壮,融入了诗人得胜归来的壮志豪情 。 4、《观沧海》这首诗通过描写 大海壮丽 的景象,表现了 诗人开阔的胸襟 , 抒发了 诗人对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 (二)《望岳》 1、《望岳》的作者是 唐 朝的诗人 杜甫 ,字 子美 ,自号 少陵野老 , 后世又称 杜少陵 , 杜工部 。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 ”,他的诗也被称为“ 诗史 ”。 杜甫与李白合称“ 李杜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 小李杜 ”。 2、解释加点字: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 对泰山的尊称 ,夫如何: 怎么样 ,齐鲁:齐国在泰山 北 ,鲁国在 泰山 南 。代称 山东 地区。未了: 不尽 。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 大自然 ,钟: 聚集 ,阴阳:阴指山之 北 ,阳指山之 南 。 (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 使心胸激荡 ,决: 裂开 ,眦: 眼眶 。入: 收入眼底,即看到 。 “决眦入归鸟”这句话运用了 夸张 的修辞手法。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 应当、定要 ,凌: 登上 。 小: 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3、《望岳》这首古诗的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