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各项数据分析及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各项数据分析及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常用计算公式

超市常用计算方式 考核项目:缺货率 考核对象:门店 公式:缺货率= ⅹ100% 备注:1、缺货品种数指部门(类别)无库存品种数 2、核定总品种数指本部门(类别)核定有销售品项数 考核项目:配送达成率 考核对象:配送中心 公式:配送达成率= ⅹ100% 备注:1、到货数指本批次要货单实际配送到货的商品数量 2、要货数量指本批次要货单商品总数量(含电脑补货和手工要货单) 考核项目:到货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 公式: 到货率= ⅹ100% 备注:1、到货数量指供应商按坚强订单送达指定地点,并经坚强公司验收确认的商品数量 2、订货数量指总部和门店向供应商所下订单的订货总数量 考核项目:动销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动销率= ⅹ100% 缺货品种数 核定总品种数 到货数量 要货数量 到货数量 订货数量 核定品项数—有库存无销售品项数核定品项数

备注:1、有库存无销售品项数指本类别有库存30天无销售商品品种数量 考核项目:库存可销天数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配送中心 公式:库存可销天数= ⅹ30天 考核项目:年库存周转次数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配送中心 公式::年库存周转次数= 考核项目:毛利率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1:毛利率=(售价-进价)/售价×100% 小规模纳税人 公式2:毛利率%= ⅹ100% 一般纳税人 考核项目:客单价 考核对象:商品部/门店 公式:客单价=品单价ⅹ客品数 备注:1、品单价指本商场每个购买商品的平均价格 2、客品数指本商场每个顾客购买平均商品数量 考核项目:费用率 考核对象:各部门 公式: 费用率= ⅹ100% (期初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2 月销售成本 365天 库存天数 不含税售价 - 不含税进价 不含税售价 费用额 销售额

超市数据分析计算公式大全(管理者必看)

超市数据分析计算公式大全(管理者必看) 超市的数据管理是验证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超市管理人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数据也是零售行业互相沟通的语言,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分享一下各种数据的计算公式。 毛利额= 销售额 - 成本 毛利率= 毛利额÷销售额或是(售价-成本)÷售价 那么假如我们新进一批康师傅冰红茶,供货成本为2.5元,毛利率我准备定为15%,请问售价应该是多少? 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大超市善用一种毛利率与售价“倒扣”算法,公式为: 加价率=预计毛利率+费用 售价=进价÷(1-加价率)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是顺加法,公式为: 售价=进价×(1+加价率)

根据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假设本次送货产生费用率是1%,那么加价率就是15%+1%=16% 那么康师傅冰红茶的售价就是 2.5元×(1+16%)=2.9元 那么进价与成本是有所差异的,进价只是供应商给我们供货的价格,其中不包含税率和产生的费用,进价是: 1、进价:商品的买价,包括正常买价、促销买价。 2、成本:去税成本,通过平均移动法计算而来:(本次收货时的库存×上次成本+本次收货数量×进价)÷(本次收货时的库存+本次收货数量)=不含税成本 进价分为两种,分别是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加上税率后才成为含税进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税率)

那么一般生鲜及散称商品税率为13%,食品与百货商品一般税率为17%。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引进供应商时一定要供应商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原因。 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库存周转天数=平均库存÷平均销售成本 那么假如酒水课本期平均库存是616282元,本期平均销售成本是11330元,请算出酒水课的库存周转率与库存周转天数。 正确答案: 库存周转率是1.83%, 库存周转天数是54.39天。 达成率=实际销售÷销售预算 进步率=(本期销售-上期销售)÷上期销售 假如商厦店3月销售预算是1,643,000元,实际销售是1,345,853元,请各位算出我店3月实际达成率是多少? 正确答案:81.91%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零售行业常用计算公式 以下公式均为含税: 一、毛利额: 公式: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 二、毛利率:公式:毛利率=平均毛利率=毛利额/销售额 =1—(成本 / 售价)*100% =1—(成本/销售额)*100% 案例一:某牙膏的商品进价是7.5元/支,零售价为9.8元/支,那么它的毛利率为多少, . 计算结果:毛利率=1—(7.5/9.8)*100% =23.5% 案例二:某门店三月份的销售数据如下:含税销售额为,,万元(平均成本为,,(,万元,请问该门店当月实现的毛利率为多少,, 计算结果:毛利率=1—(,,(,/,,)*100% ,,,(,, 三、商品周转率、库存周转天数(以零售店某类产品现在的销售速度,所有库存全部 (假设在此期间无库存补充)。) 销售完所需的天数。 1、商品周转率=月营业额 / 月平均库存额 2、库存周转天数=30(31)/商品周转率 3、简易公式:库存周转天数=日均销售额/日均库存金额

4、公司目前各店的库存周转情况D:\财务销售数据\2007年4月份\04月库存销售分析.xls 案例三:天天见三月份的月营业额为628万元,本月的平均库存为780万元,请问三月的商品周转率为多少,库存周转天数为多少天, 四、销售占比、交叉比率、贡献度 1、销售占比指在销售中占领的市场份额。 2、交叉比率指商品在周转过程中库存周转的回报率。 公式:交叉比率=商品周转率*商品毛利率 3、贡献度指商品在销售过程中销售占比及毛利率表现的综合表现。 公式:贡献度=部门销售构成比*部门(单品毛利率) 五、动销率、滞销率、 1、动销率=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2、滞销率=1—(有销售的单品数 / 该品类有效的单品数) 六、价格带 概念:是由商品群的上限价格和下限价格形成的。 七、商品组合及构成比分析(库存结构合理化计算与分析) 1、周转天数的分析 注意周转天数的变动和差异:即使同一个小类的商品也会因季节的不同和节日的因素而 产生不同。而在不同的区域即使在同一个时间段,同属一个小类的商品的周转天数也会有 很大的差异。 某超市系统周转天数细分表: 代号部门周转天数 18生鲜部 1015蔬果

超市各项计算公式

超市各项计算公式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

基本公式及应用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 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成本=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 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10、营业毛利=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

零售销售额的计算公式

超市销售数据公式大全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 2、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3、毛利额=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 4、销售占比:某单品或某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本类或本店的销售额的比例 5、毛利贡献率=销售占比*毛利率 6、平地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7、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8、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9、周转天数=30/月周转次=平地均库存/日均售 10、交叉率=毛利率*周转率=(毛利率/销售额)*(销售额/平均库存) 1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12、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3、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14、库存周转天数=30/库存周转率 15、坪效(经营面积使用效率)=平均销售额(含税)/经营面积/360 16、人效=年销售额/年平均人/360 17、增长率=(本期销售-上周销售)/上周销售 18、成本=期初销售+本期销售-库存 19、毛利额=销售-成本 20、毛利率=毛利额/销售 2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

22、单品效率=本月销售/单品总数 23、差额=目标销售/本月销售 24、达成率=本月销售/目标销售 25、增长率=(本月-上月)/上月 26、本月占比=课销售/处总计 27、加价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00% 28、加价率=〈13%+1%〉*1.2=16.8%(平均毛利率≠平均加价率) 29、顺加:进价*〈1+加价率〉 30、倒扣:进价/〈1-加价率〉或:进价*倒扣系数(沃尔玛,家乐福均用倒扣法——提升毛利)

超市数据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数据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的数据管理是验证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超市管理人员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数据也是零售行业互相沟通的语言,所以我们今天一起来分享一下各种数据的计算公式。 毛利额= 销售额 - 成本 毛利率= 毛利额÷销售额或是(售价-成本)÷售价 那么假如我们新进一批康师傅冰红茶,供货成本为2.5元,毛利率我准备定为15%,请问售价应该是多少? 沃尔玛、家乐福、大润发等大超市善用一种毛利率与售价“倒扣”算法,公式为: 加价率=预计毛利率+费用 售价=进价÷(1-加价率)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是顺加法,公式为: 售价=进价×(1+加价率) 根据以上公式进行计算,假设本次送货产生费用率是1%,那么加价率就是15%+1%=16%

那么康师傅冰红茶的售价就是 2.5元×(1+16%)=2.9元 那么进价与成本是有所差异的,进价只是供应商给我们供货的价格,其中不包含税率和产生的费用,进价是: 1、进价:商品的买价,包括正常买价、促销买价。 2、成本:去税成本,通过平均移动法计算而来:(本次收货时的库存×上次成本+本次收货数量×进价)÷(本次收货时的库存+本次收货数量)=不含税成本 进价分为两种,分别是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加上税率后才成为含税进价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本,计算公式为: 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税率) 那么一般生鲜及散称商品税率为13%,食品与百货商品一般税率为17%。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引进供应商时一定要供应商提供增值税发票的原因。 库存周转率=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库存周转天数=平均库存÷平均销售成本 那么假如酒水课本期平均库存是616282元,本期平均销售成本是11330元,请算出酒水课的库存周转率与库存周转天数。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经营数据分析与计算公式大全 超市店长的管理水平来源于其对门店各项数据的清晰了解与判断,看看下面这些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你知道或用好了几个? 一、达标率公式 达标率=一定时期内营业额/一定时期内业绩指标*100% 例1:一月份的业绩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额为48万元,则一月份的达标率=48万/50万*100%=96% 例2:若一月份的指标为50万,实际完成额为52万,则一月份的达标率=104% 备注:达标率反映的是门店业绩达成的情况及能力。 二、同期业绩增长率公式 同期业绩增长率=(年\月\周同期营业额-当期营业额)/同期营业额*100% 例1:某店2020年营业额为450万,2019年业绩为300万,则2013年的年业绩增长率=(450万-300万)/300万*100%=50% 即:相较2019年的业绩,2020年业绩同期增长了50%。 例2:某店2月份的业绩为20万,1月份的业绩为35万,则2月份相较1月份的业绩增长率=(20万-35万)/35万*100%=-43%

即:相较于1月份,2月份的业绩下滑了43%。 备注:同期业绩增长率为正数时,表示业绩上升;为负数时,表示业绩下滑。 三、坪效公式 日坪效=当日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月坪效=当月营业额/当店的店铺面积 例1:某店的营业面积为100平方米,当日营业额为8000元,则这个店铺的日坪效=8000元/100平方米=80元/平方米 备注:此指标可以分析店铺面积的生产力,深入了解店铺销售真实情况。 四、人效公式 日人效=日营业额/当日总人数(周、月、年同理可推) 例1:某店某天的营业额为9000元,某店的总人数为9人,则当日人效=9000元/9人=1000元/人 备注:反映门店员工销售能力与排班用人的合理性。 五、ATV公式(客单价) 日ATV=日营业额/日客单数(月、年同理可推) 个人ATV=某个人一段期间内的业绩/这个人在这期间内的总销售单数 备注:ATV反映人员附加销售能力、货品组合的合理程度,与ASP 一同反映顾客的消费承受能力。 六、连带销售公式

超市合理库存的一个法则与20个计算公式

超市合理库存的一个法则与20个计算公式 一个法则 一个法则超市库存上下限法则是决定库存最重要的方法,上下限是指合理库存和最高库存,是最重要的补货参数。 20个计算公式 一、分店库区中陈列量不为0的商品,合理库存、最

高库存算法如下: 日均销量: 1、周一至周五的日均销量为当日向前7天的销售量去掉周日周六的销售量再除以5 2、周六至周日的日均销量为当日向前14天中所有周日周六的销售量再除以4; 配送商品实际陈列量: a类商品:设定陈列量/1 b类商品:设定陈列量/2 c类商品:设定陈列量/3 配送商品合理库存: 1、实际陈列量+日平均销售量*系数(系数:a类为2,b类为2,c类为1)

配送商品最高库存: 2、商品合理库存+日平均销售量*系数(系数:a类为1,b类为1,c类为1) 补货(直上柜)商品实际陈列量: a类商品:设定陈列量/1 b类商品:设定陈列量/2 c类商品:设定陈列量/2 补货(直上柜)商品合理库存: 1、实际陈列量+日平均销售量*系数(系数:a类为3,b类为3,c类为3) 补货(直上柜)商品最高库存: 2、商品合理库存+日平均销售量*系数(系数:a类为2,b类为2,c类为2)

二、分店陈列量为0的商品,合理库存、最高库存的算法如下: 1、日均销量:当天向前28天的平均日销量 2、合理库存:合理库存天数*日均销量(合理库存天数系统默认4天,可修改) 3、最高库存:最高库存天数*日均销量(最高库存天数系统默认5天,可修改) 当计算类型为计算上限时 4、最高库存:合理库存+(最高库存天数-合理库存天数)*日均销量 三、总部仓库中商品的合理库存和最高库存算法如下:各分店自动补货的柜组按如下步骤分别计算缺货量: 1、基本陈列量=设定陈列量/系数(系数:a类商品为1,c类商品为3,其它类商品为2)

超市毛利计算公式

毛利计算公式 、计算 1、商品毛利=售价-成本 2、商品毛利率=毛利/售价100% 3、盘点毛利率=(本期销售-本期成本)/本期销售100% 4、本期成本=期初库存+本期采购成本+调拨-期末库存 注:鲜货各部门目标毛利 120%;220%;36%;46%;5-65% 鲜货各部门目标损耗 13%;31%;5-64%; 二、毛利控制 1、损耗控制合理 2、降价(de)控制合理 3、不同毛利(de)产品合理搭配,合理陈列 注:毛利控制不仅限以上3条,作为部门管理层要非常清楚商品(de)毛利状况、销售状况来合理调整陈列位,合理计划生产,确保毛利稳中有升 三、毛利提高 1、减少损耗 2、高毛利畅销商品(de)合理陈列 3、商品(de)选择 4、市调(de)准确性,合理运用降价,减少无谓(de)损失 5、保证商品(de)新鲜、卫生、提高销售额 6、加强与采购(de)良性沟通,多争取免费货,降低生产成本 四、毛利变化(de)原因

1、毛利过低 2、损耗过大,丢弃金额高 3、降价过大,不合理,市调不准确 4、成本偏高 5、销售不稳定 五、毛利与销售(de)关系 1、低毛利商品销售量大,销售额相对高,而部门毛利则偏低 2、高毛利商品销售量大,销售额相对高,而部门毛利则偏高 注:为了体现毛利与销售(de)正常,必须做到要有形象商品(低单价、低毛利(de)商品)又有高毛利、高单价(de)畅销商品,来带动部门(de)整体毛利和销售. 六、销售前50报告来分析毛利,销售前50报告每周有2种形式(de)报告 1、按销量计算(de)前50名 2、按销售额计算(de)前50名 我们在看报告时应比较两份报告列出下列商品,总结出部门(de)商品结构 1、销售金额高,但数量少 2、销售金额高,但数量多 3、销售金额低,但数量多 4、销售金额低,但数量少 根据以上商品(de)实际毛利情况来合理陈列,既能稳定毛利又能提高部门销售额

最新超市各项计算公式

超市各项计算公式 ------------------------------------------作者xxxx ------------------------------------------日期xxxx

基本公式及应用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 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 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 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成本=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 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 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超市门店销售分析数据大全

分析的一些基本指标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 2、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3、毛利率=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 4、销售占比:某单品或某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本类或本店的销售额的 比例 5、毛利贡献率=销售占比*毛利率 6、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7、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8、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9、周转天数=30/月周转次=平地均库存/日均销售 10、交叉率=毛利率*周转率 =(毛利率/销售额)*(销售额/平均库存)* 1、翻查历史销售数据。 以月、日、时段这三个为条件查询消费者的购物习惯。 对比历史数据,将销售占比高的时间段筛选出来,再做更细致的分析。例如以时段为条件: 08:00 6% 09:00 8% 10:00 8% 11:00 5% 12:00 4% 13:00 2% 14:00 3% 15:00 1% 16:00 2% 17:00 2% 18:00 3% 17:00 3% 19:00 6% 20:00 15% 21:00 20% 22:00 10%

从时段报表可以看出,超市的销售高峰在20:00-22:00 占了全天45%的营业额,接下来可以看再类别销售报表,这高峰期食品和非食的销量和营业额各占多少。通过分析,你就可以大致确定你所面对的消费群体,并针对消费群体做出相应的促销计划。 2、至少每周一次市调,目标是商圈内的竞争对手,观察其畅销品的价位,以及新品引进情况。 3、优化商品组织结构,将30天内不动销的商品清场出场,引进同类 的畅销商品进行替换。 4、快讯结束后,对比促销前、促销中、促销后的营业额是否有增长,若是负增长,马上找到原因,对症下药。 综合毛利率管理 1. 范例一: 商品类别 销售额 占比毛利率 毛利率 贡献率 毛利额 贡献度 ●惊爆商品 15%× 3.00%= 0.45% 3.98% ●促销商品 15%×7.00%= 1.05% 9.29% ●正常商品* 70%×14.00%= 9.80% 86.73% 总计100%×11.30%=11.30%100.00% 含店内促销商品 评语:促销占比较大(15%+15%),促销力度很大,较能吸引来 客数,且毛利率控制得宜。

最全的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最全的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是指通过对门店的各项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来评估门店的业绩和预测未来的经营结果。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 客单价(Average Transaction Value,ATV)= 总销售额÷ 总销售笔数 客单价是指每笔交易的平均销售额。通过计算客单价可以了解顾客平均消费水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销售策略。 2. 客流量(Traffic)= 总销售笔数÷ 客单价 客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门店的客户数量。通过统计客流量可以分析门店的活跃程度,评估市场需求和制定市场营销策略。 3. 日均销售额(Average Daily Sales,ADS)= 总销售额÷ 销售天数 日均销售额是指每天的平均销售额。通过计算日均销售额可以了解门店的日常经营水平,并对未来的经营结果进行预测。 4. 存货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销售成本÷ 平均存货值 存货周转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存货被销售完毕并重新进货的次数。通过计算存货周转率可以了解对存货的有效利用程度,提高库存管理效率。 5. 利润率(Profit Margin)= 净利润÷ 总销售额 利润率是指门店销售额中的净利润占比。通过计算利润率可以评估门店的盈利能力,并制定控制成本和提高利润的策略。

6. 销售增长率(Sales Growth Rate)= (当前销售额 - 上期销售额)÷ 上期销售额 销售增长率是指门店销售额在两个时间段之间的增长百分比。通过计算销售增长率可以评估门店的销售增长情况,并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 7. 客户细分比例(Customer Segmentation)= 其中一种特定客户群销售额÷ 总销售额 客户细分比例是指其中一种特定客户群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通过计算客户细分比例可以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贡献度,制定针对性的客户服务策略。 这些公式只是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的一部分,具体内容还包括门店销售额和利润的趋势分析、顾客消费行为分析等。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分析和推算公式可以根据门店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扩展。

19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9个门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门店经营数据的分析和推算能够帮助企业了解销售情况、顾客行为以 及市场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下面是19个常用的门 店经营数据分析和推算公式。 1. 销售额(Sales)= 单价(Price)* 销量(Quantity) 销售额是指门店在一定期间内的所有销售金额。通过计算单价和销量,可以得到销售额。 2. 客单价(Average Transaction Value)= 销售额 / 顾客数 客单价是指每位顾客平均消费金额。通过计算销售额和顾客数,可以 得到客单价。 3. 客流量(Traffic)= 顾客数 客流量是指一定期间内进入门店的顾客人数。 4. 客流转化率(Conversion Rate)= 销量 / 客流量 客流转化率是指进入门店的顾客中实际购买商品的比例。通过计算销 量和客流量,可以得到客流转化率。 5. 售卖周期(Selling Cycle)= 截至其中一时间点的库存量 / 销 量 售卖周期是指一件商品从进货到被销售完毕的时间。通过计算库存量 和销量,可以得到售卖周期。 6. 店均销售额(Sales per Store)= 总销售额 / 门店数

店均销售额是指每个门店的平均销售金额。通过计算总销售额和门店数,可以得到店均销售额。 7. 顾客留存率(Customer Retention Rate)= (末期顾客数 - 新 增顾客数)/ 起始顾客数 顾客留存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原有的顾客中保留下来的比例。通过计 算顾客数,可以得到顾客留存率。 8. 折扣率(Discount Rate)= 折扣金额 / 销售额 折扣率是指销售额中折扣金额的比例。通过计算折扣金额和销售额, 可以得到折扣率。 9. 平均库存周转率(Inventory Turnover)= 销售额 / 平均库存量 平均库存周转率是指一定期间内,库存量与销售额的比例。通过计算 销售额和平均库存量,可以得到平均库存周转率。 10. 商品利润率(Profit Margin)= 利润 / 销售额 商品利润率是指销售额中的利润比例。通过计算利润和销售额,可以 得到商品利润率。 顾客生命周期价值是指一位顾客在其与企业建立关系期间所给予企业 的利润总额。通过计算平均消费金额、平均购买频率和平均顾客关系期限,可以得到顾客生命周期价值。 12. 顾客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 Score)= 满意度调查结 果的平均分数

超市各项计算公式【范本模板】

基本公式及应用 1、增长率=(本期—上期)/上期*100%经常使用的数据,是数据分析的主要环节,通过增长率可以清晰反映门店各项经营指标与同期的增比情况,便于公司对门店的运行做相关调整。 2、毛利率(倒扣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毛利率是衡量商品毛利水平的指标,对门店日常经营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毛利率计算何以知道那些是门店高毛利商品应该做重点推广,那些是敏感商品不能断货等.另外毛利率的高低也是衡量当地购买能力的依据。门店食品毛利率应该 15%左右,针织25—35%;杂品20—25%;洗涤15-18% 3、毛利=销售额*毛利率=销售金额—销售成本=进价—售价 毛利是经营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是门店利润来源,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必须关注这个指标。毛利是考核门店经营业绩的主要依据,是对店长能力的考核。 4、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每日库存之和/天数 平均库存可以直白的告诉门店还有多少商品,是否应该加大或减少进货数量,在经营中非常重要.公司对门店有库存考核。 5、周转率=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6、库存周转次数=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库存周转次数说明商品流通是否顺畅。通过库存周转次数计算何以降低或减少滞销商品出现,加大资金周转率。通则规定:食品年周转次数不能小于12次,百货不能小于 4次,针织不能小于6次. 7、库存周转天数= 30(365)/库存周转次 库存周转天数说明一个商品从进入门店需要多常时间可以销售出去,也就是什么时间能将商品变为销售款。如果周转天数过长有可能变为滞销商品,应该考虑变换陈列位置、加大促销力度、申请返货等等 8、人均销售=销售/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人员分配是否合理、劳效如何,是门店对员工考核的基本依据,可以反映员工销售能力以及员工销售热情进行的考核.可以根据人均销售门店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人员增减变动情况。也是控制门店开支的主要依据。 9、人均毛利=毛利/人数 这个指标说明员工为企业盈利能力,尽量提高这个指标.也是门店人员变动的依据。 10、营业毛利=毛利—费用(收入及计提、运杂费、差旅费、修理费、办公费、 资产租金、水电费、租赁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物料消耗、劳动保险、财产保险、业务招待费等等)营业毛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利润。是对门店店长考核的最主要指标,是店长能力的考核。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零售基本计算公式及应用 在零售行业中,常见的基本计算公式和应用包括零售价计算、折扣计算、利润率计算、销售额计算等。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公式及其应用。1.零售价计算: 零售价是指商品在销售时的售价。常见的计算公式为: 零售价=成本价+毛利润 成本价是指商品的进货价,毛利润是指商品的销售价减去成本价。这个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确定商品的售价,确保商品的销售价格能够覆盖成本并获得一定的利润。 2.折扣计算: 折扣是指商品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的降价销售。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折扣金额计算和折扣率计算。 折扣金额=零售价×折扣率 折扣率=折扣金额/零售价 零售商可以使用这些公式来确定商品的折扣金额或折扣率,从而吸引顾客进行购买。 3.利润率计算: 利润率是指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占零售额的比例。常见的计算公式包括毛利润率和净利润率。 毛利润率=(零售价-成本价)/零售价×100%

净利润率=(净利润/零售额)×100%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零售商评估其利润状况,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如调 整售价、供应商选择等。 4.销售额计算: 销售额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的销售总额。常见的计算公式为: 销售额=单价×销售数量 单价是指商品的售价,销售数量是指该商品的销售数量。这个公式可 以帮助零售商计算出每个商品的销售额,进而计算整个零售商的总销售额。 5.库存周转率计算: 库存周转率是指零售商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销售额与平均库存额之比,衡量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资金周转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库存周转率=销售额/平均库存额 平均库存额=(期初库存额+期末库存额)/2 期初库存额是指时期开始时的库存额,期末库存额是指时期结束时的 库存额。通过计算库存周转率,零售商可以评估商品的销售速度,并作出 相应的库存管理决策。 6.单个商品利润计算: 单个商品的利润是指该商品销售所获得的利润。常见的计算公式为:单个商品利润=销售额-成本额

超市36个数据分析公式及参数(管理者必看)

超市36个数据分析公式及参数(管理者必看) 1、增长率二(本期■上期)/上期 2、毛利率=(销售额■销售成本)/销售额*100% 3、毛利额二销售额★毛利率二销售额■销售成本 4、销售占比:某单品或某类商品的销售额占本类或本店的销售额的比例 5、毛利贡献率二销售占比比毛利率 6、平地均库存二(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7、周转率二本期销售数量/本期平均库存*100% 8、周转次数二本期销售额/本期平均库存 9、周转天数二30/月周转次二平地均库存/日均售

10、交叉率二毛利率*周转率二(毛利率/销售额)* (销售额/平均库存) 11、销售毛利率二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12、销售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13、库存周转率二本期销售成本/本期平均存货(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14、库存周转天数= 30/库存周转率 15、坪效(经营面积使用效率)二平均销售额(含税)/经营面积/360 16、人效=年销售额/年平均人/360 17、增长率二(本期销售-上周销售)/上周销售 18.成本=期初销售+本期销售■库存

19、毛利额二销售■成本 20、毛利率二毛利额/销售 21、毛利率二(不含税售价一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 价 22、单品效率=本月销售/单品总数 23、差额=目标销售/本月销售 24、达成率二本月销售/目标销售 25、增长率二(本月■上月)/上月 26、本月占比二课销售/处总计 27、加价率二(不含税售价一不含税进价)/不含税进价*100% 28、加价率二(13% + 1%) *1.2 = 16.8% (平均毛

利率H平均加价率) 29、顺加:进价* (1+加价率〉 30、倒扣:进价/〈1-加价率〉或:进价★倒扣系数 (沃尔玛,家乐福均用倒扣法一一提升毛利) 31、费用决走法:确认新加价率*系数 如:公司费用率为13%则加价率为13%*1.2 = 15.6 32、目标利润走价:公司、门店费用率=13%§标纯利率=1% 33、盘点最终金额二(大盘+小盘)■报损 商品动销率、滞销率。 商品动销率指在一走时段内,商品销售的个数与总商品数之比。 商品滞销率指在一走时段内,未销售商品个数与总商品数之比。

超市运营管理7大关键数据指标分析

用信息部、财务部提供的数据,进行门店营运指标分析,可以将营运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进行数据化形式量化,用来评估某部门、某门店的商品管理是否达到标准,是否存在管理上的漏洞,为了提高部门、门店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现将营运分析常用的公式、方法汇总如下: 一、销售额 销售额是卖场最主要的数据之一,他代表顾客的支持情况,销售额愈高说明顾客的支持率越高,而销售额少了,则必须分析影响销售额的主要因素。分析究竟是哪方面发生了问题,店长、课长应以每天或每周为单位分析本店、本课的销售情况,把握市场动态,采取有利措施,圆满完成月销售任务。 销售额=来客数×客单价 由上面的公式可看出,来客数的多少,客单价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门店的销售数。 1、来客数 来客数可算出顾客对门店和每个课的支持率 在信息系统中,不仅知全店的来客数,而且也可掌握各课及各大类的来客数,如1个顾客同时买了鱼和醋,那么就课来说,生鲜课和食品课都可同时将其称为自己的客人,就细分到大类来说,调味品类可称其为自己的客人,店长和课长在分析来客数时尽量细分。

部门(课)支持率=部门来客数÷全店来客数×100% 知道了各课的支持率后,各课就必须想方设法来提高本课的顾客支持率,这样整个店的来客数就增加了,同时客单价也可提高。品类(大类)支持率=品类来客数÷部门来客数×100% 知道了各品类支持率,各课就必须进行分析,怎样提高品类的顾客支持率(陈列技巧、定价技巧的运用)。 从购买某项单品来客数还可以算出每个单品的支持率 单品支持率=单品购买数÷(全店来客数×购买此单品的顾客数)×100% 2、客单价 客单价=销售数÷来客数 客单价=平均1个顾客的购买商品个数×平均1个单品的单价 单品平均价格=所有单品价之和÷单品个数(有效单品平均价格)二、坪效 坪效=销售额÷经营面积 A、坪效是指门店的销售额与卖场面积的比率,它反映的是卖场的有效利用程度。 B、坪效是指门店各大类、小类、品牌的销售额、毛利与卖场货架面积(组数)的比率,也称各大类、小类、品牌的贡献度(销售额贡献度、毛利贡献度)。 各大类、小类、品牌的销售额与门店销售额的百分比应与它所占货架面积(组数)成正比,反之应进行分析,采取措施,优化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