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特点和主要证候。

2 .熟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运用规律。

3.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

基本内容

1 ?阐述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分析它与《内经》所述的“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讲解卫气营血、三焦的证候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大法。

3.明确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

4.注意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一、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立的。叶氏在《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把卫气营血的理论引申发挥,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1.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2)病理特点: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3)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4)传变及转归:温邪犯卫,病变层次最浅,病情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若正气未衰,加上及时确当的治疗,温邪可从外解;若感邪过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温邪可入气;或因患者心阴、心气素虚,温邪可传营(血)分,出现重险证候。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

-

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

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

i

基本物质。

包括:元气(原气、真气)、宗气、营气、■

卫气等。

i

:

:

血是红色的液体物

I

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

2.气分证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皆属气分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是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

(1)主要症状:气分证临床类型较多,以热盛阳明为多见,主要症状是: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口渴饮冷,舌质红苔黄,脉洪大等。

(2)病理特点: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气分证的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惟气分湿热(包括暑湿)证,病变复杂,临床症状特殊。湿热病邪(或暑湿病邪)流连气分,涉及的主要病变部位有脾胃、膜原、胆腑、肠道等,证候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区别(详见三焦辨证)。其共有的症状是:发热,脘腹痞满,苔腻。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湿偏盛者,热为湿遏而身热不

扬;热偏盛者,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汗衰。脘腹痞满为湿热郁阻气机的表现。苔腻为湿热征象,初入气分,湿邪偏盛者为白腻苔,湿邪化热,热重湿轻或湿热俱盛时则变为黄腻苔或黄浊苔。可见,身热、脘腹痞满、苔腻是辨别气分是否有湿热内阻的基本症状。

(3)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4)传变及转归:气分证的形成,一是温邪自卫分传入;二是温邪径犯气分;三是气分伏热外发;四是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邪在气分,邪气既盛,正气抗邪力亦强,邪正相持之时,若正气奋起抗邪,或经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冀邪退而病愈。相反,若正不敌邪,或有失治、误治,温邪可自气分而陷入营血分,病变趋于严重,而进入危重时期。

3.营分证温邪入营,是以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以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2)病理特点: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

a辨证要点中无"汗大-

I

出”

I

-

因为气分证邪陷于肺

-

或脾胃,临床表现可

有汗大出;若邪陷肝i

胆则可致气机不畅,

邪热内郁而无汗。故■

-

汗出不为辩证要点。i

b温病发展到气分阶■

段多以实证为主,故

-

可称里实热证。但若I

-

里热耗伤津气较重,则会出现虚实夹杂

证,若出现津气外脱

温邪传入营(血)分,病机变化、证候类型大多基本相似,但湿热病邪(或暑湿病邪)化燥入营时,可见湿热燥化未净,而余湿留于气分之象,既有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等营分热炽的症状,又有苔腻等气分湿热征象。

(3)辨证要点:身热夜甚,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舌质红绛。确定温邪进入营分的依据,一是发热,二是神志异常,三是舌质红绛。

(4)传变及转归:营分证的形成,一是气分邪热失于清泄,或湿热病邪化燥化火传入营分;二是肺卫之邪乘虚径陷营分;三是伏邪自营分化热而出。营分病变介于气分与血分之间,温邪直入营分, 既可转出气分,又可深逼血分。

4.血分证温邪深入血分,病变已属极期或后期,病情危重。是指热邪深入,引起动血耗血,瘀热内阻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与营分证的鉴别:①有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斑疹显露。

②舌质由红绛转为深绛,神志异常加深加重。

(2)病理特点:耗血动血,瘀热内阻。

(3)辨证要点:急性多部位、多窍道出血、斑疹密布及舌质深绛。

(4)传变与转归:血分证的形成,一是营分邪热未及时透转气分,营热羁留,进而传入血分;二是卫分或气分邪热未解,而越期传入血分;三是血分伏热自发。血分病变病情危重凶险,积极而恰当的救治,可使血分邪热渐衰,正气逐渐恢复,病情缓解。热毒极盛,正不敌邪,可致血脉瘀阻,脏气衰竭或急性失血,气随血脱而死亡。

二、卫气营血证候的相互传变

l .自表入里指温邪循卫气营血层次渐进的深入,这就是叶天

士说的“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演变程序。

2.由里达表指温邪自血而营,由营转气,从气达表。还可逆

3 狂:瘀血阻于清窍、

邪热扰及神明,则清■

窍不利,神志异常。-

《伤寒论》中有“如i

I 向内陷,如邪热已从营分透出气分,又能自气分内陷营分,可有多次反复,这是由邪正消长起伏所决定的。

3.传变不分表里渐次指温邪不循卫气营血表里层次的传变,

I

■卫气营血证候演变可越期或重叠。临床上常有卫气同病、气营(血)

a - 两燔、卫营(血)同病,甚至卫气营血俱病的复杂演变过程。

9

I 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一是明确病变深浅层次;二是确定证候

类型及病变性质;三是为确立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

卫气营血辨证表

三、三焦辨证

三焦辨证理论源于《内经》、《难经》,发展于温病学派,为 清代医家吴鞠通所倡导。

三焦辨证在于阐明三焦所属脏腑的病机变化、病变部位、证候 类型及性质等,还能反映温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基本反映 温病初期、中期、末期(后期或晚期)的病机变化规律。

(―)三焦的证候与病理

1 ?邪在上焦邪在上焦多为温病的初期,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 阴心包的病变。常见证候类型有:

(1) 邪犯肺卫证

①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 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

卫气受郁,肺气失宣。

③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2) 肺热壅盛证

① 临床表现: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 ② 病理: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③ 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3) 湿热阻肺证

① 临床表现:症见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 苔白腻,脉濡缓。

② 病理:湿热阻肺,肺失肃降。

③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邪热犯肺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化源欲绝。化源欲绝是肺不主气,

动血耗血, 血

瘀热内阻

三焦的生理: 1. 通行元气,总司全 ■

身的气机和气化。 ■ ■

:

2. 为水液运行之道

温病

温病学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著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著《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1.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2.温病特点: ①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②多具传染性、浒性、季节性、地域性 ③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④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3.温热性质温病包括①风温②春温③暑温④秋燥⑤大头瘟⑥烂喉痧 4.湿热性质温病包括①湿温②暑湿③伏暑 5.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 1.致病特点: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1)风热病邪:①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②易化燥伤阴③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①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②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①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②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③传变较慢,病势

缠绵 4)燥热病邪:①病变以肺为主②易致津液干燥③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①邪气内伏,热自里发②里热内迫特性显着③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①攻窜流走②蕴结壅滞 7)疠气:①致病力强②传染性强③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④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2.温病发病类型新感温病:初起邪多在表,一般无里热证,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卫表证候为主。(风温,秋燥,暑温,湿温,大头瘟,烂喉痧) 3.伏邪温病:一般无表证。初起以灼热,烦躁,口渴,尿赤,舌红等里热亢盛证为主。(春温,伏暑) 第三章卫气营血辨证表: 证 型 病理临床表现辨证要点备注 卫邪郁卫表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口 肺气失宣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 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 脉浮数 微渴 气 里热蒸迫 热炽津伤 壮热,不恶寒,反恶热, 汗多,渴喜饮冷,尿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 壮热,不恶寒,口渴, 苔黄 以热盛阳 明多见 营 营热阴伤 扰神窜络 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 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 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 数 身热夜甚,心烦,谵 语,舌红绛 血 动血耗血 瘀热内阻 身灼热,躁扰不安,神昏 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 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 身灼热,斑疹,急性 多部位、多窍首出血, 舌质深绛 三焦辨证表

温病学总结(终结版)资料

绪论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有性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疫病专着――《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燥疫治疗应以清热保津为原则 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 3、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鉴别表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辨证内容:以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为理论核心 二、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表

温病学题[1]

【绪论】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学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各个阶段有何特征? 2.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的学术观点是什么?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4.为什么说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 5.吴又可、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有哪些?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是什么? 2.温病有哪些特殊的临床表现? 3.试述温病的范围,界定它有何意义? 4. 现代医学疾病中哪些疾病名可归于温病的范围? 5.温病的分类依据有哪些?各有什么临床意义? 6.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是什么? 7.温病与温疫有什么区别?其意义如何? 8.温毒的病变特点是什么?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复习思考题 1.温邪的共性有哪些? 2.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3.湿热病邪病变为什么以中焦脾胃为中心? 4.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是什么? 5.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如何鉴别?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 2.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特点与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是什么? 4.试述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在临床上有何意义?【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复习思考题 1.温病各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是什么? 2.温病出现大汗的病机有几种? 3.试述温病各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 4.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 5.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是什么? 6.辨斑疹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7.如何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10.白的形态及其治则是什么? 11.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12.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各是什么? 【第五章】温病的治疗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温病祛邪的重要性? 2.如何理解“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散血”与“治上焦如羽,治中焦……不沉”治疗原则的含义?3.如何理解温病扶正的重要性? 4.泄卫透表法、清解气热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清营凉血法、滋阴生津法各自的具体治法及其代表方剂是什么? 5.应用泄卫透表法、祛湿清热法、通下逐邪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6.泄卫透表法、通下逐邪法及滋阴生津法的现代药理作用有哪些? 7.如何理解温病养阴的重要性? 【第六章】温病的预防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温病预防思想的现实意义。 2.温病的三大预防方法是什么? 【第七章】温热类温病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风温?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2.风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3.风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春温的概念是什么?其病因病机是什么? 5.春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6.春温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7.什么是暑温? 8.暑温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9.如何理解“暑病首用辛凉,继用甘寒,再用酸泄酸敛”? 10.暑温治则是什么? 11.什么是秋燥? 12.秋燥的诊断要点有哪几个方面? 13.如何理解“上燥治气,中燥增液,下燥治血”? 14.秋燥治则是什么? 15.“风热犯卫”的主症、治法及方药(方名、药物组成及剂量)是什么?

2018年温病学题库

2018年温病学考核题库 1.温病学的病名首见于:A A.黄帝内经 B.伤寒论 C.外台秘要 D.时后方 E.诸病源候论 2.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C A.王安道 B.汪石山 C.朱肱 D.刘河间 E.王叔和 3.创立三焦辨证的医家是:D A.王孟英 B.叶天士 C.余师愚 D.吴鞠通 E.喻嘉言 5.(温热经伟)的作者是:A A.王孟英 B.叶天士 C.吴鞠通 D.薛生白 E.吴又可 6..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可称为温病学的奠基专著是:A A.温病论 B.温疫论 C.温热经伟 D.疫病篇 E.温病条辨 7.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体系的医家是:C A.吴又可 B.薛生白 C.叶天士 D.吴鞠通 E.陈平伯 8、下列哪一项提法不属于温病基本概念里的内容? D A.以发热为主症 B.热象偏重 C.易化燥伤阴 D.具有传染性 E.由温邪引起的 9.依据发病季节而定名的温病是: B A.风温 B.春温 C.暑温 D.湿温 E.伏暑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共有的临床表现? D A.起病急骤,传变较快 B.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 C.易出现险恶证候 D.局部红肿热痛,甚则破溃糜烂 E.病程中易耗伤阴津 11.温病的特异的致病因素是指: B A.风邪 B.温邪 C.湿邪 D.寒邪 E.疟邪 12.根据临麻证候而命名温病是: A A.大头瘟 B.秋燥 C.伏暑 D.春温 E.温疫 1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温病与温疫的区别点: E A.流行的性大小 B.发病的缓急 C.病情的轻重 D.传染的强弱 E.伤阴的程度 14.温病的病因是: D A.风邪 B.寒邪 C.湿邪 D.温邪 E.疟邪 15.: D A.湿热病邪 B.疠气病邪 C.温毒病邪 D.风寒病邪 E.疟邪 16.风热病邪致病初起先犯: B A.卫气 B.肺卫 C.脾胃 D.阳明 E.心包 17.下列哪项不属风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A.具有升散疏泄特性 B.先犯上焦肺卫 C.易耗血动血 D.易损伤肺胃阴津 E.易逆传心包 18.以局部红肿疼痛甚至溃烂为主要表现的温病,其病因是: E A.风热病邪 B.暑热病邪 C.湿热病邪 D.燥热病邪 E.温毒病邪 19.温毒病邪致病的特殊征象是: D A.身体壮热 B.口渴苔黄 C.心烦谵语 D.局部红肿热痛 E.脉象洪数 20.下列哪项不属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C

温病学习题

温病学习题 【绪论】 1.温病学发展史的前3个阶段的年代划分 2.了解温病学成长阶段主要医家学术观点之表1 3(指页码,下同) 3.刘河间和王安道对温病学发展的贡献表1 P2、3 4.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形成阶段的依据3 5.吴又可、叶薛吴王各自的代表著作及学术成就表2 P3-4 【温病的概念】 6.理解温病病理演变的规律性8 7.掌握温病临床表现的特殊性8 8.了解温病的范围9○ 9.可归于温病范围的现代医学疾病种类和病名9 10.温病两大分类法的依据及各自的代表病9-10 11.温病与广义伤寒及狭义伤寒的关系10○ 12.温病与温疫区别的意义11○ 13.掌握温毒的病变特点11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14.了解温邪的共性12○ 15.风热、暑热、湿热、燥热病邪及温热病邪、疠气各自的致病特点12-16 16.论: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中心14、101 17.了解温病发病的三大因素及两种感邪途径16-17○ 18.了解新感温病与伏邪温病的鉴别18 表2-1○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19.了解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纲领的形成及其生理作用19○ 20.掌握卫气营血分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22 表3-1 21.理解影响卫气营血证候传变的四大因素22○ 22.了解温病三焦辨证纲领的形成及其生理作用23○ 23.掌握三焦辨证的病理与辨证要点26 表3-2 24.了解三焦证候的相互传变形式27○ 25.了解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27○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26.掌握9种发热类型的表现特征及其病机29-30 27.掌握出现大汗的几种病机31○ 28.掌握6种神志异常的病机及临床表现32-33 29.实风内动与虚风内动的病因病机、表现及治法方药的比较33、81、87 30.对温病重症患者血压观测的方法与意义34 31.斑疹形态的区别35 32.理解“斑为阳明热毒,疹为太阴风热”含义35 33.掌握斑与疹的治法35、 34.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的临床意义35○ 35.了解白的形态及其治法35-36○ 36.掌握舌苔之:薄白而腻、白厚而腻36、白厚而干燥、白腻而质红绛、白霉苔及黄白相兼、苔黄腻、苔黑腻的病变机理37 37.掌握舌质之:纯绛鲜泽、镜面舌、绛而不鲜干枯而萎38及杨梅舌猪肝舌的病变机理39 38.了解齿缝流血虚实之不同41○ 39.了解温病中出现浮、洪、数、滑、濡诸脉象的病机特点43-44○

温病的辨证

温病的辨证 温邪入侵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及实质损伤,并产生复杂多样的临床症状,这些症状是温病辨证的基础。以卫气营血学说及三焦理论为指导,也就是说以卫、气、营、血及上、中、下焦所属脏腑作为辨证纲领,对患者全部病情进行分析研究,辨析各种症状产生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判断其病变层次、部位、性质,证候类型,邪正消长,以及病程阶段,病变发展趋势,传变规律等。这个过程就是通常所说的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气营血及三焦所属脏腑具有特定生理功能,它们在温邪作用下而失调,产生特有临东症状,这些症状是温病辨证的依据,只有牢固掌握卫、气、营、血及上、中、下焦所属脏腑产生的特异证候,洗能对學病考行正确的辨证论治。 4.1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大师叶桂首创。叶桂依据温病病机演变具有规律性变化,病程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结合‘《内经》及前辈医家有关营卫气血的论述,将营卫气血理论引申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卫气营血辨证学说。 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在于阐明温病病变浅深层次,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确立正确的治疗原则等。 4.1.1卫气营血辨证源流 叶桂创立卫气营血辨证之前,古医籍中已有关于卫气营血的论述,旨在阐明人体生理功能方面,仅有少许内容是论述病理变化的。《内经》最早认为营卫气血是水谷化生的精微物质,如《素问?痹论》说荣(按:荣与营同)者,水谷之精气也0并在《灵枢?营卫生会》篇进一步指明营—的区分^云其“清者为营,油者为玉。”《内经》其他篇章论述了气血有关内容,《灵枢?决气》篇说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 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中焦受气取汁V1变化而赤,是谓血,营卫气血与五脏六腑有着密切的关系,《难经.?三十二难》.U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荣,:'卫为气,:相随上下谓之荣卫域可见,血为心主,气由肺主,血与营同属,旬与五同类,故举气可以核丑,举荣可以骇血。以上为《内.经 1.从生理方面论述营卫气血的有关内容,而《伤寒杂病论》则从病理角度阐述了营卫气血的变化*如《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53条云:“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第54条说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第97条说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

最新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资料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卫气营血”和“三焦”各阶段的病理特点和主要证候。 2.熟悉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意义和临床运用规律。 3.了解温病辨证的内容。 基本内容 1.阐述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理论的形成。分析它与《内经》所述的“营卫气血”和“三焦”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讲解卫气营血、三焦的证候表现、病机、传变、治疗大法。 3.明确温病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临床指导意义。 4. 注意分析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及临床运用。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一、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是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所创立的。叶氏在《内经》及历代医家有关营卫气血论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临床经验,把卫气营血的理论引申发挥,从而形成了卫气营血辨证理论。 (-)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理 1.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 (2)病理特点:邪郁卫表,邪正相争。 (3)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4)传变及转归:温邪犯卫,病变层次最浅,病情较轻,持续时间较短。若正气未衰,加上及时确当的治疗,温邪可从外解;若感邪过重,或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温邪可入气;或因患者心阴、心气素虚,温邪可传营(血)分,出现重险证候。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包括:元气(原气、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 血是红色的液体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2.气分证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皆属气分范围。涉及的病变部位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是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 (1)主要症状:气分证临床类型较多,以热盛阳明为多见,主要症状是:壮热,不恶寒,但恶热,汗多,口渴饮冷,舌质红苔黄,脉洪大等。 (2)病理特点:正邪剧争,热炽津伤。 气分证的病机变化和临床表现基本相似,惟气分湿热(包括暑湿)证,病变复杂,临床症状特殊。湿热病邪(或暑湿病邪)流连气分,涉及的主要病变部位有脾胃、膜原、胆腑、肠道等,证候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有区别(详见三焦辨证)。其共有的症状是:发热,脘腹痞满,苔腻。发热的类型随湿热偏盛程度而异,湿偏盛 者,热为湿遏而身热不扬;热偏盛者,因湿热交蒸,身热较盛而不为汗衰。脘腹痞满为湿热郁阻气机的表现。苔腻为湿热征象,初入气分,湿邪偏盛者为白腻苔,湿邪化热,热重湿轻或湿热俱盛时则变为黄腻苔或黄浊苔。可见,身热、脘腹痞满、苔腻是辨别气分是否有湿热内阻的基本症状。 (3)辨证要点: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4)传变及转归:气分证的形成,一是温邪自卫分传入;二是温邪径犯气分;三是气分伏热外发;四是营分邪热转出气分等。邪在气分,邪气既盛,正气抗邪力亦强,邪正相持之时,若正气奋起抗邪,或经及时而正确的治疗,可冀邪退而病愈。相反,若正不敌邪,或有失治、误治,温邪可自气分而陷入营血分,病变趋于严重,而进入危重时期。 3.营分证温邪入营,是以实质损害为主要病机变化,以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为主要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 (1)主要症状: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 (2)病理特点: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及心神,窜扰血络。a辨证要点中无“汗大出” 因为气分证邪陷于肺或脾胃,临床表现可有汗大出;若邪陷肝胆则可致气机不畅,邪热内郁而无汗。故汗出不为辩证要点。b温病发展到气分阶段多以实证为主,故可称里实热证。但若里热耗伤津气较重,则会出现虚实夹杂证,若出现津气外脱则属于里虚证。

温病学(5.5)--温病常用诊法习题

温病常用诊法 答案 一、填空题 1.邪气未盛,正气未衰 邪正交争,虚实错杂 2.半表半里 郁阻少阳 邪留三焦 郁闭膜原 3.不恶寒 由表传里 里热蒸腾 4.热结肠腑,阳明腑实 湿热交蒸 5.灼热 厥冷 内真热外假寒 6.热退身凉 留伏阴分 7.完全丧失 痰热阻闭心包 8.拘挛强直 手足抽搐 厥阴肝 9.寒凉 邪热冰伏 升提和滋补 10.热毒轻浅 较好 病情深重 不良 11.血热炽盛 热毒深重 火毒极盛 12.神志不清 时清时昧 似清似昧 时有谵语

湿温 13.昏谵躁扰瘀热扰心14.大成片 碍手 不退色 如粟米 皮屑脱落15.卫分 气分 营分 血分 16.表 轻浅 初期 里 较重 17.湿阻气分气分 湿浊 18.脾湿 胃津 布化津液19.化燥入胃津液被劫20.湿渐化热湿热俱盛21.舌苔舌质动态变化22.津液已伤 逐渐化燥 病邪消退 胃阴已衰亡23.属实 胃 属虚 肾

24.色泽 润燥 邪热轻重 津液存亡 25.肺胃热毒 烂喉痧 疫毒上攻 热毒极盛 26.肾阴亏损 虚火上炎 阴液耗损 气血瘀滞 27.神昏谵语 昏愦不语 神志如狂 神情呆钝 28.津液耗损 气不化液 29.湿热类 白色庖疹 湿温 暑湿 伏暑 30.胸膈 脘腹 下腹或小腹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31.C。答案分析:温病热厥的脉象表现为沉实或沉伏而数。 32.C。答案分析:身热夜甚只见于营血分阶段。 33.A。答案分析:夜热早凉是温病后期邪热未净,留伏阴分的特有热型。 34.A。答案分析:焦紫起刺的舌象是血分热毒极盛的征象。 35.B。答案分析:温病后期邪热久留,肾阴欲竭,无液上承,故见舌绛不鲜,干枯而痿。 36.D。答案分析:温病后期,热邪深入下焦,耗竭肾阴,即邪热未除,真阴已亡,故见黑苔干燥甚或焦枯。 37.B。答案分析:苔薄白,舌边尖红,显示表邪未解,苔干显示肺津已伤。 38.B。答案分析:舌苔薄白欠润,边尖略红,仅比正常舌稍有热象,为温热

温病的辨证习题及答案

温病的辨证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温病的辨证 一、填空题 1.卫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营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血分证的辨证要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气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营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血分证的病理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8.发热,咳嗽,胸闷,心烦,口渴,肌肤外发红疹,舌赤,苔薄黄,脉数,其病变阶段是() A、气分 B、卫分 C、气营 D、营分 E、血分 9.温病证见身体灼热,昏愦不语,舌蹇,肢厥。其病变阶段是() A、卫分兼气分 B、气分兼营分

C、营分 D、血分 E、气分兼血分 10.下列发热类型哪项不属于气分() A、寒热往来 B、壮热 C、身热夜甚 D、日晡潮热 E、身热不扬 11.发热恶寒,汗出,口渴,心烦,头痛如劈,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辨证为() A、卫分证 B、卫气同病 C、气分证 D、卫营同病 E、气营两燔 12.身热夜甚,昏愦不语,大便下血,舌深绛,其辨证为() A、湿热酿痰蒙蔽心包 B、热入气分,邪闭心包 C、湿阻下焦,上蒙清窍 D、热入营分,邪闭心包 E、邪入血分,邪闭心包 13.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神疲,脉虚,为()

《温病学》学习心得

《温病学》学习心得 认识温病是从大一接触《中国医学史》这门课开始的,那时候听老师讲温病四大家的故事,津津有味。事实上,温病作为四大经典的基本课程之一,无论在中国医学史上还是在临床作用上都有着无可磨灭的作用。 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的一类记性外感热病。温病是在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

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确地施治。 温病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治疗方法,依据温病临床特点和辨证论治的要求,清热存阴为温病的基本治疗原则。详细说来,具体治法有:解表法,具有疏泄腠理、驱邪外出的作用,适用于温病初起,病邪在卫。解表法有多种,其中辛凉解表,适用于风温初起,邪袭肺卫之证;宣表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热之邪郁表之证;疏表润燥,适用于秋燥初起,燥热伤肺之证。清气法,具有清泄气分邪热的作用,适用于温邪燔灼气分。其中轻清宣气,适用于温邪初入气分,气机不畅,热郁胸膈,热势不甚之证;辛寒清气,适用于阳明热盛之证;清热泄火,适用于气分蕴热不透,郁久化火之证。化湿法,具有宣通气机、和中利水的作用,适用于湿热病。其中宣气化湿,适用于湿温初起,湿阻中焦,气机不畅,湿热又郁遏于肌表之证;燥湿清热,适用于中焦湿热互结之证;分利湿邪,适用于湿热郁阻下焦之证。通下法,具有通腑泄热、荡积通瘀的作用,适用于热结胃肠、湿热结滞及血蓄下焦等证。其中通腑泄热,适用于热传阳明,燥屎结于肠腑的腑实证;导滞通便,适用于湿热积滞,胶结于胃肠之证;通瘀破结,适用于胃肠或下焦蓄血之证。开窍法,具有促使神志清醒的作用,适用于温邪入心包或痰浊蒙闭心包。熄风法,具有平肝熄风、镇痉

温病学题库

第一章绪论-----------------------------------------------------------------(3) 第二章温病的概念-------------------------------------------------------(12)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病机-------------------------------------------------(22) 第四章温病的辨证-------------------------------------------------------(35)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53) 第六章温病的治疗-------------------------------------------------------(78) 第七章温病的预防-------------------------------------------------------(97) 第八章风温--------------------------------------------------------------- (102) 第九章春温-----------------------------------------------------------------(119) 第十章暑温-----------------------------------------------------------------(138) 第十一章湿温-----------------------------------------------------------------(152) 第十二章伏暑-----------------------------------------------------------------(164) 第十三章秋燥-----------------------------------------------------------------(172) 第十四章大头瘟--------------------------------------------------------------(181) 第十五章烂喉痧--------------------------------------------------------------(186)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医家是:() A.王孟英B.叶天士 C.余师愚D.吴鞠通 2.余师愚的代表著作是:() A.《广温疫论》B.《疫疹一得》 C.《温疫论》D.《伤寒温疫条辨》 3.首先提出温病有新感、有伏气的医家是:() A.王安道B.郭雍 C.刘河间D.朱肱 4.我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一部温疫专著是:() A.《温热论》B.《温热经纬》 C.《温疫论》D.《肘后备急方》 5.温病的病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 C.《外台秘要》D.《肘后方》 6.首先提出运用辛温发表剂治疗外感病,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灵活加入寒凉清热等药物的医家是:() A.王安道B.汪石山 C.朱肱D.刘河间 7.在温病学发展的成长阶段,“创新论、立新法、订新方”的医家是:()

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

第五章温病常用诊法 目的要求 l.掌握温病常见的舌象、斑疹、白的辨析。 2.熟悉发热、神志异常、痉、厥脱等的辨析。 3.了解齿象的临床意义。 基本内容 1.重点讲授发热、神志异常、痉、厥脱等症的形成机理、类型及鉴别要点。 2.明确斑疹、白疒形态、分布、成因、诊断意义。 3.舌诊的内容在下篇《温热论》中结合相关条文进行讲述。4.简介齿象诊察意义。 教学方法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配合电化教学手段。 一、辨舌(舌诊的内容在《温热论》中结合相关条文进行讲述。) 辨舌,又称舌诊,是通过对舌苔和舌质及其形态的观察,来判断病证性质的一种诊断方法。它是温病诊断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舌与心、肝、肾、脾、膀胱、三焦等脏腑有许多经络相通,同时又与肺、小肠、大肠等脏腑有间接的联系,从而使舌与全身各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温病过程中舌的变化既迅速又明显,凡脏腑虚实、气血盛衰、津液盈亏、邪正消长、病情轻重、病位浅深、预后好坏等等,都能较客观地反映在舌象上。温病舌诊的临床意义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1)区分病邪类型:由于温邪性质的差异,温病所表现出的舌苔有所不同。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挾舌本,足厥阴肝经络舌本······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这些说明五脏六腑都直接或间接的通过经络、经筋与舌相连。

(2)分析病机证侯:通过舌象的观察,可以了解温病过程中各个阶段不同的病机变化及证侯类型。 (3)判断病情传变:温病过程中的病情轻重与预后,与病邪的轻重、浅深、正气的强弱、盛衰,特别是津液的存亡密切相关,而这些都可以从舌象的变化上反映出来。 (4)指导立法用药:由于舌象变化能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温病内在的病机变化,因而对选方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舌象的变化主要为舌苔和舌质两个方面。舌诊则主要观察其形态、色泽、润燥以及动态的变化。 (-)舌苔 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而形成的。在温病过程中,发热、伤津和脾胃功能失常等原因,可以使舌苔有许多不同的表现,临床上主要观察其色泽、厚薄、润燥等情况。舌苔的变化主要反映卫分和气分的病变,尤其能反映出病邪的性质和津液的盈亏。 1.白苔 (1)苔薄白欠润,舌边尖略红:为温病初起邪在卫分的征象,多见于风温初起。风寒表证也可见薄白苔,但质地润泽,舌色正常。 (2)苔薄白而干,舌边尖红:为温病邪未解、肺津已伤的征象。可见于风热之邪较盛而津液已耗,但病位仍在卫分者。素体津液亏损而又外感风热者,外感燥热而邪在肺卫者亦可见。 (3)苔白厚而粘腻:多伴有口吐浊厚涎沫,其苔白厚布满全舌,垢腻润泽,其上多有粘涎附着,为湿热相搏、浊邪上泛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过程中湿阻气分而湿浊偏盛的病证。 (4)苔白厚而干燥,舌质红:为脾湿未化而胃津已伤的征象。也可见于胃燥肺气受伤之证,胃津不足,不能上承,而肺气又受伤,气不能化液。 (5)苔白腻而舌质红绛:为湿遏热伏之征象。一般属气分病变,即湿热性质的温病,邪在气分,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伏。此外,热毒已入营分而又兼有湿邪未化者也可见到此种舌象,临床上当有营章虚谷把苔的生成与草的生成进行比较,舌上生苔有如地上长草。 正常人的舌苔如初生之草,但必须有根(薄白有根),它是胃中阳气蒸腾胃中津液与浊气上承于口而形成。

温病学总结

单项60*0.5 多选10*1 填空10*1 名解5*2 问 答2*5 2*10 病案1*10 绪论 (时间特点阶段) 温病的发展:萌芽阶段——战国至晋唐时期 成长阶段——宋金元时期 形成阶段——明清时期 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2、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认为温病的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厉气” 3、明末吴又可编着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 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 5、叶天士蓍《温热论》(温病学理论的奠基之作),被誉为“温热大师”,创立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体系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 6、薛生白蓍《湿热病篇》,立湿热病专论。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 7、吴鞠通蓍《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8王孟英着《温热经纬》 9、清代喻昌(字嘉言)蓍《尚论篇·详论瘟疫以破大惑》 10、学派形成的要素:代表人物、学术思想、一定的人数 第一章温病的概念 一、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的总称。 二、温病特点: 1、有特异的致病因素――温邪 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 3、病程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共有的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迅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 三、范围:风温,温热,温疫,温毒,暑温,湿温,秋燥,冬温,温疟《温病条辨》 四、分类 1、按病证或病因分类 温热类温病(有热无湿):风温、春温、暑温、秋燥 湿热类温病(有热有湿):湿温、暑湿、伏暑 2、根据发病初起见证分类:新感温病(感邪即时而发,病发于表)和伏邪温病(感邪后邪气伏藏,过时而发,病发于里)可能名解 3、命名:根据季节分:春温、秋燥、冬温;以四时主气分:风温、暑湿、湿温、秋燥:按发病特点:大头瘟、烂喉痧等(可能多选) 第二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一、病因:感受了外来的温邪 1、温邪的共性:从外感受;性质属热;致病迅速;季节相关;病位有别 2、各种温邪的致病特点:黑体重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易化燥伤阴;变化迅速 2)暑热病邪:伤人急速,先犯阳明气分;暑性酷烈,易耗气伤津;易直中心包,闭窍动风;易于兼夹湿邪,郁阻气分 3)湿热病邪:病变以中焦脾胃为主;易困阻清阳,阻滞气机;传变较慢,病势缠绵 4)燥热病邪:病变以肺为主;易致津液干燥;易从火化 5)温热病邪:邪气内伏,热自里发;里热内迫特性显著;易耗伤阴液 6)温毒病邪:攻窜流走;蕴结壅滞 7)疠气病邪: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多从口鼻而入侵袭人体;有特异的病变定位 二、发病因素:体质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三、感邪途径:从皮毛而入;从口鼻而入 四、发病类型:

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

温病常用诊法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温病常用诊法 一、填空题 1.温病发热的一般规律为:初起邪在肺 卫,,多属实证发热;温病中期,邪在气营血分,,,邪实为多;温病后期,邪热久羁,阴液耗损,正虚邪少,多属虚证发热。 2.寒热往来指恶寒和发热交替出现,往来起伏如疟。提示邪 在。主要见于湿热类温病中湿热痰浊,枢机不利;或,气化失司;或湿热秽 浊。 3.壮热指高热,通体皆热,热势炽盛,但恶热而。主要见于温邪,邪正剧争,而致。 4.日晡潮热指热势于下午益甚。多 为所致。湿温病亦可出现午后身热,一般为午后较甚所致。 5.身热肢厥指胸腹,手足。为热郁于里,阳气不能外达四肢,邪热深伏,阳盛郁内,不能外达,此 为。 6.夜热早凉指夜间发热,天明,热退无汗。提 示温病后期邪热未净,。 7.昏愦不语指意识,沉迷不语,属于神志异常中最严重者。多为所致。 8.痉是指肢体或之证,又称“动风”。温病中出现痉,与足经密切相关。 9.斑疹治疗禁忌为:初发时不可过用__________以免_______________;另斑疹不可多用_______________,用必助长热势或致邪热内闭。

10.斑疹疏密可反映邪毒之轻重,斑疹分布稀疏均匀,为________________,一般预后_____________;分布稠密融合成片,为_________________,预后 ___________。 11.观察斑疹的色泽,红活荣润为顺,系血行尚属流畅及邪热外透的佳象;色艳红如胭脂为________________,紫赤类似鸡冠花为_______________的表现;色黑为______________,病势严重。 12.神志昏蒙,表现为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多出现于________________病中。 13.神志如狂指,狂乱不安。为下焦蓄 血,。 14.斑点,有触目之形,无之质,压之。疹小而琐碎,形,突出于皮面,抚之碍手,疹退后常有。 15.舌苔主要反映和的病变,舌质 主要反映和的病变。 16.白苔薄者主,并多属卫分,病变较为,多见于温 病;厚者主,病多属气分,病变,但也见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证。 17.舌苔白厚而腻为,浊邪上泛。多见于湿温病中,邪在,偏重。 18.舌苔白厚而干燥,主未化,已伤,津液不能上承;或胃燥肺气受伤不能。 19.舌苔白厚质地干硬如砂皮(白砂苔)主邪热迅 速,苔未及转黄而。 20.舌苔黄腻或黄浊,皆为湿热病,蕴蒸气分的征象,多见于湿温病湿热流连气分的邪热偏盛或证。 21.温病舌诊除了准确掌握舌苔、舌质、舌态征象外,尤要注 意互参,注重舌象的。 22.如舌苔、舌质由润转燥,提示,或湿 邪;如舌苔从厚浊变薄,多

温病学心得体会

温病学心得体会 《温病学》学习体会 1、要明确伤寒与温病学的联系与不同: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成为独立的较完善 的对温病的系统论述。 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对温病的病因病机的阐述,经过不断发展,到了明清时 期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也可以说,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并独立 出来的一个体系。温病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热病的更多的创见:病因上突 出了致病的季节性,病机上突出了容易化燥伤阴的特点,辨证上尤其注重卫气营 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病理传变上更加突出功能损伤到实质性损害,卫气营血不 同阶段=三焦不同脏腑的传变规律, 2、要运用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体系以及三焦辨证理论体系来学习温病、认识温病

并相辅运用。这两个辨证理论体系可以说是古人在对温病学的探讨上发展形成了两大理论 体系,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奠定基础。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质是气血层次之辨,三焦 辨证重点揭示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其实质损害,一定程度上涉及营卫气血的病机变 化。从营卫气血的阴阳属性,辨析病变部位层次之浅深,阴阳偏衰之轻重,卫气营血 辨证须横向看,三焦辨证须纵向看。借用《温热经纬》的比喻,即是以三焦辨证 为经,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纬,换句话说,以三焦辨证为纲,以卫气营血辨证为目,就可以层次分明地掌握瘟病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层次、轻重、缓急,从而正 确地施治。 3、明确温病学的任务以及意义:阐明病因病机,揭示本质,研讨防治方法。 虽然温病学的辨证治疗目前并不能对所有热性病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 但是却有西医不能代替的作用。如对病毒感染的传染病

具有独到之处,对乙肝、爱滋病用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扶正固本的方法则有良好的疗效;对乙肝转阴及 肠伤寒的治疗,配合温病治疗方法,用中药比单用西医西药效果要好等。 二、学习温病学的几点疑惑 1、温病学中的卫气营血辨证与三角辨证之下,是否也着力结合了脏腑辨证? 如对于温热病邪热入特定部位进行辨治,分别取用辛寒清热、苦寒泻热、甘 寒生津、咸寒滋阴,甘淡渗湿、芳谷化浊等治法,针对性地作用于热在肺经、胸 膈、少阳、阳明、肠腑、心包、三焦、膀胱、清窍、胆经、血室、少阴、膜原、阴分等特定部位,选择性地达到辩证用药的一线贯穿。此法有别于传统的六经辩证、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辨证的宏观泛指。 2、对比前后版本的教材,“具体诊断-证型论治”以及“诊断-证型论治”的思维模式哪一个更好更适合临床,两者是否有矛盾? 3、温病学在现代传染病中的运用是否是温病学现代发

第三章 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第三章温病的病因与发病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温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 2. 熟悉温病的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和发病类型 3. 了解温病病因的共性特点和温病的发病因素。 基本内容 1.明确外感温邪是温病致病的主因,其发病则与正气强弱密切相关。 2.重点讲授风热、暑热、湿热、燥热、温热等主要病邪的病因性质及致病特点。 3.介绍温毒和疠气的概念、致病特点。 4.简介温病发病因素、感邪途径、发病类型。 5.注意分析新感与伏邪的比较。 6.简述六淫化火说、杂气学说、伏气温病说、新感温病说等病因和发病观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辅以电化教学或挂图。 一、温病的病因 温病的致病因素是温邪。温邪能导致人体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功能失常及实质性损伤,破坏人体相对平衡状态而发病。六淫中的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燥热病邪、伏寒化温的温热病邪等赅称为温邪。此外,疠气、温毒、疟邪等,也具有温热性质特点,仍属温邪范围。 温邪的共同特性主要有: ①温热性质显著,易消耗人体阴津。 ②从外侵袭人体,从口鼻或皮毛而入,致病迅速。 ③致病与时令季节密切相关,故又称为时令温邪,或简称时邪。古人云“外感不外六淫,民病当分四气”

④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 ⑤不同的温邪入侵部位有别。 明确温病的病因,其意义在于指导临床治疗,即“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一)风热病邪 风热病邪是发生于冬春季节的一种致病温邪。春季阳气升发,气候温暖多风,多风热病邪为患。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冬令气候异常,如应寒而反暖,亦有风热病邪化生,由冬季风热病邪导致的温病为冬温。致病特点:1.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先犯肺卫) 风为天之阳气,升散疏泄,而人身肺位最高,由天气所主,故风热病邪入侵,手太阴肺首当其冲,正如叶天士《三时伏气外感篇》说:“肺位最高,邪必先伤”邪袭上焦肺卫,出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少汗,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肺卫表证。 2.易化燥伤阴 风属阳邪,温为化热之气,风热相搏,最易耗损阴津。风热病邪化燥,损伤肺胃阴津,症见干咳不已,或痰少而粘,口渴,舌红少苔等。 3.变化迅速 风邪善行数变,温邪热变最速,故风热病邪入侵人体,其传变较快,如初袭肺卫,旋即逆传心包,出现险恶之证。 若正气未至大虚,抗邪有力,病邪不能逆传内陷,则较快消退,一般病程不长。 (二)暑热病邪 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化生,发生于夏季的一种致病温邪。夏季火热之气有暑、热、暍等不同名称。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致病特点: 1. 伤人急速,可直接入里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腠里开泄,且暑热病邪致病力强,故热邪可直接入里,而不经卫分阶段。叶天士《温热论》中提出了“温邪”的概念。其反映了温热是这类病邪的共同性质,包括范围较广,凡是具有温热性质的外邪,均属于它的范围。 叶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