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滑轮易错题

杠杆滑轮易错题
杠杆滑轮易错题

杠杆滑轮易错题

一、杠杆旋转力的变化 方法:F 1-F 2*L 2/L 1,通常F 2 (物重)不变,L 1、L 2一变大一变小则容易判断;冋 大同小,则通常 F i 保持不变(由几何方法可推)。

1、如图所示,用一个可以绕0点转动的硬杆提升重物,若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动力 始终沿水平方向,则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动力 F (硬杆重力忽略不计)( )

2、如图所示,0为杠杆的支点,为了提升重物 A ,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 使杠杆有竖直位置旋转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 )

A 杠杆始终是省力的

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先是省力的后是费力的

D.杠杆先是费力的后事省力的

二、杠杆不动,旋转力的变化(阻力阻力臂不变) 方法:做出最小力(垂直) 1、如图所示,杆 0B 的0端用铰链(可自由转动)固定在竖直壁上,杆的中点挂一 重物G ,杆的B 点受水平拉力F 而平衡,若拉力F 沿逆时针方向逐渐转向竖直方向, 而保持0B 在原位置平衡,则在此过程中 F 将() A.大小保持不变 B .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D

.先变小后变大

B .顺时针转动

C .始终平衡

D .无法判断

二、有浮力 方法:由G 1*L 1=G 2*L 2和F 浮1*L 1与F 浮2*L 2关系求解

1、如图,轻质杠杆两端悬挂同种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金属球时,杠杆平衡.把 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仍然平衡,则( )

A.两球都是实心的 B

.大球实心,小球空心

C.大球空心,小球实心

D .两球都空心,且空心部分体积相同

2、如图所示,两杠杆均处于平衡状态,甲杠杆上平衡的是两个同种密度但体积不同的物体,乙杠杆上平 衡的是两个体积相同但密度不同的物体,如果将它们都浸没在水中,则两杠杆将( )

A.仍保持平衡 B C.甲仍保持平衡,乙失去平衡

.都失去平衡 D .甲失去平衡,乙仍保持平衡

(甲) {乙)

题型三:实验题

方法:

题型二:平衡杠杆同加同减

一、无浮力 方法:比较力臂后, 无视原有平衡,只考虑新“加减”

1、一根均匀直尺可绕中点 0自由转动,直尺上有三只垂直而立蜡烛

1 C, 它们粗细和材料都相同但长度不相同, 1A =I B 二―I C ,如图所示,那么点燃过 2

程中直尺将(

A.逆时针转动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一、消除杠杆自重带来的影响; 二、便于读取力臂。)

2、平衡螺母问题

3、弹簧测力计方向

题型四:物体可看做位于重心的一个质点(只有质量,没有体积)。

1、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厚木板长15m重400N,对称的搁在相距8m的A、B

两个支架上.一个体重为500N的人,从A点出发向左走到离A点_m 处时,木板将开始

翘动.

2、(选做)如图是一均匀薄板,半径R= 30cm,现从圆形板上挖出一个半径r =15cm的内切圆板,试求

剩余的薄板的重心C与大圆圆心O的距离.

3、有三块密度均匀、完全相同的砖,长为H,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使每一块砖压

着下面的砖并伸出一部分,求砖能伸出桌面的最大长度L为多少?

L

题型五:经验公式

1、有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减小实验误差,常用“交换法’’来测

定物体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总质量为m;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总质量为m2,则被测物体质量的真实值为()

A. __m2 B . m m2 C . m1 E D . . m m2

2 2

其他题型六:

1、如图所示,在质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杠杆的两端挂体积相同的甲、乙两实心金属块, 已知

L1 :L2 =2:1,则甲、乙两金属块的密度之比是

A. 2:1 B . 1:2 C . 4:1 D . 1:4

2、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0A可绕0点无摩擦转动,A端用绳子系在竖直墙壁的B 点,在杠

杆的C点悬挂一重为20N的物体,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已知0A长为50cm, OC长为

30cm, . OAB =30 .

(1)请在图中画出绳子对杠杆拉力F的力臂.

(2)拉力F的大小是多少?

3、在0 C时,将两根长度和质量相等的均匀的铜棒和铁棒连接在一起,并将支点放在接头处

刚好平衡,如图所示,当温度升高数百摄氏度时,能观察到现象是()

A.仍然保持水平方向平衡 B .左端向上翘起,右端向下降低

C.右端向上翘起,左端向下降低 D .以上三种现象均有可能

4

4、如图所示,杠杆OA在力F A F B的作用下保持水平静止状态,杠杆的自重不计,0

为杠杆的支点,F B的方向与0B垂直,则下列关系中一定正确的是()

A. F A 0A 二F B OB B . F A OA ::: F B OB

C F A OA F B OB

F B OB OA

5、某工地在冬季水利建设中设计了一个提起重物的机械,图是这个机械一个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OA是个钢管,每米长受重力为30牛;O是转动轴;重物的质量m为150千克,挂在B处,O閔米;拉力F加在A 点,竖直向上?取g =10N/kg ?为维持平衡,钢管OA为多长时所用的拉力最小?这个最小拉力是多少?

6、如图所示,是一把小贩卖瓜子用的杆秤,A挂托盘处,B为零刻

度点,O为提纽处,C为杆秤的重心.若不诚实的小贩把杆秤秤砣换成质

量小一些的,那么他称出的瓜子的质量数为()

A.读数都比实际数多 B .读数都比实际数少

C.买得少时读数比实际数少 D .买得多时读数比实际数少

如图所示,O为杠杆的支点,现在B端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 点

A施加一适当大小和方向的力,可使杠杆杆平衡的力是(不计杠杆自重)

A. 一

7、在杆的中

OB在水平位置平衡,那么能使杠

C. D.

8、如图是指甲刀的结构图,关于指甲甲刀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一个费力杠杆组成

B. 指甲刀可以看成是一个省力杠杆和两个费力杠杆组成

C. 指甲刀使用的越久,用它剪指甲就越省力

D. 用指甲刀剪指甲时,大段地往下剪比小段地往下剪省力

(画出每个杠杆五要素图示)

9、(多选题)如图所示,均匀木棒AB长为1m水平放置在O O,两个支点上,

已知AO O x B的长均为0 . 25m若把B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

20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木棒自重60N

B. 若把

B端竖直向下秒微压下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60N

C. 若把

A端竖直向上稍微抬起一点距离至少要用力40N

10、如图所示,长1.6m、粗细均匀的金属杆可以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一拉力一一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能使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

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

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金属杆重

A. 5 N B . 10 N

C. 20 N D . 40 N

11、小明同学结“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

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

究的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跟:A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B.斜面的粗

糙程度有关;C.斜面的长有关;D.物体受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

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参看图7,表中

①③两次实验所用斜面是相同的,设物体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斜面斜面粗物垂斜面高沿斜面斜面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

次数整程度G/N度Mm拉力F/N j/m叫"叫/J率讯気)

①粗糙20.61*71L2L7

②37°较光滑20.6L41L286

③45°粗糙■0.71*81】?4 1.878

(1)请你替小刚在上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数据.

(2)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猜想____________ (填写字母)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斜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斜面的倾斜程度越

大,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值越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验证猜想D,应控制斜面的倾斜程度和不改变.

(6)若木块长度L,用相关字目表示该斜面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针对“斜面的倾斜程度与斜面的机械效率有怎样的关系?”这个问题,某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斜面倾

斜程度

小车重

G/ N

小车上升咼

度h/ m

沿斜面拉力

F/N

小车移动

距离S/m

有用功

W/J

总功W/J

机械效率

n

1较缓 4.00.20.9 1.20.8 1.0874%

2较陡 4.00.3 1.2 1.2 1.2 1.4483%

3最陡 4.00.4 1.5 1.2 1.6

(1)

(2)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3)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还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

13、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实验数据如下表:

18、某人自制了一个可以测人体重心位置的装置,如图,取一块与自己等长的木板,一端固定,另一端用 轻质细绳通过一个滑轮悬挂起来(摩擦不计),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如果 该同学身高160cm 、质量40kg

,平躺到木板上后在托盘中再加上重为 137.2N 的物体,木板再次水平平衡. (1) 该装置中滑轮的作用是( )

(2) 在测人体重心之前,先“在绳子末端的托盘上放一些重物,使木板水平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斜面閑倾 小车重

斜面册 拉力 斜面长 有用功 总功 机械

斜程度

高度h/m

F/N S/m W 討J WMJ 效牽

较缓 ■1 0 2 1.8 1

0.8 1.S

44 4% 較陡

4 0.4 3.0 1

最陡

4

0 6

3.6

1

2.4

3.6

66 7%

(2) 分析上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越 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越 (3) 小明猜想斜面机械效率还可能与小车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请用图中

的器材设计实验并验证他的猜想。(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及分析论证) 实验过程: ①

分析论证:

14、如图所示,物重 G= 30N,绳的一端拴在地面,拉力 滑轮向移动20cm,则拉力F= _N ,物体上升

cm

则拉力F = _N ,滑轮向上移动 __________ cm ______

F 使滑轮匀速上升。(I )若滑轮重不计, (2)若滑轮重为2N,使物体上升20cm,

15、如图所示,滑轮重不计,滑轮与转轴的摩擦不计,在拉力 (I )如果拉绳的速度是 v ,则物体移动的速度 v 物= v ; F 作用下可使物体匀速运动。

(2)如果已知拉力 F 是6N,那么可知( ) A.物重为12N. B .物重为3N. C.物重为2N. D .物体受摩擦力12N.

E.物体受摩擦力

3N. F .物体受摩擦力2N.

16、如图所示,吊篮的重力为 400牛,动滑轮重力为 50牛,定滑轮重力为 40牛,人的重力为 6/00牛,人在吊篮里拉着绳子不动时需用力( ) A. 218 牛 B . 220 牛 C . 210 牛 D . 236 牛 17、如图所示,某人用滑轮先后以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来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该人的体重为 800N 手臂所能发挥的最大拉力为 1000N ,滑轮重和摩擦 均忽略不计,则:以图甲方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_「的物体;而以图乙方 式最多可提升重为 N 的物体。

(3)请通过计算说明该同学的重心位置(

g 取 9.8N/kg )

(1)请在上表中空格处填充正确数据。

O

./■y

23、物体A 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25N,则物体B 重 ______ N

19、如图所示,杠杆 OA 可绕支点0转动,B 处挂一重物 G, A 处用 杠杆和竖直墙之间夹角逐渐增大时,为了使杠杆平衡,则 ()

A. F 大小不变,但 F v

G B. F

大小不变,但 F > G C. F 逐渐减小,但 F > G

D. F

逐渐增大,但F v G

20、如图,每个滑轮重 10N,物体A 重80N,不计绳重和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求绳子的拉力 F 。

21、如图,体重500N 的人,要将 G= 700N 的吊篮匀速吊起,不计滑轮、绳重及摩擦。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5,人站在地面上,至少要用 N 的力拉绳。 (2)如图6,人站在吊篮中至少要用

______N 的力拉绳。

22、一小车A 陷在泥地里。现在通过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小车匀速拉出, 树受到的拉力(不计滑轮、绳重和摩擦)。

F = 1000N 。求小车受到的拉力和

竖直力

2018-2019年全国卷高考典型易错题训练专题(一)语文试卷

2018-2019年全国卷高考典型易错题训练专题(一)语文试卷 一、综合读写 1. 下面是一个主题为“沟通”的电视公益广告脚本。请你参照相关内容。补出空白部分。要求:①处不超过90字;②处不超过10个字。 2. 请把下面空缺的情境描述出来。要求:语言简明、顺畅,不超过90字情。 3. 请根据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用第一人称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②想象合理;③不超过60字。 4. 运用“梅花、矮墙边、祖孙”等词语,写一段描述冬日温暖场景的文字。要求:有细节描写,富有文采,不超过150字。 5. 以“春夜,听雨点敲窗”开头,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合理想象场景,侧重听觉描写;②运用拟人、比喻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20字。 6. 请展开想象,写一段描绘某种情境的话,其中必须包含“晨光”“露珠”“消散”“遗憾”这4个词语,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表达某种哲思,不超过120字。 7.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是苏轼《阮郎归·初夏》中的词句,请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突出“雨”的作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字左右。8. 我们每天都在亲近汉字,使用汉字,感受着汉字的无穷魅力。请围绕汉字的音韵美和形体美,以 “山”“明”“想”“旦”为例,写一段文字。 要求:①运用说明和描写两种表达方式;②开头运用“既……又……也……”的句式总领下文;③运用排比、比 喻的修辞手法;④语言得体,结构相对完整,不少于200字。 9. 高三毕业在即,请从下面的歌曲名称中任选一个加以阐发,来发表你的毕业感言。(80字左右) ①《敢问路在何方》②《飞得更高》③《爱拼才会贏》 10.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后,各种文化交流会更加广泛,假设别国媒体正在你所在的地方拍摄美食专题片,请 你推荐一种美食,依照示例写一段70字以内的推荐词。 示例: 我推荐:梯坎豆花 推荐词:梯坎豆花以黄豆为原料,嫩滑爽口,麻而不辣,但平常小吃里蕴含着别样的滋味。你享用的不仅是 豆花的温润和麻劲,更是川渝人的朴实和豪爽。 11. 为展示“走近文学大师”的语文探究性学习成果,请从高中教材中选择一位你最敬仰的文学大师,结合其作品,按要求写一段评价文字。 要求:①内容应突出所选作家的主要特点;②用一个统领全段内容的句子开头;③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 ④不少于100字。 12.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结构大体相同,字数不必完全相同,体现积极进取的基调。 不要叹息命运的坎坷。因为大地的不平衡,才有了河流;因为温度的不平衡,才有了万物生长的春夏秋冬; 因为人生的不平衡,才有了我们绚丽的生命。 不要辜负机遇的赐予。因为海洋的不满足,才有了波 涛;,;,。 13. 调整下面语段中的画线句子,使整个语段合乎逻辑、表达和谐一致。 人们在同样的时间里奔跑,错过了稻禾沾满金露、树木寄走枯叶的秋;夏天,浪花裂开心花、荷盖展开青霞,错过了;山坡覆盖白雪、水面凝成银冰的冬,错过了;错过了桃花送走雪花的春,错过了春风唤醒田蛙的春。人们应该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色中踱步,让一个个脚印有翡翠的韵脚、金银的注释。这才是绿色的生活、生动的世界。 14. 根据下面两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①赠给语文老师:品明月叙情怀吟诗作赋 ②羊年春联:春满神州舒画卷

【人教数学三下】第1章 位置与方向(一) 易错题精讲 配套练习

第1章位置与方向(一)易错题配套练习 一.选择题 1.小红家、小明家和学校在一条直线上,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小明家离学校500米,小红家和小明家相距()米. A.200B.800C.200或800 2.小林面向南方,他先向右转,再向后转,现在她面向() A.北方B.西方C.东方3.商店和学校都在广场的正南方,商店离广场500米,学校离广场200米,那么学校离商店()米. A.300B.500C.700 4.根据下面描述的标明植物园示意图中的各园名称. 梅园在植物园的南面,梅园在图中()处. A.A B.B C.C D.D 5.淘气看到笑笑在东偏北30°方向,笑笑看见淘气在()方向. A.东偏南30°B.西偏北60°C.西偏南30°D.西偏南60°6.奇奇上学时要向东北方向走700米才能到学校,放学回家要向()方向走700米.A.东南B.西南C.西北7.小华站在操场上,面向东南方,他的背面是()方. A.东北B.西北C.西南8.兵兵正在什么位置?()

A.桃园B.工厂C.鱼塘D.樟树林 9.三(2)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面.A.东B.南C.西D.北 10.树叶向北摆动,说明起的是() A.东风B.南风C.西风D.北风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观察下图,以学校为观测点,少年宫在学校的方,位于学校西北方的是. 12.物体的位置要根据和两个条件来确定,确定相对位置,要先确定.13.如图,以A点为观测点,小明在西北的方向,则小华现在方向上. 14.如图,医院在商店的方向,银行在明明家的方向.

15.我面朝西面,我的右手伸向方. 三.判断题(共2小题) 16.学校在小亮家的西北方向,那么小亮家就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判断对错)17.西北风就是从西往北吹的风.(判断对错)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8.如图是学校周围的建筑物,请你观察并回答问题. (1)用数对表示小明家的位置是体育馆的位置是. (2)若以学校为观测点,图书馆在学校的图书馆方向上,距学校米.(3)放学后小明以每分50米的速度从学校回家,走多少分钟能到达家?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简单机械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简单机械选择题 1.如图所示,规格完全相同的滑轮,用相同的绳子绕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提起重为G1和G2的两个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比较它们的省力情况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G1=G2,则F1<F2,甲的机械效率高 B.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C.若G1<G2,则F1<F2,甲、乙的机械效率相同 D.若G1<G2,则F1<F2,乙的机械效率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由于滑轮组相同,并且不计摩擦则额外功相等,若G1=G2,则有用功也相同,所以机械效率相等,故A错误; B. 甲图n=3,F1=G1,乙图n=2,F2=G2,若G1=G2,则F1

深度学习之初中物理杠杆与滑轮练习题

杠杆与滑轮 一、基础知识 1.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的___叫杠杆,杠杆可以是直也可以是曲的。’(2)杠杆五要素: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____,可以在棒的一端,也可以在棒上其他位置,用字母__表示。 ②动力和阻力:______叫做动力,而_________的力叫做阻力,动力用字母___表示,阻力用__表示。 ③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用__、__表示,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___的距离。 (3)分类: 省力杠杆:L1_L2F1_F2 如__;费力杠杆:L1_L2F1_F2如__;等臂杠杆:L1_L2F1_F2如__。 (4)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指的是杠杆处于__或____运动状态。②条件:__×__=__×__即:__=__。 2.滑轮 (1)分类:定滑轮的实质是___杠杆,优点是_______; 动滑轮的实质是________的杠杆,优点是能省__的力,不足是______。 (2)滑轮组 ①优缺点:滑轮组由若干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而成,优点是既能__又能改变__,不足是要_____。 ②省力规律:在不考虑绳子重及滑轮重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时,有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所用的拉力就是物重的___,即F=____。 二、按要求画力臂 1﹑下图中,请画出力F的力臂,并用字母L标明。 2、画出下图中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三、已知力臂画力。 1·如下图,一个绕O 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 2(或F 1)的方向,以及动力F 1(或F 2)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 2(或F 1)的力臂以及动力F 1(或F 2)。 四、画最小的动力 1、如图1所示,使用羊角锤拔钉子,动力作用在锤柄上A 点. 请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 的示意图. . 2﹑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3、要求用一最小的力F 使上右图中的曲形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请画出此力F 的示意图,并标出它的力臂L 。 4.如图所示,O 为杠杆AC 的支点,在B 处挂一小球,AO =OB =BC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 衡,画出作用在杠杆上最小动力F ,并标出F 的方向 五、给滑轮组绕线 1、右图,按要求画出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2、在图12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3、一个同学站在地面上,要利用如上图3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重900N ,而绳子最多只能承受400N 的拉力。请你帮他在图中画出符合要求的绳子绕法。 4、用右下图C 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 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 5m 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画出绳子绕法。 O A B C A O △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检测卷(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如果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5格为三角形A′B′C′,则点C′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 (3,9) B. (8,4) C. (7,1) 2.数对(8,2)和(5,2)表示的位置是() A. 同一行 B. 同一列 C. 同一点 D. 无法确定3.小军的座位在第二列第三行,记为(2,3),如果将他往后调三行,应记为()。A. (5,3) B. (2,6) C. (5,6) D. (4,3)4.李军的座位记为(4,4),如果他往后挪三排,这时他的位置应记为()。 A. (7, 4) B. (4, 7) C. (1, 1) D. (7,7)5.如图,小亮从家到学校要穿过一个居民小区,若小区的道路均为南北或东西方向,下面线表达不正确的是()。 A. (1,4)→(1,1)→(4,1) B. (1,4)→(2,4)→(2,2)→(4,2)→(4,1)2 C. (1,4)→(3,4)→(4,2)→(4,1) 6.美术课上,小聪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2行,用数对(3,2)表示,小明坐在小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3,3) B. (4,3) C. (3,2) D. (4,1)7.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那么下面谁离小明最远()。 A. 小红(2,3) B. 小丽(4,3) C. 小强(5,3 ) D. 小玲(3,4) 8.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他的前面有()位同学。 A. 2 B. 3 C. 4 9.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杠杆滑轮练习题

杠杆、滑轮练习题 姓名班级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一根硬棒,在_________________下能绕着_____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支点是______;动力是______;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_;阻力臂是_________________.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工具属于杠杆的有_____、_____、_____等. 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如果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当杠杆平衡时,动力是阻力的_________________ 倍. 3.如果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是80 N,动力臂是40 cm,阻力臂是10 cm,杠杆平衡时,阻力是______. 4.在下列日常生活使用的工具中:省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①撬棒②天平③筷子④铡刀⑤脚踏刹车⑥镊子⑦起子⑧钓鱼杆 5.一条扁担长1.5 m,前端挂200 N重的货物,后端挂300 N重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的前端_____ m才能使其刚好平衡. 6.如图12—6所示,用一个小小的弹簧秤,竟然称出了大象的重,他用了一根10 m长的槽钢,当槽钢呈水平平衡时,弹簧秤和大象到悬挂点的距离分别是9.54 m和0.06 m,若弹簧秤指示着20 kg的重量,则大象和铁笼共重约_____t. 图12—6 二、选择题(每题3分) 1 .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 杆的是 A .瓶盖起子 B .定滑轮 C .天平 D .镊子 2.如图2所示的四种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3.在图12-7中,杠杆有可能平衡的是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6讲《我们的中华文化》易错题集锦(含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 1.2012年8月18日,以“艺术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的第15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博览会注重艺术推广和学术交流并重,热烈欢迎世界各国来北京,你的参与是我们不懈的动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 C 【分析提示】 认为中华文化始终处于统率地位是错误的,排除③;认为“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是错误的,排除④。 2.海峡两岸同宗同源,但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在字形、发音、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对此,两岸共同努力,编撰中华语文工具书,台湾旅游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大陆和台湾用语对照表,《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已完稿。这些努力有助于( ) ①展示特色,提升两岸文明程度②彼此融合,消除两岸文化差异③增强认同,共同弘扬中华 文化④增进了解,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分析提示】 《两岸常用词典》的完成,说明两岸对中华文化有共同的认同感,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故选出D项。②错误,应尊重文化差异。①与题意无关。 3.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 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测试题(答案解析)

《易错题》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王明坐在教室第4列第4排,用数对(4,4)表示。下面数对()所表示的是第4列第5排。 A. (3,2) B. (4,5) C. (5,4) 2.数对(8,2)和(5,2)表示的位置是() A. 同一行 B. 同一列 C. 同一点 D. 无法确定3.李军的座位记为(4,4),如果他往后挪三排,这时他的位置应记为()。 A. (7, 4) B. (4, 7) C. (1, 1) D. (7,7)4.下图为小芳家客厅的影视墙上贴的墙砖,中间的一块墙砖用数对表示是()。 A. (3,4) B. (2,5) C. (4,3) 5.如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2),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 (5,4) B. (4,5) C. (4,3) D. (5,5)6.小明在班级中的位置可以用数对(3,4)表示,那么他的同桌小丽用数对表示是() A. (3,5 ) B. (2,4) C. (4,4) D. (3,3)7.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6),小冬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6),而小丽的位置刚好在小红和小冬中间,小丽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6) B. (4,5) C. ( 3,6) 8.王鹏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4排,用数对(4,4)表示,下面数对()所表示的位置离王鹏最近。 A. (3,2) B. (4,5) C. (5,6) 9.点A(4,2)向上平移4个单位后的位置是() A. (8,6) B. (8,2) C. (4,6) 10.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 (5,2) B. (4,3) C. ( 4,1)

杠杆和滑轮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 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A .开瓶盖起子 B .道钉撬 C .筷子 D .钢丝钳 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上有一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会上升,对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3、如图2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 ) A.绳直接系在A 点 B.绳直接系在B 点 C.在A 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 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4、如图3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 1 J B. 0.1J C.2 J D. 0.2 J 5、某同学用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等时间内匀速提升相 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两次拉升重物过程中( ) A .做的额外功相等 B .做功的功率相等 C .做的总功相等 D .机械效率相等 6、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越大,功率越大 B .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 .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 .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7.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 时,物体升高了0.5m ,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 。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 ) A .40N B .50N C .100N D .5N 8、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较重的A 物体沿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 物体沿粗糙的平面移动,若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推力对人物体做的功多 B .推力对B 物体做的功多 C .推力对A 物体和B 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推力对它们 做功多少的关系 9、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 .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越少 C .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D .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0、如图4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若不计绳重及 摩擦,则( ) A .W1=W2 η1=η2 B .W1=W2 η1<η2 C .W1η2 D .W1>W2 η1<η2 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图5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 图图2 图4 图3

杠杆滑轮计算题

5. 如图所示,在研究斜面机械效率时,某同学用160N的力将重为240N的箱子沿斜面从底部推到高100cm的斜面顶端,已知斜面长为300cm,则(1)他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总功是多少? (3)机械效率是多少? 6.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拉力为150N,则(1)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多少? (2)总功是多少? (3)机械效率是多少? 1.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高2m,已知拉力大小恒为60N,方向总保持竖直向上,动滑轮的质量为3kg,绳重和摩擦均不计。 求(1)物体所受重力 (2)该滑轮组在此过程中的机械效率(保留1位小数) 2.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人用500N的拉力F,15s内使重为900N的物体匀速上升了3m,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动滑轮的重(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匀速提起一个重为400N的物体,物体在5s内竖直上升了2m,人拉绳的力为250N,(不汁绳重及摩擦) (l)对重物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人拉绳子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如果用此滑轮组匀速提升一个重为300N的物体,则拉力是多少?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4.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的距离s=4m, 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 总 ;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F G

1.某建筑工地用如图所示的简易滑轮组将重4000N的砖块运到离地4m高的砌墙处,已知每个滑轮重100N,滑轮摩擦和绳重以及动滑轮下的挂网重忽略不计 若提升砖块的工人作用于绳的拉力最大为500N。求: (1)提升一次砖的最大重力 (2)提升一次砖时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3)若全部完成提砖任务 工人利用此滑轮组至少做多少额外功 2.建筑工地上 某施工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 利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200N的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500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拉力做功的功率是750W,求重物在1min内匀速上升的高度? 2、当用这个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800N的物体时,拉力是多少

高考政治总复习:第16讲《我们的中华文化》易错题集锦(含答案)

我们的中华文化 1.2019年8月18日,以“艺术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的第15届北京国际艺术博览会开幕。博览会注重艺术推广和学术交流并重,热烈欢迎世界各国来北京,你的参与是我们不懈的动力!这体现了中华文化有巨大的包容性。中华文化巨大包容性的积极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②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③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世界文化的最前列,在世界文化中居于统率地位④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使中华文化更加发扬光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答案】 C 【分析提示】 认为中华文化始终处于统率地位是错误的,排除③;认为“同化了其他民族文化”是错误的,排除④。 2.海峡两岸同宗同源,但在语言文字的具体使用和外来词语的翻译使用上,出现了部分字词在字形、发音、含义等方面的差异。对此,两岸共同努力,编撰中华语文工具书,台湾旅游管理部门专门制作了大陆和台湾用语对照表,《两岸常用词典》大陆版已完稿。这些努力有助于( ) ①展示特色,提升两岸文明程度②彼此融合,消除两岸文化差异③增强认同,共同弘扬中华 文化④增进了解,促进两岸交流合作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分析提示】 《两岸常用词典》的完成,说明两岸对中华文化有共同的认同感,有利于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故选出D项。②错误,应尊重文化差异。①与题意无关。 3.文化部确定了宋刻《三国志》《春秋经传集解》等4 478部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及甘肃拉卜楞寺、浙江瑞安玉海楼等62家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这是推动我国古籍保护深入开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国家重视保护古籍,这是因为( ) ①古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古籍作为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③古籍具有重要的历史、思想和文化价值 ④保护古籍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D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单元测试卷(有答案解析)(2)

《易错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单元测试卷 (有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吉林省在北京的东北方向,那么北京在吉林省的()方向上.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2.王明从家去学校往西北方向走,那么他从学校回家往()方向走.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北 3.面向北极星,后面的方向是()。 A. 东 B. 南 C. 西 D. 北4.丽丽站在操场上,如果他的影子在东面,那么太阳在()面. A. 东 B. 西 C. 南 5.小华家在小明家的西南方向,那么小明家在小华家的( )方向。 A. 东南 B. 西北 C. 东北 D. 西南6.张华面向北方,他的右侧是()方。 A. 西 B. 东 C. 南 7.清晨你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你的影子指向( )面。 A. 东 B. 西 C. 南 D. 北8.冬天,山坡上雪融化得比较快的一面是( )面。 A. 东 B. 西 C. 南 D. 北9.小方家在学校的东南方向,学校在小方家的( )方向。 A. 东北 B. 西北 C. 西南 10.小红上学时是往西南走,那么放学时她应该往()走.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北 11.芳芳、明明、亮亮面向北站成一排,芳芳在最左边,亮亮在芳芳的()面。 A. 东 B. 南 C. 西 D. 北12.晚上当你面向北极星时,你的右面是()方向 A. 南方 B. 西方 C. 东方 二、填空题 13.小华上学时先往南走,再往东走,便可到校,家在学校的________方向。 14.黄昏,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________,左面是________,右面是________。15.看图找方位.

初中物理杠杆和滑轮基础练习题

初中物理杠杆和滑轮基础练习题 一、是非题 1.旗杆顶上装有滑轮,升旗时可以省力。()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二、填充题 1.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____ 力,但可以改变____ 。 2.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 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 米。 3.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F 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 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 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 牛。 4.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牛。

三、选择题 1.图13—13中,A、B、C三种情况的重物和接触面相同,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2.图13—14中所示的需要施加的哪个力最小:[] A.滑轮组(1) B.滑轮组(2) C.滑轮组(3) D.滑轮组(4)

3.使用图4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 A.F 1最大B.F 2 最大 C.F 3 最大D.一样大 4.使用滑轮组可以 [ ] A.省力又省距离 B.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C.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D.费了力但可以省距离 5.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 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 甲与F 乙 的大小分别为 [ ] A.40牛,20牛B.20牛,40牛 C.40牛,40牛 D.20牛,20牛 6.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 [ ] A.600牛 B.300牛 C.200牛D.100牛 四、作图题 1、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力为G的物体(滑轮重力和摩擦力不计),在图6中分别根据对绳子拉 力F的要求,画出绳子的绕法。

杠杆和滑轮分类习题精选74118

杠杆和滑轮分类习题精选 专题一:滑轮----竖直方向上提升问题 1、如下左图所示,物体A重20N,滑轮重1N,绳重不计,弹簧秤示数为25N,则 物体B的重为_________N。地面对物体A的支持力______N. 2、如下右图所示,已知物重为G,则各图中的拉力F各为多少(滑轮组及摩擦不计) 3、用定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所用拉力的方向如下左图所示,不计摩擦,比较拉 力F1、F2、F3的大小()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2>F3>F1 4、如上中图所示,人对绳的自由端拉力F都相等,且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计 滑轮重和摩擦,比较四个物体重力,最大的是() A、G1 B、G2 C、G3 D、G4 专题二:滑轮-----水平方向上拉动物体

1、在下左图中,物体A 的重力为G ,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人对绳的拉力F 的大小等于 ( ) A 、 C. 2、如上右图所示,若拉力F =900牛顿,物体A 重1500牛顿,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 物体A 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牛顿,物体3、如下左图所示,在水平面桌面上放一个力为40N ,匀速拉动物体时,水平拉力F 应为 。 4、如上中图所示的装置中,已知重物和其他阻力情况下,使重物G1保持平衡的拉力F 应等于 。 5、如上右图所示,当F=100N 时,物体匀速运动,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 A. 100N B. 200N C. 50N D. 150N 专题三:滑轮-----比较力的大小 1、如下左图所示,把重20N 的物体匀速向上拉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 若不计摩擦,则拉力F 和动滑轮的重力分别是 F

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题集

言语理解与表达易错题集 1.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成为不可阻挡潮流的今天,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主的兴衰存亡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当前,必须从全面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青年文化建设。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深刻认识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B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C青年文化建设要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青年文化阵地的争夺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存亡 参考答案:C 2.由于技术理性造就了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人不得不屈从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及其由这一体系所规定的交换原则和利己主义原则,进而把适应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作为美德来看待,并由此造就了权威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盛行。这种伦理价值观上的矛盾冲突又使得相对主义的伦理价值观得以产生和流行,它反映了在技术理性盛行的条件下,人的个性失落和在价值观上的困惑和矛盾。 这段话的主旨是: A. 技术理性造就了资本主义机器生产体系和管理体系。 B.技术理性造成了人的个性失落和伦理价值观的的混乱。 C.技术理性造就了权威主义的伦理价值观盛行。 D.技术理性把适应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作为美德来看 参考答案:B 3.当绿草翘以()的命运覆尽苦难,当鲜花面对盘旋的苍鹰竞相开放,当幸福从一首首恋歌中扑楞开翅膀。倚香于深处埋伏的思想,()大片青春岁月,我们这些大地的子民,心中()着怎样的热爱与向往?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生生不已回首潜伏B.周而复始回溯潜伏 C.周而复始回首蛰伏D.生生不已回溯蛰伏 参考答案:D 4.很多日本人为自己在世界范围内的疯狂购买()。多年来只能对美国()的日本似乎看到了自己有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希望。这种新奇的()非常好,日本人一时风光无限。 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忘乎所以马首是瞻梦幻B.沾沾自喜唯唯诺诺体念 C.自呜得意望其项背想象D.得意忘形亦步亦趋感觉 参考答案:B

杠杆和滑轮 单元测试题

初三物理单元测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瓶盖起子 B.道钉撬 C.筷子 D.钢丝钳 2、学校升国旗的旗杆上有一滑轮,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国旗会上升,对于该滑轮,说法正确的是()A.这是一个动滑轮,可省力 B.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这是一个动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D.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施力方向 3、如图所示,在扶正被风吹倒的树木时,下列措施最合适的是() A.绳直接系在A点 B.绳直接系在B点 C.在A点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D.在B 垫上橡皮,再系上绳 4、如图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2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A. 1 J B. 0.1J C.2 J D. 0.2 J 5、某同学用一滑轮组分别将两个质量不等的重物在相等时间内匀速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两次拉升 重物过程中() A.做的额外功相等 B.做功的功率相等 C.做的总功相等 D.机械效率相等 6、关于力、距离、功与功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越大,功率越大 B.距离越长,功率越大 C.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D.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7.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被提升物体的质量是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绳子的力应为() A.40N B.50N C.100N D.5N 8、在相同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使较重的A物体沿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粗糙的平面移动,若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推力对人物体做的功多 B.推力对B物体做的功多 C.推力对A物体和B物体做的功一样多.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推力对它们做功多少的关系 9、关于机械效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B.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的功越少 C.由于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00% D.有用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10、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 所做的总功为W1,机械效率为η1;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W2,机械效率为η2, 若不计绳重及 摩擦,则() A.W1=W2 η1=η2 B.W1=W2 η1<η2 C.W1η2 D.W1>W2 η1<η2 11、工厂为了搬运一个笨重的机器进车间,某工人设计了图5所示的四种方案(机器下方的小圆表示并排放置的圆 型钢管的截面)

2016文化易错题高考

2016高考《文化生活》最新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专题一文化的作用与文化发展 1.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提醒:文化素养也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后天努力培养的。) 2. 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提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3.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提醒:不是永久不变,而是深远持久的影响。) 4.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提醒: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5.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提醒: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6.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提醒: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7. 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提醒: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8.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提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9.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提醒: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10.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提醒: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11. 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提醒: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12. 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提醒: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3. 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提醒: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4. 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提醒: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 15. 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提醒: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6. 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提醒: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多样性的一种表现,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2020初三物理杠杆和滑轮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如图表示人的肱二头肌收缩使前臂曲肘时的情况,图中已标出了支点的位置、桡骨及茶杯的受力方向。人的前臂是一 个____________力杠杆,这种结构给人带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的四个滑轮组中,图____________可省一半力,图____________最费力,图_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_ 用力大小 一样。 3、某同学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 法挑着同一物体行走。甲图中肩受到压力 ______乙图中肩受到的压力;甲图中手施加 的动力______乙图中手施加的动力。(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4、写出下列图中各个情况时拉力的大小: (物体的重用G 表示,滑轮的重用G 1表示,绳重和摩擦不计。) 1题图2题图 甲乙3题图

5、在水平桌面上放一个200N的重物,现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物体匀速拉动,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是 48N,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滑轮与绳间摩 擦,水平拉力F为______N 。若绳子自 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则物体移动速度为。 6、某人用扁担担水,前面用大桶,桶和水共重250N,后面用小桶,桶和水共重200N,扁担长 1.8m,为了保持平衡,此人的肩应放在离桶处;若再给大桶中加50N的水,为了保持平衡,此时人的肩应向移动m才可以。 7.列车上有出售食品的手推车(如图所示)。 若货物在车内摆放均匀,当前轮遇到障物A 时,售货员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以视为 杠杆,支点是______(写出字母);当后轮遇 到障碍物A时,售货员向上提扶把,这时支点是______,手推车可以视为______力杠杆。 8、用弹簧秤沿水平方向拉着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 线运动时,弹簧

滑轮组、斜面、杠杆计算题(学生版)

滑轮组、斜面、杠杆计算题 一.计算题(共13小题) 1.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杠杆左端A处挂了一小球,右端B处施加个F=3N 的拉力,此时小球浸没在水中,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OA=60cm,OB=40cm,小球的密度为3×103kg/m3,g取10N/kg。求: (1)绳子对杠杆A端的拉力; (2)小球的体积。 2.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轻杆AOB可绕支点O无摩擦转动,当把甲乙两物体如图分别挂在两个端点A、B上时,轻杆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乙物体刚好完全浸没在装有水的容器里且水未溢出,物体乙未与容器底接触,已知轻杆长2.2m,支点O距端点B的距离为1.2m,物体甲的质量为8.28kg,物体乙的体积为0.001m3.(g=l0N/kg。忽略绳重,不计弹簧测力计的重力) 求:(1)甲物体的重力; (2)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3)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4)乙物体的密度。

3.倾角为30°的斜面和一个动滑轮构成了一个简单机械。如图,轻绳均平行于斜面、用力拉动重为G1=6N的物体匀速上滑时,忽略一切阻力,该机械的效率为75%,这一过程中物块升高了0.20m。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过程力F做的有用功多大; (2)滑轮的重力G2大小是多少; (3)力F多大。 补充.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斜面长5m,高2m,现将质量为200kg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80%,人作用于绳自由端的拉力为500N,求: (1)人做的总功是多少? (2)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是多少?(g=9.8N/kg) 4.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用F为50N的力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运动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0m,高4m, 求:(1)在这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物体受到斜面的摩擦力是多大?

文化生活易错题

学考判断题 1 文化生活 班级 姓名 要求:判断对错,错的查找课本后订正。 1、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改造或剔除。( ) 2、文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 3、文艺创作者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 4、创作理念是文化创新的根源。( ) 5、文化决定经济。( ) 6、文化是经济的反映。( ) 7、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 8、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巨大物质力量。( ) 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的竞争。( ) 10、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 1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生有决定作用。( ) 1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 13、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人的创造力。( ) 14、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成长与发展。( ) 15、人的全面发展同经济发展总是同步的。( ) 16、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 ) 17、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 18、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决定社会发展。( ) 19、一定的文化决定一定的经济、政治。( ) 20、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 21、传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 22、网络等现代媒体正在逐步取代传统媒体。( ) 23、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 24、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 25、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要前提。( ) 26、我们要全面吸收外来文化。( ) 27、我们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 ) 28、中华文化已经成为世界文化的主导。( ) 29、文化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本途径。( ) 30、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 3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 32、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 33、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 34、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 35、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包容性。( ) 36、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 37、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 38、一定的文化决定于一定的经济、政治。( ) 39、发展是继承的必然结果。( ) 40、文化创新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发展。( ) 41、培育“四有”公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 4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43、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 4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继承传统。( ) 45、文化创新表现为时代精神注入传统文化的努力之中。( ) 46、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 47、爱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 48、我国坚决抵制,依法取缔“法轮功”,体现了我们严厉打击落后文化的决心。( ) 49、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 50、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 5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 52、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 ) 53、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 54、优秀文化的发展能确保经济的发展。( ) 55、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因素。( ) 56、文化可以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57、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 58、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 59、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 ) 60、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具体内涵固定不变。( ) 61、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62、文化创新决定民族文化的繁荣。( ) 63、守旧主义是一种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 64、秦的统一,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6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 66、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67、中华文化长期走在世界前列。( ) 68、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传统文化的力量。( ) 69、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物质活动及其产品。( ) 7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 71、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 72、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共产主义理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