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研究介绍

恐龙研究介绍
恐龙研究介绍

恐龙介绍

大约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今天,研究恐龙是很有意义的,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以及思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等等。怎么样,很有意思吧?

一、生活环境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之中生代的爬虫类。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各种各样的恐龙们繁衍生息,其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二、恐龙种类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

1、蜥龙类

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1)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2)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2、鸟龙类

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1)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2)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3)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4)剑龙亚目:剑龙等。

(5)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三、恐龙之最

1、最大和最小的恐龙

目前已知的体形最大的恐龙(易碎双腔龙),体长58到62米,重约150吨。目前已知最小型的成年恐龙标本属于近鸟,体重估计为110公克左右,体型相当于鸽子。而且已知最小型的草食性恐龙则是微角龙与皖南龙,身长约60厘米。

2、最早的恐龙

阿根廷月亮谷地区发现的始盗龙是距今最古老的恐龙,生活于晚三叠纪。

3、最迟的恐龙

角龙类恐龙在距今1亿3千5百万年前以后最盛。

4、最重的恐龙

巨体龙,体长约40米,重约178吨

5、牙齿最长的恐龙

霸王龙,牙齿超过30厘米。

6、最早有羽毛的恐龙

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发现距今约1.6亿年的-----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有羽毛恐龙化石,叫做似鸟龙。这是鸟类起源研究一个新的、国际性的重大突破。

7、最有名气的龙

目前最有名气的就是暴龙,又称霸王龙。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晚期,是两足、肉食性恐龙,是已知最大的、凶猛的陆生性食肉类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藉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

四、消失原因

距今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第三纪之交时),恐龙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在生命演化史上是一个未解的谜。恐龙灭绝的可能性很多,其中最盛行的、最可能的是行星撞击之说。科学家认为,铱在地球上含量很少, 但在白垩纪的沉积物中发现了丰富份量, 这给行星撞击所留下证据。估计当时因撞击而引起地表上浓密而蔽日的尘埃, 挡住了阳光而使大量植物枯死, 地球气候寒冷, 素食恐龙因食物链中断而灭亡; 肉食恐龙最后亦步其后尘, 当时即使能有绝少数小型的恐龙, 但不久亦难以幸免。

五、研究进展

自从人类发现了恐龙,科学研究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对恐龙的认识也越来越晰。目前研究恐龙依赖的是它们遗留在岩层中的遗骸(遗体)、遗迹(皮肤、足印)、遗弃物(蛋和粪)化石。目前,中国已记述的恐龙属种100余个(包括恐龙蛋和足印化石),在恐龙的2目24个科中我国几乎都有代表。恐龙蛋在发现地数量和种属的记述上都是世界第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研究活动越来越深入,有些人就幻想让恐龙复活。这可能吗?科学家告诉我们,这并非绝无可能!但希望只能寄托于珍贵的琥珀,因为琥珀中的化石可以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保存生物的一部分结构组成。这就是恐龙复活的希望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有一只中生代的蚊子,它刚刚吸完恐龙身上的血液,就恰巧被树上滴下的树脂包住了。过了几千万年,我们又碰巧发现了这样一枚琥珀,那么,机会来了。如果我们能够从这之蚊子身上获取恐龙血液的一点点DNA片段,就可以得到恐龙的遗传密码,然后一步步获

得整个恐龙的全部遗传基因,从而为克隆出一个恐龙打下基础。这是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我们描绘的一幅美丽的蓝图。

深圳大型游乐园(恐龙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侏罗纪恐龙城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目录............................................................................... 1第1章项目总论............................................................... 1§1.1 项目背景.............................................................. 2§1.1.1 项目名称...................................................... 2 §1.1.2 项目主管部门............................................... 2 §1.1.3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2 §1.1.4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和法人代表 ....... 2§1.2 研究工作依据....................................................... 2§1.3 项目研究的范围................................................... 2§1.4 项目投资回报....................................................... 3§1.5 可行性研究初步结论............................................ 3第2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4§2.1 项目提出的背景................................................... 5§2.1.1 国家或行业发展规划.................................... 5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 5§2.2 项目发展概况....................................................... 6§2.2.1 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6§2.3 投资的必要性....................................................... 9第3章市场分析............................................................10§3.1 市场调查...........................................................11§3.1.1 国内恐龙主题公园供给现状(包括计划中)1

恐龙灭绝的研究报告

恐龙灭绝的研究报告 恐龙灭绝之谜-主要说法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是渐进的(如进化论),还是突变的(如灾变理论),其争论已经很久。这两种理论争论的一个焦点就是恐龙为什么灭绝了。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有许多说法。除了“陨星碰撞说”以外,关于恐龙灭绝的主要观点还有以下几种: (本人小时候还看过一种说法是因为恐龙放的屁,把自己毒死了) 白垩纪晚期的造山运动,气候剧烈变化,许多植物枯死,食植物类恐龙死去,并影响到食肉恐龙的生存。也有人认为,气温降低使恐龙蛋难以孵化,即使孵化出来也难以成活。 食草类恐龙以苏铁、羊齿等植物为生,后来这类植物灭绝,恐龙改食柳树和桑树类植物造成便秘,食而不化和不便造成死亡。也有人认为,苏铁和羊齿中含大量生物碱,食此久之造成中毒而亡。 氧气过量说和火山喷发说,以及种族老化说和哺乳类竞争说 这几类说法主要是认为恐龙在生存竞争中被后来者所取代。哺乳类不但与恐龙争食,而且把恐龙蛋吃干净了,使其绝后。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

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地磁消失后,地球接受外界射线辐射加剧,对气候影响很大,使恐龙灭绝。 据计算,每1亿年内就有一颗小行星击中地球,还有人认为是彗星撞击的。小行星和彗星含有剧毒氰化物,污染了大气和水源,致使恐龙被毒死。中国科学家分析了四川出土的恐龙化石,的确发现它们含砷(剧毒物质)量较高。从陨石坑分析可知,坑内金属铱含量过高,支持了陨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的论点。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科学家发现,富含铱的地层可能是火山灰和海水作用的结果,甚至有些地区有6层富铱层,但只有一层与恐龙有关。因此,依据富铱层来判断陨星撞击地球并非很可靠。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大量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

常州中华恐龙园

常州中华恐龙园 常州中华恐龙园 中华恐龙园坐落在常州新区现代旅游休闲区。园区一期投资3亿人民币,占地500亩。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中华恐龙园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个具特色、相互衬托的四大块旅游休闲功能区,凭借出众的创意设计、领先的技术手段、新颖的艺术效果营造了中国规模较大的主体乐园。 中华恐龙园的主体建筑,外观充分运用现代仿生建筑语言,三只高扬的龙头近似三条恐龙在窃窃私语,一条丰盈巨硕的恐龙龙体呈现出了大写意的造型。全馆总面积逾20000平方米。龙首最高处达71米。馆体穹顶最高处达36米,这在国内旅游建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华恐龙馆以其宏大的气势和别具一格的建筑语言,成为了常州旅游的标志性建筑。 中华恐龙馆共分展示、游乐、科研三大功能区,馆内陈列有永川龙、马门溪龙、山东龙、巴刻龙、霸王龙等36架各个地质年代的恐龙化石骨架,中华龙鸟化石以其珍贵的学术研究价值已成为恐龙馆的镇馆之宝。各展示厅通过逻辑路线,互相关联,运用高科技声、光、电以及影视成像、卡通动画、网络游戏、科技制作等手段,是中华恐龙馆突破了传统的”博物”观念;设计师以生物演变史为背景,重点突出恐龙从生存、繁衍、演化直至毁灭的发展历程,揭示出人类必须保护生态、保护环境这一生态主体;别具匠心的运用瀑布、山岩、海洋、丛林、洞窟等仿真手段,再现古地质年代特有的生存环境,由此构筑各展厅独特的艺术氛围,此外,模仿美国好莱坞影城侏罗纪公园的“穿越侏罗纪”和48座6维立体动感电影“恐龙毁灭”等使全馆成为集博物、科普、观赏、游乐、动感参与为一体的现代新型恐龙博物馆。 园区西部、南部及恐龙馆的东部合理布置了20余项风行国内外的大中型游乐设备,命名为“欢乐世界”。这些游乐设备的引进,使游客在参观恐龙馆之余尽情享受现代乐园的欢娱,对博物馆静态的游览形式作了充分必要的补充。 结合恐龙馆南部高低起伏的地形,我们设置了一片小巧别致的植物园。植物园内绿树成阴、鸟语花香、种类各异的树木花草点缀着浅水区、观鱼池、烧烤区、居树、恐龙山探险、小鸟表演、鳄鱼池、翼龙表演舞台等新颖别致的娱乐表演项目,该植物园的建成将更好的优化恐龙馆的周边环境,为日后乐园的规模经营提供良好的前景。 紧靠中华恐龙馆北部,台湾飞宏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一座高档的休闲娱乐场馆,建有以高尔夫练习场、会馆设施为主导的集“商务、活动、休闲”

恐龙调查报告

恐龙调查报告 恐龙时代主要指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时期,这一时期又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在这一时期,恐龙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们存活了近1.6亿年,最后由于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而灭亡,中生代亦随即结束。恐龙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从2.4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类动物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故中生 (海生爬行动物与翼龙均不是恐龙)。爬行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8亿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种类。 生活形态 生活形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生活样式或类型。它不是针对个体,而是针对群体而言的。只要了解了恐龙如何觅食、争斗以及生育,就基本上可以知道它们的生活形态了。 觅食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攻击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防御 草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大型草食性恐龙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反击。 求偶 在动物世界中,外表最华丽或体格最强壮的雄性就能获得雌性的青睐。有些恐龙头上长着头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引异性的作用。为了争夺雌恐龙,雄恐龙之间可能会发生争斗。比如盔龙就会炫耀它高高的头冠吸引异性,雄性肿头龙在求偶竞争中会用撞头的方式相互示威。

根据剧场理论分析常州恐龙园

根据剧场理论分析常州恐龙园 常州恐龙园概况: 中华恐龙园位于常州,筹建于1997年,目前一、二期占地600余亩,常州恐龙园是一座以恐龙为主题的,常州恐龙园融博物、科普、娱乐、休闲及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游乐园。 2010年4月19日,由中华恐龙园、恐龙谷温泉、恐龙城大剧场、香树湾高尔夫会所、迪诺水镇等旅游景点组成的环球恐龙城喜获国家旅游局授牌,成为常州市首家5A级旅游景区,也是江苏首家跻身“5A”的文化创意类主题景区。 根据剧场理论分析恐龙园: 一、演员 员工的服务是游客快乐和满意的直接创造者,游乐园中与游客接触最多的也是员工,员工质量的好坏也影响着乐园游客的满意程度。在员工服务上我们和迪斯尼乐园员工对比下,迪乐园里有很多的工作人员,总是会主动打招呼,面带笑容,而恐龙园里好象没看见什么工作人员的,一切靠自己看地图。迪斯尼乐园有很多穿着卡通人物造型的员工,与游客合影等,这些卡通人物的串联给游客身临童话世界的感觉。迪斯尼乐园的服务意识很强而且独具个性化,这些正是恐龙园索欠佳的。 针对员工服务的工作,园区应该加大管理,提高吸纳员工的门槛,提高员工的素质要求,做好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将游客与否满意放在首位,注重仪表,给游客留以美好的映像。乐园应开创独具自己的特色,让游客有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二、观众 游客的数量是衡量一个乐园的唯一标准,恐龙园是面向全社会的,所以应该考虑的不同的群体的游览要求,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好。相对于迪斯尼乐园来说恐龙园的游乐设施更合适1米3以上的小朋友玩,幼儿园的小朋友玩的乐园好象就是摇滚恐龙蛋、跳跳龙、宝贝团团转。而迪斯尼乐园的游乐项目合适幼儿园的小朋友玩,其他的惊险系数低于于恐龙园。对一些游乐项目,人多

介绍恐龙的作文

可怕的“恐龙” 今天我们一家去了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值得看的东西。我们先去看了徽州古建筑物,然后去看青铜器展览馆,最后我们来到了古生物馆,一进馆内我们见到了犬齿兽,在进去一点,在我眼前有一只巨大的兰伯龙,它的身长有15米,身高有3米,真是大呀,妈妈突然叫我,说:“孙世麟,你看前面有什么?”我抬头一看,“哇”,我只见头顶上有一只好大好大的大象,它的牙齿尖尖的,起码有2米长,它的身高有3米,我围绕着它转了几圈,又到了恐龙园,一进门有一只暴龙踩着一只鹦鹉龙,嘴里也叼着一只鹦鹉龙,它的身后还有一具三角龙的骨头,它发出可怕的叫声,吓得我屁滚尿流,这只“恐龙”真可怕,我再也不去恐龙园了。 篇二:恐龙复活 2666年,人类发现一群大“怪兽”在街上破坏公物,随意把路旁的植物吃掉,还把垃圾箱弄倒,地球上一片混乱,当一些动物学研究专家看见报道,大声惊叫起来:“恐龙,这是恐龙,恐龙复活了,快来啊恐龙复活了!” 但这些消息爆料出来后,地球上没有一个人的谈话内容没有关于恐龙的。近百年来,有多少科学家妄想让恐龙复活,

这下可好了,恐龙自己给活了,圆了许多人的愿望,地球动物保护所赶紧把恐龙引进了白垩纪公园,可是由于恐龙太多,只好把恐龙放在郊外,给它们造一个自由场所,让它们生活。 这下可让一些非法分子长馋了眼,他们到处去偷猎恐龙,搞得恐龙们忐忑不安,跑到街道上破坏,不肯留在它们应该生活的地方。因为是26世纪,开的车都是飞的,撞死了不少恐龙,再加上一些猎人依旧捕杀恐龙,恐龙的只数变少,一些恐龙还灭绝了,全世界只剩下不到10000只的恐龙,地球动物协社、动物保护法社开始保护起来最后剩下的恐龙,但是还是难逃刽子手的魔爪。 到了2701,恐龙都死光了,没有一只剩存下来,就连一个恐龙蛋都没有,人类开始反思了: 为什么恐龙会灭绝,是不是我们人类的错误,还是恐龙本身就没有活在地球上的权利? 可想而知,这些后果当然是人类的罪恶,人类为了一些钱财而去捕杀恐龙,反过来想,这不正显示了人类是“欲壑难填”,为了一些小利益而舍大益小,可谓是“愚不可及”! 篇三:恐龙 100年以后,世界上上出现了一种灭绝已久的种类——

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研究报告

关于恐龙灭绝之谜研究报告 研究人员:陈馨儿 研究主题:恐龙灭绝的原因 科学课上,我学了《恐龙灭绝》这一课。对此很感兴趣的我马上回家研究了“恐龙灭绝的原因”这个主题。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学者们有各种各样的看法,其中下面这几大原因比较让人信服: 一、小行星撞击地球说 小行星中真正可能对地球造成威胁的称为潜在危险小行星。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轨道的最近距离小于0.05天文单位(约750万千米), 直径大于100米。据估计,潜在危险小行星约有近2000颗。小行星碰撞说认为: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相撞,猛烈的碰撞卷起了大量的尘埃,使地球大气中充满了灰尘并聚集成尘埃云,厚厚的尘埃云笼罩了整个地球上空,挡住了阳光,使地球成为“暗无天日”的世界,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十年。缺少了阳光,植物赖以生存的光合作用被破坏了,大批的植物相继枯萎而死。这时,恐龙家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灭顶之灾:身躯庞大的食草恐龙(如剑龙)每天要消耗几百至几干千克植物,它们根本无法适应这种突发事件引起的生活环境的变异,只有在饥饿的折磨下绝望地死去;以食草恐龙为食源的食肉恐龙(如霸王龙)也相继死去。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最后一头恐龙也发出了哀嚎。 二、火山爆发说 恐龙灭绝也可能是由海底大规模火山爆发引成的。因为火山的爆

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三、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四、被子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食肉动物将有毒的肉吃下后也被毒死了。 总结:恐龙的灭绝是在多种原因中造成的,无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说,还是火山爆发说,都是学者的猜测。我想,在几十年后的未来,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一定会浮出水面的。

(完整版)常州恐龙园案例分析

常州中华恐龙园 概况 中华恐龙园是常州现代旅游休闲区启动开发的一期工程,始建于1997年9月,于2000年9月对外开放。三期库克苏克峡谷区于2010年5月开放。 项目规模:项目占地1500亩,其中一期工程投入1.8亿人民币,二期工程投入1.5亿人民币,一期、二期总占地1200余亩。三期为库克苏克大峡谷,占地6万多平米的,总投资4亿多。 区位条件:中华恐龙园坐落于江苏常州新北区休闲旅游区,从沪宁高速公路和沿江高速可到达,离市区20分钟左右车程,29路公交车直达恐龙园。恐龙园南侧为第三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的承办地,占地13.5公顷,有市政道路、地形调整、挖湖堆山、造园设景、铺点绿化等一系列基础设施。 市场表现:2000年开园,娱乐化创造性地挖掘了“恐龙”这一文化主题的价值。前五年的游客量共计680万人次,2010年、2011年、2012年接待游客分别达到300万、390万、450万人次。 园区规划 功能布局: ?入口处设置停车场与旅游商业街,游客需途经商业街进入主题景区; ?恐龙馆作为核心建筑,位于园区中心,周边建设游乐设施; ?绿地面积大,集中绿地多分布于边缘,形成自然隔离,也为园区未 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绿化区域和人工湖区域不仅仅是静态区域,点缀有浅水野趣区、观 鱼池、风味烧烤区、巨树、恐龙山探险、高空滑索、小鸟表演、泰国鳄鱼

表演、海豹表演、绿色迷宫以及恐龙岛冒险特技表演等项目以及儿童乐园和森林攀爬等区域; ?作为健康休闲中心的花园高尔夫酒店与园区相邻,但又相对独立, 与恐龙园形成互动,方便入住游客夜晚游园,也能吸引外商商务客户群。 整体布局及主题分区:中华恐龙园融科普、博物、娱乐、休闲、环保于一体,园区建有恐龙馆、极限挑战、园艺博览园、重返侏罗纪、雨林冒险、欢乐街六大主题区域。 功能构成: “5+2”运营模式 ?主题展示:通过中国第一部全三维恐龙大片《奇奇颗颗历险记》开 创旅游产业和动画产业合作先河 ?主题游乐:充分挖掘恐龙文化 ?主题商业:自主研发与恐龙有关的商品 ?主题演出:《鲁布拉神话》 ?主题环艺:舞台搭建,江苏第一个全景式水上舞台,无灯光效果, 天然山水做背景

某某国际恐龙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国际恐龙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零一四年七月

目录 目录 (3) 第1章项目总论 (4) §1.1 项目背景 (4) §1.1.1 项目名称 (4) §1.1.2 项目拟建地区、地点 (4) §1.2 研究工作依据 (4) §1.3 项目研究的范围 (4) §1.4 可行性研究初步结论 (5) 第2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 (6) §2.1 项目背景条件分析 (6) §2.1.1 旅游业发展规划 (6) §2.1.2 项目发起人和发起缘由 (6) §2.2 项目发展分析 (8) §2.2.1 区域旅游业发展态势分析 (8) §2.2.2 区域条件分析 (9) §2.3 投资的必要性 (11) 第3章市场分析 (12) §3.1 市场调查 (12) §3.1.1 国内恐龙主题公园供给现状(包括计划中) (12) §3.1.2 分析 (12) §3.1.3 门票价格调查 (13) §3.2 供给市场 (13) §3.3 市场潜力分析 (14) §3.3.1 客源市场出游能力持续增长: (14) §3.3.2 客源结构: (15) §3.4 市场预测.................................................................................................................. 1615 §3.5 市场竞争状况 (15) §3.6 市场开发策略 (16) §3.6.1 某某国际恐龙公园定价原则 (16) §3.6.2 某某国际恐龙公园定价建议 (16) 第4章建设条件与园址选择 (19) §4.1 建设条件 (19) §4.1.1 资源禀赋状况 (19) §4.1.2 区位条件 (19) §4.1.3 能源供应条件 (19) §4.1.4 人力资源条件 (19) §4.2 园址选择 (19) 第5章总体规划 (22)

恐龙自我介绍

恐龙自我介绍 篇一:恐龙 《恐龙》 类别:小学语文编号: 课题名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20课《恐龙》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让学生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在20XX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中年级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并能阅读叙事性作品的主要内容的大意,且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设计理念:教学时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要让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知识的,以实现言语和知识在学生心理上的建构,把学得的言语、知识转化为新的言语,提高学生言语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文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20课的内容,是一篇科普性的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交代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环境及活动范围。第二至第五自然段介绍了恐龙及其近亲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先讲恐龙的种类及外形特点,再讲恐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然后

讲恐龙吃什么食物,最后讲恐龙如何繁衍后代。第六自然段讲恐龙后来消失了,但其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恐龙生活在6500万年以前,它的种类、形态和习性都是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所进行的研究推测。正因为如此,作者多处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进行描述,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拉近了恐龙与小读者的距离,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学习者分析:小学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且学习了略读,能粗知文章大意,能从阅读材料中捕捉有用信息。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初步感知说明事物的方法,且能初步运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4、要求用第一人称作恐龙的自我介绍,把“自己”的特点说清楚。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图像理解“望而生畏、卵生、破壳而出”等词语。 2、借助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水母研究报告

篇一: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范文)详细编制方案目录 第一部分博思远略编制水母标本项目可研报告思路 (3) 一、水母标本项目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 (3) 二、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基本要求 ............. 3 第二部分甲级资质单位编制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2013发改委标 准) ........................................................................... (5) 第三部分关于水母标本项目可研不同用途及编制重点差异的说明 ...................... 11 一、水母标本项目可研报告按用途分类构成 (11) 二、用于发改委立项的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1) 三、用于银行贷款的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2) 四、用于申请用地的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3) 五、用于ipo上市募投的水母标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制独特性说明 (15) 第四部分水母标本项目可研编制热点问题与专家答疑集锦 (16) 一、企业在项目立项备案过程中需要做哪些工作来提高通过率? (16) 二、哪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具有发改委甲级资质的机构撰写? (17) 三、水母标本项目投资决策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博思远略可以提供哪 些服务? ........................................................................... (18) 五、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流程及各阶段提交材料清单? ..... 19 第五部分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市场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 性) ........................................................................... (21)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1) 二、“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1) 四、“节能方案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2) 五、“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3) 六、“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4) 七、“经济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5) 八、“社会影响分析”部分编写要点说明 (26) 第六部分水母标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节选(基于成功案例) (28) 一、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方

恐龙调查报告

恐龙调查报告

恐龙调查报告 恐龙时代主要指地质史上的中生代时期,这一时期又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在这一时期,恐龙是地球上当之无愧的霸主,它们存活了近1.6亿年,最后由于白垩纪末期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而灭亡,中生代亦随即结束。恐龙是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最成功的物种之一。 从2.4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类动物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故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类时代。大型爬行类恐龙即出现于中生代早期。植食性的易碎双腔龙,是体形与体重最大的陆栖动物。棘龙是迄今为止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另有生活在海中的鱼龙与蛇颈龙及生活于空中的翼龙等 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而完善的生态体系(海生爬行动物与翼龙均不是恐龙)。爬行类在地球上繁荣了约1.8亿年左右。这个时代的动物中,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就是恐龙。人们一提到恐

龙,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只巨大而凶暴的动物,其实恐龙中亦有小巧且温驯的种类。 生活形态 生活形态是指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生活样式或类型。它不是针对个体,而是针对群体而言的。只要了解了恐龙如何觅食、争斗以及生育,就基本上可以知道它们的生活形态了。 觅食 草食性恐龙能够吃到的植物受限于它们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龙为了吃到高处的植物叶子,会用后肢站立。肉食性恐龙以草食性恐龙和其他动物为食。各种恐龙不同的觅食方式也会在它们的牙齿上体现出来。 攻击 锐利的牙齿和爪子是肉食类恐龙猎食的武器。暴龙类恐龙会寻找落单的草食性恐龙,因此常常单独行动。而有些恐龙则会群体行动,锁定猎物后蜂拥而上,并用第二根趾头的脚爪割开猎物的腹部。

防御 草食性恐龙一般会有一些特殊的“装备”来对付肉食性恐龙的攻击,这些装备有时是坚韧的皮甲、骨棒或骨钉,有时是有力的尾巴。大型草食性恐龙会集体行动,一旦受到威胁,就会集体坚守阵地并反击。 求偶 在动物世界中,外表最华丽或体格最强壮的雄性就能获得雌性的青睐。有些恐龙头上长着头冠或角,可能就起到了吸引异性的作用。为了争夺雌恐龙,雄恐龙之间可能会发生争斗。比如盔龙就会炫耀它高高的头冠吸引异性,雄性肿头龙在求偶竞争中会用撞头的方式相互示威。

《恐龙》观课报告

《恐龙》观课报告 《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课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观看刘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本节课教师思路清晰,教学层次清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策略都很科学并符合文本的特点。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课情况: 一、关于读的教学。 本节课教师特别注意带领学生读文,课堂中琅琅的读书声贯穿始终。老师为了调动学生读的积极性,设计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小组读、自由读、默读等各种形式。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理解前读,理解后再读,在读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在读中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这样设计:“作者运用这样的说明方法,让我们如见其形,如闻其声。谁能读出雷龙的庞大呢?”学生通过读,就读出了恐龙的特点,读出了对恐龙的了解和喜爱,读出了说明方法的奇妙。 二、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 1.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搜集恐龙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累相关的知识,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准备。课前学生的学习途径是利用网络、图书,自主搜集恐龙的图片、玩具模型及文字资料。

于是在课堂拓展环节教师问道时:“除了书上介绍的恐龙外,通过课外学习和查阅资料你还知道哪些恐龙?”学生就能积极踊跃的展示自己的学习资料和收获了。在课堂上感受到与同学交流、分享、获取知识的快乐。学生就学会了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 2.课中:教师也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学习第二到四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解说,再结合课文内容来学习,始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归类,这样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一下子抓住了恐龙的种类特点和生活习性,让学生的自学有了抓手,更有的放矢地达成学的目标。 3.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会学习,教师在教学中适时的运用评价给学生以学习的方法。如:“出示句子:恐龙的种类很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齐读这句话。你发现了吗,这一句是这一段的什么句?”这个环节后,教师紧接着评价跟进,读书就要这样:“字字入眼,句句入心。”学生学习到的不仅是这节课的知识与能力,同时也获得读所有文章的阅读方法,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三、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教师在这堂课中特别关注了读写结合,重点深究的时候是这样过度的:“这是一篇说明文,所谓说明文就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既然是说明文,那么在文中它必然会用很多种说明方法来向大家介绍恐龙,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它的说明方法。”后面教师引领学生边读边感悟,边

恐龙世界(图片及资料)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所以,不论是吃植物还是吃动物的恐龙,都有享受不尽的美食。因为有了这么好的环境,恐龙们一般都长得巨大无比。据推测,最大的恐龙有30米长,体重达40到50吨,就是用现在最大的公共汽车也拉不动它们呢。当然,也有小一些的恐龙,像细腭龙全长才60厘米,重3公斤,跟我们见到的鸡差不多。 可是,这样一个庞大的家族,却突然很快地从地球上消失了。消失的时间是在科学家们称为“白垩纪”的结束期。恐龙为什么会一下子就消失得如此干净,这是一个科学之谜,很多年以来人们纷纷猜测,但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所幸的是有些死去的恐龙并没有完全消失,它们的骨胳变成了化石被大自然保留了下来,使我们今天知道过去有这样一些动物存在,并且根据这些骨胳推测描绘出了它们的样子。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也不妨试试,看能不能解开这个千古之谜。 对恐龙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帮我们认识地球生物进化的过程,还可以使我们了解地球气候的变迁、地质活动的状况、我们人类自己与环境的关系等等,甚至还涉及宇宙天体的方方面面呢,怎么样,很有意思吧?下面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往下看吧。不过因为有很多好看的图片,所以速度可能要慢一些,你不要着急哟。 恐龙的种类 恐龙的种类很多,科学家们根据它们骨胳化石的形状,把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叫做鸟龙类,一类叫做蜥龙类。根据它们的牙齿化石,还可以推断出是食肉类还是食草类。这只是大概的分类,根据恐龙骨胳化石的复原情况,我们发现,其实恐龙不仅种类很多,它们的形状更是无奇不有。这些恐龙有在天上飞的,有在水里游的,有在陆上爬的。下面我们就来大概认识一下它们吧。 翼手龙生活在白垩纪,它们的骨胳在欧洲被发现。翼手龙并不是很大,它的翅膀不过 22厘米左右。但是风神翼龙的翅膀却长达12米,像公共汽车那么大。美国科学家曾 经发现过一种翼龙,它的翅膀长达15米以上,如果我们今天能看到它,说不定会以 为是飞机在天上飞呢。很多会飞的鸟龙都有些像今天的蝙蝠,它们好像用一双手撑起 巨大的翅膀,于是,又有翅膀又有利爪成了它们的一大特点。有人认为,后来的鸟类 就是由它们演化来的。

恐龙说明文

21.恐龙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和有目的的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以读为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和初步掌握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3、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恐龙的兴趣,既而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 2、初步了解和掌握课文描写恐龙的说明方法(打比方、作比较、列数据)。 三、教学方法 1、问答法、讨论法等多种教法的综合运用,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阅读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2、把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为主,并按照最有效的个人化原则来学习(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恐龙进行交流),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之间的多向互动,让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四、教学手段 1、恐龙电影片段 2、图片 3、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课时:第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唤醒旧知 1、上课开始,问题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恐龙有了哪些了解?让学生谈谈通过上一课所学后的收获。 【建构主义强调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的重要性,所以复习上节课的所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让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有一个比较好的衔接。】 2、在学生谈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时,播放恐龙电影片段,出现恐龙所生活的环境,告诉学生: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入两亿年前的那一片原始大森林,寻找恐龙的足迹。 【这样,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一开始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并延续至整堂课。】 3、其实我们刚刚所看的电影片段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所描述的内容,我们一起来将它朗读一下。 指导朗读:重点读出“两亿年以前”,突出很久远。 促发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呀?(使学生明白正因为当时的条件适合恐龙生存,所以恐龙的数量很多,分布范围很广。)我们再来读读这一段,谁会来读好它?要读出恐龙在森林、沼泽地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生活着,我们一起来试试。 (二)汇报交流,突破重(难)点 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堂交流要求:用统一的句式来回答:“我最喜欢......恐龙?因为......(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随机进行指导,遇见比较好的同学随机请他起来给大家交流讨论结果,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恐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回归课文进行一定的指导,讲解,使学生深化课文内容。 【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体现了自主、合作、愉快、发展等新理念。通过“读—思—议—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

恐龙园2019年管理水平报告

恐龙园2019年管理水平报告 一、成本费用分析 1、成本构成情况 2019年恐龙园成本费用总额为52,396.29万元,其中:营业成本为38,218.67万元,占成本总额的72.94%;销售费用为7,107.14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3.56%;管理费用为5,326.13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0.17%;财务费用为846.73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62%;营业税金及附加为897.62万元,占成本总额的1.71%。 成本构成表(占成本费用总额的比例) 项目名称 2019年2018年2017年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数值百分比(%) 成本费用总额52,396.29 100.00 46,523.09 100.00 39,403.18 100.00 营业成本38,218.67 72.94 32,646.8 70.17 26,564.74 67.42 销售费用7,107.14 13.56 6,610.13 14.21 5,840.78 14.82 管理费用5,326.13 10.17 5,291.72 11.37 4,829.64 12.26 财务费用846.73 1.62 1,018.97 2.19 1,336.99 3.39 营业税金及附加897.62 1.71 829.86 1.78 779.53 1.98 2、总成本变化情况及原因分析

恐龙园2019年成本费用总额为52,396.29万元,与2018年的 46,523.09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62%。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总成本增加:营业成本增加5,571.88万元,销售费用增加497.01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增加67.76万元,管理费用增加34.41万元,共计增加6,171.06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总成本减少:资产减值损失减少125.62万元,财务费用减少172.24万元,共计减少297.86万元。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总成本增长5,873.2万元。 成本构成变动情况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营业成本控制情况 2019年营业成本为38,218.67万元,与2018年的32,646.8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7.07%。 4、销售费用变化及合理性评价 2019年销售费用为7,107.14万元,与2018年的6,610.13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7.52%。2019年销售费用增长的同时收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并且收入增长快于销售费用增长,企业销售费用投入效果理想,销售费用支出合理。

关于恐龙的资料

关于恐龙灭绝的资料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之中生代的爬虫类。或为恐龙和与它同一时代的蛇颈龙、翼龙等的模糊总称。恐龙在某一时期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可以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恐龙有温驯的素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恐龙下设两个类群: 一、蜥臀目(蜥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骼骨、坐骨和耻骨三者间的结构形式与其它爬行动物相似,即为三射 型或三放型腰带。下分两个亚目: (一)兽脚亚目:霸王龙、恐爪龙、跃龙、细颈龙等。 (二)蜥脚亚目:梁龙、雷龙、禄丰龙、马门溪龙等。 二、鸟臀目(鸟龙目)主要特征是组成腰带的骨骼结构形式与鸟类相似,耻骨指向后方,即为四射型或四放型腰带,另外还具有前齿骨和颊肌。下分五个亚目: (一)鸟脚亚目:禽龙、鸭嘴龙等。 (二)角龙亚目:原角龙、角龙、鹦鹉嘴龙等。 (三)甲龙亚目:结节龙、棘龙、甲龙等。 (四)剑龙亚目:剑龙等。 (五)钟头龙亚目:肿头龙等。 在生命演化史上,为众人熟知的绝灭事件莫过于白垩纪恐龙绝灭。距今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第三纪之交时),世界突然改变。在地表居于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大量消失,一半以上的植物和其他陆生动物也同时消失,如此多的物种绝灭这一事实表明,这一时期的地球是非常不适于生物生存的地方。哺乳动物不知什么原因,度过了这一段艰难的时光,它们散布到了恐龙退出的生态环境,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陆生动物。一个特定的物种——人终于开始研究这些有遥远起源的化石记录。化石记录有着丰富多样的线索,它们构成的故事似乎取决于阅读方式。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Walter Alvarez和Frank Asaro在意大利亚平宁山

[总结范文]恐龙的介绍

[总结范文]恐龙的介绍 恐龙的介绍 恐龙的介绍(1): 恐龙的简介 恐龙是出现于二亿四千五百万年前,并繁荣于六千五百万年前结束的中生代路栖爬行动物。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能够见到超多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之后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恐龙在中生代时一齐灭绝了。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个子大的,能够有几十头大象加起来那么大;小的,却跟一只鸡差不多。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2006至2012年间在泰国东北部的呵叻府发现了一种恐龙化石,其时代在约1。2亿年前。经鉴定,这种化石属于禽龙类的新种类。禽龙类是白垩纪时期十分常见的食

草恐龙。这种恐龙被命名为“诗琳通龙”。恐龙的简介 恐龙的介绍(2): 恐龙概述 从2。45亿年前到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成了地球生态的支配者。我们至今所知,最早的恐龙是黑端龙和叶字龙,是由22500万年前一种像鳄鱼的槽齿动物进化出来的。大约6500万年前,在白垩纪最末尾时,恐龙灭绝了。各种恐龙快速地演化出不一样的特化特征,并发展出不一样的体型大小,占据着不一样的生态位,并持续生存到晚白垩纪。恐龙是中生代的优势陆栖脊椎动物,尤其是在侏罗纪与白垩纪。在恐龙占优势的侏罗纪与白垩纪期间,几乎所有身长超过1米的陆地动物皆为恐龙。 恐龙有草食性动物,也有肉食性、杂食性动物。有些恐龙以双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龙和禽龙能够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许多恐龙的身上具有鳞甲,或是头部长有角或头冠。尽管恐龙以其巨大体型而着称,但许多恐龙的体型只有人类大小,甚至更小。 恐龙的介绍(3): 不一样种类恐龙的介绍

恐龙博物馆调研报告(精)

昌吉恐龙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 2015年 6月 5号 二、调研地点 新疆昌吉市建国西路 三、调研方法 实地调研、网络调查、咨询访问 四、调研目的 通过对昌吉恐龙博物馆博物馆的研究调查, 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昌吉恐龙博物馆博物馆的现状和资源。从展区参观及博物馆宣传方面等情况来更好的促进博物馆的发展, 可以通过改进展区的建设、提高展品的多样性和代表性、扩大商品衍生品、加大宣传手段来提升博物馆的形象和影响力, 从而更好的发展博物馆, 最大程度开发博物馆的资源,扩大博物馆的发展空间和价值体现。 五、博物馆基本概况 昌吉恐龙博物馆位于昌吉市建国西路,是新疆首家古生物博物馆,世界排名第四。昌吉恐龙馆于 2009年开始兴建,外形好像一只正在爬行的甲龙。恐龙馆占地面积 90亩,高 39米,建筑面积 8729平方米。馆内一层和负一层为化石展示区, 一层展示了昌吉州境内曾经出土的箭龙、奇台天山龙、中华盗龙等恐龙化石,负一层展示了以“冰河世纪” 为主题的恐龙及其它动物总类的联展。二层为互动区, 游客通过坐骑仿真恐龙、观看 4D 恐龙电影、购买恐龙模型等纪念品更直观地观察与了解恐龙。三层为国际会议交流区, 是用于新疆史前文化和生物挖掘、开

发、利用、保护、展现、科考、科研等活动的研究交流场所。这一层未向公众开放。 六、博物馆成功之处 1、选址较为合理。博物馆交通便利,周围有大型购物商场,人流量较大。博物馆离市中心有一定距离,位置宽敞,有较为充裕的停车位子。 2、博物馆的本体造型也是它的一大成功点, 也是它的一个特色。根据博物馆所展示的内容, 设计的甲龙脊背的造型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 更为重要的是甲龙脊背的造型使博物馆空间纵向拉伸, 也为展示最高大的恐龙化石提供了可能。同样, 很好的解决了博物馆大厅内的采光问题。 在博物馆外围建筑设计上有采用或多或少各种样式的恐龙的造型图案, 在游客还未进入博物馆之前就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氛围。博物馆门前的两头冰河世纪的牛的模型栩栩如生, 很好的契合了此次联展的内容。 3、尽可能的使联展内容展示实现最大化。在此次联展的布展设计方面较为合理, 一层的所有设备都尽可能的在展示联展的内容, 物尽所用。无论是进门的小型LED 屏幕还是大屏以及装饰物上的微型屏幕都在展示与冰河世纪相关的内容, 让游客尽可能直观的了解动物化石的原型样貌。 为了尽可能还原冰河世纪动物的生存环境, 博物馆利用模型、泡沫等作出仿真植物及雪景等, 增强了画面感, 给游客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4、互动区域合理开发。在博物馆二层是互动区域,设有游戏体验区、 4D 电影区、餐饮区、纪念品购物区、恐龙模型区等。整个二层设计特别适合儿童休息及玩乐。二层的一面墙壁挂满恐龙儿童画, 也很好的吸引了儿童的兴趣,故事板块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七、存在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