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2013年度学前组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新年的烟花还在眼前闪烁,繁杂的工作却悄然而至。不管我们是否已经理清陈年的纷繁思绪,新一年的征程已在脚下。我们年级组12位教师对新学期的工作充满着憧憬与期待,我们期待这些孩子都能平安健康的升入一年级;我们期待工作能够更加充实,并有个好收成。为了这些期待的实现,我们必须做好万分的准备,付出十分的辛劳。下面我就针对我们学前组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这学期的行为习惯培养计划。

一、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的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前班的孩子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穿衣服脱鞋袜都是家长帮忙,甚至是洗脸、洗脚、和收拾文具也是家长包办。家长们认为孩子还小,便“全权负责”,一次不落,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一旦形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也不做。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共育便成为关键,我们会利用开学,六一开好家长会,制定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方案,每个班主任要做通家长工作,首先要让家长提高认识:让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提高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这才是家长对孩子的真正的关心;其次,家长应该注重“第一次”的教育引导,充分给予孩子鼓励和赞赏,让孩子有自己做事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合理的饮食习惯,不吃零食不挑食。

学前班的孩子大都有吃零食、挑食的习惯。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现在正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吃零食、挑食能影响到孩子的生

长发育。怎样来改变学生的这种不好的习惯,让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呢?第一、老师要多用儿歌的形式让学生知道:吃零食、挑食是不好的习惯,特别是对身体的发育非常不好,不吃零食、不挑食的孩子是好孩子。第二、请家长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多样的饮食,注意不同饮食的合理安排,避免学生厌食。第三、家长在家要经常肯定孩子不吃零食不挑食的做法,老师在学校要经常表扬不吃零食不挑食的学生,并鼓励其他学生向他学习。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漱

这里的卫生习惯主要是指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需要老师为孩子做出好的榜样。。比如上厕所要冲水,要洗手,勤剪指甲等。其次要经常告诉学生不讲卫生的害处。老师定期检查学生的个人卫生,表扬做的好的同学,鼓励做得有欠缺的同学。

四、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讲文明来讲礼貌,。

在文明礼仪的培养中我们应该明白言传身教的巨大作用,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一定要文明用语,见到学生要面带微笑并主动打招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习惯。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做好入学准备。

1、培养学生课前认真准备、课下整理的习惯,这些都是作为一名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慢慢养成习惯。

2、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学前班的孩子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要想培养认真听的习惯,首先,教师讲课要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用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语言吸引住孩子们,让孩子们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久而久之养成爱听讲、想听讲、会听讲的习惯。其次,要进行听的训练。先让学生听懂。并让学生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眼睛看着对方。

3,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及正确读写的习惯。老师自己必须做到说话完整、清楚、有条理,才能起示范作用,上课时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长期坚持训练,相信各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读写姿势要正确:读要读得响亮、准确;写要写得认真、正确。

以上各种习惯不是孤立存在,需要我们每一学科的老师应在孩子初学时,共同多加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在体验中坚持,持之以恒,直到“习惯成自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