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居民测试题

第1页 共8页 ◎ 第2页 共8页

……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装…绝密★启用前

世界的居民测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径是( ) A .向国外移民 B .计划生育 C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D .向城市移民

2.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A .就业困难

B .饥饿贫困

C .交通拥挤

D .劳动力短缺

3.由“人口分布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如图)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北半球中、高纬度

4.冬冬的班级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道,我家乡的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A .干热 B .暖湿 C .干旱 D .高寒

5.曾经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其主要原因是

( )

A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B .英语是联合国的唯一工作语言

C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D .英国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多 6.《西游记》故事中,唐僧师徒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取回的《金刚经》属于 ( )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7.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B. 城市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C. 乡村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D. 乡村的居住地相对集中

(2016·临沂中考)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 A. 内蒙古高原 B. 吐鲁番盆地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9.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B. C. D.

10.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奉为圣城的是 A. 麦加 B. 麦地那 C. 耶路撒冷 D. 印度

11.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区 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

第3页 共8页 ◎ 第4页 共8页

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12.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 ) A .水土流失严重 B .沙漠面积广大

C .水旱灾害频繁

D .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

13.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 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B. 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 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 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14.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A .热带雨林地区

B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

C .高纬度严寒地区

D .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15.下列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B. 人口密度反映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

C. 世界人口稠密区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低纬度近海地带

D. 世界人口稀疏区主要位于高山高原

16.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欧洲

17. “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这描述的宗教活动属于( ) A .基督教 B .犹太教 C .佛教 D .伊斯兰教 读下列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图,回答第下列问题。

18.分析甲、乙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

A .两地水热条件相近

B .两地都位于热带地区

C .甲地热量比乙地充足

D .乙地降水量比甲地多 19.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在乙地聚居的是

A .傣族

B .藏族

C .蒙古族

D .回族 20.《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信奉( )

A. 印度教

B. 佛教

C. 道教

D. 犹太教 21.中国与美国之间政治、经济的差异,称为( ) A.南北差距 B.南北对话 C.南南合作 D.北北合作

22.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的主要差异是

A.人口数量的差异

B.人的收入有差异

C.人们的教育水平有差异

D.从事的生产方式有差异

第5页 共8页 ◎ 第6页 共8页

第II 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23.读“世界语言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A 是_________语分布区,位于_________,该地居民大多信_________教,属于_________人种.

(2)B 是_________语分布区,属于 _________人种.

(3)C 地区位于_________.说_________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_________教. (4)D 是_________(国家),居民说 俄 语.

(5)E 是_________国,位于_________洲,属于_________人种,使用的 汉 语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

(6)F 地区的居民说_________语,欧洲的_________(国家)是该种语言的源地. 24.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说出从三亚到地中海经过的主要海洋、运河。

三亚→南海→马六甲海峡→ 洋→ 运河→地中海.

(2)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如图所示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人口分布稀疏的是

地区。(填数码)

(3)环球化妆品有限公司有一批专为黑种人生产的化妆品准备外销.如图所示的②、③、④三个地区,可能销售这种化妆品的是 地区。(填数码)

(4)甲山脉是 ,按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甲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 25.第五届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首脑峰会于2013年3月26日至27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与会五国在全球各区域经济圈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境内的亚、欧洲界线是① 山脉,工业发展以 工业为主.

(2)五国中领土跨南北半球,其境内平原分布着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的是 . (3)目前南非已是中国在非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图中扼守两国海上往来航线的交通咽喉②是 海峡.

(4)印度的 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著名的高新技术中心位于 . 26.2014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峰会上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是“陆上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第7页 共8页 ◎ 第8页 共8页

(1)“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 大陆,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国家多为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与多数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称为 。

(3)图中城市德黑兰是伊朗首都,位于亚洲西部,该地居民以 人种为主,信仰 教。

27.读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4分)

(1)图中A 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 大陆;在大洲B 、C 、D 中,最炎热的是 (填字母),面积最小的是 (填字母)。 (2)大洲B 和D 的分界线是 运河。它连接了大洋① 洋和②大西洋,在四个大洋里面积最大的是 ,纬度最高的是 。(填数字)。

(3)在大洲B 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当地的印地安人全是属于 色人种。

23 °26 ′

0 °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参考答案

1.C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污染,实际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径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

2.D

【解析】

试题分析:就业困难、粮食不足、饥饿贫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都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人口过多导致劳动力充足,所以劳动力短缺不是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所以选择D。

考点:本题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点评: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供养越来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发矿产,导致了很多地方出现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的增长,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社会问题,结合教材熟知记忆。

3.A

【解析】试题分析:从南北半球位置,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人口的分布受地形、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故选:A.

4.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东东的描述可知,他的家乡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说明气温高,较完备的排水系统。说明降水多。所以他的家乡气候特点是暖湿。故选B。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对人们生活得影响。

5.C

【解析】

试题分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解: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的很多国家都使用英语.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的主要语言及分布特点,理解答题即可.

6.B

【解析】

试题分析:《金刚经》属于佛法里般若时的经典,属于佛教里的佛教的经典,在中国翻译流传的有数千卷之多,而流通最广、注疏最丰富者,要算《金刚经》,所以选B。

考点:本小题考查佛教的经典著作。

7.A

【解析】试题分析:关于城市和乡村聚落的叙述,城市人口主要从事的是非农业活动,城市的居住地相对集中,乡村人口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乡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与乡村聚落的有关知识.

8.C

9.A

【解析】

8.据图可知,图中建筑以竹子为建筑材料,且房屋下面采用中空设计,有利于通风散热。因此,该传统民居分布在我国盛产竹子(我国南方盛产竹子)、气候湿热的南方海南岛山区,

而内蒙古高原、吐鲁番盆地、东北平原都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或北方地区,C对,ABD错。故选C。

9.由图可知,图中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的海南岛,我国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图中A 是热带季风气候,B是高原山地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A对,BCD 错。故选A。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气候类型图的判读,根据图中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中A是热带季风气候,B是高原山地气候,C是温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10.C

【解析】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被伊斯兰教尊称为圣城。耶路撒冷也是一座宗教城市,三大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把它看作是圣城。

11.D

【解析】

试题解析:A、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故A不正确;

B、亚马孙平原属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故B不正确;

C、许多国家在南极洲建立了科考站.故C不正确;

D、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故D正确

考点:世界人口分布

12.D

【解析】

试题分析:城市人口过度膨胀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现象,现象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与人种。

13.C

【解析】试题分析: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来说是分布在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人口分布的有关知识.

14.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上人口集中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地区。

考点:人口与人种

15.B

【解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某一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和人口密度的定义。

16.C

【解析】试题分析: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解: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此题难度不大,是道基础题.17.A

【解析】

试题分析: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

解:每个礼拜日都去教堂做礼拜的教徒信仰的宗教是基督教,该宗教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宗教.依据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宗教,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18.D

19.A

【解析】

试题分析:

18.甲地民居是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窑洞,冬暖夏凉;乙地民居是滇南即云南省南部的竹楼,底层养牲畜或存放杂物,上层住人,为了通风防潮。分析两传统民居可得出的结论是乙地热量和降水量比甲地多。故选D。

19.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数量最多的省份,上述少数民族主要在乙地聚居的是傣族,传统节日是泼水节。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多民族的大家庭。

20.B

【解析】试题分析:《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四人信仰佛教.

故选:B.

21.B

【解析】

试题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商谈,叫做“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叫做“南南合作,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商谈,叫南北对话。

考点:发展与合作

22.D

【解析】

试题分析: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相比,其主要差异是生产方式,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聚落的概念和类型:城市和乡村.

23.

(1)英;北美;基督;白色

(2)法;黑色

(3)非;阿拉伯;伊斯兰

(4)俄罗斯;俄

(5)中;亚;黄色;汉

(6)西班牙;西班牙

【解析】

试题分析:读图可得,A位于北美洲的美国,B位于非洲的中部,C位于非洲的北部,D位于

俄罗斯,E位于中国,F位于南美洲.

解:(1)美国主要的语言是英语,位于北美洲,该地居民大多信基督教,属于白色人种.(2)B是法语分布区,属于黑色人种.

(3)C地区位于非洲北部,说阿拉伯语,该地区的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

(4)D是俄罗斯,居民说俄语.

(5)E是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属于黄色人种,主要语言是汉语,该语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6)F位于南美洲,该地区的居民说西班牙语,欧洲的西班牙是该种语言的源地.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不同人种、语言和宗教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4.

(1)印度;苏伊士

(2)①

(3)④

(4)喜马拉雅山脉;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解析】

试题分析: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解:读图分析可知:

(1)从三亚到地中海经过的主要海洋、运河:三亚→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苏伊士运河→地中海.

(2)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如图所示①、②、③三个地区中,人口分布稀疏的是①地区,该地纬度高,气候寒冷,人口稀疏.

(3)环球化妆品有限公司有一批专为黑种人生产的化妆品准备外销,如图所示的②、③、④三个地区,可能销售这种化妆品的是④地区,因为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4)甲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按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甲山脉的形成原因是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成.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海洋运输航线、人口分布及板块运动等,要识图理解答题。

25.

(1)乌拉尔、重

(2)巴西

(3)马六甲

(4)软件、班加罗尔

【解析】

试题分析:

(1)俄罗斯是地跨亚欧两大洲的世界面积第一大国,其境内的亚、欧界线中的①是乌拉尔山脉,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发展以重工业为主。

(2)五国中,领土跨南北半球,其境内平原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的是巴西,赤道穿过巴西的北部,这里的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3)中国与南非之间隔着太平洋和印度洋,两国海上往来航线的交通咽喉是位于图中②代表的马六甲海峡,该海峡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4)印度的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其著名的高新技术中心是位于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考点:本题考查金砖五国的有关知识.

26.

(1)横贯亚洲大陆,多为发展中(发达或发展中)国家。

(2)南南合作。

(3)白色人种为主,信仰伊斯兰教。

【解析】

试题分析:

(1)观察图中的一带一路的路线可知,“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贯亚欧大陆,经过的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

(2)中国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成为:“南南合作”。

(3)亚洲西部的居民主要是白种人,西亚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信仰伊斯兰教。

考点:该题考查“一带一路”的战略路线。

27.

(1)亚欧 C D;

(2)巴拿马太平洋①④;

(3)黄。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

(1)据图结合“世界上最大的陆地”故可判断,A是亚欧大陆;C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出于热带;根据轮廓可以判断,D是四个大洲中的最小的,是南美洲。

(2)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连接了太平洋和大西洋,在四个大洋中,其中面积最大的是太平洋,代表的数字是①,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代表的数字为④。(3)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广泛分布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都属于黄色人种。

考点:大洲和大洋、人口和人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