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人体五脏六腑于五行的对应关系及养生的相关内容

一、五脏:肝心脾肺肾

二、五行:木火土金水

三、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小肠为受盛之官,收取精华;肾主管小肠收来的精华。大肠为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颊车穴。三焦为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气化。

四、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五位:东南中西北

六、五体、筋脉肉皮毛骨

七、五气、风热湿燥寒

八、五华、爪面嘴唇皮毛头发

九、五声、呼笑歌哭呻

十、五情、怒喜思忧恐

十一、五神、魂神明意魄志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十二、五嗅、臊、焦、香、腥、腐皇帝内经里有讲的

十三、五液、泪、汗、涎、涕、唾《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三、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四、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六、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七、五窍:目舌口鼻耳

八、五脏与五窍的关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九、五味:酸苦甘辛咸

十、五脏与五味的关系:肝—酸(走筋)心—苦(走血)脾—甘(走肉)肺—辛(走气)肾—咸(走骨)

十一、情志生克: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大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

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喜胜悲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

久视伤血(心)久卧伤气(肾)久坐上肉(脾)久立伤骨(肺)久行伤筋(肝);

十二、五痨七伤:太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房劳过度、久坐湿地伤肾过食冷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中医要点:人为本、病为标

健康包括三个方面:身体、精神和社会关系;要吃的香、拉的快、睡的稳。

健康包括四具体体现:1.没有生理性遗传性的疾病;2.要有自我的控制能力(心理健康);3.能正确对待外界的影响;4.处于内心平衡和满足的状态。

养生以不伤为本:有节、勿纵、适度、勿偏食、勿妄为上养神志、中养形志、下养筋骨。养生:安神、定意、守心、制情(最忌大怒);养生有睡眠之养、饮食之养、动静养(动养身、静养心)。

调节心理平衡的方法:宣泄法、理喻和疏导法、转移法、以情胜情法、改变观念法。陶冶性情、修心修德、正确对待得失;

养生三法:抱元守元法、意观丹田法、吞津放松法;养生有四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没乐找乐。

遵循三一二原则:三是合谷穴没关穴足三里穴(点按30次/日/2秒/次);一是一心一意意守一个丹田(做腹式呼吸法);二是运动两条腿,下蹲、快步走、漫步跑等。

亚健康主要表现:感觉劳累、食欲不振、排便不爽、心理脆弱、急躁、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等。

治疗病人的原则:一是好逸恶劳者;二是轻身重财者;三是衣食不能适;四是阴阳并,气血错乱者;五是形羸不能服药;六是信巫不信医者。

养生:春天多吃五谷,老人不吃新粮,夏天不吃冷饮;秋天不吃…冬天少许酒。名利不灭养生难,喜怒不除….恐伤肾,声色不去,过度享乐、好逸恶劳、神虑转发,少年气血未定戒色;壮年血气方刚戒斗;老年戒欲。

生命周期:10岁少年血气在根;20岁血气盛;30岁五脏大定,肌肉坚固;40岁五脏六腑平定;50岁肝气开始衰;60岁心气开始衰,思维减退,情绪不稳;70岁脾气虚,气血少,批复干枯;80岁肺气衰,言善误;90岁肾气衰,元气空;100岁五脏虚,神气无。

妇科病取决于任脉(阴);男性并取决于督脉(阳)。

时辰与脏腑的关系:子时23:00—01:00点;胆经当令阳气生发;丑时01:00—03:00点;肝经当令肝气升,肝为将军之官;寅时03:00—05:00点肺经当令,相府之官,气血重新分配;卯时05:00—07:00点大肠经当令,天门开,排便;辰时07:00—09:00点胃经当令,吃早餐;脸颊、额头长痤疮是胃寒的表现;这个时候也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

巳时09:00—11:00点脾经当令,思虑过度伤脾;午时11:00—13:00点心经当令阴生发,心肾相交;未时13:00—15:00点小肠经当令,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是阳、小肠为阴;申时15:00—17:00点膀胱经当令,头脑最灵活的时候,记忆力最强;

酉时17:00—19:00点肾经当令,肾神为志,藏精,元气藏于肾,欲不可早,女早伤血,男早伤精;戌时19:00—21:00点心包经当令,娱乐之准备期;亥时21:00—23:00点,三焦经当令,娱乐的最佳时候;三焦为: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肾,下焦火旺的时候也是***的最佳时候,是男女阴阳和合的时间。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

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当一项机能特别突出的不足,就破坏了和谐,失去了平衡,就形成了疾病,那么有病就要有药医,下面就把我们公司最基础,具有代表性的增建口服液介绍给大家,它具有既神奇又看似平淡的功效。

我们还可以通过颜面望诊来观察周围人的健康状况。

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五色来表现: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

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

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闹耳底。

五体:

肝主筋和指甲:久走伤筋,筋伤肝衰,肝好筋自然柔软,肝不好腿抽筋,指甲有竖纹,不光滑。

心主脸:心脏不好的人早晨起来脸浮肿。

脾主肌肉:脾胃不和,肌肉就不发达,四肢无力。

肺主皮毛:肺功能不强,头发干燥,汗毛孔粗,皮肤无光泽。

肾主骨:肾功能不强时,影响骨骼健康。

从五志来看:情绪会伤肝,怒则伤肝脾气暴躁,控制不了天气,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心:喜则伤心,注意心情,乐极生悲,不要去那种过于激动的场合。

脾:思则伤脾。现在来自个方面非压力很大,情绪紧张,思虑过度,导致脾胃不和,消化不良,面黄肌瘦。

肺:悲忧伤肺,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悲也悲,喜也悲,悲伤过度,不停咳嗽,时间久了开始咳血,形成肺结核而死。

肾:恐则伤肾.惊吓刺激肾功能,膀胱内气功能不好,您就说:吓得屁滚尿流.

五味:

肝功能不好的人少吃酸的,美味不可多用.

心脏功能不全的人少吃苦的,苦味入心,苦的在血管里不易流动. 脾功能不强的人少吃甜食,甜味入脾,影响消化. 肺脏功能不强的人少吃辛辣的食物,辛辣入肺.

肾功能不强的人少吃咸的,咸味入肾,咸味过重伤肾,美味不可多用. 五色

肝功能不强的人,脸色发青.

心功能不强的人脸色发红(高血压的人脸色发红)脾胃不和的人脸色发黄,无光泽.

肺脏功能不强的人,脸色发白(结核的病人过午发烧,脸色发红)

肾功能不强的人,脸色发黑,因为肾过滤毒素的.如肾脏不好,毒素虑不出去,反射到脸上,所以脸色黑.

肺,大肠为金.肝,胆为木.肾,膀胱为水.心,小肠为火.脾,胃,胰为土.五行相克相生.治疗疾病不可单一入手.其方法(包括调养),每种疾病至少二十五种,应择优,排好顺序.分阶段治疗.人体的发病因素

1.情绪人是有思维,有感情的,人的情绪变化会对健康有明显的影响.2.气候气候是影响人体健康的又一因素.3.饮食(1)偏食(2)伤食(3)停食4.滥用药物.5.环境污染主要指水质,空气,噪音.五脏的生理(肾)

肾中医认为肾的功能是藏精, 生髓, 生骨, 为生育发育之源, 又主纳气, 主水, 开窍于耳及二阴, 其华在于发. 1.血液循环的过滤器.2.肾主生殖.3.肾主水(泌尿).4.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5.肾纳气人体呼吸虽然是肺所生,但吸入之气必须纳于肾.6.絡膀光.7.肾开窍于耳及二阴.五脏的生理(肝)肝中医认为肝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华在爪.1.主免疫,肝有解毒功能.2.肝藏血,肝是血液的储

存器,向心脏供血.3.主谋虑,考虑判断事情的能力与肝胆有关.4.主筋,其华在于爪.久走伤筋,筋伤肝衰.

5.开窍于目由于肝胆经络走向眼睛,肝胆有病变会影响眼部.6.消化胆汁是由肝脏分泌进入胆囊和十支肠,帮助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病变出现上逆苦水,消化不良,胃胀,腹胀.7.络胆出现胆结实,胆囊炎等.五脏的生理(脾)

脾中医所指的脾,主要指消化吸收功能而言,脾主晕化通血,主肌肉及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于唇.1.脾与胃有经络关系,胃是容纳与腐熟食物.脾是吸收输送营养到心,肝,肾,胃,肺,大脑和四肢.2.脾生血主运化,它将营养输送到血液中.3.脾通血脾脏有统摄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能力.

4.脾主肌肉脾健康肌肉发达有力.5.脾主四肢功能好,四肢有力.6.脾向全身控制提供水液.脾脏输布功能紊乱全身浮肿.7.络胃胃寒则脾湿.五脏的生理(肺)

肺肺是宰相,开窍于鼻,配合心控制全身,也参与意识活动,忧悲易伤肺.1.主呼吸.2.通调水道.水道不通会出现浮肿.3.主皮毛皮毛感受到气温,疼痛首先反射到肺.4.络于大肠.五脏的生理(心)

心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为人体血液动力所在,并认为心主神志,开窍于舌,其华在面.1.心是推动血脉运行的脏器,属火,是泵.它的功能出现问题,整个五脏六腑都出现问题.2.主思维每个脏器与神经都有关系.古人把神赋予心,由阴气,阳气相互作用而成,精神体现人的意志.把魂赋予肝,魂是随着精神而活动叫灵魂.如:痰迷心窍---癫痫(西医).

3.心主汗,汗为心之液.过多的流汗会导致心脏衰竭.自汗,盗汗,手足潮湿也说明心脏有病变.4.心开窍于舌心有病变在舌反映出来.舌为心之苗.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旺(上)则舌质红,甚至舌体糜烂.心血淤滞舌质紫暗或现瘀点,瘀班.5.络小肠心有火使小肠受热,受热的水分进入膀胱.出现尿痛,尿涩,尿热甚至尿血.六腑的生理(胆)

胆附于肝.内藏"胆汁",胆汁注入大肠,促进食物消化.胆气与人的精神情志有关.惊悸,失眠,多梦,等精神情志症状,也从胆方面治疗.胆病:呕吐苦水,胆液外溢身,面目发黄等症状.六腑的生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1.胃胃主主受纳,腐熟水谷.中医称胃:山谷之海.胃谓后天之本,人以胃气为本.胃气不衰病愉快.2.小肠小肠分清浊.清为精养.浊为糟粕.吸收精养,经脾输送身体个部分利用,剩余水.下输膀胱.小肠病变,影响消化,小便异常.3.大肠大肠接受小肠下注物.大肠虚:肠鸣,大便泻等.大肠实:大便秘等.4.膀胱膀胱是人体水的代谢器官之一.津液通过下焦阳气,而为尿排除体外.5三焦三焦总司人体汽化,水谷精微生化精养,水液代谢.上焦司呼吸主血脉,谓气.中焦熟水谷,吸精养通肺化生营血.下焦分清浊.

五脏的病变反映

1.肾:腰酸腿痛,腿沉,小便不顺,下肢浮肿,头晕,耳鸣,性冷淡,高血压,不育症,结石,炎症,关节痛,呵喘不止.2.肝:口干苦,耳鸣,聋,偏头痛,手脚抽筋肝区痛沉,易怒,多疑,恶心,呕吐,易感冒,经期不正常,行走不稳等.

3.脾:口臭酸,食欲退,爱睡,头身沉重,皮肤瘙痒,胃反酸,隐痛,口,鼻,牙出血,便血,大失血等.4.肺呵喘,咽干,多痰,浮肿,口鼻皮肤干燥,呼吸无力,大便干稀不定.5.心:胸闷气短,心率不齐,胸心痛,失眠多梦,多汗,眩晕,口舌青紫,心悸,口舌生疮.五脏病变脸部的反映

1.肾:颧骨到耳之间,到下巴为肾反射区.2.肝:鼻梁中段和两侧为肝胆反射区.3.脾:鼻子尖是脾,两侧是胃.4.肺:前额和两眉中间是肺.5.心:额头,两眼间是心,心血官反映区.6.小肠:鼻翅到眼外角是小肠.7.大肠:鼻翅两侧大肠.8.脑:两眉间.9.生殖系统:上下嘴唇.10.心压力:印堂上.突发变化有病变,颜色发白,黑斑,红,脓包,红丝等.内分泌(激素)

1.甲状腺:喉部.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基本生理过程.2.甲状旁腺:棕黄色大豆大小的小体.调节钙代谢.不足,血钙下降,手足抽筋.亢进易骨折.3.肾上腺:4.脑垂体:生长素.催乳素.黑色细胞刺激素.促激素.5.松果体:7岁后萎缩,具有抑制性成熟.6.胰岛腺:控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7.生殖腺.激素,黄体(女).不要保持一种姿势

人体的坐、卧、站、走、看、思六种本能,不能劳累过度,否则会影响健康。

久坐伤肉:长坐不动,血液停滞,会使臀部以及下肢肌肉纤维萎缩,引起肌肉伸缩无力。同时长坐还影响消化器官正常功能,形成消化不良,胃满涨气,食欲不振,导致胃疾。

久卧伤体:长期卧床不起,嗜睡不动易使新陈代谢功能低下,精神萎靡不振,无精打采,疲倦不堪,全身无力。

久站伤骨:长站会影响下肢静脉血流上行回流不畅,极易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足部麻木,还可出现足背面浮肿。由于长站,关节僵直,关节不活,腰背酸痛,重者还会引起关节炎的发作。

久走伤筋:饭后散步,对身体有益。但徒步长走,会造成下肢关节韧带过度疲劳,引起韧带拉伤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更易产生此类情况。

久看伤血:看书看物时间过长,会使眼肌和视网膜疲劳。眼肌麻痹,视物不清,模糊重影,中医称曰“目瞩肝”、“肝藏血”,故谓之肝血不足,长看伤血也。

久思伤神:长思会头晕痛,影响睡眠,造成神经衰弱等症。

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五行与人体五脏的关系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be19146953.html,/content/12/0128/08/154539_18223435 8.shtml 一、青色养肝 中医所谓的青色,是一种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的色彩。中医认为“青”对应到人体的肝脏部位,而五行中肝又属木,所以青色在五行中也属“木”,青(绿)益肝气循环、代谢,有益消除疲劳、舒缓肝郁、防范肝疾,能明目、保健视神经,提升免疫功能。 肝脏有藏血的功能,一旦人体血不足的时候,肝血亦不足,不能提供肝脏所需的养分,而使肝脏功能受损,此时眼睛会感到酸涩、眼花等不舒服的症状,同时,女性的生理期也变得不正常,所以,当我们每天吃绿色蔬菜时,按中医五脏五色理论,也都算是补血的饮食。青色食物有绿豆、大小黄瓜、花椰菜、毛豆、芹菜、菠菜、竹笋、番石榴、海带等,对人体的肝、胆和眼睛都有帮助。 芹菜 芹菜有其特殊的香味,有平肝清热、发汗解热、降血压和通血路的作用,《本草推陈》记载芹菜:“治肝阳头晕,面红目赤,头重脚轻,步行飘摇等症。”可以改善肝脏问题;芹菜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D、B1、B2和叶酸之外,还有钠和钾等矿物质,每一根芹菜含35mg的钠,西医指出这样的高钠很可能让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所以芹菜最好用来保健,而不能控制血压。 牡蛎 牡蛎是一种甘咸味寒的食物,主要入肝肾两经,有滋阴养血、消除烦热失眠症状的功用。不过吃牡蛎肉的时候要小心,最好要加上适量的姜和醋等佐料来杀菌。牡蛎富含ω-3脂肪酸,也就是含有EPA及DHA,这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液中过多的胆固醇,预防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 菠菜 菠菜有“蔬菜之王”的美称,能舒肝养血,性凉味甘,可利五脏、

五行五脏六腑相生相克顺口溜,五脏与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爱达夫养生

五行五脏六腑相生相克顺口溜,五脏与五行之间的相生关系— 爱达夫养生 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五行还可对应人体的五脏,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那大家又会怎么理解五行呢,看一下五行五脏六腑相生相克顺口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五行五脏六腑相生相克顺口溜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 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之阳气可以问脾; 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运化水谷之精气可以益肺; 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气清肃则津气下行以资肾; 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 五行学说来说明脏腑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五脏对应五行只是抽取了五脏的部分特性,五行并不能解释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只是部分关系。 五脏与五味的关系 肝-酸 (走筋)、心-苦(走血)、脾-甘(走肉) 、肺-辛(走气)、肾-咸(走骨)。 情志相克 久视伤血(心) 、久卧伤气(肾) 、久坐上肉(脾) 、久立伤骨(肺) 、久行伤筋(肝)。 五脏与五液的关系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五脏与五神的关系 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六腑与养生的关系 1、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 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叫做仓廪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 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受盛之官,收取精华; 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肠主液”。 4、大肠: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颊车穴。 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胱:州都之官,主气化。 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 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阴阳五行的关系 人体五脏六腑于五行的对应关系及养生的相关内容 一、五脏:肝心脾肺肾 二、五行:木火土金水 三、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小肠为受盛之官,收取精华;肾主管小肠收来的精华。大肠为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颊车穴。三焦为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气化。 四、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五位:东南中西北 六、五体、筋脉肉皮毛骨 七、五气、风热湿燥寒 八、五华、爪面嘴唇皮毛头发 九、五声、呼笑歌哭呻

十、五情、怒喜思忧恐 十一、五神、魂神明意魄志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十二、五嗅、臊、焦、香、腥、腐皇帝内经里有讲的 十三、五液、泪、汗、涎、涕、唾《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脏化五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谓五液。 三、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四、五脏相生: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 五、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六、五脏相克: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 七、五窍:目舌口鼻耳 八、五脏与五窍的关系:肝开窍于目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肾开窍于耳 九、五味:酸苦甘辛咸 十、五脏与五味的关系:肝—酸(走筋)心—苦(走血)脾—甘(走肉)肺—辛(走气)肾—咸(走骨) 十一、情志生克: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大思伤脾过忧伤肺过恐伤肾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

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

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 【提纲】: 1.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及与经络的对应关系 2. 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 3. 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及生克 4. 经络穴位的作用 5. 特定穴的应用 1. 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及与经络的对应关系: (1)五脏六腑的表里关系:五脏:六腑:(属阴,为里)(属阳,为表)肝←→ 胆心←→ 小肠脾←→ 胃肺←→ 大肠肾←→膀胱三焦 (2)五脏六腑与经络的对应关系:十二正经:三阴经(身体内侧):太阴(前):手太阴、足太阴厥阴(中):手厥阴、足厥阴少阴(后):手少阴、足少阴三阳经(身体外侧):阳明(前):手阳明、足阳明少阳(中):手少阳、足少阳太阳(后):手太阳、足太阳 脏腑:经络:(木)胆足少阳胆经(木)肝足厥阴肝经(火)小肠手太阳小肠经(火)心手少阴心经(土)胃足阳明胃经(土)脾足太阴脾经(金)大肠手阳明大肠经(金)肺手太阴肺经(水)

膀胱足太阳膀胱经(水)肾足少阴肾经(相火)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相火)心包手厥阴心包经 2.五脏六腑的基本功能: 1)五脏的基本功能: 2)六腑的基本功能: 六腑:胆:贮存、排泄胆汁,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降浊;小肠:主受盛、化物,分清泌浊;大肠:主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主持诸气,通调水道。 3. 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及生克: (1)五脏六腑的五行归属: 肝、胆→木(木曰曲直,具有升发、生长、舒畅、条达的特性)心、小肠→火(火曰炎上,具有温热、升腾、明亮的特性)脾、胃→土(土曰稼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的特性)肺、大肠→金(金曰从革,具有清洁、清肃、肃降的特性)肾、膀胱→水(水曰润下,具

阴阳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阴阳五行是中国先哲对物质的高度抽象和分类概括,神奇而精辟,一旦掌握,一通百通。 l 、相生关系。木(肝、胆)生火(心、小肠),火生土(脾、胃),土生金(肺、大肠),金生水(肾、膀胧),水生木。木生火容易理解,木材可做火的燃料。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火生土形象地用太阳对地面照射,经亿年以上可化石为土作比喻。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土生金用金属从土中而生作比喻。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金生水我们在自然界可以发现,有石就有水。石头结构的山可以长树,因为岩缝可以使水升达到山顶。所以,民间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之说。而土结构的山不能长树,因为“土克水”,土阻止了水的上行,所以西北黄土高坡上光秃秃一片。石头中含有大量金属元素,古人把这种现象概括为“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水生木容易解释,树木生长要靠水。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 2 、相克关系。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用树的种子破土而出作比喻。肝循环系统不好,脾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肝胃不和等。但是,土如果没有草木的制约,又会沙漠化。土克水用土能阻挡水运行作比喻。脾循环系统不好,肾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脾虚引起的肾病等。但是,土克不住水,水又会泛滥。水克火用水能灭火作比喻。肾循环系统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肾性心脏病等。但是,水不克火,火会失控。火克金用火可熔化金作比喻。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例如:心肺衰竭,等等。但是,火不克金,金属无所用途。金克木用金属可伤木作比喻。肝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逐渐进人异常状态,例如:肺阴虚引起的肝阳亢进等。但是,金不克木,木则疯长无序。 3 、相乘关系。相乘指相克太过,超出了正常的制约关。事物相

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阴阳五行学在我们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那么阴阳五行与中医中的养生是怎样的呢?五行和五脏最主要的区别还是什么下面店铺分享了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一起来了解吧。 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木与肝 木多指植物,植物最大的特性就是生长、条达,肝脏主要的特性为条达,疏泄气机,受人情绪的影响,情绪好肝脏舒畅,情绪暴躁肝气郁阻,故肝属木。 肝位于胁部,主要的功能是主疏泄和藏血,肝开窍于目、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与胆相表里。 火与心 火最大的特性是温热上升、火苗上长,只要具有温热上升特性的都属火,心脏主管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保持人体体温的必要条件,故心属火。 心位于胸中,有心包卫护于外,心的主要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小肠相表里。 土与脾 土最大的特性是生化、承载、收纳,意思是说:植物种在土里,从土里吸收一切营养,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万物之母。脾胃有消化吸收的作用,脾胃把食物的营养吸收进人体各个器官,二者的特性都是供应营养,故脾属土。 脾位于中焦,主要的功能是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四肢、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与胃相表里,“共为后天之本” 金与肺 金泛指金属,古代多属兵器,兵器必须保持清洁锋利不能沾染一点尘土,肺为娇脏,非常娇贵不能受到一点影响,故肺属金。 肺位于胸中,上通咽喉,肺主要的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

肃降,通调水道,肺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 水与肾 水的特性是寒凉的,滋润下行,人体的体液都归属与肾,体液对人体有滋润的作用,体液下行入肾,故肾属水。 肾位于腰部,故称“腰为肾之府”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开窍于前后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与大肠相表里。五行学说与中医五脏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人分五脏,和于五行”,五脏之间也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火生土(心之热以温脾)土生金(脾土的运化水谷精微以充肺)金生水(肺的清肃以助肾水的下行)水生木(肾水的滋润以养肝木) 相克关系:木克土(肝的疏泄以克制脾土的壅郁)土克水(脾的运化以控制肾水的泛滥)水克火(肾水的下行以控制心火的上炎)火克金(心火的上炎以控制肺金的清肃太过)金克木(肺金的清肃以控制肝木的过胜) 中医五脏五行及养生 人体五脏五行属性: 人体内共有五脏六腑,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则为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 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泌别清浊,传化精华,将糟粕排出体外,而不使之存留;而五脏则是藏精气神。 1.胆: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胆汁,胆主决断。 2.胃:生理功能:受纳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 3.小肠;生理功能:主受盛和化物,是泌别清浊,“小腹主液”。 4.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大肠主津。 5.膀跳: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依赖肾的气化功能。 6.三焦:生理功能:通行元气,总司气机和气化,为水液运行的道路。

中医五行对应脏腑

中医五行对应脏腑 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是:水木金火土 按照大自然的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 我们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的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成为喷雾器; 肾是先天之本: 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 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 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 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 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 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 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再就是五窍: 肾开窍于耳,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 肝开窍于目,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 心开窍于舌,舌头发麻。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 脾开窍唇,口发干,唇发干,都是脾胃不和; 肺开窍与鼻,嗅觉差,与肺脏有关,这是五窍。 再就是五色: 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黑【肾虚】 肝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青【造血功能差】 心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红【血液循环弱】 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黄【消化系统功能弱】 肺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白【呼吸系统功能弱】,这是五色。 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 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 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 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睡不得,吃不得,恶性循环‘ 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这是五志。 再就是五味: 肾功能弱的人,喜咸【肾病的人少吃盐】 肝功能弱的人,喜酸;

五行所对应的人体五脏六腑

五行所对应的人体五脏六腑 木:肝与胆互为脏腑表里,又属筋骨和四肢。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肝,胆,头,颈,四肢,关节,筋脉,眼,神经等方面的疾病。 火:心脏与小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小肠,心脏,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腹部,舌部等方面的疾病。 土:脾与胃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肠及整个消化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脾,胃,肋,背,胸,肺,肚等方面的疾病。 金:肺与大肠互为脏腑表里,又属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大肠,肺,脐,咳痰,肝,皮肤,痔疮,鼻气管等方面的疾病。 水:肾与膀胱互为脏腑表里,又属脑与泌尿系统。过旺或过衰,较宜患肾,膀胱,胫,足,头,肝,泌尿,阴部,腰部,耳,子宫,疝气等方面的疾病。 天干为阳地支为阴,所以天干代表六腑为主,地支代表五脏为主,但是天干与地支又各分有阴阳,各有所代表。天干与地支与人体五脏六腑对应关系。 (一)五行十干表征 一、木:肝、胆、头、项、关节、筋脉、眼、神经、肢体、毛发 甲:头、胆。 乙:肝、项。 寅:臂、肢、胆、筋、脉、发、毛、风门穴 卯:肝、胸、目、手、爪、筋 二、火:小肠、心、肩、血液、经血、脸部、牙齿、舌头、腹部、神经、血管、血压 丙:肩、小肠 丁:心、血液 巳:面、牙齿、心胞络、三焦、咽喉

午:心腹、小肠、目、舌、神气 三、土:脾、胃、肋胁、腹、背、胸、肺、肚、皮肉、肿块 戊:胃、肋胁(天干);背、肺(地支) 辰:背、胸、项、肩、皮肤 己:脾、腹 丑:肚、腹、脾、肌、肉 未:脾、胸、胃、腹、口、唇、齿 戌:命门、胸、筋、臀、腿、膝、足 四、金:肺、大肠、肝、脐、股、声咳、气管、鼻、皮肤、痔疮、呼吸系统、骨骼、牙齿 庚:肠、脐 辛:肺、股 申:声咳、肺、大肠、筋骨、经络、音声 酉:肺、鼻、皮毛、声 五、水:肾、膀胱、胫、足、头、会阴、尿道、阴气、腰、耳、子宫、疝气、生殖系统、血液、汗 壬:膀胱、胫 癸:肾、足、精 子:会阴、耳、腰、液、溺 亥:肾、头、阴囊、髓、精 ①肝与胆 肝属“木”:肝在生理上具有像“木性”那样生发、条达、柔和的特性,而在病理上则像木那样易于化火动风。 肝为五脏之一。主疏泄,疏泄是疏通畅达的意思。肝有升发疏泄的作用,以主管全身气机的舒畅条。肝主藏血。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胆为六腑之一,胆的主要作用是贮藏胆汁。胆汁为清净的液体,故胆被称为“中清之腑” 胆病主要表现为黄胆、肋痛、口苦、吐苦水等。肝与胆通过经络的联系构成表里关系,而且肝胆相连,发生疾病时常互相影响。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 要了解详细的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吗?祥安阁网小编就专门去收集了下关于五脏六腑与五行关系的相关详细资料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来参考下喔! 声明: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 一、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有“木”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有“火”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有“土”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有“金”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有“水”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 二、人体脏腑组织之间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

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 三、人体与外界环境四时五气以及饮食五味等的关系。总之,五行学说应用于生理,就在于说明人体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人体五脏六腑于五行的对应关系 一、五脏:肝心脾肺肾 二、五行:木火土金水 三、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胆:叫做中正之官、决断;胃叫做仓廪(lin)之官,胃火盛,饥饿快,上牙痛为胃经,内廷穴;小肠为受盛之官,收取精华;肾主管小肠收来的精华。大肠为传道之官,排除糟粕,下牙痛为大肠经,合谷穴颊车穴。三焦为孤俯,决渎之官,通调水道,为总领五脏六腑和内条外;膀胱为州都之官,主气化。 四、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五位:东南中西北 六、五体:筋脉肉皮毛骨 七、五气:风热湿燥寒 八、五华:爪面嘴唇皮毛头发 九、五声:呼笑歌哭呻 十、五情:怒喜思忧恐 十一、五神:魂神明意魄志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明、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十二、五嗅:臊、焦、香、腥、腐皇帝内经>里有讲的

中医五脏六腑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中医五脏六腑五行相生相克口诀 在我们的身体里,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按五行里面五行生克的规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换句话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用中医的语言来说呢,就是肝(木)藏血以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降以助肾(水),肾水之精以养肝(木)。五脏之间的相生关系,简单来说,其实就是一种互帮互补的良性循环关系。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全身发烧,呼吸不畅,还老是咳嗽,一检查,肺有点问题,后来病虽然治好了,但是没过多久,我晚上开始频繁地起夜,中医认为,这是肾有问题了。用中医的五行生克之理来分析:肺与肾的关系本来是金生水,肺是肾的母亲,也就是说肺本来是一直给肾提供帮助的,但是现在肺有病了,母病及子,连自己都顾不过来了,自然就不能再给肾帮助,肾自然就出现问题。这时候,如果不懂得肺与肾之间这种相生的关系,一味地去补肾,效果不一定好。想要治好夜间尿频,就必须想办法先补肺。后来,我告诉她,去药店买一种叫金水宝胶囊的中成药回来吃,把肺补好了,这个毛病就没了。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又如何呢?有相生就有相克,也就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脏六腑其实是“五权分立”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帮助,又相互约束,这样才能达到体内五行的和谐。如果说相生是一种你好我好,相互帮助的关系,那么相克首先是一种相制约的关系。肺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即金克木;肝气条达,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滞,即木克土;脾的运化,可以避免肾水的泛滥,即土克水;肾水的滋润,能够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即火克金。

五行与脏腑

五行与脏腑 (本文来自网络,有改动) 五脏六腑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 五脏:脾、肺、肾、肝、心; 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就是一个“缘”字!阴阳要调和,要平衡适中!“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凡事和物及人与人之间,都不能过之,勿大悲,勿大喜! 中医学中,五行金、木、水、火、土,可以代表一个完整的人。五行与人脏腑、五官、形体、和情志都可以相配。 就脏腑而言,其分配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肾;木胆、火小肠、土胃、金大肠、水膀胱。肺脏,就像一间小房子,藏在人体之中,能接纳储藏五气,所以称它为脏肺。五行与脏肺是相对应的,肝喜条达,木生有发,故以肝属木,心阳温馨,火有阳热,所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化生万物,故以脾属土;肺有肃降,金有清肃,故以肺属金;肾主水藏精,故肾属水。 五行还与人体其它器官相互联系,并且又与天干相配,形成一个以五行为中心的人体构造系统,而中医在进行人体病机辩证时,往往将系统内诸多因数联系起来考虑。 如下图五行脏肺:

木主肝,火主心,土主脾,金主肺,水主肾。 五行脏肺:木主胆,火主小肠,土主胃,金主大肠,水主膀胱。 五行五官:木主目,火主舌,土主口,金主鼻,水主耳。 五行之气:木主魂,火主神,土主智,金主魄,水主精。 五行脏外:木主骨,火主气,土主肉,金主精,水主脉。 五行之身:木主爪,火主面,土主唇,金主毛,水主发。 五行之味:木主酸,火主苦,土主甜,金主醒,水主咸。 五行之志:木主怒,火主喜,土主忧,金主悲,水主恐。 五行之声:木主呼,火主笑,土主歌,金主苦,水主申。 五行之季:木主春,火主夏,土主季下,金主秋,水主东。 五行之谷:木主麦,火主菽,土主稷,金主麻,水主黍。 五行之音:木主角,火主微,土主宫,金主商,水主羽。 木在脏腑体内主肝与胆; 木又主筋骨与四肢。 火在脏腑体内主心脏与小肠; 火又主血脉及整个循环系统。 土在脏腑体内主脾与胃; 土又主肠及整个消化系统。 金在脏腑体内主肺与大肠; 金又主气管及整个呼吸系统。 水在脏腑体内主肾与膀胱; 水又主脑及整个泌尿系统。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天造地化而造木生焉。刚交于柔而成根荄,柔交于刚而成枝干,叶萼属阳,华实属阴,由是草中有木,木中有草,得气之粹为良,得气之躯,得气之忌者为毒。故有五行焉,金木水火土”。这短短两个话,反映了阴阳五行之间的“生克变化”,也就是阴阳五行“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世界是由阴阳五行组成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扶补、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他们之间的辩证关系就是五行哲学。五行哲学是一种运动,是一种规律,它们之间密切配合,使之平衡,无限循环,有规律地运动,才能使人类在这地球上,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 中医认为,人生百病,皆因于风(木)、寒(水)、暑(火),湿(土)、燥(金)、火六气,病的外部征候皆根于脏肺,六气侵入脏肺而病,都可以用五行生克的原理来阐释病理。《黄帝内经》说:“目得金而伐,火

中医理论: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中医理论: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

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生克变化关系

五脏六腑对应的五行生克变化关系 本文来自 ningningk90...(略有删节)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一、五脏六腑的五行属性及经络关系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 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 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 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 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二、五脏六腑的生克关系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肝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_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_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 五行对应的五脏六腑有着相克相生的关系,那么你知道五脏六腑对应着什么五行吗?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有关五行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知识,欢迎阅读。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 以下略述一下,人体重要藏器与五行的关系。 肺,五行属金。同类为:西方,秋天,大肠,鼻,涕,腥(气味),皮肤与毫毛,悲,辛辣,白色,水稻等五行都属金。 肾,五行属水。同类为:北,秋,膀胱,耳,唾,腐(气味),头发,恐惧,咸,黑色,豆类等五行都属水。 肝,五行属木。同类为:东,春,胆,眼睛,泪,臊(气味),爪(指甲),怒(生气),酸,苍色,麦类等五行都属木。 心,五行属火。同类为:南,夏,小肠,舌,汗,焦(气味),面(脸),喜,苦,赤色,黍等五行都属火。 脾,五行属土。同类为:中,长夏,胃,口,涎(口水),香(气味),思,甘(甜),黄色,稷等五行都属土。 六行土水地火金木 六脏脾肾胰心肺肝 六腑胃膀胱心包小肠大肠胆 六味淡咸甘苦辛酸 六位极北中南西东 六气清腐香焦腥臊 五脏强弱和性格的关系 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火多无制,急躁而欠涵养。水多无制,聪颖而意志不坚,亦且好动。木多无制,刚愎自用。金多无制,精干而敏锐。土多无制,慈厚而好静。当然即使这样,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建议阅读:婚姻与五行的关系 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中医认为五行对应人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

为肾,就保健 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 (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白色对应五行为金,入肺,可增强肺腑之气,提高肺腑器官抗病毒能力,止咳化痰,治虚劳咳血。黑色对应五行为水,入肾,能增强肾脏之气,治阳痿遗精,腰腺酸病,补亏损及久病不复者。可保健、养颜、抗衰、防癌,对生殖排尿系统大有好处。 猜你感兴趣:

五行与五脏六腑

五行与五脏六腑 上次已经讲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各自的特点以及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今天就将他们落实到五脏六腑,我们首先来看看《四圣心源》原文是如何说的吧: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之五行生克篇: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 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 首先五行生克篇讲到了天地之间气温升降变化为四季的规律,天地之间土为中,在天地之间,阳气从东方升起,温气形成了春天之气候,接着升至南方,热气成了夏天的气候;天地之阴气从西方降落,则成为了凉气,秋季就来了,在北方降落就成了寒冷的冬季。 其中春季的温热生夏季的炎热,夏季的炎热生秋季的凉爽,秋季的凉爽生冬季的寒冷,冬季的寒冷生春季的温热,土为四象也就是四季之母,生育万物,这就是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按照金木水火土的顺序排列,春属木,夏属火,长夏属土,秋季属金,冬季属水,那么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一年之中前半年春夏是属阳的,阴土所化;而后半年秋冬属于阴,阳土所化。所以土生万物,运转四季,天地间仅此阴阳二气的变化。 说完了自然界的规律,那么按照中医天地人相应的观念,再来看看从自然界到人体内脏腑的运动规律吧!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之藏府生成篇: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则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

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从原文中我们看到土在人体正中心,就是脾胃,脾胃是一家,各有不同,土分戊己,戊胃己脾(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天干分别与人的五脏六腑相对应),那么胃属阳腑,脾属阴脏(賍属阴,腑属阳),他们也和天地四季转化一样,阴土(脾)上升变为阳,从左开始,变为肝木,再往上升变为心火,木火如同春夏属阳上升。而阳土(胃)下降,转化为阴,降于右就成了肺金,再降于下就成了肾水,就像秋冬一样。阴升阳降,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就像阴阳鱼一样,如环无端,互相转化。 《四圣心源卷一·天人解》之藏府生成篇: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从原文中理解也就是肾与膀胱、心与小肠、肝与胆、肺与大肠,心包与三焦是一对。心肝肺肾是属脏阴,膀胱、小肠、胆、大肠、心包皆是腑阳。五脏六腑分属人体五行之阴阳。 所以世界是一大宇宙,人体五脏六腑是一小宇宙。他们各自运转,相互平衡,这是联系天地人之间所得对人体生命的认识。 下次讲解五脏六腑与自身五官百骸、气血津液、所主功能等关系。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全文可直接参考以下五行图: 五脏六腑五行图 释意: 心主血气,藏神,五行属火,充于脉,其华荣于面,开窍于舌,与小肠互为表里,色红,味苦,嗅焦;心肝疏泄,藏魂,五行属木,充于筋,其华荣于爪,开窍于目,与胆互为表里,色青,味酸,嗅臊;脾主运化,藏意,五行属土,充于肌,其华荣于唇,开窍于口,与胃互为表里,色黄,味甘,嗅香;肺主宣降,藏魄,五行属金,充于皮,其华荣于毛,开窍于鼻,与大肠互为表里,色白,味辛,嗅腥;肾主精髓,藏志,五行属水,充于骨,其华荣于发,开窍于耳,与膀胱互为表里,色黑,味咸,嗅腐。 方位为风水学上所代表住宅的方位。 第一节五脏六腑的五行 五行原理: 什么是五行呢? 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 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和六腑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 负担。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脏里边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脏里就是肝不好克脾,肝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 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 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是死于心脏病,也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是相互制约的。肺克肝: 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他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而健康就是体内成分之间的适当平衡,一个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然界)当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