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020届山东省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2月2020届山东省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2月2020届山东省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2月2020届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

语文试卷

★祝考试顺利★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2020.2.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语言是文学赖以栖身的家。但作家们常常感到,自己想说的很多,可实际说出的却很少。我们古人苦于“言不尽意”,提出了超越语言的理想,而其思路和实践则与现代心理学息息相通。

寄意于言外,就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刘勰首先在《文心雕龙·隐秀》中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秘响傍通,伏采潜发”的主张。所谓“文外之重旨”“义主文外”,即追寻“言外之意”。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刘勰的一大发现。他认识到“言征实而难巧”,于是就想到是否可以在提炼语言的基础上,使意义产生于语言之外,就好像秘密的音响从旁边传来,潜伏的文采在暗中闪烁。这样一来,不但“言不尽意”的困难被克服了,而且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所以,从“言不尽意”到“义主文外”,可以说在思想上实现了一次飞跃。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如唐代司空图就直接提出了“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的重要命题。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见解,他曾对欧阳修说:“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他认为“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但通过景物、形象的真切描写,还是可以“略道其仿佛”的。以上所述,是我们的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的思路,即以语言去写景状物,从言外去追寻所要表达之意。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义主文外”说或“言外之意”说,就将语言与感觉、想象同一化,是很有道理的。语言作为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例如,“山”这个字,一方面它是一个“概念”,它是对各种各样的山的一种抽象,它无法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

另一方面,“山”这个字又是一种“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shān”这个发音,就会立刻在头脑中唤起那高低起伏、苍翠碧绿的峰峦的形象。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那么“山”这个“音响形象”还可能拨动你的心弦。这时候,“山”这个字已属于我们的感觉、情感和想象的心理领域,或者说“山”与我们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了某种同一。这样“山”这个字的表现功能就凸现出来了。一般地说,语言的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是重合在一起的。但在文学创作中,语言的表现功能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因此作家就可以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栩栩如生地去写景状物,这样,语言就感觉化了,心理化了,语言也就突破了自身的一般化的缺陷可以自由地去表现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情和意,收到“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的效果。

(选自童庆炳《文学语言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想说的很多”与“说出的却很少”之间的距离,体现了文学创作中“言不尽意”这种困境。

B.刘勰提出“文外之重旨”和“义主文外”的主张,为古人解决文学语言与审美体验疏离、对立提供了思路。

C.“寄意于言外”这种方法,既能克服“言不尽意”的困难,又可以收到以少总多、余意无穷的效果。

D.司空图的“韵外之致”与“味外之旨”,梅尧臣的“意新语工”和“略道其仿佛”,是对刘勰主张的发挥和补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山”这个字作为一种概念,是抽象的,任何人也无法感觉到作为概念的“山”。作为概念的“山”体现了语言的指称功能。

B.“shān”这个发音就是“山”的“音响形象”,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

C.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语言是一种心理实体,具有指称和表现两种功能,这两种功能一般是重合在一起的。

D.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去写景状物,使语言感觉化、心理化,能够解决“言不尽意”的问题,实现“寄意于言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文学语言“言不尽意”的问题,人们通过理论探索

和创作实践,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B.寄意于言外,是古人提出的超越语言的理想,但要追寻言外之意,首先需要对语言进行提炼,对景物、形象进行真切的描写。

C.“言不尽意”不仅是文学语言问题也是现代心理学问题,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

D.语言不能自由地表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和意,时常让人感到“言不尽意”,说明语言本身也有一定局限。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为儿时,与侪辈戏,辄为军陈行列状,长老

..异之。既长,容体魁梧,善骑射。以材武隶禁籍,授内殿崇班,为延州巡检,戍怀宁寨。夏人三万骑薄城,战竟日不决,达所部止五百人,跃马奋击,所向披靡。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

且南失亡颇多神宗以达孤军遇敌,所全亦不为少,累迁

..西上门使、领英州刺史,为秦凤副总管。讨破河州羌,遂降木征。迁东上门使、副都总管,真拜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讨安南,为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辞,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

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达顿首

..谢曰:“臣得凭威灵灭贼,虽死何惮!”初度岭,闻前锋遇敌苦战,欲往援,偏校有言当先为家基然后进者,达曰:“彼战已危,讵忍为自全计。”下令敢言安营者斩。乃卷甲趋之,士皆自奋,传呼太尉来,蛮惊溃,即定广源。师次富良江,蛮檥斗舸于南岸,欲战不得,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蛮果来,击之,大败,乃请降。师还,拜荣州防御使。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

元丰中,迁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马军,超授副都指挥使。以训阅精整,除一子门祗候。数被诏奖,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立,迁为使,徙节武信。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

达起行伍,喜读书,神宗以其忠实可任,每燕见

..,未尝不从容。尝问:“用兵当何先?”对曰:“莫如爱。”帝曰:“威克厥爱可乎?”达曰:“威非不用,要以爱为先耳。”帝善之。

(选自《宋史·燕达传》,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B.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C.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D.擢鄜延都监/数帅兵深入敌境/九战皆以胜归/啰兀之弃也/遣达援取戍卒辎重/为贼所邀/且战且南/失亡颇多/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长老”指年纪大的人,与此不同的是,长者往往指有德行的人。

B.“累迁”又称“迁累”,指多次升迁官职,迁的含义与授、拜、除相同。

C.“顿首”指叩头,是古时候的九拜之一,以头叩地即起而不停留。

D.“燕见”指古代帝王闲暇时召见或接见臣子,也泛指公余会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燕达素喜行伍,英武挺拔。他自幼喜爱军事游戏,与同辈的孩子玩耍,将他们编排成军阵行列;长大以后,体格健壮,擅长骑射。

B.燕达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夏人来犯,他率兵出击,多次凯旋;即使后来啰兀失守,燕达援助遭遇伏击,损失颇重,但因孤军与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未被神宗怪罪。

C.燕达宅心仁厚,谦逊退让。前锋遇敌苦战,他不顾部下反对,亲自率兵救援;主帅获罪,他甘愿同受责罚,没有独自接受恩赐。

D.燕达文武兼修,用兵以爱。燕达征战之余,爱好读书;神宗曾经询问他用兵的要领,他主张以爱为先,博得了神宗的赞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神宗谕之曰:“卿名位已重,不必亲矢石,第激勉将士可也。”(5分)

译文:

(2)达默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5分)

译文:

三、名篇名句默写(22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阿房宫占地极广,楼阁极高的特点。

(2).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

(3)《阿房宫赋》中运用了比喻,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回环、檐角高挑的句子是“,”。

(4)默写《醉花阴》(李清照)(10分)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清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是我以前的学生,关系近好。今年清明后,约我去他老家西南某山区的茶村玩。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近一米七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八十三还采茶!”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

师。后来,丈夫因为成分问题,回村务农。每年清明前,换长衫游走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丈夫以唱代说,出口成章。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丈夫进了学习班。“说春人娘子”一急之下,将他们的家卖到了仅剩自已穿着的一身衣服的地步,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说她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最重要。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儿子病故,媳妇带着孙子改嫁。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可怎么活呢?”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

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认养她的那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人家采茶,一天也就挣个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啊!”我一时失语。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也不知道的样子,仍然省吃俭用,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的什么圣地。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又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我的意思是……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还”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愧,因亦如此……

(选自作者同题文章,有删改)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8分)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阿婆的一些事情,对阿婆遭遇表达了发自内心的

同情和感伤。

B.小说以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写了徐阿婆的肖像、动作及语言,塑造了一位真实可感的农村老妪的形象。

C.小说以“清名”为题,一方面是对徐阿婆两次清名情节的高度概括,另一方面也起到了凸显主题的作用,一个“清”字贯穿全篇。

D.文中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阿婆的钦佩之情,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深的思考。

E.阿婆的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看中清名的性格让人敬佩。

10、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7分)

11、文中的“我”由一再看见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的形象,联想到了“朝圣者”

与“独行侠”。对此,有人认为自然合理,也有人认为矫情做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10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5分)( )

①球队如今陷入困境,下赛季的球队建设也无从下手,是继续注入资金,引

进强力外援,还是加强梯队建设,内部挖潜,他莫衷一是

....。

②承载着我们童年美好记忆的连环画最近几年随着“收藏热”的兴趣而死.

灰复燃

...,一跃成为继瓷器、书画、钱币、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类别。

③人们常常认为,售楼员个个巧舌如簧

....,专挑好的说。但他从不这么认为,他说,做销售固然要讲一点技巧,但这种技巧应该是不露痕迹的。

④针对黑龙江省一些心理咨询机构鱼龙混杂

....、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的情况,业内人士建议,应该出台相关法规,彻底规范心理咨询行业。

⑤官员写诗为人诟病,往往遭到“不务正业”和“附庸风雅

....”之类的非议。对此,他如此解释:“诗歌对我来说,是从政过程中观察生活的另一只眼睛。”

⑥父亲最不放心的是家庭和谐问题,尽管他临终谆谆嘱咐,长子也“承涕自

任”,但最后仍不免兄弟阋墙

....,家庭失和,落一个让人唏嘘不已的结局。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③⑤⑥D.①②④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5分)( )

A.在升级换代之际,我们要大力弘扬这个时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国制造能够成为响当当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B.欣赏音乐会时,有许多不成文的规矩,观众们最容易犯规的恐怕就是在一部交响乐的乐章与乐章之间不能鼓掌。

C.针对擅用他人注册商标进行不正当竞争,以及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等行为均是微信侵权处理的重点。

D.斗转星移,世事变迁,这处古村落依然静静地守候在岁月深处,像慈母般等待一代又一代的游子回归乡情乡味。

1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5分)( )

时下,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介”的风行,让“微审美”引起热议。交流渠道、生活习惯、娱乐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________。有人认为“微审美”带来了方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人认为“微审美”这种网络碎片化浅阅读取代了深阅读、慢阅读,摧毁了传统的交往方式。

A.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让我们的审美方式因此大为改变

C.悄然改变了我们的审美方式

D.让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完全改变

五、写作(6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媒体做过一个社会实验:一名男子在地铁站用小提琴演奏巴赫等人的作品,在他面前的地上,放着一顶口朝上的帽子。在45分钟的演奏时间里,大约有2 000人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大约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他总共收到了32美元。没有人知道,这位卖艺者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约夏·贝尔。他演奏的是世上最复杂的作品,用的是一把价值350万美元的小提琴。而在两天前,他在波士顿一家剧院演出,所有的门票售磬,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这个实验激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0年2月2020届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2020.2

1、解析:选 D 扩大范围。“是对刘勰主张的发挥和补充”错误,原文是“在刘勰所开辟的这一超越语言的思路上,后人多有发挥与补充”。

2、解析:选 B “中国人听到这个发音就会将其与自己的感觉、情感、想象实现某种同一”错误,原文中有“如果你的命运与山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的话……实现了某种同一”。

3、解析:选 C 于文无据。“古代文学家和现代心理学家都从自己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文中没有根据。

4、解析:选 D 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句意及句子结构。“数帅兵深入敌境”句意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A、B。“遣达援取戍卒辎重”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排除C。

5、解析:选 B “迁”有两个主要意思:贬谪、放逐;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与“授、拜、除”含义不同。

6、解析:选 C “没有独自接受恩赐”错误,原文有“以主帅得罪而独蒙赏,乞同责,不听”,意思是燕达想着与主帅共同受责罚,但朝廷没有同意。

7、参考答案:(1)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

(2)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

参考译文:

燕达字逢辰,开封人。儿童时,和同辈的孩子戏耍,总是摆出军阵列队的样子,年龄大的人认为他与众不同。长大后,体态魁梧,擅长骑马射箭。因为才能和武艺成为禁兵,被授为内殿崇班,任延州巡检,戍守怀宁寨。夏人三万骑兵逼近城,战斗一整天没有胜负,燕达的部下仅有五百人,他跃上战马奋力搏击,所向披靡。擢升为鄜延都监,多次率兵深入敌境,九次作战都得胜而归。啰兀失守,派燕达接应戍守士兵和军用物资,被敌人堵截,边打边往南去,失散很多人。神宗因为燕达孤军和敌人作战,活下来的士卒也不少,多次升迁为西上门使、领英州刺史,任秦凤副总管。征讨打败河州羌,于是木征投降。升任为东上门使、

副都总管,实授任忠州刺史、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郭逵招抚征讨安南,(燕达)担任行营马步军副都总管。入朝辞别的时候,神宗告诉他说:“你的名望与地位已经很高,不必亲自冲锋陷阵,只管激励将士就可以了。”燕达叩头致谢说:“我得以靠声威消灭敌人,即使死了也不怕!”初次度岭,听说前锋遇到敌人苦战,想要前去救援,校官说应当先替家考虑然后再前进。燕达说:“那里战斗已经危急,岂能忍心为了保全自己而考虑。”下令敢谈论设立营寨驻扎的人斩首。于是起兵前往,士兵都很振奋,传声呼喊太尉来了,蛮人惊慌溃败,立刻平定了广源。军队在富良江边停留,蛮人把战船依靠在南岸,想交战却不能,燕达暗自考虑道:“用兵之法在于调动敌人而不被敌人调动,我把薄弱环节暴露给他们,他们必定前来攻打。”不久蛮人果然来了,攻打他们,蛮人大败,于是他们请求投降。班师回朝,授为荣州防御使。因为主帅犯了罪而独自受到奖赏,请求共同受责罚,没有被准许。

元丰年间,升任金州观察使,加步军都虞候,改为马军都虞候,破格任副都指挥使。因为训练检阅精良整齐,授他的一个儿子为门祗候。多次受到下诏奖赏,晋升为殿前副都指挥使、武康军节度使。哲宗即位,升为使,调节度武信军。去世,赠为开府仪同三司,谥号毅敏。

燕达起于行伍,喜欢读书,神宗因为他忠实可靠,每次在闲暇时召见他,都从容地与他交谈。曾经问他说:“用兵应当以何为先?”他回答说:“是爱。”皇上说:“以威统爱行吗?”燕达说:“不是不用威,是要把爱放在最先罢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好。

8、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4)《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9、【答案】CE

【解析】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尖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该题提供的答案有误,C项内容无误。E项也正确无误。只有D项“文中写“有关方面都因为

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涵有关方面对认真的阿婆的钦佩之情判断出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有关方面应该指政府的相关部门,徐何婆的行为让他们为有这样的领导而羞愧,是对某些领导的讽刺,小民看重清名,而领导却污了清名。该题答案有误。

10、【答案】“我”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知识分子

形象。①善良、有同情心。“我”在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剩下的钱,可以看出“我”是一个尚礼而富有同情心的人。②善于反省。当“我”听到徐阿婆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时,羞愧了。结尾处也有“我之羞愧,因亦如此……”,这些地方都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11、【答案】阿婆身为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如此看重名声,一尘不染,而许多身

在高位的官员,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者,却无视名声,或贪污受贿,或欺世盗名,相比之下,我们越发觉得阿婆人格的伟大。由此让我思考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贵。卑贱者未必卑贱,高贵者未必高贵,高贵与否,不在身份地位,而在灵魂。

12、解析:选C ①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此处不合语境。②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③巧舌如簧:舌头灵巧得就像乐器里的簧片一样,形容能说会道,善于狡辩。使用正确。④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此处适用对象不当。⑤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使用正确。⑥兄弟阋墙:兄弟在家争吵。后用来比喻内部相争。使用正确。

13、解析:选A B项,不合逻辑。可去掉“不能”。C项,成分残缺。去掉“针对”。D项,搭配不当。删去“乡情乡味”。

14、解析:选C 从整个语段来看,主要的话题是“微审美”。根据空格前的语句可知,该句表达的意思是网络社交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方式。根据主语一致的原则可知,B、D不符合要求。再比较A、C,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选C。

15、[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有着深刻的思辨色彩和现实的人文性,没有明显的中心句、关键句,给了考生多种解读可能和很大的写作空间。根据材料,应该抓住社会实验造成的对比反差给人的启示。可以说艺术的生存和发

展,可以说人们匆匆的脚步和浮躁的心理,可以说大众的鉴赏能力,等等。参考立意:

(一)环境的角度:①不同环境(不同平台)创造不同价值;②环境影响人们对价值的判断。

(二)听众的角度:要有真正的眼光,识别事物的真正价值;思维定式可能会让我们错失良机;美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可惜我们往往视而不见,聪而不闻;不要忽略生活中微小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生活中处处有精彩,请放慢脚步来欣赏。

(三)价值的角度:价值不会因为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2020年2月2020届山东省菏泽一中2017级高三2月网上考试语文试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