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企业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版次:

目录

1、原辅材料检测规范…………………………………………P1

2、机械零部件/外加工件检测规范…………………………P12

3、电器设备检测规范…………………………………………P23

4、外购件检验规范……………………………………………

5、合格品操作流程……………………………………………

6、不合格品操作流程…………………………………………P27

7、让步接收品操作流程………………………………………

涉及表单

《原辅材料检测记录》

《零部件.含外加工制造检测记录》

《首检、工序检检测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单》

《返工或返修单》

《报废或退货单》

《让步接收单》

《完工检测记录》(机械部分)《完工检测记录》(电器部分)《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报告》《不良品数据分析报告》

原辅材料检测规范

1目的

加强原辅材料检验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操纵原辅材料的质量,达到持续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钢材(型材和钢板)、油漆、成品外购(标准件、电器元件)等原辅材料的

进货检验。

3 检验

3.1 验收原则

3.1.1 交检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图样要求。

3.1.2 交检的原辅材料,必须是本公司确定的合格供方。否则要附《产品试用申请表》。

3.1.3应记录抽检数中的最大偏差值。如是长期使用的可靠合格供方能够免检,但必须要有相关的质保资料。

3.1.4检测合格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为依据。

3.2 操作流程

3.2.1质检员依照采购单核对采购产品的数量、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3.2.2质检员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对采购产品进行检测,并填写《原辅材

3.2.3在检测过程中发觉有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操纵程序进行操纵(详见不合格品处置操作流程),质检员须填写《不合格品评审单》,并对不合格品状态进行标识,标识可用座牌、立牌、标识卡来进行,相关人员必须注意爱护好标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质检员进行状态标识,标识牌不得随意移动或取消,改变状态标识只能由质检员进行;

3.2.4产品检测项目全部合格后在《入库申请单》上签字确认,由采购部入库;

3.2.5检验员把填写的记录及收集的文件资料整理后在当月底交到质检部,质检部依照记录情况填写《不良品数据分析报告》,通过分析报告对质量问题严峻的还需填写《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置单》;

3.2.6质检部整理所有记录及文件资料并归档。

3.3 判不方法

3.3.1 如全部样本的检验均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则本批材料判为合格。3.3.2 如出现某个或多个项目不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则应双倍抽取样本,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再次检验。如检验合格,则本批材料判为合格,关于不合格的材料质检员按照公司相关要求进行操纵及处置。

3.3.3 如双倍抽取样本检验再次发觉有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则本批材料判为不合格由质检员按照公司相关的要求进行操纵及处置。

5 验收标准

5-1、钢板(冷板每批抽检2张,热板每批抽检2~4张,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的最大偏差值)

5-1-1、外观:表面平坦光滑,不同意有划痕或楞纹。

5-1-2、供方提供相关材质报告

5-1-3、检验标准:

表5-1: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同意偏差:(适用于牌号Q215-A、Q235-A ,引用标准GB708-88、GB11253-89)

表5-2:碳素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同意偏差:(适用于牌号Q235-A ,引用标准GB709-88、GB912-89)

表5-3: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的厚度同意偏差(适用于牌号Q235-A、10、20、35及45号,引用标准GB709-88、GB3274-88、GB711-88)

5-2、槽钢

(抽检数为10%,最少不低于10件,10 件以下全检,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各尺寸的最大偏差值)

5-2-1、外观:应平坦,无裂纹、破损等缺陷,槽钢的弯腰挠度不应超过0.15d ,槽钢不得有显著扭转,弯曲度≤3mm/m (总弯曲度为总长度的0.3%)。 5-2-2、供方提供相关材质报告

5-2-3、检验标准:

表5-4:一般槽钢执行标准GB700-88、GB707-88

表5-5:轻型槽钢的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5-3、热轧角钢(抽检数为10%,最少不低于10件,10 件以下全检,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各尺寸的最大偏差值)

5-3-1、外观:角钢顶端直角同意偏差90°±35′,不得有显著扭转

5-3-2、供方提供相关材质报告

5-3-3、检验标准:等边角钢执行标准GB700-88、GB9787-88。不等边角钢执行标准:GB700-88、GB9788-88

表5-6:等边角钢的边宽度b,边厚度d尺寸同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适用于牌号为Q235-A)

表5-7:不等边角钢边宽度B、b,边厚度d 尺寸同意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5-4、热轧工字钢(抽检数为10%,最少不低于10件,10 件以下全检,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各尺寸的最大偏差值)

5-4-1、外观:工字钢的弯曲度≤4mm/m(总弯曲度为总长度的 0.4%),表面不得有夹渣、裂纹等缺陷

5-4-2、供方提供相关材质报告

5-4-3、检验标准:一般工字钢执行标准GB700-88、GB706-88。

表5-8:一般工字钢的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注:h-高度 b-腿宽度 d-腰厚度

5-5、棒材、钢管(抽检数为10%,最少不低于10件,10件以下全检,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各尺寸的最大偏差值)

5-5-1、外观:椭圆度偏差≤0.02D(D为直径),不得有显著弯曲

5-5-2、供方提供相关材质报告

5-5-3、检验标准:冷拉元钢执行:GB905-82、GB700-88、GB3078-1994;热轧元钢执行:GB700-88、GB699-1999、GB702-86;钢管执行:GB/T3092-1993。表5-9:圆钢直径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

表5-10:圆钢直径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未注明者按第3组精度执行)

表5-11:钢管应符合下表规定

5-6、焊条[同一炉批号抽检20%;每箱(一箱4包)抽一包从中抽检10根

焊条,应记录抽检合格品中各尺寸的最大偏差值]。

5-6-1、外观:表面光滑、粗细均匀,药皮无剥落现象,焊芯和药皮不应有任何阻碍焊条质量的缺陷

5-6-2、验证送检的焊接材料炉批号、规格是否与对应的质保书炉批号、规格相符

5-6-3、检验标准:GB5117-1995

表5-12:电焊条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5-7、外购件

表5-13:

原材料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河南科高辐射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原材料、中间品与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 一、碱性电池隔膜通用检测项目与方法 本公司实验室可检测项目包括: 理化性能检测:面密度、厚度、紧度、吸液量、吸液速率、水溶失量、全交换容量、机械强度、热老化性能、碱损失量、碱氧化损失量、湿电阻、磺基交换容量及其他原材料检测项目。 电池性能检测:电池的初期容量、荷电性能、循环寿命检测。 1.隔膜产品检测 (1)面密度 定义:试样每平方米的质量。单位: g/m2。 检测方法一: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使用圆形取样器在幅宽方向均匀裁取至少5片。在感量0.0001g的电子天平上称量圆片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1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检测方法二:将待测样平铺于玻璃板上,沿纤维方向裁取100mm×25mm 的长条,横向左、中、右各裁一条。在感量0.0001g的电子天平上称量长条的重量,数显数值乘以400,即为待测样面密度。 (2)厚度 检测方法一: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用螺旋测微器(又称千分尺)对每个试样随机测5个点,记录所测厚度。 检测方法二:在所取试样幅宽方向(幅宽约1米),用螺旋测微器(又

称千分尺)对10个均匀分布的点位进行测量,记录所测厚度。

(3)紧度 定义:单位体积试样的质量。单位:g/cm 3 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按照面密度和厚度的检测方法分别测定试样的面密度W 和平均厚度d ,按下式计算隔膜紧度(D)。 1000 ?=d W D 式中: W —面密度,单位为g/m 2 d —平均厚度,单位为mm D —紧度,单位为g/cm 3 (4)吸液量 定义:试样对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的吸收量与试样重量的比值,单位:%。 检测方法:按面密度检测方法二裁取三条试样,称取试样原重,记为W 1。将试样浸入KOH 溶液中30min ,取出,悬空至15秒无液滴滴下,称取 试样此时重量,记为W 2。 吸液量%1001 12?-=W W W L 注:上述氢氧化钾溶液浓度,对于碱锰电池隔膜为40%;对于二次碱性电池隔膜,为30%。 (5)吸液速率 定义: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在电池隔膜中爬升25mm 所需的时间,单位: sec 。或者一定浓度的KOH 溶液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电池隔膜中所爬升的高度,单位为mm 。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与质量 控制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 【摘要】流式细胞术(FCM)检测HLA等位基因是最近新建立的方法,与原有的分型技术相比,技术上有很大的改进和突破。流式细胞术已广泛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中,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提高准确度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流式细胞术质量控制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在功能水平上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同传统的荧光镜检查相比,具有速度快、精密度高、准确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检测技术;质量控制 流式细胞仪检验技术(FCM),即流式细胞术,是以流式细胞仪作为检测手段,以免疫荧光技术作为主要标记方法的一门先进的分析技术。该方法用免疫磁珠作为载体,在同一微孔内进行反应,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杂交信号和区分探针的种类。本技术使用的免疫磁珠具有一定的特性,磁珠可利用颜色进行标识[1]。当免疫磁珠上两种颜色混合的比例不同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即可区分定义为不同种类的免疫磁珠,目前两种颜色的组合在流式细胞仪上最多可区分成为100种不同的免疫磁珠。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收集 收集近3年本院治疗的30例患者,对30例患者行流式细胞仪检测,30例受检者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年龄17岁,患者平均年龄39岁。 2 检测方法 2.1 采用特定的免疫磁珠作为载体,将已知序列特异性探针(SSO)固定在免疫磁珠上,每一种特异性探针固定在已知颜色比例的免疫磁珠上。由于免疫磁珠上颜色比例的不同,在流式细胞仪红色激光束下可进行区分,根据事先设计的标记情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后可确认特定颜色比例免疫磁珠上携带的特异性探针的种类,从而达到将探针区分的目的。 2.2利用标记的特异性引物对目的DNA进行扩增,将PCR扩增产物与免疫磁珠上的序列特异性探针(SSO)在同一孔内进行特异性杂交,再加入荧光显色剂,然后利用流式细胞仪绿色激光束检测杂交信号,红色激光束区分探针的种类,利用软件分析杂交结果得出样本HLA基因型别。 3 方法学评价该方法与PCR-SSO有相似的地方,但是技术上有重大的突破。本方法灵敏度非常高,在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

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企业标准) 编制: 审核:

批准:版次:

目录 1、原辅材料检测规范…………………………………………P1 2、机械零部件/外加工件检测规范…………………………P12 3、电器设备检测规范…………………………………………P23 4、外购件检验规范…………………………………………… 5、合格品操作流程…………………………………………… 6、不合格品操作流程…………………………………………P27 7、让步接收品操作流程……………………………………… 涉及表单 《原辅材料检测记录》 《零部件.含外加工制造检测记录》 《首检、工序检检测记录》 《不合格品评审单》 《返工或返修单》 《报废或退货单》

《让步接收单》 《完工检测记录》(机械部分)《完工检测记录》(电器部分)《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报告》《不良品数据分析报告》

原辅材料检测规范 1目的 加强原辅材料检验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操纵原辅材料的质量,达到持续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确保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钢材(型材和钢板)、油漆、成品外购(标准件、电器元件)等原辅材料的 进货检验。 3 检验 3.1 验收原则 3.1.1 交检的原辅材料,必须符合图样要求。 3.1.2 交检的原辅材料,必须是本公司确定的合格供方。否则要附《产品试用申请表》。 3.1.3应记录抽检数中的最大偏差值。如是长期使用的可靠合格供方能够免检,但必须要有相关的质保资料。 3.1.4检测合格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为依据。 3.2 操作流程 3.2.1质检员依照采购单核对采购产品的数量、型号/规格是否一致; 3.2.2质检员按原辅材料验收标准对采购产品进行检测,并填写《原辅材

抽样检验规范

抽样检验规范

三阶文件深圳市风普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 编号 WI-QC-16 版本A0 抽样检验规范 生效 日期 2018-1-1 页码1/9 1.0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成品检验的判定符合AQL标准之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检验。 3.0职责 检验员负责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4.0 定义 4.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4.2. CR:(Critical)致命缺陷。 4.3.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4.4.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5.0 作业细则 5.1. 抽检方案依据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Ⅱ级。

三阶文件深圳市风普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 编号 WI-QC-16 版本A0 抽样检验规范 生效 日期 2018-1-1 页码2/9 5.2. 样本的抽选 按简单随机抽样(见GB/T 3358.1-1993的5.7), 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5.3. 抽取样本的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5.2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5.5. 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5.5.1. 检验的开始

质量控制技术解析

质量控制技术解析 第一节质量控制概述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 质量管理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找出波动的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在最低限度,消除系统性原因造成的异常波动。把实际测得的质量特性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并对出现的差异或异常现象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从而使工序处于控制状态,这一过程就叫做质量控制。质量控制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 (1)选择控制对象; (2)选择需要监测的质量特性值; (3)确定规格标准,详细说明质量特性; (4)选定能准确测量该特性值得监测仪表,或自制测试手段; (5)进行实际测试并做好数据记录; (6)分析实际与规格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7)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当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后,仍然要对过程进行监测,将过程保持在新的控制水准上。一旦出现新的影响因子,还需要测量数据分析原因进行纠正,因此这7个步骤形成了一个封闭式流程,称为“反馈环”。这点和6Sigma质量突破模式的MAIC有共通之处。 在上述7个步骤中,最关键有两点: (1)质量控制系统的设计; (2)质量控制技术的选用。 二质量控制系统设计 在进行质量控制时,需要对需要控制的过程、质量检测点、检测人员、测量类型和数量等几个方面进行决策,这些决策完成后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控制系统。 1.过程分析 一切质量管理工作都必须从过程本身开始。在进行质量控制前,必须分析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的相关过程。一个大的过程可能包括许多小的过程,通过采用流程图分析方法对这些过程进行描述和分解,以确定影响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2.质量检测点确定 在确定需要控制的每一个过程后,就要找到每一个过程中需要测量或测试的关键点。一个过程的检测点可能很多,但每一项检测都会增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所以要在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进行检验。典型的检测点包括: (1)生产前的外购原材料或服务检验。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首先要通过检验保证原材料或服务的质量。当然,如果供应商具有质量认证证书,此检验可以免除。另外,在JIT(准时化生产)中,不提倡对外购件进行检验,认为这个过程不增加价值,是“浪费”。 (2)生产过程中产品检验:典型的生产中检验是在不可逆的操作过程之前或高附加值操作之前。因为这些操作一旦进行,将严重影响质量并造成较大的损失。例如在陶瓷烧结前,需要检验。因为一旦被烧结,不合格品只能废弃或作为残次品处理。再如产品在电镀或油漆前也需要检验,以避免缺陷被掩盖。这些操作的检验可由操作者本人对产品进行检验。生产中的检验还能判断过程是否处于受控状态,若检验结果表明质量波动较大,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3)生产后的产成品检验。为了在交付顾客前修正产品的缺陷,需要在产品入库或发送前进行检验。 3.检验方法 接下来,要确定在每一个质量控制点应采用什么类型的检验方法。检验方法分为:计数检验和计量检验。计数检验是对缺陷数、不合格率等离散变量进行检验;计量检验是对长度、高度、重量、强度等连续变量的计量。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要考虑使用何种类型控制图问题:离散变量用计数控制图,连续变量采用计量控制图。 4.检验样本大小 确定检验数量有两种方式:全检和抽样检验。确定检验数量的指导原则是比较不合格频造成的损失和检验成

产品检验抽样规定和规范

产品检验抽样规定 1.目的:规范来料检验、成品检验之抽样水准、抽样方案以统一检验标准,确 保来料及成品的质量稳定、良好。 2.范围:适用本公司IQC进料检验、OQC成品出货检验的所有产品。 3.职责: a)IQC、OQC负责执行本规定 b)品管部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规定 4.程序: A.来料检验 1)抽样标准:按MIL-STD-105E (等同GB2828-87)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进行 2)合格质量水准AQL规定: ①电子料MAJOR:0.65;MINOR:2.5 ②组合料MAJOR:1.0;MINOR:2.5 3)检查严格度:正常检验 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5)抽样批量:每一订单作为一个检查批次 以上规定了来料检验通用抽样检验标准,部分物料特别规定的除外,参见具体物料检验标准,特殊情况由物料QE决定。

B.成品出货检验 1)抽样标准:按MIL-STD-105E(等同GB2828-87)Ⅱ级检查水平一次抽样方案进行 2)合格质量水准AQL规定: ①内销有线产品、寻呼机:MAJOR:0.4;MINOR:2.5 ②内销无线产品:MAJOR:0.65;MINOR:2.5 ③外销产品:在客户验货标准规定的AQL轻重缺陷均加严一个等级, 特殊情况由产品QE决定 3)检验严格度:正常检验 4)抽样方式:随机抽样 5)抽样批量 ①一般以生产线每小时生产某机型的平均数量作为一个批量,有线电话 一般以280PCS为一个批量 ②根据相应机型的质量控制计划来确定每批批量 ③生产清机尾数少于50PCS应全检 6)抽样标准转移规则 正常检验时,若连续五批中有两批检验不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加严检验 加严检验时,若连续五批检验合格,则从下一批检验转到正常检验

抽样检验规范(含表格)

抽样检验规范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确保物料检验的判定符合AQL标准之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外协代工之产品等的抽样检验及判定处理。 3.0术语及定义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接收质量限,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CR:(Critical)致命缺陷; Ma:(Major)严重缺陷,也称主要缺陷; Mi:(Minor)轻微缺陷,也称次要缺陷; 4.0职责 品管检验员:负责产品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5.0管理内容 5.1抽样方案:检验员抽检方案依据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及抽样表,其中检查水平为一般检查水平I级、特殊S-4级; AQL值规定:

5.1.1电子类零件: maj: 0.4; min:1.0 5.1.2物料、五金、胶袋、纸箱: maj: 0.4; min:2.5 5.1.3在制品,半成品: maj: 0.4; min:2.5 5.1.4 成品: maj: 0.4; min:2.5 抽样表见附件1、附件2 。 5.2 样本的选取 按简单随即抽样,从批中抽取作为样本的产品。但是,当批由子批或(按某个合理的准则识别的)层组成时,应使用分层抽样。按此方式,各子批或各层的样本量与子批或层的大小是成比例的; 5.3 抽取样本时间 样本可在来料时、批生产出来以后、批生产期间或库存重检时抽取。两种情形均应按上述第2点进行抽选样本 5.4 二次或多次抽样 如在实际运作中,需要使用二次或多次抽样时,每个后继的样本应从同一批的剩余部分中抽选; 6.0正常、加严和放宽检验 6.1 检验的开始 除非负责部门另有指示,开始检验时应采用正常检验; 6.2 检验的继续; 除非转移程序要求改变检验的严格度,对连续批的正常、加严或者放宽检验应继续不变。转移程序应分别地用于各类不合格或不合格品. 6.3 转移规则和程序:抽样检验宽严转移规则图见下页;

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其标准方案

七、检验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一)科室管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检测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技师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技师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 (5)实验室工作客观、公正、不受任何部门及经济利益影响。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的岗位职责。重点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急诊检验,标本接收与处理管理,防止院内感染制度,检验质量管理,仪器使用、校准及维护保养制度,试剂管理,危险品及废弃物管理,差错事故等级管理,教育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实验室安全管理,生物安全防护管理制度,检验报告审核与发放,检验结果登记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件》、《医疗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试验室管理办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

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检验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制定有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2)有与相关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6、科主任/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水平领先。 (1)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具备承担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继续教育项目或科研的能力 (2)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在本专业县市级以上(含县市级)学术组织任委员以上职务。 (二)患者服务与患者安全 1、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与连贯性。 (1)应尽力使患者从标本采集、检验、取报告具有连贯性。 (2)各项医疗活动均符合法律、法规、条例、部门规章和行

抽样检验规范

1.0目的:为公司的抽样检验工作提供依据。 2.0适用范围: 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及出货检验均适用。 3.0引用标准和术语: 《GB/T2828.1-2003抽样标准》按接受质量检验限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对应ISO2859-1; 3.1 引用标准: 3.2 抽样水准:没有特别指定时采用:一般抽样水准Ⅱ级,单次正常检验; 3.3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接受质量限值/允收品质水准。 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使用者造成伤害,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或相关安全要求,及其极严重缺点情形; MA/Major (严重缺陷):造成产品失去或减少其用途、功能,影响产品的耐用性,或影响产品的外观美感从而影响销售,并可能造成消费者退货或投诉等情形; MI/Minor (轻微缺陷):与产品品质标准存在偏差,但不会显著影响产品的外观、功能或耐用性,不会造成退货等情形; 3.4 Ac/Accept:允收、 Re/Reject:拒收; 3.5 抽样检验: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检测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相比较,以判定该群 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检验过程。 3.6 抽样方案:样本大小和判定数组结合在一起,称为抽样方案。 3.7 抽样程序:使用抽样方案和判断批合格与否的过程,称为抽样程序。 3.8 单位产品:为实施抽样检查的需要而划分的基本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3.9 检查批:为实施抽样检查汇集起来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检查批,简称为批。 3.10 批量:批中所包含的单位产品数,称为批量。 3.11 样本单位:从批中抽取用来检查的单位产品,称为样本单位。 3.12 样本:样本单位的全体,称为样本。 3.13 样本大小:样本中所包含的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大小。 4.0抽样执行说明: 4.1抽样水准:抽检方案以《MIL-STD-105E》或《GB/T2828.1-2003抽样计划》为依据,检查水平定为正 常检验水平II级。 4.2允收品质水准AQL值界定:在无特殊要求时,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及出货检验对AQL值的选择 均采用如下规定: CR=0 MA=1.0 MI=2.5 4.3不良品等级划分: 4.3.1致命不良品:含有致命缺陷产品即为致命不良品,致命不良品可能同时含有严重缺陷和轻微缺陷。 4.3.2严重不良品:含有严重缺陷产品即为严重不良品,严重不良品可能同时含有轻微缺陷。 4.3.3轻微不良品:只含有轻微缺陷的产品即为轻微不良品。 4.4抽样检验步骤: 4.4.1决定允收质量标准:确定良品、不良品的标准,无法用文字表述的部分必须设定实物样板。 4.4.2设定AQL值。 4.4.3设定检查水平:正常检验单次抽样方案一般检验水平I、II、III,特殊检查水平S-1、S-2、S-3、 S-4。 4.4.4设定抽检方式:有单次抽样,二次抽样,多次抽样几种。 4.4.5确定检验的松紧度。

抽样检验管理规范

1. 目的 为了规范抽样方法,指导检验员正确地按AQL抽样计划进行进料、半成品、成品的抽样检验。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的进料、半成品、成品抽检。 3. 职责 3.1检验员:负责AQL抽样计划的执行。 3.2品质工程师:负责监督执行并视产品实际情况,制定、修改本管理规定。 4. 定义 4.1 AQL:(Acceptance Quality Limit)质量可接收水平,是供方能够保证稳定达到的实际质量 水平,是用户能接受的产品质量水平。 5. 抽样方案 5.1.抽样方法:一般采用正常检验、当过程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且满足转移规则时,采用加严或放宽检验。根据 设定的检验水平(S-2)、与来料数量(批量)选择对应代码,在正常、加严、放宽抽样方案表 上根据代码选择抽样数量及接收质量限(AQL)。

5.3. 接收质量限:致命缺陷(CR)AQL=0.010、严重缺陷(Ma)AQL=0.010、轻微缺陷(Mi)AQL=0.010。 5.4. 正常、加严和放宽抽样方案 5.4.1. 正常检验抽样方案表 5.4.2加严抽样方案表

5.4.3放宽抽样方案表 5.5. 转移规则和程序。 5.5.3.1. 正常到加严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只要检验中连续3批或少于3批中有2批是不可接收的,则转移到加严检 验。 5.5.3.2. 加严到正常 当正在采用加严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5批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恢复正常

5.5.3.3. 正常到放宽 当正在采用正常检验时,如果初次检验的接连5批全部已被认为是可接收的,应转移到放宽检验。 5.5.3.4 放宽到正常 当正在采用放宽检验时,出现一个批不接收,或有恢复正常检验的其他正当理由,可转移到正常检验。 5.5.3.5. 暂停检验 如果在加严检验中未接收批的累计数达到3批,应暂时停止检验。 直到供方为改进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已采取行动,而且负责部门承认此行动可能有效时,才能恢 复检验程序,从使用加严检验开始。 5.6. IQC抽样检验标准: 来料原材料、半成品检验按接收质量限:AQL=0.010(CR),AQL=0.010(Ma),AQL=0.010(Mi)。 5.7 IPQC抽样检验标准: 在制品检验依据《首中末巡检记录表》执行。 5.8. OQC抽样检验标准: 5.8.1. 成品检验按接收质量限:AQL=0.010(CR),AQL=0.010(Ma),AQL=0.010(Mi); 5.8.2. 客方有特殊(AQL)要求,但客方没有验货或没有代理验货,且有正式文件,OQC抽检则 按客户的抽样检验接收质量限的要求进行; 5.9 转移规则图: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控制方法 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目的在于监视过程并排除导致不合格、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准确可靠的数据和结果。 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可监控检测/校准工作过程, 预见到可能出现问题的征兆或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使实验室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避免或减少不符合工作的发生。因此,如何在日常的检测工作中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监控成为很多实 验室急需解决的课题。实验室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可分为外部监控和内部监控。 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实施实验室间比对验证活动,实验室间的能力验证是一种检测质量的全面的审核工作,它不但包括了对检测人员、设备、环境等的比对,也包括对检测报告、数据处理的验证等,是实验室能力确认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实验室检测能力的提高。 二是内部质量监控。利用内部手段如对盲样检测、留样检测、人员比对、方法比对等验证检测工作的可靠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对保留样品再检验 对无标准物质的检测参数如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指标并易保存的样品采取留样再检测的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控制,这

样不但使检验人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检验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和技术水平,也有助于发现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得到及时有效地纠正。 2.定期使用标准物质 (1)按计划定期对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如果检测结果异常应查明原因排除异常因素,使检测体系恢复正常。 (2)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来完成仪器的期间核查,判断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的校准状态,对经分析发现仪器设备已经出现较大偏离导致检测结果不可靠时,应按相关规定处理,直到经验正的结果满意时方可投入使用。 (3)利用对标准物质的检测对检验人员进行考核,以查明检验人员是否熟练掌握检验技术,是否能够检出符合要求的准确数据及结果,这也是对检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3.利用质量控制图 质量控制图是把检验的性能数据与所计算出来的预期的“控制限”进行比较的图,此方法通过统计技术,将指控样用于检测中,对每次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科学的波动范围,通过检测查出异常原因所导致的波动,制定相应措施进而消除异常原因。 4.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来料品质控制规范

文件编号: Q/ZH —C 版 本: A/0 页 数: 共 12 页 生效日期: 2012年5 月20日 编制: 胡青 审核: 批准: 2012年5月18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目 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应用文件 4 定义 5 职责 6 建立IQC档案 7 供应商评估与管理 8 检验项目和抽样方法 9 进料品质控制流程图 10 作业流程 检验准备 进料核对 检验 判定、标识、处理 报表填写 验收入库 11 检验状态与标识管理 12 进料特采管理 13 不合格物料处理 14 来料样品的确认 15 检测数据统计分析 16 附录 1 目的 使质管部进料检验作业规范化,确保进厂物料符合标准,防止不合格物料进入仓库和生产流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材料、辅料、包装材料及外协加工物料的检验,适用于与进料检验作业相关的质管部门和作业人员。 3应用文件 供应商及物料信息 供应商调查评定表、供应商调查追踪表、来料规格书、物料样品、产品BOM表、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检测标准及方法 IQC进料检验标准、抽样方法、 IQC检验作业指导书、检验设备、物料编码规则。 作业表单 外来物料检验报告、IQC退料检验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不合格品评审表、进料送检单、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品质异常联络单。 相关文件 采购控制程序、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 定义 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允许品质水准。 重缺陷 Major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但能造成故障或严重降低产品实用性能的缺陷。 轻缺陷Minor Defect:不构成致命缺陷,只对产品的实用性能有轻微影响或几乎没有影响的缺陷。 5 职责 资材部仓库 外来物料进厂时核对物料型号、数量、包装等是否与订单相符。 质管IQC 对外来物料及外协加工物料进行检验,并同采购部与供方联系处理不合格品,供应商评审跟踪。 资材部采购 进料通知及与供应商协商处理不合格品、退货作业等、供应商评估。 研发中心 负责制定原辅料检验和试验的相关标准、技术要求,提供技术支持。 6 建立IQC档案 IQC档案目录 a. 供应商调查评定表 b. 供应商调查追综表 C.合格供应商一览表

抽样计划标准文件

产品抽样计划REV. : A SHEET : 2 of 4 1、目的/Purpose 规范抽样检验作业,确保抽样效果,预防品质事故 2、适用范围/Scope 仅适用于公司所有作业过程的抽样检验 3、定义: 3.1 允收水准AQL(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指对过程平均不合格率规定的、认为满 意的最大值,可看作可接收的过程平均不合格率和不可接受之间的界限 3.2 检验水准:指批量和样本大小之间的关系.检验水准一般常用的有一般检验水准I n、川,和四个检验特殊水准S-1、S-2、S-3、S-4, 一般检验水准最常用,除了特殊规定使用别的检验水准 外,通常都使用检验水准n .特殊检验水准一般在破坏性检验 查时采用. 3.3 抽样检验的方式:又称抽样方案.根据从批中一次抽取的样本的检验结果,决定是否 接收该批叫做“一次抽样检验”;若采取分二次抽取样本,并根据全部样本的检验结果 决定接收或拒收该批则称为“二次抽样检验”类似,还有“多次抽样检验”.通常多才 用一次抽样检验. 3.4 相关文件和资料 4、职责/Responsibility 4.1品保中心:检验员负责样品的抽取,检验及对整批的判定.品保中心负责检验作业指导书的制定。 4.4工程部:技术部负责检验标准和判定规格的制定. 4.5计量科:负责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校正和初步维修。 5、程序/Procedure 5.1 设定品质判定的基准 依据相应的检验标准、工作指示、工程图纸或合同订单、事物样品等 5.2 按等级划分不合格 明确致命不合格、严重不合格、轻微不合格各种等级的具体的划分、判定的方法、并写入各检验作业指导书. 5.3 决定品质允收水准AQL AQL的允收水准有很多种(详见MIL-STD-105E 标准),根据各工程特性以及客户的要求制定 5.4 决定检验水准 通常使用一般检验水准n 5.5 选定抽样方式 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 5.6 决定检验的严格程度(只针对来料检验放宽,所有检验均有可能加严) 5.7 决定检验水准 通常使用一般检验水准n 5.8 选定抽样方式 使用一次抽样还是多次抽样 5.9 决定检验的严格程度(只针对来料检验放宽,所有检验均有可能加严)

检测工作质量控制方法

桥梁检测 质量控制方案编制: 审核: 审批: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一、编制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编制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体系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1、质量控制领导小组...................... 错误!未指定书签。 2、质量控制方案组成......................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适应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控制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1、人员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人员招聘............................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人才培训培养........................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人员考核评比........................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人员选派............................ 错误!未指定书签。 2、仪器设备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工作流程.............................. 错误!未指定书签。 4、现场控制..............................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计和制造及质量控制标准

附件07 设计制造和质量控制标准

目录7.1设计、制造标准 7.1.1 国外标准 7.1.2 中国国内标准 7.1.3设计 7.2设备制造 7.2.1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 7.2.2设备出厂前的检验 7.2.3设备到达安装现场的开箱检验

7.1设计、制造标准 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卖方)对设备、备件、材料的设计、制造、质量控制和检验所执行的标准将与国际标准接轨。采用国际标准或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同类标准中应执行高档标准。 对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环保设备、消防设备、防爆设备、锅炉等设备必须执行国家标准。 单位制度采用国际单位制。 7.1.1 国外标准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 国际电气公司标准 VDE 德国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规范 EURONORM 欧洲标准 DIN 德国工业标准 SN-200 德国西马克工厂标准 EN DIN 欧洲所涵盖的DIN标准 IEEE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 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JIS 日本工业标准 NFPA-12A 美国全国防火协会 ASMI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 AGMA 美国齿轮制造商协会 ASME 美国钢结构协会 AISE 钢铁工程师协会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NEMA 国家电气制造厂协会 IPCEA 动力电缆绝缘工程师协会 7.1.2 中国国内标准 GB 中国国家标准 YB 冶金行业标准 JB 机械行业标准 EZB 二重标准 7.1.3设计

·卖方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标准进行设备、备件、材料的设计工作(范围见附件三),对其承担设计任务的正确性负责。 ·卖方对提供的图纸、技术资料、技术标准及其与合同工程有关的有效文件的正确性负责。 ·买方有权对卖方所作的设计进行审查和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卖方将积极合作,并充分考虑买方的意见和要求。买方的审查并不解除卖方对设计应承担的责任。 7.2设备制造 ·卖方对制造设备、备件、生产替换件、材料的质量、进度总负责。 ·买方有权对设备的设计、制造工艺规程、检验等内容和方法进行审核,并参与设备制造过程和出厂前的试验、检查。 ·卖方对设备制造将制订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体系,对进度和质量进行严格管理。 ·卖方将制订制造工艺:主要包含技术(图纸)、工艺准备、冶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物理化学检验、机加工、另部件工序检验、组装、试运转、包装运输等。 7.2.1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检验 ·制造设备、备件的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焊接材料、润滑材料等均有生产厂出厂合格证,卖方并应进行质量抽复查。在设备制造过程中,不使用锈蚀或有缺陷的材料。 ·对设备、备件、生产替换件的加工零件、材料应进行机械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硬度、裂纹、形位公差、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某些特殊项目等进行检查。 ·所有焊接件的焊接工艺、焊接准备、施焊、焊件矫形、焊后热处理、焊后表面处理、焊缝质检和焊缝修补等工艺将必须执行有关标准。 焊接另部件均需采用数控切割或机加工下料,不允许有毛刺和不光滑、不整齐的边部。对焊接变形超差和不合格焊缝应进行处理。 ·对压力容器等类的焊缝必须进行探伤、拍片检查。 ·不锈钢管道全部采用氩弧焊打底焊接,各种管材接头处不允许有毛刺和焊渣,管子弯曲部位要圆滑过度,不允许有变形。 ·制造过程中各工序质量检验必须有记录。 ·设备的表面处理、防腐涂层:一般非加工面刷漆,加工面涂层保护。 买方有权派遣有关人员赴卖方设备制造现场对制造过程执行标准、质量控制、检验结果实行检查,如发现设备材料有缺陷或不符合规定标准和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有权提出整改,卖方将其整改。无论买方是否知道和是否提出要求,卖方将主动及时地向买方通报

(抽样检验)抽样计划标准书最全版

(抽样检验)抽样计划标准 书

抽样计划标准书 目的 适用范围 定义 职责 程序 相关文件 品质记录/附件 版本/版次:A/0 核准:审核:定制: 1.目的: 为了使供应商及本X公司制造的产品品质得于保证,及本X公司产品品质统壹标准,特定制此标准书。 2.适用范围: 品质部各检验单位。 3.定义: 3.1.1抽样检验:由壹批产品或材料中,分散、随机抽取壹定的样本,按规 定项目加以检验或测试,将结果和判定基准比较,判定全批为合 格或不合格的作业。 3.1.2允收品质水准(AQL):又称允收水准,送验批品质满意界限,为批 不良率时以Po表示。送检批品质达到此水准,消费都愿意尽量接

受该批。 3.1.3批量(LOTSIZE ):被接受检验产品单位数目。 3.1.4样本(SAMPLE ):由批量中抽取作业检验对象的产品。 3.1.5抽样(SAMPLING ):从批量中抽取样本的工作。 3.1.6合格判定个数:判定批为合格时,样本内容许含有最高不良品个数, 以AC 或C 表示。 3.1.7不合格判定个数:判定批为不合格时,样本内所启之最少不良品个数,以Re 表示。 4.职责: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书的编写关负责执行,相关单位如需检验也将使用本标准书。 5.程序: 5.1.1从群体中随机抽取壹定数量的样本,经过检验或测定后,以其结果和 判定基准作比较,然后判定此群体是合格或不合格的方法就是抽样检验。 5.1.2抽样检验的原理: 5.1.3 STD —105D/E 分别是最常用的俩种抽样标准,见AQL 品质允收水准表(附件1)。

5.1.4AQL表的内容解释如下: 第壹列的样本的数据分类; 第二列是壹般检验水准:ⅠⅡⅢ; 第三列是样本的代号,用A、B、C……表示; 第四列是赋予代号的抽取样本数量; 以后各列是不同级别的QAL值; 要注意表中的箭头和其所指的方向,以防判错。 5.1.5AQL使用步骤: 1)确定要抽样的产品和抽样检验特性; 2)确定检验级别,壹般去“Ⅱ”级; 3)确定AQL值,如:主要不良取“0.65”,次要不良去“1.5”; 4)根据要检查产品的数量确定样本代码,即行和列的交汇处的字母; 如:2000个产品,查的代码为“K”; 5)查表K代码的行对应的抽样数量为125个; 6)检查125个样本,且对不良品分类; 如:共检出7个不良品,其中主要不良品数2个,次要不良品数5个; 7)对比AQL表上基准进行判定;

检测机构质量控制标准

检测机构质量控制标准 陈学联 1目的 为规范质量管理,能及时发现检测质量问题,并予以迅速处理,来确保及提高检测质量使之符合公司质量管理及客户要求,通过有计划的对检验检测实施质量控制,来验证和评审检验检测活动的有效性和检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本公司检验检测的质量控制活动。 3职责 3.技术科协助技术负责人制定质量控制计划。 3.2技术负责人负责对质量控制计划的审批及实施。 3.3质量负责人、监督员、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质量控制计划。 3.4技术负责人负责对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工作的组织落实。 4控制内容 4.1质量控制采用的方式 4.1.1比对或能力验证; 4.1.2方法比对; 4.1.3仪器比对; 4.1.4留样再测(重复检验检测); 4.1.5人员比对; 4.1.6空白分析、加标(适用时); 4.1.7结果的相关性; 4.1.8质量标准的执行。 4.2质量控制关键项目 4.2.1车辆前处理及准备车辆的项目; 4.2.2对后续其它检验检测项目有影响的项目;

4.2.3敏感项目(质检、评价); 4.2.4差错率相对较高的项目; 4.2.5比对或能力验证不合格项目; 4.2.6新建检验检测项目。 4.3根据上年度检验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出现的主要问题,技术科协助技术负责人依据4.1和4.2的要求制定本年度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内部和外部),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4.4内部计划中应包括质量控制频率/时间、规定限值和超出规定限值时采取的措施、计划评价的时间(时机)、实施责任人。 4.5质量控制计划应覆盖申请认可或已获认可的所有车辆类型、检验检测方法类型、仪器类型,必要时还包括内部校准。 4.6制定内部质量控制计划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4.6.1检验检测业务量; 4.6.2检验检测结果的用途; 4.6.3检验检测方法本身的稳定性与复杂性; 4.6.4对技术人员经验的依赖程度; 4.6.5参加外部比对(包含能力验证)的频次与结果; 4.6.6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人员数量及变动情况; 4.6.7新采用的方法或变更的方法。 4.7质量控制工作必须将计划与检验检测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相结合,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质量控制、人员监督、期间核查应有机的结合。 4.8外部质量控制计划应包括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组织同行业开展检测实验室间比对,使得本活动覆盖的检验检测领域更广,发现本公司检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4.9对于非常规检验检测项目(不能重复检验检测)应采取关键过程监督的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当检验检测频次低的项目,也要纳入质量控制计划,按照要求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10质量控制计划实施 4.10.1技术负责人负责内部质量控制计划的实施,质量负责人、监督员、实验室主任协助技术负责人完成质量控制计划,并记录所有质量控制实施结果,并进

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万华化学(广东)特种聚氨酯项目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目录 1 目的 (2) 2 范围 (2) 3 定义 (2) 4 职责 (2) 5 工作程序 (3) 5.1 质量保证 (3) 5.2 质量检测 (4) 5.3 工程质量监督检测 (7) 5.4 绩效考核 (8) 6 相关文件 (8) 7 相关记录 (8) 8 附则 (9) 见证和取样人员授权书 (10)

1 目的 为了规范万华化学(广东)特种聚氨酯项目(一期)质量检测单位的质量行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特制定本规定;本规定作为工程检测单位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之一,提供工程检测单位在工程投标的质量保证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 2 范围 质量检测机构在施工阶段依照承揽合同实施的质量检测行为,以及根据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实施的质量管理行为适用本规定。 3 定义 3.1 本工程 指万华化学(广东)特种聚氨酯项目(一期)。 3.2 质量检测机构 指取得相应的行政许可,与建设单位依法订立工程质量检测业务承揽合同的企业法人,以及企业法人派驻本工程的项目组织或分支机构。 3.3 项目经理 指代表质量检测机构履行合同并授权批准检测报告的负责管理人员。 3.4 主要检测人员 指质量检测机构根据合同约定或投标文件承诺,派驻本工程或为本工程提供检测的项目经理、专业技术人员和主要操作人员。 4职责 4.1 质量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测报告和质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给建设单位和/或其他检测结果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质量检测机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2 质量检测机构的其他质量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4.2.1 必须依照合同和/或投标文件的承诺,为本工程配备足以满足建设单位质量需求的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 4.2.2 主要检测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且不得在合同履行期间擅自更换。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