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练习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df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练习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df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考点练习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df

新2019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课时全解全析 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3课内战爆发 课时层级训练 测控导航 【基础巩固练】 1.D 抗日战争结束后,人民厌倦了兵荒马乱的生活,渴望和平、民主的生活。 2.B 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准备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故选B。 3.B 经过国共两党的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4.A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赴重庆参加谈判,使全国人民看清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的诚意,从而赢得了人民的支持。故符合题干要求的为选项A。 5.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6.B 1947年,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 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7.解析:1945年8月,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了谈判。经过国共两党的谈判,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根据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1)毛泽东亲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2)称赞毛泽东的表现是“弥天大勇”。

(3)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能力提升练】 8.D 1945年8月,毛泽东到达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最终签订“双十协定”。综合比较四个选项,即可判定答案。 9.B “争取抗战胜利后实现国内和平”与漫画反映的内容不符,排除含④的选项。故选B。 10.D A、B两项是土地革命时期提出的,C项是抗日战争时期提出的,D项是解放战争时期提出的。 11.B 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与题干“党中央撤出延安后”相符,故选择B项。 12.D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对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将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分割包围在孟良崮山区,将其消灭。这一胜利,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3.C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14.B 图一反映的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建立的黄埔军校;图二反映的是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国共进入对峙时期;图三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图四反映的是重庆谈判,之后进入国共内战时期。所以本题可以归纳的主题是发展变化的国共两党关系。故选B。 15.解析:第(1)问可分别从材料中“中共是我们国内的敌人,只有消灭中共”和“国民党六大”“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光明的命运”和“中共七大”“亲美政府”和“阻止共产党完全控制中国”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问结合重庆谈判前的背景分析回答。第(3)问链接课本回答出青化砭和孟良崮战役的结果和意义即可。第(4)问结合人民解放军采取的战略战术、党的正确领导等知识归纳作答。 答案:(1)①国民党:消灭共产党,维护一党专制。②共产党:争取民主与和平。③美国:支持国民党发动内战。 (2)“软的一套手法”:用和平谈判的办法使中国共产党屈服;“动大手术”:用战争手段消灭中国共产党;“利用谈判拖一拖”:内战准备不充分,可以借和谈之机,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更有文章好做”:如果共产党不去重庆谈判,国民党当局就可以将内战责任推到共产党身上。 (3)青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分析历史史实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等形式,认真分析观察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直观认识战役的简要过程,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教学难点】 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出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生齐读: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7.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75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 “现在,毛泽东先生来到陪都,他与蒋主席有十九年的阔别,经长期内争,八年抗战,多少离合悲欢,今于国家大胜利之日,一旦重行握于,真是一幕空前的大团圆。”这则发表在《大公报》上的社评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重庆谈判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全面内战爆发 D.国共第一次合作 2. “蒋介石,善欺骗,重庆摆下鸿门宴,三次电邀毛泽东,。”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横线上应填写() A.假意和谈为内战 B.一心一意谋发展 C.真心真意谋和平 D.两党合作共为民 3.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 1991 年,由中国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大决战》隆重上映,再现了四十多年前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那么,国共两党的全面内战爆发时,国民党进攻下列的哪一地区()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陕甘于解放区 C.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 D.中原解放区 4. 1947 年,指挥西北野战军英勇作战,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的是()A.朱德 B.彭德怀 C.邓小平 D.周恩来 5. 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主要日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B.争取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C.解决国共两党之间的矛盾 D.商谈和平建国方针,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6. 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 (1945 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材料中“我们”去的地方是() A.重庆 B.南京 C.上海 D.延安 7. 1947 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被黄河,挺进大别山。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精编)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的作用;知道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下面我们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回顾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历程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回顾总结近代的土地政策:①太平天国运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②井冈山时期:打土豪,分田地 ③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3.提问: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材料研读思考 4.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

学生回答: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 《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5.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些成效?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6.教师出示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与解放区的农民送亲人参军的图片 根据上述图片,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7.教师过渡: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渴望和平,但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于1946年6月发动全面内战,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解放区军民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而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得民心的中国共产党与违背民意的国民党究竟谁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呢?那么在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的解放战争,又有哪些发展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前线战况。 目标导学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教师讲述: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反攻,共消灭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进入被动防御作战,决战的时机成熟。 2.教师讲述: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有关三大战役基本情况表。 教师依次简单讲述三大战役的经过、战法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七单元知识点汇 第23课内战爆发 1、重庆谈判 时间、地点:1945年,重庆。 双方目的: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共产党:真和谈,揭骗局,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结果:①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②1946年,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再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意义: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2、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 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发动了全面进攻。 3、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的战略战术 ①、首先是对中原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②、被粉碎后,开始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 放区进行重点进攻 4、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斗争策略:①、制定了以运动战为主要方式,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集中 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和方针。②、毛泽东、周恩来等率中共中央和解放 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战果:①、粉碎了国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bian),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③、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5、【P111材料研读】:材料中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答: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使人民看到了国内和平、民主和国家 统一、富强的愿望。 6、【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1】

(1)毛泽东认为“目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 答:保证国内和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解决。 (2)经过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代表最后签订了什么文件? 答: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 7、【课本第112页课后活动2】运用具体史实,说说解放区军民是如何进行自卫反击的? 必背知识点的4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政策:将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措施: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②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①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③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 障。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 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3、战略决战----三大战役(1948.9---1949.1)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_解放战争测试卷_含答案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 国共两党重庆谈判 B. 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2.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 锦州解放 B. 徐州解放 C. 南京解放 D. 北平解放 3.毛泽东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绘的是下列哪次战役() A. 渡江战役 B. 辽沈战役 C. 淮海战役 D. 平津战役 4.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这座城市是() A. 北平 B. 南京 C. 武汉 D. 上海 5.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是()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土豪,分田地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要和平,争民主 6.高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A. 北伐战争 B. 十年内战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7.毛泽东的诗篇中,反映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去,实施渡江战役的历史事件是() A.黄洋界上炮声隆,我自岿然不动 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C.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8.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战争”是指() A. 护国战争 B. 北伐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9.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A. 挺进大别山 B. 辽沈战役 C. 百万雄狮过长江 D. 横扫大西南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课标内容】 列举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三大战役的进程,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编制历史图表的能力。 (2)通过讲述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分析归纳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及分析对比历史史实、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4)通过分析概括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原因与作用,使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看待历史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了解解放战争三大战略决战、渡江战役的过程,以及人民解放军夺取解放战争全面胜利的伟大进程,感知我党领袖毛泽东等人在战略决策上的英明、胆识气魄上的宏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认识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从中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分析、比较、判断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我党我军及时抓住了有利得战略决战时机发动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渡江战役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军队的长江防线,埋葬了蒋家王朝,更重要的是它维护了国家统一,领土的完整。从中培养学生一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渡江战役意义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垮台,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被推翻,一个崭新的中国即将诞生,从而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热爱之情。 (3)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重点和难点】 重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渡江战役。 难点:三大战役的有关决策及作战方针。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0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板书)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板书) 教师用课件展示: 材料: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胜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分析历史史实的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等形式,认真分析观察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形势示意图,直观认识战役的简要过程,分析得出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归纳综合得出结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知在中共领导下,人民解放军为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历尽艰辛、英勇作战、不畏牺牲的精神,使学生确立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教学难点】 分析国民党政权垮台的原因,认识渡江战役捍卫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作用。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出示《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学生齐读: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首诗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后写的,渡江战役是怎样发起的,渡江之前江北广大地区是如何解放的?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来解决这些问题。 自主学习梳理知识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3.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到南京、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随后,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相继转入进攻,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3.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 4.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在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在以徐州为中心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解放战争的胜利》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17 解放战争的胜利 【学习目标】 掌握三大战役以及渡江战役的史实,并归纳战役的主要成果和重要意义。 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学习,认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温故互查】 ()年6 月,刘伯承邓小平率军千里挺进(),揭开了全国规模的()的序幕。 【设问导读】 一、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时间地点领导人战果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意义 二、渡江战役:1949年4月,和向中国人民解放军下达进军的命令,百万雄师渡江作战。23日,。意义:标志着 。 【自主检测】 1、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 ②《平津战役》篇 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②①③ 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丁强同学在学校举办纪念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其中在一个小栏目里展出了三张照片,分别为《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人民解放军向锦州发起进攻》、《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如果给这个栏目定一个标题,最合适的是() A.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 B.战略防御到战略决战 C.重点进攻到全面进攻 D.战略进攻到战略决战

6、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七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反映的战役是() A.挺进大别山战役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孟良崮战役 7、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重点讲解】 1、三大战役示意图 各战役地点、指挥员以及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 2、国民党政府的垮台 时间、意义,启示 【巩固训练】 1、解放战争时期的几次战役,从北到南顺序依次是() ①辽沈战役②平津战役③淮海战役④渡江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2、三大战役的主要作用是() A.解放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和平解放了北平 D.为渡江战役创造了条件 3、下列关于三大战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三大战役歼敌最多的是淮海战役 B.三大战役是指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C.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 4、渡江战役最大的政治影响是() A.摧毁敌军千里江防 B.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垮台 C.歼灭敌军主力 D.分化瓦解国民党势力 5、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彻底胜利 B.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D.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6、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由弱变强,短短三年就打败了国民党,其主要原因是()A.毛泽东懂军事蒋介石不懂军事 B.解放军作战勇敢 C.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国民党指挥失当 【课堂拓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图 大量武器 材料二: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