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措施

手术室职业危害及白我防护措施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手术室电器较多,易发生电击伤。紫外线消毒,出现机械故障须进行维修时,可对皮肤黏膜、眼睛等产生危害。手术

中,长时间的噪音刺激,可使护士出现失眠、头痛、精力不集中等神经衰弱

症状。不慎被锐利器械、刀、针割伤、刺伤的机会较多,易引起感染。

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可能接触到各种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血液、渗出物等所含致病微生物。

其他因素:手术室工作不规律,工作紧张,所以手术室医护人员患溃疡病、心脏病的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另外,护士手术中长时间站立、走动,易

引起下肢静脉曲张、慢性腰腿痛等。

防护措施

化学因素的防护:工作中应严格掌握各种化学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戴帽子、口罩、一次性手套,必要时戴眼镜,避免直接接触。取放消毒物品时要及时将容器盖盖好,防止气体挥发污染环境。如不慎将消毒剂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清水反复冲洗,尽量减少化学消毒剂对皮肤黏膜的损害。

物理机械因素及意外伤害的防护:手术室护士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电器,同时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掌握一定的用电常识,发生故障及时维修,保证设备完好;使用紫外线消毒时,如出现故障,进行维修时,应戴眼镜及防护面罩,避免皮肤、眼睛直接暴露在紫外线灯光下,弓I起眼和皮肤过敏;工作中,应选择性能好、噪音小的电器设备,尽可能把噪音降到最低限度。另外,多安排户外活动,以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要加强白我保护意识,谨慎操作;若不慎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破,应立即挤

出血液,用碘伏消毒,更换手套,必要时换岗。

微生物因素的防护:主要针对乙肝病毒。①工作时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于择期手术的病人,术前应做好乙肝五项的检查,如为阳性,应在通知单上注明,并安排指定手术间。手术室护士术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减少术中参观人员,术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便于术后焚烧。配合手术的人员如皮肤有破损,尽量不参加此类手术,此手术用具在未经消毒处理前不得随意搬到其他手术间。②参加手术人员,一律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术衣,穿隔离衣,戴无菌手套,术中所用的脏纱布、纱垫等可放在一个塑料袋内,以便术后处理。术前输液,术中传递器械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被针、刀片及锐利器械刺伤皮肤,一旦发生,应立即将伤口处的血液挤出,用3%碘伏消毒,再注射乙肝疫苗。③术后用过的污染器械,遵循清洗-消毒-再清洗的原则,防止水源污染。先清洗器械,再将器械浸泡在0.5%万福金安消毒液中,30分钟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擦干,再送高压消毒。吸引瓶用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倾倒,再清洗。手术室被污染的区域,如器械台、托盘、脚蹬、手术床、地面等均用0.5%万福金安消毒液擦拭,血压计、听诊器等放入紫外线灯下照射30分钟消毒。术后废弃的物品用黄色垃圾袋装好, 做终末消毒处理。术中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用后由后勤部门按医用垃圾回收。未用的物品,须重新高压灭菌后方可再用。④手术完毕,相关人员脱下隔离衣、手术衣、手套、鞋套等,离开手术间,进行淋浴。

其他因素的防护: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衡;适当参加健康的文体活动,减轻生理、心理压力,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果手术时间过长, 术中可在原

地活动双脚。应遵循节力原则,养成良好的姿势和习惯,减轻身体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