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
心理学著名实验汇总

当心视崖

有一个非常广为流传的的心理学轶闻是关于一个叫S.B的男人的(姓名首字母是为了保护他的隐私)。S.B在他52岁前是完全失明的,直到他做了一个新的发展成熟的手术(现在很普遍的角膜移植手术)他的视觉才恢复。然而,S.B的新的可以看的能力并不意味着他可以以和我们一样的方式自动化的感知他看到的东西。手术后,在他的视觉还没有清楚的恢复,发生的一件事情很快证明了这点。S.B向他在医院的窗户向外看,他对他看到的在下面的地上移动的小物体很好奇。他开始爬到窗户边缘,以为如果俯下身子他就可以用手拿到那些东西并看看它们们是什么了。幸运的,医院员工阻止了他的这次尝试。他在第四层,而这些移动的小东西是汽车!即使S.B现在可以看到了,他还是不能感知深度。

我们感知和描述我们周围的世界的视觉能力一直是实验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领域。而在这之中有一个中心为题那就是这项能力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先天的—后天的争论又一次出现。大部分心理学家认为我们最重要的视觉能力就是深度知觉。你可以想象如果不能感知深度的话,生存将会多么的困难并且甚至是不可能。你可能会撞上东西,不能判断一只猛兽距离你有多远,或者走进悬崖。因此,假设深度知觉是一种先天的生存技能而不用依靠经验去发展是很符合逻辑的。然而,像Eleanor Gibson和Richard Walk在他们的论文中指出的那样:“众所周知,在蹒跚学步阶段的人类幼儿总是倾向于从或高或低的地方摔下来,他们必须被保证不越过边缘通过他们婴儿床的栏杆,台阶的入口以及成人的警告”。随着他们肌肉协调能力的成熟,他们开始自己避免这些事故。常识可能会认为儿童通过经验学习识别会掉下去的地方——也就是说,通过摔下去和弄伤他们自己”。

这些研究者想在实验室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视觉能力中的深度知觉。为了这样做,他们构思并且发展了一个他们称之为“视崖”的实验装置。

理论命题

如果你像知道在人类或动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哪个阶段他们开始感知深度,一个方法就是把他们放到悬崖的边上看他们是否能够避免衰落。出于这会对不能感知深度(或者更明确的,高度)的被试造成潜在的伤害这种伦理考虑,这是一个荒唐的建议。“视崖”避免了这个问题的因为它呈现给被试的是一个看起来像悬崖的悬崖,真正的摔落是不存在的。一会儿会呈现这是怎样做的,这个装置的重要意义就在于人类或者动物幼崽可以放在视崖上去检测他们是否能知觉深度而不会摔落。如果他们不能这样做并且走出了“悬崖”,没有摔落的危险。

Gibson和Walk在这一争论上是先天论者,这以为着他们认为深度知觉和避免摔落是自动形成的我们原始生物机能的一种,而不是,经验的产物。相反的观点是有经验主义者持有的,主张这一能力是习得的。Gibson和Walk的视崖允许他们问这样的问题:人类和动物在发展的那一个阶段可以有效的回应深度和高度刺激?不同种类和不同栖息地的动物这一反应的出现时间会有所不同吗?

途径

视崖是一个四英尺高的桌子,桌子的顶部是一块厚的、干净的玻璃构成。在桌子的一半下是有由白相间的格子图案构成的固体表面(浅滩)。而另一半是同样的模式,但是它是和桌子下地面相平的(深渊)。在浅滩的边缘,是一个看起来掉到地面的悬崖,实际上,玻璃覆盖了整个表面。在浅滩和深渊中间是一个一英尺宽的中央板。这个用来测试幼儿的装置十分简单。

这个研究的被试是36名6~14个月的幼儿。幼儿的妈妈也参加了实验。每一个幼儿被放到视崖的中心板上,然后由妈妈现在深渊一边叫他们,然后是浅滩一边。

为了比较人类和其他动物在深度知觉上发展的不同,视崖也在其他物种上做了相同的测试(但是没有妈妈的召唤)。这些动物被放到中央板上以观察他们能否辨别浅滩和深渊从而防止摔落“悬崖”。你可以想象在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用不同种类的动物幼儿做实验这一相当特别的情况。它们包括小鸡,海龟,老鼠,羊羔,小山羊,小猪,小猫和小狗。真像知道它们是不是在同一天做了这个实验!

不要忘记,实验的目的是要检测深度知觉是天生的还是习得的。让这个方法十分巧妙的就是它至少允许回答这些问题。毕竟,幼儿,不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不能问它们是否能知觉深度,并且,就像之前提到的,不能在真的悬崖上测试它们。在心理学界,很多答案都是通过研究这些问题的新方法的发展得到的。Gibson和Walk的早期研究结果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

结果和讨论

研究中9个儿童拒绝离开中央板。研究者没有解释这个现象,不过这可能是幼儿的固执。当其他27个妈妈从浅滩召唤幼儿时,所有的幼儿都爬离了中央板穿过了玻璃。他们中只有三个,然而,啜泣,并且十分犹豫,爬离了视崖的边缘当他们的妈妈从深渊一侧召唤他们时。当从悬崖一个叫他们是,大部分儿童或者从浅滩一侧的妈妈身边离开或者因为不能爬过悬崖碰到妈妈感到受挫而哭泣。毫无疑问儿童已经感知到了悬崖的深度。“他们经常透过玻璃看着深渊一侧然后爬回来。另一些用手拍打着玻璃表面,虽然这个触摸表明了桌面是固态的但是他们还是拒绝穿过”。

这个结果表明人类感知深度的能力是天生的而不是习得的了吗?很好,明显没有,因为这个研究中的所有儿童已经有六个月的生活经验,而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以通过联系和错误学会感知深度。然而,六个月之前的人类幼儿是不能用来测试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充分的运动能力。正是因为这个原因Gibson和Walk决定测试其他种类的动物作为一个比较。正如你所知道的,很多非人类动物能比人类更快的习得活动能力。这些动物的测试结果是非常有趣的,不同种类的动物感知深度的能力的洗的和这个种类需要这项技能以生存有着相关。

例如,小鸡在孵出以后必须马上刨以获得它们自己的食物。当在视崖上测试年龄小于24小时的小鸡时,他们从来不做出错误的走入悬崖的决定。

小山羊和羊羔在出生后可以很快的学会站立和行走。从它们能站立的那一刻起,他们对视崖的反应就和小鸡一样准确并且是可预测的。没有做出一个错误决定。当一个研究者把一只一天大的小山羊放到深渊侧的玻璃上时,他因为变得害怕并且以一种防卫性姿势僵了。如果之后把它放到浅滩侧,它会放松并且跳到看起来是固体的表面上去。这表明视觉感受是完全控制的并且动物感受深渊侧的玻璃表面是固体这一事实对它的反应没有影响。

对于老鼠来说,是完全不同的结果。它们看起来对浅滩没有任何明显的偏好。你认为这个区别的原因是什么?在你做出老鼠是愚蠢的的结论之前,考虑一下Gibson和Walk的更可能的解释吧:一只老鼠生存并不是非常的依赖视觉。因为它是昼伏夜出的,一只老鼠通过嗅觉寻找食物,用它鼻头的坚硬的胡须传来的线索进行移动。所以当一只老鼠被放在中央板的时候,它不是被视崖所愚弄了而是因为它不依赖视觉来决定向那边移动。对于老鼠的胡须来说深渊侧的玻璃和浅滩侧的玻璃感觉起来没有什么不同,因此,老鼠从中央板向两侧移动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你可能希望在猫身上有同样的结果。它们也基本是昼伏夜出的并且有敏感的胡须。然而,猫是掠食者,不是像老鼠一样的食腐动物。因此,它们更多的依赖视觉。并且,相应的,猫在他们刚能自己移动以后便有了很出色的深度知觉:在大约四周的时候。

虽然有时候这些论文(或者这个讨论)冒险听起来像儿童动物故事,不得不说的是在视崖实验中所有物种里表现最差的是海龟。选择进行测试的小海龟是水栖类,因为研究者认为既然海龟的自然生存环境是水,他们可能更喜欢深渊。然而,结果表明海龟已经足够“聪明”的知道它们不是在水里,并且76%的海龟爬到了浅滩处。但是24%的海龟“越过了边界”。这个相对大的少数派选择了深渊表明或者海龟有着比其他动物贫乏的深度知觉,或者它的自然栖息地让它有更少的机会去“害怕”一个悬崖。明显的,如果你一生都生活在水里,深度知觉的生存意义,为了避免摔落,将会减退。

Gibson和Walk指出他们的所有观察均与进化论一致。那就是,所有种类的动物,如果它们要生存,需要发展感知深度的能力在它们独立的活动时。对于人类来说,这知道六个月时才会发生;但是对于小鸡或者赡养,这几乎是立即获得的(一天以内);或者对于老鼠,猫和狗,大概四周年龄的时候。作者总结道,因此,这个能力是天生的,因为通过训练和错误去学习会导致许多潜在的致命事故。

因此,如果我们生物学的准备是如此充分,为什么婴儿会有这么多的摔落?Gibson和Walk解释说人类幼儿的知觉深度的能力要比他

们移动的能力成熟的早。在测试期间,很多幼儿在中央板上时用深渊侧的玻璃支撑他们自己,并且一些在他们开始爬过浅滩碰到妈妈时甚至倒退到了深渊侧。如果玻璃不在那儿的话,一些孩子将会掉下悬崖!

评论和后续研究

关于研究者结论最普遍的争议就是围绕他们是否证明了人类是深度知觉在天生的这一问题。就像之前提到的,在幼儿在视崖上测试前,他们已经学会避免这种情况。后来一个的研究把更小的婴儿,2~5个月大的,放在视崖上深渊侧的玻璃上。当这发生的时候,所有的婴儿都表现出了心率的下降。这个下降被认为是感兴趣的标志,不是害怕,害怕应该伴随率心率的上升。这表明这些更小的婴儿还没有学会害怕摔落并且会在不久以后学会避免摔落的行为。这个发现和Gibson和Walk的研究是相反的。

然而,去关注我们什么时候有能力知觉深度这个曾经并且仍旧是的争论是很重要的(先天论者和经验主义者),很多研究采用Gibson 和Walk发展起来的装置去寻找答案。另外,另一些相关的研究采用视崖装置也得出了一些吸引人的结果。

一个例子就是Sorce等人的研究。他们把一个一岁大的幼儿放在视崖上,这个视崖悬崖不是在浅滩也不是在深渊,二十在中间(大概30英尺)。当一个幼儿爬向悬崖的时候,他会停下来并且看下去。在另一面,向Gibson和Walk一样,妈妈在等待。一些情况下,要求妈妈保持一个害怕的表情而另一些情况下妈妈则看起来是开心的并且是感兴趣的。当幼儿看到害怕的表情的时候,他们拒绝爬行任何距离。然而,大部分看见妈妈开心的表情的幼儿再一次的检查了悬崖并且爬了过去。当悬崖是平坦的,幼儿在爬过去之前不会查看妈妈的表情。这个幼儿用来决定他们行为的非口语的交流被称作社会参照。

最近的应用

Gibson和Walk开创性的的发明视崖对现代人类发展,认知,情绪甚至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

Berger和Adolph最近的研究就引用了Gibson和Walk早期的研究,在它们关于幼儿如何分析包含高度特征的任务的文章中,特别的穿过一座桥。研究者引诱非常小的孩子(16个月)去穿过不同宽度的桥。一些桥有扶手而另一些没有。他们发现和窄的桥相比小孩子更喜欢穿过较宽的桥(16岁已经非常聪明了!)。更有趣的,然而,就是他们更可能去尝试有扶手的窄桥这一现象。“在穿过桥之前探测桥和扶手并且设计一个可选择的过桥策略的幼儿更可能成功的过桥。这些结果质疑了传统概念化的工具:幼儿为了完成一个不可能的目标导向任务用这些扶手作为增强平衡的手段”。

另一个视崖的实际应用研究是研究利用虚拟现实帮助发展障碍的儿童去,使他们能够安全的处理他们周围的物理环境的可能性。Strickland发展了一个包含虚拟现实的系统用来帮助自闭儿童安全的对他们周围的世界进行探索、交流。这些孩子经常把自己置身于危险的境地因为他们的感觉或者是歪曲的或者是未充分发展的。因此,例如,一个自闭儿童可能不能正确的感知这些像视崖呈现的落差,因此,有摔落的倾向。根据Strickland,然而,虚拟现实允许我们设计自定义程序使得每一个儿童个体在没有物理伤害的危险的情况下得到宝贵的运动经验。

结论

通过Gibson和Walk的发明,行为学家可以通过一个明确的系统的方法研究深度知觉。行为学家还在争论这个或者其他的知觉能力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这一问题。真相可能是一个折衷,在先天和后天有一个交互影响。也许,像各种研究表明的,深度知觉在出生时就有了,但是害怕摔落和避免危险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在幼儿已经足够大去爬,去“制造麻烦”。

但是不论问题是什么,像视崖一样的优雅的方法的进步让我们能够继续发现答案。

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与启示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对那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和事物印象深刻,对所谓的遗憾念念不忘。这是因为行为完成会导致“心理闭合”,而未完成的事件则令心理处于开放的兴奋状态,于是人们会竭力追求完整,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心理闭合现象

二十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多次观察并注意到,饭馆里的服务生能够很容易地记住尚未付款的顾客的账单细节,可是,一旦顾客付过款后,他会马上忘记这些细节。这一小小的发现使他得出这样的推测:人的动机和记忆存在一种闭合现象,行为未完成,则心理保持张力,记忆清晰;行为完成,则心理闭合,张力消除,记忆也随之飘散。

<“紫格尼克效应”实验>

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给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诸如读小说、制作泥人、做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让孩子们完成其中部分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孩子们进行到一半时令其停止,不再完成。几小时后,她要求孩子们回忆他们所做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孩子能清楚地记住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已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模糊,甚至不记得了。

这个实验证实了勒温的推测: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解答一个谜语,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语言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心理张力”可以使人经常处于“适度紧张”状态,从而保持积极的心态。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启示:

家长了解紫格尼克效应之后,可以进行创造性的运用,培养孩子灵活的“心理张力”。

学会执着:吊吊孩子的胃口

孩子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转移,这些问题让家长们很头疼。但聪明的家长知道从小事入手,吊足孩子的胃口,让孩子学会执着。

片段一:

4岁的斌斌每晚睡觉前,总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却不肯自己看书。这天晚上,妈妈拿了一本崭新的故事书,给斌斌讲故事。故事写得精彩,妈妈讲得生动,斌斌听得津津有味。正当讲到最精彩的时候,电话铃响了,妈妈放下书去接电话。十多分钟之后,妈妈回来了,发现斌斌正捧着故事书,专心致志地看呢,妈妈的脸上露出了狡黠的微笑。

片段二:

美美做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不能坚持,爸爸妈妈为此很烦恼。这天,爸爸给美美带回来一个神秘的礼物——一只小罐子。爸爸告诉美美,小罐子里面有颗神奇的魔豆。如果美美能天天照顾它,给它浇水,等它长出来,就会发现它的秘密。美美好奇极了,就坚持每天给魔豆浇水,每天都去看它是不是发芽了。终于有一天,小芽破土而出,美美可兴奋了。她仔细看,发现小芽的茎部赫然地印着两个字——“坚持”。美美似乎明白了点什么。

学会放手:不必完美主义

利用“心理张力”让孩子学会执着当然是非常好的方式,但是,决不是说“心理张力”越强越好。如果一个人的“心理张力”、“完成欲”过强,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美国宾州大学一位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过度“完成欲”的人,总是有着力求至上完美的性格,他们极易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恐慌心理,于是反而导致能力下降,不能真正很好地完成某一任务,而且会使情绪失常甚至健康受损。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执着的同时,也要教会孩子学会放手。

有的孩子会反反复复地检查自己的书包,因为怕忘带东西;有的孩子用橡皮不停地擦,因为觉得自己画得还不够好;对于这些“心理张力”过强的孩子,家长要用宽松的态度、巧妙的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放松下来,不必追求完美。

初次看这些实验,你会觉得没有什么。但如果你能多看几遍,想想做这些实验的心理学家是如何克服一些无关变量对实验所造成的影响,想想他们设计这些实验的创造性的过程,你就会有所感悟了。

(实验一)。婴儿对图形的组合感知

名词介绍:

习惯化: 个体喜欢看比较熟悉的,已经习惯了的事物的一种心理特性。

实验步骤:

(1)先给婴

儿呈现图(a),让

他熟悉第一幅图

的相关内容。

(2)一段时间后,

同时给婴儿呈现

图(b)和图(c)。

观察婴儿注视图

(b)和图(c)的时

间。

结果分析:

婴儿无对

图形的组合感知,

根据婴儿的习惯

化特性,他对图

(b)的注视时间

将大于对图(c)

的注视时间,因

为婴儿已经习惯

了图(a)中的菱

形,故对图(b)中

的菱形非常感兴

趣。

若婴儿有对图形的组合感知,他对图(c)的注视时间将大于对图(b)的注视时间,因为婴儿此刻熟悉的不是图(a)中的菱形,而是整体的”十”字图。根据习惯化原则,他将对图(c)非常感兴趣。

(二)婴儿期的感知觉的发展

你能否根据此图形设计一个实验检测婴儿的感知觉的发展状况吗?

(图中小黑点是能发光的灯泡,(a)图从整体上感知是一个人的基本框架)

(三) 运动平衡觉

对生活细心一点的人会发现: 当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若面对车行进的方向,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背靠紧椅靠,保持身体的平衡;若背对车行进的方向,我们会不自觉地将身体前倾,以保持身体的平衡。那么怎样检测婴儿是否具有运动的平衡觉呢?

实验设置:

(1)将婴儿放在一特制的弹簧椅上,此弹簧椅上安装的测力计能精确测量出婴儿的背部给椅背施加的压力的大小;

(2)再将婴儿放在如上图所示的小屋子里面,让婴儿面前的挡板向前运动,而婴儿不动,使得婴儿感觉到他也在跟着一起向前运动。

(3)若婴儿有运动平衡觉,在挡板向前运动的过程中,婴儿将会不自觉地将身子向后仰,从而加大对椅背的压力。

(四) 物体的空间排列。

你能根据此图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婴儿是否有对物体的空间排列的知觉吗?

1[经典实验]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2经典实验]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

儿童及青少年道

德判断问题的研

究,为品德发展

的研究提供了一

个理论框架和一

套研究方法,初

步奠定了品德心

理研究的科学基

础。

皮亚杰依据

精神分析学派的

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3经典实验]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

4[经典实验]社会助长现象实验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

5[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6[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

x 2+2x+1=(x+1)(x+1)

x 2+4x+4=(x+2)(x+2)

x 2+6x+9=(x+3)(x+3)

x 2+8x+16=(x+4)(x+4)

x 2+10x+25=(x+5)(x+5)

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7[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360docs.net/doc/be504903.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

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

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XXXXX。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结束后,实验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教师”的紧张、焦虑和内疚。

8经典实验]竞争实验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

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改变心理学的40个实验-服从实验

二战时期,成千上万的纳粹分子将成百万的犹太人送进毒气室;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军官和士兵像着了魔般把魔掌伸向无数无辜弱小的平民,进行疯狂的杀戮。难道他们就没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吗?难道他们的人性泯灭到这种程度吗?诚然,服从是军人的天职,而且,他们中有的人的确被一种极端的民族优越感和军国主义的传统所笼罩。但是,我相信大多数人是不可能泯灭到毫无良知的程度的。那么是什么导致他们制造了那么多骇人听闻的凶残事件呢?耶鲁大学的Stanley Milgram所作的这项研究,试图检验服从行为,并得到了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惊人结果。

这项服从研究在整个心理学史上极富盛名,因为这个实验不仅涉及有关服从行为的讨论,而且还在心理学中运用人类作被试的伦理问题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介绍这个试验之前,想想让你自己身临其境,接到上级的屠杀命令,你会执行吗?先不要匆忙给我答案,希望你读完实验部分后会有新的思考。

Milgram想用科学的方法调查人们为什么仅仅因为别人的命令而对他人施加巨大的伤害。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服从倾向是如此强烈而根深蒂固,它抵消了个人的道德,伦理甚至同情。对于研究人类复杂行为的行为科学家,在实验环境中模拟现实生活是最困难也是最能体现他们精妙智慧的事情。而Milgram的问题是,同学们,想想这有多么困难吧,对,就是如何引发一个人命令另一个人去体罚第三个人,而且还不能使任何人受到伤害。

Milgram最初的理论假设是人类有一种服从权威命令的倾向,和道德,伦理,种族无关。

实验方法非常具有创造性。为了更简洁,此处略去关于被试的选择等细节问题。

Milgram设计了一个伪造的电击装置,看起来很吓人很逼真,它有三十个代表不同电压的开关,从30V开始,45V,60V,…450V(15V 为单位递增),但是它们不会带来任何痛苦,记住噢!研究者会让权威人士命令被试不断地增加电压去电击另外一个人。

除了招募的志愿者被试,还有两位关键人物:一位是研究者的助手,他扮演一名被试;另一位是主试(控制整个实验流程的人,研究者的助手)。当真正的被试到达耶鲁大学实验室时,他被安排坐在另一名被试(就是那个助手,假的被试)的旁边。主试给他们讲了个假故事,他对被试解释道,这是一项对通过合理的奖罚改善学习效果的研究。但是首先要通过抽签决定谁当老师,谁当学生。这个签是研究者事先安排好的,真正的被试总是抽到“老师”,而助手总是抽到“学生”(将受到惩罚的人),记住学生和主试都是研究者的同伙,他们是一伙的,是串通好了!

然后,“学生”被带到隔壁的房间里,被试(老师)看到工作人员将他绑在椅子上,粘上电极。然后老师向学生提问,主试要求被试(老师)在学生回答错误时给与电击惩罚。而每增加一次错误反应,“老师”就要将电压强度提高一级。记住,“学生”的表演时非常逼真的,虽然他没有任何痛苦,所以当电击总量增加时,按照预先安排,他开始从另一个房间发出痛苦的叫喊,当电压超过300V,他变得完全沉默,拒绝回答任何问题。对大部分正常人来说,当电压达到某一点时,因为不忍心再加压,他们会问主试是否继续,主试会用一系列渐重的语气命令被试继续。

最终,当一个被试拒绝继续进行电击,记录下他使用的电击水平,也就是他使用过的最高的电击水平,就可以对服从行为进行测量。

你可以想象一下实验结果吗?预测一下有多少人会使用450V的电压呢?有多少人会使用严重电击(300V以上)呢?耶鲁大学心理专业四年级的学生作了预测,最低是0,最高是3%,平均为1.2%。

而实验结果真的很令人惊讶。记住,一共有40名被试。在主试的命令下,几乎所有被试都将电压提升到300V的水平。尽管有14名被试不服从命令,但仍然有26名,也就是65%的被试继续试验,并使用了最高电压。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被试并不是心平气和地去做这些事情,很多人抱怨,责难,甚至对主试非常愤怒,女性被试常常是边哭边做。然而,他们最终还是服从了命令!

最后是关于这个实验的讨论,首先,这些“老师”(被试)都是正常的普通人,都有社会平均水平的道德标准。其次,主试是命令者,他是处在一个权威地位的人,但是仔细想想,他的话有多大分量呢,这里要额外说明一点,被试的酬劳在试验之前就付清了,这也是为了不影响他们的行为表现而作的安排。所以,很显然,即使不执行命令也不会有任何损失,而是情景本身有一种力量,使人们出人意料的服从。

那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服从倾向呢?Milgram从被试(老师)的角度概括了以下几点:

1. 因为是耶鲁大学发起的,没有怀疑它是好事情。

2. 因为我是志愿者,所以我要尽力配合来完成好实验。

3. 学生和老师是抽签决定的,我也可能是学生。

4. 他们给了我报酬,我应该尽力做好。

5. 我只能屈从于心理学家的安排,我什么都不清楚。

6. 他们告诉我,电击是痛苦的,但没有生命危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似乎老师和学生离得越远,服从率越高,当他们各在一个房间,彼此看不到也听不到的情况下,93%的被试使用了最高电压!而权威人物(主试)和老师(被试)的距离也影响了服从率,现在你应该猜得到,被试离主试越近,服从倾向越强烈。

最后,有一个现象是比较乐观的,当主试允许被试用他们想用的电压来惩罚学生时,没有一个人超过45V。

现在,再让你来回答开头的那个问题,你可能会说:“可能吧,不一定。”而不是斩钉截铁的:“怎么可能?你以为我是虐待狂??”

关于这个实验的争议有两点,一方面精神病学家认为被试们在实验中遭受了心理的折磨,这是非常不人道的,另一方面很多人认为这样欺骗被试是很不道德的。

心理学家认为,当你触及他人思想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肯定你将会发现些什么。多年以来,就这一课题的大量心理实验已经得出了惊人的结论。

请注意,我们所要讨论的对象并不是那些间歇性精神病患者;事实上,我们所说的正是您。以下这些实验的结果将不言自明:

实验五、阿希的从众实验(1953年)

实验步骤:心理学者阿什(Solomon Asch)曾作了一系列用以验证从众效应的研究,其实验结果可令所有读到它的人都为之沮丧不已。

受试者们被告知,他们将与另一部分人一同参与某项视力测试,随后将出示一些图片,并要求各自回答一些十分容易和显见的问题。这个测试的陷阱在于,除受试者本人之外,房间里还有其他实验合作者共同进行这一测试,他们将按照要求给出显然错误的答案。那么,在大多数人都犯了再明白不过的弱智错误时,受试者会与其他人给出不同的结果么?

实验结果:受试者们要求回答的“难题”可参考下图所示

他们所需做的仅是指出右侧中的哪一条线段与左侧的线段等长。你看,阿什所提的问题远未达到什么设计下一代空间站的那种难度。说实在话,一个能在这种类似线段长度的问题上答错的人,除非是你当天早上服用了两个剂量的迷幻药,还把它擦在了眼球上(当然这将会引发其他更为可怕的“试验”,我们略过不谈)。

然而遗憾的是,当看到参与测试的其他三个人给出错误的回答时,32%的受试者也给出同样错误的答案,即使线段长度的差别达到几个英寸也依然如此。三人成虎的谚语无疑得到了验证。

结果分析:试想一下,当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是那么黑白分明、显而易见的时候,这个32%的比例将会上升到多少。即使我们没听懂一个笑话,我们也更愿意跟着大多数人一起笑起来;当我们发现自己不被大多数人认可时,我们更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观点。小学时我们所经历过的同龄人的竞争压力和“勇敢地做你自己”之类的鼓励,仿佛都不知所踪。

“嗯,我应该是一个叛经离道的独行者,这样挺好。”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总是这样说。当然,也同样是我们当中的每个人,下一步的举动就是观察其他“独行者”所做的事……

……然后,确保自己与他们所做的完全一致而不相违背。

实验四、好撒马利亚人实验(1973)

实验步骤:如果你没有听过“好撒马利亚人”(the Good Samaritan)这一《圣经》故事,在此可以简要介绍如下:一个犹太人被强盗打劫而身受重伤、躺在路边,有祭司和利未人路过却不闻不问,惟有一个过路的撒玛利亚人不顾隔阂,动了善心帮助了他,故事借以表明鉴别人的标准是人心而非身份。因此,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C·丹尼尔·巴特森(C. Daniel Batson)希望对宗教信仰在助人行为上的影响进行测试。

他们的受试者是一组神学院学生,其中的一半给予“好撒马利亚人”的故事并要求他们在另一所神学院里布道,另一半则要求在同一地点对就业机会的问题进行布道。

作为额外的变量参照,受试者被要求在不同的时间内到达布道的地点,因此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可能在路上会显得匆忙。

同时,在到达指定地点的途中,受试者将会经过一个瘫倒在小巷中的路人,看上去急需帮助。我们可能会认为达利与巴特森仅是就一些助人的随机现象作测试,但研究资料表明这位可怜的路人是事先安排好的,并且表现得十分逼真。

实验结果:相比那些准备演讲就业机会问题的学生,被给予“好撒马利亚人”故事的学生并没有因为寓言的教育意义而更多地伸出援手。真正起作用的因素竟然是他们在路上究竟有多匆忙。

事实上,假如时间紧迫,仅有10%的学生会停下来提供援助,即使他们即将布道的话题是停下来给予援助是多么地重要。然而平心而论,如果你在课上迟到了,教授会相信“路上我不得不停下来帮助一个受伤的旅客”的借口么?很可能不会,除非你能出示那个人沾满鲜血的衬衫作为证据。

结果分析:正如我们喜欢开玩笑时所说的那样,一个反同性恋的男议员可能被发现与一名男子共浴爱河,呼吁环保的美国前副总统戈尔(Al Gore)可能拥有一所能耗不菲的宅第……

……而事实上,我们这些普通的民众与政客一样伪善。毕竟,与面对一个浑身散发恶臭甚至淌着鲜血的流浪汉相比,面对一众听者高谈阔论应该帮助陌生人显然更加容易。因此,即使指出他们的虚伪也难掩自身贩虚伪。

假如你认为这些研究结果仅限于伪善的神学院学生,那么请看看新闻。还记得数年前,摄影机拍下至少12辆车拒绝搭载躺在路边的受伤女子那一幕么?

也正如这些学生那样,他们总会有感到迫不得已的地方。司机或许还感到庆幸,因为自己仅仅是拐了个弯路过了她,而不是像车祸惨剧中那样压扁了她。

实验三、旁观者冷漠实验(1968)

实验步骤:在1964年的一起女子谋杀事件中,新闻报道称,现场有38个人亲眼目睹或者听见案件的发生却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约翰·达利(John Darley)和比伯·拉坦纳(Bibb Latane)希望通过研究验证,当人处于群体环境中时,是否就不愿意施以援手。

这两位心理学家邀请了一些志愿者参与了试验。他们告诉受试者,鉴于会谈可能涉及极其私人化的内容(诸如讨论生殖器的大小之类的话题),因此每个人将被分隔在不同的房间,仅使用对讲机来相互沟通。

在会谈中,一名参与人员将假装突然病发,当然这可被其他受试者所听见。我们并不完全确定此通话传达给他们的信息是对方发病,但我们确保诸如“噢我的癫痫发作了”之类的话将被受试者听到。

实验结果:当受试者认为除发病者外,他们是参与讨论的唯一一人,85%的人会在对方假装病发时自告奋勇地离开房间去寻求帮助。与另一个人进行一次非常私人化的会谈(再次强调,很可能提及生殖器官大小等问题)已属十分不易,相比之下,假如在剩下的时间里被迫一个人自言自语仅仅是可悲而已。但不管怎样,有85%的人愿意帮助;这一结果还不错,不是么?

但实验还没有结束。当实验环境发生转变,受试者认为还有另外四个人参与讨论时,只有31%的人在对方发病后寻求帮助,剩下的受试者猜测会有其他什么人去照顾此人。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多多益善”这种词汇失去了其真意,更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多多益死”(人愈多的情况下,就有愈高的概率死于发病)。

结果分析:由此推及,在紧急情况下,假如你是当事人身边的唯一一个人,你参与援助的动力将大大增加,你将感觉到对此事具有100%的责任。然而,当你仅是10个人中的一个时,你将只感到10%的责任;问题在于,其他每个人也只感到10%的责任。

这便给我们之前的例子提供了解释。假如受伤的女子躺在荒无人烟的高速公路旁,原本视若无睹的司机可能更愿意停下来帮忙。题外话,当然他们也可能更愿意弃之不顾,因为他们知道无人在旁监督(这与本实验的受试者不同,因为至少受试者知道有人在记录和分析他们的举止)。

又或许,这个问题也可被归结于我们能为自己找到借口的合理性。我们会说,“显然,这条道上总会有人路过去救她的”。抑或,“显然,保护环境总会有人去做些什么的”或者“显然,鲨鱼总会饱的,所以到某个程度就不会吃他的”。我们只是需要为自己的不作为找一丁点的借口而已。

实验二、斯坦福监狱(1971年)

实验步骤: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希望研究监狱生活如何影响其中的警察与囚犯。这听起来够愚蠢的;问题在于,那会有什么问题吗?

津巴多将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个模拟监狱。仅通过报纸广告而来的志愿者均通过了身体健康和心理稳定测试,这些测试在筛选监狱实验的受试者中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受试者都是男性的大学生,被随机分布12名狱警和12名囚犯。津巴多自己也希望参与到实验中去,并且自己任命自己为监狱总监。此模拟监狱的实验仅仅持续了两周。

是的,关于这一点绝不会有任何问题。

实验结果:每个受试者都花费了一天左右的时间来适应这种生活,并开始变得疯狂。仅到第二天,囚犯便在这个人为设立的监狱里发起了暴乱,用床铺在牢房里设立障碍并讥笑狱警们。看到这一情形,狱警仿佛找到了向囚犯开火(事实上使用灭火器替代)的绝佳借口,嘿,见鬼的为什么不这么干?

至此开始,斯坦福监狱已经真的见鬼了,在这一地狱里日复一日地上演暴乱。一些狱警开始逼迫囚犯裸睡在水泥地上,并以限制浴室的使用作为特权(常常被剥夺的特权)相威胁。他们强迫囚犯做羞辱性的训练,并用双手去清洁马桶。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囚犯”被告知他们有机会被假释、但假释申请又被驳回的情况下,他们并没有简单地要求终止这见鬼的实验。请记住,他们绝对没有因法律上的原因而被监禁,这仅仅是一个角色扮演的实验。这意味着,他们将继续赤身裸体地坐在自己的排泄物上,头上套着袋子。

有50名以上的非实验人员参与观察和关注这一监狱,然而道德的审判却从未遭到质疑,直到津巴多的女友克里丝蒂娜·马丝拉(Christina Maslach)提出强烈抗议。仅在此后6天,津巴多便终止了这一实验(几位“狱警”对此表示失望)。如果你想要就此称赞马丝拉是这一见鬼实验中唯一一位理智的人的话,那么你还应该知道的是,后来她便嫁给了策划这一实验的津巴多。

结果分析:这一结果表明,扮演囚犯的角色预谋造反,扮演狱警的角色则开始变得具有暴力倾向。难道说是因为扮演被暴动折磨的狱警们都是混账,不问情由地把人随意摆布吗?科学研究表明,假如角色互换,你也会采取同样的方式。

正如它所验证的那样,这通常是出于对方反击的恐惧使得我们对我们的人类同胞百般折磨。当我们比某些人拥有绝对权力或来自上级的空头支票时,阿布格莱布监狱(译者注:虐俘丑闻,某些囚犯曾被迫要求裸身堆叠成金字塔状)光秃秃的“金字塔”都会恪遵。呵呵,假如这是在一伙越战时期的嬉皮士大学生,那么这绝对会见鬼地发生在你的身上。

实验一、米尔格伦实验(1961年)

实验步骤:当屠杀犹太人的纳粹追随者在纽伦堡审判中遭到起诉时,许多被告的辩护似乎围绕着“我不是真正的凶手”这样的论点,认为“事实上,我只是单纯服从命令”。因此,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希望就受试者对权威人物下达命令的服从意愿进行测试。或许你会以为,他只是向受试者询问?噢,那可不行;那还不够残忍。

与你所想象的不同,在米尔格伦所组织的实验中,受试者被告知将扮演“老师”的角色,所要做的是给隔壁房间的另一名受试者进行记忆力测试。事实上“另一名受试者”是由实验人员假冒的,这一切只是米尔格伦布置的一场局。

受试者被告知,只要对方给出了错误的答案,他将按下一个按钮,控制器将使隔壁的“学生”受到电击。此外,一名身穿实验室工作服的工作人员将在旁边作指导和监督(必须指出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电击发生,当然受试者并不知道这一情况)。

受试者还被告知,实验中的初始电击为45伏特,每逢作答错误,电压值将随之提升。受试者每次按下按钮,“学生”将在隔壁房间发出尖叫声,请求受试者停止测试。

那么,你可以预测一下实验将如何进行下去么?

实验结果:在实验进行到某一程度(如电击330伏特)时,许多受试者表示开始感到不舒服,并质疑是否继续实验。然而,穿实验室工作服的工作员对每一次的暂停请求都鼓励他们继续。在得到无须承担任何责任的保证后,大多数的受试者都选择了继续,提升电击电压,给予受害者一次又一次的电击。一些受试者则在听到“学生”的尖叫声后紧张得笑了出来;因为当电流传向另一个人的躯体却无能为力时,恐怕笑是最好的良药。

最终,隔壁的“学生”会开始痛苦地敲打墙壁,恳求检查自己的心脏状况。在电击继续提升后,来自“学生”房间的声音将突然消失,以暗示他已经死去或者失去知觉。假如你必须给出猜测,此后有多大比例的受试者将会继续给予电击呢?

5%?10%?

在“学生”可能已经陷入昏迷或者死亡的情况下,约61%至66%的受试者选择继续实验,直到电击达到最大电压450伏特。重复的实验研究表明了同一的结果:只要实验室里的那名工作人员认为没有问题,受试者将无意识地对一个无辜的陌生人施加痛苦。

大多数受试者在电击达到300伏特之前都不会提出质疑或反对,0%的受试者在此前要求停止实验(请注意,在某些情况下100伏特的电压就足以使人丧命)。

结果分析:你可能更乐于认为自己是一个自由思想的捍卫者,但是归根结底,关键还是在于“那个人”的想法是否足以令你坚持,这是源于身后的“那个人”总会令你坚持那些想法,即使那只是一个身穿实验室工作服的人——试想假如他身穿着制服或者佩戴着徽章将会如何。

查尔斯·谢里丹(Charles Sheridan)和理查德·金(Richard King)对此作了进一步的实验,但对受试者的要求变为,一旦某只幼犬做出不当举止即给予电击。与米尔格伦实验不同的是,这种电击是真实的。实验结果表明,26名受试者中有20位达到了最高电压值。

几乎高达80%。请想象一下,当你漫步在购物中心时——你周围有80%的人都愿意对一只小狗施以极端酷刑,只要一个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的人要求他们这样做。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2、服从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360docs.net/doc/be504903.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

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他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他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结束后,实验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教师”的紧张、焦虑和内疚。

3、竞争实验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该实验要求两两成对,两人分别充当两家运输公司的经理,两人的任务都是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如果速度越快,则赚钱越多,要求尽可能多赚钱。每人都有两条路线可选,一条是个人专用线,另一条是两人共同的近道线,但道近路窄,一次只能通行一辆车,因此使用这条近而窄的道路只有一种办法:双方合作交替使用。研究的设计明确告诉被试,即使交替使用单行线,也必须要有一点等待时间,但走单行道远比启用个人专线经济、有效。实验最后以被试起点至终点的运营速度记分,分数越高越好。实验的结果表明,双方都不愿意合作,狭路相逢,僵持不下的情况时有发生,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当实验者要求被试阐明宁可投入竞争也不愿选择合作的理由时,大多数被试表示自己希望战胜其他竞争者,他们并不重视自己在实验中的得分多少,即使得分少也宁可去竞争,胜过他人,实现自我价值。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

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在群体竞争的条件下,群体内成员的工作是相互支持的,共同活动的目的指向性很强,彼此交流及时,相互理解和友好,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效率。在个人竞争的条件下,多数人只关心自己的工作,相互不够支持。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吉布森(Rosenthal&L.Jacoboson)等人做了一个著名试验。他们在一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进行所谓“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通知教师说:“这些儿童将来大有发展前途”。实际上这些学生是随机抽取的。结果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成绩确实进步了,教师也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应。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因为教师接受了“权威谎言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态度发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心理和情感。从而对学生的心理与行为产生了直接影响,并促进了预期期望效果的达成。他借用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皮格马利翁(Pygemoliou)的名字,把这个效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人们也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在研究儿童品德发展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关于儿童及青少年道德判断问题的研究,为品德发展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一套研究方法,初步奠定了品德心理研究的科学基础。

皮亚杰依据精神分析学派的投射原理,采用对偶故事研究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他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责任的道德判断中来探明他们所依据的道德规则,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平观念发展的水平。下面就是皮亚杰在研究中所用的一个对偶故事。

A.有一个小男孩叫朱利安。他的父亲出去了,朱利安觉得玩他爸爸的墨水瓶很有意思。开始时他拿着钢笔玩。后来,他在桌

布上弄上了一小块墨水渍。

B.一次,一个叫奥古斯塔斯的小男孩发现他父亲的墨水瓶空了。在他父亲外出的那一天,他想把墨水瓶灌满以帮助他父亲。这样,在他父

亲回家的时候,他将发现墨水瓶灌满了。但在打开墨水瓶时,他在桌布上弄上了一大块墨水渍。

皮亚杰对每一个对偶故事都提出了两个问题:(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为什么?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发展的。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儿童的道德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道德。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Newcomb,1961)曾在密执安大学作过一实验,实验对象是十七名大学生。实验者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四个月,交换条件是要求他们定期接受谈话和测验。在被试进入宿舍前先测定她们关于政治、经济、审美、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人格特征。然后将那些态度、价值观和人格特征相似和不相似的学生混合安排在几个房间里一起生活四个月,四个月后定期测定他们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让他们相互评定室内人,喜欢谁不喜欢谁。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处的初期,空间距离的邻近性决定人际之间的吸引,到了后期相互吸引发生了变化,彼此间的态度和价值观越相似的人,相互间的吸引力越强。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自行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是单独骑行计时,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境下,平均时速为24英里(1英时=1.61公里);有人跑步陪同,平均时速为31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骑行,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里普利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现象。

8、“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9、“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

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

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

10、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这是因为我们碰上了令人高兴的事或痛苦的事。我们千方百计做成了一件事,这满足了我们获得成功的希望,于是我们就感到欢欣鼓舞;反之,如果我们的努力受到挫折,我们就会不高兴,甚至感到痛苦。

除了以上这个原因之外,心理学家还发现了一些别的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现就是,刺激脑的某些部位也能产生欢乐或痛苦的情

绪。原来,在我们的大脑里有专门分管快乐和分管痛苦的情绪中枢。

30多年前,有位叫奥尔兹的心理学家,用微电极技术研究老鼠的脑功能。微电极是一种极小极小的电极,可以插入脑的各个部位,而不影响动物的健康和各种功能。我们可以利用微电极向所插入的部位施加电流刺激,以观察动物有何反应。奥尔兹在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如果在某个地点对老鼠的一个叫下丘脑的部位附近进行电流刺激,那么这只老鼠以后就老爱往这个地方跑。这引起了奥尔兹和他的同事们的兴趣。于是,他们精心设计设计了一个实验。

他们做了一个控制电流刺激的开关装置--横杆,可以由老鼠自已掌握。只要老鼠一按这根横杆,埋藏在下丘脑附近的那个微电极就产生电流刺激,持续时间为0.5秒。实验开始了,奥尔兹等人看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情景:老鼠一旦学会按压横杆来获得刺激后,就会以近乎疯狂的热情来刺激自己。每只老鼠都以极高的频率按压横杆,平均频率为2000次/小时,有的竟高达5000次/小时,而且要连续按压15--20小时,直至精疲力尽,呼呼睡去。但一醒来,就又去按压横杆。

奥尔兹等人为了进一步搞清老鼠对这种刺激的迷恋程度,特意在老鼠和横杆之间摆上一个通有很强电流的架子。但老鼠竟不顾触电的痛苦。拼命穿过架子,扑向那根能给它们以刺激的横杆。

奥尔兹通过进一步实验还发现,把微电极插入脑部的另一个重要系统:边缘系统,也能看到老鼠拚命按压横杆的情景。所以,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在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内存在着快乐中枢。老鼠之所以一个劲儿地按横杆,就是因为刺激这个快乐中枢后,可以体验到欢快的情绪。

后来,这个实验在医院脑外科病人那里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医生征得病人的同意之后,在动手术时顺便刺激了一下相应脑部位。他们发现,病人挺喜欢这种刺激,如果把开关--横杆交给病人,他也很乐于去按压几下。这说明人脑中也有快乐中枢。

既然有快乐中枢,那么有没有痛苦中枢呢?心理学家把微电极插入其他一些脑部位,同时把开关装置改装一下,使老鼠按压横杆时能截断电流刺激。实验时,先对老鼠的这些脑部位进行电流刺激,老鼠会很不舒服,并学会按压横杆,截断电流。这些部位可能就是老鼠的痛苦中枢。

人们推测在老鼠的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用同样的方法也找到了“痛苦中枢“。这一实验结果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人们不仅要问:“人的下丘脑中有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吗“?

60年代,美国医生扎克布森和汤尔可逊大胆地进行了尝试,用电极刺激病人下丘脑的有关部位。人们惊讶地看到被刺激病人面带微笑,表示感觉良好。当然此结果尚不能充分证明在人脑中存在“快乐中枢“,但这些发现促使人们对情绪的脑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在社会的任何角落里,我们都可以见到女孩子的笑。有时是莞尔一笑,有时是掩口而笑,有时竟接连不断地笑,甚至笑出了眼泪。令人奇怪的是往往不知她们为了什么,竟会发出莫名其妙或毫无意义的笑。

女孩子爱笑有其复杂的生理原因。笑是感情的外部表现。人的情绪和感情的发生与下丘脑和大脑边缘系统等处的网状结构有直接关系。下丘脑是植物神经的皮层下中枢。1954年欧德和米尔纳首创埋藏电极法,进行“自我刺激”试验,发现在下丘脑存在“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从激发情绪的刺激而来的感觉信息传到下丘脑时,一方面再向上传到肌肉和腺体等“器官”而产生情绪反应。由于女性荷尔蒙(激素)的存在,而使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的平衡与男性不同,从而造成女性的情绪体验和情绪反应与男性不同。

女孩子爱笑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复杂的生理原因。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男

女社会心理的差异,出现了性格差异。女性的性格以感情为主、被动为主、封闭为

主、融合为主、服从为主、依附为主、自卑为主、隐没自我为主,因而女性对外界

事物的反应就没有男性那么理智、主动、开放、对立、支配、独立、优越感和自我

突出。于是,笑就成了女性应答复杂社会因素的重要方法之一(另一个方法是哭)。

因为笑的含意是含混的,可以做多种理解。当然,我们说的是性格差异的一般规律,

生活中也不乏“女人似的男人”和“男人般的女子”。刻实验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

(K.Z.Lorenz)曾发现,小鸭子在出生后不久所遇到的某一种剌激或对象(母鸡、人或电

动玩具),会印入到它的感觉之中,使它对这种最先印入的剌激产生偏好和追随反应。

当它们以后再遇到这个剌激或和这个剌激类似的对象或剌激时,就会引起它的偏好

或追随。但是,如果小鸭子在孵出蛋壳后时间较久才接触到外界的活动对象,它们就

不会出现上述的偏好或追随行为。这一现象被劳伦兹等称为"印刻"。劳伦兹在进行

这项实验时,让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鸭子不先看到母鸭子,而首先看到劳伦兹自己,于

是,有趣的事情发生了。劳伦兹在小鸭子前面走着,身后跟随着几只小鸭子。小鸭子

将劳伦兹当成了自己的母亲。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小鸡、小鸟等辨认自己母亲和同

类,都是通过这一过程实现的,而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哺乳动物身上也有所发现。一般

说来,小鸡、小鸭的"母亲印刻

"的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

10~16个小时,而小狗的"母亲

印刻"关键期发现在出生后的

3~7周。研究还发现,动物在

关键期内,不仅可以对自己的

妈妈发生"母亲印刻",而且如

果自己的妈妈在小动物出生

后不久就离开的话,它们也可以对其他动物发生"母亲印刻"。这就是为什么小鸭子追随劳伦兹的原因。

14、视崖实验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

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15、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使人们日益认识到欣赏音乐等传统上被视为"休闲"的活动在脑的潜力开发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价值。

音乐:神奇的力量科学家们发现,当人听到欧洲18世纪的巴洛克音乐时,心跳、脑电波、脉搏等会逐渐与音乐的节奏同步,从而变得缓慢和协调;血压也会相应地下降--这时,整个人会有一种轻松舒畅的感受。同时,实验证据也表明,如果经常聆听巴洛克音乐,还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对一些心因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言不由衷、失眠、糖尿病等,有非常好的预防和缓解的作用。

在戈登教授发现了"莫扎特效应"以后,他们又对小学生进行了类似的实验。让一组小学生在进行钢琴训练后玩一个有关比例和分数的数学电子游戏;另一组小学生则在英语训练后再玩游戏,结果发现,进行钢琴训练的小学生的游戏成绩比进行英语训练的高出了15%。如今,研究者们发现,音乐不仅对小学生分数、百分比运算能力、空间-时间推理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而且对阅读理解、言语记忆等心理能力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些科学家认为,音乐欣赏包含了空间知觉和空间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欣赏能够强化人脑中潜在的神经结构,从而提高相应的数学能力--就像肌肉训练能够强化人的运动能力一样。另一些科学家则认为,音乐可能更多地和我们的右脑活动相关,如果有意识地加强音乐训练,就相应地能够促进右脑的活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的魔力还不止于此。医生们常常发现,患有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患者行动和反应都很迟缓,但是在听音乐,甚至在头脑中想音乐时,也可能会奇迹般地恢复一些功能恩赐当音乐一停止又会变得寸步难行。这说明,尽管"莫扎特效应"等发现还有待进一步科学研究的确认,但音乐在脑功能促进方面的神奇力量已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对失去了意愿和行动之间联系的病人而言,音乐有可能使中断的"链条"重新连接起来。

17、蔡格尼克效应

蔡格尼克命被试去做20件指定的工作,半数工作允许完成,半数工作则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被试共32人。实验结果发现未完成工作的回忆要优于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如以RC代表已完成的工作的回忆要所得的件数,RU代表未完成工作所得的件数,P为两种回忆件数的比例,即RU/RC,用以在数量上表明哪一种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等于1,则两种工作的回忆量一样;若是P大于1,则示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若是P小于1,则已完成的工作易于回忆。实验的结果P从0.8至3.5不等,平均为1.9,即RU的回忆量差不多等于RC的两倍。

为什么未完成的回忆量优于已完成的工作?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未完成的工作引起情绪上的震动所致。但若把工作用三种方式处理:一种是允许完成,一种是中途加以阻止不予完成。结果表明,中途阻止后再给予完成的工作的回忆量却优于上述两者,这就不是中途阻止产生的情绪只能用心理的紧张系统是否得到解除来加以说明。已完成工作所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还没有得到解除,因而回忆量较多。中途加以阻止的未完成的工作不仅易于回忆,并且在做了其他工作之后,还有重图再做的趋势。

18、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这种局面,这是心理学家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效应最早有奥弗米尔和西里格曼发现,后来在动物和人类研究中被广泛探讨。简单地说,很多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狗可以越过屏障或从事其他的行为来逃避实验者加于它的电击。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预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且不可控制的电击

(如电击的中断与否不依赖于狗的行为),当狗后来有机会逃离电击时,他们也变得无力逃离。而且,狗还表现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丧和压抑,主动性降低等等。

狗之所以表现出这种状况,是由于在实验的早期学到了一种无助感。也就是说,它们认识到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控制电击的终止。在每次实验中,电击终止都是在实验者掌控之下的,而狗会认识到自己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外界的控制,从而学到了一种无助感。

人如果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就成为了一种深深的绝望和悲哀。因此,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把自己的眼光在开阔一点,看到事件背后的真正的决定因素,不要使我们自己陷入绝望。

20、证人的记忆

证人,在我们的认识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观的证据的人,就是把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东西如实地讲出来的人。然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证人提供的证词都不太准确,或者说是具有个人倾向性,带着个人的观点和意识。

证人对他们的证词的信心并不能决定他们证词的准确性,这一研究结果令人感到惊讶。心理学家珀费可特和豪林斯决定对这一结论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了考察证人的证词是否有特别的东西,他们将证人的记忆与对一般知识的记忆进行了比较。

他们让被试看一个简短的录象,是关于一个女孩被绑架的案件。第二天,让被试回答一些有关录象里内容的问题,并要求他们说出对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后做再认记忆测验。接下来,使用同样的方法,内容是从百科全书和通俗读物中选出的一般知识问题。

和以前发生的一样,珀费可特和豪林斯也发现,在证人回忆的精确性上,那些对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实际上并不比那些没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对于一般知识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信心高的人回忆成绩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

人们对于自己在一般知识上的优势与弱势有自知之明。因此,倾向于修改他们对于信心量表的测验结果。一般知识是一个数据库,在个体之间是共享的,它有公认的正确答案,被试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们会知道自己在体育问题上是否比别人更好或更差一点。但是,目击的事件不受这种自知之明的影响。例如,从总体上讲,他们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别人在记忆事件中的参与者头发颜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21、如何表扬孩子?

让两组水平相当的孩子同时做一道比较简单的数学题,让他们都获得正确的答案。然后对一组孩子说:你真聪明。对另一组孩子说:你真努力。

接着让两组的孩子同时做比较复杂的难度较高的数学题。

结果,第一组曾经被夸奖“你真聪明”的孩子普遍成绩低下。

第二组曾经被夸奖“你真努力”的孩子普遍成绩较高。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在捐款之前,做一个问卷调查,提出两个问题:

问题之一:你会捐款吗?60%的人回答,“我会捐款”。

问题之二:你估计他人会捐款吗?50%的人回答,“别人会捐款”。

捐款之后,统计结果是:有50%的人捐款。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让被试用绿墨水写红字,被试反应较慢。

让被试用绿墨水写绿字,被试反映较快。

相关的实验:

让被试写三个2字,然后告诉研究者有几个2字。结果,被试反应较慢。

让被试写三个3字,然后告诉研究者有几个3字。结果,被试反应较快。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让被试观看一个录象片段:一红衣人在街上无缘无故地被他人踢了一脚。接下来分别问两组被试两个不同的问题:

问题之一,如果你是那个红衣人,你会如何反应?

可选择的选项是:(1)非常愤怒,以牙还牙。(2)非常愤怒,无奈地走开;(3)不愤怒,走开。

结果是:绝大部分被试选择了“非常愤怒,无奈地走开”。

问题之二,你估计那个红衣人会如何反应?

可选择的选项是:(1)非常愤怒,以牙还牙。(2)非常愤怒,无奈地走开;(3)不愤怒,走开。

结果是:绝大部分被试选择了“非常愤怒,以牙还牙”。

25、“见钱眼开”

让一组穷人的孩子画一枚硬币,穷人的孩子普遍把硬币画得比真实的硬币大。

让一组富人的孩子画一枚硬币,富人的孩子普遍把硬币画得比较接近真实硬币的大小。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让两组人看汽车相撞的两个画面,一组看到的画面上显示的句子是:“两辆汽车严重相撞”,另一组看到的画面上的句子是“两辆汽车相互摩擦”。

然后让他们分别回答同一个问题:汽车的速度有多快?回答的结果是:看到“两辆汽车严重相撞”的那一组普遍认为速度很快。看到“两辆汽车相互摩擦”的那一组普遍认为汽车速度没那么快。

一个星期后,让他们回忆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回答的结果是:看到“两辆汽车严重相撞”的那一组普遍认为地上有碎玻璃。看到“两辆汽车相互摩擦”的那一组普遍认为地上没有碎玻璃。当然,真实的画面上显示地上没有碎玻璃。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研究人员让被试对着画有各种图像的靶子射击。

结果,当被试射击除狗之外的动物的画像时,毫无犹豫,当被试射击黑人的画像时,稍有犹豫,当被试射击白人的画像时,犹豫的时间最长。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遇到没有把握的选择题时,考生往往根据第一印象选择了一个答案,可是后来回头检查试卷时,又感觉第一印象不对,经过推敲,放弃了第一印象,做了另一个选择。

考生究竟应该尊重第一印象,还是应该相信自己的推理或推敲呢?这即便不是所有教师遇到的难题,至少是高考前英语老师遇到的难题。

根据经验,英语老师在高考前总会提醒学生:遇到没有把握的选择题时,最好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

可是,学生遇到没有把握的选择题时,真的应该根据第一印象做选择吗?

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根据自己的推敲做出的选择的正确率远远高于根据第一印象做出的选择的正确率。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有一种假设:高考前,老师如果告诉学生,回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可以因此而提高考试成绩。

也有另一种假设:高考前,老师如果告诉学生,回想自己曾经获得的最辉煌的事件,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有信心,可以因此而提高考试成绩。

究竟哪个假设是对的?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考前,老师如果告诉学生,回想自己曾经获得的最辉煌的事件,这样可以让自己更有信心,可以因此而提高考试成绩。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假设1:人多力量大。

假设2:人多力量小——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究竟哪个假设是对的?有心理学研究者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人多力量小。实验设计是:

让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拔河。在把拔河者握住绳子的地方设置一个拉力检测器。这时候,拔河者所拿出的力气最大。

让两个人和另外两个人拔河。同样,在把拔河者握住绳子的地方设置一个拉力检测器。这时候,拔河者所拿出的力气比第一次实验减少一些。

让十个人和另外十个人拔河。同样,在把拔河者握住绳子的地方设置一个拉力检测器。这时候,拔河者所拿出的力气比第一次实验更少一些。

https://www.360docs.net/doc/be504903.html,/s/blog_502e7a6d0100a2sb.html#articlecommentname

【实心】实验心理学的故事

错误记忆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大多数心理学家还在研究记忆中可保留多少记忆量时,Bartlett 却开始研究记忆中所保存的到底是什么样的记忆了。换言之,Bartlett 感兴趣的是记忆在质和量上的变化,以及人们的知识经验如何影响他们对记忆的提取。1932 年,Bartlett 的巨著《记忆:实验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问世,这本书对以后的错误记忆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所谓错误记忆,就是指错误的声明一个以前未呈现过的词或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曾经呈现或发生。Bartlett 通过让被试来学习一些有意义的材料(如一个故事),然后让被试在不同的延时条件下做出多次回忆。利用这种方法,将回忆的内容与原始材料进行比较,来测量被试记忆不断衰减及变化的情形。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研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幽灵战争”。

实验程序

首先让被试阅读下面的故事:一个晚上,有两个从伊古拉来的青年男子走到河里想去捕海豹,当时,天空充满了浓浓的雾气,非常平静,然后他们听到了战争的嘶喊声,他们想“也许有人在打仗”,他们逃到岸边,躲在了一根木头后面,就在这时,有几艘独木舟出现了,他们听到了摇桨的声音,看到其中一艘向他们驶来,船上坐着 5 个人,那些人问道:

“我们想带你们一起到河的上游去跟敌人打仗,你们觉得如何?”

其中一个年轻人说:“我没有箭”。

他们说:“箭就在船上”。

这个年轻人说:“我不想跟你们去,我可能会被杀死,我的亲戚朋友都不知道我去那里,不过你……”。

他转向另一个人说:“可以跟他们一起去”。

因此,一个年轻人就跟他们走了,另一个年轻人回家了。

当战士们沿河而上,到达卡拉马另一端的村庄。村庄的人涉水而来,开始战斗,许多人因此被杀死。就在此时,这个年轻人听到其中的一个战士说:“快,我们回家去!那个印第安人被打死了。”这时年轻人想:“哦,他们都是幽灵”。他并没有感到任何不适,但他们却说他被射死了。

于是,这些独木舟回到了伊古拉,这个年轻人上岸后回到家里,并且点起了炉火,他告诉所有人说:“看!我跟这些幽灵一起去打仗,同伴中有许多被杀死了,攻击我们的对方也死了不少人。他们说我被射中了,但我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适。”

他讲完这些话之后,安静了下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倒在了地上,有黑色的东西从他的嘴里流出来,它的脸扭曲变形。人们跳起来,大声呼叫。

他死了。

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记忆复述这个故事。

实验结果

被试在回忆这个故事时,出现了相当有规律的错误,这些错误记忆大多和被试生活的文化环境所认同的思维逻辑与习惯相对应。

Bartlett 发现:随着时间的增加,故事中的内容往往被忽略掉一部分,一些玄妙的内容被舍弃了,故事也会变得越来越短,更有趣的是,被试还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使故事变得更加自然合理,有时甚至渗入一些伦理内容。被试在错误记忆中所做的许多转换和曲解是为了使故事更规范、合理化——至少符合英国人的文化特点(被试是剑桥大学的本科生)。

讨论

Bartlett 认为,回忆出现错误是理所应当的,当回忆与原始材料毫厘不差反而是不正常的。他认为,被试对“幽灵战争”的曲解和增删主要是由于英国被试没有对原故事建立正确的图式,被试在阅读这个故事时,形成了一个关于该故事的抽象表征,该表征一般为其个人的信仰、情绪以及过去经验所同化,因此许多故事细节被去除,其他的则同化于长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结构。被试对北美印第安文化理解很少,所以形成的抽象表征导致他们在编码提取阶段会产生错误记忆。他还假设如果被试是印第安人,那么错误记忆的程度会相对小一些。小结

后继的心理学家开始了对错误记忆的研究,错误记忆的研究不单单局限在实验室研究,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已经跃然成为继内隐研究之后,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又一大研究热点。

(采自《记忆心理学》,杨治良等著,1999 )

返回

很早以前的心理学实验

大约公元前700 年,古埃及的国王为了探寻语言的起源,将一个男孩交给牧羊人抚养,并且命令他不许和这个孩子说一句话。当这个孩子长大后,他被带回到国王面前,这时他发出的第一个音节听上去很像埃及语中的“面包”。国王由此得出结论:埃及人的语言是天生的。

从广义上讲,也许这可以看作是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因为它所研究的是心理现象——言语,而且其中还使用了控制——让牧羊人来抚养男孩且不许他和孩子说话。而实验法的要旨之一正是采用控制。当然在严格意义上,它仍不能被看作是心理学实验,更不能和近现代心理学实验相比。

从严格意义上说,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应该是发生在实验心理学诞生之后。我们知道,实验心理学是在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分支,它为心理学研究提供方法论指导,是以操作性的量化手段来探寻人类心理奥秘的有效途径。

(采自《基础实验心理学》郭秀艳、杨治良著,2005 )

返回

感觉剥夺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性动物,丰富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剥夺了人们接触环境刺激的权力会发生什么情况?何谓感觉剥夺呢?

所谓感觉剥夺指的是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刺激处于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有机体处于这种状态,外界的声音刺激、光刺激、触觉刺激都被排除。几天后,有机体发生某些病理心理现象。感觉剥夺现象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人员身上时有发生。沙漠远征的人、飘落孤岛的海上遇难者都有可能发生感觉剥夺现象。对感觉剥夺的研究始于二战后,1954 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

实验程序:

实验中,研究者给被试准备了一个小的隔离室,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如果愿意待在隔离室里,就会每天得到20 美元的收入(在当时20 美元是相当高的金额)。被试的手臂上被套上纸板筒,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音限制其听觉。在隔离室里有固定的器械,被试可以随时通过操作器械来获得食物和饮料。

实验者的要求是被试必须安静的躺在小床上,不能随意跑动。在感觉剥夺期间,实验者还会对其中的一部分被试通过话筒提出一些测验或问题,同时还会向被试呈现一系列令人厌烦的阅读资料。而另一部分被试作为控制组则坐在安静的房间里,听录音中的对话。

实验结果:

实验者对实验的预期是,被试起码会在隔离室呆上几天,结果有一半的被试不到48 小时就放弃了实验。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感觉剥夺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在实验的感觉剥夺期间,隔离室中的被试表现出了明显的紊乱现象,他们没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出现错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反应。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例如看到大队老鼠行进的情景,或者听到有音乐传来等等。当实验进行到第4天时,被试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状。

实验者发现大概有80 %的被试都报告有幻觉体验。幻觉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1 )被试报告感觉身边有好多线条或圆点在闪现。实验结果发现,被试的幻觉内容远远超过被试的控制程度,虽然被试戴着半透明的镜片看不清东西,但却能够想象而由此产生了幻觉;( 2 )被试常常伴有把自己的身体看成两部分的幻觉。甚至有的被试报告感觉自己的身体好像失去了重心,漂浮在半空等等;( 3 )在实验过程中甚至实验结束后,被试判断距离的能力和审视三维空间的能力都有些紊乱。有的被试在停车场不能正确的判断自己的车子和别人车子之间的距离这种现象是极为可怕的,如果不及时制止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实验者继续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被试在实验结束后,需要3天以上的时间才能回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感觉剥夺实验研究表明:大脑的发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础之上的。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更好地发展。丰富的、多变的环境刺激是有机体特别是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身心要想保持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工作,就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

感觉剥夺现象的研究不仅对于讨论病理心理现象有其理论意义,而且对于特殊环境下( 航天、航海、潜水等) 的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感觉剥夺现象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加拿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进行感觉剥夺的研究。

返回

个人空间圈

善于观察外界世界的细心人会发现:鸟儿在电线上站成一排,互相保持一定的间隔,恰好使谁也啄不到谁;陌生的顾客在餐厅里总是尽可能错开就座。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而又习以为常的现象。然而,20 世纪60 年代心理学家沙姆却做了个有心人。他在现实生活中对这类现象所进行的大量的观察,最早提出了个人空间的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体周围都存在着一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这个“神秘的气泡”随身体移动而移动,它并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在心理上个人所需要的最小的空间范围。心理学家把它称为个人空间圈。个人空间范围的大小受到个人特点、社会习惯、文化、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就个人特点而言,性别、年龄的影响尤为明显。例如,一般说来,女性比男性的个人空间为小,这就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妇女比男子更互相靠近的缘故。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个人空间圈的测验。选择一个面积为10 米×l 0 米左右大小的空教室( 或大厅) ,教室( 或大厅) 内不能有课桌等物。如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室内场所,也可寻找一块同样大小的空地或小操场。但要注意,选择的场地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结果。找到场地之后,再准备一把量程大于 2 米的米尺。测验由 3 人进行,一人做主试,一人做被试,一人做记录员。主试和被试之间一定要不相识。但是他们和记录员之间都是相识的。整个测验由记录员主持。实验前由记录员告诉被试:“当主试在某一方向的 5 米处向你慢慢走近,在你觉得不能容忍时,就叫‘站住'。”并对主试说:“你听到‘站住'即停下。”记录员在记录纸上记下主试离被试的距离( 见表1) 。实验开始时,请被试站在场地正中心,由主试从相对被试的8 个方向( 即:正前、左前、正左、左后、正后、右后、正右和右前) 向被试靠拢。靠拢时的步伐比平时走路约慢一半,步子呈小步。8 个方向先后的次序要打乱,不要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有规律进行。8 个方向都做完了,再做第二遍,做完第二遍后再做第三遍。这就是说,每个方向共做三次。

表 1 主试与被试间的距离( 单位: 厘米)

正前

左前

正左

左后

正后

右后

正右

右前

第一遍

第二遍

第三遍

平均

试验结束后,将各个方向的三次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加以平均,最后将各个方向的平均数绘制成个人空间圈。

上面的测试证明了个人空间圈的存在,在很多心理学家进行的实验中都反复验证了这一结果。个人空间圈的意义在于人们总是会被一个看不见的屏障包围着,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你的个人环境免于大量的社会侵害。除了心理学家外,其它领域的研究者,特别是建筑师、地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都在积极地研究个人空间圈的概念。

(采自杨治良等,1989 )

返回

接触安慰

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以及依恋的经验对他或她在未来生活中爱的能力以及与他人亲近的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就是说人的一生中最早的爱的经历是幼年与母亲之间的亲密接触。情绪的先天论者认为,爱是天生的需要;而行为主义者认为爱其实总是和解决饥饿、干渴和避免痛苦这些基本需要相联系的,婴儿对母亲的爱只不过是对食物需要的副产品。

出于伦理原因,此类实验不能以人为被试,因此,研究者哈罗采用婴儿期在生理上对情感和接触的基本反应与人类非常接近的恒河猴作为被试。哈罗设想,如果行为主义的情绪习得论是正确的,那么幼猴理应对满足其生理需要的事物(自然情况下当然是母猴)产生依恋;而如果爱是先天的需要,那么幼猴的依恋对象就不一定是食物提供者。

实验方法

首先,实验者制作了两只代理母猴。其中一只用光滑的木头做身子,用海绵和毛织物把它裹起来(木制母猴),在胸前安装了一个奶瓶用于喂养,身体内还安装了一个提供温暖的灯泡;另一只母猴的外表由铁丝网制成,其他方面与木制母猴完全一样(铁丝母猴)。这样,两只代理母猴间的主要差异就在于:木制母猴能够提供接触安慰(contact comfort ),而铁丝母猴则不能够。

然后,研究者把两只人造母猴分别放在两个单独的房间里,这些房间与幼猴住的笼子相通。实验者把八只幼猴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由木制母猴喂养,另外一组由铁丝母猴喂养。在喂养时间以外,幼猴可以自由地与两只母猴接触。

此外,实验者刻意地创造了某些恐惧或不熟悉情景。比如: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当孩子们感到害怕时,他们总会到母亲那里寻找庇护。为了研究这一现象,哈罗在它们的笼子里放入各种各样能引发恐惧的物品,如上紧发条的玩具打鼓熊(这种玩具熊与幼猴一样大,对幼猴而言是很可怕的)。再如:为了研究幼猴适应陌生环境情况,实验者将两组幼猴放进同一个不熟悉的小房间里,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物品(如积木、毯子、带盖的容器、折纸等),并设置三种情况:仅出现木制母猴,仅出现铁丝母猴,或两者都不出现。

最后,为了探讨幼猴与代理母猴之间的依恋关系是否在它们分开一段时间后还能保持,当幼猴长到六个月能够吃固体食物时,便让它们与“母亲”分开一段时间(最长时间约30 天),然后再在旷场环境中团聚。

实验结果

研究者对这两组幼猴进行了一系列观察,结果发现幼猴偏爱有绒布包裹的木制母猴,不论是由铁丝母猴还是木制母猴喂养的幼猴都对木制母猴产生强烈的依恋倾向。那些由铁丝母猴喂养的幼猴也是只是在吃奶时迫不得已离开木制母猴,吃完后就迅速回到木制母猴那里。

其次,当幼猴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些害怕的事物时,它们便很快跑向木制母猴,并抱住它以获得安慰和保护。再者,当幼猴被置于陌生的环境后,所有幼猴都立即冲向木制母猴,抓住它,用身体蹭它,并摆弄它的脸和身体。然而,如果把这些幼猴放在同一间房间里,但木制母猴不出现时,它们则会充满恐惧,出现情绪化的行为,如哭叫、缩成一团、吮吸手指。

最后一项实验发现,当幼猴们在相同的旷场环境中再一次与木制母猴重逢时,它们冲向母猴,爬在他身上,紧紧抓住它。然后与母猴玩耍,撕咬包裹在母猴身上的绒布。最明显的变化是幼猴不再像以前那样,离开母猴去探索和玩耍房间的其他物品。按照哈罗的观点,这很显然地说明寻找安全感的需要比探求自然的趋向更为强烈。

总之,哈罗的这一系列实验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幼猴而言,接触安慰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中比母猴提供乳汁的能力更重要。也就是说由这种接触安慰产生的依恋情感是独立于饥饿和干渴这些基本需要之外的。

(采自《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2004 )

返回

量表衰减效应

在心理学实验中,常常会遇到实验中的因变量水平趋于完美(接近于量表的“天花板”),或者趋于零效应的现象。这些效应被称为量表衰减效应(或者,更通俗地称为天花板和地板效应)。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该如何对此进行解释呢?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

在影响指标有效性的各种因素里,天花板效应(ceiling effect )和地板效应(floor effect )是尤其典型的情况。这两种效应是指反应指标的量程不够大,而造成反应停留在指标量表的最顶端或最低端,从而使指标的有效性遭受损失。

先来看一个天花板效应的例子。假设有一个研究者想要比较游泳和跑步的减肥效果。他找来两个肥胖的人作被试,首先用一架台秤秤他们的体重,发现两个被试的体重正好都是300 磅。然后,这两个被试开始减肥计划,一个通过跑步减肥,另一个游泳。几个月后,两个人又一次用同一架台秤称体重,结果发现两个人的体重都是250 磅。研究者认为两个人都减重50 磅,因此断定跑步和游泳的减肥效果一样好。但是研究者忽视了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所用台秤的量程是0 ~300 磅,不能称出这两个人的确切体重。(如果用一个范围足够大的秤去称的话,一个被试是300 磅,而另一个是350 磅。通过跑步减肥的被试减重50 磅,而通过游泳的被试减重了100 磅。)由于两个被试的体重都已经到达了反应指标量程的最顶端,致使他们各自的减肥效果没有真正地体现出来。这就是一个天花板效应的问题。

再来看一个地板效应的例子。假如你教一个动作不太协调的朋友打保龄球。你认为奖赏可以提高作业水平,因此每当他打一个全中你就为他买一杯啤酒。然而你的朋友将球都扔到沟里去了。这样,你不能提供奖赏了,而且你还预期他的作业水平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而降低。但由于再没有比沟里球更低的水平了,所以你观察不到成绩的任何下降,此时你朋友的作业水平已经到了反应指标量程的最底端。这就是地板效应。

天花板和地板效应都阻碍了因变量对自变量效果的准确反映,在选择反应指标时应努力避免。那么该怎样避免呢?通常的方法是:尝试着先通过实验设计去避免极端的反应,然后再试着通过测试少量的先期被试来考察他们对任务操作的反应情况。如果被试的反应接近指标量程的顶端或底端,那么实验任务就需修正。例如,在一个记忆实验中如果记忆成绩太好,那就可以增加呈现的材料以降低作业水平。与此相似,如果被试完成得太糟糕,几乎记不住任何东西,那么就要通过减少识记材料、放慢呈现速度等方法使任务变得容易些。设计实验任务和反应指标的指导思想是应使被试的反应情况分布在指标量程的中等范围内。那么,操作自变量时,被试反应水平的提高或降低都

能被观察到。谨慎的研究者在实施可能被天花板或地板效应污染的实验前,先做好预备实验。预备实验能使研究者了解到实验中存在的有关设计或实验程序方面的问题。

了解什么是天花板效应、地板效应及其避免的方法,将有助于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解释。(采自《实验心理学》郭秀艳著,2004 )

返回

盲视

以往,心理学家认为知觉一定是意识层面的。例如在视、听知觉研究中被试总是意识到自己看见、听见某些刺激,而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研究中人们也是清楚地意识到空间关系和时间序列。然而,近20 年以来,研究者逐渐发现大量证据,证明知觉也可以涉及无意识层面的加工,这就是无觉察知觉。

20 世纪80 年代,研究者几乎同时从两个领域得到启发,开始思考知觉是否可能在意识层面之下发生,提供无觉察知觉存在证据的两个领域,分别是神经病理案例和认知实验研究。

而盲视是神经病理案例中的一个典范,研究者在研究中发现奇怪的现象:一些脑损伤患者无法知觉到某些刺激,但在一定条件下却表现得似乎仍能对这些刺激进行某些加工。换言之,那些刺激在患者本人毫无觉察的情况下得到了知觉加工。

韦斯克兰茨(1986 )报告了一例盲视病人D.B. 。D.B. 十四岁时,大约每六周发生一次剧烈头痛,头痛时,伴随出现的是其左侧视野一块椭圆形的暂时失明。到他二十岁时,他头痛的次数增加,并且在某一次头痛发作后,那块椭圆形的局部区域彻底失明了。X 光片显示:他大脑右侧视皮层顶端的血管增大。之后,手术切除了 D.B. 脑部的这部分视皮层和膨大的血管。当即 D.B. 的头痛停止,然而,他的左侧视野却失明了。通过动态视野程序发现 D.B. 在每只眼睛视野的左半部都有一个盲点。

然而,奇怪的是D.B. 的左视野好象并非真地失明。观察发现D.B. 能够清晰定位处在他的盲视野区内的物体。比如,尽管看不见,但他能够正确地握住别人伸出的手,而且,他能够猜出他看不见的条状物作水平还是垂直运动。不过, D.B. 说在他看不见左视野中的任何东西,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完成以上任务,完全是因为猜测。

进而,韦斯克兰茨对D.B. 的这种无觉察情况下准确判断能力进行了进一步的测试。由于D.B. 看不见在盲视野中的物体,实验要求他对光斑是否存在及其位置作迫选猜测。另一些实验要求他猜测线条的方向。控制照明条件、 D.B. 头的位置和视线的方向保持不变。结果发现 D.B. 在盲区的定位、觉察和目标方位的猜测都比随机猜测的结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盲区的视觉活动几乎和正常视野的视觉活动表现得一样好。但是 D.B. 仍不能辨别在盲区出现的物体,在整个测试过程中,他都声称看不见测试中要求他做出选择判断的目标,他还是认为他在这些试验中所表现出来的卓越能力要归功于猜测或是运气。在不存在觉察的情况下,D.B. 进行了复杂的知觉判断,D.B. 在没有觉察的情况下产生知觉。这种被试对所呈现的刺激茫然不知,并且也没有产生感觉,但是要求他猜测或迫选时却能做出精确的反应的现象就是无觉察知觉最好的证据。

(采自《实验心理学》郭秀艳,2004 )

返回

迷信的鸽子

斯金纳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心理学家,堪称行为主义之父,他是著名的“斯金纳箱”的发明者,此外他还出版了10 多本著作,发表了70 多篇科学论文。斯金纳的理论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就是:在任一特定的情况下,你的行为都很可能伴随着某种结果,比如得到赞扬、报酬或解决问题后的满足感,那么随后在类似的情况下,你很可能重复这一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强化。如果你的行为伴随着另一种结果,比如疼痛或尴尬,那么你在以后的相似情况下就很少会重复这种行为;这些结果被称为“惩罚”。

在斯金纳的众多研究中,有一篇题为《鸽子的迷信行为》,这篇文章不仅题目幽默,而且通过这个有趣的研究,我们不仅能够清楚的认识斯金纳的基本理论,他的研究行为方式、方法,还能对我们都熟悉的“迷信”现象进行一种斯金纳式的解释。

理论假设

人们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迷信行为,比方说,忌讳从梯子下走过,忌讳踩到裂缝等等。很多人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但是某些时候人们是会因为迷信而做某些事情。斯金纳认为,人们这样做的原因是他们相信或推测在迷信行为和某些被强化的结果之间存在联系,即便是实际情况下两者并不相关。所以,斯金纳说了下面的话“如果你认为这是人类特有的行为,那么我将给你一只迷信的鸽子。”

实验方法

斯金纳在此项研究中使用了“斯金纳箱”,但做了重要的变化:即为了研究迷信行为,食物分发器被设定为每隔15 秒落下食丸,不管动物当时在做什么。可以看到这便产生了非关联性强化。换句话说,不管动物做了什么,每隔15 秒它将得到一份奖励。

研究中的被试是8 只鸽子。连续几天对这些鸽子喂少于他们正常进食量的食物,以便在测试时,它们处于饥饿状态。由此增强寻找食物的动机(这增加了强化的效果)。让每只鸽子每天在实验箱里待几分钟,对其行为不作任何限制。在这期间,每个15 秒强化自动出现。几天后,两个独立的观测者记录了鸽子在箱中的行为。

实验结果

斯金纳在报告中写道:“8 只鸽子中的6 只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反应,两名观察者得到了完全一致的记录。一只鸽子形成了在箱子中逆时针转圈的条件反射,在两次强化之间转 2 - 3 圈;另一只反复将头撞向箱子上方的一个角落;第三只只显现出一种上举反应,似乎把头放在一根看不见的杆下面并反复抬起它。还有两只鸽子的头和身体呈现出一种摇摆似的动作,它们头部前伸,并且从右向左大幅度摇摆,接着再慢慢的转过来,它们的身子也顺势移动,动作幅度过大时还会向前走几步。还有一只鸽子形成了不完整的啄击或轻触的条件反应,动作直冲地面但并不接触。”

上述的行为都是在建立条件反射前未曾观测到的。实际上新的行为和鸽子得到食物毫无联系。然而,它们表现的就好像行为会产生食物似的;也就是说,它们变得迷信了。

接下来,斯金纳想知道如果两次强化之间的间隔被拉长了,又会发生什么。他用了一只摇头的鸽子,然后把两次投放食丸的时间间隔慢慢增加到 1 分钟。这时,鸽子表现的更加精力充沛,直到最后在两次强化间的 1 分钟内,这只鸽子像在表演一种舞蹈(好像一种“鸽子食物舞”)。

最后是消除鸽子的这种新行为。这意味着在测试箱中的强化不再出现。这时,迷信行为逐渐消退,直到完全消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只“跳舞”的鸽子在完全消退前的这种反应次数超过了 1 万次。

在实验中斯金纳得到了6 只迷信的鸽子。然而,他对这一成果的解释却极为谨慎:“这一实验可以说是证明了一种迷信。鸽子行为的依据是行为和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虽然这种联系实际上并不存在。”

迷信难以消退的原因可以从那只在行为消除前跳了1 万多次舞的鸽子那儿去寻找。当某种行为只是偶然的被强化一次,它就变得非常难以消除。这是因为人们的期望值很高,期望迷信行为会产生强化的后果。你能想象,如果每种联系每次出现,然后突然消失,那么行为就会很快停止,然而,对人类而言,偶然的强化通常要过很长时间才能发生,因此迷信行为常常持续一生。

结论

迷信无处不在,从心理学角度看迷信是不健康的吗?绝大多数心理学家相信,尽管从定义上讲,迷信行为并不会导致你想要的结果,但它们还是有积极的功能。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时,迷信行为经常能产生力量,不再失控。从事危险职业的人比其他人更加迷信。有时候,由迷信行为带来的力量感和控制感能降低焦虑、增强自信和信心,并提高成绩。

(采自《改变心理学的40 项研究》罗杰·R. 哈克著,白学军等译,2004 )

返回

内隐学习

公元1452 年,意大利佛洛伦萨附近的一个小镇里,有个聪明的男孩儿降生了,他就是日后被人誉为天才艺术家的达芬奇。这位艺术大师的每件作品都是稀世珍宝:《蒙娜丽莎》的神秘微笑几百年来颠倒了无数众生,《最后的晚餐》更是画足了浮生百态……。然而,达芬奇在学画之初,他的老师名画家佛罗基奥教他的第一件事,不是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一个接一个地“画蛋”,并且一画数年。

400 多年后,中国国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开始学京戏。起初,老师说他目光呆滞,是“死鱼眼”、“吃不了这碗饭”,索性打发他回家了。然而梅先生毫不气馁,他决心苦练眼神,每天清晨一起来,他的双目就紧紧追踪一群群盘旋在空中的鸽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一双炯炯放光、顾盼有神的眼睛。这双眼睛幻化出了醉眼睨斜的杨贵妃、脉脉含情的白素贞、飒爽英姿的穆桂英等等神采各异的美妙形象。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是“画蛋”让达芬奇掌握了光影变化的复杂规律,是“看鸽子”让梅兰芳明了了眼神与内心的微妙关系。古今中外,类似达芬奇“画蛋”、梅兰芳“看鸽子”的事例不胜枚举,然而心理学家从中看到了更多的内容。

为什么反复“画蛋”和反复“看鸽子”却能掌握、进而驾驭那些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艺术规律呢?在他们“画蛋”和“看鸽子”的过程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如今,心理学家们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这是因为,在两位艺术大师一遍又一遍的练习中,发生了一种“自动的”、“不易觉察”的、“对复杂规律敏感的”学习——内隐学习。因此,是内隐学习促成了达芬奇和梅兰芳艺术生命的辉煌。以上就是内隐学习的描述性定义。

(采自《内隐学习》郭秀艳著,2003 )

返回

期望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我们预期某一事物以某种方式发生,我们的期望就会倾向于让它变为现实。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在某些领域这的确是事实。

早在1911 年,“聪明的汉斯”的著名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波菲格斯特的注意,汉斯是一匹聪明的会算算术的马,经过研究发现,汉斯实际上是从提问者无意识的表现中获得了细微的线索,它对细微的线索形成了条件反射,利用提问者的无意识线索得出正确的数学答案。对“聪明的汉斯”的研究指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观察者经常带有某种特殊的期望或偏爱,就使他们在研究中无意识的给被试发出了某种隐蔽的信号。这些信号就可能使被试按照与观察者的偏爱相一致的方式做出反应,从而证明了观察者的预期。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实验者期望效应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实验室研究和教育教学中的类似偏见和期望。下面来介绍他的一个实验研究。

理论假设

当期望效应出现在实验室之外的人与人之间的自然交往中时,罗森塔尔称之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希腊神话中,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他创作的女雕像。罗森塔尔怀疑,在小学教师得到学生的某些信息(如IQ 分数)时,他们或多或少的会对学生的潜能产生某种期望,这种期望会使他们无意识的对那些可能会成功的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一些鼓励和鞭策,使这些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预期,变得更加出色。当然,这似乎是以牺牲那些教师对其期望不高的学生为代价的。为了检验这些理论假设,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在一所小学进行了研究(这个小学位于某个大城镇的中低阶层生活区)。

实验方法

研究者对1 -6 年级的所有学生进行了IQ 测验,同时还进一步对教师解释,该实验的成绩可以对学生未来在学术上是否会有成就做出预测。但实际上,这个测验并不具备这种预测能力。

在6 个年级中,每个年纪有3 个班级,每个班有1 名班主任,18 个学生(16 女,2 男),给班主任一张名单,上面有测验成绩得分最高的前20 %的学生。本研究的关键是:教师所得名单中的前十名学生是被完全随机分配到这种实验条件下的。这些学生和其他学生(控制组)的唯一区别就是,教师以为他们(实验组)会有不同寻常的智力发展表现。

学期结束前,研究者对所有学生在进行相同的IQ 测验,计算每个学生IQ 的变化程度。通过实验组和控制组的IQ 变化差异的检验可以看出,在现实情景中是否也存在期望效应。

实验结果

综合全校的情况看,那些被教师以为智力发展会有显著进步的学生,其IQ 平均提高幅度显著高于控制组。

在这项早期的研究中,研究者得到了两个主要的研究发现:一是已在正式实验室情境中被证明了的期望效应,也会在非正式的现实生活情境中起作用;二是这些作用在低年级更为明显,而在高年级中几乎不存在。

讨论

正如罗森塔尔所预测的,教师对学生行为的期望转化成了学生的自我实现预言。此外,对高年级学生而言,自我实现预言的作用似乎并不明显,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很重要。在本文和后继研究中,罗森塔尔提出了下面的几种可能的解释:

1 .低龄儿童的可塑性一般较高年级儿童更强。如果事实如此,那么研究中低年级儿童变化更大也许仅仅是由于他们比高年级儿童更易变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

教育心理学著名实验 桃花 一、饿猫开迷箱——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 实验过程:一只饿猫被关在他专门设计的实验迷笼里,笼门紧闭,笼子附近放着一条鲜鱼,笼内有一个开门的机关,碰到这个机关,笼门便会启开。开始饿猫无法走出笼子,只是在里面乱碰乱撞,偶然一次碰到机关打开门便得以逃出吃到鱼。经过多次尝试错误,猫学会了碰机关以开笼门的行为。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无需观念作媒介)。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率。 二、狗进食的摇铃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 实验过程: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只在铃响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性刺激的铃声由于与无条件刺激食物联结而成了条件刺激,由此引起的唾液分泌就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 三、迷箱实验——斯金纳(美国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也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 实验过程: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借助此实验提出了著名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强化的规律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 四、波波玩偶实验——班杜拉(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所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在与传统行为主义的继承与批判的历史关系中逐步形成的,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

心理学知识:10个心理学效应,让你的世界观被颠覆了!

心理学知识:10个心理学效应,让你的世 界观被颠覆了 人类的很多认识和动作都是无意识的,这是为什么呢?几大心理学效应告诉你,涨知识啦,我们不单单只学书本上的知识,也要学习生活中的常识,然后升华后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最根本的目的!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 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 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巴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有趣的心理学实验

趣味心理学实验 1、从众实验 (2) 2、服从实验 (3) 3、竞争实验 (5) 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 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 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 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 8、“迟延满足”实验 (10) 9、“感觉剥夺”实验 (11) 10、情绪实验 (12) 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 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 13、印刻实验 (16) 14、视崖实验 (17) 15、霍桑实验 (18) 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 17、蔡格尼克效应 (22) 18、责任分散效应 (23) 19、习得性无助实验 (24) 20、证人的记忆 (25) 21、如何表扬孩子? (26) 22、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哪一个更客观? (27) 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 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 25、“见钱眼开” (30) 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 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 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 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 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

1、从众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 以下是关于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分析,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实验心理学经典案例 "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 ·

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 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趣味心理实验 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双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的测验,结果发现大学生们的空间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的提高。他们将这种现象称作"莫扎特效应"。 莫扎特效应启发人们从多个角度思考促进脑功能发展的 ·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0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各种效应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 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 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 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 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3、责任分散效应 1964年3月13日夜3时20分,在美国纽约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诺比白的年轻女子在结束酒吧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当她绝望地喊叫:“有人要杀人啦!救命!救命!”听到喊叫声,附近住户亮起了灯,打开了窗户,凶手吓跑了。当一切恢复平静后,凶手又返回作案。当她又叫喊时,附近的住户又打开了电灯,凶手又逃跑了。当她认为已经无事,回到自己家上楼时,凶手又一次出现在她面前,将她杀死在楼梯上。在这个过程中,尽管她大声呼救,她的邻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观看,但无一人来救她,甚至无一人打电话报警。这件事引起纽约社会的轰动,也引起了社会心理学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人们把这种众多的旁观者见死不救的现象称为责任分散效应。 对于责任分散效应形成的原因,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调查,结果发现:这种现象不能仅仅说是众人的冷酷无情,或道德日益沦丧的表现。因为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确实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

心理学实验

身份能否让你变得邪恶?——斯坦福监狱试验(1971) 1971年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小组通过广告在众多志愿者中选拔了身体和心里都很健康的24命男性受试者他们被随机分为12名狱警和12名囚犯他们被严格要求按照其角色进行扮演如同真的监狱生活一样为此津巴多将斯坦福大学心理系的地下室改建成了一个模拟监狱Zimbardo自己也参与到实验中去任命自己为监狱总监 一开始一切正常可是到了第二天囚犯们对于狱警的行为作出了反抗Zimbardo要求狱警采取措施控制住局面狱警们照做了随之而来的是囚犯和狱警行为的不断升级囚犯们用床铺在牢房里设立障碍并讥笑狱警狱警的行为则包括强迫囚犯做俯卧撑限制他们使用浴室厕所让他们在牢房里便溺脱光他们的衣服拿走他们的饭菜枕头毯子和床让他们光着身子睡在地板上让他们空着手清洗马桶以及关禁闭最后场面几乎失控原本是随机抽取的狱警和囚犯发生了尖锐的对立试验对很多人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影响Zimbardo还认为这次试验也改变了他自己使他变得更注重监狱的安全而不是受试者的权益 试验预计要进行14天但在其他人的干预下只持续6天就结束了少数狱警还对试验过早结束表示惋惜 这个实验引起了多方面的批评但是也得到了社会的极大关注由此衍生了Mario Giodano的小说《Das Experiment》2001年拍成了德国电影《Das Experiment》2009年还有一部美国电影《The 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有一个乐队就叫做“Standford Prison Experiment” 此外还有很多相关的纪录片和电视节目 斯坦福监狱试验要讨论的问题是身份地位会不会改变一个人的善恶观?换句话说正常人平时极力抵触的邪恶行为是否就隐藏在每个人的体内只要改变他所处的位置而不用强制灌输就可以让他变成一个邪恶的人?要注意受试者是完全随机抽取的却只用了6天时间就把他们变成行为完全不同立场尖锐对立的两类人人的立场真的这么轻易就可以被改变吗?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否具有代表性还有争议造成实验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真正的人性还不会像试验里那么糟试验所揭示的现象确实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许多印证无论邪恶是社会交给我们的(比如在实验里受试者可能认为狱警应该就是残酷的)还是发自人性的本身我们都不能对此掉以轻心 你愿意变成集体的一份子吗?——“浪潮”(1967) 1967年4月加利福尼亚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历史课教师Ron Jones给学生们讲第三帝国部分一个学生提了个问题: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Ron Jones决定大胆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作者:洪恩教育IQ365商城时间:2009-08-11 儿童的妙想世界——十大儿童心理学经典实验 本文介绍了儿童心理学研究中的10个经典实验。对于熟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人来说,看看不同的观点,也是一件好事。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本文是这十篇的索引,希望各位看官多提建议、多多支持。 开始翻译的时候,我没想过一下子把10篇都翻译出来。之后有个网友留言,说自己是个孩子的爸爸,希望我能将这个系列进行到底。其实本来上开始在yeeyan上发表翻译是想给自己找个事情做,转移一下注意力。没想到,却真的可能对某些人有帮助。这位爸爸的支持,让我下决心在新年之前把这十篇都翻译出来,也算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 一、婴儿早期记忆 想想看,如果我们真的记得从出生开始的所有事情,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吧——幸亏忘的比记得多得多。本文介绍了一个60年代关于儿童记忆的实验。与我们的common sense有出入,小孩儿很早就能记住事情。 很久很久以前,虽然现在看起来已模糊不清,我们都曾是孩子。我们咯咯笑、大哭、大笑、探索、摔倒,我们对于刚刚起步的这条旅途几乎一无所知。

除非遭遇不幸,在生命最初的几年中,我们产生了记忆、语言、自我意识、记忆认知、社会和情绪能力。我们向着未来的自己走出了最初的几步。 儿童心理学——或者更宽泛的说,发展心理学——并不仅仅是关于孩子的研究,而是研究像你我这样的人,以及我们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就像了解自己的历史可以对未来有所借鉴,儿童心理学展现了我们的过去,甚至包括我们的将来。 这篇及以后几篇将介绍儿童心理学几个重要领域中的10个经典研究。每个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这个拼图中的一块,细细品味任何一个实验,都将提醒我们,现在看来浑然天成的事情曾经是多么复杂。 婴儿从很早就有记忆 有些人认为,我们不可能记得2到4岁之前的任何事情。另一些人则认为我们能记住那之前的事——可能甚至能追溯至出生之前。“儿童期失忆”可不好研究,因为我们很难证明成人最早的记忆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 不过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研究,通过一系列经典实验来检查幼年的记忆形成。如果真的很早就有记忆,那么从理论上成人当然可能记住很早期的经历。 一踢脚就有声 上世纪六十年代,Carolyn Rovee-Collier(现任职于Rutgers大学)教授和同事们设计了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以了解婴儿记忆的机制。这种方式提供了关于婴儿记忆何时、如何发展的重要证据。 在他们的实验中,Rovee & Rovee让9-12周大的婴儿舒适地躺在家中的摇篮中,向上看着一个色彩鲜艳的木头旋转风铃。

心理学著名人物简介(时间顺序)..

(最后一页为顺序排列) 古斯塔夫·西奥多·费希纳德国 Gustav Theodor Fechner 1801---1887 德国物理学家,心理物理学的创始人。费希纳借用物理学的方式,创立了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均差法三种研究方法,第一次对感觉能力进行了划分,并发现了韦伯—费希纳定律。费希纳的研究为心理学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著有《心理物理学纲要》、《论心理物理学》等。

赫尔曼·赫尔姆霍茨德国 Hermann von Helmholtz 1821-1894 德国生理学家、物理学家,研究涉及多个领域,是19世纪大科学家之一。赫尔姆霍兹在心理学发展历程上,首创反应时法对神经传导速率进行了测量,提出三色色觉理论形成了著名的杨 - 赫三色论和听觉共鸣说。他在生理学方面的成就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著有《生理光学手册》、《作为音乐理论的生理学基础的声觉学说》等。

威廉·冯特德国 Wilhelm Wundt 1832---1920 德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被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之父。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心理学独立的标志。冯特主张运用实验内省法研究个体的直接经验,奠定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的基础,并且提出了感情三度说。他一生培养了众多的著名心理学家,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心理学巨擘。著有《生理心理学原理》、《心理学大纲》等。

赫尔曼·艾宾浩斯德国 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理论体系,但他在心理学上却拥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和无意义音节的研究方法,他对记忆的研究突破了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障碍,开创了一个新领域。著有《记忆》、《心理学原理》等。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8个经典心理学实验 1霍桑实验: 1924~1932年,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 1924年11月,霍桑工厂内的研究者在本厂的继电器车间开展了厂房照明条件与生产效率关系的实验研究。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率(有两个女工甚至在照明降低到与月光差不多时仍能维持生产的高效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 1927年梅奥等人应邀参与这项工作。从1927~1932年, 他们以"继电器装配组"和"云母片剥离组"女工为被试,通过改变或控制一系列福利条件重复了照明实验。 结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研究者从这一事实中意识到,工人参与试验的自豪感极大地激发了其工作热情,促使小组成员滋生出一种高昂的团体精神。这说明职工的士气和群体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是影响生产效率的更有效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在1928~1932年中,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采访,开展了一次涉及面很广的关于士气问题的研究。起初,他们按事先设计的提纲提问,以了解职工对工作、工资、监督等方面的意见,但收效不大。后来的访谈改由职工自由抒发意见。由于采访过程既满足了职工的尊重需要,又为其提供了发泄不满情绪和提合理化建议的机会,结果职工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为了探索群体内人际关系与生产效率之间的联系,研究者在1931~1932年间进行了对群体的观察研究。结果发现,正式群体内存在着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内既有无形的压力和自然形成的默契,也有自然的领导人,它约束着每个成员的行为。 在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上,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关系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但也有人对霍桑实验提出批评,认为它带有推论的性质,缺乏客观性。研究者没有考虑工人的阶级觉悟、工会的作用以及其他厂外力量对职工态度的影响。 2."迟延满足"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世界最著名位心理学家 排行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世界最着名99位心理学家排行榜 2009-02-16 22:59 美国广受欢迎的心理学期刊――《普通心理学评论》(第6卷第2期)刊登了一项最新的调查研究结果,其内容是对20世纪的心理学家的知名度进行评比,结果列出了其中最着名的前99位。斯金纳排名第一,皮亚杰、弗洛伊德和班都拉紧随其后。 在这一次调查评比中,对“心理学家”的界定并不是依据该学者是否曾经获得心理学的或相关的学位,而是根据该学者是否曾对心理学做出过突出贡献。“20世纪的心理学家”也并不是依据心理学家的生理年龄界定的,而是指该学者在20世纪至少有一项心理学方面的公开出版物。 这次排名主要基于六个方面的考虑,三个定量的指标: 1、在专业期刊中被引用的频率; 2、在普通心理学课本中被引述的频率; 3、问卷反馈的结果,该问卷被发送给1725名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请他们列出本世纪最着名的心理学家。 还有三个定性的指标: 1、该学者的姓氏是否曾被用来命名某一心理学术语,比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斯金纳(Skinner box)等; 2、是否是国家科学院院士;

3、是否曾被授予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即使采用了上述多种衡量标准来综合评价心理学家,也难免有一些着名人物被遗漏。正如调查研究的主持人西肯塔基大学心理系主任S.J.Haggbloom所指出的:艾宾浩斯(Hermann Fbbinghaus)――对人类学习和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第一个人,就未被列入。因此研究者只列出了该评比结果中的前99名,而将第100名空了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把他们认为重要的而被漏掉的其他着名的心理学家补充进来。 这样一个排名对于20世纪心理学的历史性研究、对于当代的心理学教学以及对着名心理学家的进一步研究都是意义深远的。因此,本文作者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查阅了大量文献,获得了这99位当选的心理学家的相关资料,现简要介绍给大家,以帮助我国的广大心理学爱好者对心理学及其各分支领域的着名学者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可以看到,这些学者在心理学的发展史上都曾经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有些学者仍然在为心理学的发展而不懈努力着。 ――斯金纳箱。1950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195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8年获美国总统颁 发的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奖。 2、Jean Piaget: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提出了发生认识论。他通过儿童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逻辑学沟通结合起来,从而将传统的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实验科学。曾任瑞士心理学会主席、法语国家心理联合会主席和第十四届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1966

心理学经典实验

实验1 心理旋转实验Cooper & Shepard,1973 选取不同的字母或数字作为实验材料,如R,J,2,5。将材料取正面或反面以及每面六中不同的倾斜角度随机呈现给被试,让其判断是正写的还是反写的字母或数字,并在反应之后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不同旋转角度的图形的辨认时间不同, 结论:辨认图形时首先将倾斜不同角度的图形的表象加以旋转直至正立位置,然后再进行辨认,这就造成了不同旋转角度的辨认时间不同。 实验2 短时信息编码实验 Posner,1972 实验安排两种材料:一种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AA;另一种是形状不同但读音相同的Aa。并安排同时呈现和继时呈现两种模式,而继时呈现有多种时间间隔。要求被试判定所呈现的两个字母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记录反应时间。 结果:同时呈现时形同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小于形异音同的两个字母的反应时;继时呈现时,随着两个字母呈现间隔增加,形同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间急剧增加;而形异音同的字母对的反应时变化不大。 结论: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先时视觉,而后逐渐过渡为听觉编码。 实验3 反应时相加因素法实验 Sternberg,? 让被试先看1至6个数字(识记项目),然后再看一个数字(测试项目),要求被试判定该数字刚才是否识记过,按键反应,并记下反应时间。 结果:识记集合的大小,反应的肯定或否定、测试项目等因素分别独立作用于反应时间结论:短时记忆提取反应过程包括四个独立阶段,即刺激编码、顺序比较、决策、反应组织 实验4 开窗实验 Hockey,1981 给被试呈现1-4个字母并在后面标上一个数字,如“F+3”、“KENC+4”,其中字母和最后的数字由被试自行控制相继呈现。要求被试将字母按照后面数字转换为字母表上对应数字之后的那个字母,比如“KENC+4”,先呈现“四个字母+4”,然后被试每按键后出现一个字母,他要出声进行转换“L-M-N-O”,然后按键出现下一个字母……,直至四个字母都出现,再进行一次总回答“OIRG” 结果:获得的12个数据可明显看出此字母转换作业的不同加工阶段 结论:作业分为三个阶段 a.编码阶段:从按键看到一个字母到开始出声转换的时间 b.转换阶段:出声转换所用的总时间 c.储存阶段,从前一个字母转换结束到按键看下一个字母的时间 实验5 音笼实验 Pierce & Young,1928 让被试戴上眼罩坐在隔音房间的音笼内,音笼内各点到被试头部保持同样距离,随即在各个方位呈现声音让被试报告声源方位,主试来记录报告是否正确。 结果:在被试头部中切面上声音最容易混淆 结论:双耳听觉差在听觉定向中起主要作用 实验6 锥体暗适应实验 Hecht,1921 整个实验在黑暗环境进行。被试坐在暗适应仪前,先在明灯环境刺激5分钟,然后关灯,逐级降低暗适应的按钮等级,同时让被试不断报告窗口内是否出现了视标,从而测量其阈限。若用红色视标,由于基本不能被棒体细胞所感知,所以可单独测量锥体暗适应曲线。如果用紫色视标,则可以测量棒体细胞的暗适应。 结果: 结论:两种视觉细胞的适应时间和速度有很大差别,锥体适应能力差,但速度快,棒体

心理学经典实验

·心理学经典实验 [经典实验]从众实验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数。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 ·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经典实验]发现学习教学实验布鲁纳设计过一个发现学习的教学例证。教学内容是引导8岁儿童发现二次方程式的因式分解的规律。实验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玩弄并熟悉表示数量的积木块:大正方形(x乘x)、长方形(1×x)、小正方形(1×1),以获得知觉经验。然后在教师的提问、启发下,儿童在按要求搭出一个比一个大的正方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各种探究、操作,并对其记录、对照。他们逐渐领悟到隐藏于如下记录中的重要规律:x 2+2x+1=(x+1)(x+1)x2+4x+4=(x+2)(x+2)x2+6x+9=(x+3)(x+3)x2+8x+16=(x+4)(x+4)x2+10x+25=(x+5)(x+5)当x以2,4,6,8,10……的比例递进,另一行的增加是1,4,9,16,25……时,则方程的右边的数字是以1,2,3,4,5……递进。 [经典实验]服从实验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https://www.360docs.net/doc/be504903.htm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通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每次实验付酬4.5美元。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对的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可以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10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我们都有成为恶魔的潜在可能。 在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具有争议性的实验,是1971年斯坦福大学的监狱实验。它从微观上展现出社会环境会怎样影响人的行为。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领导的研究者们,在斯坦福的心理大楼的地下室设立了一个模拟监狱,并且挑选了24名大学生(没有犯罪记录以及被视为心理健康)去扮演囚犯和监狱的警卫。然后研究人员通过使用隐蔽摄像头观察囚犯(必须每天24小时留在监狱里)还有狱警(每8小时轮班)。 实验原本打算持续两周,但因为狱警的虐待行为,实验在实验的第六天就被迫中止——有时候他们甚至让囚犯遭受心理折磨——从囚犯展现出极度的情绪紧张和焦虑可以看出。 “狱警对囚犯的攻击升级,让他们脱得赤裸裸的,把袋子套在他们头上,最后强迫他们做一些让人羞辱的关于性的行为,”Zimbardo这样对《美国科学家》说。“6天之后我不得不结束实验因为这个实验实在是失控了——除了担心警卫会怎么对待囚犯之外,我晚上都睡不着觉。” 我们没有注意到在我们的前方正在发生什么。 试想一下,你知道你周围将会发生什么事吗?你可能没有像你认为的那样保持清醒。在1998年,哈佛大学和肯特州立大学针对大学里的路人展开关于人们对即时环境的警觉程度。在实验中,一个演员向路人迎面走来,然后向他问路。当路人向演员指示方向的时候,有两个人拿着一扇大木门从演员和路人之间经过,在几秒内完全阻挡了他们的视线。在那段时间内,本来的演员会替换成另一个演员,不仅他们的身高、体格不同,连衣着、发型还有声线都不一样。超过一半的被试都没有注意到这个替换改变。 这个实验是最先阐明“变化视盲”的现象的实验之一,它仅仅向我们展示了对于现有提供的视觉场景,我们是非常选择性地接受——那似乎显示出我们比想象中还要依赖我们的记忆和模式识别。 延迟满足很困难——但如果延迟满足,我们会更成功。 斯坦福在19世纪60年代末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是测试学前儿童的抗拒即时满足的的诱惑的能力。这个实验引申出很多关于意志力和自制力的一些很有力的观点。在这个实验中,4岁的孩子们进入到一个房间里,在他们面前的事放在碟子上的一块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要不就把棉花糖吃掉,要不就等15分钟后研究人员回来,他们会获得两块棉花糖。 虽然大部分的孩子都说他们会等,但是他们很多都难以抗拒面前的吸引然后屈服了——在研究人员回来之前就把棉花糖吃了,这里有《时代》的跟踪报道。成功延迟整整15分钟的孩子一般的采取了回避策略,例如别过头去或者盖着自己的眼睛。孩子们的行为意义很深远: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在青年时期很少会过于肥胖、有毒瘾或其他行为问题,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更成功。 我们可能有非常矛盾的道德冲动体验。 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 在1961年进行了一个相当令人惊恐的著名实验,是关于人们当被要求伤害他人的时候,内心关于个人道德和服从权威的想法,进行了激烈的斗争。 Milgram希望通过进行这个实验,可以在二战这个灾难后深刻理解纳粹战犯可能保有的永不可饶恕的行为。为了达到研究目的,他共同测试一对被试,一个担当“老师”,另一个担当“学生”。如果学生答错问题,老师被要求对学生进行电击(学生大概是坐在对面的房间,但实际上他不会受电击)。取而代之,Milgram会播放一些喊叫声,听起来就像是那个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阿希实验 罗森塔尔实验 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 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 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 感觉剥夺实验 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编辑本段从众定义 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编辑本段实验

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判断共进行了18次。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 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编辑本段原因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对规范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遵循社会规范往往可以得到奖赏。第二个原因是我们对信息的社会影响所做出的反应。尊重规范并不是人们从众的唯一原因,人们从众还因为团体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三个原因是,当任务有难度时从众现象会增加。 编辑本段结论 由此可见,从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甚至是一个集体的正确判断能力。这也就是中国所谓的“人云亦云”吧。

二十个著名心理学实验讲述

二十个著名心理学实验 2012-11-08 09:07:29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不过剧集里的实验没有这么变态,只是一个48小时的游戏~~ 太平洋里有一个布拉特岛,在这个岛的水域中,有一种鱼,叫王鱼。王鱼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有鳞没鳞,全是由自己来选择。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没有鳞,就比较好活,一生都较为平静。但有的王鱼会选择另一条道路,让自己慢慢有鳞。它有一种本领,能吸引一些较小的动物贴附在自己身上。王鱼先给这些小动物一点自身的分泌物,当它们被吸引后,王鱼便把它们吸干,慢慢地吸收为自己身上的鳞片——其实那不是鳞,只是一种附属物。当王鱼有了这种附属物后,会比没有鳞的王鱼最少大出四倍。可怜的是,有鳞的王鱼,生命进入到后半生时,由于身体机能退化,那些附属物会慢慢脱离,使王鱼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