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教法实验报告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中教法实验报告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中教法实验报告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且不少于1/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⑶点: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禁止用已燃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

⑷灭:用完后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不能用嘴吹。若为塑料灯帽则直接盖下去,若为玻璃灯帽,则盖下去之后需要再次拿起盖下去,盖灯帽时应斜着盖。

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日期 2015年4月2日;五周周四,下午;姓名学号成绩

部分。焰心含有乙醇蒸汽;内焰与空气没有充分接触,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使火焰更为集中。

小结: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通过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

2、新的灯芯可能由于吸收酒精不够,难以点燃,故可以用灯芯头沾取少量酒精,便于点燃,但要注意不能有酒精滴出。

3、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二、试管的使用

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思考与练习:

⑴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

⑵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

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试管

拿手持试管

手抓于试管上半部

试管架夹持试管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据试管

口1/3处,加热时手持长柄。

取用

取用固体粉末或细小颗粒

先将试管放平,用洁净的药匙或V

型纸槽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直立,使药品全部滑落到试管底。

取用固体颗粒

水平放置试管,用镊子夹取固体药品放在试管口,慢慢竖立起试管,使药品缓慢滑落至试管底部。

取用

体用滴管取用少量液体(滴取法)

滴加液体时,用无名指和中指夹住

滴管颈部,将滴管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管不能伸入所用的容器中。滴加液体不超过试

试剂瓶倾倒较多液体(倾倒法)

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塞要倒放在桌面,标签纸朝向手心,手略斜持试管,将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倒入。

管容量的1/2。

加热

固体加热

先预热试管,在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注意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液体加热

先预热试管,在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注意试管口应向上倾

气体

集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补充注意事项:

1、使用试管夹夹取试管时,应该从试管底部套入,取出时也应由试管底部取出。

2、取用固体粉末时,应注意纸槽的长度和宽度。宽度不能过大,否则塞不进试管,亦不能太窄,否则药品易洒出。长度不能太短,否则伸不到底部,药品易粘在壁上,过长取用不方便。

3、用试管夹夹取试管加热时,注意短柄朝上,可以看得到防止不小心按到,试管滑落。

4、用试管加热固体药品前,可用手指轻轻弹开药品,是药品平铺均匀。

5、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试管应该尽可能竖直,利于空气充分排出。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使用的导管不需要太长,否则收集完取出时不方便,易有气体露出。

三、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的转换、氧化铜的制备

1.实验目的:

初中生:认识结晶水合物,了解结晶水合物受热易失去结晶水,学会五水硫酸铜与无水硫酸铜、盐与碱、碱与碱性氧化物的相互转换关系。

高师生:熟练掌握应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固体、液体的操作,动作不仅要规范,而且要娴熟。学会边操作示范边向学生讲述,把讲述实验操作的要点与实验操作的演示有机的结合起来。

2.实验原理(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⑴ 硫酸铜晶体( 蓝 色 颗粒

状)

无水硫酸铜(

白 色 粉末 状):

CuSO 4?24+5H 2O

⑵无水硫酸铜 氧化铜(黑色块/粉末状):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

2==CuO+H 2O

3.相关知识与技能:硫酸铜晶体,无水硫酸铜的性质,酒精灯的使用,固体药品的取用,试管夹的使用方法;滴管的使用方法,仪器的安装程序。

4.实验用品:药品:五水硫酸铜晶体、蒸馏水、氢氧化钠溶液 仪器: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5.实验操作步骤

6.实验注意事项:

试管安装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加热要缓慢,均匀,温度不能过高,硫酸铜变白后即停止加热。因为:无水硫酸铜加热至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

如果五水硫酸铜晶体在试管底部铺得较长,则应如何加热从试管底部逐渐向试管口加热。

四、硝酸钾与碳的反应

先查阅硝酸钾的熔点(℃);画出实验装置图,并描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1)取一药匙硝酸钾固体于试管中,直立试管,并用酒精灯加热至熔融状态。

(2)夹取一黄豆大小的木炭放进试管。【在通风处进行】

实验现象:

硝酸钾融化,放进木炭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有气泡产生,木炭变红并且剧烈燃烧,不断跳动,发出红光,直到木炭完全燃尽,冒出大量的烟。溶液由最初的无色变为浅黄绿色,冷却后析出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

硝酸钾受热融化分解为亚硝酸钾和氧气,加入木炭后,木炭受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推动木炭向上运动,又由于重力作用木炭下落,故木炭上下跳动。

反应方程式:

2KNO

3+S+3C == K

2

S+N

2

+3CO

2

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不同现象探究

实验步骤:取4根试管,分别按下表比例滴加CuSO4、NaOH,观察现象。A液CuSO4(L) B液NaOH (2mol/L)

实验现象讨论与分析:

编号一:

发生反应:2NaOH+CuSO4==Na2SO4+Cu(OH)2↓,由于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比例是1:1,硫酸铜是过量的,故反应后的沉淀除氢氧化铜外,还有应是CuSO4·3Cu(OH)2沉淀,加热后,氢氧化铜不稳定,发生分解生成氧化铜黑褐色沉淀。

编号二:

2NaOH+CuSO4==Na2SO4+Cu(OH)2↓,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物质的量之比近似1:2。所得反应产物为蓝色絮状沉淀,久置后上层溶液无色,即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与水。加热后氢氧化铜分解生成黑褐色的氧化铜。

编号三:

此时氢氧化钠有点过量,沉淀的颜色较深,这是因为除了有氢氧化铜沉淀外,有一部分氢氧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铜络合,生成了四羟基合铜酸钠络合物,但只是少量。加热后,由于氢氧化铜不稳定,受热分解产生黑褐色沉淀。

编号四:

氢氧化钠严重过量,往硫酸铜中加入氢氧化钠,可以看到,先生成蓝色絮状物,再逐渐溶解,最后变为蓝紫色溶液,加热后,没有黑褐色沉淀生成,或者可能要等较久,不能很快的出现黑褐色沉淀。理论上不产生黑色沉淀,但实际上生成了少量黑色沉淀,分析可能的原因为,硫酸铜溶液浓度过高。

六、实验反思

本周开始,同学们开始上台讲课,在实际操作演示中,很多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得到了提醒,例如,滴加溶液的时候手指不要挡到试管,可以让学生看得更加清楚。这提醒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严格要求自己的操作,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验。

在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不同现象探究中,编号四试管出现了黑色沉淀,于理论现象有些许差别,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可能遇到于理论不同的实验结果,首先我们应该自己有过硬的知识,能够科学地解释现象偏差的原因,其次,我们可以不直接跟学生解释,而是引导学生一部部分析,于学生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例 1、菊珍、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与实 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菊珍、华山 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师大学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 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 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 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 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 (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统计结果

最优化实验报告

最优化方法 课程设计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成绩: 2017年 5月 21 日

目录 一、摘要 (1) 二、单纯形算法 (2) 1.1 单纯形算法的基本思路 (2) 1.2 算法流程图 (3) 1.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4) 二、黄金分割法 (7) 2.1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思路 (7) 2.2 算法流程图 (8) 2.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9) 2.4 黄金分割法应用举例 (11) 三、最速下降法 (11) 3.1 最速下降法的基本思路 (11) 3.2 算法流程图 (13) 3.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3) 3.4 最速下降法应用举例 (13) 四、惩罚函数法 (17) 4.1 惩罚函数法的基本思路 (17) 4.2 算法流程图 (18) 4.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8) 4.4 惩罚函数法应用举例 (19) 五、自我总结 (20) 六、参考文献 (20)

一、摘要 运筹学是一门以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为对象,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研究各类有限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并提供优化决策方案的科学。通过对数据的调查、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及具体模型的建立。收集和统计上述拟定之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商业、军事、决策等各个领域,而最优化模型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国防、建筑、通信、政府机关等各个部门及各个领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迅速进步为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的软件也在飞速发展。其中,MATLAB软件已经成为最优化领域应用最广的软件之一。有了MATLAB 这个强大的计算平台,既可以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OptimizationToolbox)中的函数,又可以通过算法变成实现相应的最优化计算。 关键词:优化、线性规划、黄金分割法、最速下降法、惩罚函数法

数据库实验2实验报告 2

数据库第二次试验报告 PB10011020 刘思轶实验内容 本实验有两个可选题目,旅游出行和药品免疫库。本程序即为旅游出行的一个实现。 实验原题摘要如下 数据关系模式: 航班FLIGHTS( String flightNum, int price, int numSeats, int numAvail, String FromCity, StringArivCity); 宾馆房间HOTEL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Rooms, int numAvail);出租车CARS( String location, int price, int numCars, int numAvail);客户CUSTOMERS( String custName); 预订情况RESERVATIONS( String resvKey, String custName, int resvType) 系统基本功能: 1.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和客户基础数据的入库,更新(表中的属性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添加)。 2.预定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 3.查询航班,出租车,宾馆房间,客户和预订信息。 4.查询某个客户的旅行线路。 5.检查预定线路的完整性。 6.其他任意你愿意加上的功能。 程序功能 本系统由旅行服务提供商运营,发布在支持PHP + MySQL 的服务器上。 系统默认有三个角色,游客、用户和管理员。它们的权限如下 1、游客 查询当前航班、旅馆和出租车的预订情况; 2、注册用户 游客的所用权限; 查询当前预订; 预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退订航班、旅馆和出租车。 打印旅行路线 检查预定路线的完整性。 检查航班的完备性 3、管理员 注册用户的所用权限

中教法实验报告

自感现象的相关实验研究 ——唐志根20082301053 ——邓明勋20082301114 实验目的:演示自感现象。 实验要求: 1、利用数据采集器研究通断电自感现象; 2、研究通断电自感过程中的实质以及一些异常现象。 实验原理:电路图下: L1 K2 L1 K1 实验没有用朗威系列电学实验板EXB-11,而是对原实验板进行了改装,即如上图。 实验器材:朗威DISLab、计算机、科技制作自制实验板学生电源、导线。 实验过程: 1、将两只电压传感器分别接入数据采集器; 2、将电压传感器与实验板中的U1、U2 连接; 3、接通电源,闭合开关k1、k2。 (1)给小灯泡L2并联一个小电阻,观察自感现象 1>调节滑动变阻器R2(给L2并联一个小电阻),并调节R1,使得小灯泡L1、 L2的亮度相同。断开开关K1; 2>启动“组合图线”,增加图线“时间-电压1”与“时间-电压2”,将两条 图线设置为不同颜色,点击“停止”与“开始”,使两路信号同步;调节R1 使得U1和U2的幅值相等,断开开关K1。点击“开始”,先闭合再断开开关K1, 得到如下图象: (红色为U2,绿色为U1)

并联小电阻时 接通时数据, 红色框为导通 瞬间。

由图象明显看到了通电自感与断电自感现象: 接通电源的瞬间U1和U2没有即刻达到最大值,而是分别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值,两者的最大值相等,但是U2却比U1先到达最大值,这是什么原因呢?按常理,应该是一通电,U1便立刻到达最大值,而U2经历一段时间后才到达最大值。经查找资料以及小组讨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这是由于小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缘故,首先,L2由于并联了一个小电阻,而且受到电感的作用,其电流的变化比较慢所以出现弛豫现象。而相对而言,为什么U1也出现弛豫现象呢? 我们经过分析,原因可能有二: 一可能是由于两个灯泡亮度要匹配,由于L2被并联的小电阻限流,电流较小,而对于L1,则前面串联的电阻要调大,而本身变阻器上面的电阻线圈也相当于一个电感, 所以也会有迟并联小电阻时断开时数据,红色框为断开瞬间。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 筹 学 实 验 报 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11-2班 姓名:石慧婕 学号:311110010207

实验一线性规划 一实验目的 学习WinQSB软件的基本操作,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方法,重点在于单纯形法的应用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安装WinQSB软件,了解WinQSB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管理操作,熟悉软件界面内容,掌握操作命令。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建立线性模型,输入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求解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三实验步骤 1.将WinQSB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在WinQSB文件夹中双击setup.exe。 2.指定安装WinQSB软件的目标目录(默认为C:\ WinQSB)。 3.安装过程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单位名称(任意输入),安装完毕之后,WinQSB菜单自动生成在系统程序中。 4.熟悉WinQSB软件子菜单内容及其功能,掌握操作命令。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启动程序开始→程序→WinQSB→Linear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某工厂要用三种原材料C、P、H混合调配出三种不同规格的产品A、B、D。已知产品的规格要求,产品单价,每天能供应的原材料数量及原材料单价分别见下表1和2。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利润收入为最大? 表1 产品名称规格要求单价(元/kg) A 原材料C不少于50% 原材料P不超过25% 50 B 原材料C不少于25% 原材料P不超过50% 35 D 不限25 表2 原材料名称每天最多供应量(kg)单价(元/kg)

太原理工大学多媒体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项目:《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实验实验地点:思贤楼1108 专业班级:学号:2012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廖丽娟 2015年12月6日

太原理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4)Rm格式 Rm是RealMedia文件的简称。 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Media,是目前在Internet上相当流行的跨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多媒体应用标准,它采用音频/视频流和同步回放技术来实现在Intranet上全带宽地提供最优质的多媒体,同时也能够在Internet上以28.8Kbps的传输速率提供立体声和连续视频。 4.硬件准备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中的音频处理工作主要借助声卡,从对声音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直到声音媒体文件的回放这一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声卡。声卡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声音文件的处理、音调的控制、语音处理和提供MIDI接口功能等。 进行录制音频信号所需的硬件除了声卡,还有麦克风、音箱以及外界的音源信号设备(如CD唱机、录音机等),把麦克风、音箱、外界音源信号设备与声卡正确连接完成硬件准备工作。 【实验步骤】 1.准备一段语音文件,本次实验使用机器猫的一段无音乐文件,文件名为机器猫.wav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导入该语音素材: 2.使用“另存为”命令分别以A/mu-Law Wave、Microsoft ADPCM、PM3格式进行保存。将各种格式的语音文件的声音参数(如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压缩算法、压缩前后的数据量等)以表格的形式记录: 采样频率量化精度压缩前压缩后压缩率A/mu-Law 44.1K/hz 8位 1.56 MB 218K 13% Wave Microsoft 44.1K/hz 4位 1.56 MB 402K 25% ADPCM PM344.1K/hz 1.56 MB 799K 50% 3.使用声音编辑软件(如Cool Edit)对语音进行降低噪声处理的方法:首先,导入要处理的波形文件,在单轨编辑区内,点击波形水平放大按钮将波形水平放大,找出一段适合用来作噪声的采样波形,选中采样波形,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

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题目:数据库实验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210班 学号: U9 姓名:候宝峰 指导教师: 报告日期: 2015-06-0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数据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数据更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用SQL语句完成下述查询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DBMS综合运用(部分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学习sqlserver的两种完全备份方式:数据和日志文件的脱机备份、系统的备份功能(选做)。.........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学习系统的身份、权限配置操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了解SQLSERVER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函数实现过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实验问题及解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实验心得...........................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SQL操作(部分选做) 1)数据定义 参照下面的内容建立自己实验所需的关系数据 创建三个关系: 商品表【商品名称、商品类型】 GOODS【GNAME char(20),GTYPE char(10)】 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品类型为(电器、文具、服装。。。) 商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 PLAZA【PNAME char(20),PAREA char(20)】 主关键字为商场名称。所在地区为(洪山、汉口、汉阳、武昌。。。) 销售价格表【商品名称、商场名称、当前销售价格、目前举办活动类型】 SALE【GNAME char(20),PNAME char(20),PRICE FLOAT,ATYPE char(10)】主关键字为(商品名称、商场名称)。举办活动类型为(送券、打折),也可为空值,表示当前未举办任何活动。表中记录如(‘哈森皮靴’,‘亚贸广场’,200,‘打折’),同一商场针对不同的商品可能采取不同的促销活动。 create table goods(gname char(20) primary key,gtype char(10)); create table plaza(pname char(20) primary key,parea char(20)); create table sale (gname char(20), pname char(20), price FLOAT, atype char(10)check (atype in('送券','打折','')), primary key(gname,pname), foreign key(gname)references goods(gname), foreign key(pname)references plaza(pname)); 图1 goods表 图2 plaza表 图3 sale表 2)数据更新 (1)向上述表格中用sql语句完成增、删、个、改的操作;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1、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究 与实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 陈菊珍、刘华山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 (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允许其予以补充。 (四)制定辅导方案 辅导分为两类,一类为主题讨论、人为情境训练,共9次,每次分为理论研讨、情境训练和行动作业三个环节。另一类为真实情境训练活动。 (五)实施团体辅导 对实验组实施14次团体辅导,持续7周。 (六)实施后测 团体辅导结束后,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后测。 (七)统计分析 运用王建中教授开发的WJZ心理测量和统计软件对前后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师生评价、自我评价,评估团体辅导方案及其实施的有效性。 二、结果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统计结果 (二)青年性格问卷统计结果

运筹学实验报告1

运筹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要求:学会在Excel 软件中求解。 实验目的:通过小型线性规划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熟练掌握并理解所学方法。 实验内容: 题目: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区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数如下;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区段一开始上班,并连续工作八小时,问该公交线 路至少配备多少名司机和乘 务人员。列出这个问题的线 性规划模型。 解:设Xj 表示在第j 时间区段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班次 时间 所需人数 1 6:00-10:00 60 2 10:00-14:00 70 3 14:00-18:00 60 4 18:00-22:00 50 5 22:00-2:00 20 6 2:00-6:00 30

。 6-10 10-14 14-18 18-22 22-2 2-6 1 X1--- X1 2 X2--- X2 3 X3--- X3 4 X4--- X4 5 X5--- X5 6 X6 X6--- 60 70 60 50 20 30 所需人 数 Min z=x1+x2+x3+x4+x5+x6 St: x1+x6>=60 X1+x2>=70 X2+x3>=60 X3+x4>=50 X4+x5>=20 X5+x6>=30 Xj>=0,xj为整数, j=1,2,3,4,5,6

过程: 工作表[Book1]Sheet1 报告的建立: 2011-9-28 19:45:01 目标单元格(最小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1 min 0 150 可变单元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3 x 0 45 $C$3 x 0 25 $D$3 x 0 35 $E$3 x 0 15 $F$3 x 0 15 $G$3 x 0 15 结果:最优解X=(45,25,35,15,15,15)T 目标函数值z=150 小结:1.计算机计算给规划问题的解答带来方便,让解答变得简洁;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实验报告(DOC 55页)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实验报告 项目名称视频点播与实时 流媒体传输系 统搭建与设计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307班 学号3901130721 姓名谭淇蔚 实验成绩: 批阅教师:

2015年12 月9 日 实验1-2《视频点播与实时流媒体传输系统搭建与设计》实验学时:2 实验地点:二综x204 实验日期:2015年12月9日星期三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训练学生对网络多媒体系统的综合性认知,熟悉相关软硬件的使用以及关键组件的设计与开发。 二、实验内容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 2.进一步采用Media Encoder实现实时广播(Real Time Broadcast)系统。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前预习Windows服务器的基本管理方法(主要包含用户管理、服务管理等) 2.准备若干流媒体格式文件(数量在3个以上,含WMV、WMA等格式) 3.分组完成各项实验任务(3人一组) 5.做好实验记录(保存各类实验数据和截图) 四、实验步骤 视频点播系统: 1.配置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 2.创建点播站点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视频广播系统: 1.安装视频与音频实时捕获装置 2.配置Windows Media Encoder 2.在服务器创建广播站点并连接Encoder

3.设计客户端页面(含脚本程序) 4.在远端浏览器中测试系统 5.验收 五、实验结果 1.采用Windows Media Service服务、Web服务实现一个视频点播系统原型,并对客户端页面进行适当设计(主题、风格自选)(1) 改变菜单开始样式 点击鼠标右键,选择属性。 弹出属性框,然后选择样式。

编译方法实验报告(中间代码生成器的设计)

编译方法实验报告 2011年10月

一、实验目的 熟悉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分析与中间代码生成原理。 二、实验内容 (1)设计语法制导翻译生成表达式的四元式的算法; (2)编写代码并上机调试运行通过。 输入——算术表达式; 输出——语法分析结果; 相应的四元式序列。 (3)设计LL(1)分析法或LR(0)分析法的属性翻译文法,并根据这些属性翻译文法,使用扩展的语法分析器实现语法制导翻译。 三、实验原理及基本步骤 ●算术表达式文法: G(E): E →E ω0 T | T T →T ω1 F | F F → i | (E) ●文法变换: G’(E) E →T {ω0 T} T →F {ω1 F} F → i | (E) ●属性翻译文法: E →T {ω0“push(SYN,w)” T “QUAT”} T →F {ω1“push(SYN, w)” F “QUAT”} F →i “push(SEM, entry(w))” | (E) 其中: push(SYN, w) —当前单词w入算符栈SYN; push(SEM, entry(w)) —当前w在符号表中的入口值压入语义栈SEM; QUA T —生成四元式函数 i.T = newtemp; ii.QT[j] =( SYN[k], SEM[s-1], SEM[s], T); j++; iii.pop( SYN, _ ); pop( SEM, _ ); pop( SEM, _ ); push( SEM, T ); ●递归下降子程序: 数据结构:SYN —算符栈; SEM —语义栈;

四、数据结构设计 使用递归的结构进行四元式的设计,同时,运用堆栈结构将四元式的输出序列打印出来 while ( exp[i]=='+' || exp[i]=='-'){ syn[++i_syn]=exp[i]; //push(SYN,w) i++; //read(w) T(); quat();} while ( exp[i]=='*' || exp[i]=='/'){ syn[++i_syn]=exp[i]; //push(SYN,w) i++; //read(w) F(); quat();} void quat(){ strcpy(qt[j],"(, , , )");

运筹学线性规划实验报告

《管理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6年 04月 21日—— 2016 年 05 月 18 日

3.在点击“新建”按钮以后,按软件的要求输入目标函数个数和约束条件个数,输入目标函数级约束条件的歌变量的系数和b值,并选择好“≤”、“≥”或“=”,如图二所示,最后点击解决

4.注意事项: (1)输入的系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但不能是分数,要把分数化为小数再输入。(2)输入前要合并同类项。 当约束条件输入完毕后,请点击“解决”按钮,屏幕上讲显现线性规划问题的结果,如图所示

5.输出结果如下

5.课后习题: 一、P31习题1 某家具公司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组合柜,每种组合柜需要两种工艺(制白坯和油漆).甲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6工时,油漆8工时:乙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12工时,油漆4工时.已知制白坯工艺的生产能力为120工时/天,油漆工艺的生产能力为64工时/天,甲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200元,乙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为240元. 约束条件: 问题: (1)甲、乙两种柜的日产量是多少?这时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由实验过程中的输出结果得甲组合柜的日产量是4个,乙的事8个。 . 0,0,6448,120126;240200 z max ≥≥≤+≤++=y x y x y x y x

(2)图中的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什么? 答: 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约束条件2中,每增加一个工时的油漆工作,利润会增加13.33元。 (3)对图中的常数项围的上、下限的含义给予具体说明,并阐述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答:当约束条件1的常数项在48~192围变化,且其他约束条件不变时,约束条件1的对偶价格不变,仍为15.56;当约束条件2的常数项在40~180围变化,而其他约束条件的常数项不变时,约束条件2的对偶价格不然,仍为13.333。 (4)若甲组合柜的利润变为300,最优解不变?为什么? 答: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会变,因为甲组合柜的利润增加,所以总利润和对偶价格增加;甲、乙的工艺耗时不变,所以甲、乙的生产安排不变。 二、学号题 约束条件: 无约束条件 (学号)学号43214321432143214321 0 0,30 9991285376)(53432ma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7606165060~5154050~414 )30(40~313)20(30~21210 20~11 10~1)(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不变学号规则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教育实验报告范例 1、陈菊珍、刘华山:《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 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研究》,载《教育研 究与实验》,2005年第2期。 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不良现状的团体辅导实验 研究 陈菊珍、刘华山 内容摘要:本研究通过前测,选取存在人际交往困扰的大学生40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按照自行制定的辅导方案,进行14次人际交往团体辅导,用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结合他评和自评,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对减轻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扰,增强大学生人际适应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 一、研究过程 (一)测试工具 本研究以“青年性格问卷”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为主要测量工具。“青年性

格问卷”是前人根据“加里弗尼业心理测验表”修订而成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由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等编制的。 (二)被试选定与分组 本研究以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40名存在人际交往困难的大学生为被试。将筛选出来的40名学生随机分成甲乙两组,每组20人。甲组为实验组,乙组为对照组。实验组又随机分为两个小组,每一小组10人,接受完全相同的辅导。为了更好地引导实验组成员适时暴露自己,分析自我,特意安排10个交往正常的大学生加人实验组,一个小组5人。他们在上述心理测验中,未表现出明显的交往困扰,但研究者要求他们参加团体辅导,他们也愿意协助辅导老师开展工作他们在前后测中得分不参与统计分析。乙组则未安排任何形式的辅导。 (三)前期调查 辅导前运用自编“大学生人际交往制约因素调查表”,对40名实验对象进行调查,以了解妨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因素,为制定团体辅导方案提供依据。本调查表共列出17个不利于交往的心理因素,由被调查者选出其中5个,同时

运筹学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法实验报告

运筹学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题目。 二、算法思想。 三、算法步骤。 四、算法源程序。 五、算例和结果。 六、结论与总结。

一、题目: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 二、算法思想。 匈牙利解法的指派问题最优解的以下性质: 设指派问题的系数矩阵为C=()c ij n n?,若将C的一行(或列)各元素分别减去一个常数k(如该行或列的最小元素),则得到一个新的矩阵C’=()'c ij n n?。那么,以C’位系数矩阵的指派问题和以C位系数矩阵的原指派问题有相同最优解。 由于系数矩阵的这种变化不影响约束方程组,只是使目标函数值减少了常 数k,所以,最优解并不改变。必须指出,虽然不比要求指派问题系数矩阵中无 负元素,但在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时,为了从以变换后的系数矩阵中判别能否 得到最优指派方案,要求此时的系数矩阵中无负元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总 费用为零这一特征判定此时的指派方案为最优指派方案。 三、算法步骤。 (1)变换系数矩阵,使各行和各列皆出现零元素。 各行及各列分别减去本行及本列最小元素,这样可保证每行及每列中都有 零元素,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负元素。 (2)做能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

因此,若直线数等于n,则以可得出最优解。否则,转第(3)步。 对于系数矩阵非负的指派问题来说,总费用为零的指派方案一定是最优指派方案。在第(1)步的基础上,若能找到n个不同行、不同列的零元素,则对应的指派方案总费用为零,从而是最优的。当同一行(或列)上有几个零元素时,如选择其一,则其与的零元素就不能再被选择,从而成为多余的。因此,重要的是零元素能恰当地分布在不同行和不同列上,而并在与它们的多少。但第(1)步并不能保证这一要求。若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中的直线数目是n,则表明能做到这一点。 此时,可以从零元素的最少的行或列开始圈“0”,每圈一个“0”,同时把位于同行合同列的其他零元素划去(标记为),如此逐步进行,最终可得n个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的零元素,他们就对应了最优解;若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少于n,则表明无法实现这一点。需要对零元素的分布做适当调整,这就是第(3)步。 (3)变换系数矩阵,是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出现零元素。回到第(2)步。 在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总有一个最小元素。对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所在的行(或列)中各元素都减去这一最小元素,这样,在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势必会出现零元素,但同时却又是以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出现负元素。为了消除负元素,只要对它们所在的列(或行)中个元素都加上这一最小元素(可以看作减去这一最小元素的相反数)即可。 四、算法源程序。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报告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实验 报告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多媒体技术》 实验一: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 教师:张敏 完成日期: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加深对声音、图像、视频媒体信息的的数字化理解; 2.通过相关软件熟悉常见的音频、图像分析方法。 二、实验环境: 1.高档微机:MPC(附带耳机和麦克风) 2.操作系统:Windows 2000或XP 3.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 4.编程工具:Matlab7.0 实验过程: (一)、音频处理 1、音频的采集 使用Cool Edit录制声音。新建一个声音文件,选择合适的声音声音格式(22050Hz、16位、单声道) 单击左下方的红色按钮即可开始录音。 2、音频降噪

在波形文件中选中噪音段波形,然后选择“效果(T)——噪音消除——降噪器”,出现如图所示窗口。 单击噪音采样,然后关闭窗口,选中整段的波形文件,重新打开降噪窗口,单击确定即可完成降噪工作。 3、添加混响效果 选中菜单栏中的“效果(T)——常用效果器——混响”,出现如下的窗口。 在此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添加相应的效果,也可以在“效果(T)——常用效果器”中选择其他效果进行添加。 4、录音与伴奏混缩 将录制好的音频文件与伴奏在多轨编辑窗口中进行音轨混缩,制作合成的音频文件,并储存为MP3格式。 (二)、基于Matlab的图像分析 1、彩色图像处理 利用matlab提供的图像文件读取函数imread()可以将图像文件读取到相应的矩阵中,便于对图像的处理。接着可以分别利用matlab提供的彩色图像处理的一些函数将图像不同颜色通道的分量进行提取、加强等。处理结果可有显示函数imshow显示。 彩色图像读取 x=imread('1.JPG') %读入图像 imshow(x) %显示图像 彩色图像分通道显示 x_r=x(:,:,1); %红色分道

差分方法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方法 院系:数学科学系 专业班级:数应1001 学号:1031110139 学生姓名:姚海保 指导教师:沈林 开课时间:2012至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一、学生撰写要求 按照实验课程培养方案的要求,每门实验课程中的每一个实验项目完成后,每位参加实验的学生均须在实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一份实验报告,不得抄袭,不得缺交。 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应严格按照本实验报告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填写。字迹工整,文字简练,数据齐全,图表规范,计算正确,分析充分、具体、定量。 二、教师评阅与装订要求 1.实验报告批改要深入细致,批改过程中要发现和纠正学生实验报告中的问题,给出评语和实验报告成绩,签名并注明批改日期。实验报告批改完成后,应采用适当的形式将学生实验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 2.实验报告成绩用百分制评定,并给出成绩评定的依据或评分标准(附于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后)。对迟交实验报告的学生要酌情扣分,对缺交和抄袭实验报告的学生应及时批评教育,并对该次实验报告的分数以零分处理。对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如学生抄袭或缺交实验报告达该课程全学期实验报告总次数三分之一以上,不得同意其参加本课程的考核。 3.各实验项目的实验报告成绩登记在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中。本学期实验项目全部完成后,给定实验报告综合成绩。 4.实验报告综合成绩应按课程教学大纲规定比例(一般为10-15%)计入实验课总评成绩;实验总评成绩原则上应包括考勤、实验报告、考核(操作、理论)等多方面成绩; 5.实验教师每学期负责对拟存档的学生实验报告按课程、学生收齐并装订,按如下顺序装订成册:实验报告封面、实验报告成绩登记表、实验报告成绩评定依据、实验报告(按教学进度表规定的实验项目顺序排序)。装订时统一靠左侧按“两钉三等分”原则装订。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筹学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15—12—18 实验目录 一、实验目得?3 二、实验要求?3 三、实验内容..................................................................................................................... 3 1、线性规划?3 2、整数规划?6 3、非线性规划 (13) 4、动态规划........................................................................................................... 14 5、排队论?19 四、需用仪器设备........................................................................................................... 26 五、MATLAB优化工具箱使用方法简介 (26) 六、LINGO优化软件简介.......................................................................................... 26 七、实验总结?27

一、实验目得 1、会利用适当得方法建立相关实际问题得数学模型; 2、会用数学规划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排队论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会用决策论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掌握MATLAB、LINGO等数学软件得应用; 二、实验要求 1、七人一组每人至少完成一项实验内容; 2、每组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3、每人进行1~2分钟实验演示; 4、实验成绩比例: 出勤:40% 课堂提问:20% 实验报告:30% 实验演示:10%. 三、实验内容 1、线性规划 例运筹学74页14题 Minz=—2x —x2 s、t、2x1+5x2≤60 x1+x2≤18 3x1+x2≤44 X2≤10 X1,x2≥0 用matlab运行后得到以下结果:

《多媒体技术》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多媒体技术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09教育技术 学号20092299 姓名ljh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2. 多媒体素材采集 3. 片头动画 4. 多媒体制作 5. DVD视频光盘制作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年级班学号姓名李进辉同组姓名实验日期2010年月日成绩 实验一: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一、实验课程名称 多媒体技术 二、实验项目名称 多媒体软件、硬件基础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 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相关知识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理解媒体、多媒体概念,分析并了解多媒体技术软件、硬件 五、主要仪器设备 PC计算机HP PRO20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文字处理:记事本、写字板、Word、WPS 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 动画制作:AutoDesk Animator Pro、3DS MAX、Maya、Flash 声音处理: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 、goldwave 视频处理:Adobe Premiere ,Adobe after effects Ulead Media Studio 2、多媒体技术的硬件基础 ⑴新一代的处理器(CPU)。 ⑵光盘存储器(CD-ROM,DVD-ROM)。 ⑶音频信号处理系统,包括声卡、麦克风、音箱、耳机等。 ⑷视频信号处理子系统。 ⑸其它交互设备。如鼠标、游戏操作杆、手写笔、触摸屏等。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了解了多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基础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二.pdf

LIAOCHENG UNIVERSITY 计算机学院实验报告 【2015 ~2016 学年第 2 学期】 【一、基本信息】 【实验课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设课形式】独立□非独立【课程学分】 【实验项目】实验二、SQL数据操作及查询 【项目类型】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创新□其它[ ]【项目学时】4【学生姓名】傅雪晨【学号】59 【系别专业】电子商务 【实验班组】 【同组学生】 【实验室名】综合实验楼 【实验日期】【报告日期】 【二、实验教师对报告的最终评价及处理意见】 实验成绩:(涂改无效)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注:要将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及课程考核办法明确告知学生,并报实验管理中心备案

【三、实验预习】 实验条件(实验设备、软件、材料等): 实验2 SQL数据操作及查询 实验目的: 1. 向实验1建立的表中添加数据(元组), 掌握INSERT语句的用法; 2. 修改基本表中的数据, 掌握UPDATE语句的用法; 3. 删除基本表中的数据,掌握DELETE语句的用法; 4. 体会数据完整性约束的作用, 加深对数据完整性及其约束的理解。 5. 熟练掌握SELECT语句,能够运用该语句完成各种查询。 实验内容: 1.使用INSERT语句将教材P82表中的数据添加到数据库STUDENTDB中. 2. Insert into student59 select'1','李勇','男','20','CS','',''union select'2','刘晨','女','19','CS','',''union select'3','王敏','女','18','MA','',''union select'5','张立','男','19','IS','','' select*from student59 select*from course59 select*from sc59 alter table course59NOCHECK Constraint fk_cpno Insert into course59 select'1','数据库','5','4'union select'2','数学','','2'union select'3','信息系统','1','4'union select'4','操作系统','6','3'union select'5','数据结构','7','4'union select'6','数据处理','','2'union select'7','PASCAL语言','6','4' alter table course59CHECK Constraint FK_course59_course59 Insert into sc59 select'1','1',92 union select'1','2',85 union select'1','3',88 union select'2','2',90 union select'2','3',80 alter table sc59CHECK Constraint fk_S_c alter table sc59NOCHECKConstraint fk_S_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