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竞赛:行程问题基础.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小学数学竞赛:行程问题基础.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小学数学竞赛:行程问题基础.学生版解题技巧 培优 易错 难

1. 行程的基本概念,会解一些简单的行程题.

2. 掌握单个变量的平均速度问题及其三种基本解题方法:“特殊值法”、“设而不求法”、“设单位1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解终(中)点问题

一、s 、v 、t 探源

我们经常在解决行程问题的过程中用到s 、v 、t 三个字母,并用它们来分别代表路程、速度和时间。那么,为什么分别用这三个字母对应这三个行程问题的基本量呢?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表示时间的t ,这个字母t 代表英文单词time ,翻译过来就是时间的意思。表示速度的字母v ,对应的单词同学们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单词是velocity ,而不是我们常用来表示速度的speed 。velocity 表示物理学上的速度。与路程相对应的英文单词,一般来说应该是distance ,但这个单词并不是以字母s 开头的。关于为什么会用s 来代表路程,有一个比较让人接受的说法,就是在行程问题的公式中,代表速度的v 和代表时间的t 在字母表中比较接近,所以就选取了跟这两个字母位置都比较接近的s 来表示速度。

二、关于s 、v 、t 三者的基本关系

速度×时间=路程 可简记为:s vt = 路程÷速度=时间 可简记为:t s v =÷ 路程÷时间=速度 可简记为:v s t =÷

三、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基本关系式为: 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总时间=总路程÷平均速度; 总路程=平均速度?总时间。

板块一、简单行程公式解题

【例 1】 韩雪的家距离学校480米,原计划7点40从家出发8点可到校,现在还是按原时间离开家,不

过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6米,那么韩雪几点就可到校?

【巩固】 小白从家骑车去学校,每小时15千米,用时2小时,回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需要多

少时间?

【例 2】 甲、乙两地相距100千米。下午3点,一辆马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每小时走10千米;晚上

9点,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驶向乙地,为了使汽车不比马车晚到达乙地,汽车每小时最少要行驶多少千米?.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行程问题基础

【巩固】两辆汽车都从北京出发到某地,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15小时可到达。客车每小时行50千米,如果客车想与货车同时到达某地,它要比货车提前开出几小时?

【例 3】一天,梨和桃约好在天安门见面,梨每小时走200千米,桃每小时走150千米,他们同时出发2小时后还相距500千米,则梨和桃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巩固】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列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例 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车先行三小时后乙车从B地出发,乙车出发5 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5千米.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0千米.求A、B

两地间相距多少千米?

【例 5】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如果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求往返都骑车所需的时间。

【例 6】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10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下午1时到;以15千米/时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那么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

【例 7】从家里骑摩托车到火车站赶乘火车。若每时行30千米,则早到15分;若每时行20千米,则迟到5分。如果打算提前5分到,那么摩托车的速度应是多少?

行5千米,那么她就早到车站12分。小红家离火车站多少千米?

【例 8】一艘轮船在离港口20海里处船底破损,每分进水1.4吨,这艘轮船进水70吨后就会沉没。问:这艘轮船要在沉没前返回港口,它的时速至少达到多少海里?

【例 9】解放军某部开往边境,原计划需要行军18天,实际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行12千米,结果提前3天到达,这次共行军多少千米?

【巩固】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6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为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6小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巩固】(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题第1题)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

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

模块二、平均速度问题

【例 10】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自行车队8点整从甲地出发到乙地去,前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1千米,后一半时间平均每分钟行0.8千米。自行车队到达乙地的时间是几点几分几秒?

【例 11】如图,从A到B是12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8千米平路,从C到D是4千米上坡路.小张步

A

D

C

B

【巩固】如图,从A到B是6千米下坡路,从B到C是4千米平路,从C到D是4千米上坡路.小张步行,下坡的速度都是6千米/小时,平路速度都是4千米/小时,上坡速度都是2千米/小时.问从A 到D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D

A

C

B

【巩固】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30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例 12】摩托车驾驶员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90千米到达某地,返回时每小时行驶45千米,求摩托车驾驶员往返全程的平均速度.

【巩固】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小强去时的速度是10千米/小时,回来的速度是40千米/小时,求小强往返的平均速度.

【例 13】飞机以72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0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巩固】一个人从甲地去乙地,骑自行车走完全程的一半时,自行车坏了,又无法修理,只好推车步行到乙地. 骑车时每小时行12千米,步行时每小时4千米,这个人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巩固】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会讲故事,王先生开车去拜访这位老和尚,汽车上山以30千米/时的速度,到达山顶后以60千米/时的速度下山.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巩固】某人上山速度为每小时8千米,下山的速度为每小时12千米,问此人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 14】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前120千米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使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50千米/时,剩下的路程应以什么速度行驶?

【巩固】汽车往返于A,B两地,去时速度为40千米/时,要想来回的平均速度为48千米/时,回来时的速度应为多少?

【巩固】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0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

【巩固】王师傅驾车从甲地开往乙地交货.如果他往返都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行驶,正好可以按时返回甲地.可是,当到达乙地时,他发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只有每小时55千米.如果他想按时返回甲地,他应以多大的速度往回开?

【例 15】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3.9时。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

【巩固】小明上午九点上山,每小时3千米,在山顶休息1小时候开始下山,每小时4千米,下午一点半到达山下,问他共走了多少千米.

【巩固】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时走2千米,回来时每时走3千米,来回共用了5小时.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巩固】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时走2千米,回来时每时走3千米,来回共用了15小时.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例 16】小王每天用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骑车去学校,这一天由于逆风,开始三分之一路程的速度是每小时10千米,那么剩下的路程应该以怎样的速度才能与平时到校所用的时间相同

某人骑自行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4米/秒、6米/秒和8米/秒,求他过桥

的平均速度。

【巩固】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电动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11米/秒、22米/秒和33米/秒,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巩固】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点开始爬行一周. 在三条边上它每分钟分别爬行50cm,20cm,40cm(如右图).它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例 18】赵伯伯为了锻炼身体,每天步行3小时,他先走平路,然后上山,最后又沿原路返回.假设赵伯伯在平路上每小时行4千米,上山每小时行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在每天锻炼中,

他共行走多少千米?

【例 19】张师傅开汽车从A到B为平地(见下图),车速是36千米/时;从B到C为上山路,车速是28千米/时;从C到D为下山路,车速是42千米/时. 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从A到

D全程为72千米,张师傅开车从A到D共需要多少时间?

【巩固】老王开汽车从A到B为平地(见右图),车速是30千米/时;从B到C为上山路,车速是22.5千米/时;从C到D为下山路,车速是36千米/时. 已知下山路是上山路的2倍,从A到D 全程为72千米,老王开车从A到D共需要多少时间?

【例 20】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是一半上坡路、一半下坡路.小明上学走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多.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2倍,那么平路的速度是上坡的多少

倍?

小学趣味数学题及答案-整理版

小学趣味数学题(一)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几只自己的指甲? 2.小华带50元钱去商店买一个价值38元的小汽车,但售货员只找给他2元钱,这是为什么? 3.小军说:“我昨天去钓鱼,钓了一条无尾鱼,两条无头的鱼,三条半截的鱼。你猜我一共钓了几条鱼?”同学们猜猜小军一共钓了几条鱼? 4.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多少里?6匹马一共跑了多少里? 5.一只绑在树干上的小狗,贪吃地上的一根骨头,但绳子不够长,差了5厘米。你能教小狗用什么办法抓着骨头呢? 6.王某从甲地去乙地,1分钟后,李某从乙地去甲地。当王某和李某在途中相遇时,哪一位离甲地较远一些? 7.时钟刚敲了13下,你现在应该怎么做? 8.在广阔的草地上,有一头牛在吃草。这头牛一年才吃了草地上一半的草。问,它要把草地上的草全部吃光,需要几年? 9.妈妈有7块糖,想平均分给三个孩子,但又不愿把余下的糖切开,妈妈怎么办好呢? 10.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多少米? 11.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

____,从中间横着分是____,从中间竖着分是____. 12.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3.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4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几只猫? 14.小军、小红、小平3个人下棋,总共下了3盘。问他们各下了几盘棋?(每盘棋是两个人下的) 15.小明和小华每人有一包糖,但是不知道每包里有几块。只知道小明给了小华8块后,小华又给了小明14块,这时两人包里的糖的块数正好同样多。同学们,你说原来谁的糖多?多几块? 16、五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350。求出这五个自然数各是多少? 17、你今年()周岁,2028年1月1日,你就()周岁。 小学趣味数学题(二) 1.妹妹今年6岁,哥哥今年11岁,当哥哥16岁时,妹妹几岁? 2.小明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要25分钟,如果每人的步行速度相同,那么小明、小丽、小刚、小红4个人一起从学校步行到少年宫,需要多少分钟? 3.一张长方形彩纸有四个角,沿直线剪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画图表示) 4.晚上停电,小文在家点了8支蜡烛,先被风吹灭了1支蜡烛,后来又被风吹灭了2支。最后还剩多少支蜡烛? 5.有16个小朋友在操场上玩捉迷藏游戏,已经捉住了9人,藏着的还有几人?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动体,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若干时间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求这段距离的问题,叫做相离问题。它与相遇问题类似,只是运动的方向有所改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 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路程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

2020年全国大学生趣味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选100题)

2020年全国大学生趣味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 案(精选100题) 1人类第一次使用毒气战是在?A一战B二战C海湾战争(A) 2蜗牛最多可睡多长时间?A两年B三年C四年D五年(B) 3全世界有多少种蜻蜓?A800多种B1500多种C4500多种(C) 4用什么水煮饭最好?A冷水B温水C热水(C) 5牛马的年轮长在?A耳朵上B牙齿上C蹄子上(B) 6伞是由哪国人发明的?A中国B英国C德国D日本(A) 7笛子是哪国人发明的?A中国B瑞典C丹麦D土耳其(C) 8人类对哪种味道最为敏感?A甜B酸C苦D咸(C) 9辣椒原产地?A南美洲B北美洲C亚洲D非洲(A) 10火车的门前写YC表示?A硬座B硬卧C软卧D餐车(A) 11“音乐”最早出现在?A《诗经》B《乐府诗集》C《吕氏春秋》(C) 12美国的国球是?A棒球B橄榄球C高尔夫球(A) 13京剧起源于?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D) 14慈禧曾几次垂帘听政?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C) 15“愚人节”起源于?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B) 16羽毛球的羽毛材料?A鸡毛B鸭毛C鹅毛(C) 17蛇在哪种情况下射出毒液多?A攻击时B防御时(A) 18诺贝尔奖没有哪项?A数学B物理(A)

19书法中的“柳体”指的谁?A柳宗元B柳公权(B) 20电视机是谁发明的?A贝尔B贝尔德C爱迪生(B) 21“刘福荣“是谁的真名?刘德凯B刘欢C刘德华(C) 22哪种糖纯度最高?A红糖B白糖C冰糖(C) 23“都柏林”在哪个国家?A爱尔兰B德国C英格兰C法国(A)24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亚洲国家?A日本B韩国C印度D马来西亚(A) 25悉尼歌剧院设计者是哪国人?A丹麦B法国C瑞典D澳大利亚(A) 26“互联网”最初用在?A商业方面B军事方面(B) 27最早使用“√”做批语的是?英国老师B法国老师C中国老师(A)28夏季里会叫的蝉是?A雌蝉B雄蝉(B) 29中国记者节在哪一天?A10月8日B11月8日C12月8日(A)30汽车中安全袋里的气体是?A氖气B氮气C氩气D氙气(B)31吃人参的最佳时候?A早晨空腹B中午饭后C晚上饭后(A)32世界上大约有多少种植物?A40万种B400万种C4000万种(A)3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A氮B氧C铝D硅(B) 34象脚鼓是哪个民族乐器?A朝鲜族B苗族C傣族D赫哲族(C)35太阳系中最亮的行星?A水星B金星C土星D木星(B) 36蚊子最怕什么味道?A酒味B汗味C漂白粉味(C) 37哪一个含钙最多?A虾皮100克B芝麻酱100克(B) 38古代“如意”最早指?A痒痒挠B美容用具C儿童玩具D祈福

趣味数学智力问答题及答案

趣味数学智力问答题及答案 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 答:把两根香同时点起来,第一支香两头点着,另一支香只烧一头,等第一支香烧完的同时(这是烧完总长度的3/4),把第二支香另一头点燃,另一头从燃起到熄灭的时间就是15分! 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答:三女的年龄应该是2、2、9。因为只有一个孩子黑头发,即只有她长大了,其他两个还是幼年时期即小于3岁,头发为淡色。再结合经理的年龄应该至少大于25。 3、有三个人去住旅馆,住三间房,每一间房$10元,于是他们一共付给老板$30,第二天,老板觉得三间房只需要$25元就够了于是叫小弟退回$5给三位客人,谁知小弟贪心,只退回每人$1,自己偷偷拿了$2,这样一来便等于那三位客人每人各花了九元,于是三个人一共花了$27,再加上小弟独吞了不$2,总共是$29。可是当初他们三个人一共付出$30那么还有$1呢? 答:一共付出的30元包括27元(25元给老板+小弟贪污2元)和每人退回1元(共3元),拿27和2元相加纯属混淆视听。 4、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 答:每对袜子都拆开,每人各拿一支,袜子无左右,最后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 5、有一辆火车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离开洛杉矶直奔纽约,另一辆火车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从纽约开往洛杉矶。如果有一只鸟,以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和两辆火车同时启动,从洛杉矶出发,碰到另一辆车后返回,依次在两辆火车来回飞行,直到两辆火车相遇,请问,这只小鸟飞行了多长距离? 答:把鸟的飞行距离换算成时间计算。设洛杉矶和和纽约之间的距离为a,两辆火车相遇的时间为a/(15+20)=a/25,鸟的飞行速度为30,则鸟的飞行距离为a/25*30=6/5a. 6、你有两个罐子,50个红色弹球,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取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中,得到红球的准确几率是多少? 答:一个罐子放一个红球,另一个罐子放49个红球和50个蓝球,概率接近75%.这是所能达到的最大概率了。实际上,只要一个罐子放<50个红球,不放篮球,另一个罐子放剩下的球,拿出红球的概率就大于50%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解题技巧 相遇问题 两个物体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必然会在途中相遇,这类题型就把它称为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研究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数量之间关系的问题。它和一般的行程问题区别在:不是一个物体的运动,所以,它研究的速度包含两个物体的速度,也就是速度和。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相遇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 甲的速度=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乙的速度 甲的路程=相遇路程-乙走的路程 解答这类问题,要弄清题意,按照题意画出线段图,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选择解答方法.。相遇问题除了要弄清路程,速度与相遇时间外,在审题时还要注意一些重要的问题:是否是同时出发,如果题目中有谁先出发,就把先行的路程去掉,找到同时行的路程。驶的方向,是相向,同向还是背向.不同的方向解题方法就不一样。是否相遇.有的题目行驶的物体并没有相遇,要把相距的路程去掉;有的题目是两者错过,要把多行的路程加上,得到同时行驶的路程.。 追及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一、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核心公式: 行程问题最核心的公式“速度=路程÷时间”。由此可以演变为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其中: 相遇时间=相遇距离÷速度和,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和=快速+慢速 速度差=快速-慢速 二、相遇距离、追及距离、速度和(差)及相遇(追及)时 间的确定 第一:相遇时间和追及时间是指甲乙在完成相遇(追及)任务时共同走的时间。 第二:在甲乙同时走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才是相遇距离(追及距离)分为: 相遇距离——甲与乙在相同时间内走的距离之和; S=S1+S2 甲︳→S1 →∣←S2 ←︳乙

趣味数学题和答案

趣味数学题和答案 一、按规律填数。 1)64,48,40,36,34,( ) 2)8,15,10,13,12,11,( ) 3)1、4、5、8、9、()、13、()、() 4)2、4、5、10、11、()、() 5)5,9,13,17,21,( ),( ) 二、等差数列 1.在等差数列3,12,21,30,39,48,…中912是第几个数 2.求1至100内所有不能被5或9整除的整数和 3.把210拆成7个自然数的和,使这7个数从小到大排成一行后,相邻两个数的差都是5,那么,第1个数与第6个数分别是多少 4.把从1开始的所有奇数进行分组,其中每组的第一个数都等于此组中所有数的个数,如(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79),(81、……),求第5组中所有数的和 5.将自然数如下排列, 1 2 6 7 15 16 … 3 5 8 1 4 17 … 4 9 13 18 … 10 12 … 11 … … 在这样的排列下,数字排在第2行第1列,13排在第3行第3列,问:1993排在第几行第几列 三、平均数问题 1.已知9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一个数后,余下的数平均数为78,去掉的数是______ . 2.某班有4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有两名同学因故缺考,这时班级平均分为89分,缺考的同学补考各得99分,这个班级中考平均分是_______ . 3.今年前5个月,小明每月平均存钱元,从6月起他每月储蓄6元,那么从哪个月起小明的平均储蓄超过5元 、B、C、D四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下的三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 26, 30, 33 A、B、C、D 4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5 A、B、C、D4个数,每次去掉一个数,将其余3个数求平均数,这样计算了4次得到下面4个数 23、26、30、33,A、B、C、D4个数的和是。 四、加减乘除的简便运算 1)100-98+96-94+92-90+……+8-6+4-2=() 2)1976+1977+……2000-1975-1976-……-1999=() 3)26×99 =() 4)67×12+67×35+67×52+67=() 5)(14+28+39)×(28+39+15)-(14+28+39+15)×(28+39) 五、数阵图 1、△、□、〇分别代表三个不同的数,并且: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60 求:△= 〇= □= 2.将九个连续自然数填入3行3列的九个空格中,使每一横行及每一竖列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60. 3.将从1开始的九个连续奇数填入3行3列的九个空格中,使每一横行、每一竖列及两条对角线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相等. 4 用1至9这9个数编制一个三阶幻方,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所谓幻方是指在正方形的方格表的每个方格内填入不同的数,使得每行、每列和两条对角线上的各数之和相等;而阶数是指每行、每列所包含的方格的数。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精编版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 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相离问题;四、过桥问题等。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相遇问题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 基本公式有: 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 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

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 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则有: 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相离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动体,从同一地点相背而行。若干时间后,间隔一定的距离,求这段距离的问题,叫做相离问题。它与相遇问题类似,只是运动的方向有所改变。 解答相离问题的关键是求出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趋势的距离(速度和)。 基本公式有:两地距离=速度和×相离时间相离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离时间 相遇(相离)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速度和×相遇(相离)时间=相遇(相离)路程 在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中,必须很好的理解各数量的含义及其在数学运算中是如何给出的,这样才能够提高解题速度和能力。 追及问题 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解题的关键是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较复杂行程问题的技巧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较复杂行程问题的技巧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理清变速变道问题的关键点; 2、 能够利用线段图、算术、方程方法解决变速变道等综合行程题; 3、 变速变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变”; 4、 掌握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来构建方程,利用方程解行程题. 知识精讲: 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压轴知识点”的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2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情况,我们将甲、乙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用,,v v t t s s 乙乙乙甲甲甲,;;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 的路程之比就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t t t ==乙甲,所以由s s t t v v ==甲乙乙甲乙甲, 得到s s t v v ==甲乙乙甲,s v s v =甲甲乙乙 ,甲乙在同一段时间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度比 2.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走过相同的路程时,2个物体 所用的时间之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s s s ==乙甲,由s v t s v t =?=?乙乙乙甲甲甲, 得s v t v t =?=?乙乙甲甲,v t v t =甲乙乙甲 ,甲乙在同一段路程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 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⑴公式法 即根据常用的行程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图包括线段图和折线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另外在多次

大学生数学竞赛经典题库

10月16日 1:求极限3 0sin arctan lim x x x x -→. 2:已知 ,0)0(,1)0(=='f f 求)2 (lim n nf n ∞ →. 3:设数列}{n x 满足: ),,2,1(sin ,011 ==<< +n x x x n n π求: (1) 证明n n x ∞ →lim 存在, (2)计算1 1)(lim n x n n n x x +∞→ 4:已知 )(x f 在0=x 的某个邻域内连续,且,2cos 1) (lim ,0)0(0 =-=→x x f f x 则在点0 =x 处 )(x f (A) 不可导 (B) 可导,且 ,0)0(≠'f (C) 取得最大值 (D) 取得最小值 5:设 ,3)(22x x x x f +=则使)0()(n f 存在的最高阶数n 为 . 6:求对数螺线θ ρe =在点)2,(2 π πe 处得切线的直角方程. 7:计算dx e e x x )(0 cos cos ? --π . 8:计算dx x x ? ++4 2 ) 2() 1ln(. 9: 计算 dx x x ? -π 53sin sin . 10: 化三重积分 ???Ω ) ,,(z y x f 为累次积分,其中 Ω 为六个平面 2,,42,1,2,0===+===z x z y x y x x 围成的区域.. 11:求2 2 2 a z y =+在第一卦限中被)0(,),0(,0>=>== b b y m my x x 截下部分 面积. 12计算,)(22dxdydz y x I ???Ω +=其中Ω是曲线0,22==x z y 绕OZ 轴旋转一周而 成的曲面与两平面8,2==z z 所围的立体.

行程问题归纳

1、为什么说行程问题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奥数专题? 类型多:行程分类细,变化多,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而行程每个类型重点不一,因此没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抓 题目难:理解题目、动态演绎推理——静态知识容易学,动态分析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和概括能力 跨度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学行程——四年的跨度,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来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2、那么想要学好行程问题,需要掌握哪些要诀呢? 要诀一:大部分题目有规律可依,要诀是"学透"基本公式 要诀二:无规律的题目有"攻略",一画(画图法)二抓(比例法、方程法) 3、行程模块中包含哪些知识点,有何解题技巧?例题讲解? 行程问题包含多人行程、二次相遇、多次相遇、火车过桥、流水行船、环形跑道、钟面行程、走走停停、接送问题、发车问题、电梯行程等

更新目录: 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二次相遇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火车过桥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流水行船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环形跑道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钟面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走走停停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接送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发车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电梯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猎狗追兔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平均速度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例题及答案(一)例题及答案(二)

管理类联考数学中的行程问题解题方法1.doc

管理类联考数学中的行程问题解题方法1 Born To Win 管理类联考数学中的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应用题是管理类联考数学中的必考题型之一,每年考七道题左右,所占分值也较大,具体考查类型较多,其中包含有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比和比例问题、交叉法问题、最值问题等等。行程问题每年必考一个题目,难度从简单题目到中等难度偏上甚至难题都有。下文中跨考教育初数教研室马燕老师将具体讲解一下行程问题及历年考查情况。 行程问题涉及两大解决办法:一是列方程解应用题(80%以上的题目都用该方法),二是比例关系解应用题。 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最最常见的解题方法,是考试的主要考查方式。该方法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找等量关系,二是解方程。等量关系主要是通过仔细审题得出的,简单题目的等量关系非常明了,比如15年1月份的真题中“前一半路程比计划多用时45分钟”,这是一个关于时间的等量关系,而有些题目的等量关系比较隐晦,需要画示意图才能得出,比如14年1月分的真题中没有直接描述等量关系的语句,需要借助对相遇问题的理解结合题目和示意图得出,这就要求考生在考场上保持冷静的态度,无论题目难易程度如何,题目中的关键点都要读出来且弄明白才有可能拿到分数。等量关系只要能够准确找出,列方程就不成难点了,接下来比较花时间的就是解方程了。有些题目的难点不在列方程,反而在解方程上。比如15年1月份的真题中“前一半路程

比计划多用时45分钟”,设未知数列方程比较简单,难住大部分考生的是列出方程之后的解方程过程。两个方程需要联立求解,用常规的换元法或者消元法计算量都相当大,因此首先需要处理一下方程本身。注意到两个方程有很多共同的部分,因此要用“整体”的思路求解,简化解方程的步骤,节省做题时间。 利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主要针对的是赛跑问题,历年考试中出现过两次。这种方法对应的题目特征是:整个题目描述中只给了一种量,比如2012年10月份的题目中只出现了有关路程的量,其余的时间或者速度都没给具体的量,而且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只要还在跑道上进行赛跑,时间肯定是相等的,因此可以用路程比等于速度比来求解。 2015年12月份考查的行程问题比较简单,用最基本的公式求解即可。 3、(2015-12)上午9时一辆货车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同时一辆客车从乙地出发前往甲地,中午12时两车相遇,货、客车的速度分别是90千米/小时、100千米/小时。则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距乙地的距离是() (A )30千米(B )43千米(C )45千米(D )50千米(E )57千米 【答案】C 【解析】 由题知,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570

趣味数学知识竞赛试题

数模园地.趣味数学知识竞赛试题 (时间90分钟成绩100分) 一、填空题(本题共12小题,15个小空,每空1分,共计15分。) 1、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 的仪器,这种仪器是(). 2、最早使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的是德国的数学家,叫 ()。 3、传说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来 计时。 4、()是最早使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计算的国家。(哪个 国家) 5、中国南北朝时代南朝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了第()位数。荷兰数学家() 把圆周率推算到了第35位。 6、有“力学之父”美称的()流传于世的数学著 作有10余种,他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翘起地 球。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去寻找这个支点,要用于寻 找真理。 7、阿拉伯数字1、2、3、4、5、6、7、8、9是()发 明的。(哪个国家的人) 8、中国著名的数学家有()、祖冲之、谷超豪、苏步 青、()等。 9、我们使用的乘法口诀称()。 10、亩是面积单位,1亩约等于()平方米。 11、著名的“陈氏定理”是由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创 立的,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数学王子”。 12、常用的数学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 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减法性质、() 等等。 二、选择题(本题共有7个小题,每一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5分,共35分。) 元钱一瓶汽水,喝完后两个空瓶换一瓶汽水,问:你有20元钱,最多可以喝到()瓶汽水? A.37 B.38 C.39 D.40

2.小于50000且含有奇数个数字"5"的五位数共有() 个个个个 3.分正方形的每边为4等分,取分点为顶点共可作三角形() 个个个个 4.小明连续打工24天赚了190元,(每天10元,周六半天发半天工资, 周日休息不发工资)已知他打工是从一月下旬的某一天开始的,一月一号恰好是周日,请问结束哪天是二月几号?() A.二月十三号 B.二月十八号 C.二月十六号 D.二月二十四号 5.平面α上给定不共线的三点A,B,C,作直线lα,使A,B,C三点到直 线l的距离之比为1:1:2或1:2:1或2:1:1,则这样的直线l共有()条条条条 6.一条笔直的大街宽是40米,一条人行道穿过这条大街,并与大街成某一角度,人行道的宽度是15米,长度是50米,则人行道间的距离是(). A.9米B.10米C.12米D.15米 7、一条铁路原有m个车站,为适应客运需要新增加n个车站(n>1),则客运车票增加了58种(注:从甲站到乙站和从乙站到甲站需要两种不同的车票),那么原有车站的个数是(). A.12B.13C.14D.15 三、趣味猜测题(本题共15小题,共18小空,每空分,共计27分。) 1.小华的爸爸1分钟可以剪好5只自己的指甲。他在5分钟内可以剪好()只自己的指甲? 2、.6匹马拉着一架大车跑了6里,每匹马跑了()里?6匹马一共跑了()里? 3、公园的路旁有一排树,每棵树之间相隔3米,请问第一棵树和第六棵树之间相隔()米? 4、把8按下面方法分成两半,每半各是多少?算术法平均分是(),从中间横着分是(),从中间竖着分是(). 5、一个房子4个角,一个角有一只猫,每只猫前面有3只猫,请问房里共有()只猫? 6、如果有5只猫,同时吃5条鱼,需要5分钟时间才吃完。按同样的速度,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分钟时间 7、一根绳子两个头,三根半绳子有()个头? 8、招收演员(打一数学名词)——()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趣味数学题带答案 1、一个人花8块钱买了一只鸡,9块钱卖掉了,然后他觉得不划算,花10块钱又买回来了, 11块卖给另外一个人。问他赚了多少? 答案:2元 2、假设有一个池塘,里面有无穷多的水。现有2个空水壶,容积分别为5升和6升。问题是如何只用这2个水壶从池塘里取得3升的水。 答案:先用5升壶装满后倒进6升壶里,在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还剩4升水将6升壶里的水全部倒掉,将5升壶里剩下的4升水倒进6升壶里,此时6升壶里只有4升水再将5升壶装满,向6升壶里到,使6升壶里装满为止,此时5升壶里就只剩下3升水了 3、一个农夫带着三只兔到集市上去卖,每只兔大概三四千克,但农夫的秤只能称五千克以 上,问他该如何称量。 答案:先称3只,再拿下一只,称量后算差。 4、有只猴子在树林采了100根香蕉堆成一堆,猴子家离香蕉堆50米,猴子打算把香蕉背 回家,每次最多能背50根,可是猴子嘴馋,每走一米要吃一根香蕉,问猴子最多能背回 家几根香蕉? 答案:25根先背50根到25米处,这时,吃了25根,还有25根,放下。回头再背剩下 的50根,走到25米处时,又吃了25根,还有25根。再拿起地上的25根,一共50根,继续往家走,一共25米,要吃25根,还剩25根到家。 5、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售价是21元。 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 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后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答案:97元 6、一个四位数与它的各个位上的数之和是1972,求这个四位数 答案:因为是四位数,和是1972所以这个四位数的千位上一定是1,因为它不能是0,也不能大于1.所以这个数就是1xxx。剩下三个数,即使是1972,9+7+2=18,18+1=19.所以百位上的数只能是9,因为是别的数是不可能得出19xx的。然后设个位为数字X,十位为数字y,x、y 都为0~9 的整数,则有:1900+10y+x+x+y+10=1972 则有11y+2x=62 x= (62-11y)/2这样把0~9的数放到y的位置,就发现只能是y=4,x=9所以就是19 49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解题技巧 走走停停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一、行程问题里走走停停的题目应该怎么做 1.画出速度和路程的图。 2.要学会读图。 3.每一个加速减速、匀速要分清楚,这有利于你的解题思路。 4.要注意每一个行程之间的联系。 二、学好行程问题的要诀 行程问题可以说是难度最大的奥数专题。 类型多:行程分类细,变化多,工程抓住工作效率和比例关系,而行程每个类型重点不一,因此没有一个关键点可以抓 题目难:理解题目、动态演绎推理——静态知识容易学,动态分析需要较高的理解能力、逻辑分析和概括能力 跨度大:从三年级到六年级都要学行程——四年的跨度,需要不断的复习巩固来加深理解、夯实基础 那么想要学好行程问题,需要掌握哪些要诀呢? 要诀一:大部分题目有规律可依,要诀是"学透"基本公式 要诀二:无规律的题目有"攻略",一画(画图法)二抓(比例法、方程法) 竞赛考试中的行程题涉及到很多中数学方法和思想(比如:假设法、比例、方程)等的熟练运用,而这些方法和思想,都是小学奥数中最为经典并能考察孩子思维的专项。 例1.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条800环形跑道同向行驶,甲100米/分,乙80米/分,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甲需多久第一次追上乙? 【解答】这样的题有三种情况:在乙休息结束时被追上、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和在行进中被追上。很显然首先考虑在休息结束时的时间最少,如果不行再考虑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最后考虑行进中被追上。其中在休息结束时或者休息过程中被追上的情况必须考虑是否是在休息点追上的。 由此首先考虑休息800÷200-1=3分钟的情况。甲就要比乙多休息3分钟,就相当于甲要追乙800+80×3=1040米,需要1040÷(100-80)=52分钟,52分钟甲行了52×100=5200米,刚好是在休息点追上的满足条件。行5200米要休息5200÷200-1=25分钟。 因此甲需要52+25=77分钟第一次追上乙。 例2.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解答】这是传说中的“走走停停”的行程问题。 这里分三种情况讨论休息的时间,第一、如果在行进中追上,甲比乙多休息10秒,第二,如果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甲比乙多休息5秒,第三,如果在休息过程中且又没有休息结束,那么甲比乙多休息的时间,就在这5~10秒之间。显然我们考虑的顺序是首先看是否在结束时追上,又是否在休息中追上,最后考虑在行进中追上。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解答这个题了。我们假设在同一个地点,甲比乙晚出发的时间在200/7+5=235/7和200/7+10=270/7的之间,在以后的行程中,甲就要比乙少用这么多时间,由于甲行100米比乙少用100/5-100/7=40/7秒。 继续讨论,因为270/7÷40/7不是整数,说明第一次追上不是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

趣味数学竞赛题及答案

(3) o \00/ 口口口 趣味数学竞赛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特别提醒:请同学们将答案写到答题卷上,只交答题卷。 、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 某同学利用计算机设计了一个计算程序, 当输入数据为10时,则输出的数据 是( ) 输入 1 2 3 4 5 输出 1 2 3 4 5 2 5 10 17 26 妈妈给小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着6个纸盒子,每个纸盒子又装4个小盒子, 小明一共有( )个盒子。 A 、 30 B 、 31 C 、 26 D 、 27 如图(1) (2)为两架已达平衡的天平,如果要使图(3)中的天平保持平衡, 则在天平右侧应放( )个圆。 1、 2、 3、 10 c 10 B 、 97 99 一种叫水浮莲的水草生长很快, 刚好长满池塘面积的一半( A 、6天 B 、5天 连续的自然数按规律排成下图: B 、 C 、 每天增加 ) ^0 101 1 倍, C 、8天 0 3 — 4 7 — 8 J T J T J 11 — 10 103 10天刚好长满池塘,到几天 1 — 2 5 — 6 9 根据规律,从2010到2012, 10 箭头方向为( A 、2011—2012 B 、 2012 C 、 2010 2010—2011 2010— 2011 2011— 2012 4、 5、

6左边4个图形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请在右边所给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 合理 7、要求你从四个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 ( ) 9. 把14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在地面上堆叠成如图所 示的立体,然后将露出的表面部分染成红色?那么红 色部分的面积为 ( )? (A ) 21 ( B ) 24 (C ) 33 (D ) 37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54分) 10、请你动脑筋想一想,在下面用火柴摆 成的自然数 “ 1995”中,任意移动一根火 柴而得到的所有四位数中:①最大的数 是 _________ , ②最小的数是 C 11、有4个小孩看见一块石头正沿着山坡滚下来,便议论开了。 “我看这块石头有17公斤重,”第一个孩子说。 “我说它有26公斤,”第二个孩子不同意地说。 “我看它重21公斤”,第三个孩子说。 “你们都说得不对,我看它的正确重量是 20公斤,”第四个孩子争着说。 他们四人争得面红耳赤,谁也不服谁。最后他们把石头拿去称了一下,结果 谁也没猜准。其中一个人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相差 2公斤,另有两个人 所猜的重量与石头的正确重量之差相同。当然,这里所指的差,不考虑正负号, 取绝对值。请问这块石头究竟有 公斤。 二 小 无 外 阳 春 白 雪 8、在右面的4个图形中,只有一个是由左边的纸板折叠而成。请你选出正确的 一个。( ) A B C D

六年级奥数-第八讲.行程问题(二).教师版

第八讲 行程问题(二)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以前学习的知识理清变速变道问题的关键点; 2、 能够利用线段图、算术、方程方法解决变速变道等综合行程题; 3、 变速变道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变”; 4、 掌握寻找等量关系的方法来构建方程,利用方程解行程题. 知识精讲: 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压轴知识点”的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2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情况,我们将甲、乙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用,,v v t t s s 乙乙乙甲甲甲,;;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的路程之比就 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t t t ==乙甲,所以由s s t t v v ==甲乙乙甲乙甲, 得到s s t v v ==甲乙乙甲,s v s v =甲甲乙乙 ,甲乙在同一段时间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度比 2.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走过相同的路程时,2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 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 v t s v t =???=??甲甲甲乙乙乙 ,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s s s ==乙甲,由s v t s v t =?=?乙乙乙甲甲甲, 得s v t v t =?=?乙乙甲甲,v t v t =甲乙乙甲 ,甲乙在同一段路程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速度比的反比。 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⑴公式法 即根据常用的行程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图包括线段图和折线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另外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⑶比例法 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⑷分段法 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专题:二次相遇行程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六年级奥数专题:二次相遇行程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一、概念: 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跑道上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这类问题叫做相遇问题。 二、特点: 它的特点是两个运动物体共同走完整个路程。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行程问题,一般是指相遇问题。 三、类型: 相遇问题根据数量关系可分成三种类型:求路程,求相遇时间,求速度。 四、三者的基本关系及公式: 它们的基本关系式如下: 总路程=(甲速+乙速)×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总路程÷(甲速+乙速) 另一个速度=甲乙速度和-已知的一个速度 奥数行程:二次相遇例题及答案(一) 答题思路点拨: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一般知道AC和AD的距离,主要抓住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例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B地54千米处相遇,它们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42千米处

相遇。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A。120 B。100 C。90 D。80 【解答】A。解析:设两地相距x千米,由题可知,第一次相遇两车共走了x,第二次相遇两车共走了2x,由于速度不变,所以,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走的路程分别为第一次相遇的二倍,即54×2=x-54+42,得出x=120。 例2。两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A城52千米处相遇,到达对方城市后立即以原速沿原路返回,在离A城44千米处相遇。两城市相距()千米 A。200 B。150 C。120 D。100 【解答】D。解析:第一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一个全程,第二次相遇时两车共走了两个全程,从A城出发的汽车在第二次相遇时走了52×2=104千米,从B城出发的汽车走了52+44=94千米,故两城间距离为(104+96)÷2=100千米。 绕圈问题: 例3。在一个圆形跑道上,甲从A点、乙从B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行,8分钟后两人相遇,再过6分钟甲到B点,又过10分钟两人再次相遇,则甲环行一周需要()? A.24分钟B.26分钟C.28分钟D.30分钟 【解答】C。解析:甲、乙两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用了6+10=16分钟。也就是说,两人16分钟走一圈。从出发到两人第一次相遇用了8分钟,所以两人共走半圈,即从A到B是半圈,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