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环流+三圈环流

热力环流+三圈环流
热力环流+三圈环流

第二章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和大气运动

第2学时大气运动

◆课程标准: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课标解读:

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不均匀受热的结果。大气不均匀受热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大气不均匀受热是大气运动的主要原因,大气热力环流则是理解许多大气运动类型的理论基础。小到城市热岛环流,大到全球性大气环流,都可以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原理来解释。

本条“标准”关注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全球性大气环流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尘、地貌、气候等的影响)。

全球有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理解这些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最好通过三圈环流来说明。理解三圈环流有两个基础,一是大气热力环流,一是风的形成及风向的转变。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近地面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准”关注的是地球表面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对于三圈环流中高空的气压和风向不作要求。三圈环流是假设地球表面均匀情况下的理想模式,实际上气压带和风带在近地面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并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在三圈环流的基础上,还应了解海平面气压和风的实际情况,以使理论联系实际。

气压带、风带在一年内还随季节作周期性移动,其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所以,一般模式图或示意图展示的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平均状况,以此状况为参照,气压带和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为基础,叠加海陆位置和下垫面等因素,形成了世界上复杂多样的气候。这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基本认识。具体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可以通过举例,而不要求系统讲述气候类型的成因。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控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比较好的例子是热带草原气候(信风带和赤道低压带的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以及西南季风(东南信风夏季北移跨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成)等。

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应能熟练阅读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示意图。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运用示意图解释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能解释生活当中

的实际现象

2、在理解热力环流的基础上,能够说明单圈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并

绘制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

3、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能够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

律。

◆教学重点

能够说出并绘制热力环流和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学难点

能够理解并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1.教学手段:板图板画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

◆板书设计(手绘)

大气环流的理论模型

由抽象到具体 ——大气环流像数学公式一样来推论大气环流部分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一直以来。历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其实学习这部分有几个必备的背景知识必须要牢固掌握: 1.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主要把握在不同的地点对风向的影响); 2.热力环流(主要把握其核心,即地表温度对热力环流的影响);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状况及其对气温的影响。 在掌握以上两个知识点的情况下,整个部分其实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学习。首先是一个完全抽象的理论模型。该模型有三个假设条件: ①地球不自转(无地转偏向力)。其目的是保证风向不受除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外因素的影响; ②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其目的是保证赤道地球温度最高,形成上升气流; ③地球表面介质均一。其目的是保证气温完全的由赤道向两级递减。 在以上三个条件全部满足的条件下于是有了下面一个理论模型——单圈环流: 当第一个假设条件我们剔除掉,即我们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只剩下后两个假设条件时,就出现了下面的三圈环流:

当假设条件的第二个也被剔除掉,即太阳直射点是在南北移动的,那么赤道地球就不能够保证它的温度一定是最高的了,高温带应该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相对应的南北移动。于是赤道低压带也会相应的南北移动,进而整个气压带风带也会南北移动。于是有了下面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当三个假设条件都完全不满足的时候,即第三个假设条件也被剔除掉的时候,也就是有了海陆差异的影响,根据海陆差异对气温的影响于是有了海洋和陆地相对气温的变化,先是冬季和夏季的海陆气压差异: 7月全球气压分布: 在海陆差异最大的亚洲东部地球于是形成了最典型的7月海陆热力环流模式:

最新-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热力环流-和风考点11讲解

考点十一:热力环流与气温 【考点命题规律分析】 [考点趋势剖析]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1】(2015·四川文综,7—8,8分)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 布图。读图回答⑴~⑵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 B.40°N 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 D. 40°N 附近大陆东岸 (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 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C.大气污染不易扩散至郊区 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图形解读】

【解析】第⑴题,读图知,城市冬季等温线在0℃以下,说明位于温带地区。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是热带或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大于0℃。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受暖流影响,气温大于0℃。40°N附近大陆东岸是温带季风气候区,最冷月小于0℃。第⑵题,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热岛效应强,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结合前面分析,城市纬度较低,降雪的可能性小。通过城市环流,大气污染物容易扩散至郊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中心区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 【答案】⑴D ⑵A 【考点透析】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及成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⑴海陆风环流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讲义热力环流和风

课时2热力环流和风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说明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并利用所学原理解释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地理现象。 2.结合示意图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 [基础知识梳理] 教材梳理1热力环流 阅读教材P35“热力环流”,填写下列知识。 1.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2.形成过程:(1)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D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 (2)B、C两地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F、E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 (3)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请在上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的运动方向。 图略(按A→D→E→C→A、A→D→F→B→A标注)。 【图表解读】读教材图2-1-6大气热力环流示意,据图分析: (1)A、B、C三地冷热状况如何? (2)A地近地面为低气压,A地高空为高气压,A地高空的气压比A地近地面气压高吗? 提示(1)此图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气流的运动与冷热不均有关,一般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反过来,当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时,该地的气温较高。所以A地气温高于B、C两地。 (2)根据物理学气压的垂直分布规律: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气压随海拔的增加而降低,因此A地近地面的气压高于A地高空的气压。之所以A地高空为高

气压是与同一水平面上其他点相比较而言的。 教材梳理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阅读教材P35~36“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填写下列知识。 1.三种作用力 提示等压线密集处,气压梯度大,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大,风力也大;等压线稀疏处,气压梯度小,水平气压梯度力也小,风力也小。 [预习效果自测] 1.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其高空形成高压 B.热力环流是由冷热不均引起的 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是形成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D.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空气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解析水平方向,空气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垂直方向不一定。

微专题 热力环流原理及运用

微专题:热力环流原理及运用 1、热力环流形成原因: 2、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及类型: 3、热力(大气)环流意义: 4、人类活动对热力环流影响: 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冬季某时刻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最可能的是 A.空气质量①④两处最差 B.a处的气温比b处低 C.②③处有逆温现象发生 D.江面以下沉气流为主 2.晴天中,图c、d两点距离最近的时间最可能是 A.8时 B.12时 C.14时 D.18时 3.据图推断,该日图示河谷地区最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夜雨 B.雾霾 C.洪涝 D.冻害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若a为某地地形剖面图,则乙地地形一定不可能是() A.向斜山 B.背斜山 C.向斜谷 D.断块山 5.若a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 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 C.甲地盛行下沉气流 D.乙地以晴朗天气为主 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结合乙图你会选择的拍摄时间段为 A.16时至次日8时 B.6时至1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8时至16时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下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③处风力小于①处 B.④处更易形成降水 C.①处为陆风 D.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9.有关某沿湖城市与洞庭湖间,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B.城市规模扩大使湖陆风减弱 C.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小 D.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 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 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 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 1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年降水量增多 B.热量交换变缓 C.水汽蒸发加快 D.地面风速增强

专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专题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2013-9-14) 考 纲 点 击 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3)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补充:大气成分的变化 ①大气中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 例:地面有植被覆盖,水汽含量增多,而固体杂质含量变少。我国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干旱,大气中水汽含量少,而固体杂质多。 ②人类活动对干洁空气成分比例的影响 例:人类活动燃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使大气中的CO2增多。冰箱、冰柜的广泛使用,大气中的氟氯烃含量增多(制冷工业发展以前,大气中没有氟氯烃化合物),氟氯烃能破坏大气中的臭氧,使大气中的臭氧减少。 ③保护大气环境 2、大气的垂直分层: ( 1 ) 对流层:大气底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变化;气温随高度递减;各层中最薄,但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空气对流强烈,天气复杂多样。 (2)平流层:大气中臭氧的主要分布区。因其大量吸收太阳紫外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递增。空气做平流运动,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天飞行。 ( 3 ) 高层大气:从平流层顶到3000千米的高空范围。密度小,与星际空间接近。该层中有大量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电离层。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波。 二、大气受热过程

补充: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弄清地面辐射与大气辐射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大气保温效应的关键。如下图: (1)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大部分的地面辐射被吸收而增温,然后它再以辐射、对流的方式向高层大气传送热量。所以说,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2)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近地面大气吸热增温后,也向外进行辐射,叫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一小部分向上,散失到宇宙 空间;其余绝大部分是向下的,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使得大气把从地面辐射中获取的热量还给了地面,所以说大气对地面起着保温效应。 作用 形式 参与作用 的大气成分 波长段 作用特点 实例 吸收 臭氧 (平流层) 紫外线 吸收强烈,有选 择性,对可见光 吸收得很少 平流层气温 随海拔高度 增加而上升 水汽、CO 2 (对流层) 红外线 反射 较大颗粒 尘埃、云层 各种波长同 样被反射 无选择性,云层 越厚,反射越强 夏季多云的 白天,气温不 会太高(偏低) 散射 空气分子、 微小尘埃 波长较短的 可见光(蓝 光、紫光) 向四面八方散 射,有选择性 晴朗的天空 呈蔚蓝色 颗粒较大的 尘埃、雾粒、 小水滴 各种波长同 样被散射 无选择性 阴天的天空 灰蒙蒙的 大气上界 地面 太阳辐射 地面吸收 大气吸收 地面增温 地面辐射 大气 吸收 射向宇宙空间 射向宇宙空间 大气辐射射向地面 二、大气受热过程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大气增温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大气环流形成的主要因素 (一)太阳辐射作用 大气运动需要能量,而能量几乎都来源于太阳辐射的转化。大气不仅吸收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地球给予大气的其它类型能量,同时大气本身也向外放射辐射。然而这种吸收和放射的差额在大气中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沿纬圈平均在35°S—35°N之间是辐射差额的正值区,即净得能量区。由35°S向南和由35°N向北是辐射差额的负值区,即净失能量区。这样自赤道向两极形成了辐射梯度,并以中纬度地区净辐射梯度最大。净辐射梯度分布引起了地球上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热量收支不平衡,使大气中出现了有效位能,形成了向极的温度梯度。大气是低粘性、可压缩流体,温度和气压的改变可能引起膨胀或收缩。结果,低纬大气因净得热量不断增温并膨胀上升,极地大气因净失热量不断冷却并收缩下沉。在这种温度梯度下,为保持静力平衡,对流层高层必然出现向极地的气压梯度,低层出现向低纬的气压梯度。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一和没有地转偏向力,则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将使赤道和极地间构成一个大的理想的直接热力环流圈,见图4·31。环流使高低纬度间不同温度的空气得以交换,并把低纬度的净收入热量向高纬度输送,以补偿高纬热量的净支出,从而维持了纬度间的热量平衡。因此,太阳辐射对大气系统加热不均是大气产生大规模运动的根本原因,而大气在高低纬间的热量收支不平衡是产生和维持大气环流的直接原动力。 (二)地球自转作用 大气是在自转的地球上运动着,地球自转产生的偏转力迫使运动空气的方向偏离气压梯度力方向。在北半球,气流向右偏转,结果使直接热力环流圈中自极地低空流向赤道的气流偏转成东风,而不能迳直到达赤道;同样,自赤道高空流向极地的气流,随纬度增高,偏转程度增大,逐渐变成与纬圈相平行的西风。可见,在偏转力的作用下,理想的单一的经圈环流,既不能生成也难以维持,因而形成了几乎遍及全球(赤道地区除外)的纬向环流。纬向风带的出现,阻挡着经向气流的逾越,引起某些地区空气质量的辐合和一些地区空气质量的辐散,使一些地区的高压带和另一些地区的低压带得以形成和维持。结果,全球气压水平分布在热力和动力因子作用下,呈现出规则的纬向气压带,而且高低气压带交互排列(图4.34)。而气压带的生成和维持又是经圈环流形成的必需条件。因而地球自转是全球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子。 (三)地表性质作用 地球表面有广阔的海洋、大片的陆地,陆地上又有高山峻岭、低地平原、广大沙漠以及极地冷源,因此是一个性质不均匀的复杂的下垫面。从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来说,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所造成的冷热源分布和山脉的机械阻滞作用,都是重要的热力和动力因素。 海洋与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很大差异。夏季,陆地上形成相对热源,海洋上成为相对冷源;冬季,陆地成为相对冷源,海洋却成为相对热源。这种冷热源分布直接影响到海陆间的气压分布,使完整的纬向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闭合的高压和低压。同时,冬夏海、陆间的热力差异引起的气压梯度驱动着海陆间的大气流动,这种随季节而转换的环流是季风形成的重要因素。北半球陆地辽阔,海陆东西相间分布,在冬季,大陆是冷源,纬向西风气流流经大陆时,气流温度逐渐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与应用 湖南省冷水江市第七中学姜辉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解答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本课由问题→小实验和多媒体演示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 →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城市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②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现象。 (二)难点 冷热不均引起气压高低变化和等压面弯曲的特点。 三、教学思路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最基本、最基础的知识和最佳切入口,对于理解由于热力原因而引起的大气运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学好这部分内容是学好大气运动的基础,为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起到至关重要的铺垫作用。为此设计了以下活动: 1、地理小实验,让学生直观、真实感受热力环流、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以及气流运动特点。为学生能顺力画出环流图埋下伏笔。 2、观看多媒体演示,解决热力环流过程中气压分布与气流分布之间的关系。理解等压面的概念。 3、案例和拓展探究。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等内容简要分析。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探究自然奥秘,认识社会生活环境的能力。 四、教法与学法 1、教法:实验演示法、引导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2、学法:合作实验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等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蜡烛、香、纸板、1000ml的量筒)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012大气热力环流和风学案

第三章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绘制示意图,说明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基本原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山谷风”“城市风”“海陆风”等现象。 3.结合具体实例,理解热力环流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新课教学】 一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 1.引起大气运动的原因 在地球表面的差异分布,造成不同地区,并导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间的差异,引起大气运动。 2.大气运动的表现形式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或,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 3.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1)概念:由于地面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大气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的形式。 (2)形成过程 ①当地面不受热时,空气没有相对上升和相对下沉运动。 ②当A地接受热量多,B、C两地接受热量少时,A地近地面空气,到上空聚积,使上空空气增大,那里的气压比同一水平面上周围地区的气压都高,形成;B、C两地空气,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于是,在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地向气压低的两地扩散。 ③在近地面,A地空气上升向外流出后,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都低,形成;B、C两地因有下沉气流,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于是,近地面的空气从两地流回地,以补充A地上升的空气,从而形成了热力环流。 4.绘制热力环流示意图(A热,B、C冷;画出弯曲的等压面;比较气温、气压) 二、自然界的大气热力环流 1.山谷风:在天气晴朗的山地区域,风向间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白天空气自山谷沿山坡,形成谷风,夜间空气沿山坡流向山谷,形成。影响与应用:山谷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大气污染型工业 绘图: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 【基础巩固】 一、单选题 (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其他)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 A.西北部B.东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 2.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刻可能是 A.上午B.正午C.傍晚D.夜间 (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42′N 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 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 4.该时刻甲地吹() 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

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 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 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 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 7.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 A.A B.B C.C D.D (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分布),图乙为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图丙为湖口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和径流量分布图。读图,完成回答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 大气的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 鲁教版

第4讲大气的运动和全球性大气环流 一、大气的运动 1.热力环流的形成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形成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__。

误区警示 1.“高压”和“低压”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的。在垂直方向上气压永远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西北风是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南风是从南向北吹的风。 二、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 ?高低纬受热不均 影响?三圈环流?? ??? ①低纬度环流圈 ②中纬度环流圈 ③高纬度环流圈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 ? ? A 为 带 ? ??? ? C 为 带E 为 带G 为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2)六个风带????????? ?B 为 带D 为 带F 为 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 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________,冬季________。 方法指导 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 (1)全球气压带、风带均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而且气压带表现为高压和低压相间分布。 (2)同一半球,信风带与西风带风向相反,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 3.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1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M是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其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2)7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N是,其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4

学以致用(1)结合所学相关知识,试解释说明大陆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过程。 (2)根据南亚夏季风形成原理,说明澳大利亚北部1月份西北季风的成因。 考点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与等压面图的判读 典例导入 1.图Ⅰ示意某沿海地区海陆风形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区近地面与600米高空垂直气压差的分布状况,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案

课程序号: 0547 《学科教案》 题目:《热力环流形成的原因》教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授课教师: 提交时间: 成绩:

《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教案

【教师】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热力环流的实验视频。在这个实验视频的左下角放的是一碗热水,右下角则是一碗冰块,等会儿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在这两个碗上方的白色水汽是怎么运动的?然后 【学生】观看实验,某个学生回答···(热水碗上方白色水汽向上运动,冰块碗上方白色水汽向下

【教师】请同学来看这张图,并结合书本的内容,思考当地面受热均匀时,每个空气柱中的空气提示:高空与地面相比)?说明了什么?等压面分布有什么特点? (空气分子均匀分布,但高空中空气密度较近地面小,说明在同一高度的水平方向上气压都相等,并且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等压面与地面平行。 【转承】当受热不均匀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发生了垂直运动。 【教师】当空气发生了上述的垂直运动后,那么请问现在气压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又发生了什么 (在A处近地面由于空气上升密度减小形成低压,高空变为了高压;相应的两处的近地面由于空气下沉密度增大而形成高压,则高空变为低压。) 【教师】此时同一高度上的等压面还会是水平的吗?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等压面出现弯曲) 【教师讲解】此时由于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出现了差异。那么,等压面肯定不会水平,而是出现了弯曲。在A地高空,原来气压值为1020hpa 因此要往高处找一个气压值为1020hpa的点,同理在B、C两处的高空气压减小, 1020hpa的点,然后将重新找到的气压值都为1020hpa的点用曲线连接起来,这 1020hpa的等压面。在近地面情况相似。 综上,等压面会呈现“凸高凹地”的情况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6:热力环流和风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6:热力环流和风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8题;共68分) 1. (2分)下图中实线为一空气质点在均质海面上由M到N的流动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若虚线是经线,可以确定() A . M、N两地皆位于北半球 B . M、N两地皆位于南半球 C . M地位于北半球,N地位于南半球 D . M地位于南半球,N地位于北半球 (2) 若虚线是纬线,下列现象最可能的是() A . M地比N地海面稍高 B . ①③两地比②气温高 C . ①③两地比②风力大 D . M地比N地昼夜温差小 2. (2分) (2019高三上·益阳期末) 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是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时。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次及成速日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可知,湟水谷地平安地段谷风的风向是() A . 偏东风 B . 偏西风 C . 偏南风 D . 偏北风 (2)关于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风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山风大于谷风 B . 谷风大于山风 C . 正午风速最大 D . 傍晚风速最小 (3)推测造成平安山谷风是湟水谷地山谷风典型地段的主要原因是() A . 晴好天气多,昼夜温差较大 B . 植被覆盖少,摩擦阻力较小 C . 河道较宽阔,水平气流显著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教案

《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应用》的教案 【课标解读】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对此知识点没有识记和原理理解上的具体要求,只是作为认识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体验,但热力环流作为大气运动中最重要的基本原理,是理解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其移动的基础知识,教材上亦有详尽表述,所以将此部分作为重点和难点知识组织教学。 【设计思想】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及应用,是高中自然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理解大气运动的基础知识,而大气运动的直接结果,在世界各地形成了迥异的气候类型,进而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大气运动的抽象性及其复杂性,使学生理解掌握该知识点的难度较大,如何确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预设有效地教学过程以化解难点,提高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更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思想的反映。 本节课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如何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大气运动再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其过程,然后配合准确精炼的语言,细致到位的分析,归纳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随后的环节不再是知识的再现,而是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重视知识的运用,以课堂提升和合作探究的形式分析海陆风的形成,对海陆风延伸到海陆之间的冬夏季节环流,主要为后续学习做铺垫,最后安排讨论城市热岛环流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及城市布局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用学到的地理学原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和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够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和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和问题,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具备一定的地理思考能力,并对他人的观点有一定的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现实问题的提出引出学生对热力环流的思考和兴趣。 2、运用板图分析,学生能够说出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及气压变化情况,进而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3、通过小组讨论探究海陆风、城市风、山谷风的形成,学生能学以致用,画出热力循环图。 4、通过重点、考点知识总结加深学生的记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培养探索大气环境的兴趣。 2、通过探究大气环境中的实际问题,激发求知欲,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学难点热力环流中大气水平方向的气压变化

大气环流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必修模块一第二章第一节题目:大气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课标要求及分析】 新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目标分析: 1.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读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3.读“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从中分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关于三圈环流和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成因分析和推导。这部分内容既是这节课的核心,也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一节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下一部分“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注重通过“假设——活动—思考—理解—形成结论—实验制作或实践验证”的形式,引导探究学习。 学情分析: 本节课涉及的内容逻辑性较强,而学生地理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尚未得到发展,学习困难较大。热力环流、风的受力或近地面风的形成原理、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前几节课逻辑推导能力的培养和紧密联系实际的分析过程,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方法有了新认识和新的心理准备。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习惯于“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并缺乏小组交流意识和协作精神。【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绘制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平面图),并说出移动规律是课标的要求。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不是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所以对这个过程我们可以通过理想地球单圈环流的铺垫,分步附加地球自转(地向偏向力)、公转(季节性移动)得到三圈环流及其季节移动规律;最终把推导得到的结论让学生明确下来。这些结论包括在一定理解的基础上,按发生规律绘制气压带风带分布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方向。 过程与方法: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名称、分布、移动规律。通过从理想假设出发不断附加条件,使模型逐步贴近实际,是简化复杂问题,探索其规律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推导过程的逻辑的严密性,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和运动的、而联系和运动是有规律的,,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和分析地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它不仅是课标明确要求的内容,更是下一节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前提,而气候因素又是自然环境中活跃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教学难点: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作为教学难点是因为它的推导过程比较严谨,牵扯的相关知识较多。 【教学方式与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式: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 主要方法:

第5讲热力环流和风--教师版

第5讲热力环流和风 一、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及成因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其形成原理如下图所示: 热力环流的形成可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根本原因)→大气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直接原因)→大气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2.常见的热力环流及其影响 ⑴海陆风环流 形成白天陆地比海洋增温快,近 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风 从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夜晚陆地比海洋降温快,近地 面陆地气压高于海洋,风从陆 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要点回顾

海风和陆风的转换时间,随地区和天气而定,一般海风开始于上午11时,到 13~15时最强,此后逐渐减弱,到17~20时左右转为陆风。 ⑵山谷风环流 形成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 气流上升,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 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 流下沉,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 形成山风 影响 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 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与等压线 1.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知识,主要掌握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受力状况和 风的关系。 形成 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 区,形成“城市热岛”,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近地面风由郊区 吹向城市,在城市与郊区之间形成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及城市热力环流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 工厂布置在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探索 ◆教学思想方法: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使学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素养。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认识出发,通过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识图、绘图,理论联系实际等形式,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探索自然地理奥秘的过程,亨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主动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与愿望,更好地学习对自己、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达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与要求。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内容却是极其重要的。重点介绍了对整个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具有深刻影响的基本自然地理过程之一——大气运动的基本状况(大气热力环流的产生——发展——演变),通过教学内容的设置安排,完成从地理现象到地理成因的探索,从感性知识到理性思维的提升。 ◆从第一单元对学生地球观的感知培养到从第二单元开始的自然地理组成要素分析,再到第五单元(§5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的整体综合,本节内容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又作为大气运动的开篇,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通过学生对活动的自主探究,完成对地理基本分析方法的归纳与总结(结果——原因,发现地理问题——收集、分析、整理材料——解决问题——地理语言表达)。热力环流过程分析方法和原理可以迁移到自然界存在的其他形式的热力环流,同时又是理解众多大气运动理论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考虑,结合高中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心理特征,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 ◆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掌握)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的热力过程,解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并将其转化为地理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亲生经历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中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分析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与方法 鉴于模块一教材的基础地位,从高一开始,学生开始接触系统的地理理论知识,但是在此之前,学生头脑中对地理学科特征、地理概念、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认识很少或者很零碎,在学习热力环流的形成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为清晰的认识,故确定其为重点。 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 ◆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 这些内容原理性强,学生对大气运动的了解又较为抽象,因此确定这些内容为本节难点。

2.1.2热力环流和风教师版

主编人:李洁雄 审稿人: 李洁雄 定稿日:2019.06.15 协编人:高一地理备课组 使用人:高一年级 班级: 姓名: 教师评价: 使用说明:请参考课本、地图册并用10分钟完成知识存盘练习。 课题:热力环流和风 目标锁定: 1.能通过绘制简单示意图来分析大气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和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 2.能利用大气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解释城市热岛效应、海陆热力环流等现象。 3.能说出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 【知识存盘】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热力环流】 1.概念:热力环流是由①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的②__________的形式。 2.过程 (1)形成:地面③________(根本原因):A ④____,B 、C ⑤____。 大气⑥____运动:A 处气流上升,B 、C 处气流下沉。 同水平面⑦ 差异??? ?? 近地面:A ⑧ ,B 、C ⑨ 高空:D ⑩ ,E 、F ? 大气?____运动??? ?? 近地面:? 流向? 高空:? 流向? (2)运动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大气热力环流的运动方向。 【知识点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三种作用力(以北半球为例图) (1)图中A 是?________________力,其特征是?__________于等压线,并由?____气压区指向?______气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自学检测】 1.古诗云:“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试解释巴山为何多夜雨。 2.(1)气压梯度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有何关系? (2)台风在登陆前风力往往很大,而登陆后风力迅速减弱,为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1】 实验探究·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1.实验器材:长方形的玻璃缸1个(长100厘米,宽30厘米,高40厘米)、胶合板盖一个(一侧开有一个小洞)、一盆黄沙、一盆枝叶茂密的草皮、一束香、一个打火机、两个1 000瓦的电灯、电源。 2.实验步骤 (1)将一盆黄沙和一盆草皮分别放置在玻璃缸两端。 (2)用平整的胶合板把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教学设计 2.3.1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第一课时。 从宏观上看,第二章从分别从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对地球的物质组成和能量传输进行教材的组织,热力环流是大气圈部分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后面学习“风”“全球性大气环流”“常见的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 从微观上看,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在本单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太阳辐射导致地面冷热不均,从而引起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又由于空气垂直运动导致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出现差异,最终引起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流向低压。本节课教材内容层层展开,逻辑性和层次性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情分析】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难点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能够具备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③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④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 ②通过热力环流的事例,培养学生从学习中和生活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分析、理解、观察热力环流和局地环流,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热爱科学的精神。 ②通过对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等问题的探讨学,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热力环流和风(解析版)

2017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06:热力环流和风 一、单选题 1、下图中,对于甲、乙、丙、丁四处气压值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 A、甲点气压低于乙点 B、丁点气压低于甲点 C、丙点气压高于丁点 D、丙点气压低于乙点 2、关于气压、高度、气温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②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高 ③在近地面同一高度上气温高则气压低 ④空气总是由气压低的地方流向气压高的地方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的a、b、c、d四地中,风速最大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4、分析下列图表,完成下题。

若四点气压差异由热力原因形成,则③④两点的气压值利热力环流方向为() A、③512hpa④506hpa顺时针 B、③506hpa④512hpa顺时针 C、③512hpa④506hpa逆时针 D、③506hpa④512hpa逆时针 5、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①风向;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地转偏向力 B、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风向;③地转偏向力;④摩擦力 C、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摩擦力;③地转偏向力;④风向 D、①地转偏向力;②风向;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摩擦力 6、下列不属于热力环流实例的是() A、山谷风 B、海陆风 C、城市热岛效应 D、温室效应 7、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②③为水平气流,①④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丙>丁>甲 D、乙>甲>丁>丙

8、下列大气环流图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在无风的地点点燃蚊香,可见烟雾总是上升且只能上升到一定程度,这是因为( ) A、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B、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因重力作用下沉 C、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D、空气遇冷收缩上升,到一定高度后气压改变导致空气向周围分散流动 10、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海拔高度差异 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地表冷热不均 D、地球自转 11、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B、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D、在上述三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12、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热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B、热力环流是由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引起的 C、空气遇冷使空气膨胀上升 D、气流在同一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

高中地理教案:《大气环流》 [教学目标] 1.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2.掌握各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和特性。 3.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与规律。 4.理解大气环流的作用。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规律。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教学方法]多媒体交互式演示讲解。 [--] 大气环流是产生风云变幻的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子,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第二单元中起着关键作用,是承前启后的纽带。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形成,是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并灵活应用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如何设计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条件下充分理解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呢?这是一直以来的一个难题。曾有人尝试过多种教学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将学生分成不同纬度,形体活动演示教学、边讲解边和学生一起画图的方式教学等等。收效不同,但都不理想,突出的问题就是将近地面与高空混为一谈,没有非常清晰的思路,因此不会灵活自

觉地应用大气环流的知识解决问题。只能靠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也曾考虑利用学校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动态演示课件,但是时间、精力、能力有限,未能成功。在网上教学资源库中有这部分内容,且设计精美贴近教学时,便立即进行了教学尝试,结果是喜人的。学生乐于通过观察电脑动态演示,经过仔细思考,认真讨论后自己总结得出答案。由于结论是学生积极动脑思考反复讨论得出的,并且头脑中有立体直观的动态图像,因此学生自我感觉思路清晰而严谨,应用起来就得心应手。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让我们用绘制简图的方式来回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局部地区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全球高低纬度之间是否存在热量差异呢?那么是否存在热力因素引起的空气环流呢?思考。 假设:地表物质均一,地形平坦;地球不运动。思考假设的含义:无海陆高低之分;大气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A组导学内容 1.赤道近地面空气在垂直方向上是上升还是下沉?极地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状况又如何呢? 2.赤道与极地之间的近地面,空气在水平方向是由赤道向极地运动,还是由极地向赤道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