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Eat well,stay healthy》

人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张彬

2009年11月18日

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Eat well, stay healthy!》

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张彬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活动课,本课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巩固学过的食品和饮料的单词,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何谓均衡饮食,以及了解学生对学校饮食的看法,并能提出相应的建议。在教学过程中,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引入课堂,使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同时接受刺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记忆效率;通过以学生为主的小组活动,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从同学处得到比在老师处更大的帮助,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所学语言材料的基础,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同时,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在交际活动中取得发展。这样解决了以往在对话教学中,学生只会背对话,而不会根据实际情况编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弊端。

(二)教学对象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已失去低年级时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回答问题时的热情也有所减退,所以通过本次教学,利用多媒体集图形、文字、动画和声效等技术为一体的优势和计算机交互性强的特点,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

(三)教学环境分析:

本次教学的目的,是想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语境,把不良饮食习惯产生的后果展现在他们眼前,利用多媒体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为学生创造真实感,为他们打造一个习得语言的空间。

二、教学目标:

(一)语言技能目标:

1.能够在情景中理解、会说关于食品和饮料的单词,并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运用。

2.能够掌握balanced diet这个新单词。

3.能够运用本课句型、词汇并结合已学的知识对均衡饮食这一话题进行描述。

(二)技能目标:

1.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性,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积极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品

质。

2.通过语言的整体感知及进入角色的语言交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注重科学的、均衡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一)通过活动,学习了解人体所需的营养成份。

(二)能用所学语言,对此话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安排健康食谱。

(三)能用所学语言,续写小故事。

四、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教学流程图

(二)教学过程设计

1.warming up 创造情境,呈现任务

(1)Review words

(2)Do a survey

【设计思路】

在这个复习环节中,通过flash 动画,让学生从视听角度感受英语,不仅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唤醒学生已有知识记忆进入文本,并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整合点分析】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动态的,直观的英语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眼、耳、手、口多种器官参与学习。使学生处在一个尽可能最佳的情景中,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Presentation 利用资源自主探究

(1) Read and answer

This is the Food Pyramid.

What does it tell us?

Let’s read.

(2) Talk about it

【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呈现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整合点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有趣的语言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

3.Practice 协作实践亲身感悟

(1) Do exercises《what do you want?》

【设计思路】通过练习,更巩固了学生对所给文章的掌握。

【整合点分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学习方法完成任务,感受成功。同时,辅以多媒体教学等电教手段,声音与形象有机结合,使教学更加明了、快捷、方便,从而让学生掌握正确规范的英语。

(2)Design a menu of banlanced diet and talk about it.

【设计思路】通过动手设计一份均衡饮食菜单,然后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加能理解课文内容,并能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4.Additional activities 拓展提高意义构建

(1)watch a flash

深层理解:Eat well, stay healthy! (点题)

①What happens to Pit and Pat one year later?

②Why?

(2)say a chant

Pit and Pat, fit and fat

How is Pit? How is Pat?

Pit is fit. Pat is fat.

Pit and Pat, fit and fat.

【设计思路】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从而使所学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进行呈现,使巩固练习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整合点分析】利用多媒体课件这种形式,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的讲课变成学生的主动求取知识和多种感官的刺激,使“静态”的知识变为“动态”的知识,使教学内容超越了教科书的局限,使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

5.Summary 趣味归纳点明主旨

Sing a song

【设计思路】将本课所学用歌曲的形式进行归纳,歌曲的内容又再次呈现了本课的教学要点,从而进一步点明主旨。

【整合点分析】利用多媒体创造出一个愉悦的情境,使学习过后的学生,能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再次轻松地感悟英语,从而达到让所有学生参与学习,让所有学生有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

6.Homework:

①Talk about the balanced diet.

②Send an e-mail to all the children about the balanced diet.

Blackboard design

五.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导教或辅导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要的。本节课的主动探索、掌握新知的教学环节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信息技术手段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方面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准确地理解新课。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巩固练习就能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兴趣;有了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学中就可以做到因人而异,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程理念。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节课教学设计的宗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让学生成为直接的受益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实际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最后使学生“努力共愉快一色,成绩与能力齐飞”。

----------------------------------------------------------------------------------------------------------------------

英语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英语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Lesson 74 Teaching Aims: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Presentation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问相关问题 学生活动:Can you describe what happened for the patient? Step2 Watch the video 教师活动:教师演示视频 Step 3 Practise 学生活动:看完视频之后,回答下列问题: and answers: 1).What happened to Mr. King one day? 2) Why was the boss of Mr. King’s department surprised when he got to the hospital? Key: 1)Mr. King had an accident one day. A worker drove a small handtruck so carelessly that it hit the back of Mr. King’s legs. 2).Because the person at the front desk told him that Mr. King had been put in Women’s Room 31. Step 4 Listening

教师活动:播放每段声音文件 学生活动:回答每段的中心含意 Listen the text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Key: Paragraph 1: Mr King and his work. Paragraph 2; Mr King had an accident which let out his secret later. Paragraph 3: Mr King was in hospital. Paragraph 4: The secret was discovered by his company. Paragraph 5: Mr King’s reason for pretending to be a man. Step5 Further Practise 学生活动:回答表格中的问题 According to the text, Please fill in the forms. Something about the Notco Company Where is the Notco Company ? Are women allowed to work in all the departments there? In Australia Not yet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这正是创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 关键词:信息技术英语教学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通讯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科学成果逐步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信息时代的人们来说,如果不会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快速地获取整理、加工信息,不会使用Internet与外界通信,就无法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也就无法在信息社会中谋求发展。《新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下面笔者

就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的整合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一、信息技术利用网上资源,提高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中,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有效地利用网上学习资源,可以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创新人才。通过网上的英语俱乐部,学生还可以欣赏到影视的精彩片段以及特别推荐的英文歌曲、诗歌等,满足了英语学习者的个人兴趣、陶冶了情操,了解了外国的风土人情。此外,“网上英语课堂”设有的BBS公告栏,作为语言教学的专题讨论、习作刊登、消息公布、师生交流等用途,对于这些活动的参与,学生摆脱了为了应付英语考试而与语言应用脱节的学习模式,能让他们充分地学以致用,发挥创造思维,全面提高其素质。 面向21世纪的信息社会,我们所需要的是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要培养这样的人才,各学科的教学应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等。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顺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崇高责任。把提高教学效果的着眼点放在怎样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知识,并具备不断更新知识,创造新知识的能力,把发展智力提高到应有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对学校教学提出的要求,也是

方案设计英语教学内容

方案设计英语 英语教学设计案例《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以对话教学作为这堂课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这一主线展开。在设计每一环节的活动时,都采用了适时适度的评价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是北京版教材小学英语六年级第七册Unit Four 中Lesson One 《Can He Speak Chinese?》。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课题,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部分的学习内容:⒈行为动词的总结复习;⒉情态动词can的用法归纳;⒊对话教学; ⒋扩展训练,通过问答,完成调查表,并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⒌结合生活实际,巩固can的用法。在处理这五部分的教学内容时,我把重点放在了情态动词can的用法上,让学

生通过看、听、说、写等练习,巩固句型及其用法。在对话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听音能力的培养,并对学法进行了指导,加深了学生对对话的理解和运用。此外,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我采用了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年级学生 31人 教学项目 new words: daddy, culture, beginner basic sentences: What can you do? I can……. 任务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 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语言知识 ⒈复习巩固情态动词can的用法,达到准确运用; ⒉学习对话中的新单词daddy, culture, beginner,做到能够准确理解词义,读准字音。 ⒈能够准确运用情态动词can进行相关的能力问答; ⒉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自学水平。 ⒈复习巩固情态动词can的用法;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郭勤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属于在第一语言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性比起其它学科更甚。英语课堂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对于部分学生,有可能是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教师通过活动呈现知识、通过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英语课堂活动的质量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存在着种种的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关于活动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把活动定以为让学生唱唱跳跳活跃起来的各种形式。把活动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的输入输出,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的教和学,甚至把活动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活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但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这些都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和必要性所致。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课堂活动的表面现象,而是从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课堂活动的本质。

下面是我在近几年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1 、明确什么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即设计和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景,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 2 、基于新基础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重视新基础实验的重要理念的解读、渗透、融合和运用。其重要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动态生存”方式进行外语教学,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探究。 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1 、活动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 以下五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相互渗透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情感态度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心得体会_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心得体会 五三地区中学张树利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广泛地接受和采纳。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是运用信息技术的拥护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计算机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主线,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技术”的魅力。 一、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境性、真实性,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是的情景,激活学生的先前经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情境可以使学习内容故事化、情景化。 二、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的英语学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学习,学生和教师都是信心的来源,这种环境是可以由学习者控制的、允许学习者在特定内容领域里和验证假设的发现式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和路径学习。 三、扩大和紧密英语学习共同体 在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下,可形成“人——机——人”的三维互动形式。 四、为教师的演示教学 信息技术的高容量和集成性,使教师可以利用Word 、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简单的教学演示文稿,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兴趣第一。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又是相对抽象的知识。儿童外语教学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撑,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语言本身。具体而言,儿童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学习。儿童英语教学,必须为儿童提供可让儿童理解语言的内容、表达条件、语用情景的机会。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多种媒体的集合,一般包括以下几种媒体:

热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

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混淆,教学活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

十种学习新技术的方法

国际:十种学习新技术的方法 创建时间: 2009-02-09 这篇文章,是从我的《高效开发人员的五个特征》一文中抽出的一个观点。从我自身的事业和习惯中,我考虑了很多方式怎么样才能有效地学习。 1. 要看书。在成千上万的编程图书中,可能很大一部分根本毫无用处。但是仍然有很多图书对你的(编程)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我一直坚持,相比在网络上查找很多有用信息,在同类图书中查找要来得更容易更快捷。阅读技术图书可心更好地抓住核心内容。对于理论,架构和设计等方面来说,图书也一样很有帮助。只不过要找到高质量的、权威的信息,就不如网络上可供查找的范围广。 2. 读代码。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方式。如果我并没有几年的专业编程工作经验,在学习之初我并不会去读很多复杂的代码。如果我要是早些开始学习,我将是一个比现在更好的程序员。但是,开始时我会从一些开源项目里,去学习那些源代码(当然,这些代码不能与我的工作有关,也不是我自己写的)。要从自己会使用到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程序开始这项工作。我是从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633058.html, 这个网站里开始学习的,而且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 .NET 的编程技术。 读别人的代码可以为你提供更多不同的工作思路,这比你完全凭自己思考得到的工作方式要多。 3. 写代码。谨记,要写大量的代码。从根本上来讲,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实践。如果不写代码,你根本不能把(某种语言中)内在的东西学习透彻。学习之初,可以从一些技术指南和图书中照搬一些尽量简单的程序。当然,这种照搬是要自己完全手工输入,而不是复制和粘贴,这两种之间的效果差别是很大的。这种方法的主旨就在于,使知识内在化,并思考其用法,而不是盲目照抄。学习过程中,要时常查找新的 API 调用方法,这其实是简单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要写一个你自己的程序,不管它是一个简单的游戏,或者是一个参与开源项目的程序,还是一个公为你自己使用的简单插件。用不同的方式来写程序,尽量尝试使用新的技术,新的技巧,新的设计方式。一定要让现在的项目比以往的项目更好。想要成一个优秀的开发者,这一点是核心。 4. 与其他开发者交流。像 Apple,微软,Google 等大公司一样的新闻描述的一样,(与其他开发者交流)可以让你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虽然这并不能让你感觉到自己已经成一个团队或是社区的成员,但是这种方法可以让你接触到更多不同的想法。 不同类型的项目要求不同的设计方法,代码技术,开发流程和设计思想。如果你工作在一个小团队里,你不必与太多的人接触,只要在用户群会议中找到一些人(来讨论)即可。如果这样还不行的话,参与到在线论坛中与其他人讨论(这时你需要更努力地寻找高质量的讨论内容)。

英语教学设计方案

英语教学设计 名称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 科目英语教学对象学生提供者邓海英 课时第2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1)语法课比较乏味,要以灵活的形式教授 (2)需要反复练习,学生能运用比较级对事物进行比较 (3)本课运用一些明星图片对比,进行一些比较级的练习,体会比较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2、熟练准确应用提到对比双方时,在比较级后用than, 例如It's smaller than the blue one 3、熟练运用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表扬自己。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教师运用网络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的空间,让同学们自己通过合作探究,自学掌握形容词的比较级。 2.课堂上提出比较话题,让学生回答。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本课教材:八年级英语课本 2.教学环境:微机室

六、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候:Hello! Everyone! 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How about yesterday ? 回答:cold\colder\ 或者warm\warmer 通过观察图片引出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级 二、呈现新课:(以网页形式展现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1. 构成的规则变化及单词举例 (1)一般在单音节词尾加-er 或-est (2)以e结尾的单词只在词尾加-r或-st (3)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重读闭音节单词, 先双写这个辅音字母, 再加-er或-est (4 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单词,先改y为i, 再加-er或-est。 (5)除early 外,以ly结尾的单词,一般在词前加more / most (6)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或the most。 2. 构成不规则变化的单词good / well –better –best ill / bad / badly –worse –worst many / much –more –most little –less –least 指路程更远far –farther –farthest 指意义深远或进一步far –further –furthest 指年龄大小old –older –oldest 指家庭成员长幼old –elder –eldest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整合的心得体会 薛凤燕 在主题辩论后,讨论的问题:“PPT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以下是我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一点心得体会。 我一直从事英语学科的教学,随着时间的的推移,我越来深得认识到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我们在教学思路和方法上要求实、求新、求变的真谛。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未来教育做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契机。在我校开展“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校本教学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能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结合本人四年来的教学,对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整合体会如下: 一、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传统教学方式侧重教师的教,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越学越没兴趣,越学越难,逐渐地失去了学外语的信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的学习态度、乐观的学习情感,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听听、看看,不如动手做做。只有亲身体验和实践,才能产生感性认识,发生兴趣,才能达到掌握和运用。那么,利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学习英语,脑、眼、耳、口、手并用,这种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教学,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增加信息获取量使课堂英语教

学更为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学生自始自终都保持强烈的兴趣,从而易于接受、记忆新的语言材料和学习内容。 二、信息技术丰富了练习的形式 传统的练习形式固然可以多样,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的活动却能将学生引入更加生活化、趣味化的知识海洋之中。比如英语课堂上经常使用的猜一猜游戏,在设计课件时遮挡图的一部分让学生去猜,既有提示又有悬念,给学生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再如在教学天气表达一课时,运用信息技术设计一个计时表达练习活动,屏幕上快速闪现着几张不同天气的图片,学生按顺序说出英文单词,这种计时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感到新奇又刺激,因而积极参与,学习效果自然会有很大提升。 三、信息技术提供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情境 对于英语学科而言,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强大的情境演示功能。因为语言的学习与交流都离不开情境,而教学中所需要的真实生活情境是无法随时随地搬入课堂的。因而信息技术手段对英语学科教学来说就变的至关重要了。 如在教学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5 My New Room第三课时,我首先展示了Little rabbit’s home。然后利用课件创设了四个地点的语言交际情景: In the kitchen,In the bedroom,In the living room,In the bathroom。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场景,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docx

小学英语“Hello教学设计”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小学《英语》第一册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三年级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在于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努力营造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情境。课堂上尽量以鼓励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特别是给差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 (1)以活动为途径,渗透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 (2)让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主动联系实践,在生活中使用英语。努力让英语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2)通过小组竞争和激励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合作,提升自己的英语技能并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1.学习任务分析 “Hello”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英语”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英语讲究情景学习,见面打招呼这个话题是学生学习英语的第一步。 (1)教学重点 本部分主要是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用语的会话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能听懂、会说 Hello. / Hi.

I'm ... (2)教学难点 教学情境的设置(如何通过简单的手势和语句让学生明白我们要做什么),初次接触英语,对于本堂课的单词元音字母I发音难以到位,如:自我介绍用语I’m …学习起来较难,因此教师要适时纠正,切不可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2.学习者分析: 学习者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受英语课程的学习,对于英语学习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再加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打招呼的行为已有一定的认知基础,通过教师的系列引导,使其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将英语融于日常生活之中。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创设一定的英语情景并令其自由交谈有一定难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听懂、会说Hello. Hi. I'm...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以及道别等情景,让学生在模仿、学习、表演的基础上逐步达到自然与真实运用的目的,让学生学会见面打招呼、自我介绍及道别的日常用语。(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乐于开口、敢于开口讲英语的习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情感。

“新技术”让英语学习绽放别样精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e18633058.html, “新技术”让英语学习绽放别样精彩 作者:李霞 来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年第12期 2016年9月起,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开始探索研究“互联网+”时代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坚持从学生需求出发,大胆引入互联网元素,教师围绕教材研读、课堂教学、检测评价等展开实践研究,尝试突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文基于译林版四下第七单元What’s the matter ?中的Sound time 板块,从字母Oo在开音节单词中的读音教学入手,结合《典范英语·少儿语音拼读教程》中的Joe一文,作为学生的语音拼读阅读教程。在本节课中,教师运用“尚学趣”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设计有趣的闯关游戏,补充贴切的故事文本,在平台的互动、反馈、评价等多种功能下,让学生在音素意识、解码能力、合作学习以及整体理解、表达能力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音素学习:自主模仿,提升音素意识 在课前,学生通过自主模仿学习真人版/u/发音视频,根据视频自主模仿口型、发音;然后进入What’s the matter?单元的Sound time板块,模仿单词发音,自主模仿学习韵律儿歌视频。学生可以发挥自身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根据个人的学习节奏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进行反复学习、初步自我诊断、纠正发音,减少后续学习中词汇发音的障碍。 聚类学习:巧用工具,聚焦解码能力 当学生掌握了本文概念,并形成了相关的音素意识后,拼读能力的提高与阅读流畅度就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关键。 1. 听音圈词,音形对接 运用平板录音播放功能,学生点击相应页面上的语音播放按钮,根据在页面上听到的句子,将含有字母Oo的开音节单词圈出来。当学生听到/u/音素的单词后,学生将单词圈出。在倾听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观察单词的构成、倾听单词的发音,将“形—音”对接,从而帮助自己解码生词的发音。 2. 观察结构,聚类学习 教师提供文章中出现的含有/u/音素的单词,学生跟读模仿发音,也可以拖拽单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与发现,将这些单词分类。学生在“点击单词、听辨发音;观察结构、拖拽归类”的过程中,自己对这些单词进行了聚类整理,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类结构学习。 3. 听音辩词,建构规则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doc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名称:自我介绍活动目标:1、能大胆的在同伴或别人面前介绍自己。 2、学习用××,×××× 活动过程:一、热身《the morning has come》二、日常用语三、复习:my name is wiwi. i am twenty-eight. i like red and yellow, i like a les and oranges. how about you ? 四、新授: now, listen to me: i can sing ,dance, draw and play the ball.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can tell me , what do you hear?你听到了什么?小朋友讲述中文意思。 oh , i can sing ,dance, draw and play the ball. i want to be a teacher. who can tell me , what do you hear? who can tell me ,what can you do ? what do you want to be? 幼儿讲: i can… i want to be… 五、游戏:1、找朋友,自我介绍 2、找老师去进行自我介绍 英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名称:自我介绍活动目标:1、能大胆的在同伴或别人面前介绍自己。 2、学习用××,×××× 活动过程:一、热身《the morning has come》二、日常用语三、复习:my name is wiwi. i am twenty-eight. i like red and yellow, i like a les and oranges. how about you ? 四、新授: now, listen to me: i can sing ,dance, draw and play the ball. i want to be a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整合教学设计 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A let’talk 教学设计 石门镇小辛庄中心小学王彩莲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part A let’s talk。这节课主要是以问路为主要话题展开,设计了问路时的一系列情景对话和任务型活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句型:”Where is the...?并作答,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语言描述“问路”以及“指点方向”的能力,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思想.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学了将近三年的英语,已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精神,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但他们仍然具有儿童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好奇心强,好表现,善模仿等。我采用了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游戏、活动。 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协作学习。当面对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时鼓励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是因为"协作学习"更方便英语的交流和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信息差异也更能激燃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三、教学方法及媒体设计 (1)利用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生动活泼的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任务型活动设计路程,让学生按照本课语言在同桌或小组间进

行交流,环环相扣,形成一条任务链。使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团结协作,进行语言的交际练习,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素养。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 post office /…,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能力目标:1.能够掌握四会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 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问路指路,培养学生协作能力以及乐于助人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本课时的重点句型:Where is the cinema / post office /…, please? It’s next to the hospital/cinema/….并能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学生认读书写四会句子。 六、教学具及相关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纸、一顶警察帽子、刘云头饰 七、教学过程 (一)、Preparation (1)热身:利用TPR活动教学法,师生同唱一首歌谣,让学生在一种祥和的气氛中进入课堂,这样能很快吸引住学生,同时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使学生和老师在欢快的问候中很快地进入了兴奋的状态。这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范文方案 小学英语教学设计方案1 新课程以来,我们所使用的英语教材都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编写的,基本上遵循了“功能──结构──话题──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英语课本教材编排的结构。因此,随之而来的关于新教材教学方法的探讨也成了英语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遇到了三个主要的问题:一是大容量的新教材与教学课时不足的矛盾;二是教材新要求与教师的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三是教师备课任务繁重与教研空间有限的矛盾。由于英语课时和师资数量不足的问题难以在短时间内落实,我们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还只能从“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等方面来进行探索。在众多的教学方法当中,我认为“单元整体教学”在优化教学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方面有着很突出的优势,同时“单元整体教学”也符合语言教学的规律。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 “单元整体教学”是建立在“整体教学”的理论基础上的,它的心理学基础是1912年始创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又叫“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者认为: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立场出发,不仅学生应将学习情境视为一个整体来感知,教师更应努力把学习情境作为一个整体呈现给学生。因为学生对语言刺激应是综合的,而非单纯借助语句分析等特

殊刺激就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 现代语言学的创始者,结构主义的奠基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也认为:语言学不应把语言分解为一个个元素如语言、词汇、语法等等,孤立地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各元素的意义只能由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一个元素只有在与别的元素以及整个体系发生联系时才有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程晓堂教授也曾指出:应该把语言作为整体来学习。因为意义和语境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而被分割为碎片且离开语境的字母、音标、单词甚至句子都不利于学习,尤其不利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学生可以通过较强的记忆和模仿能力掌握字母、音标、单词等,但研究表明这种学习结果没有长久效应,也不利于培养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日常教学中的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就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误区:一些教师仍用“老办法”教“新教材”,片面追求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忽视语言意义的教学,将单词、句子和对话割裂起来进行教学,将对话或课文逐字逐句进行讲解,把一个完整的饶有趣味的语言情境分解得支离破碎,既不利于对语言形式的学习和理解,也不利于学生对语言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些教师缺乏对课程标准、整个教材宏观的把握,教学目标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或者将课堂

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 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王媛(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教学大纲: 一、教学活动概述 二、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三、语法教学活动设计 四、语篇教学活动设计 文本内容: 一.教学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设计的用于课堂的各种学习方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称作学习活动。也就是一系列具体的学习步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去交际。 (二)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体现科学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活动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也就是说,活动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时适量;活动形式既要新颖有趣,又要避免华而不实。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设计一项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是要对所学语言进行操练还是进行运用?活动完成后学生应取得哪些进步?切忌只考虑活动的新颖性或独特性而忽略了活动的目的性。

2.教学活动要难易适中 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就不可能开展。活动设计的过于容易,对学生不具挑战性,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中还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对那些不宜使用本活动的群体要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原定的教学活动是讨论 3 个问题,适用于中等学生以上,对于差一些的学生就要采取补救措施,要再增加2 个更容易的问题使差些的学生也能回答。 3.要有预备方案 为了尽量减少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低效,教师要慎重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设计备用方案。备用活动在难易程度上、活动形式上都要有别于第一套活动方案。课堂实践中可以根据情况将两套活动方案混合使用。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idea? 预备:Do you agree with them? 4.合理利用多媒体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能为创造接近真实的生活情景提供有力支撑,能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和刺激。而且能加强学习的密度、强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并不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使用多媒体。有些活动借用更直观、简洁的手段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时就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把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优化活动设计列为活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层面之一。 5. 教学活动量的设计不宜过多 一节课学生能接受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学活动内容量的设计也要遵循认知规律,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合理设计。如果教学活动内容的量过大,学生接受不了,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6. 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某些教师只有在小组活动、或者专项句型操练中才给学生开口的机会。例如,听力、阅读语料的学习前对一些重点生词与词组进行认知是降低学习难度、分解学习难点的一种方法。这个认知活动不是教师一方的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在设计认知步骤的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开口的地方就要让他们参与进来,即使是耗时很短暂的活动,也要坚持这个原则。 例如:earthquake show picture, ask :What ' s happening?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结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和内涵就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情感激励工具与丰富的教学环境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互相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简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它要求突出作为整合主动因素的人的地位,并且以实现人与物化的信息之间、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融合。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构建科学的创造性思维的现实模型,探索适应培养创新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创造性思维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应用进行了一些尝试,旨在通过计算机参与课堂教学来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一种自觉、能动的机制,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建立共同经验范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是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求知欲望。 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情景,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强化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因此,我通过计算机课件设计了大量生动有趣的事物、情景、形象作为引发学生想象力和自由联想的素材,这样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知识;另一方面强化了形象思维,形成了优化的内部心理过程,与优化的外部刺激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得有效的认知。如:教学“Let’s eat”这一课的Let’s talk时,我利用FLASH软件,制作Zoom和Zip两个动态人物,由计算机出现该课内容所发映的特定情景画面。同时用正常语态播放会话:“Hello,Zoom!Nice to meet you! 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学生边看边听,结合画面所提示的情景,努力揣摩对话含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吸引到课文中来了。接着,指导学生跟读重点对话“I like hamburgers,what do you like?”“I like hot dog.”这时,教师再向学生询问对话意思。学生们通过自主的形象思维学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对话内容,经过上述流程,当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开始稍有减退时,教师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挑选几个学生扮演对话中的角色(系统可关闭声音)。这时学生们踊跃参与,各种模仿者的声音妙趣横生,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争先恐后抢着模仿,有的学生几乎到了下意识(直觉思维)开口就说的地步。充分发挥了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的真实效应。 二、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 由于空间思维形式是要对事物的空间视觉表象去把握,从而作出概括与间接的反映。因此,运用计算机动画将单词的含义与单词的空间结构表象结合起来,既能增加单词学习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这一课的Let’s learn 时,我利用PowerPoint软件,将书本中dog、elephant、monkey等单词与磁带读音整合在多媒体中。在生词学习界面中,屏幕上依次出现该课的动物图片与动画(空间思维形式),学生看到这个画面之后,自然想知道这个单词的发音。这时教师点击PLAY键,学生立即可以听到单词的发音。待学生对单词有了总体意象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操练生词,这样在单词含义与单词空间表象之间建立起了必然联系,学生的兴趣开始被调动起来: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丰富生动,令人头痛的单词记忆变得轻松自然,仿佛是水到渠成。这样,每出现一个单词,学生都争着与电脑比速度,抢在电脑读音之前读完单词,很快就形成了一个竞争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竞争意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培养。 三、培养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一种建立在丰富实践经验和丰厚知识积累基础上的超常思维形式。我在练习模块中选用了大量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实物图片及声音动画,要求学生在接受信息的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形成直觉思维。如:在教学“We love animals”一课Let’s learn部分时,我利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了“练习屋”模块,采用计算机连机教学手段,让学生上机操作,自主复习。学生在模块界面点击题号出现相应的组题,每组题目由各种趣味性的动画或图片组成。如点击“Listen and choose the picture”,画面出现a pig,a cat,a dog.如果音箱里发出“dog”的读音,学生立即(直觉思维)点按狗的图标,马上就听到音箱里发出一阵掌声,否则,就会听到错误音效。通过这一练习,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达到了温习巩固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操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增强,思维得到培养,智力得到开发,他们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地做着各种练习,力争每道题都得到悦耳的掌声。而教师则无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