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有机合成复习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复习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09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卤化 :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

化.

2.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

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

反应叫硝化反应。

4 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

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

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

5 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

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 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磺

化易,π值小;磺化难,π值大。

8.硫酸的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 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

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

11.废酸的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

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

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

二、填空题

1甲烷_、乙烯、丙烯、丁烯

2 α-萘磺酸β-萘磺酸

3α、β、γ、δ、γ

4_多磺化_、氧化、砜、焦化

5_沸点低、易挥发的芳烃

6原料及设备防水

7.__5_种,非均相混酸硝化,被硝化物和产物均为液态。

8._正加法______ 、反加法、并加法。

9.___硝基阳离子(NO2+)_。

10 _加热_、__光照_、___引发剂引发

11.__苯、甲苯、二甲苯

12.不锈钢 68%~70%

13.闭路循环法、蒸发浓缩法、浸没燃烧浓缩法、分解吸收法等方法。

14 芳香族伯胺的磺化。

15.直接氟化_、用金属氟化物氟化、电解氟化。

16._链引发、_链传递、_链终止。

17取代卤化、加成卤化和置换卤化

18连串

19 20%, 65%

20叔辛胺

21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22相比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3羟基

24增加,减少

25容易

26AlCl3

27大、较大、小

28异丙基苯

29酯醇交换、酯酸交换、酯酯交换

30 >,>

31苯甲酸

32亲电取代

33羧酸法酸酐法,酰氯法酯交换法

34骨架镍载体型:钯—碳催化剂铜—硅胶载体型有机金属络合物

35烯烃卤烷

36支

37 连串可逆重排

38 苯

39伯胺>仲胺,无位阻胺>有位阻胺,脂肪胺>芳胺

40高温熔融脱水法反应精馏脱水法溶剂共沸蒸馏脱水法

41 25%

42 困难

三、判断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21 √22√23 √24 √25 √26 ×27 √28 √29√30√

31 √ 32 ×33 √34 √35√36 √ 37 √38 √39 ×40 ×

五.问答题

1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目的:

①使产品具有水溶性、酸性、表面活性或对纤维素具有亲和力。

②将磺基转化为-OH、-NH2、—CN或—Cl等取代基。

③先在芳环上引入磺基,完成特定反应后,再将磺基水解掉。

2引入硝基的目的主要有三个方面:

①硝基可以转化为其它取代基,尤其是制取氨基化合物的一条重要途径;

②利用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的其它取代基活化,易于发生亲核置换反应;

③利用硝基的强极性,赋予精细化工产品某种特性,例如加深染料的颜色,使药物的生理效应有显著变异等。

3磺化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应用和重要意义

(1) 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后,可使其具有乳化、润湿、发泡等多种表面活性,所以广泛应用于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2) 磺化还可赋予有机化合物水溶性和酸性。在工业上常用以改进染料、指示剂等的溶解度和提高酸性。

(3) 选择性磺化常用来分离异构体。

(4)引入磺酸基可得到一系列中间产物

(5磺化反应还应用于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香料合成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4三氧化硫与浓硫酸磺化的优缺点

5芳环上取代卤化时,重要影响因素有:(1)氯化深度

(2)操作方式

(3)原料纯度的影响

(4)反应温度的影响

(5)反应介质的影响

(6)催化剂的选择

6氯苯、一氯苄生产比较

氯苯、一氯苄生产比较

7氯化反应原料纯度的影响

:(a)硫化物。噻吩会包住三氯化铁的表面,使催化剂失效,此外,噻吩在反应中生成的氯化氢,对设备造成腐蚀。

(b)水分。因为水与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作用生成盐酸,它对催化剂三氯化铁的溶解度,大大超过有机物对三氯化铁的溶解度,导致催化剂离开反应区,使氯化反应速度变慢。(c)氧气,销毁自由基

8通过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素,主要有两个目的:

(1)赋予有机化合物一些新的性能。

(2)在制成卤素衍生物以后,通过卤基的进一步转化,制备一系列含有其他基团的中间体。

9在芳环上取代卤化反应中用到

催化剂:常用三氯化铝、三氯化铁、三溴化铁、四氯化锡、氯化锌等Lewis酸作为催化剂,其作用是促使卤素分子的极化离解。

溶剂或介质:常用的介质有水、盐酸、硫酸、醋酸、氯仿及其他卤代烃类化合物。反应介质的选取是根据被卤化物的性质而定的。对于卤化反应容易进行的芳烃,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作介质,不需加其他催化剂;对于卤代反应较难进行的芳烃,可用浓硫酸作介质,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反应若需用有机溶剂,则该溶剂必须在反应条件下显示惰性。溶剂的更换常常影响到卤代反应的速度,甚至影响到产物的结构及异构体的比例。一般来讲,采用

极性溶剂的反应速度要比用非极性溶剂快。

10.特点是:反应可逆等(3分)

提高酯的转化率的办法:加催化剂、用过量便宜原料、移走生成物(蒸出水或酯)(5分)

11、工业上如何用苯磺酸制取苯酚?试写出反应式。

答:工业上用苯磺酸制取苯酚的方法主要有苯磺酸碱熔制苯酚法。(2分)

(1)SO3Na2NaOH ONa Na

2

SO3H2O

+++

(3分)

(2)

ONa H OH Na2SO4

++

2SO4

22

(3分)

12、苯酚的工业合成路线有哪些?试比较其优缺点。

答案要点:苯酚的工业合成路线主要有苯磺化碱熔法和异丙苯法合成苯酚法。(2分)(1)利用异丙苯法合成苯酚是当前世界各国生产苯酚最重要的路线。

优点:以苯和丙烯为原料,在生产苯酚的同时联产丙酮,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酸碱,且“三废”少,能连续操作,生产能力大,成本低。(2分)

缺点:产生副产物,甚至会发生爆炸事故。(1分)

(2)碱熔是工业上制备酚类的最早方法。

优点:工艺过程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多种酚类的制备。(2分)

缺点:需要使用大量酸碱、三废多、工艺落后。(1分)

13、苯的一磺化制苯磺酸、一硝化制硝基苯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解:相同点:

(1)磺化、硝化使用大量硫酸,存在废酸问题(2分)

(2)均为放热反应(1分)

(3)存在多磺化、多硝化等副反应(1分)

(4)反应均生成水(1分)不同点:

(1)硝化是不可逆反应,磺化是可逆反应(2分)

(2)反应装置不同(1分)

14. 比较空气液相氧化,空气气相氧化.化学氧化优缺点(列表).

比较液相空气氧化气相空气氧化化学氧化

氧化剂价格来源价廉易得价廉易得价高

反应条件T 温和T↓T↑300-500oC 温和

对设备要求P P↑耐腐蚀耐高温耐腐蚀

Cat.选择性好难

后处理复杂简单复杂

产品局限热敏性一价值高.

反应器固定床.流化床固定床.流化床间歇反应釜

接触方式鼓泡,淋液/喷淋气相混合液液搅拌

反应热效应放热放热放热

工艺简单易控简单易控中

转化率/产率低高

15. 比较固定床,流化床反应器优缺点(列表)

比较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

优点催化剂磨损小流体在接触面大,操作稳定性好传热系数

管内接近活塞流.推动力大大.传热面积小.安全,合金钢材

催化剂的生产能力高消耗小,催化剂装卸方便

缺点①反应器复杂,消耗大②传①催化剂易磨损,损耗较多②返

不易控制,稳定性较差③有混程度较大,连串副反应加快,

温差且有热点出现④催化剂原料气与催化剂接触不充分,传

装卸不方便,要求高⑤原料质恶化,使转化率下降。

气必须充分混合后再进入反

应器

16硝化反应影响因素采取哪些针对措施来提高硝化效果

(1)被硝化物的性质:

:当苯环存在给电子基时,使苯环活化,硝化速度快,产品以邻,对位产物为主;

当苯环存在吸电子基时,使苯环钝化,硝化速度慢,产品以间位产物为主;

(2.) 硝化剂:在进行硝化反应时,必须选择合适的硝化剂。混酸中的H2SO4含量↑,

DVS↑硝化能力↑;DVS 一般取2~12,

对于极难硝化物质,可采用SO3与硝酸的混合物作硝化剂。

芳环上有烷氧基,羟基等可用稀硝酸硝化;有氨基要先酰化成酰胺保护,硝化后在水解,反应物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液态时,用非均相混酸硝化,反应物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为固态时,用均相混酸硝化,易氧化磺化的,用有机惰性溶剂中硝化。

(3.) 反应温度:对于非均相硝化反应,温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和生成物异构体的比例。

总体上,温度↑,反应速度↑。硝化反应是一个强放热反应,热量来自稀释热和反应热,

热量要及时稳定,否则温度↑,硝酸易分解,副反应↑。所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4.) 搅拌:大多数硝化过程属于非均相体系,反应又是强放热的;

良好的搅拌装置和冷却设备是反应顺利进行和提高传热效率的保证。

必须十分注意和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5.) 相比与硝酸比量相比(酸油比)=混酸质量∕被硝化物质.:相比过大(↗),设备生产能力↘,废酸量大大↑;相比过小(↘),反应初期酸的浓度过高(↗),反应太激烈,难于控制温度。

硝酸比(φ)=硝酸的物质的量∕被硝化物的物质的量

理论上两者相当,实际上硝酸的用量过量。

当采用混酸为硝化剂时,硝酸比的大小取决于被硝化物硝化的难易程度。

对于易硝化的物质,硝酸过量1%~5%,对于难硝化的物质,硝酸需过量10%~20%或更多

(6.) 硝化副反应:由于被硝化物的性质不同和反应条件的选择不当造成的

氧化-(芳烃硝化中最主要的副反应,生成酚)去烃基;:置换;脱羧;开环和聚合等. :

17答:大化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大规模合成工业。

精细有机合成:以大化工生产的中间体为起始物再进行深加工,生产批量较小、纯度或质量要求较高、附加值较高的有机化学品的合成。

18 答:高锰酸钾在酸性介质中,+7价锰被还原为+2价锰,氧化性太强,选择性差,不易控制,只适用于制备个别非常稳定的氧化产物,而锰盐难于回收,工业上很少用酸性氧化法

在中性或碱性介质中,+7价锰被还原为 +4价锰(以二氧化锰形式存在)反应选择性好,生成的羧酸以钾盐或钠盐的形式溶于水,产品的分离精制简便,副产的二氧化锰分离后,用途广泛。

含有α-氢原子的芳环侧链无论长短均被氧化为羧基,而且较长的侧链比甲基更易氧化。

19答:气相催化反应属非均相催化反应过程,可分为五个步骤。

①扩散:反应物由气相扩散到催化剂表面;

②吸附:反应物被催化剂表面吸附;

③反应:发生氧化反应,放热;

④脱附:氧化产物自催化剂表面脱附;

⑤反扩散:脱附产物由固体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流体并带走热量。

20催化加氢还原包括以下三个基本过程:

(1)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扩散、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2)吸附络合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3)产物的脱附和扩散,离开催化剂表面。

以硝基化合物催化还原为例,该基本过程可表示如下:

H

2

催化剂

ArNO2NO2NH2ArNH2

H催化剂

催化剂

Ar催化剂催化剂整个反应控制步骤为反应组分的化学吸附过程的第(1)步(最慢)。

21答:

催化加氢还原影响因素除催化剂种类、用量外,还与被还原物的结构及性质、纯度、反应温度及压力、搅拌、溶剂及介质酸碱性有关。

(1)被还原物的结构和性质

被还原物的结构和性质是影响还原反应的重要因素。被还原物靠近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难易决定了还原反应的难易。空间位阻效应大的化合物甚至不能靠近活性中心,所以反应较难进行,须升温和加压来完成反应。

各种官能团单独存在时,其反应性如下:

芳香族硝基>叁键>双键>羰基>脂肪族硝基在碳氢化合物中,则

直链烯烃>环状烯烃>萘>苯>烷基苯>芳香烷基苯在苯环上引入取代基时,若用铂黑为催化剂,引入吸电子基时,反应加快,引入给电子基,反应变慢;若用骨架镍作催化剂,情况正好相反。如硝基苯及硝基苯胺在骨架镍作催化下,在中性介质中硝基苯胺的还原顺序为:

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邻硝基苯胺(2)反应温度和压力影响

反应温度增高,氢气压力增大,反应速度加快,但同时副反应将增多,反应选择性将下降。

另一方面对催化剂活性和寿命影响较大。一般来说,在达到催化剂要求前提下,反应应尽可能选择较低的温度,以避免副反应发生,甚至爆炸,这样对热敏性产物亦实用。

反应的温度、压力和反应种所用的催化剂与反应物有关

(3)搅拌和装料系数影响

良好的搅拌有利于强化传质、传热过程,防止局部过热,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选择性,以及强化催化剂活性。催化加氢反应为非均相反应,反应常在釜式反应器中进行,要综合考虑搅拌器形状、装料系数及搅拌速度。一般装料系数控制在0.35~0.5之间,过大则反应器气相有效空间变小。在塔式反应器中,则应控制氢气的空塔速度和装料系数。一般前者取0.01~0.02米/秒,后者取0.5左右。

(4)反应介质的酸碱性

溶剂的极性、介质的酸碱性及溶剂对反应物及还原产物溶解度均可影响反应速度和反应选择性。加氢反应大多在中性介质中进行,而氢解反应则在酸性或中性介质中进行。

22制备芳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略)

①化学还原法(Na2S x;Zn粉还原,铁屑还原)

②硝基苯气相催化加氢还原法;(骨架镍,铜硅胶)

③电解还原法

④苯酚气固相催化氨解法

⑤直接氨解法

23常见催化加氢重要催化剂特点

①骨架镍:又称雷尼镍。价格便宜,制备简便,因此在催化加氢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使硝基、氰基、芳环的化合物以及烯烃发生加氢反应。

骨架镍,由含镍30~50%的镍铝合金,用20~30%的氢氧化钠处理,溶去合金中的铝,形成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骨架而制得。

O2NaAlO23H2

2Al2NaOH2H

制得的骨架镍为灰黑色粉末,干燥后易自燃,长期保存易变质。遇硫、磷、砷、铋化合物、卤素、含锡铅的有机物易中毒,所以应当保存在乙醇或蒸馏水中,制备保存期不应超过六个月,要注意回收,亦可制成镍—锌型。

②载体型:钯—碳催化剂

将钯盐水溶液浸渍在或吸附于载体活性炭上,再经过还原剂处理,使其形成金属微粒,经洗涤,干燥得载体钯催化剂,它是烯烃和炔烃最好的氢化还原剂。使用时,不需活化处理,作用温和,选择性好,可回收套用4~5次。

③铜—硅胶载体型

将硅胶放入硝酸铜、氨水溶液中浸渍,干燥后,进行烧灼,可得含铜为14~16%的金属态铜,使用前需用氢气活化。此种催化剂成本低,选择性好,机械强度高,但抗毒性、热稳定性差,适用于硝基苯硫化床气相加氢还原生产苯胺。

④有机金属络合物

有机金属络合物属于均相催化剂,它是过渡金属铑、钌、铱的三苯膦络合物。此类催化剂活性高,选择性好,条件温和,不宜中毒。但是,催化剂分离回收困难。可采用与高分子聚合物连接,制成有机载体型,克服该缺点。

24答:无水三氯化铝是各种付氏反应最广泛使用的催化剂

工业上生产烷基苯时,通常使用的是三氯化铝-盐酸络合物催化剂溶液,它由无水三氯化铝、多烷基苯和少量水配制而成,俗称红油,它不溶于烷基化产物,反应后静置分离,可循环使用。其优点是比用三氯化铝的副反应少,只要不断补充很少量的三氯化铝就可以保持稳定的催化活性。

用氯烷作反应剂时,也可以用金属铝作催化剂,因为反应生成的HCl能与金属铝作用生成三氯化铝络合物。在分批操作时,一般用铝丝,连续操作时用铝块。

无水三氯化铝与氯化钠形成的复盐,其熔点185℃,在141℃已开始流体化。如果需较高的烷基化温度(141℃~250℃)及合适的溶剂时,就可以用这种复盐,它既是催化剂又是介质。

无水三氯化铝的优点是价廉易得、催化活性好、技术成熟。其缺点是有铝盐废液,有

时不适用于活泼芳族化合物(例如酚类和芳胺)的C-烷基化,因为容易发生副反应。

无水三氯化铝有很强的吸水性,遇水分解会产生氯化氢并放出大量的热,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爆炸。无水三氯化铝与空气接触也会吸潮水解,并逐渐结块。使用部分吸潮的无水三氯化铝,即使提高反应温度也很难使反应顺利进行,因此,无水三氯化铝应装在塑料袋中隔绝空气保持干燥,并要求有机原料和反应器完全无水。在工业上,通常使用粒度适中的三氯化铝,而不宜使用粉状的。因为粒状三氯化铝在贮存、运输和使用时不易吸潮变质,且加料方便,在反应开始阶段不致过于激烈,温度容易控制。

在一般情况下,不难制得质量合乎要求的无水三氯化铝。某些含硫化合物会使无水三氯化铝活性下降,因此,有机原料(例如苯和丙烯等)应预先脱硫。

25答:氨解反应中,氨与有机氯化物等被氨解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氨比。理论氨比值为2。但在实际氨解过程中,氨比要大大超过2。这是出于如下的考虑:(1)提高氯化物的溶解度,改进物料的流动性;(2)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减少副产物仲氨的生成链;(3)提高反应体系的pH值,减少对设备的腐蚀性。所以,一般在间歇氨解过程中,选择氨比为6~9;在连续氨解过程中,氨比控制在10~17。但是氨比不宜过大,否则,将增加回收负荷,降低生产能力。

26酚类的变色原因及其防止

酚类化合物在贮存过程中往往会颜色变深,苯酚变色的直接原因是氧化。其变色历程是,在空气中苯酚的羟基失去氢原子,游离出的苯氧自由基呈粉红色,其至深褐色。

防止苯酚变色的方法有向储罐的上部空间充氮,严禁成品与铁器接触等,而最广泛又有效的办法是向苯酚中添加微量稳定剂,加入量在0.01%~0.1%。常见的稳定剂有磷酸、草酸、水杨酸及As2O3,使用多种稳定剂的效果常常比使用单一品种要好。

六. 计算

1.欲配制2000kg质量分数为100%H2SO4,要用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10分)

解;将20%的发烟硫酸换算为硫酸浓度

80%+(98/80)?20%=104.5% (3分)

设需98%的硫酸x kg; 20%的发烟硫酸y kg

x + y = 2000

0.98x + 1.045y = 2000

解之得x =1385

y= 615(2分)

答:要用1385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615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1分)

2. 设1kmol萘在一硝化时用质量分数为98%硝酸和90%硫酸,要求硫酸脱水值为1.35,硝酸比φ为1.05,试计算要用98%硝酸和90%硫酸各多少kg?(10分)

解: 硝酸比φ=1.05

N=1.05*63 = 66

98%硝酸质量= N/0.98 = 67.5 (2分)

反应生成水= 1*18 = 18 (1分)

设需90%硫酸质量为x kg;则

D.V.S=90%*x / ( 10%* x + 2%*67.5 +18)=1 .35 (4分)

x = 38 .1 (2分)

答:要用98%硝酸67.5 kg 和90%硫酸38 .1kg (1分)

3.欲配制4000kg质量分数为100%H2SO4,要用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10分)

解;将20%的发烟硫酸换算为硫酸浓度

80%+(98/80)?20%=104.5% (3分)

设需98%的硫酸x kg; 20%的发烟硫酸y kg

x + y = 4000

0.98x + 1.045y = 4000 (4分)

解之得x = 2770

y= 1230 (2分)

答:要用2770千克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和1230千克质量分数为20%的发烟硫酸.(1分)

4. 设1kmol萘在二硝化时用质量分数为98%硝酸和90%硫酸,要求硫酸脱水值为2.8,硝酸比φ为2.10,试计算要用98%硝酸和90%硫酸各多少kg?(10分)

解: 硝酸比φ=2.10

N=2.10*63 = 132

98%硝酸质量= N/0.98 = 135 (2分)

反应生成水 = 2*18 = 36 (1分) 设需90%硫酸质量为x kg;则

D.V .S=90%*x / ( 10%* x + 2%*135 +36) =2 . 8 (4分) x = 175 (2分) 答:要用98%硝酸135 kg 和90%硫酸 175kg (1分)

5.设甲苯的一硝化时,使用98%的硫酸100公斤,90%的硝酸210公斤,硝酸比φ为1.2,求混酸的脱水值?

解:H 2SO 4=100×98%=98 (kg ) (1分) 混酸中的水=100×(1-0.98)+ 210×(1—0.90)= 23 (kg ) (2分)

反应生成的水=

)(452

.190.02107272kg =??=?硝酸比硝酸质量 (3分) 则 D.V .S =

44.145

2398

=+=+=反应生成的水混酸中的水废酸中硫酸质量废酸中水的质量废酸中硫酸质量(2分)

6. 已知蒽单磺化反应停止时,体系剩余硫酸的浓度为80%,试计算该废酸的π值。(已知:硫酸的分子量为98,SO 3的分子量为80)

解:蒽单磺化体系中,π值=(M SO 3/M H 2SO 4) ×80 (4分) = (80/98)×80=65.3 (3分) 7. 设萘的一硝化时,使用98%的硫酸27.41公斤,98%的硝酸67.50公斤,硝酸比φ为1.05,求混酸的脱水值D.V .S 为多少?

解:H 2SO 4=27.41×98%=26.86 (kg ) (2分) 混酸中的水=27.41×(1-0.98)+ 67.50×(1—0.98)= 1.90( kg ) (2分)

反应生成的水=

)(1805

.198

.050.677272kg =??=?硝酸比硝酸质量 (2分) 则 D.V .S =35.118

90.186

.26=+=+=反应生成的水混酸中的水废酸中硫酸质量废酸中水的质量废酸中硫酸质量

(2分)

8.当苯单磺化反应停止时,体系剩余硫酸浓度为78.4%,问此时体系的π值为多少? 解:苯单磺化体系中,π值=(M SO 3/M H 2SO 4) ×78.4 (3分)

=(80/98)×78.4=64 (2分)

9解:设需发烟硫酸,废酸,硝酸分别为 x, y, z kg

则总物料衡算 x + y + z = 6000

硝酸 0.98 z = 6000 * 0.26

硫酸(0.8 + 0.2*98/80)x + 0.85 y = 6000 * 0.72 (或水 0.15 y + 0.02 z = 6000 * 0.02

解之得x =2938.6 kg, y = 1469.6 kg, z = 1591.8 kg

10解:以 1 k mol 萘为基准,M萘 = 128 kg/kmol, m 萘 =128 kg,M硝 = 63 kg/kmol 相比= m 混酸/ = 6.5 , 1 k mol 萘二硝化生成 2 k mol 水,水 =18 kg/kmol 混酸重m混 = 128 * 6.5 = 832 = m硝 + m 硫 + m 水

m硝 = 63 * 2.2 =138.6

DVS = m 硫 /( m 水 + m 水生成)= 3

m 硫 = 3(m 水 + m 水生成)= 3(m 水 + 2 * 18)=3 m 水 + 108

解之得m 硫 = 547 kg m 水= 146.4 kg

w N = m硝/ m混 * 100 % = 138.6/832 * 100 % = 16.65 %

w S = m 硫/ m混 * 100 % = 547/832 * 100 % = 65.75 %

w H2O = m 水/ m混 * 100 % = 146.4/832 * 100 % = 17.60 %

七.综合分析题写出下列各步反应的类型或反应式(每空2分,共8分)

1.(1)烷基化,(2)磺化,(3)硝化,(4)还原

2.(1)磺化,(2)氯化,(3)水解,(4)硝化

3.

或Cl Cl

CH3CH

3

4.

CH(CH3)2

5. ( H+ )

6.

CH 3

2CH 3

KMnO 4/H +

COOH

COOH

7.

(CH 3CO)2O

NHCOCH 3

CH 3COOH

40℃

水介质

NH 2

8.

NH 2

9 .

NHCH 2CH 2OH

10 . .CH 3COOC 4H 9 + H 2O 11.

NHCOCH 3

CH 3

12. .Ar-CH 2OH

八.绘图题

1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工艺流程 简述主要反应条件:

气体中SO 3体积分数为5.2%~5.6%,露点 -50~-60℃。SO 3/RH 摩尔比1.0~1.03∶1;磺化温度35~53℃,磺化反应瞬间完成,SO 3停留时间小于0.28s ;离开磺化器时磺化收率约95%,老化、水解后收率可达98%。 产品的Klett 色泽可达40~45,

1 十二烷基苯磺酸的工艺流程

2绘出混酸硝化工艺流程示意图

2 苯连续一硝化流程示意图

1,2-硝化锅;3,5,9,11-分离器;4-萃取锅;6,7-泵;8,10-文丘里管混合器

3苯的沸腾氯化流程图

3 苯的沸腾氯化流程图

1-转子流量计 2-氯化器 3-液封槽 4,5-列管式石墨冷却器

6-酸苯分离器 7-氯化液冷却器

4、用方块图示法表示下面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盐)的工艺流程。并写出其反应方程式。(共17分) 解:(1)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主要化学反应式(3分):

SO 3Na

NaOH C 12H 25

C 12H 25

C 12H 25

SO SO 3H

磺化

中和

(3) 生产十二烷基苯磺酸工艺流程的方块图如下(14分):

(3分)

(3分)

(2分)

(2分)

4十二烷基苯磺酸工艺流程的方块图

5、解:(1)氯化法生产氯苯的主要化学反应式(3分):

H

Cl 2

Cl

HCl

Fe

(3) 苯的塔式沸腾连续氯化法生产氯苯工艺流程的方块图如下:(14分)

5苯的塔式沸腾连续氯化法生产氯苯工艺流程的方块图

6 醋酸 乙醇 浓硫酸

(3分)

(2分)

(1分)

6 连续酯化生产乙酸乙酯工艺流程

1—高位槽;2—热交换器;3—冷凝器;4—酯化塔;5,10—分馏塔 6,9—分凝器;7—混合器;8—分离器;11—冷却器;12—成品贮槽7

7甲苯液相氧化制苯甲酸流程示意图

1-氧化反应塔;2-气提塔;3-精馏塔

8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1 一、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的时间。 二、单选题 1、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2+(b)Cl2(c)Fe2+(d)Fe3+ 2、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 水 (d)甲醇 3、 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 (b)加热 (c)加过氧化苯甲酰 (d)光照 4、 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一硝基苯 (c) 二硝基苯 (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1.0 (b)1.25 (c)2.0 (d)2.25 6、下面哪一个是H 酸?(b) HO3S NH2OH (a)(b) H N OH HO S 23 3(c) HO NH 2HO 3S (d) HO 3S SO 3H OH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已知:n A0=10mol,n A =1mol,n P =12mol,则: (a)Sp=1/3 (b)Sp=2/3 (c)Yp=3/10 (d)Yp=1/10 8、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 (b)气氨 (c)液氨 (d)碳酸氢氨 9、2-氯蒽醌胺解制备2-氨基蒽醌的催化剂是: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卤化: 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卤原子,形成碳—卤键,得到含卤化合物的反应被称为卤化反应。根据引入卤原子的不同,卤化反应可分为氯化、溴化、碘化和氟化. 2.磺化 :向有机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团(-SO3H)的反应称磺化或者硫酸盐化反应。. 3. 硝化:在硝酸等硝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硝基(—NO2)取代的反应叫硝化反应。 4.烷基化: 烷基化反应指的是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或硫原子上引入烃基的反应的总 称。引入的烃基可以是烷基、烯基、炔基和芳基,也可以是有取代基的烃基,其中以在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烷基最为重要 5.酰化: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氮、氧、硫等原子上引入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的反应称为酰化反应。 6.氧化:广义地说,凡是失电子的反应皆属于氧化反应。 狭义地说,凡能使有机物中氧原子增加或氢原子减少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7.磺化的π值:当硫酸的浓度降至一定程度时,反应几乎停止,此时的剩余硫酸称为“废酸”;废酸浓度用 含SO3的质量分数表示,称为磺化的“π值”。磺化易,π值小;磺化难,π值大。 8.硫酸的D.V.S: :硫酸的脱水值是指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计算质量之比。 9.还原:广义:在还原剂作用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狭义:能使有机物分子中增加氢原子或减少氧原子,或两者兼尔有之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10.氯化深度: 氯与甲苯的物质的量比. 11.废酸的F.N.A:废酸计算浓度(F.N.V)是指混酸硝化结束时,废酸中硫酸的计算浓度(也称硝化活性因素)。 12.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3.硝酸比:指硝酸与被硝化物的量比。 14.氨解:氨解反应是指含有各种不同官能团的有机化合物在胺化剂的作用下生成胺类化合物的过程。氨解 有时也叫做“胺化”或“氨基化”,但是氨与双键加成生成胺的反应则只能叫做胺化不能叫做氨解 (1)Claisen-Schmidt反应; 芳香醛或脂肪酮混合交叉缩合。反应是在氢氧化钠溶液或乙醇溶液中进行,得到很高产率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这一反应叫Claisen-Schmidt反应。 (2)Darzen反应; 醛酮(主要是芳醛)与α-卤代酸酯在强碱存在下反应,生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叫达尔森反应,也称为缩水甘油酯的反应。 (3)Mannich反应; 含活泼H原子的化合物和甲醛及胺(伯胺或仲胺,氨)进行缩合反应,结果活泼氢原子被

有机化学练习题以及答案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CH3CH2CI B. H 2C=CHCI C. HC ^CCI D CH 3CH=CHCH 3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A.来自动植物的化合物 B.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 年维勒( F. WohIer )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A.碳酸铵 B.醋酸铵 C.氰酸铵 D.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A.配价键结合 B.共价键结合 C.离子键结合 D.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 A. C6H13 B. C 5H9CI2 C. C 8H16O D. C 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C2H5OC2H5 B. CCI 4 C. C6H6 D. CH 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A. H 2O B. CH 3OH C. CHCI 3 D. C 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A.庚烷B. 石油醚C. 水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 A. 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烷烃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A.—级 B.二级 C.三级 D.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 A. 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A. 正己烷 B. 2,3- 二甲基戊烷 C. 3- 甲基戊烷 D. 2,3- 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的异构体(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 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 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A. CH 2ClCH 2Br B. CH 2ClCH 2I C. CH 2ClCH 2Cl D. CH 2ICH 2I 8. ClCH 2CH2Br 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顺交叉式 B. 部分重叠式 C. 全重叠式 D. 反交叉式 9. 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 ) A. 1s B. 2s C. sp 2 D. 2p 10. 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 ) A. (CH 3)3C. B. CH 2=CHCH 2. C. CH 3. D. CH 3CH2. 11. 构象异构是属于( ) A. 结构异构 B. 碳链异构 C. 互变异构 D. 立体异构 12.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 ) A、乙基丙烷 B. 2-甲基-3-乙基丁烷

二氧六环

精细有机合成文献检索作业二氧六环

目录 摘要 (3) 基本信息 (4)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5) 制定方法 (5) 用途 (6) 物质毒性.............................6-10 环境危害 (11) 急救措施 (12) 消防措施 (12) 泄露应急处理 (13) 操作处置与储存 (13) 包装储运 (14) 国内外生产厂家及网址 (12) 相关专利 (12) 谱图................................12-18 总结与体会. (18)

[摘要] 1,4-二氧六环又称二恶烷,无色液体。稍有香味。可存在于自然界很多介质中,从沐浴露、洗洁精、润肤品,到包括海鱼、烤鸡、肉制品、西红柿、番茄酱、胡椒、咖啡等多种日常食物。人体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和消化道等途径接触二恶烷。通过职业暴露、呼吸空气、饮水或食用可能含有二恶烷的食品以及使用可能含有二恶烷的洗涤产品、化妆品、外用药品、农畜产品而接触到二恶烷。 二恶烷属于化妆品中禁止使用的物质。二恶烷通过吸入、食入、经皮吸收进入体内。有麻醉和刺激作用,在体内有蓄积作用。 澳大利亚卫生局的官方网站对二恶烷的评估技术文件及推荐标准认为,除食品和药品外,在日常消费品中,二恶烷的理想限值是30 ppm,含量不超过100 ppm时,在毒理学上是可以接受的。

正文: [基本信息] 中文别名:二恶烷; 1,4-二恶烷; 1,4-二氧六环; 1,4-二氧己环; 1,4-二氧杂环己烷; 英文名称:1,4-dioxane 别名:二氧六环、1,4-二氧六环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稍有香味 分子量:88.11 蒸汽压:5.33kPa/25.2 ℃ 闪点:12℃ 熔点(m. p.):11.8 ℃ 沸点(b. p.):101.3 ℃ 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相对密度(水=1):1.04 相对密度(空气=1):3.03 稳定性:稳定 危险标记:7(中闪点易燃液体) 主要用途:作溶剂 CAS号:123-91-1 一.物理性质 沸点(760mmHg),℃:101.32 熔点,℃:11.80 比重(20℃/4℃):1.03375 (20℃/20℃):1.03560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1 一、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的时间。 二、单选题 1、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2+(b)Cl2(c)Fe2+(d)Fe3+ 2、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b)环己烷(c) 水(d)甲醇 3、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b)加热(c)加过氧化苯甲酰(d)光照 4、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b)一硝基苯(c) 二硝基苯(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 (b) (c) (d) 6、下面哪一个是H酸?(b)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S 已知:n A0=10mol,n A=1mol,n P=12mol,则: (a)Sp=1/3 (b)Sp=2/3 (c)Yp=3/10 (d)Yp=1/10 8、最常用的胺基化剂是: (a)氨水(b)气氨(c)液氨(d)碳酸氢氨 9、2-氯蒽醌胺解制备2-氨基蒽醌的催化剂是: (a)CuCl (b)CuCl+SnCl2(c)CuCl+FeCl2(d)CuSO4 10、下面哪一个重氮盐偶合时的反应活性最高? (a)Cl-Ar-N=N+(b)O2N-Ar-N=N+(c)H3C-Ar-N=N+ (d)H3CO-Ar-N=N+ 11、用混酸(浓硫酸和硝酸)硝化时,关于浓硫酸的作用,下面哪一个说法是错误的?

有机合成练习试题答案

有机合成复习题解题提示 1.由不多于5个碳的醇合成: H HO 解:这是一个仲醇,可由相应的格氏试剂与醛加成而得: CH 3CH 2OH CH 3CHO(A)K 2Cr 2O 7/H + CH 3CH 2CH 2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CH 2Br CH 3CH 2CH 2CH 2CH 2MgBr TM PBr 3 Mg/Et 2O i.A ii.H 3O 2.由乙醇为唯一碳源合成: H OH O 解:乙醇作为乙醛的来源,进而得到丁醛,经羟醛缩合得到产物: CH 3CH 2OH CH 3CHO CH 3CH=CHCHO CH 3CH 2CH 2CHO TM 题目的解法参见第一题,即自己来完善所需要的条件!考试中这样写是不可以的!以下同! 3.由三个碳及以下的醇合成: O OH 解:叔醇来自酯与格氏试剂的反应,但首先要保护酮的羰基,否则格氏试剂先要对酮的羰基加成,得不到预期的产物: CH 3OH CH 3I CH 3MgI (A) OH O OCH 3 O

OCH 3 Claisen 酯缩合 O OH OMgI O O NH 4Cl H 2O 缩醛和镁盐同时水解 4.由苯及其他原料合成: Ph OH 提示:由苯基格氏试剂与丙酮加成。关键是要自制苯基格氏试剂,一般应该从溴苯来制备苯基格氏试剂。 5.由乙醇及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 OH 解:要注意红色虚线所示的两端碳数是相等的。以下给出逆合成,正合成由学生自己完成: OH O MgBr 2CH 3CHO + OH CH 3CH 2MgBr +CH 3CHO CH 3CH 2Br CH 3 CH 2OH OH O O H 6.由乙醇合成: OH 提示:本题需要由乙醇经氧化等步骤合成乙酸乙酯,而后与乙基格氏试剂加成来合成。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西工大2020年4月《有机合成单元反应》作业机考参考答案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要答案:wangjiaofudao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1.芳香族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反应体系中必须()。 A.亚硝酸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B.亚硝酸不能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C.体系呈弱酸性 D.用盐酸作为酸性物质 正确答案:A 2.下列物质中常用作酰化试剂的是()。 A.酰氯 B.丙酮 C.乙醇 D.苯基甲基酮 正确答案:A 3.关于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B.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C.氢化是还原反应的一种形式 D.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阳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正确答案:D 4.烯烃作烃化剂时常使用()作催化剂。 A.路易斯酸 B.强碱 C.有机酸 D.质子酸 正确答案:D 5.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A.搅拌 B.加热 C.冷却 D.加入水 正确答案:

6.下列硝化剂中活性最强的硝化剂是()。 A.硝酸-醋酐 B.硝酸钠-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正确答案: 7.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主要是()。 A.煤、石油、天然气 B.石油、煤 C.石油、天然气 D.煤、石油、天然气、农林副产品 正确答案: 8.下列酰化剂中,活性最弱的是()。 A.CH3COCl B.CH3COOH C. D.C6H5COCl 正确答案: 9.对于苯的一磺化反应,当苯环上存在下列哪种取代基时,将不利于磺化反应的进行?() A.-Br B.-OH C.-CH3 D.-NH2 正确答案: 10.当芳环上有()等基团时,反应速率加快,易于磺化。 A.OCH3、CH3 B.NO2、CHO C.CHO 、OH D. 正确答案: 11.关于溶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剂对反应物和反应产物不发生化学反应

有机合成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3.4练习卷 (HGB ) 1.有机物A 为绿色荧光蛋白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之一,结构简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分子式为 。 (2)A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两个氨基乙酸分子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 两个A 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的化合物结构简为 。 (4)符合下列4个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写出其中三种 。 ①1,3,5-三取代苯 ②遇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氨基与苯环直接相连 ④属于酯类 2.(16分)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属于 反应(填反应类型),反应③的反应条件是 (2)反应②③的目的是: 。 (3)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G 的结构简式 。 O =C NH —CH 2 CH 2—NH C =O NH 2 CH —COOH OH CH 2—CH —COOH NH 2 HOOCCH =CHCOOH

3.(16分)M 是生产某新型塑料的基础原料之一,分子式为C 10H 10O 2,其分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球与球之间连线代表化学键单键或双键)。 拟从芳香烃 出发来合成M ,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M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有机物F 和甲醇。 (1)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写出M 的结构简式 。 (2)写出②、⑤反应类型分别为 、 。 (3)D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E 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必要的条件) 。 4.建筑内墙涂料以聚乙烯醇(CH 2 CH n OH )为基料渗入滑石粉等而制成,聚乙 烯醇可由下列途径合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乙烯酯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只写两种)。 (2)上述反应中原子利用率最高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3)可以循环使用的原料是_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 (4)反应③可看作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反应类型)。 —C =CH 2 CH 3 —C =CH 2 CH 3 溴水 ① A B : C 9H 12O 2 ② NaOH/H 2O ③ O 2/Cu D :C 9H 10O 2 E :C 9H 10O 3 ④ F M ⑤ ⑥

(完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化学目录各册大全,推荐文档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节离子反应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第三节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元素周期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结束语 附录Ⅰ相对原子质量表 附录Ⅱ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Ⅲ一些常见元素中英文名称对照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与生活选修1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附录Ⅰ我国居民膳食中某些元素每日的适宜摄入量或推荐摄入量 附录Ⅱ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附录Ⅲ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精细有机合成作业

复习思考习题 1.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 2.写出由对硝基甲苯制备以下芳磺酸的合成路线。 (1) (2)(3) 3.写出由苯制备苯胺-2,4-二磺酸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和磺化反应的主 要反应条件。 4.简述由甲苯制备以下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和工艺过程。 (1) (2) (3) 5.写出由苯制备3-硝基-4-氯苯磺酸氯的合成路线、各步反应的名称、主要反应条 件和产物的分 离方法。 6.写出由环氧乙烷制备2-氨基乙基磺酸钠的几个合成路线和各步反应的名称? 7.对以下操作进行评论: (1)氯苯在过量氯磺酸中进行氯磺化生成4-氯苯磺酰氯,然后向磺化液中滴加 硝酸进行硝化 得3-硝基-4-氯苯磺酰氯。 (2)在制备1-亚硝基-2-萘酚时将C10H7OH、NaOH、NaNO2按1:1的比例的摩 尔比配成混合 水溶液,然后慢慢滴入到稀硫酸中进行亚硝化。 8.简述由甲苯制备的以下卤化产物的合成路线、主要反应过程和主要反应条件?

(1) (2) (3) (4) (5) (6) 9.写出制备2,6-二氯苯胺的几条合成路线 10.写出由氯苯制备3-氨基-4-甲氧基苯磺酸的2种可用于工业生产的合成路线。 11.在以下反应所用的HF酸属于哪种类型的试剂? (1) (2) 12.氯化苄和苯甲酸在水介质中反应生成苯甲酸苄酯时,如何使反应顺利进行? 13.写出由苯,甲苯,氯苯或硝基苯为原料制备3,3'-二氨基-N-苯甲酰苯胺和4,4'- 二氨基-N-苯 甲酰苯胺的合成路线。 14.列出以下化合物在空气液相氧化时由难到易的次序 (1)(2)(3) (4) 15.简述制备以下产品的合成路线和主要工艺过程。 (1) (2)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期末模拟题1 一、 填空题 1、精细化工产品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高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综合生产工艺流程和多用 途)、(商品性强); 2、石油是由(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组成的,这五种元素可以构成(烃类)和(非烃 类)两类化合物; 3、化学反应器按催化剂运动状态可分为(固定床)、(流化床)和(移动床); 4、全混流反应器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器内各处浓度、温度(相同),且等于(出口)的浓度和温度; 5、单层绝热床反应器适用于热效应(小)的化学反应,否则用(多层)绝热床反应器; 6、精细有机合成中,溶剂的作用主要有(溶解作用)和(影响化学反应); 7、催化剂的使用要求有(活性)、(选择性 )、(寿命)和(机械强度); 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有(热失活)和(中毒)两种; 9、均相配位催化反应的优点是(活性高)、(选择性好)、(有体系预见性); 10、卤代苯(氟苯、氯苯、溴苯、碘苯)的一硝化是一个(亲电取代)反应,由于氟的电负性最大,其负 的(吸电诱导)效应也最大,一硝化时异构产物中(对)位的比例大。 11、常用磺化剂有(浓硫酸)、(发烟硫酸)、 (氯磺酸)和(三氧化硫)。 12、写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氢化催化剂(铁粉)、(硫化钠)、(NaBH 4)。 13、天然石油中含有(烷烃)、(环烷烃)、 (芳烃)三种烃类化合物; 14、催化剂寿命指的是保持其(平衡活性a e )的时间。 二、 单选题 1、 下列试剂哪一个不是亲电试剂? (a)NO 2+ (b)Cl 2 (c)Fe 2+ (d)Fe 3+ 2、 按极性分类,下列溶剂中哪一个是非极性溶剂? (a)丙酮 (b)环己烷 (c) 水 (d)甲醇 3、 下面哪一个不是自由基生成(链引发)的方式? (a)加压 (b)加热 (c)加过氧化苯甲酰 (d)光照 4、 下面哪一个化合物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 (a)苯 (b)一硝基苯 (c) 二硝基苯 (d)苯胺 5、1摩尔硝基苯还原生成1摩尔苯胺,理论上需要铁粉的摩尔数为 (a)1.0 (b)1.25 (c)2.0 (d)2.25 6、下面哪一个是H 酸?(b) HO3S NH2OH (a)(b) H N OH HO S SO H 23 3(c) HO NH 2HO 3S (d) HO 3S SO 3H OH 7、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式为: 2P A

(完整版)有机合成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

有机合成专题训练(2017级) 1?某酯K 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食用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疗中。其合成路线如下: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 。 (2) _________________ 试剂X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②的反应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 D 的 电离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的分子式为C 6H 6O ,其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W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8, 1 mol W 完全燃烧可产生 3.0 mol CO 2和3.0 mol H 2O ,且 W 的分子中不含甲基,为链状结构。⑤的化学方程式 (6) G 有多种属于酯的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 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与饱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② 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硝基取代物只有两种 D ? P A?* 已知:RCH 2COOH il) KOH CH 3CHCOOH I CH^CHCOOH CHsCHCOOH Cl C1 法浓 △

2?光刻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光敏材料,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试剂和产物略去) 已知: (4) B 与Ag(NH 3)2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乙炔和羧酸X 加成生成E , E 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 3:2:1 , 生水解反应,则 E 的结构简式为 (7) D 和G 反应生成光刻胶的化学方程式为 A. B 擬尙on 占 亡显0 -------- 1- O II . Ri —C — H + R2- CH —CHO 稀 NaOH R i-CH C —CHO 1 (R , R 为烃基或氢) R 2 O O R 1-C —CI + R 2OH 一疋条件 R L L O R 2 + HCI (R , R'为烃基) (1) A 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2) 羧酸X 的电离方程式为 (3) C 物质可发生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序号)。 a .加聚反应 b .酯化反应 c . 还原反应 d .缩聚反应 ____________ O E 能发 (6)与C 具有相同官能团且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有 4种,其结构简式分别为 COOH HOOC D 3OX C 光剽麻 CH 二 CH CH 二

精细有机合成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讲稿 水解的方法很多,包括卤素化合物的水解、芳磺酸及其盐类的水解、芳环上硝基的水 也可使用廉价的温和碱性剂,例如,碳酸钠和氢氧化钙

1975年,环氧乙烷的生产已可用乙烯的空气直接氧化法。丙烯的空气直接氧化法还不成熟,因甲基也会被氧化。环氧丙烷的另一个工业生产方法是丙烯的间接氧化法,国外已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电化氯醇法是利用氯化钠(或氯化钾、溴化钠、碘化钠的水溶液,经电解生成氯气和氢氧化钠的原理。在阳极区通入丙烯,生成氯丙醇;在阴极区氯丙醇与氢氧化钠作 11.1.3苯氯甲烷衍生物的水解 苯环侧链甲基上的氯也相当活泼,其水解反应可在弱碱性缚酸剂或酸性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通过这类水解反应可以制得一系列产品。 一、苯一氯甲烷(一氯苄)水解制苯甲醇 苯甲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氯苄的碱性水解法,分为间歇法和连续法。 间歇法是将一氯苄与碳酸钠水溶液充分混合并在80~90℃反应,水解产物经油水

连续法是将氯化苄与碱的水溶液在高温180~℃及加压1~6.8MPa下充分混合后通过反应区,反应只需要几分钟。采用塔式反应器,用质量分数10%的碳酸钠水溶液℃及1.8MPa下水解反应可得到纯度为98%的苯甲醇,收率98%。 芳环上卤基的水解 氯基水解是制备邻、对硝基酚类的重要方法,还可以制得的硝基酚类有 -3-硝基苯磺酸等,将这些硝基酚类还原可制得相应氨基酚类,它们都

在这里,用浓硫酸水解法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使反应物溶解,另一方面是因为碱性水解法会引起副反应。 用类似的反应条件还可以从1-氨基-2,4-二氯蒽醌的水解制备 芳磺酸及其盐类的水解 酸性水解是磺化反应的逆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历程。酸性水解可用来除去芳环上的 生成的酚钠盐用无机酸如H2SO4酸化,即转变为游离酚。 一、碱熔反应的影响因素

精华资料2014年精细有机合成作业汇总

精华资料2014 年精细有机合成作业汇总2014年第一次作业 精细化工的特点, 1)高技术密集度2)小批量多品种3)综合流程多功能设备4)商品性强5)开发新产品难 6)专用性7)复配8)高附加值 2014年第二次作业1、-OH为第(一)类定位基,在芳烃亲电取代反应中为致(活)基团。2、-NO为第(二)类定位基,在芳烃亲核取代反应中为致(活)基团。2 3、对二甲苯上第二个甲基被氧化成羧基比第一个甲基氧化(难)。 4、排列下列试剂的酰化能力(a,d,c,b) a.ClCOCl b. RCONH c. RCOOR d. RCOCl 2 5、X是吸电子基,为什么是第一类定位基,P13 2014年第三次作业1 、脂肪族卤烃的卤基比芳卤的卤基离去(容易)(脂肪族?键能,芳香族?中间体稳定性) 2、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时,芳环上带有(吸)电子基时,可使中间体((7 )络合物稳定。 3、在水溶液中,F?的亲核能力比1?(弱)。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脂肪族卤烃有利于反应按SN历程进行的条件有__a,c,d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a. 进攻试剂亲核性强 b. 溶剂极性强 c. 离去基团离去能力强 d. 底物空阻小 5、芳环上取代主要按亲核历程进行的单元反应有_b,d 。

a. 硝化 b. 氨解 c. 烷基化 d. 羟基化 6、NH+CHCHCHCI?CHCH(a于HSN反应,为什么溶剂极性有禾于反 应,332232222 2014.4.28 1、甲基是(给)电子基。 2、硝基是(吸)电子基。 3、卤基是( 吸) 电子基。 4、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卤基是致( 钝) 基团。 5、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 给或供)电子基团有禾于反应的进行。 6、一般来说,芳烃亲电取代反应(无) 同位素效应。 7、可直接进行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有(BC) A、氟化 B、氯化 C、溴化 D、碘化 8、工业上生产氟苯可采用的方法有(D) NHCI2+ HF + NaNO+ KF2 A、B、 NH HSO HBF2244+ F + NaNO22 、C D、 9、甲苯与CI 发生的反应主要有(BD)。2 A、甲基的亲电取代 B、甲基的自由基取代 C、芳环的亲核取代 D、芳环的亲电取代 2014.5.12 1、通常工业上使用的硫酸和发烟硫酸浓度规格为(BC) A、80%硫酸B、98%硫酸C、20%发烟硫酸D、50%发烟硫酸 2 、10%发烟硫酸换算为硫酸浓度是

精细有机合成期末复习试题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 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DMSO 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107倍。为什么? 答: 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此反应是一个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或离子)的亲核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 快。甲醇是质子传递性溶剂,是氢键给体,F -离子能与醇中的氢形成氢键,由于F - 离子的 电荷密度大,因此溶剂化的作用很强,因而在甲醇中F - 的亲核能力很弱。在DMSO 中,DMSO 是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它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性溶剂化,负 离子成为活泼的“裸负离子”,因此以DMSO 为溶剂的F - 离子的亲核能力很强。因此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在DMSO 中进行比在甲醇中快很多。 10.2-萘酚与苄基溴反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得到的产物不同。 答:在二甲基酰胺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由于溶剂对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很小,得到的主要产物为O-烷基化产物;而在质子溶剂(H 2O )中,由于萘酚负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氢键,使氧的反应中心受到溶剂的屏蔽,而主要以C-烷化产物为优势。 11.已知下列负离子的电荷密度大小顺序为:F – >C l – >PhO – >Br – >I – >CN – ,试讨论说明它们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和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亲核活性次序。 答: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可与溶剂的质子形成氢键,即溶剂化。负离子的电荷密度越大,则溶剂化能力越强,因而其亲核活性越小,因此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F – < Cl – < PhO – < Br – < I – <CN – CH 2Br + DMF H 2O ++NaBr NaBr ONa OCH 2 CH 2 ONa 3—I F CH 3+I £ - δ-δ-F CH 3 I CH 3I CH 3F ++ I ― F ―

大学有机合成试卷-(含答案).

《有机合成》测试卷 出题者:20072401171 单项选择(10 X 1' = 10',每空一分) 1.下列反应应用何种试剂完成 ( ) A .LiAlH 4 B. NaBH 4 C. Fe + CH 3COOH (D) Pt + H 2 D. 2.下列化合物有顺反异构的是 ( ) A.CH 3CH=CHCH 3 B .CH 3CH 2CH 2CH=CH 2 C .CH 3CH=C(CH 3)2 D . CH3C CCH 3 3. 尼龙-66是一种聚酰胺,其单体为: ( ) (A) 己内酰胺 (B) 己二酸己二胺盐 (C) 己二酸 + 尿素 (D) 丁二酰亚胺 主要产物是 ( ) (A) C 6H 5CH 2OH C 6H 5652COOCOCH 3 (C) C 6H 5CH=CHCOOCOCH 3 (D) C 6H 5CH=CHCOOH 5.下列反应不能使碳链剪断的是 ( ) A .氯仿反应 B.Hofmann 反应 C.酯化反应 D.脱羧反应 6.下列反应不属于合成的原则的是 ( ) A .合成路线复杂 B.经济易得 C.对环境造成污染小 D.反应条件温和 7比较取代羧酸FCH 2COOH,ClCH 2COOH,BrCH 2COOH,ICH 2COOH 的酸性最大的是: ( ) (A) FCH 2COOH (B) ClCH 2COOH (C) BrCH 2COOH (D) ICH 2COOH 8.以下物质不具有手性的是 ( ) A.酒石酸 B.二氯甲烷 C.二氯乙烯 D.一氯甲烷 9.四氢吡喃醚对以下试剂不稳定的是 ( ) A .碱 B.Grignard 试剂 C.烷基锂 D.酸 10.以下方法不可以用来合成酚的是 ( ) A . 苯磺酸盐碱熔法 B.氯苯水解法 C. 醇脱水法 D. 异丙苯水解法 O 3C 6H 5CHO +(CH 3CO)2O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精细有机合成-课后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2章作业题 1、将下列化合物写出结构,按其进行硝化反应的难易次序加以排列: 苯、乙酰苯胺、苯乙酮、甲苯、氯苯 2、在下列取代反应中,主要生成何种产物? 3、什么是溶剂化作用? 溶剂化作用指的是每一个被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或几层溶剂分子或松或紧地包围的现象。溶剂化作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它包括溶剂与溶质之间所有专一性和非专一性相互作用的总和。 4、相转移催化主要用于哪类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哪类化合物? 主要用于液-液非均相亲核取代反应。最常用的相转移催化剂是季铵盐Q+X-。

第3章作业题 1、什么是卤化反应? 引人卤原子有哪些方式? 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上引入卤原子的反应。引人卤原子的方式有加成卤化、取代卤化、置换卤化。 2、除了氯气以外,还有哪些其他氯化剂? 卤化氢+氧化剂、卤化氢或盐、其它。 3、在用溴素进行溴化时,如何充分利用溴? 加入强氧化剂次氯酸钠和双氧水等。 4、用碘和氯气进行芳环上的取代碘化时,氯气用量不易控制,是否有简便的碘化方法? (1)I2+H2O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缺点是不适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 (2)I2+Cl2作碘化剂的优点是可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H2O2氧化的情况。缺点是在水介质中使用时会生成具有氧化性的HClO,另外氯气的用量不易控制。(3)用ICl作碘化剂的优点是碘化时不产生HI,不需要另加氧化剂,可在水介质中用于原料和产物易被氧化的情况。缺点是ICl是由I2和Cl2反应制得的,易分解,要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5、请写出芳环上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 6、芳环上亲电取代卤化时,有哪些影响因素? 被卤化物的结构、卤化剂、催化剂、卤化深度、卤化介质的PH值、卤化溶剂、卤化温度、被卤化物中和卤化剂中的杂质等。 7、完成下列反应式

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复习题1

天津大学出版社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全书章节的复习题 第二章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1、蒽醌环的定位规律:(磺化)有催化剂(汞盐,钯、铊、铑)α取代,无催化剂β取代。 2、去氢苯: 第四章卤化 3、氯化深度:每摩尔纯苯消耗的氯气的量(摩尔),也称为苯氯比。 4、氯化反混:在苯的连续氯化反应时,如果对反应器型式选择不当、传质不匀,是反应生成的产物未能及时离开,又返回到反应区促进连串反应的进行,这种现象称为氯化反混。 5、卤化过程中,高温宜于发生在α位,低温宜于发生在β位。 6、氟利昂中的A表示C原子数+1,B表示H原子数-1,C表示F原子数。 第五章磺化和硫酸化 7、在磺酸基水解过程中,温度越高,水解反应的速度越快。温度每升高10℃,水解反应增加2.5~3.5倍,而相应的磺化反应的速度仅增加2倍(可利用此水解特性,在反应过程中去掉磺酸基)。温度升高也会促进副反应速度加快。 8、液相磺化:用过量硫酸磺化是以硫酸为反应介质,反应在液相进行,在生产上常称“液相磺化”。 9、由于芳磺酸大多是固体,易溶于水,有些芳磺酸在50%~80%的硫酸中溶解度较小,故采用以下几种分离与精制的方法:稀释析出法、稀释盐析法、中和盐析法、脱硫酸钙法(为了使产品与过量的硫酸得到分离,并且能尽量减少产品中的无机盐含量,某些硫酸特别是多硫酸,可以可以采用脱硫酸钙的方法分离) 10、共沸去水磺化,也成为气相磺化,对于挥发性较高、沸点较低的芳烃,水可以与过量的芳烃共沸一起蒸出。同时,硫酸的利用效率可以提到90%以上。反应介质要求沸点适当,又不易被磺化。且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而蒸出。 11、在烘焙磺化过程中,由于有机胺类都有剧毒,故温度控制在180℃~200℃。 第六章硝化及亚硝化 12、非均相混酸硝化(工业上最常用,最重要的硝化方法):当被硝化物和硝化产物在反应温度下都呈液态且难溶或不溶于废酸时,常采用非均相的混酸硝化法。或答,被硝化物与硝化剂介质不完全互溶的液相硝化反应,称为非均相硝化反应。 13、在100%的硝酸中,有1%的硝酸转化成NO2+;未解离的硝酸分子约占97%,NO3-约占1.5%,H2O约0.5%。 14、硝化反应中尿素的作用:最初可起破坏亚硝酸的作用,使硝化速度加快;但反应是定量的,当尿素的加入量超过亚硝酸摩尔数的1/2时,硝化速度开始下降。 15、将非均相硝化反应分为三种类型:缓慢型,快速型,瞬间型。 16、甲苯在62.4%~66.6%H2SO4中的硝化属于缓慢型;在66.6%~71.6%H2SO4中的硝化属于快速型;在71.6%~77.4%H2SO4中的反应属于瞬间型。 17、呋喃,噻吩在混酸中易被破坏,但在硝酸-乙酐中能被硝化而不被破坏。 18、相比:是指混酸与被硝化物的质量比,有时也称酸油比。 19、硝酸比Φ:硝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有时也用硝酸过剩率表示,即实际硝酸用量比理论硝酸用量过量的摩尔

精细有机合成原理

1.浓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2+,稀硝酸作为硝化剂时,参加硝化反应的活性质点是NO+。 是(邻对位)定位基;-COOH是(间位)定位基。2.在芳香族的亲电取代反应中,苯环上的-OCH 3 3.(间歇操作)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顺序加到反应器中,并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经过一定时间完成特定的反应,然后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反应器中放出。 4.在连续操作的反应器中,有两种极限的流动模型是(理想混合型和理想置换型) 10% 的发烟硫酸换算成硫酸的浓度是。 5.按照原料单体的种类和数目不同,缩聚反应可以分为(均缩聚、异缩聚、共缩聚)三类。 6.一氯苯的生产工艺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变革即(单锅间歇生产工艺、多锅连续生产工艺、塔式沸腾连续生产工艺)。 7.芳环的取代卤化属于亲电反应,在这个反应中,卤素做亲电试剂。 8.(芳伯胺)化合物转变成重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9.在铁屑还原法还原硝基时,铁屑的高纯度对反应利。 10.羟基是第 1 类定位基。 三 1以季铵盐为例,简述相转移催化的原理,并画出示意图 在互不相溶的两相体系中,亲核试剂M+Nu-只溶于水相而不溶于有机相,而有机反应物R-X+只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相。两者不易相互靠拢而发生化学反应。在上述体系中加入季铵盐Q+X-,它的季铵盐正离子Q+具有亲油性,因此季铵盐既能溶于水相又能溶于有机相。当季铵盐与水相中的亲核试剂M+Nu-接触时,亲核试剂中的负离子Nu-可以同季铵盐中的负离子X-进行交换生成Q+Nu-离子对。这个离子对可以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并且与有机相中的反映物R-X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而生成目的产物R+Nu-,在反应中生成的Q+X-离子对又可以从有机相转移到水相,从而完成相转移催化的催化循环,使上述的亲核取代反应顺利完成。 2.在进行芳香族重氮化反应时,往往加入亚硝酸钠,然后再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定有过量的亚硝基存在时,再加入脲,把过量的亚硝基除去,才进行下一步的反应。解释这一系列的变化并写出可能的反应方程式。 在重氮化时,要用到亚硝酸做重氮化试剂,而且在反应中应保持亚硝酸微过量,可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微过量的亚硝酸可以将试纸中的碘化钾氧化,游离出碘单质使试纸变为蓝色。反应为 2HNO2 + 2KI +2H2O I2 +2kCl +2NO 而重氮化反应完毕,过量的亚硝酸对下一步反应不利,因此常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将过量的亚硝酸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