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美学价值

《边城》的美学价值
《边城》的美学价值

浅析《边城》的美学价值

————————————————————————————————作者:————————————————————————————————日期:

浅析《边城》的美学价值

内容提要:沈从文的《边城》以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湘西淳朴的风情画,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美丽的山乡风景,纯真质朴的人性美,真挚感人的人情,还有那独具特色的民俗,无不彰显着这部作品的独特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沈从文、边城、风景美、人性美、人情美、风俗美

沈从文的《边城》似一幅水墨画,以其纯美的民族风貌,朴实而厚重的风土人情展现在我们面前,透过那简单而真实的情节,朴素而淳朴的情感及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我们体味到这部小说所展现的唯美的艺术价值,他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边城》中讲述了湘西边城一个老船夫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生活,描写了老船夫外孙女翠翠和当地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之间的爱情故事。作者用他那善于说梦、写梦、画梦以至诱人做梦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远离都市繁华和喧嚣的质朴、恬静而又浪漫柔美的世界。在我们听着遥远山乡的鸡鸣狗吠,嗅着边地泥土的芬芳之时,带我们进入一个温情脉脉的和谐世界。故事在湘西的各种风俗民情中展开:端午节赛龙舟赶鸭子,中秋节男女月下对歌,春节耍龙灯、舞狮子……浸润于这些场景中的边城,随处可见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祖孙之情,男女之爱,兄弟之情,邻里之睦……在纯澈明净的风俗画卷中,作者把自己的希冀与追求投射在淳朴美好的人物身上,潜心营造一片宁静安逸的和谐世界。《边城》把沈从文先生对生活所有的爱与美都包含在了其中,让作品处处洋溢了动人的美感。

一、青山绿水,风景美。

沈从文是从泥土中滚出来的作家,他的艺术带有湘西边地人民特有的气质特有的色彩。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沈从文总感到一种永恒的宁静和庄严。红雨随心,青山着意,沈从文笔下的大自然总给人一种神清气爽的欢悦情调,而人则赋予大自然以灵性。“白河到辰州与沅水汇流后,便略显浑浊,有出山泉水的意思。若溯流而上,则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见底。深潭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皆看得明明白白。水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凉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山,位置则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非常愉快,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皆有兴味的旅客,在这个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做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①这样的景致用一个“美”字不足以形容出她的韵致,这里山清水秀,读来既有山风扑面、爽心润肺之感,又有水性柔美、滴水穿石的刚强之情。似乎字里行间融着作者那淡淡的乡愁……

边城中无处不美,青山美,绿水美,那“小溪流下去,绕山阻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小溪宽的二十丈,河床是大片石头所为。静静的河水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都可细数。”②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作者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的自然画卷,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飘渺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郁郁葱葱的山,清清静静的水,仿佛这山水风景一切都是活的一般,那么有生气,给我们营造了一个非常和谐的环境,这样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美,成为《边城》中美的基石。而且作者对自然的美的感

受,仿佛都是不经意间信手拈来,却能使人产生无限美的遐思与神往!这,就是世个桃源般的生态美。

二、淳朴真实,人性美。

在沈从文看来,“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③他用带有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笔法,再现人性的美和善,天真善良、活泼可爱的翠翠,正直淳朴、坚忍诚实的老船夫,重义轻利、守信自约的娼妓……无不栩栩如生,极具东方神韵的独特美。

主人公翠翠是一个迷人的形象,是全书之魂。她是人之子,更是大自然的女儿。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②“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②。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给了她一颗绝不世故的赤心,一不贪财,二不羡贵,三不嫌贫,四不偷懒,愿守清贫,甘于助人,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淡泊。她集传统美德于一身是人性中的完美形象。

勤劳的老船夫是作者刻画的重要人物,他忠厚善良,克尽本分,对于自己的本职的忠诚可说是惊人的。五十年来,庶几不曾擅离其位。几次伴翠翠进城去——逢端午、中秋、过年,也必亲自请得人来代替。视弄渡船为自己的天职;不论春秋冬夏,寒来暑往,永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天必定渡完两岸来去的所有的人,殊无稍改。这是何等令人钦佩的伟大呵!这是勤劳之美。

过河之人有的见老船夫辛苦,给他船钱,他不但坚拒不收。认为“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②再要即为过分,而且对人关怀备至,客人上船下船,总说:“慢点慢点!”又自备烟草、草药、茶水以待客……偶尔上城,必沿街“祝颂”别人,买了酒请人品尝,甚至请到家里来喝……老人淡泊、宁静、平和,有着一颗至诚至善的爱人之心。这是善良之美。

纵是那船总顺顺“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①,也没有那种骄横的品行,即使大儿子因为翠翠而出走丧命,他也不曾责备他人,人性的本真得到了完美的诠释,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一切世俗的习气在这纯美的境界中都荡去了庸俗的外衣,回归到人性的本真。

不难看出,边城的人民是一群未被近代文明污染的善良人,他们保持着昔日宁静和谐的生活环境与纯朴勤俭的古老民风。透过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沈先生努力建构了一个充满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创造的人物闪烁着人性中率真、美丽、虔诚的一面,边城的人民就是人性美的代表。

三、情真意切,人情美。

这样率真淳朴的人民演绎的是那人与人之间的真性情,《边城》中有男女之间的情爱、祖孙之间的亲爱、邻里之间的互爱,那种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的情感。

主人公翠翠的出生就是伴着他父母绝美的爱情,在那种不带任何世俗的环境中,幼小的翠翠在那祥和而又古朴的小屋里,从爷爷那里继承了自己应该继承的东西,弘扬了本该弘扬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性格也便有了微妙的变化,到后来便有了青春期少女们同有的心事。面对着那突如其来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绪,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应该快乐,还是应该忧愁。为此她便常常坐在山头上,站在渡船上沉静地慢慢地咀嚼着人生的酸涩苦甜,吞咽着自己为自己酿造的人生苦酒。

后来,翠翠路遇了刚刚在划船比赛中中了头奖的傩送,两颗年轻的心灵撞击

在一起,那种朦胧的爱意便在翠翠心中萌发。当别人无意中提到什么时,她会脸红,在内心深处却又在盼望着听到与之有关的内容,等到这种盼望日久天长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纯情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不久,天保为爱离家出走落水而死,傩送寻兄归来过溪时,又得不到翠翠的一点暗示,便赌气远走他乡。老船夫也溘然长逝。翠翠忍受着亲人离去之痛、爱人负气出走之苦,仍决定留在渡船上翘首期盼心上人的归来。

翠翠的爱情是一场悲剧,他追求内心的呼唤,抛去世俗的眼光选择自己的真爱,可她与傩送的爱情却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裙带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蕴的东方的传统美德。作者着重表现了他们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在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即使那是一个悲剧的结局,我们依然被这唯美的真情所震撼。这是边城中的爱情美。

老船夫对女儿的挚爱,对外孙女的疼爱也是那样的感人,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十七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服毒死了,女儿为之殉情。老人主动挑起了哺育孤雏的重任,没有一句怨言,几十年如一日,风里雨里,来来去去。小孙女“奇迹”般地长大了。对于翠翠,老人总是那么迁就,不折不扣地让小孙女体验到父爱。就在临死之前,老人还担心翠翠害怕惊雷,强撑起身来把一条布单搭在她身上,担心她着凉。通过老船夫,作者讴歌的是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他对女儿、孙女的爱仿佛就是我们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小说正是通过老船夫这个典型人物的描述来展现亲子之爱的人情美。他为翠翠的婚事操心,直到去世惦念的依然是翠翠,在这浓浓的亲情里有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更是边城中的亲情之美。

四、风情淳朴,民俗美。

《边城》中隆重的龙舟赛、别具一格的婚姻方式等民风时俗,无不闪烁着淳朴的民间风俗之美。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船赛,是茶峒最隆重的文娱活动。看看作者对边城端午习俗的描述:“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五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④对龙舟及其竞赛方式的介绍:“船只的形式,和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色长线…..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种种情形。”④还有更有趣的风俗是捉鸭子,作者的描述愈见情致:“赛船过后,城中的成军长官为了与民同乐,增加这个节日的愉快起见,便派士兵把三十只绿头长颈上缚了红布条子……水面各处是鸭子,同时各处有追赶鸭子的人。从早到晚,热闹一天。”④在这年年如斯的龙舟赛中,展现的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透过这一幅幅边城风情画,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善于扑捉民间习俗中的各种物象并用纯仆的文笔勾勒,使其颜色、动态、风姿都逼真自然的呈现在我们眼前。作品弥漫着中国边远山村原始、朴素的浓郁气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奇山秀水,看到翘首迎客的吊脚楼,看到边城人民的勇敢、真诚、善良和淳朴。

茶峒人的婚姻方式也是很有特点的。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汉族青年的婚姻,

都要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在苗族居住的茶峒,既有通过媒人上门求亲的方式——所谓走车路,也有男子站在溪边、山崖上唱歌给女子听,一人独唱或是二人对唱,在唱歌中了解和认识对方,直到或分手或结亲,——所谓的走马路。这后一种方式,表现了湘西民众在婚姻问题上的宽容和自由,也反映了这块地方人们善歌的才能。翠翠的母亲就是通过唱歌爱上了一位军人,轮到翠翠也要用唱歌方式来选择自己的情人。傩送在对岸山崖上唱歌给翠翠听,尽管翠翠还不明白这是唱给她的,但她“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的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腰去做什么呢?摘虎耳草”⑤。翠翠在梦中、在潜意识里,已经与傩送心有灵犀一点通,并爱上了傩送。走马路、唱歌、求爱,这是一种多么富有诗意的民间风俗。

安葬作为人性道德的最高表现,是区别于其它动物标志,自古如此。各地的安葬习惯各有不同,边城的人死了也自然根据当地的习俗进行安葬。首先要给死者洗个澡,穿上新衣,再入殓,让他干干净净的到另一个世界去,也算尽最后一次孝吧。还要找道士先生超度亡灵,做法式、念经、打绕官、唱孝歌、烧纸钱等,每做完一道“法式”就得放一次爆竹。如此看来,边城的安葬是根据我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佛家的思想积聚而成的一种安葬方式。唱孝歌是儒家尽孝的一种行为,念经是佛家超度亡灵的一种行为,做法式是道家驱逐恶魔的一种行为,这充分体现的边城人们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已是根深蒂固了。死者入土前要井里烧一些钱纸,垫在棺材低下,并用米画着符咒,在井的两头及中央放上朱砂,再把棺木放到井里。“到了预先掘就的方阱边,老道士照规矩先跳下去,把一点朱砂颗粒同白米,安置到阱中四隅及中央,又烧了一点纸钱,爬出阱时就要抬棺木的人动手下。”⑥让先生在后面架好罗盘,根据罗盘上的方向调好棺木的位置后,再在棺材上喷洒酒,再洒上雄黄,然后盖上土。边城人们对死者的崇敬和爱戴,体现了人们的善良和尊重的人性之美。

《边城》是一首清澈、美丽但又有些哀婉的田园牧歌,演奏着人间最美的真情;是一幅浪漫、清新的水墨画,描绘了那美丽自然的风景,那勤劳善良质朴的人性美,那别具风味的民俗佳话。这真是一个爱与美的人间桃源,一个情与善的和谐世界!

注释:①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二章

②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一章

③马月红《浅析《边城》中的人性美》见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5期第71页

④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三章

⑤选自沈从文《边城》第十四章

⑥选自沈从文《边城》第二十章

参考文献:

钱谷融、吴宏聪,《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将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杜洪义,《中国简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李捷、王顺生,《中国近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论文论美学和人生

论审美与人生 【摘要】米兰?昆德拉说过,生命的时间不是重复循环的圆,而是飞速向前的一条直线。我们的人生以时间为度量衡,也是如直线般向前延伸。表面上,我们经历了种种曲折坎坷,人生似乎是一条曲线;本质上,一切的欢乐与不幸,得意与失落都将随时间匆匆流去,如直线飞速向后,永不复返。 哲人说,人生三重境界。一位作家将这三重境界用一般充满禅机的语句来说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关键词】人生,得意与失落,境界 Life with aesthetic theory [Abstracts] Milan kundera, say, of life is not to repeat the cycle time round, but the fast forward in a straight line. Our life in time weights and measures, such as straight line is a straight line. On the surface, we experienced the twists and turns of bumpy, life seems to be a curve; In essence, all the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proud and loss will be in a hurry to flow over time, such as linear rapid back, never return. A wise man says, life three levels. A writer will the three levels of statements with general full of zen to illustrate: see mountain is mountain, see water is water; See mountain is not a mountain, see water not water; See mountain or mountain, see water or water. [Key words] Life, proud and lost, realm 1.审美的魅力 1.1 审美的理解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审美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极好证明。审美的对立显而易见,体现为他的个体性,审美的统一则通过客观因素对人们心理的作用表现,即在每个时代或阶段,人们所处的环境,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审美观造成影响。由于审美是一种主观的活动,因此很多人会认为,审美只是人的一种特殊的行为,在其他动物中不存在审美。其实不然,人们对动物是否存在审美这一行为的推测,很大程度上被人们的思维所左右,而并不是真正从动物的角度出发,因此难免存在偏差,也很难说审美仅为人类所特有。审美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等。审美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走在路上,街边的风景需要我们去审美;坐在餐馆,各式菜肴需要我们去审美。当然这些都是浅层次上的审美现象,我们需要审美,研究审美,更应从高层次上进行探讨,即着重审人性之美。我们不断追问自己的心灵,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美是事物促进和谐发展的客观属性与功能激发出来的主观感受,是这种客观实际与主观感受的具体统一。人的审美追求,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与实现人的发展,在于促进和谐发展、

2013年04月自考00037美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冯友兰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B) A.自然境界B.天地境界C.功利境界D.道德境界 2.美学确立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年份是(B) A.1765年 B.1750年 C.1745年 D.1730年 3.审美情境产生于人生的(C) A.幸福状态B.在场状态C.自由状态D.癫狂状态 4.清代画论家戴熙指出:“古人书画多用熟纸。今人以生纸为能,失合古意矣。“这句话强调了艺术品结构中的(D) A.形式符号层B.意境超验层C.意象世界层D.物质实在层 5.审美意象最重要的特征是(D) A.思想性B.情感性C.娱乐性D.想象性 6.最早提出“天才论”的美学家是(A) A.康德B.布洛C.席勒D.荣格 7.五四时期李大钊的新诗鼓励青年改造人生和社会,这反映了艺术的(C) A.思想启迪功能B.政治宣传功能C.社会干预功能D.道德教育功能8.弗洛伊德认为艺术是(D) A.精力的宣泄B.情感的表现C.生命的绵延D.性欲的升华 9.中国古典美学中经常谈到的“言有尽而意无穷”指的是审美对象的(C) A.主观性B.客观性C.开放性D.想象性 10.在决定审美发生的诸多条件中首要的是(B) A.人的精神活动B.劳动C.人的日常生活D.宗教 11.自然中的优美主要表现为客体对象( C ) A.色彩的艳丽B.形状的奇特C.感性形式的和谐D.感性形式的整齐12.在现代西方,与科学主义美学相对立的是(A) A.人本主义美学B.经验主义美学C.实证主义美学D.理性主义美学13.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审美主体的心理世界与外在对象之间具有(D) A.对立关系B.一致关系C.互补关系D.同构关系 14.艺术接受过程的三阶段是(B) A.看、想、悦B.观、品、悟C.感、悟、思D.望、受、想 15.音乐是一种(B) A.空间艺术B.时间艺术C.综合艺术D.时空艺术 16.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这句话体现了审美主客体之间的(C) A.反映关系B.模仿关系C.感动关系D.认识关系 17.审美形态的具体内涵是不断演变的,这使其在历史性中又具有了(B) A.民族性B.当代性C.世界性D.模糊性 18.审美活动发生的标志是(C) A.美学思想的形成B.艺术活动的发生C.审美意识的产生D.美学学科的确立

美学与人生教程考试2015年11月25日(1) (1)

美学与人生教程考试2015年11月25日 1 【单选题】(2分) “美学之父”是(C)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鲍姆嘉通 D. 莱辛 2 【单选题】(2分) 康德的主要美学著作是(B) A. 《纯粹理性批判》 B. 《判断力批判》 C. 《实践理性批判》 D. 《反思批判》 3 【单选题】(2分) 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D) A. 哈奇生 B. 夏夫兹博里 C. 休谟 D. 博克 4 【单选题】(2分) 黑格尔的美学观是(A) A. 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 B. 美是和谐 C. 美是鲜明的颜色 D. 美是数的和谐 5 【单选题】(2分) 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C) A. 别林斯基 B. 车尔尼雪夫斯基 C. 马克思 D. 列宁 6 【单选题】(2分) 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D) A. 毕达哥拉斯 B. 德谟克利特 C. 苏格拉底 D. 柏拉图

7 【单选题】(2分) 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A) A. 亚里士多德 B. 伊壁鸠鲁 C. 巴门尼德 D. 朗吉弩斯 8 【单选题】(2分) 庄子的美学观是(B) A. 君子成人之美 B.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C. 充实之谓美 D. 美在虚实 9 【单选题】(2分) 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费希特 D. 叔本华 10 【单选题】(2分) 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D) A. 羊人为美 B. 羊综合感觉为美 C. 羊生殖崇拜为美 D. 羊大为美 11 【单选题】(2分) 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B》 A. 《诗经》 B. 《尚书》 C. 《庄子》 D. 《论语》 12 【单选题】(2分) 强调“尽善尽美”的是(B) A. 老子 B. 孔子 C. 韩非子 D. 荀子 13 【单选题】(2分)

词的美学价值

词的美学价值 13中文一班吴东碧201330040117 摘要马克思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文艺生产视为人类精神对世界和对自我 的一种特殊的把握方式,这就是审美的对想象的把握。而中国词的产生,一方面属于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属于精神存在的审美创造,它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结果,是以文学为主体、音乐为辅佐的艺术形式。词,体现了雅文化与俗文化的和谐结合,推动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所以,宋代以词作为文化的价值核心之一和重要的审美形式之一。而词的审美价值除了具有寓教于类、怡情养性、潜移默化之外,还具有婉转倾侧、柔美徘徊、荡气回肠等审美特点。所以,我们可以从词的审美文化地域、特征、艺术论、审美倾向以及批评史等几个角度浅层探讨一下词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雅俗韵律美 引言词,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文本,它经历了一个由余技而正宗,由边缘而中 心的审美流变过程。然而,在深层底蕴中主宰着这种审美流变的基因究竟是什么,虽经一千多年的探讨、质询、论争,可至今仍无定论。在这些探索中,有两个很著名的论点:一是苏轼提出来的“自是一家”说。后世对此的解析也颇多,而就它的主旨而言,子瞻乃“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他的目的,是为小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另一个论点李清照的“别是一家”说,她纯从音律立说,认为词应从内容风格上有别于诗,而词之字声亦主动与音乐相协调从而求得高度谐美的审美效果。可惜,易安此论严而狭,那么,词体的独特审美价值究竟是什么? 一、词的文化地域 江南都会是词的发祥之地,江南丰腴的土壤培植、滋润着词的内容和形式发展,随着江南审美文化的成熟并居于主导地位,词的主位审美资质日益显露成为江南审美文化的结晶和表征。因而江南文化显示出了两大特征:注重形式美(在文学上反映则是讲究声律)和尚婉媚(可从“汉魏风骨”转到“齐梁绮靡”可看出)。人们对词的品格,往往以“柔美”“婉约”概括,而这种阴柔软媚的“婉约”,常被归因于词产生于歌儿舞女在灯红酒绿中演唱,以及中晚唐以来社会混乱、文人士大夫逃避现实的特殊背景。但事实也并不全如此。从文化演进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中国文化渐次南移表现为江南主位文化的原因,就是说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词的格调也发生了变化。唐代的白居易曾任杭州刺史时,对江南审美文化魂牵梦绕,他的名作《长相思》,就散发着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再看温庭筠的《望江南》: 梳洗罢,独椅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才子词人们所流露出的浓厚向往、留念江南的情怀,意味着中华文化的重心的南移。而宋词的雅正审美风韵建构于北宋,成熟于南宋,所谓“词至南宋,始极其

2019美学与人生章节答案有答案

第一章 1.美的诞生是从实用性向非实用性转化的。 2.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十八世纪。 3.殷商时代的()文里就有“美”这个字。A A.甲骨 B.金 C.小篆 D.隶书 4.()的《说文解字》认为“美”是“羊大,味甘也。”D A.毛苌 B.荀子 C.董仲舒 D.许慎 5.意大利美学家()认为维科才是真正的“美学之父”。 A.鲍姆嘉通 B.克罗齐 C.柏拉图 D.维科 6.认为“美”字的意思是羊给中国人的综合感觉为美的是C A.毕达哥拉斯 B.莎夫 C.笠原仲二 D.苏格拉底 7.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时间是1750年。 8.下面哪位学者提出了“美是难的”。苏格拉底 9.冯友兰将人生分为哪几重境界ABCD A功利境界B自然境界C道德境界D天地境界 10.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哪一部着作中提出了“美是生活”A A《生活与美学》 B《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C《怎么办》 D《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 第二章测试

1柏拉图提出了“美的东西”与“美本身”的分别。2康德的美学代表作是《判断力批判》。 3休谟认为美的判断标准是人的主观趣味。 4提出美是“数的和谐”的人是D A高尔吉亚 B苏格拉底 C芝诺 D毕达哥拉斯 5马克思论述美的重要着作是B A《法哲学》 B《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C《私有制的起源》 D《共产党宣言》 6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 7亚里士多德认为美的三原则是高华、匀称、明确X 8一首诗和一篇散文之间的关系属于A A事物和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 B个别事物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C事物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D事物与人之间的情境关系 9布洛在对实验美学批判的基础上,创立了心理距离说。 10柏拉图的哪一篇着作集中讨论了美的本质问题B A《克拉底鲁篇》 B《大希庇阿斯篇》 C《小希庇阿斯篇》 D《曼诺篇》 第三章测试 1儒家强调尽善尽美,注重社会人格之美 2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是法家X 3具有禅宗意味的诗人是B A屈原 B王维 C辛弃疾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美学复习题(补充)

美学复习题(修改补充版) 一、填空 1、英国经验美学从人的主观感觉来寻找美,认为美是愉快的,是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和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一样,大陆理性主义美学从产生、发展到终结,大致经历了17-18世纪。是大陆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 答案:休谟、鲍姆加登 2、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大陆理性主义美学、法国启蒙运动美学,三者同时出现于18世纪,这是西方美学思想高度繁荣和发达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以康德、、谢林、歌德、等为代表的德国古典美学,总结了当时美学的成就,把美学的研究推进了一大步,建立起德国的古典美学体系。鲍姆加登最初提出“美学”这个名词,并希图把“美学”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称为美学之父。 答案:黑格尔、席勒 3康德的《》于1790年出版,以后席勒写《》、谢林写《艺术哲学》,到黑格尔的《》3卷,标志了德国古典美学发展的全盛时期。 答案:《判断力批判》《审美教育书简》《美学讲演录》 4、明确地将崇高作为一种美感经验形态提出并与优美对立起来加以讨论的,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 答案:博克 5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都对喜剧的笑进行了探讨研究,如的“突然荣耀说”,柏格森的“”说,康德的“”说等等。 答案:霍布斯生命机械说预期失望说 6、家美学是中国古代美学的重要流派。道家哲学和美学的创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学真正代表者是及其学派。注重“真”,朴拙为美。 答案:儒家、庄子

7、西方美学史上对悲剧进行解释的几个主要理论: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说”和“净化说”,的“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的“酒神精神说”以及雅斯贝尔斯的“存在悲剧观”。 答案:黑格尔、尼采 8中和、、意境等范畴,是中国人在中国古代文化背景下,在长期审美活动基础上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基本审美形态。 9、梁启超是中国近代美育思想的另一位先驱者,他认为美育是一种“教育”,有着独立存在的价值;则把西方的美育理论较为全面地介绍到中国来,将美育与德、智、体三育并称“四育”。 答案:趣味、王国维 10、中国当代美学家主张美在“主客统一”说。吕荧、高尔泰是“”说的代表。 答案:朱光潜、主观说 11、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 答案:《大希庇阿斯篇》 12、公元前 6世纪的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和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13、审美发生的四种理论是__ __、__ __、巫术说、__ __ 。 14、西方美学史上曾将悲剧划分为:__ __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和存 在悲剧。 15、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就曾发现艺术与游戏的类似之处,18世纪德国美学家康德在其《判断力批判》中,也提到过“自由游戏”的概念,但是,比较系统地提出游戏理论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则是18世纪德国美学家__ _。

《美学与人生》1145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学号:1510800213001 姓名:易宏伟层次:专升本 类别:网教专业:法学201 5 年12 月 课程名称【编号】:美学与人生【1145 】 A 卷 一、大作业题目:在下列题目中,请选择其中两个自己感兴趣的题目进行回答。每小题50分。 结合中西方关于美的论述和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你认为美是什么? 答:美是一个十分诱人的字眼儿,也是一个迷人的迷。古往今来,它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地连在了一起。大概所有的人都会同意生活中不能没有美,所以,人们说话,写文章也就经常要谈到美。于是,诸如“山河美”、“青春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等等,经常为人所道。但,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美已经十分清楚地了解了呢?不是的! 古希腊圣哲苏格拉底与希庇阿斯辩论“什么是美?”,最终未能给出一个终极而本质的定义,不得不慨叹:“美是难的”。直到科学昌明,哲学繁荣的现在,“美是什么”的问题仍是一个难解的“斯芬克司之谜”,仍在无休止的争论中。虽然无数的哲学家,美学家,思想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曾经从不同的途径进行过艰苦的探索,并提出了种种当时在他们看来最为理想的答案。但他们都未能最终摘下这颗美学皇冠上的明珠。回答“美是什么”之所以困难,是因为它所要求的并不是对个别对象作审美判断或作经验性的描述,而是要求在各种美的对象中找出美的普遍本质,或者在与非审美对象的比较中找出其特殊的本质。美并不是固定的,形而上的,在美的概念下,包含着各种性质上极不相同的事物。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如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各种劳动产品以至人物的品质、动作、相貌、表情、风度等等,都可以作为审美对象,都可以是美的事物。要在这些性质上极不相同的各种事物中概括出美的普遍本质,当然是极困难的。再则,美还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变化而相应地发展和变化着。在动态的时空结构中,由于时代和社会的不同,美的内涵极其价值意义也就很不一样。综上,正是美的概念内涵的宽泛性、复杂性甚至变易性给美的本质笼上了一层神秘的难以揭去的面纱。 有人认为美是主观的,他们认为只有人的主观情感,意识与对象结合起来,达到主客观的统一才能产生美,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椅子不为人坐就不成为椅子”。但这个观点遭到“客观论”者的反对,他们认为一个事物能不能成为审美对象,光有主体条件还不行,还需要对象上的某些东西,即这些事物本身具有的某种客观的审美性质或素质。于是他们反驳说:“为什么我们要坐在椅子上,不坐在一堆泥土上,因为泥土不具有椅子的可坐性。” 那么到底什么是所谓的“审美性质”或“素质”呢?为什么各种对称、均衡、节奏、秩序……能给我们美感,而丑陋、荒谬、芜杂却不能呢?把它归结为“无意”、“理性”、“鬼斧神工”吗?显然不行。传统的格式塔心理学派用主客体“同形同构”“异质同构”的学说来解释审美本质的根源和由来,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它却对人与对象在形式上的相互对应以及对象上的审美素质作纯生理上的解答,这显然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在这一点上做的最好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本质观。马克思把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把实践的观点引入知识论和唯物主义历史观,为科学阐明美的本质奠定了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按照这个方法论,要揭示美的本质,必须科学地说明人的本质,正确地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首先,人是自由创造的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的特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美的最终根源在于人的自由创造,在于劳动,或者说是一种“人化的自然。美是人的主体性,事物的客体性和

美学自考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感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C) A.培养审美能力 B.提高艺术鉴赏水平 C.成就身心健康的完美人生 D.规范社会文化 2.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表现的意象的主要特点是(D) A.虚拟性 B.敏感性 C.想象性 D.情感性 3.“天才”主要表现在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能力来创造(B) A.审美快感 B.意象 C.形式 D.物象 4.下面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B ) A.意象的完成,一定要其得到物化或物态化 B.意象完成后再物态化或物化 C.意象的完成与艺术品的传媒质料有关 D.意象的现实化与接受过程有关 5.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这可以说明美育是(A.) A.感性的 B.愉快的 C.不可抗拒的 D.自然而然的 6.不属于艺术存在动态流程中必然环节的是(A) A.艺术批评 B.艺术接受 C.艺术品 D.艺术创造 7.下列学说中,中西美学家的观点有共通之处的是(C) A.游戏说 B.模仿说 C.表现说 D.娱乐说 8.西方第一部关于美育的专著是(C) A.《论美书简》 B.《判断力批判》 C.《审美教育书简》 D.《美学》 9.人类审美意识赖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 A.人类的生产劳动 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 C.人类社会的分工 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 10.实验美学的代表人物是(B) A.立普斯 B.费希纳 C.布洛 D.丹纳 11.在朱光潜的美论中,“物”与“物的形象”的不同主要是(A) A.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客观的统一 B.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 C.前者是实在的,后者是虚幻的 D.前者属于内容范畴,后者属于形式范畴

《美学与人生》作业

《美学与人生》作业 1、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 A. 社会干预功能 B. 心理平衡功能 C. 道德教育功能 D. 娱乐消遣功能 答案:B 2、马克思把美学研究从康德重主观的方向重新转移到重客观的方向,这里的“客观”主要是指() A. 人所改造的自然界 B. 人所创造的物质产品 C. 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D. 外在的自然界 答案:C 3、“艺”在中国古代被解释为各种操作的本领与技能,这说明艺术品是一种()。 A. 精神产品 B. 物质产品 C. 自然物 D. 人工制品 4、“粗绢恶扇,败人意兴”这一现象与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的哪一层次有关?() A. 形式符号层 B. 物质实在层 C. 意象世界层 D. 意境超验层 5、“爱美是人的天性”的说法出自()。 A. 亚里土多德 B. 席勒 C. 柏拉图 D. 尼采 6、欣赏自然美景时“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体现了()。 A. 审美的非功利性 B. 审美的具象性 C. 审美的非自觉性 D. 审美的个 7、意大利历史学家、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史》一书中认为,美学学科的建立者不是鲍姆嘉通,应该是()。 A. 康德 B. 席勒 C. 鲍桑葵 D. 维柯 8、( )是德育主要依据。 A. 理想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 B. 现实的原则和情感的尺度 C. 现实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 D. 理想的原则和社会的尺度 9、维特根斯坦通常被认为是以下哪个美学流派的代表人物? A. 格式塔美学 B. 实验美学 C. 接受美学 D. 分析美学 10、古代文论家( )提出了“隐秀”说。 A. 钟嵘 B. 刘勰 C. 陆机 D. 司空图 11、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里的"解放"是指人的( )。 A. 创造性的发挥 B. 社会关系的解放 C. 生活方式的变革 D. 思想观念的自由

《美学》练习题

《美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从理论上说,美学是以一定的哲学理论为基础对()和()作出分析和阐释的理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及审美关系的价值体现——审美意识形态。 2、历史上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有多种不同的途径。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来探求美,其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是某种客观的(),其最大的合理性是抓住了美具有()这一特点;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黑格尔继承和发展了这一思想,他明确指出:美是();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的代表则是车尼雪夫斯基,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的命题,这一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与生活和美的复杂性不相匹配。 3、美的观念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美学要真正成为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对美的问题的探讨,就应当定位于()的维度与()的维度之间。着眼于审美意识形态和价值论美学的理论视野对美的本持作出表达,可以把美看成是以()为中介的意识形态属性或价值。 4、作为美的一个具体表现形态的形式美,同样是在以劳动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实践中,对象的形式方面通过情感的中介而逐步生成。具体来说,()、()和()的加工成为形式美产生的具体途径。 5、形式美的构成因素必然包含着形式的物性因素、形式的意识形态因素和形式的组合规律这三个基本因素。物性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与(),而形式美的总体规律是(),在其之下还有对称、比例、均衡、整齐、节奏等。 6、自然美是美学难题中的难题,关于自然美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客观派认为,自然美就在于()本身,与人无关。主观派则认为自然美的实质在于人的()。主客观流派认为,自然美的美既离不开(),又离不开(),自然美是两者查结合的结果。肯定美学关于自然美的主要观点可以表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命题:一是自然物都具有全面的肯定价值;一是自然物所具有的全面的肯定价值是不可比较和不可分级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自然美是()的结果。 7、我国关于自然美的审美观点源远流长,大致辞经历了由()说到()说,再到()说的发展历程。随着人们潜能的更高程度的实现,社会不断的进步,人与自然关系的持续提升,自然美的潜在价值必将被越来越多地挖掘出来。 8、社会美是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的美。社会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的美、()的美和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的美。人是社会美的基础和核心,而人的美又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即人体美和心灵美。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是自然美的最高表现形态,人的()则是社会美的最高表现形态。 9、社会审美意识是社会群体的审美意识,它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共同方面,在社会生活中有相当的稳定性,其内部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三是()。 10、艺术美是艺术作品的一种价值属性。艺术作品的价值结构可区分为三个层次,即艺术的

美学与人生

美学与人生 一、单选题 1、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是(A. 物质实在层 ) 2、以下不属于艺术品的基本特征的是( B. 他律性) 3、决定艺术品之所以为艺术品的关键层次是( A. 意象) 4、艺术意象是一种(C. 精神的存在 ) 5、当人心境压抑时,去观看喜剧表演,用笑来冲淡郁闷,从而保持情绪的稳定,这是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B. 心理平衡功能 ) 6、曾以典型的“无我”创作方式闻名的作家是( D. 梅里美) 7、在中国近代美学史上,将“意境”范畴发展为“境界”的美学家是( A. 王国维) 8 白华 ) 9、被比作“水中盐、蜜中花”的美感心理要素是( B. 理解) 10、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构成的一种( A. 精神关系) 11 12、以下陈述不属于席勒所作出的是(B. “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这就是审美王国的规律。” ) 13、、决定着美的生活内容和文化深度的是以下哪个层面(D. 社会历史层 )。 14、西方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是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的( A. 伊安篇 ) 15、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学科的独立,其时间是在( D. 1750年 ) 16、相当于“优美”这一范畴的中国概念是( D. 阴柔之美)。 17、文艺“游戏说”的代表人物是( A. 康德)。 18、第一次提出“崇高”这一概念的人是( A. 朗吉弩斯)。 19、提出文艺创作“模仿说”的人是( C. 柏拉图)。

20、提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人是( C. 庄子)。 21、提出审美的“第六感官”这一概念的人是( A. 夏夫兹博里)。 22、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的人是( D. 黑格尔)。 23、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的先秦诸子是( D. 孔子)。 24、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B. 秩序、匀称与明确)。 25、下列著作的作者是康德的是(C. 《判断力批判》)。 26、法国考古学家雷纳克认同的文艺起源说是(A. 巫术仪式说)。 27、下列人物属于文艺模仿说代表人物的是(D. 亚里士多德) 28、下列作家属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是(A. 杜甫)。 29、被称为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的是(A. 诗言志)。 30、提出艺术是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之一的人是(A. 马克思)。 31、苏珊·朗格提出的文艺本质说是(D. 符号说)。 32、认为文艺是“模仿的模仿”的人是(C. 柏拉图)。 33、强调“尽善尽美”的是(B. 孔子) 34、提出“诗言志”的著作是《 C. 《尚书》》。 35、汉代《说文解字》里“美”字的意思是(D. 羊大为美) 36、认为崇高在于“无形式”的人是(A. 康德) 37、庄子的美学观是(B.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38、提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的人是(A. 亚里士多德)。 39、最早区分“美本身”与“美的东西”的人是( D. 柏拉图)。 40、提出“劳动创造了美”的是(B. 马克思)。 41、黑格尔的美学观是(A. 美是理念的感性现象)。 42、第一次把优美与崇高并列,将其作为两个主要审美范畴进行论述的是(D. 博克) 43、“美学之父”是( C. 鲍姆嘉通)。

(完整word版)美学题库

《美学原理》题库 绪论:什么是美学 ?填空题 ?美学学科的名称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首次提出。 ?康德关于美学的一部名著书名叫(《判断力批判》)。 ?中国古典美学的三个黄金时代分别是(先秦)、(魏晋南北朝)和(清代前期)。 ?中国美学的真正起点是(老子),他开创了(道家)美学的传统。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倡美育的思想家。 ?在唐、五代和宋元时期,中国古典美学除了儒家美学、道家美学这两条线之外,(禅宗)对中国古典美学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中国近代美学的三大家是(梁启超)、(王国维)和(蔡元培)。 ?中国现代美学两大代表性人物是(朱光潜)、(宗白华)。 ?在中国当代美学第一次热潮中出现了四大美学流派,他们分别是以蔡仪为代表的(客观派),以高尔泰、吕荧为代表的(主观派),以朱光 潜为代表的(主客观统一派)派和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和社会 性统一派)。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 ?名词解释 ?审美活动P13-15 1.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人性的需求。没有审美活动,人就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2.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人生体验活动。这个意象世界照 亮一个本然的生活世界。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人获得心灵的自由。在这个以意象世界为对象的体验活动中,“真”、“善”、“美” 得到了统一。 3.审美活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它在人类历史上发生、发展,它受人类 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审美活动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总括起来,我们可以说,,审美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文化活动,它的核心是以审美意象为对象的人生体验。在这种体验中,人的精神超越了“自我”的有限性,得到一种自由和解放,回到人的精神家园。从而确证了自己的存在。 ?美学P16-19 (一)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美学属于人文学科,从大范围来讲,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生活世界,是人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从这里引出美学的两个特点:第一,美学与人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美学的各个部分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人生和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第二,美学和每个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研究美学要注意各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差异。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答案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艺术的首要功能是( D ) A.娱乐功能B.政教功能 C.文化交流功能D.审美功能 2.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是( A ) A.意象世界层B.形式符号层 C.物质实在层D.意境超验层 3.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的美学家是( C ) A.燕卜荪B.艾略特 C.克莱夫·贝尔D.艾布拉姆斯 4.载道说和娱乐说界定艺术的角度是( C ) A.艺术的本质B.艺术的形态 C.艺术的起源D.艺术的功能 5.西谚云:“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理解具有(D )A.直观性B.无目的性 C.普遍性D.多义性 6.提出“蛇形线是最美的线条”这一命题的美学家是( C ) A.休谟B.洛克 C.荷加兹D.夏夫兹博里 7.关于审美惊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它是一种鲜活的生命感 B.它是一种理性的求知欲 C.它主要表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召唤 D.它与被打断的生活之间依然保持一种内在的深刻联系 8.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 D ) A.生殖活动B.劳动生产活动 C.狩猎活动D.巫术礼仪活动 9.审美理想作为一种人生修养( D ) A.是人所独有的一种具有内在必然性的生命需要 B.是人的本质的一种内在规定性 C.具有直接的社会影响力 D.直接使审美活动成为主体人生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 C ) A.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B.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 C.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D.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11.灵感理论在中国古代主要表述为( D ) A.迷狂说B.神灵凭附说 C.代神立言说D.“顿悟”与体“道” 12.孕育意象的第一步往往是( C ) A.艺术敏感B.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C.主体接触客体并受感动D.对于艺术技巧的运用和理解13.接受主体的主体性来源于( B ) A.艺术品的“物化状态”B.接受者的“期待视野” C.创作者的“理想形象”D.主客体的“情景关系” 14.美育的功能之一是( B )

浅析美学与人生

浅析美学与人生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美学是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科学。作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美学课的重点是介绍人类审美活动的最基本情形,切实培养大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是大学美育中的基础理论课程,面向全校文理科各专业学生开放。只要你爱美,它就与你有关 蒙那丽莎的微笑 文里的西施,是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传说此女绝色盖世无双,有沉鱼落燕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席美女-------中华第一美女。女性美的理想标准是什么?整体全面的美应该怎么要求?明张潮的《幽梦录》提到:“以花为貌,以柳为态,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肌肤,以秋水为姿色,以诗词为情肠。”这可谓是美女的最高境界,只是能达到者太少。 可是传说毕竟只是传说,我们都没有亲眼所见。虽说黄金有价,美貌无价,但是这也只是对外表的一个片面的标准。西地简单的认为:“美的女性应该脂粉气和书卷气兼而有之。云鬓蓬松,秋水映人,唇红眉黛,容颜娇媚,亭亭玉立,楚楚动人,翩若惊鸿,袅如春风,外在美固然很重要,这些也都是令人喜爱的,但是如花似玉,还要有智慧灵气,琴心诗韵。作到双绝,才能达到最美。她应该是整体的,多样统一的,内外俱佳才好。一个女人当其容貌.形体.衣着.发型和心灵.思想.才智.谈吐达到和谐统一时,她才是最全的美,即“美是和谐” 那么谁才是最美的女性呢?海伦?东方人不愿意,西施?西方人连连摆手“no!no!no!”有没有共鸣呢?有没有统一呢? 在美学、文艺学领域,人们常用“理性”、“非理性”、“新理性”、“实践理性”、“价值理性”、“交往理性”、“理性主义”等概念表述、阐发某种观念和思想。但问题在于,人们所使用的是否为同一个“理性”概念?答案显然并非如此。实际上,在人们的日常用语和学术语汇中,“理性”既是使用最频的一个概念,同时又是一个最富有歧异性、多义性的范畴。显然,如果不对理性的内涵范式加以仔细甄别、辨析和厘定,就容易造成理解上的混乱和阐释上的错误,从而影响文艺美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因此,对“理性”这一文艺美学关键词的学理内涵加以初步辨析,以使该概念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明晰化和学术化,便成了努力追求的一个目标。人的存在无非是在两个基本维度上展开的:一个是自然性的维度,再一个是精神性的维度。这两个维度之间所存在的张力与平衡构成了人类的存在的丰富性。而精神性更能体现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真正价值和独特意义。美学从起源上应属哲学,它内涵艺术美学、科学美学、设计美学和哲学美学,它与人生有着诸多不容忽视的潜在的联系。 在人类的精神发展史上,文学艺术、美与人生之间永远抹不掉某种永久性的精神纽带。早在石器时代,史前艺术就以对生存的理解取向而昭示于世人。而据文献记载,从周易开始就表达了富于美学意蕴的人“生”的观念,此后,重“生”、乐“生”的观念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础。中国古代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美不自美,因人而彰” 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是人生学。 那么,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呢?完美的生活也就是艺术的生活,而艺术的生活即本色的生活。那就是“风行水上,自然成纹”,在什么地位,是怎样的人,感到怎样情趣,便现出怎样言行风采,叫人一见就觉其谐和完整,这才是艺术的生活。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又因为他过的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超越名利,不做作,不虚

美学原理试题及答案

美学原理试题 第一套 ★单选题:> 当艺术形象具有了()时,也就具有了艺术价值。 A、美好的形象 B、内在的情感 C、独特的思想 D、深刻的意义 ★单选题:> 最早的史前壁画是()。 A、拉斯科岩洞壁画 B、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 C、沧源司岗里崖画 D、撒哈拉地区壁画 ★单选题:> 绘画与雕塑相比有更多的()。 A、客观性 B、主观性 C、寓意性 D、写实性 ★单选题:> 在审美创造中,直接决定作品价值的是()。 A、审美联想力 B、审美知觉力 C、审美理解力 D、审美想象力 ★单选题:> 在西方美育思想史上,第一个提出了“寓教于乐”思想的是()。 A、贺拉斯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单选题:> 在艺术接受中,意象的重建过程主要在于()。 A、读 B、悟 C、观 D、品 ★单选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这段古诗中意象的类型是()。 A、仿象 B、兴象

C、喻象 D、抽象 ★单选题:> 古人云:“粗绢恶扇,败人意兴“。在艺术品的层次结构中,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 A、物质实在层 B、形式符号层 C、意象世界层 D、意境超验层 ★单选题:> “环肥燕瘦“十分生动地说明了审美现象具有()。 A、历史性 B、民族性 C、阶级性 D、地域性 ★单选题:> 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单选题:> 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单选题:> 与美学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当推()。 A、哲学、语言学、精神分析学、社会学 B、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C、哲学、教育学、现象学、文化人类学 D、哲学、文艺学、阐释学、符号学 ★单选题:> 《庄子·达生》中讲了“佝偻者承蜩“的故事,说佝偻者“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这可以用来说明直觉()。 A、直接性 B、突然性 C、专注性 D、透明性 ★单选题:> 美育的最终目的是()。 A、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B、培养人的创新能力

西南大学 《美学与人生》作业4答案

1、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主要形态有哪些? 答:有两种,一种从客观的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根源;另一种从精神中去寻找美的根源。此外,还有游移于上述两者之间的种的各种折衷、含混的说法。马克思主义主张从人地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改造中去寻找美的根源。 2、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客观社会性,就是说,美既是客观的,又是社会的,它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又不是脱离人的社会生活的纯粹的自然存在的东西。 (2)个别形象性,就是说,一切审美对象必须是个别的,具体的,形象的,人们可以通过感觉、知觉、直觉等一系列审美心理活动直接感受得到的,否则就无法进入人的审美领域。(3)感染性,就是说,美具有诱人的魅力,美的事物作为实践的产物,积淀着人的个性、智慧、才能、理想和情感等;因此,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自己的情感和理想社会与审美对象相调和而引起感情波动或浓烈的感情向纵横方向扩充,这就是感染性的实质。 (4)社会功利性,美既有非功利性超功利性的一面,又有社会功利性的一面,从个体美感的瞬间心理特点来看,是非功利或超功利;从美所包含的内容来看,又具有功利性,这种功利性是隐蔽的、曲折的、往往不为审美主体所察觉。 3、审美活动产生的前提是什么? 答:(1)美感的存在必须以人的审美能力存在为前提,一个人的审美能力包括 先天的感官感受能力和后天的学习辨识能力。 (2)美感的产生要以人的审美需要的存在为前提,马斯洛需要层次。 (3)必须要有审美的态度。所谓审美的态度就是一种非功利性的非抽象逻辑的非科学式的态度,从功利中解放出来从科学探索中解放出来,从而在自由的心态下只注重事物的整体形式本身,在自己的直觉感知活动和想象、情感活动等心理活动中获得精神的陶醉和快乐愉悦。(4)美感的存在,是以人的审美心理的存在为基础的。 (5)美感的存在需要一定的审美环境。 4、简述美学史上 4种关于喜剧性的理论。 答:①康德是从喜剧的心理效应来论述喜剧发生原理。 ②黑格尔从矛盾冲突的观点出发,在悲剧与喜剧的比较之中揭示喜剧产生的原因,显得更加深刻和切合喜剧的本质。 ③马、恩:认为喜剧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它是新事物在取得胜利后或即将取得胜利时对旧事物的否定,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 ④巴赫金,提出了著名的“狂欢化”思想,认为与喜剧文化相关的狂欢文化和怪诞风格,具有解构意识形态和社会秩序的功能。 5、怎样理解崇高的内涵? 答:崇高的内涵是: ①人与自然的对立与超越。 ②人与社会的对立与超越。 ③艺术作品的崇高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