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 比例尺(1)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  比例尺(1)
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第五单元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  比例尺(1)

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第2课时比例尺(1)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例1、例2,课堂活动第1~3题,练习十八相关习题。【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各种用途。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计算一幅图的比例尺。

难点正确运用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创设情景,激趣设疑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和国旗的平面图。再依次点击,出现一组大小不同的地图的平面图和国旗的平面图。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师:我们可以把地图和国旗画在纸上,同样也可以把我们的住房缩小后画在纸上,这是几天前,我在售房中心看房时,一位售楼先生给我推荐了两套住房 (课件出示) ,可是他只给看了一下图纸,我买房的标准是想要面积大一些,我想请同学们帮帮我这个忙,好吗?

2.揭示课题并板书

师:看来同学们的意见不统一了,目前还不能帮老师确定到底购买那一套住房。那么,住房平面图与实际的房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比例尺)

学生观察后指名回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生1:建议购买第二套。

生2:建议购买第一套。

生3:我也同意购买第一套,第一套的住房前面标有比例尺,而且它的比例尺大。

生4:不同意,第二套大,应该购买第二套。

二、动手操作感知比例尺

1.介绍“实际距离”的含义。

师:课下,同学们已经动手测量出我们教室地面长9米,宽6米。明确:教室长9米,宽6米就是实际的长度,即实际距离(板书)。

2.介绍“图上距离”的含义师:现在老师就请你们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将教室占地的平面图画在老师发给的边长为1cm方格纸上。(1)电脑出示学习要求:①确定图上的长和宽;②个人独立作出平面图(方格边长是1厘米);③写出图上的长、宽与实际的长、宽的比,并化简。

(2)学生自主设计教室的示意图,师巡视并指导。

(3)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方案、思路。

师板书:9厘米: 9 米=9: 900=1 : 100

6厘米: 6米=6 : 600=1: 100教师强调: 9厘米和9米的单位不同,不能直接化简,必须先要把它们化成相同单位,再化简得到1:100。这里的1 : 100就是我们以前所说的1格表示的1米,即100厘米。师板书:4.5厘米: 9 米=4.5: 900=1 : 200 3厘米: 6米=3:600=1 :200

……

(4)明确:设计的示意图长、宽就是画在方格纸上的距离,即图上距离(板书)。

3.认识比例尺我们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存在着一种倍数的关系,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比例尺(板书)。师:现在你知道什么叫做比例尺吗?比例尺是谁与谁的比?怎么求呢?师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学生自主设计。

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思路。

生1: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100倍,图上的长就是9厘米,宽是6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生2:我是把实际的长和宽都缩小200倍,图上的长就是4.5厘米,宽是3厘米,这样的长方形图就是教室的平面图。”指名学生回答。

三、结合图例理解比例尺

1.教学例2:看一看,议一议。

课件出示例2(1)主题图问:这张三峡库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1)同桌互相说一说比例尺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

(2)反馈。

(3)小练习:说一说比例尺1:25000000和200: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这2个比例尺又有什么区别?明确:1:5000000是缩小比例

尺,10:1是扩大比例尺,缩小比例尺前项是1,扩大比例尺后项是1,图距与实距的单位是相同的。

(4)介绍数字比例尺。师:1:5000000,10:1,1:25000000和200:1这些比例尺都是用数字表示的,我们把它叫做数字比例尺。

2.认识线段比例尺。

课件出示例2(2)主题图

问: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吗?

(1)同桌互议(2)反馈(3)介绍线段比例尺及表示的意思。

师:像这样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cm,相当于实际的10m。如果我们量出了图上小红家到学校的长度是11厘米,怎样算出实际距离呢?怎么想的?

3.线段比例尺与数字比例尺的相互转化。

4.指导学生看书并小结。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对什么知识进行了探究?怎样计算分数除以整数?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笔记】

比例尺(1)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数值比例尺:1:4600000

线段比例尺:

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教学反思】

本堂课教师最成功的做法在于准确把握住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结合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上节课学到的图形放大或缩小入手,给学生造成知识上的冲突,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交流等学习活动,引出了比例尺的概念。最后通过自主学习活动,让学生学会了比例尺表示的意义及比例尺呈现的两种形式——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整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经历知识探究过程的同时享受成功的快乐。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发扬这种做法,争取每一堂课的设计都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学到有用的数学,每个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小学数学总复习-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一、图形的认识和测量 1、图形知识大盘点 (1)点、线、角 ○1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所以直线长度无法测量。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可以测量。 ○3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就组成了一个角。角的大小和角两边的长短无关。 (2)平面图形 ○1三角形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任意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任意两条边之差都小于第三条边。三条线段,如果两条短的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则一定能围城三角形。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

角形。 ○2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变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长方形是正方型。 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3圆 圆是曲线图形 在同一个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4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公式 (3)立体图形 ○1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等。(特殊情况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它四个面都是长方形,且完全相等)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分为三组,每一组有4条棱。 长方体有8个顶点。每个顶点连接三条棱。 长方体相邻的两条棱互相(相互)垂直。 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正方体中,6个面完全相等。 ○2圆柱和圆锥 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做地面,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5.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 学习容:西师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图、第一节例1、完成第65页课堂活动第(1)、(2)题和练习十七第1、2题。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体会图形的相似; 2.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通过动手、动脑等活动,直观感知放大或缩小前后的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理解图形放大或缩小的含义,掌握图形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学习难点:能利用方格纸将简单的图形按一定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多媒体、方格纸、火柴棍等。 第一版块自主学习导学 回顾旧知 1.画一画:将图(1)向左平移4格;将图(2)利用旋转绕O点在格子图里画一朵小花。 (1)(2) 2.平移和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和(),只改变图形的()和()。 新课先知 阅读课本64页,思考并回答下面问题: 观察例1: 1.第一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也();第二组图片中,它们的形状(),大小()。 2.仔细观察第二组图片,从左到右,这两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从右到左,这两图片的()完全相同,图形()了。 观察并思考“议一议”: 3.明确图形的缩小。 第一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小,叫做图形的()。 4.明确图形的放大。 第二组图中,从左至右,图形()了,形状(),像这种保持图形原来的形状而使图形变大,叫做图形的()。 5.图形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形状(),大小()。 第二版块课堂学习导学 初步构建 学习小组合作交流自主学习导学版块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图形与位置.DOC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面(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面( )米处。 (3)图书馆在区政府( )偏( )( )°( )米处。 01 2 3 45 123456789106 78 111213 A B C 45 区政府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020*******米 比例尺:12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偏()()°方向()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的方向行()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偏()()°的方向()千米处。

参考答案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A (6,4) B (1,1) C (8,2)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A (6,7) B (4,4) C (6,4)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北 )面( 600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西 )面( 400 )米处。 01 2 3 4 01 2 3 4 5 123456789106 7 8 111213A B C 45 区政府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 书店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北020*******米比例尺:

(3)图书馆在区政府(北)偏(东)(45o)°(800)米处。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南)偏(西)(45o)°方向(200)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东)(40o)的方向行( 1.2)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东)(50o)的方向行(1.2)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南)偏(西)(80o)的方向( 1.8)千米处。

图形的变换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包括:、、。 其中只是改变原图形位置的变换是、。 一、图形的平移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和。 2、平移的三要素:原图形的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平移的方向一般为:水平方向、垂直方向两种。 平移的距离:一般为几个单位长度(也即几个方格)。 3、平移是整个图形的移动,图形的每个关键点都需要按要求移动。 4、图形平移的步骤:(1)确定原图形位置、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2)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根据题目要求将各个点依次平移。 (4)顺次连接平移后的各点,标明各点名称。 二、轴对称 1、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的图形能够重合,就说这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图形的。 2、轴对称图形一定有对称轴,而且至少有条对称轴,常见的例如:、、、、、;有两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有三条对称轴的常见图形有;正方形有条对称轴;五角星和正五边形有条对称轴;正六变形有条对称轴。 三、轴对称图形的画法 1、轴对称图形的性质:(1)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一定完全相同 (2)对应点也关于对称轴对称 (3)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2、轴对称图形的画法:(1)根据题意确定已知图形以及对称轴位置 (2)找出已知图形的关键点 (3)一次过每个点作垂直于对称轴的虚线(根据性质3) (4)在对称轴另一侧确定各对应点位置(根据性质4) (5)标明各点对应名称,顺次连接各对应点得到轴对称图形。 四、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沿某条直线对折之后,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叠,这条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

六、图形旋转的特点 1、旋转前后图形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2、每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角的度数都等于旋转角度。 3、各对应点之间的距离也相等。 七、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旋转中心:可以在已知图形上也可以在已知图形外。 2、旋转方向:顺时针和逆时针。 3、旋转角度:常见的有45°、90°180°等。 八、旋转图形的画法 1、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2、找去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3、依次将各关键点与旋转中心连接(用虚线) 4、将各连线按要求旋转一定角度后,确定各虚线的长度,标出对应点。 5、将个对应点连接并标出名称。

小学数学 图形与几何 知识点归纳汇总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归纳汇总 图形与几何 一线和角 (1)线 *直线 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射线 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 *线段 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为最短。 *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长度都相等。 *垂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的长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2)角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直角:等于90°的角叫做直角。 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 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

1长方形 (1)特征 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两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2(a+b)s=ab 2正方形 (1)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2)计算公式 c=4a s=a2 3三角形 (1)特征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2)计算公式 s=ah/2 (3)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各为45度,它有一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一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三条对称轴。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位置

图形与位置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面(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面( )米处。 (3)图书馆在区政府( )偏( )( )°( )米处。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67811 12 13 A B C 45 区政府 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 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 200400600米 比例尺: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4)人民会堂在区政府( )偏( )( )°方向( )米处。 4、下面是新建地铁2号线的行驶线路图。 (1)地铁2号线由市医院向北偏( )( )。的方向行( )千米到达中心广场。 (2)由中心广场向南偏( )( )°的方向行( )千米到达少年宫。 (3)市立小学在体育馆( )偏( )( )°的方向( )千米处。 动物园市医院 中心广场少年宫 第一中学 市立小学 体育馆 40 50 80 60012001800

参考答案 1、用数对表示点A 、B 、C 的位置。 A (6,4) B (1,1) C (8,2) 2、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 、B 、C 的位置。 A (6,7) B (4,4) C (6,4) 3、算一算,填一填。 (1)书店在区政府( 北 )面( 600 )米处。 (2)银行在区政府( 西 )面( 400 )米处。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123451 2 3 4 5 6 7 8 9 10 67811 12 13 A B C 45 区政府 超市 人民会堂 银行书店 图书馆 科技展览馆 北 200400600米 比例尺: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空间与图形 【教学内容】 空间与图形(教材第112页及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使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理解和掌握圆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3.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掌握物体的位置表示方法,圆的特征、特性. 2.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复习知识】 一、复习物体的位置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种方法: (1)按方向、距离确定;(2)用数对确定. 二、复习圆的知识 (出示一个圆)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12d. 2.圆的周长 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3.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4.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5.扇形的认识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113页第4题. (1)分析:求公园围墙的长度就是求圆形围墙的周长. C=2πr=2×3.14×1=6.28(km) (2)正北,2km (3)3.14×1×1-3.14×0.2×0.2=3.0144(km2) (4)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2.完成练习二十三第14~16题. 第14题.(1)略. (2)小猴住在小熊的东偏南50°,距离是400m; 小象先向西偏南40°走300m到小猴家,再往东走400m到小鹿家. 小鹿先向西走400m经过小猴家,然后向北偏西40°走500m到小熊家. (3)略. 第15题.(1)1∶2 (2)π∶1 (3)2∶3 2∶34∶9 第16题. (1)图一:C=πd=3.14×1.8=5.652(m)

《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习题2

《图形放大或缩小》习题 一、识图,从左往右看,按图形的关系连线。 图形放大图形缩小图形不变 二、看图填空。 1、下图左边正方形的边长是()格,右边正方形的边长是()格。左边正方形()就是右边正方形。 2、下图左边长方形的长、宽分别是()格、()格。把左边长方形的长()后,得到右边长方形,它的长、宽分别是()格、()格。 三、把上面放大的图形按1:2缩小。 四、任意画出一个图形将其按1:4缩小。 五、在纸上画一个图形,然后透过近视镜片看这个图形,改变镜片到图形的距离,你会观察到什么?

《比例尺》习题 一、填空。 1、1km=()m=()cm。 2、比例尺1∶10000000是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cm,也就是()km。 3、比例尺1∶1000是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m。 4、比例尺1∶20是图上()表示实际距离()。 5、比例尺1∶5000000是图上()表示实际距离()。 二、解答题。 1、在一幅1∶8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个城市间的距离是18cm。如果飞机平均每时飞行720km,在这两个城市间大约要飞行多少时? 2、下图是移民小学新建的足球场平面图,这个足球场占地多少平方米?(图中球场的长、宽取整厘米数) 3、某地上午10时电线杆的高度与地上留下影子的长度比是4:3,已知影子长6cm,求电线杆的高度。

《确定物体的位置》习题 一、量一量,算一算。 1、小红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2、小红家到公园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3、小红家到图书馆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二、看图填一填。(比例尺为1:20000) 1、中国银行在长春公园的(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2、第八中学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3、展览馆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4、家乐福在长春公园( )方向上,距离长春公园( )米。 东 100米

第五单元---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计21分) 1、把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 1 4 ,则它的周长缩小了( )倍,面积缩小到原来的( )。 2、把一个圆的半径放大到原来的10倍,则它的周长扩大了( )倍,面积扩大了( )倍。 3、在照片上小红的身高是5厘米,他的实际身高是1.7厘米。这张照片的比例尺是( )。 4、一幅图的比例尺是 1051520千米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 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5、小明按1 :100的比例尺画出教室的长是a 厘米,小强按1 :200的比例尺画出该教室的长应是( )厘米。 6、在比例尺是1 :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也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 1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7、在平面图上,要知道( )和( )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8、观察下图:医院在小明家的( )方向上,小明家到医院的距离大约是( )米。如果以学校为观察点,小明家在学校的( )方向上,距离学校( )米。 400米 200米0 9、把甲梯形各边长放大10倍后得到了乙梯形,那么,甲、乙两个梯形的高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 10、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二、判断。(5分) 1.( )比例尺一般是前项为1的比,所以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2.( )400㎡的长方形土地,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图上,其面积为4㎝2 。 3.( )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就变成了150°。 4.( )童丽家在学校的东南方260米处,学校在童丽家西北方260米处。 5.( )张明、李丽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张明家距学校400米,李丽家距学 校320米,张明家和李丽家的距离一定是80米。 三、选择。(选择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0倍的放大镜看30度的角,这个角是( )。 A 、300度 B 、30度 C 、3度 2、平面图形在放大或缩小时,它的( )不变,( )在变大或变小。 A 、大小 B 、形状 C 、位置 D 、观测点 3、一块面积是2500平方米的正方形地,画在图上后面积是25平方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A 、1 :1000000 B 、1 :100 C 、1 :1000 4、对“比例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比例尺用于度量图上距离的工具。 B 、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1,且小于后项。 C 、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 5、一件精密仪器长4毫米,设计师把它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 A 、 1 25 B 、25 :1 C 、1 :2.5 6、以小明的家为观测点,小芳的家在小明的家东北方向。那么以小芳的家为观测点,小明家在小芳家的( )方向。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7、把10克糖溶解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 :10 B 、10 :110 C 、1 :11 D 、11 :1 8.下列现象中,图像与实物既不放大又不缩小的是( )。 A 、复制文件 B 、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C 、电影影像 D 、投影仪 9.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3cm 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 A 、1:500000 B 、 C 、40001 10.方向相同的是( ) A 、东北和西南 B 、北偏东50°和东偏北40° C 、西偏南30°和南偏西30° 11.两地之间铁路长度,在1:50000地图上的长度是在1:200000地图上的长度的( ) A 、41 B 、4倍 C 、25 12.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设计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园直径是10cm ,这个花园的实际 面积是( )㎡。 A 、40000Л B 、10000Л C 、100Л 0 1 2km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练习题(1)

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下左图中,∠1=()°,∠2=()°。 2,观察上右图,在括号内填字母,使等式成立。 3,用圆规画图,当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厘米时可以画出直径为2厘米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张正方形纸的边长为a,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a>b)的小正方形,用字母表示剩余部分的面积是()。 5,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分米,面积是120平方分米,高是()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分米。 6,如下图(单位:厘米),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9,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和少16平方厘米,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10,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1,如下图所示,用棱长分别是1米、2米的两个正方体组成一个物体,那么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平方米。 12,用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体,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至少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把这些小正方体排成一行,它的长度是()分米。 13,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14,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15,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二、判断题。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平面上的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平面上的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3,因为三角形不易变形,所以房子的梁架做成三角形形状。() 4,三角形中最大的角不小于60度。()

西师版六年级(上)数学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单元检测题

西师版上期单元检测题 六 年 级 数 学 第五单元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一、填空题(第9小题4分,其余每小题2分,共22分。) 1.如右图所示电视荧屏,从左往右,图形( )了,但它们的( )没变。 2.比例尺是( )与( )的比,也可以写成 =比例尺。 3.如果把一个边长50厘米的等边三角形路牌缩小为原来的201 画在图纸上,边长应画 ( )厘米,等边三角形的角应画( )度。 4. 2千米=( )米=( )厘米 500000厘米=( )千米 5.一幅宜宾县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这个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 )相当于实际距离( )千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倍。 6.线段比例尺 的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7.工人师傅按照30:1的比例尺,将一个图纸上长度是6厘米的零件做出来后,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 )。 8.要确定某个物体的位置,不仅要选定观测点,还要知道( )和( )。 9.以学校为观测点,完成下表。 地名 方向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书店 北 超市 影院 10.一个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与差三个数的和是16.8,减数与差的比是3:1, 这个减法算式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5分。) 11.( )比例尺一般是前项为1的比,所以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12.( )400㎡的长方形土地,画在比例尺为1:1000的图上,其面积为4㎝2 。 13.( )用10倍放大镜看一个15°的角,这个角就变成了150°。 0 25 50Km ( ) ( )

14.( )童丽家在学校的东南方260米处,学校在童丽家西北方260米处。 15.( )张明、李丽两家和学校在同一条直线上,张明家距学校400米,李丽家距 学校320米,张明家和李丽家的距离一定是80米。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5分。) 16.下列现象中,图像与实物既不放大又不缩小的是( )。 A 、复制文件 B 、显微镜下观察物体 C 、电影影像 D 、投影仪 17.在比例尺为( )的地图上,3cm 表示的实际距离最短。 A 、1:500000 B 、 C 、40001 18.方向相同的是( ) A 、东北和西南 B 、北偏东50°和东偏北40° C 、西偏南30°和南偏西30° 19.两地之间铁路长度,在1:50000地图上的长度是在1:200000地图上的长度的( ) A 、41 B 、4倍 C 、25 20.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的设计图上,量得一个圆形花园直径是10cm ,这个花园 的实际面积是( )㎡。 A 、40000Л B 、10000Л C 、100Л 四、计算题(共35分。) 21.口算下面各题。(8分) 53 ×72= 3241 += 103 ×59= 715 ÷2120= 8 7-61= 6 5÷920= 2 1+2017= 4103-53 = 16×87+21= 361-76÷73= 4 5 ×1÷54= 8 5 ×54 54-×85= 22.脱式计算,能简算的就简算。(18分) 7441857 3 +++ 4 1 ×6×65 ×8 4 5 ×5×54×8 2-98×83×71 - 3 1 21÷3 75×7673 0 1 2km

小学六年级【小升初】数学《图形的位置专题课程》含答案

28.图形的位置 知识要点梳理 一、方向 1.基本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和西相对,南和北相对。在此基础上又有了: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因此地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偏向的表述和确定 举例“北偏东30°”表示正北方向开始向东片转30°,“南偏西50°”表示从正南方向开始向西偏转50° 二、确定位置的方法 1.用上、下、前、后、左,右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 2.用数对来确定位置,主要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3.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等方向来确定位置,或用方向和距离相结合来确定位置,既可以用来确定现实空间中物体的位置,也可以用来确定平面图上物体的位置。 三、观察物体 1.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画面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的位置越高,看到的范围越大;观察的距离越远,看到的目标越小。 四、比例尺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考点精讲分析 典例精讲 考点1 利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 【例1】以小明家为观测点,根据下面条件在下图中标出各地的位置

(1)小丽家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小明家4Km (2)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北35°的方向上,距小明家5Km 【精析】(1)图中的线段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Km,4÷2=2(cm),即小丽家在小明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小明家2cm处。 (2)5÷2=2.5(cm),即学校在小明家西偏北35°方向上,距小明家2.5cm处。【答案】画图如下: 【归纳总结】根据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以小明家为观察中心,即可确定小丽的方向,再根据小丽家到小明家的实际距离及图中所提供的线段比例尺即可确定小丽家的位置;同样,以小明家为观察中心,即可确定学校的方向,再根据小明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及图中所提供的线段比例尺即可确定学校的位置。 考点二运动路线的描述 【例2】下图是303路公交车的行驶路线图。 (1)303路公交车从西环站到长途汽车站的行驶路线是:向()行驶()站到人民医院,在向( )行驶()站到养老院,在向()行驶()站到中心广场,接着向()行驶()站到体育馆,最后向()行驶()站到长途汽车站。 (2)贝贝家在幸福小区,她乘303路公交车去中心广场,行驶的路线是:向()行驶()站到(),在向()行驶()站到中心广场 (3)以体育馆为观察点,长途汽车站在()的方向上。以养老院为观察点,人民医院在()的方向上。 【精析】(1)303路公交车从西环站到长途汽车站的行驶路线是:向东行驶2站到人民医院,再向东偏南45°方向行驶1站到养老院,再向南行驶1站到中心广场,接着向东行驶2站到体育馆,最后向东偏北60°行驶2站到长途汽车站

数学六年级上西师大版9.5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总复习(五)

9.5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总复习(五)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142页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8、19、2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梳理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师:我们先复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复习。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哪些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小组交流的方式积极回忆所学知识,然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形变换和位置确定图形变换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比例尺 图形位置的确定 教师:我们按照上面梳理的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二、复习图形变换 1.复习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出示第141页第1题。 教师:要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可能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这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说的长和宽是指照片的实际长和宽还是指画在图上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要知道画在图上的长方形的长的宽。 教师:所以,我们在复习图形的变换时经常要遇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我们在描述图形长度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师:怎样由照片的实际长度来求图上的长度呢? 1,就是求原来长引导学生说出:照片的长和宽要缩小成原来的 8 1是多少。 度的 8 教师:请同学们算出图上的长和宽。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全班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按计算出来的长和宽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 教师:这样就得到了两张照片,一张实际大小的照片和一张缩小以后的照片,(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下图)比较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照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教师在前面梳理的知识中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面板书:形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话题一 2011 版课标终于要公布了,新课标修订后有哪些变化。这一讲主要讲“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的变化。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更直观的理解如下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 案例:《打电话》 如果你是老师,有件紧急的事情要通知给同学,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 1 人,给你 3 分钟的时间,能使多少人收到通知?大胆的猜测一下。 下面是学生借助图形研究的例子。这些学生都能够利用线段、点以图形的形式,来描述打电话来通知这件事情,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这就属于典型的几何直观,就是图形直观。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查阅资料,把老师们的困惑集中起来,归结为四个大话题。 讨论话题: 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图形”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如何以“图形的测量”为载体,渗透度量意识,体会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从而发展学生

西师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复习教学设计

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可能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35~136页内容,练习二十七第18、19、20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能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一、梳理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教师:我们先复习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 板书课题: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复习。 教师:我们前面学过哪些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的知识? 引导学生用小组交流的方式积极回忆所学知识,然后抽学生汇报,教师随学生的汇报板书: 图形变换和确定位置图形变换图形的放大或缩小比例尺图形位置的确定 教师:我们按照上面梳理的内容一部分一部分地进行复习。 [评析:通过知识的梳理,沟通知识的相互联系,强化知识的整体意识,促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结构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具体的复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部总关系,纳入已有认知结构。] 二、复习图形变换 1.复习图形的放大或缩小。 出示第135页第1题。

教师:要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学生可能回答要知道长方形照片的长和宽,这时★教师进行追问:你说的长和宽是指照片的实际长和宽还是指画在图上的长和宽?引导学生准确地回答:要知道画在图上的长方形的长的宽。 教师:所以,我们在复习图形的变换时经常要遇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我们在描述图形长度时一定要说清楚是图上距离还是实际距离。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教师:怎样由照片的实际长度来求图上的长度呢? 引导学生说出:照片的长和宽要缩小成原来的1/8,就是求原来长度的1/8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算出图上的长和宽。 学生完成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然后请学生按计算出来的长和宽画出这张长方形照片的平面图。 教师:这样就得到了两张照片,一张实际大小的照片和一张缩小以后的照片,(多媒体课件示下图)比较这两张照片,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张照片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 教师在前面梳理的知识中的“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后面板书: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图形是相似图形。 教师:通过复习怎样进行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根据实际长度计算出图上长度,然后再按图上长度画出图形。 教师:请同学们用这样的方法完成练习二十七第18题。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 2.复习比例尺。 教师:刚才我们在复习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时就用到了两个词:图上距离和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复习资料(二) A、图形的认识 (一)线与角 一、线 1、直线: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无限,无法比较长短;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无限,无法比较长短。 3、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它是直线的一部分;长度有限;两点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4、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两条平行线间的垂线段长度都相等。 5、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 点到直线的距离: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角 1、角的定义: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特点: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角的分类: 锐角:小于90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等于900的角叫做直角;钝角:大于900而小于180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组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0。周角:角的一边旋转一周,与另一边重合,周角是3600。注意:平角不能理解为一条直线,周角不能理解为一条射线。 4、角的度量:量角器中心点与顶点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刻度线重合。即点与点重合,边与边重合的量角方法。看量角器的度数,就需要看刻度线在哪边了。 (二)平面图形 一、长方形特征: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2条对称轴。 二、正方形特征:4条边都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有4条对称轴。 三、三角形 1、特征: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有三条高。 2、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都为45度,它有1条对称轴。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2)按边分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长度不相等。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两个底角相等;有1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都相等;三个内角都是60度;有3条对称轴。 四、平行四边形特征: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 五、梯形特征: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 话题一 吴正宪(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彦伟(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 张杰(北京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2011 版课标终于要公布了,新课标修订后有哪些变化。这一讲主要讲“图形与几何”这个领域的变化。 新课标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有几个核心概念。主要有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等。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更直观的理解如下图: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的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探索思路预测结果。 案例:《打电话》 如果你是老师,有件紧急的事情要通知给同学,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 1 人,给你3 分钟的时间,能使多少人收到通知?大胆的猜测一下。

下面是学生借助图形研究的例子。这些学生都能够利用线段、点以图形的形式,来描述打电话来通知这件事情,设计方案。 通过这个数图就把这个复杂的数量关系,很简明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而且从这个图本身,就能发现一些规律,就是一分钟通知一个人,第二次通知的新的人数,就是第一次的两倍,否则你算是算不出来,看图就看出来了。 通过线段、点,以及图形,把通知过程很简捷的表现出来,把它们之间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清楚,这就属于典型的几何直观,就是图形直观。 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两种推理功能不同,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 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查阅资料,把老师们的困惑集中起来,归结为四个大话题。 讨论话题: 1.如何在观察、操作中“认识图形”抽象出图形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如何以“图形的测量”为载体,渗透度量意识,体会测量的意义,认识度量单位及其实际意义,了解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并在具体问题中进行恰当的估测?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推理能力?

西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教案

6、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页,图形的变化和确定位置的相关知识的复习。 ◆教学提示: 本单元教学内容安排本单元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是小学阶段“图形的运动”、“图形的位置”的最后一段,它既是前面所学相关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确定物体位置等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在在整套教材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总复习中,教材单独作为一个板块进行系统的整理与复习,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充分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对图形的变换和确定位置相关知识的理解,能对图形进行放大、缩小等变换,会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与复习图形的变换和位置确定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热爱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按要求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量角器、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投影出示中国地图) 谈话: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千米,从这张地图上可以看出祖国的概貌。利用这张地图,我可以很快的告诉你两地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地图上量出乌鲁木齐到三亚的距离,我就可以告诉你乌鲁木齐到三亚的实际距离。这要用到哪些知识?(图形变化和确定位置等知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图形与位置(教案)

第6课时图形与位置 【教学内容】 图形与位置。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白居易《远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能根据比例尺进行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换算。 2.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距离感。 3.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能够辨认方向、确定位置,能够看懂和描述路线图。 2.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情景导入】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学过哪几种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确定物体位置可以用数对表示,也可以用方向和距离表示。)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表示方位的词? (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老师板书】

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复习用数对、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归纳整理】 1.课件出示教材上的街区平面图。 提问:仔细观察街区平面图,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汇报交流。 提问:街区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00表示什么意思? (表示图上一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200m) 2.根据比例尺提出求实际距离的问题。 (1)如果从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 (2)学生讨论路线。 教师:这几条路线就是要走的路程,那怎样求出实际行进的路程呢?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根据比例尺求出实际路程。 (3)学生测量,汇报图上距离。 (课件动态演示) 在练习本上计算出学校到公园大约需要走多少米的路。集体订正。提问:你们还想知道哪些距离? (学校到超市的距离、学校到邮局的距离、银行到医院的距离等。)3.复习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走?分别是哪几条?哪条路最近?(2)请你写出图上的七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