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评审输入-品质部

管理评审输入-品质部
管理评审输入-品质部

2011年度品质部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看出:品质部各项质量目标基本上达成,质量目标未达标主要体现在进料检验合格率上。

二、组织机构和人员设备等资源配套备是否适当.

2.1人员需求

a.目前品质部人员及设备配臵基本上满足要求.需提出的是今年基层干部流失创历年之最,人员流动的主要原因是薪资问题。

2.2设备需求

a.现有的生产检验设备不能检测导联地线是否断线,需增加心电图机检验设备,增加产品的波形测试,满足客户的品质要求。

b. 产线其它测试设备满足需求,需增加血压袖带检测的设备一套,以满足产品检验的需求。

三、质量体系是否依市场地要求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的适用性,通过对质量目标指标的达成状况的统计分析与质量目标指标的达成状况检讨结果来看,说明此质量方针基本符合本公司现阶段发展的要求,建议暂不做调整。质量目标设臵基本合理,暂不需要修正,待管理评审决议后予以实施。(详见目标指标达成状况的相关资料或数据)

四、客户投诉和内部质量审核结果,生产过程重大不合格品的纠正和跟踪状况.

4.1内部审核:

4.1.1公司于2011年10月29日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各部门内审不符合项纠正及预防措施均已提交,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各部门的实施情况。(详

见内审不符合报告的相关资料)

4.1.2 质量体系运行良好,有关运行过程中有开出一些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但各部门都针对发生的问题已作出相应的处理与改善, 效果较理想,但还应不

断改善,以确保其快捷性、有效性。(具体详见相关的品质异常报告)

4.2客户投诉:

2011年客诉共计57件,平均每月投诉4.75件.

2011年度客户投诉推移图

相关责任归属为:

其中:工厂生产及品质问题为20批次,主要有如下几点问题:

1.产品包装问题较多。

2.开发新客户,客户产品标准不明确。

改善对策:

1.大型OEM厂商制定出产品的包装要求,并要求工程在后续开发客户时,图纸后附相应的包装图纸要求(包括条码、外袋标贴及内容尽可能的详尽),发

放至产线,供产线基层干部参考。

2.新产品批量生产前由工程主导召开产前会议,将客户要求转化为公司内部标准,制定完整的产品检验标准及质量策划书等资料供产线使用。

4.3 客户审厂整改项:

客户审核不符项纠正和预防均已完成报告并回复,已整改完成。(详见客户审厂整改报告)

五、质控状况描述

5.1、IQC来料控制方面

①进料检验除人员较不稳定外,其它检验条件与检验过程基本符合公司发展要求。但极少材料受到技术检验条件的制约(如血压袖带).

②.A、2011年来料不良较高的材料主要是五金件及塑胶件,不良表现:五金件外观不符合产品要求(如吸球五金);塑胶件不良表现在杂色、破洞,色差或杂

点等(如吸球经常性地出现类似不良,来料批批挑适);主要原因与供货商的制造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地区原因,需采购部考虑开发其它厂商进替代

B、来料检验条件具有较强的设备优势,对来料的符合性确认提供了保障性平台。因此,材料的特性检验与确认未出现过较大的判定性错误,基本满足公司

产品的策划要求。

5.2、制程控制方面

①.制程控制方面较为薄弱,制程异常突发事件较多,主要体现在:基层干部更换频繁,人员流动性大,部分产品工程变更频繁、模具问题未能解决。产品

作业工艺及检验标准不齐全,生产处边开发边生产状态。

改善对策:

a.下年度重点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品管的基本技能,通过品质周会和检讨会对违反公司体系流程的行为进行纠正,对影响生产和品质人员

按照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b.制定和完善产品的检验标准,实施新产品产线策划功能。

c.执行新产品产前会议制度,并督促工程完善产品工艺指导书。

5.3、成品控制

a.外来文件的执行流程不够完善(如客户信息不明确或传达未到位导致制造不良或图纸出错等)

b. 成品样品不足,QA检验无样品参照,导致货不对板,或变更前成品未处理彻底导致出货客诉。

c.包装资料不全,产线包装依靠经验做事。

改善对策:

a. 完善大型OEM厂商所有的样品封样,让检验人员检验时基本上有样品可以参照。

b. 督促工程完善大型OEM厂商包装资料,制定了相关的包装规范。

5.4供应商/外加工厂商的表现.

a.外协厂商质量不稳定,上半年的客户批量退货主要集中体现在外协加工厂商的品质问题上,原因为成品外协质量管控不严,供应商质量意识淡薄。

改善对策:

在外协成品质量管理方面将做为2012年管控重点,纳入进料管理和辅导。

六、前一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情况.

七、改进的建议

品质部管理评审报告

深圳市新众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品质部2013年管理评审报告尊敬的公司领导、各管理人员:据本部门从制程、成品和客户验货合格率数据图表,综合 年度周、月报的统计来看,本部在今年的质量目标 基本能达到制定目标值95%以上;但是来料检的品 质状态不在一定的受控范围,年度合格率未能达标,合格率为:94.64% 回顾2013年发生过的几起重大 品质事故有: 第一起:3月5日海能达投诉风扇模块 卡扣62024444000000产品来料与图纸实物不一致, 漏工序,总出货数25pcs 不良数量20pcs 不良比例达80% 第二起:4月23日有智通2010-1111021-4交货96PCS,其中错混料2010-1111022的底板48PCS。第 三起:5月7日智通投诉L120203A 盖板,齿侧面有 粘刀、颤刀、啃刀、磕伤严重、表面划伤、齿面底 部呈鱼磷状加工刀纹、齿根部接刀痕过大,丝印位 置有碰伤、划伤。共交货808PCS,不良率为61.26% 第四起:6月28日智通投诉L120203A-BOX 盒体C4区4-M2.0 深4.0mm螺纹中有一个螺纹深度浅实测:3.0-3.5mm 共累计交货1100PCS 不良数量400PCS,

不良率为40%。一、来料管控检验 1. 由于订单量稍有增多,相对2012年较忙,而我司面临着人员短缺,机床较少的问题,我司将部分产品外协加工,因智通产品对尺寸、外观和性能上要求是每年在加严要求。而外协产品尺寸不良、外观不良、漏工序更是屡次发生,虽然为我们分担一定压力,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风险。5、7、9、10月份来料不达标这几种是主要原因。 2. 外发后供应商发现问题未能及时与我司协调、沟通、信息传递不到位,导致我司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全检,返修。因外协散件较多,较杂,公司内部比较混乱,没有严格按照《操作检验指引》导致一部分产品未经OQC检验就出货多次出现尺寸不良,漏检。3. IQC在来料检验发现品质异常,本部将开出《质量问题通知书兼回答书》采购则需在第一时间把不良信息反馈给供应商,供应商需及时分析不良原因,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改善报告回复本司,但现在实际情况是回复率在1%-2%,反馈的问题没有引起重视,部分供应商品质状态基本已经失控,重复性问题再发率高, 4. 供应商管理上薄弱,没有专门SQE,对供应商加工的产品质量失控问题采取的措施起不到改善,没有纠正措施或措施基本无效。

最新2015版管理评审输入模版

标准要求: 9.3.2管理评审输入 策划和实施管理评审时应考虑下列内容: a)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初建体系,第一年暂无) b)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组织环境与相关方需求的资料) c)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下列趋势性信息: 1)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你的客户或相关方对你的意见或建议) 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谈本部门的质量目标及完成情况)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结合目标完成值,谈哪些方面不符合相关文件的要求)4)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平时有哪些不合格,纠正效果) 5)监视和测量结果;(相关的客户满意度调查结果、品质趋势) 6)审核结果;(内审、外部来自客户的、外部来自认证机构的,有哪些不符合项)7)外部供方的绩效。(对与本部门相关的外部供方的管理情况) d)资源的充分性;(人力物力财力、测量器材、知识方面,够不够,是否需要支持) e)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见6.1);(识别出的风险,怎么管理的) f)改进的机会。(有哪些改进的建议) 人力资源部管理总结报告 报告部门:人力资源部 报告人: *** 报告时间:2016年10月7日 一、自我评定的结果 1、人力资源部通过人才引进、招聘,完成了公司各部门、各岗位人力资源的统筹配置;并优化人力资源,协助各部门进行岗位考核,筛选配备最合适的人选,迫使每位员工始终保持竞争状态。 2、人力资源部参照各部门培训需求,年初制定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表》;组织实施了公司全员培训、厂务部等(生产、品质、设备、技术)各关键岗位技能强化培训及ISO9000质量体系知识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技能考评,确保各岗位员工符合其职位要求。 3、根据质量体系要求,人力资源部正逐步完善全体员工培训档案,负责起保存培训材料、实施记录、考核成绩等相应记录的各项工作;并确保教育、培训、技能和经历的最新记录。 4、人力资源部负责体系文件和外来文件的发放、回收、保存及归档管理,建有《文件及资料管理办法》并按此体系要求进行管理,文件下发与回收建立《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二、目标完成情况 1、培训计划执行率95% 2、培训合格率100% 目前本部门目标尚未达成,逐步完善培训体系,将复训合格率达95%列入人力资源部质量目标中。 三、自查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 1、未根据岗位需求加强员工技能培训。 2、未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各部门进行需求预测,定编定岗。 四、纠正措施 1、已组织员工进行各种技能培训。

品管部管理方案

品管部管理方案 一、品管部职能: 1.负责建立公司的品质管理体系,品质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 2.负责鸡群各项监测项目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3.负责鸡群各项监测项目检验规程的制定与执行。 4.负责各项实验数据、报表、品质检验单的制定与执行。 5.与生产场密切配合,做好质量控制管理、监督工作。 6.负责质量异常的处理,提出合理解决措施及方案,确保客户满意. 7.负责内部检验和外出送检样品的采集、分离、包装、保存工作。 8.负责外出检验的送样及将外出检验结果上报办公室的存档备案工作。 9.负责内部监测实验结果的存档及传递工作。 10.负责公司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制定与培训工作。 11.负责生产厂各项记录检查纠正工作。 二、品管部岗位职责: (一)、品管部经理职责: 1、协助总经理制定本公司生产场的年度质量管理计划和检验检疫计划。 2、负责生产场环境监测 3、负责生产场环境监测 4、负责人员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5、化验室的业务管理、化验用品、药品和仪器的管理。 6、实施质量管理日常的检验、检查、督促及质量改进工作。 7、监督检查生产场生物安全制度。 8、负责为每批次销售蛋提供检验报告和检验执行标准。 9、负责内部检验结果的审核及对内对外业务联系。 10、负责外出送检样品的沟通协调工作。 (二)、副经理职责: 1、协助部门经理做好品质检验、控制工作。 2、负责生产场种蛋品质和饲料品质监控工作。 3、检查落实与产品质量控制相关的规定和制度的建立。 4、组织检验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监测制度,确保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5、监督检查种蛋质量、存储温度及环境,凡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立即与有关人员协商沟通处理。 6、与生产场和销售部密切配合,反馈质量检验信息,为解决质量问题和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7、负责技术资料管理工作及检测报告和客诉处理的存档工作。

2016年品质部管理评审报告

品质部2016年管理评审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管理人员: 品质部2016年一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从质量管理或控制的立场,品质部在一年来人员配置现状下工作任务是比较繁重的(多数产品需要全检外观多次、所有光模块螺纹和所有盖板粘附掉镍),从质量检测的层面理解是达到一定要求,但从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角度是没有达到预防效果,整体还是离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品质部现有职能分配方面: 1.1.质量部根据上层领导的安排,在原有基础上对来料检查,出货检查,过程控制,产品检测(盐雾、恒温恒湿、硬度、色差等)、异常处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划和加强了实施,各部门相关人员对质量管理的意识均呈现不同的上升趋势。 1.2.从检查的角度可以说基本达到了要求,但品质控制注重的是延续性,相关人员的流动和不稳定给质量工作带来了困难,此问题直接影响到质量控制的结果,现在随着公司规模化变革,还需加强现有检验人员的整体素质,基层检验人员能力有待提升和人员本职各工作细化、完善,质量控制更需要加强或独立管理。 二、测量设备方面: 2.1、今年品质部在公司的支持下对测量仪器硬件设备进行了完善,增加了2.5D全自动检测仪、分光测色仪、盐雾试验机和恒温恒湿仪器。并建立了对应的测量房,对专人进行了培训上岗正常投入使用,以前无法测量或测量精度、误差有异议的都能得到较真实和权威的数据。 2.2内部所有测量仪器有按要求进行了内外校正并记录。 三、本年度客诉重大事件 3.1、第一起:自3月6日投诉2020-1406040-410开始截止到11月18因螺纹异常问题共计退货 11294PCS,大部分因螺纹通止规异常不良。 3.2 第二起:7月14日交货1406040的盖板1682PCS中混料1410161盖板1PCS;8月22日交货 63PCS 1410161盒体中有混料1406040盒体1PCS 。在客户端因混料问题是零容忍状态, 为此我司现场管理上导致的漏洞也因此遭客户对公司的处罚。 3.3第三起:7月22日至9月22日,仅书面性可追溯客户反馈1406040和1410161的盖板掉镍有10 起不良。时至今日掉镍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每次全检粘胶都能检测一定比例 盖板掉镍情况。 3.4、第四起:9月12日好易通6202151000020 RD980面板色差问题,发现交货中颜色有偏红、偏绿、 偏白等,在海能达龙岗仓库挑选成品、半成品、和交货素材累计共1516件,颜色异色共 计218PCS退回返氧化处理,后经查是色粉为国产便宜色粉氧化。 四、来料管控检验 4.1、因内部的变革,现其实主要是以来料检检为主,实际检验过程中会更加考验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没有提醒,没有预防,只有一次检测机会,一旦出错将直接流向客户端面临客诉 4.2、目标考核办法;供应商进料合格批率;合格批/总进料批*100%计算,每月统计,实际运行状况请参考下数据和移动图:

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管理评审输入报告 篇一:管理评审报告及相关输入、记录 管理评审计划 编号:YFR5.6---02 一、评审目的: 通过本次管理评审活动, 通报和总结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管理、内部质量审核情况,系统评估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确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识别改进的机会。以满足国家标准和顾客需求与期望,提高公司的竞争力与适应力。 二、评审依据:《质量手册》、“管理评审程序”以及各部门汇报 材料 三、评审时间: 20XX年7月8日(一天) 四、评审地点: 公司二楼会议室 五、参加部门与人员: 总经理、管代、部门负责人、内审组成员 六、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1、公司总经理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

2、各部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并由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在部门汇报完毕之后对该部门作有效性、充分性、适宜性及建议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决策。 3、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效果的综合评价。 4、总经理主持公司管理层总结评审结果及改进方向。 5、管理者代表出具管理评审报告。 6、管理评审措施进行验证。八、各部门准备材料要求: ①销售公司提供市场调研,走访用户,用户满意调查的总结。②化验室提供近阶段体系运行以来产品实物质量情况的统计分析。③生产技术部提供目前设备现状及运行、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的报告。 ④采供部提供原、燃材料采购情况和市场调查分析报告。 ⑤综合办公室提供目前人力资源分布,配制及培训汇报。 ⑥全质办提供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贯彻实施情况、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编制人:日期: 审批人:日期: 管理评审报告 编号:YFR5.6---01 一、评审目的: 确保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识别改进的机会,确定变更的需要。以满足国家标准和顾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品质部管理规章制度 品质部管理规章参考 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所购外购件以及公司生产的产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部门人员能严把质量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品管部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自批准之日起生效。 三、职责 总经理——负责对本制度的批准及争争议问题的最终裁决 品管部经理——负责对本制度的制定、修改及实施监督。 品管部组长——负责对本车间范围所有人员的培训及监督执行。 品管部各员工——负责执行本制度。 四、车间检验人员的规定 1. 检验员根据各自车间、流水线的安排进行工作; 2.按时上岗,不得早退、不得请假,如有事应及时告之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人员组织安排人员顶岗、替岗; 3 .下班前做好本班工作,及时清理、清扫工作区域的脏污,切断电源。 五、来料检验规定 1. 对外购紧固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紧固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5%,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包装内是否有合格证等相关的质量证明。 2. 对外购型材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型材表面是否有材质标识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3. 对外购铸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铸件必须做全检,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 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要求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4. 对外购电气件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电气件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1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电气件是否有相关标识 及生产厂家的标识和3C标识等相关证明,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电气件的合格证 明书。 5. 对外购轴承,油封等的检查:对每月采购回来的型材必须做一次不定期的抽检,抽检比例为20%,检验标准参照?来料检验规范?中的规定,并同时检查外购件合格证及生 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供货商应能不定期的提供所购材料的合格证明书。 6. 对外购油漆的检查:油漆外包装上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的标识等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内。 六、成品、出料检验规定 1、各检验员,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必须按照技术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2、检验员如发现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本产 品不予判合格,并将质量问题和质量记录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3、检验员在检验半成品、成品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入库,否则造成退 货现象,均由本人负责。 4、检验员由于工作不认真或盲目处理半成品、成品,检验如出现质量问题,均由本 人负责。 5、检验员必须认真检验半成品,成品(如检查各部位紧固、连接等)都作相应地记录,合格证有关内容要清晰,以免造成安装错误。 6、抽查人员随时抽查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半成品、成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对质检 员作相应处罚。 7、对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签发合格证和检验合格单,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 品或半成品,作好标记,提出处理意见。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27683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xxx 2013-10-28 我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生产计划的安排、监控生产进度,保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订单任务,下面我就本部门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及同事汇报如下: (一) 生产计划情况 1、自公司正式实施KPI考核以来,我部门按考核方案的要求,与销售部密切配合,加强沟通,对每批订单进行合同评审,确保能满足顾客的需要,对销售部安排的生产订单,紧催进度,保证质量的方针,基本上保质保量的完成。 2、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我们对客户的交期为100%,一次送检合格率超过了99. 7%,总体交货还是满意的。 (二) 质量控制 1、生产现场品质控制较易出现的品质问题有印刷不良、脱胶、缺材、露瓦、抗压、粘箱不牢、耐破等状况,今年元月份到九月份产品质量合格率平均在96.75%以上。六月份产品质量不合格率为95.70%,其中严重不合格主要为粘箱不牢,针对这些品质事故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8月份生产品质不良合格率为97.06%,无严重不合格,从这就可看出我们6月份所制定的纠正预防措施是有效的。 2、为了实现公司的品质指标,制订了“质量奖励制度”和”全检员漏检率考核方案”,在生产过程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对产品的生产状态进行了明确的标识,用各种颜色的胶带给生产现场划分

区域,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车间转运,减少了产品混料发生的机率。对于质量重要关口模切工序和粘箱工序也严格进行了标示管控,确保做到产品质量的跟踪和追踪。另外,完善了作业文件及作业标准的管理,确保生产现场得到有效的指导文件。强化对生产员工作业方法和作业标准的培训及考核,加强对员工监督、检查和指导。 3、为了有效实施产品的可追溯性,我部认真按程序文件的要求,填写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并保存完整,对产品的质量记录进行整理、归档,并严抓产品制作过程中的相关记录。 (三) 现场及安全 1、生产现场“5S”自出台后5S检查管理规定以来,现场就再没出现较散乱现象。设备工具摆放也较整齐,整个车间给人整洁、清爽的感觉,针对“5S”判定的管理规定措施,有效给予肯定,跟进效果满意。 2、一线的作业员工有些安全生产意识不够强,时有小工伤事故发生,今后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员工安全培训。 3、车间所有设备也建立了日保养制度。设备课每周不定期组织不少于一次设备保养及维护方面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点勒令进行整改,对于些技术性的问题点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培训。 (四) 总结 2013年度,生产部共接到销售部下达的订货清单或客户订单共814多份,均全部按计划完成,完成率达100%,具体措施为: 1、为了满足客户的须求,经生产部、技术部采取了改进措施,

各部门管理评审输入

ISO9001/14001实施情况报告 ——报告部门/负责人:总经理一、文件制定工作 公司ISO9001:2015&ISO14001:2015推行委员会及各部门按拟定的ISO9001/14001导入与实施进程计划,依据ISO9001/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已完成以下文件资料的制定、审核、批准和发放: 管理手册:1份 程序文件: 24份 已制定WI文件52份(各部门管理规定、工作指引、作业指导书) 并制定了各部门填写所需的表单记录 二、文件增订与修订工作 在体系运行过程中,暂还没有文件有修改过。 三、文件执行情况 1.在ISO9001/14001导入初期,进行了全员质量环境意识培训,在体系运行前,各部门组织了程序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培训,使员工初步形成按文件规定操作的观念。 2.由于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内容适当,培训得力,因此体系文件自运行以来,大部分要素都能达到ISO9001/14001质量环境体系要求。 3.经过本次内审,进一步加强文件的针对性和执行的监督,使相对薄弱的环节得到改善,相关品质记录切实得到加强。使文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围绕实用、有效的原则运行。四、组织结构、职责分工、资源与质量方针、目标合适性情况 为了完善公司的组织结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在导入ISO9001/14001前就将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明确了下来,并且在《管理手册》中得到反映。并明确相关部门人员、负责人及各自的职责。 公司现有管理人员15余名,总人数95 余名,各种操作设备已完全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基本上能满足客户的需求。 通过几个月的ISO9001/14001运行情况来看,公司的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整体上来讲是适合公司的质量环境方针与质量目标的需要。但在部门间协调与沟通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和

品管部管理制度

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文件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录目HBC-PG-01-2012 次:版A/1 目录一、检验管理制度 (3) 二、设备、仪器、药品、试剂管理制度 (11) 三、9S管理制度................................................................ 19 四、巡回检查管理制度 (21) 五、安全管理制度 (23)

1 / 26 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文件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编号:---------------------------------------------- ---------------------------------------- --------------------------------------------------------------- 录目HBC-PG-01-2012 次:A/1 版 2 / 26 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文四川和邦股份有限公司件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I 检验管理制度HBC-PG-01-2012次:A/1

设备部管理评审报告

设备部管理评审报告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管理评审报告 部门:设备部报告人:史丑银 自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指引下,我部门根据自己的职责,以配合生产为工作重心,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 一.在设备运行管理方面,能认真执行设备点检制度,设备操作人员每班点检,设备维护人员每周巡检,及时发现并维修设备缺陷隐患,对大的缺陷项目按计划检修,使设备保持完好运行状况。对能源介质管网,认真巡检,及时发现和消除跑、冒、滴、漏问题,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二、严格执行日常保养(维护)和定期保养(维修)制度。日常保养:操作者每班照例进行保养,包括班前10-15分钟的巡回检查;班中责任制,注意设备运转、油标油位、各部温度、仪表压力、指示信号、保险装置等是否正常;班后、周末、节日前的大清扫、擦洗。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发现大问题,找维修人员处理。定期保养:设备运行1-2个月或运转500小时以后,以操作工人为主,维修工配合,进行部分解体清洗检查,调整配合间隙和紧固零件,处理日常保养无法处理的缺陷。定期保养完后,由车间技术人员与设备管理员进行验收评定,填写好保养记录。确保设备经常保持整齐、清洁、润滑、安全、经济运行。 三、主要重点设备应定期进行精度、性能测试,做好记录,发现精度、效能降低,应进行调整或检修。对主要重点设备的关键部位进行日常点检和定期点检,并做好记录。

四、特种设备指防爆电气设备、压力容器和起吊设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使用和管理,定期进行检测和预防性试验,发现隐患,必须更换或立即进行处理. 五、加强设备润滑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润滑“五定”即定人、定质、定点、定量、定期制度,做好换油记录。主要设备要建立润滑卡片,

品质管理部2020年度工作计划

品质管理部2020年度工作计划 组织结构1、1 组织架构1、2 部门职责1、3 岗位说明2、体系管理3、标准化管理3、1 程序流程3、2 检验标准3、3 闭环作业4、项目管理5、供应商质量管理6、品质控制6、1 原辅材料控制6、2 产线品质控制6、3 出货品质控制7、生产现场管理8、成本控制9、客户投诉 10、检测设备/仪器/工具的管理 11、文件管理与统计控制 12、相关部门协调管理 13、部门目标与绩效考核 13、1 部门目标 13、2 绩效考核 13、3 教育培训 13、4 企业文化14.品质改善活动推进 14、1 QCC品管圈 14、25S活动 14、3 改善提案制度 15、总结根据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订并组织实施本部门的质量管理计划和目标,组织下属开展标准化体系的完善、维持以及产品的标准管理、产品质量事故处理等工作;组织下属开展原辅材料、成品和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等工作,保证检验结

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控制检测费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公司各部门业务和客户的需要。1、组织结构目前,某某质量部人力严重短缺,仅有12人,其中6人为xx年新员工。但是职责范围甚广,包括:进料,制程控制,入库,出货,投诉处理,还要包括体系完善,部门建立等,因此,品质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系统化,标准化。1、1 组织架构xx年计划质量部组织架构如下图:副总经理质量部长部长助理副部长来料检验售后客诉出货检验巡检体系工程师文员理化室图 21、2 部门职责为贯彻质量管理体力,促进公司产品品质管理及质量改善活动,保证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及优质的服务,以达到公司利益最大化,暂定以下职责:A,贯彻公司质量方针,不断完善公司质量保证体系文件,确保ISO9000、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以及将来的ISO14000和CE、UL等认证能持续运行并有效执行;B,根据公司质量目标,督导各部门建立相关品质目标,负责对各部门的品质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业绩和生产情况组织检讨,规划;C,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制订与实施,组织与推进各种品质改善活动,如“QCC品管圈活动”、“5S 活动”等;D,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到各相关部门(人),建立并完善品质考核制度办法,执行“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做到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依据,作业有标准,层层有监督”;E,制定本部门考核制度,组织实施绩效管理;并提供各项质量问题统计数据,配合行政部对各部门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F,制定质

质检部管理评审报告

质检部管理评审报告 从我公司实施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以来,结合我部门的实际情况,作如下汇报: 1、纠正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 从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以来,在日常工作中共发出了1张纠正与预防措施单,是纠正措施,是有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都是由于作业人员工作不认真人为疏失引起的,虽然都及时进行了纠正措施,经验证也有效,但我认为应对全体人员持续进行质量意识教育,使作业人员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上述1 项纠正措施均是以口头教育的方式,虽然初步达到了效果,但从长远来看要持续地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另外,体系运行以来无预防措施的情况。 除了上述1个纠正与预防措施单外,对于2017年9月15日内审中共发现的1 个书面不符合项,到目前为止已全部结案。 2、产品符合性报告 从2017年5月以来,根据产品出厂合格率统计情况、不合格品处理、成品检验以及最终出厂检验来看,我公司的产品还是能够满足顾客要求的。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 我部门对我公司的计量器具也按照程序文件要求都进行统一编号登记入册管理,核对计量器具原有的合格证明同时建立计量校准计划并及时送到了计量所进行检定,计量器具和检定证书拿回厂后,我部门做好相应记录和标识,确保了计量器具都符合要求。 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和不合格品控制 我部门按照程序文件采购控制程序和过程和产品的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的要求对采购的原料入库前确实进行了相应的检验并记录于进货验证记录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配合,对我公司的原材料进货保证产品质量起了重要作用。生产过程中,由检验员按照半成品技术要求进行半成品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填写在过程检验记录上,对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工序起了重要作用。产品生产完成进行包装,然后检验员严格按照出厂要求进行最终出厂检验并记录于产品出厂检验报告,都保留了产品接收准则的证据,保证合格产品入库。对于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也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了评审和处理。 5、数据分析处理 我部门通过收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等统计数据和报告进行了分析,对于有价值的信息,我部门正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6、改进的建议:提高不合格产品的处理速 度。 质检部 /2017.9.24

质量管理部管理评审输入

2015年度管理评审输入 品保部/ 2015-10-30 一、主要指标质量指标落实和完成情况 1、船体焊接RT和UT探伤 截止2015年10月,RT探伤共完成4338 张,一次合格3921 张,一次合格率90.39% ;UT探伤共完成42537.5 米,一次合格37791 米,一次合格率89% 。RT和UT指标均达到公司设定的质量目标要求。 2、管道焊接RT探伤 截止2015年10月,管道RT探伤共完成653张,一次合格614张,一次合格率94.03% 。 3、项目交验 截止2015年10月,公司共完成项目对外提交38010 项,一次合格32061 项,一次合格率84.3% ;项目内部检验33224项,一次合格29764 项,一次合格率89.6%

4、焊工持证 截止2015年10月,焊工船级社持证100%。I类焊工占比≤20% ,完成公司目标 二:进货产品检验、船舶建造过程中质量控制情况; 根据质量检验流程及进货检验作业指导书对生产性物料作进厂检验,正确的作出合格与否的判定结论。2015年度截止到10月份采购品和外协件共发生48项不合格(见NCR)。其中,天长蓝天和宁 三:顾客反馈问题的处理及改进建议 截止2015年10月,收到船东反馈 347条,及时登记分配到相关部门,督促相关部门对反馈问题作出整改并跟踪确认。在本年度发生的“DY4052船艉柱中心线”的船东反馈,公司按要求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以预防同类不合格的再次发生。 四、法律法规遵循情况 通过对公司及品保部适用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评价,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收到任何投诉五: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的结果 2015年7月23日,ALLSEAS船东反馈:DY4052船艉柱中心线与船体中心线不在一致。针对此

品管部组织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

一、品管部工作职责 1.负责贯彻落实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策划、组织公司质量管理体系 的运行维护、绩效改善; 2.负责公司各种品质管理制度的订立与实施,“5S”、“零缺陷”、“全面质量管 理”等各种品质活动的组织与推动; 3.负责对各部门品质管理工作进行内部质量审核; 4.负责进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品质标准、品质检验规程和各种质 量记录表单的制订与执行,对出厂产品质量负全部责任; 5.负责全员品质教育、培训; 6.负责各种质量责任事故调查处理,各种品质异常的仲裁处理,配合营销 对客户投诉与退货进行调查处理。 二、品管部人员编制 品管部定员6人:设部长1人,品管助理1人(理化检验兼质量统计)。质检员( 4 ):涂布线在线品管2(1班1人),彩印在线2(1班1人)

三、品管部各岗位职务说明书 (一)品管部经理职务说明书 1. 职务名称:品管部部长 2. 直接上级:总经理 3. 直接下级:品管助理质检员 4.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委托,对全公司品质工作行使策划、指挥、指导、 审核、控制、监督的权力; 5. 管理职责: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符合印铁包装行业标准要求和出库产品质量负主要责任; 6. 具体工作职责: ●在总经理的直接领导下,负责公司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贯彻落实,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维护、绩效改善,努力改善全公司的品质管理工作,对公司产品质量负主要责任; ●负责公司各种品质制度的订立与实施,品质活动的执行与推动; ●组织品控、品检人员对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关心他们的思想工作和 生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品控、品检队伍; ●负责进料、在制品、成品品质标准、检验规程的制订与执行,监督指 导IQC、PQC、OQC的工作; ●负责公司品质异常的仲裁及处理,协助营销部门对客户投诉与退货的 调查、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拟定; ●不合格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制定与督导及执行;

2020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2020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自公司实施管理体系以来,我部门通过不断对体系文件及标准的学习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整体水平有所提高,现将公司在管理体 系运行方面的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各项资源的适用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 公司制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能充分体现了我公司的特点,目标指标分解到各部门,我部门目标指标是适宜的;在组织机构 方面,我部门现在岗位能满足需要,从体系运行来看,管理体系文 件是适用的;公司各项资源能满足运行要求,综上所述,公司的质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组织机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 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及各项资源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二、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按照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我部门严格按照体系要求 运行,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建立合格供方台帐,确保原材料合格率,按规定给车间人员购买劳保用品,保证员工的安全。对废旧包装物 各种包装桶回收利用率进行统计,达到80%以上,固体废物100%归 类管理。 三、根据内审情况,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运行效果及内审的审核结果进行评审,均符合内审要求。 四、对本部门职责履行情况: 按照公司体系文件的要求,1月份会同各部门对环境因素和办公 区域危险源进行了识别,辨识出了进入我公司供方活动发生的危险源,并制订控制措施,与相关方沟通协商,宣传我公司方针目标指标,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我部门的各种记录。

五、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在遵循法律法规方面,认真查阅了发布的新版《相关法律法规一览表》,对相关法律法规条款进行了学习,做到了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六、通过此次对体系运行的整理,我们认为,公司管理体系是适用的、充分的,运行是有效的。 采购物流部 20xx年x月x日 自公司开始建立实施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已来,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以及各部门的配合下,资管各部门根据质量管理实施路线,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坚持持续改进,不断总结,提升和完善我们的管理体系。现将近年来体系运行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体系实施中部门工作的总体情况 资源管理部下属主要有两个部门车管中心、发货部(今年3月份已合并至调度中心),在整个体系实施中车管中心主要负责提供公司自有车辆的一些资料,基本齐全,发货部主要提供承运商(供应商)的一些资料信息,基本齐全。 顺利达到了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要求,使公司的各项工作文件化、程序化、规范化。 当然我们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随着信息化的普及,随着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客户对服务的质量要求会更加严格。如何按照 GB/T19001-2008标准的质量管理原则积极的,更快,更好的利用资源为客户服务,敬请公司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事实证明:科学的、先进的GB/T1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在我公司运行是有效的、适宜的、符合的。我们相信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们会克服种种困难将

品管部管理制度修改

品管部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保证公司所购外购件以及公司生产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部门人员能严把质 量关,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品管部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 三、职责 1 、企业品质制度的订立与实施,品管体系的建立、维持和完善. 2 、品质活动的执行与推动. 3 、制程品质管制能力的分析,异常的改善. 4 、制程品质的巡回检验与控制,来料、成品、出货检测的控制. 5、客户投诉与退货的处理与调查、分析、回复改善及纠正预防措施. 6、企业品质异常的仲裁及分析处理. 7、量规,检验仪器的校正与管制. 8、产品开发与试制品质的参与. 9、不合格品预防措施的订立与执行. 10、协力厂品质能力的辅导,协力厂品质能力与品质管制绩效的评估. 11、品质培训计划的制定与推动及执行. 12、品质报告与成本的分析. 13、品质资讯的收集,传导与回复. 14、品质保证方案的拟定并推动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进行 15、5S活动的参与、宣传、监督: 16、其他品质管制事项的制定. 四、车间检验人员的规定 1、按时上岗,不得早退、不得请假,如有事应及时告的办公室,并由办公室人员组织安排人员顶岗、替岗; 2、提前发现异常与预防异常,迅速处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客户),确保制 程产品品质。 3、负责按时进行巡检工作。对特殊工艺或易发事故点需加强力度,并列为重点工艺处 理。 4、对异常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执行、不良品隔离、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制定等负责,并

以书面形式报告与记录。督导生产部门对于纠正与预防措施的执行。 5、按标准时间1小时一次巡检的频率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在《巡检记录表》上。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6、负责首末件检验的判定与记录 7、负责半成品转移的抽样检验工作,保证抽样数量与检验方法的准确性真实性,并 将检验结果如实填写在检验记录表上 8、根据首件检验、巡检检验、转移检验、异常处理等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周、 月统计报告。 9、保持各个部门的良性沟通。 10、负责监督及维护现场5S管理。 11、承办上级领导临时交付的工作任务。 五、来料检验人员规定 对所有外购原件按?进料检验规范?进行批量抽检,按规范判定合格与否,并做好进料检验记录单,如判定批量不合格则通知采购部门退货,如合格则通知仓库入库。对特殊化学品需有供方提供的MSDS才能验收。 六、成品、出料检验人员规定 1、各检验员,对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必须按照技术标准或合同要求进行检验。 2、检验员如发现不按操作规程进行生产,产出的半成品、成品出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判合格,并将质量问题和质量记录及时汇报有关部门。 3、检验员在检验半成品、成品中,如发现质量问题,本产品不予入库,否则造成退货现象,均由本人负责。 4、检验员由于工作不认真或盲目处理半成品、成品,检验如出现质量问题,均由本人负责。 5、检验员必须认真检验半成品,成品(如检查各部位紧固、连接等)都作相应地记录,合格证有关内容要清晰,以免造成安装错误。 6、抽查人员随时抽查检验员已经检验过的半成品、成品,如发现质量问题,对质检员作相应处罚。 7、对经检验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签发合格证和检验合格单,对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或半成品,作好标记,提出处理意见。 七、检验管理 1. 本办法适用于品管部门的基本任务、工作职责及有关部门相互关系和考核内容。

生产部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生产部管理评审报告 自公司推行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推行以来,生产部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展开工作,在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生产和服务的提供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生产业绩: 1、经过每月的总结可以看出,其中生产计划完成率达到95.6%,制程不良率为1006PPM等,符合TS16949质量体系要求,达到了公司KPI绩效指标要求。 二、生产现场严格按5S管理规定实施,通过日常检查结果显示,现场就再没出现散乱现象。同时针对冲压车间场地较小,仓库产品放置产品混乱情况进行了专项改善。设备工具摆放也较整齐,整个车间给人整洁、清爽的感觉,针对“5S”判定的管理规定措施,有效给予肯定,跟进效果满意。 三、 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0月,生产部共接到销售部下达的订货清单或客户订单共二千多份,大部分均按计划完成,在完成公司KPI指标的过程中,同时也对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这个讨论应该从上次管审到现在,应该是1年. 1、为了满足客户的须求,经生产部、技术部采取了改进措施,在生产部全体员工的努力,在生产线管理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证明了生产部、技术部制定改进措施的有效。 2、公司现有生产关键设备,已全部通过验收,并建立了相关设备管理卡、保养计划、保养记录和日常点检表等,通过这些措施,公司的所有设备基本未出现重大问题,说明生产部制定的这些措施是有效的。 3、为确保各工序产品质量的稳定,各道工序均采用质量记录来改善不良和预防不良的产生,每道工序必须协助质保部做好首、未件必检和首、中、末检制度。

4、生产部以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培训为基准,对员工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让每一位员工养成了良好的品质意识和成本意识。 5、对产品的交货期,生产部做到“一准时、二提前”的原则,使合格的产品在交货期前送到客户手中,每次订单下至生产部时,生产部管理人员即对其进行周密的策划,使生产能够顺畅的进行。 四、针对浙江地区从8月份开始的节能减排限电,为完成生产计划,生产部组织各部门做了各种积极准备和计划。如调休,公司组织用柴油机发电,不限电日期采用加班生产等措施,基本满足客户的订单交货要求。 总之,由于在生产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公司内、外部都没出现批量性退货,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坚决使不良品不流入到客户手中,以提高公司美誉度。 编制:审核:

质量管理评审输入要求

质量管理评审输入要求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一般在每年年初进行,与上一次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管理评审之前要对所需的内容作好充分准备,没有准备完善就不能进入评审。各部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收集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各种数据和工作情况,按照管理评审计划应撰写报告,管理评审输入的报告格式如下: 开始语 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报告) 从上一次评审以来的全部时间段内,进行过若干次内部审核,顾客提出的审核以及质量认证机构审核、访问的结果,包括审核报告、审核记录、不合格项的记录和纠正记录等所有文件。 2.顾客与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满足程度的测量结果:(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售后服务情况报告) 在整个阶段中顾客及相关方的投诉及处理情况分析,顾客及相关方的建议、批评、表扬等情况及处理情况分析;为了摸清顾客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企业或组织进行的市场调查、意见征询、展览展示、报告演讲等活动的反馈意见的综合分析报告;委托有关机构如咨询机构、学术机构帮助部门进行研究分析的结果与建议;部门职工提出的意见,包括合理化建议,不满意的意见和各种反应的情况分析。 3.各个过程的业绩情况:(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包括经济上的效益和技术上的进步,企业文化的提高等各个方面。 4.产品的合格情况分析:(包括:产品符合性情况报告、产品实现过程情况报告)

各类各种产品符合各种标准及顾客要求的程度分析。 5.纠正和预防措施方面的情况:(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出现不合格后的纠正结果,为了防止再次发生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和执行情况,及其效果;对可能出现不合格的预防措施制订、改进及执行情况及效果分析。6.上一次评审所确定的措施执行情况:(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包括上一次评审对某些现象的分析结果是否重新出现或发生,措施执行中所碰到的困难及调整的措施,最后形成的结果与预期的有多少差异,什么原因等。 7.原先设想的变化:(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以往设想中的情况因时间的推移发生了变化,如,新技术的出现,研究开发的提前成功或失败,质量要求的变化,财务状况、环境条件、政策法规、自然状况的变化等。 8.改进活动的状态和结果:(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可能和状态,其主动程度以及改进引起的结果是否显著,是否容易触及重大问题,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9.自我评价的结果:(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单位领导班子及广大员工的评价情况,甚至可以作一番比较,比以往有多少进展。 10.顾客满意程度的测量:(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用各种手段作出客观评价。特别顾客比较集中的可以重点对若干顾客进行有目的的调查研究和测量。 11.在市场中所处地位的评价:(包括:顾客满意度调查分析报告) 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包括市场占有率情况,产品的档次,价格水平,市场中影响力等。市场战略如产品发展规划;行业发展态势尤其是兄弟企业的优势;社会需求;法律法规修订情况。 12.开展水平对比活动的结果:(包括:所有评审输入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