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财务会计B(2-2)》习题ch9

《中级财务会计B(2-2)》习题ch9
《中级财务会计B(2-2)》习题ch9

《中级财务会计B(2-2)》习题ch9

《中级财务会计B(2-2)》习题

第9章非流动负债

■练习题

二、判断题

1.非流动负债的利息既可能是分期支付,也可能是到期还本时一次支付。非流动负债的应付未付利息本身既可能是流动负债,也可能是非流动负债。( )

2.根据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固定资产的购建活动发生非正常中断,并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将其确认为当期费用,直至资产的购建活动重新开始。但如果中断是使购建的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程序,则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应当继续进行。( )

3.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其目的是为了明确发行公司对债权人实际负担的利息费用,使各期的利息费用随着债券账面价值的变动而变动。( )

4.对于可转换债券而言,在确认转换权价值的情况下,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价或折价

时,所用实际利率应为附转换权条件下债券的实际利率;在不确认转换权价值的情况下,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溢价或折价时,所用实际利率应为不附转换权条件下债券的实际利率。( ) 5.分期还本债券提前偿付的会计处理的关键在于确定未摊销溢价或折价。而分期还本债券的未摊销溢价或折价金额的确定与企业采用的摊销方法有关。在直线法下,债券溢价或折价是按各期流通在外债券的面值余额比例摊销的;在实际利率法下,应按债券发行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偿付日债券的现值,将其与面值相比,差额即为提前偿付债券的未摊销溢价或折价。( ) 6.根据谨慎性原则,如果企业按高于账面价值的价格收回债券,应确认债券购回损失;如果按低于账面价值的价格收回债券,则不应确认债券购回收益。( )

三、单项选择题

1.甲企业20×2年1月从银行取得长期借款1 000万元,用于企业的经营周转,期限为5年,年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每年计息一次,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20×4年末甲企业该项长期借款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 331

B.1000

C.1210

D.1300

2.甲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 000万元,利率为8%,5年期的可转换债券,用于企业经营周转。规定每年6月30日与12月31日各付息一次。发行2年后,可按每1 000元面值转换为该企业每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600股。可转换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980万元,实际利率为9%。已知不附转换权时,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960万元,实际利率为10%。如果该公司确认转换权价值,则在发行日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权价值和债券折价分别为( )万元和( )万元。

A. 20, 20

B.20, 40

C.40, 20

D.40, 40

3.长期借款的利息及外币折算差额,均应记入“( )”科目。

A.长期借款B.应付利息

C.其他业务成本D.其他应付款

4.某企业于2001年7月1日发行5年期面值总额为1 000万元的债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10%,市场利率为8%,则债券的发行价格为( )万元(债券发行费用略)。

A.1079. 85

B.1000

C.1085.6

D.1004.6

5.下列有关可转换公司债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非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内单列项目反映

B.从理论上讲,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价格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债券面值及票面利息按市场利率折算的现值;二是转换权的价值

C.在诱导转换的情况下,如果采用市价法,则应按多交付的证券及资产的公允市价确认债券转换费用

D.如果将可转换债券的提前偿付视同不可转换债券的提前偿付,则债券收回价格与债券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当期损益6.下列不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 )。

A.应付融资租赁款B.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

C.可转换债券D.将于1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

7.企业委托银行发行债券而支付的手续费,

应当在实际支付时计入( )。

A.财务费用B.长期待摊费用C.管理费用

D.如果是溢价发行,在债券溢价中扣除;如果折价发行,则计入财务费用

8. 20×2年10月1日,A公司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合同。合同规定:起租日为20×3年1月1日,租赁期为20×3年1月1日至20×7年1月1日,B公司支付的设备价款为200 000元,市场利率为10%,A公司于每年1月1日支付租金,租赁期届满后A公司可以用现金支付名义价款100元取得该项设备的所有权。则A公司每年的租金为( )元。

A.52 759

B.40 000

C.50 000

D.32 760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对于分期付息债券而言,如果债券的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则债券必然按面值发行B.对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而言,如果利息按单利计算,债券的现值按复利折算,那么即使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债券也不会按面值发行

C.对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而言,如果利息按复利计算,债券的现值按复利折算,在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时,债券按面值发行

D.对于到期一次付息债券,当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债券并不按面值发行

E.对于分期还本债券,当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债券并不按面值发行

2.甲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800万元、利率为10%、5年期的可转换债券,用于企业经营周转。规定每年12月31日各付息一次。发行2年后,可按每1 000元面值转换为该企业每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600股。可转换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812万元,实际利率为9%。已知不附转换权时,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792万元,实际利率为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如果甲公司确认转换权价值,则该批可转换债券的转换权价值为20万元

B.如果甲公司确认转换权价值,则该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的债券溢价为12万元

C.如果甲公司确认转换权价值,则该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的债券折价为8万元

D.如果甲公司不确认转换权价值,则该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的债券溢价为12万元E.如果甲公司不确认转换权价值,则该批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日的债券折价为8万元3.甲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1 000万元、利率为10%.5年期的可转换债券,用于企业经营周转。规定每年12月31日付息。发行2年后,可按每1 000元面值转换为该企业每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400股。可转换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1 015万元,实际利率为9%。已知不附转换权时,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986万元,实际利率为11%。假定20×4年1月1日,甲公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行使转换权,将该公司20×2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60%转换为普通股(转换日甲公司普通股的市价为2元)。如果该公司不确认转换权价值,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确认转换损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在发行日,该批可转换债券的债券折价为14万元

B.在转换日,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为605.4万元

C.在转换日,转换债券的未摊销债券折价8.4万

D.在转换日,应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为205.4万元

E.在转换日,债券的转换损失为194.6万元

4.下列因素会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有( )。

A.债券的票面利率B.债券的实际利率

C.债券的期限D.债券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方式

E.债券是否附有其他权利

五、会计核算题

1.甲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800万元、利率为10%、8年期的可转换债券,用于企业经营周转。规定每年12月31日付息。发行2年后,可按每1 000元面值转换为该企业每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600股。可转换债券的实际发行价格为840万元,实际利率为8%。已知不附转换权时,该债券的发行价格为816万元,实际利率为9%。假定20×4年1月1日,甲公司可转换债券的持有者行使转换权,将该公

司20×2年1月1日发行可转换债券的80%转换为普通股。甲公司采用直线法摊销债券溢价或折价。

要求:

(1)如果甲公司确认转换权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2)假设甲公司20×4年1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回本公司于20×2年1月1日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的80%,购买价格为645万元。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3)假设甲公司20×3年1月1日,诱导转换20×2年1月1日发行的全部可转换债券。其具体措施是:将转换比例提高为面值1 000元的债券可转换普通股股票800股。转换日该公司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2元。请按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分别编制会计分录。

2.某公司采取补偿贸易的方式从国外引进需安装设备一台,设备价款及国外运费折合人民币680 000元,随同设备一起引进的工具价款折合人民币12 000元,零配件价款折合人民币6 5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关税20 500元,其中关税应由设备负担16 000元,工具负担4 000

元,零配件负担500元。安装过程中领用材料物资1 500元,应付工资3 000元,应付福利费420元。设备投入生产后第一批产品销售价款350 000元全部用于偿还应付引进设备款,该批产品的销售成本为300 000元(不考虑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相应会计分录。

六、简答题

1.可转换债券转换的会计处理有哪些方法?并作简要评述。

2.对于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有哪两种观点?并作简要评述。

3.请简要阐述债券的发行价格、票面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部分答案

二、判断题

1.√2.√3.√4.×5.√6.×

三、单项选择题

1.A 2.B 3.A 4.A 5.C 6.D 7.A 8.A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ACD

3.BE

4.ABCDE

五、会计核算题

1.甲公司计算及账务处理如下:

(1)发行日。

1)确认转换权价值=840-816=24(万元)

利息调整贷差=816-800=16(万元)

借:银行存款8 400 000

贷:应付债券——债券面值8 000 000

——利息调整16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0 000

2) 20×2年12月31日与20×3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摊销利息调整。

借:财务费用780 000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20 000

贷:银行存款

800 000

3) 20×4年1月1日,转换日。

已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812×80%=649.6(万元)

已转换债券的未摊销利息调整贷差=12×80%=9.6(万元)

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800/1 000×600×80%=384(万股)

应贷记股本的数额=384×1=384(万元)

应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24×80% =19.2(万元)

应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数额=649.6+19.2-384=284.8(万元)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6 400 000

——利息调整96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92 000

贷:股本3 84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购回债券收益23.8万元(649.6+19.2-645)。

1)如果购回损益计入当期损益,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6 400 000

——利息调整96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192 000

贷:银行存款6 450 000

财务费用238 000

2)如果购回损益调整资本公积,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 6 400 000

——利息调整96 000

贷:银行存款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46 000

(3)转换日债券的账面价值为814万元,未摊销溢价为14万元。

按原规定需换发股票=800/1 000×600=480(万股)

按新条件需换发股票=800/1 000×800=640(万股)

1)账面价值法。

诱导转换费用=(640-480)×2=320(万元)股票的入账价值=814+24+320=1158(万元)

应贷记股本的金额=640(万元)

应贷记资本公积的金额=1158-640=518(万元)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8 000 000

——利息调整140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40 000

财务费用 3 200 000

贷:股本6 4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5 180 000

2)市价法。

应换发股票的总市价=640×2=1 280(万元)

债券转换损失=1280-814=466(万元)

借:应付债券——债券面值8 000 000

——利息调整140 000

财务费用 4 660 000

贷:股本6 400 0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6 400 000

2.公司应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收到设备、工具及零配件时。

借:在建工程

680 000

低值易耗品12 000

原材料6 500

贷: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 698 500

(2)支付关税时。

借:在建工程16 000

低值易耗品4 000

原材料500

贷:银行存款20 500

(3)安装设备。

借:在建工程4 920

贷:库存商品1 500

应付职工薪酬

3 420

(4)设备达到可使用状态。

借:固定资产700 920

贷:在建工程700 920

(5)取得销售收入。

借:应收账款35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35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300 000

贷:库存商品300 000

(6)偿还应付引进设备款。

借:长期应付款——应付补偿贸易引进设备款350 000

贷:应收账款350 000

六、简答题

1.可转换债券转换会计处理的关键问题是:

企业应否确认转换损益。对此有账面价值法和市价法两种会计处理方法。

账面价值法的特点是:将被转换债券的账面价值,作为换发股票的价值,不确认转换损益。其理由是:(1)企业发行证券的交易不能产生损益,如有损益也应计入资本公积或冲减留存收益;(2)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就已准备接受债券的转换,现在发生的债券转换,是按照预定条款办理的,由此发生的债券收回与股票发行是一笔不可分离的交易,因而无损益可言。

市价法的特点是:换发股票按转换日股票的市价或债券的市价入账,股票的入账价值与债券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转换损益。其理由主要有两个:(1)债券的转换可视为债券收回与股票发行两笔交易的混合,股票的发行应以市价为入账依据;(2)债券的转换属于企业的重要经济业务,而且股票与债券的市价比较容易取得,转换损益可以比较客观地确定,因此,应当单独确认债券转换损益。

2.对于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费用化,认为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借款费用应作为期间费用(财

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另一种是资本化,认为与非流动负债有关的借款费用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1)费用化。主张费用化者认为,企业举借债务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属于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与借入资金的运用无关,因而应将其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应计入购置资产的成本。如果将其资本化,会使同类资产的取得成本仅仅由于筹资方式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这种差异往往较大。

(2)资本化。主张资本化者认为,非流动负债往往是为了取得某项长期资产而借入的,其借款费用与所取得的资产有紧密联系,它与构成资产成本的其他要素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因而应将其计入所取得的资产的成本,此外,如果将借款费用费用化,会导致还款前的各个会计期间,由于巨额的借款费用而导致盈利偏少甚至亏损,而借款所购置的资产往往在还款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仍然发挥作用。因此,费用化不利于正确反映各期损益。

3.债券的发行价格与债券的票面利率、实际利率是相关的。一般来说,如果债券的票面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