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培训竞赛活动总结

危险源辨识培训竞赛活动总结

危险源辨识培训竞赛稿件及总结

“预防为主”是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最重要手段,危

险源是安全主要控制的对象。今天我们围绕安全1000展开

了危险源辨识培训竞赛。虽然我们平时经常培训危险源以

及搞危险源辨识的活动,但我们只是仅仅去参加,并没有

真正的理解。今天我们进行这个危险源辨识培训竞赛就是

为了帮助大家更加进一步的理解危险源以及危险源辨识的

意义和目的,通过做培训PPT锻炼大家的电脑操作能力,

而且也通过让大家自己讲解PPT,锻炼大家的语言组织能力。学习的目的不只是学习,更加是一种提升。在学习当中,

在自己亲力亲为下而得到更多!

首先,我们在明确此次活动的主题后开始展开了危险

源辨识PPT的培训讲解。先由参赛者张伟进行自己的培训

讲解,培训当中大家都很认真的听了他的讲解。他的讲解

不但内容丰富更重要的是联系自己工作与培训相结合,更

好的让大家理解,通俗易懂。接着参赛者都一次讲解了自

己的培训。每个人的培训都具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有自

己的讲解方式。很显然的突出大家在工作后很努力的完成

了这个竞赛任务,无论任何,都重在参与,只有参与了才

会明白自己的不足,看到别人的优点。在每位参赛人员讲

解完以后由中心领导王寅虎为此次活动进行了点评。

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要求员工不仅能掌握危险源的辨

识方法,还要留心平时的工作中存在危险源,并对其采取

一定的预防和整改措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我们的

工作有一个安全的保障。

在工作中要加强现场管理,尽量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小物的不安全因素。要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要对不

正确的操作行为进行制止及教育,做到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对企业尽责!

危险源辨识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姓名:单位: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每题3分,共45分) 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B)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 (C)实现对(B)的控制或消除。 A、隐患 B、危险源 C、管理对象 D、风险 2、下列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 A、操作不安全性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C、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D、决策失误 E、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3、下列属于机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ABCDE)

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 B、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C、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D、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E、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 4、按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类可分为(ABCD) A、人 B、机 C、环 D、管 5、危险源辨识的范围涉及所有的系统,包括(ABCDE) A、生产系统 B、非生产系统 C、所有工作任务 D、生产工艺 E、紧急与意外情况 6、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ABCD)。

A、事故发生机理 B、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C、相关的技术标准 D、企业内部信息 7、(B)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A)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 A、危险源 B、危险源辨识 C、风险 D、风险预控 8、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ABCD)。 A、来自人员的风险 B、来自机(物)的风险 C、来自环境的风险 D、来自管理的风险 E、其他 9、制定标准和措施的目的(ABC)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答案)

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培训考试试卷 :单位:分数: 一、选择题(本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每题4分,共60分) 1、管理对象是管理对象单元的一种划分,是对危险源的总结和提炼,是通过管住管理对象实现对()的控制或消除。 A、隐患 B、危险源 C、管理对象 D、风险 2、下列属于人员不安全因素的是() A、操作不安全性 B、现场指挥的不安全性 C、失职(不认真履行本职工作任务) D、决策失误 E、身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工作 3、下列属于机器的不安全因素的是() 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设备 B、设备选型不符合要求 C、设备安装不符合规定 D、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E、设备警示标识不齐全、清晰、正确,设置位置不合理 4、按危险源隶属的系统分类可分为() A、人 B、机 C、环 D、管 5、危险源辨识的围涉及所有的系统,包括() A、生产系统 B、非生产系统 C、所有工作任务 D、生产工艺 E、紧急与意外情况 6、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包括()。 A、事故发生机理 B、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程、条例 C、相关的技术标准 D、企业部信息 7、()是企业本质安全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找到危险源才能确定管理对象,进而建立本质安全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政策和程序。 A、危险源 B、危险源辨识 C、风险 D、风险预控 8、按照风险来源分类可分为:()。 A、来自人员的风险 B、来自机(物)的风险 C、来自环境的风险 D、来自管理的风险 E、其他 9、制定标准和措施的目的() A、控制或消除风险,遏制事故发生 B、指导员工按照标准规作业

C、管理者按照措施监督落实 D、《风险管理手册》中要求的 10、风险矩阵法是根据事件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乘积来衡量风险的大小,若风险值为16,属于()。 A、特别重大风险 B、重大风险 C、中等风险 D、一般风险 E、低风险 11、以下不属于人员方面危险源的是() A、违章操作 B、违章指挥 C、失职 D、工作地点照明不足 E、酒后工作 12、根据风险等级的划分及实际需要,可将风险预警等级设置为5级,其中中警信号灯的颜色为() A、红色 B、黄色 C、橙色 D、绿色 E、蓝色 13、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包括() A、提炼管理对象 B、制定管理标准 C、确定责任人/管理人员/监管部门/监管人员 D、制定管理措施 14、机械方面的危险源主要包括:() A、没有按规定配备必需的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等 B、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选型不符合实际需求 C、机器、设备、装置、工具的安装不符合规定或实际要求 D、机器、设备、装置维护(修)不到位 E、机器、设备空间不满足作业条件 15、危险源辨识前准备工作包括() A、成立风险管理小组 B、对风险管理小组进行培训 C、收集危险源辨识依据 D、危险源辨识工作 二、判断题(本题共每题2分,共10分) 1、危险源可以导致或诱发事故的发生。() 2、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3、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是以风险预控管理为核心,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重点,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手段,以持续改进为运行模式的一套管理体系。() 4、危险源辨识等同于隐患排查。() 5、供电线路布置不合理属于环境方面危险源。()

危险源辨识评价表(维修车间)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 部门:维修车间填表人:负责人:共计:52项日期:2013.11.21 文件编号:JL-ZG-74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 A作业性 B装置性 C指挥性 可能导致事故 时态状态危险性评价 是否 重大 因素 控制措施 过 去 现 在 将 来 正 常 异 常 紧 急 L E C D 运行 控制 管理 方案 1 日常用电触电事故 A 人身触电√√√ 1 6 1 6 √ 2 操作电源电磁辐射 A 影响健康√√ 1 6 1 6 √ 3 操作电源电弧烧伤 B 人体烧伤√√ 3 6 1 18 √ 4 设备检修设备漏电 B 人身触电√√ 1 6 1 6 √ 5 设备检修酒后、带病工作 A 触电√√ 1 6 1 6 √ 6 设备检修产生电弧 A 烧伤√√√ 1 6 1 6 √ 7 设备检修工具和材料堆放混乱 A 物体打击√√ 1 6 1 6 √ 8 设备检修衣着简便、不安全 B 触电√√ 1 6 1 6 √ 9 设备检修不穿绝缘鞋 A 触电√√ 3 1 2 6 √ 10 设备检修不按操作规程 A 触电√√ 1 6 1 6 √ 11 设备检修注意力分散 A 触电√√ 1 6 1 6 √ 12 设备检修无绝缘胶垫 A 触电√√ 1 6 1 6 √ 13 设备检修安装灯具不牢 A 物体打击伤人√√ 1 6 1 6 √ 14 配电室无绝缘胶垫 A 触电√√ 1 6 1 6 √ 15 高空作业安装灯具不牢 B 物体打击√√ 1 6 1 6 √ 16 高空作业站在叉车上工作 A 摔伤√√√ 1 6 1 6 √ 17 高空作业传递物品抛掷 A 物体打击√√√ 1 6 1 6 √ 18 高空作业站在栏杆外操作 A 高空坠落√√√ 1 6 1 6 √ 19 高空作业攀登不安全位置 A 高空坠落√√√ 1 6 1 6 √ 20 高空作业注意力不集中 B 高空坠落√√√ 1 6 1 6 √ 21 高空作业穿滑底鞋施工 A 高空坠落√√√ 1 6 1 6 √ 22 高空作业没有监护人 A 高空坠落√√√ 1 6 1 6 √ 23 高空作业不正确佩带安全帽 A 物体打击√√√ 1 6 1 6 √ 24 高空作业攀登无保障路径 B 高空坠落√√√ 1 6 1 6 √ 25 高空作业与带电体距离不够 A 触电√√√ 1 6 1 6 √ 26 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无效高空坠落√√√ 1 6 1 6 √ 27 高空作业酒后带病工作高空坠落√√√ 1 6 1 6 √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 (1)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识别出企业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事故危险; (2)对存在的危险进行危险分析,按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安排整改进程; (3)总结企业原有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绩效,明确推进安全标准化需要改进的目标. 二、评价范围 1、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异常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5、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三.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 生产工艺简介 该项目利用氯碱工业的废料——稀硫酸(浓度小于76%,不具脱水性)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基础原料硫酸镁,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考试试题姓名:考试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安全生产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通过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克服,防止事故的发生,使企业生产在保证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国家财产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顺利进行。 2、四不伤害:即自己不伤害自己,自己不伤害他 人,,保护他人不被伤害。 3、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4、三无:个人无违章、、班组无事故。 5、安全生产的“三宝”:。 6、三同时:即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7、安全生产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得到落实不放过。 8、在生产中必须做到“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必须计划、布置、检查、总结、工作。 9、工作中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上级报告 并。 10、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

工作。 11、正确佩戴安全帽,服装穿戴做到(袖口、领口、下摆)。 12、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走安全通道,无安全通道时选择。 13、通行过程中必须确认天上地下危险源。脚下当心坑洞(物料拌倒)、头上当心落物。严禁从钢筋存放区、运输区、吊装区、加工区域通行,防止钢筋滑落、、钢筋撞击伤害。 14、靠近基坑、沟槽、边坡等危险边沿巡视、旁站时,必须保持与危险边沿以上。 15、边坡临边、攀登支架开展监理工作时,必须事先确认上方是否有物体坠落,并沿安全走道攀登,选择安全的。 16、巡视、旁站时严禁踩踏电缆线,雨天严禁。 17、无论天晴下雨,身体任何部位应尽量减少接触。 18、严禁进入起重吊装作业区域,严禁在起重臂通行。 19、进入基坑时必须时刻关注周边安全情况,防止上方物体 伤害。 20、进入盾构区域,必须走安全通道,严禁机电设备和线路。 二、判断题(共20分,每题1分) 1、红色很醒目,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兴奋性和刺激性,红色光光波较长,不易被尘雾所散射,在较远的地方也容易辨认,也就是说红色的注目性高,视认性也很好。所以用来表示危险、禁止、停止。用于禁止标志。机器设备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扭以及禁止触动的部位通常都用红色,有时也表示防火。古代:革命、忠诚。近代:火热、奔放。() 2、蓝色的注目性和视认性都不太好,但与白色配合使用效果显著,特别是在太阳光下比较明显。所以被选为含指令标志的颜色,即必须遵守。古代:变幻、奇异。近代:紧急、危机。()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危险源是可能导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分类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限制,就不会发生事故。当这些约束和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则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 3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危险源辨识简明提示单: 在平地上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修理、拆卸装置有关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 火灾和爆炸;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部的物质和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源; 由于经常性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肢体损伤; 不适当的工作环境; 照明情况;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密闭空间; 特种作业。 以上所列仅作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看。 5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中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分析等。 6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控制策划等。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2018年危险源辨识考试试卷-有答案

危险源辨识培训考核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少选、漏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3分,共计60分) 1.危险源识别的判定方法:( ACD ) A.是非判断法 B. 忽视法 C.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D=LEC法) D.目视法 2.危险源的控制与消除方法:(ABC ) A.按操作规程作业 B.加强防范意识 C.加强教育培训 D.听之任之 3. 现场吊运起重作业时,哪些行为会发生起重伤害事故:( ABCD ) A. 捆绑不牢; B. 吊挂不牢; C. 吊运时从人的上空通过;D被吊物体上有人或有浮动物; 4. 行车特种设备在使用中,易发生的事故类型为:( ABCD ) A.起重伤害 B.高空坠物 C.机械伤害 D.触电 5.行车伤害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哪种主要情况造成的:( ABD ) A. 钢丝绳断丝、腐蚀、变形 B. 错误操作 C.清洁清扫 D. 吊钩变形或有裂纹 6.车间使用的电焊机,违规操作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分为( ABC ) A.触电 B.中毒、火灾和爆炸 C. 职业病 D.高处坠落 7.以下哪些是焊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 ACD ) A.焊接作业不带护目镜 B. 设备无接地 C.电源线破损老化 D.焊机手把线接触不良 8.切割作业时,易发生的伤害事故有哪些?( ABD ) A.灼烫 B.眼睛损伤 C.火灾 D.机械伤害 9.以下哪些是打磨作业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伤害( ABC ) A.触电 B。机械伤害 C。职业病 D.爆炸 10.机动车辆存在哪些问题时,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ABCD ) A.转向装置不牢固可靠 B.司机无证或酒后驾驶 C.超速行驶或超载 D.刹车、转向灯、照明、升降控制系统失灵 11.高处作业时,存在的危险隐患( ABCD ) A.梯子防护装置缺损 B.攀坐不安全位置 C.忽视安全警示 D.零部件、工件摆放不合理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检修

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指南 (检修)

目录 一、通用类危险源目录 T1 触电7-8 T2 高处坠落9-10 T3 工器具使用11 T4 工作票办理12-13 T5 异常天气作业14 T6 着装、防护装备15-16 T7 潮湿处作业17 T8 车辆驾驶及保养18 T9 职业伤害19-20 T10 火灾21-25 二、机务工作危险源目录 J1 管阀大修危险源26-29 J2 管阀小修及维护危险源30-32 J3 锅炉本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3-34 J4 锅炉制粉系统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5-38 J5 锅炉转机检修及维护危险源39-40 J6 锅炉风烟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1-42

J7 锅炉电除尘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3-44 J8 汽机本体检修及维护危险源45-46 J9 汽机调速、水泵维护及小修危险源47-49 J10 汽机调速大修危险源50-52 J11 汽机水泵大修危险源53-56 J12 压力容器大修危险源57-60 J13 煤粉仓检修危险源61-62 J14 化学作业危险源63-66 J15 天然气管道及设备检修危险源67 J16 氢气管道及设备检修危险源68-69 J17 循泵房加氯装置设备检修危险源70 J18 井下检修及维护危险源71 三、电气工作危险源目录 D1 1000KV A以上变压器大修作业危险源72-75 D2 1000KV以下变压器大修作业危险源76-77 D3 低压电机大、小修及缺陷处理作业危险源78-79 D4 低压配电装置检修作业危险源80-81 D5 电动机大、小修及消缺、试验作业危险源82 D6 电缆大、小修作业危险源83 D7 电缆敷设作业危险源8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实施报告

页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页脚 页眉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SH 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页脚 页眉 SH 3097-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初始评价的目的和范围 一、评价目的 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活动总结

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Ⅲ标 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活动工作总结为了有效控制重大事故,实现对我标段重大危险源的全面监控,提高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特地组织了此次专项活动。截至目前,活动已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对本标段施工区域重大危险源的动态掌控,有效的控制了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现就活动具体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体系人员,推动活动深入开展 为了保障“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专项活动顺利开展,便于统一部署和指挥,项目部组织了管理体系人员,制作人员名单及联系电话,并根据制定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将专项整治活动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各个施工班组,促进了专项整治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活动 (一)普查辨识,查无所漏,准确评估。 通过普查辨识,项目现阶段统计普查出重大危险源37处,后经项目部评估核查,补充确定为41处。其重大危险源具体分布如下: ①特种机械设备安装和拆除2处(黄家寨大桥架桥机安装拆除和观音河大桥架桥机安装拆除各1处); ②高处作业12处(K114+953~K173+121.6); ③起重吊装6处(标段6个预制场起重吊装作业);

④基坑支护10处(芦柴沟大桥、白河荡大桥、兴隆互通和观音河大桥的地系梁、桥台深基坑以及其他涵洞开挖基坑); ⑤土石方爆破施工4处(K141+560~K141+620、K146+301~K146+377、K159+962~K160+135、K164+232~K164+323); ⑥桩基开挖施工2处(李家湾大桥、芦柴沟大桥); ⑦高边坡开挖、防护施工5处(K125+422~K125+520、K141+500~K141+720、K146+200~K146+270、K151+300~K151+370、K160+170~K160+223); (二)做好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 普查辨识工作完成后,立即着手完成了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工作,并附照片、监管负责人及联系电话。 三、落实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措施 重大危险源控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任务是对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辨识登记,进行检测评估,实施监控防范,对有缺陷和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实施治理。为了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根据项目部《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管理方案》中制定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目标和管理措施,做到一切有标准、有方案、有依据,实现对活动关键阶段的严格把关。重点开展了以下5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和监控责任,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活动期间,共编制上报了10类危险源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包括《施工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安装、拆除专项施工方案》、《吊装专

后勤服务中心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总结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总结 根据《大雁公司关于全面开展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神雁安〔2018〕6号)要求,结合中心实际情况,中心成立以中心主任为组长的风险管控领导小组,并从1月10日开始,开展全中心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 一、工作部署 1月10日由中心副主任组织各部室、单位负责人召开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专题会议,首先对《大雁公司关于全面开展2018年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进行宣贯,并制定中心的辨识和评估计划。 二、工作开展安排 2018年1月10日至1月20日各部室、单位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 2018年1月21日至2月10日根据工作任务辨识危险源。 2018年2月11日至2月14日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2018年2月15日至3月1日对危险源制定管控标准及措施。 2018年3月2日至3月4日对辨识的危险源进行审核并编制风险管理手册。 三、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难点 1.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识别、评估的积极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危险源辨识不准确、不全面、不到位,管理措施及标准不严谨、不规范。

3.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一线工作人员多数辨识内容简单,表达不具体。 4.个别单位或部门对待此项工作不认真、应付了事和未按计划时间节点完成辨识。 四、风险概述 中心通过将近2个月的工作开展,梳理出工作任务共70项,辨识出危险源共670个。其中一般风险危险源325个,同比去年增加33条;低风险危险源185个,同比去年增加32个;中等风险危险源145个,同比去年增加34个;重大风险危险源15个,同比去年增加4个。人员方面危险源增加74条,机械方面危险源增加31条,环境方面危险源增加17条,管理方面危险源减少19条。 通过辨识发现危险源大部分管理对象是对于“人”的,其次是“管理”,中心在制定防范措施时,重点是“人”的管理,今后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安全技能,降低安全风险,避免隐患产生,杜绝事故发生。 二〇一八年四月九日

最全危险源辨识清单

序 涉及场所/ 活动危险源风险 风险等级 重 大 般 1工作环境有传染病源疾病√2长时间使用计算机、复印机辐射伤人√3办公室高温中暑√ 4 超时加班人体伤害√ 5 办公活动 烟屁股未灭丢进垃圾桶内火灾√6 办公橱柜高处落物物体打击√7 电器线路老化短路、过载、乱拉乱接火灾√ 8消防设施缺少 火灾范围扩 大 √ 9 电器绝缘损坏触电√ 10 生熟食混放疾病√ 11 食堂过期、变质食品加工疾病√ 12 破坏分子恶意投毒中毒√ 13 人员未持证上岗车辆伤害√ 14 车队车辆按照要求开展维修和保养,车辆性能 不佳,定期未检定 车辆伤害√ Word 资料.

精心整理 15 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 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 车辆伤害√ 16 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 识 火灾√ 17车辆性能不佳,定期未检定车辆伤害√ 18 管理酒后驾车,超载,超速,人货混装等,不 按照交通安全法规驾驶车辆 车辆伤害√ 19 车辆未配备灭火器材,人员不懂得急救知 识 火灾√20 外出人员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21 进入供方现场不遵守供方现场的安全管 理? 规定 各种伤害√22 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物体打击√ 23 管理爬分段没有爬梯,云梯没有扶手或脚手架 没有支撑 高空坠落√ 24 现场物品乱堆放,钢板、钢管坠落物体打击√ 25跌落水中淹溺 √ 26进入密闭舱室舱室内有害气体浓度超标中毒窒息 √ 27进入密闭舱室没有采取双人监护作业中毒和窒息 √ 28去喷涂场所或其他有易燃易爆物品场所吸爆炸 √

烟、动用明火等 29去现场未遵守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各种伤害√ 30修剪花草时剪刀等工具伤人割伤√31修剪花草时电动工具伤人割伤√32现场检验未佩戴劳保用品物体打击√ 33检验员在低处作业,高处有人切割作业物体打击√ 34 现场检验高处检验船舶建造质量情况落水高坠、淹溺√ 35 系泊、航行试验不服从指挥,未按照操作 规程操作 各种伤害√ 36 射线探伤辐射辐射√ 37 探伤未制定应急预案;人员无安全防护措施; 人员未做到持证上岗等 辐射√ 38 检测设备中辐射源未取得安全许可证辐射√39 检验人员未佩戴个人计量仪辐射√40 系泊试验管理不当各种伤害√ 41系泊试验缆绳受力不平均断裂物体打击 √ 42天气试航时天气状况不好 机械伤害、 沉船 √43 靠离码头抵泊余速控制不当、横距和靠拢角度控制碰撞√ Word 资料.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环境风险评估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1 环境风险评价 1.1 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等级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长期或短期生产、加工、运输、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功能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对照附录A中相关物质辨识标准以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中规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拟建项目涉及的浓硫酸属于危险化学品,但是浓硫酸储罐长2.6m、直径2m,储存量为10t,浓硫酸不属于重大危险源。 表1-1 重大危险源及评价等级判定 考虑到项目原料浓硫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本次环评以浓硫酸作为环境危险源 进行风险评价。该项目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评价范围为以危险装置为中心半 径3km圆形范围内。风险评价范围内村庄分布情况见表1-2,风险评价范围及敏感目 标分布见图1-1。 表1-2 项目周边敏感目标一览表

1.2 物质危险性识别 硫酸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放出大量热。浓硫酸具有极强的脱水性。硫酸的腐蚀性极强,其酸雾刺激和灼烧上呼吸道粘膜,损害肺脏,溅到皮肤、眼内引起严重的灼伤。其理化性质见下表。 表1-3 硫酸的理化性质 1.2.4 风险单元识别 生产过程中设备管道、弯曲连接、阀门、泵、储罐等均有可能导致物质的释放与泄漏,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 根据对环境风险物质的筛选和工艺流程确定风险单元主要为:

(1)原料运输过程; (2)液体输送过程; (3)原料储存过程; 本项目风险类型主要为泄漏。不考虑自然灾害引起的风险事故。 1.3 源项分析 1.3.1 事故风险源分析 本项目碳化硅刃料生产过程中使用少量的硫酸,原料和产品除了浓硫酸具有一 定的腐蚀性外,其他原材料均为无毒物质。碳化硅切割刃料为新兴行业,全国类似 的企业不多,建厂时间均较短,根据类似生产企业的调查,如平顶山易成碳化硅制 品有限公司和河南新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建厂之后均未发生过硫酸泄漏事故。 硫酸泄漏事故发生在贮存区及生产区设备、管道等,主要造成厂区局部污染。 一般来说液态污染物易于控制,可采取地面防渗处理,使污染物经封闭的管道进入 事故风险水池,可使污染事故得到控制。 1.3.2 风险事故举例 2008年2月11日,大理中运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的一辆专门运输硫酸的罐车,在大理州漾濞县跃进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装载浓硫酸后运往镇康县鸿俊矿业公司,行至 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康家坝村(羊勐线66KM+800M处)时发生事故,翻入路边康家坝河中,导致车内二人(含驾驶员)轻伤,并造成30吨浓硫酸泄漏流入河中。 2010年3月27日,位于承德县一辆满载30吨的浓硫酸罐车与另一货车发生追尾导致硫酸严重泄漏。 1.4 风险管理及应急预案 1.4.1 风险管理基本原则 本项目依据鲁环发[2009]80号文《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5]152号)的规定,对新建设项目的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总结报告(最终版)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申报表 (明珠[2019]报告001号) 合同名称: 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宾阳支渠(宾阳县境内)Ⅱ标合同编号:

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签收后,承包人1 份、监理机构1 份、发包人1 份、监督站1 份 广西宾阳县清水河提水工程第I标段 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黄河明珠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2019年6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1) 1、评价目的 (1) 2、评价依据 (1) 3、评价范围 (1) 二、工程概况 (2) 三、评价方法与标准 (2) 1、评价方法选用 (2)

2、评价方法简介 (2) 3、施工重大危险源评价 (3)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4) 1、危险源辨识对象及范围 (4) 2、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5) 五、安全对策措施 (16)

一、编制说明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与基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风险管控的重要内容。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以安全风险管控为出发点,因此,开展危险源辨识并评价其风险大小,针对评价确定的较大、重大风险,制定、落实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与持续运行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结果在体系建立和持续运行过程中的充分性和有效性是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立与运行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1、评价目的 为有效识别、管控,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宾阳支渠(宾阳县境内)Ⅱ标建设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及风险,杜绝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广西宾阳县鲲鹏水利投资有限公司组织各科室部门及工程各参建单位组成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小组,全面辨识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二期工程宾阳支渠(宾阳县境内)Ⅱ标建设施工过程的危险源,逐项评价其风险值,确定一般危险源、较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形成《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报告》,为工程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修订) 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 3)《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6号) 4)《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安监[2013]189号) 5)《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试行)》 6)《危险化品目录(2015版)》及使用指南 7)《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 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9)《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DL/T5274-2012)

2015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活动总结 为了落实好《关于开展2015年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精神,提高全员危险源识别和风险管控能力,形成一套规范的“一个流程”管理,分公司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宣讲组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管内10个站区巡回宣讲活动,确保分公司2015年危险源辨识工作落到实处。 一、成立宣讲活动小组,统一宣讲思想 2015年1月4日成立以分公司经理助理曹利民同志为组长,丰汉羽等25人为组员的宣讲组,1月5日宣讲组成员集中,进行了统一宣讲思想培训。采用“两集中、一分散”的方法进行宣讲,即:机关宣讲组集中统一思想,到达站区后组织站区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再进行一次集中宣讲,站区宣讲完毕后分专业到各工队进行危险源辨识指导工作。 二、宣讲活动陆续展开,陆续总结提高,确保宣讲活动扎 实有效 (一)精心组织、认真安排,使宣讲活动井井有条。 分公司曹助理精心策划,各位宣讲员、基层各单位严格按宣讲活动安排参加宣讲活动,使得本次活动按照既定计划按期完成。 (二)严格监督,不走形式,使宣讲工作讲求实效。

宣将组在宣讲期间加强了检查指导,确保宣讲人员听课人员的到位,确保宣讲质量,在宣讲活动过程中,每个站点曹助理都身先士卒具体策划,如何讲职工能听懂、落实好,并且每次宣讲完毕,宣讲组要进行宣讲情况回访,将建议和意见吸取,在下个点时完善。比如:有的站点提出,将风险预控管理办法职工听不懂如何做,应该举例进行说明,宣讲组一一采纳。 (三)陆续宣讲,陆续丰富宣讲内容 首先,安全监察室体系主管就如何开展危险源辨识,危险源分类、辨识范围,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辨识,辨识形成的记录都一一进行了明确,举例进行说明。其次,曹助理就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给全员进行灌输,体系建设不是搞不搞的问题,是搞好的问题,要求全员必须放下身段仔细研究,做好体系建设。再次,要将危险源辨识宣讲开展成一次全员接受安全教育的过程,开展成一次案例教育的过程,开展成总结过去,展望今后工作的动员会和发动会的过程,根据生产实际制定危险源名称、预控措施和控制标准。同时要求每位参训人员在工作时考虑上班前亲人的嘱托,回忆事故、故障现场惨烈画面,考虑亲人撕心裂肺的悲痛场面,回想自家墙上的全家福,再次考虑朔黄发展蓝图。时刻牢记危险源时时处处存在,风险预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反复抓、抓反复,确保个人、公司安全长治久安。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深圳宝安区西乡华隆电子厂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危险源是可能导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分类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 于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2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限制,就不会发生事故。当这些约束和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则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 3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危险源辨识简明提示单: 在平地上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修理、拆卸装置有关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

火灾和爆炸;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部的物质和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源; 由于经常性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肢体损伤; 不适当的工作环境; 照明情况;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密闭空间; 特种作业。 以上所列仅作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看。 5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中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分析等。 6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控制策划等。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三篇 篇一: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危险源是可能导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分类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限制,就不会发生事故。当这些约束和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则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 3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危险源辨识简明提示单: 在平地上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修理、拆卸装置有关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 火灾和爆炸;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部的物质和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源; 由于经常性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肢体损伤; 不适当的工作环境; 照明情况;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密闭空间; 特种作业。 以上所列仅作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看。 5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中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分析等。 6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控制策划等。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报告 1. 评价基本要求 规范要求: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 (以下简称《规范》)的要求: 5.2.2.1 企业应依据风险评价准则,选定合适的评价方法,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5.2.2.2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应参与风险评价工作,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 2.评价的基本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AQ 3013-2008 GB 11651《劳动防护用品选用规则》

GB 13690?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6179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 5016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351《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Z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2《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 158?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AQ/T 900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H 3063- 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SH 3097- 200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 训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源辨识安全知识培训内容 危险源是可能导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分类 1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是伤亡事故发生的物理本质。于是,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正常情况下,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受到约束限制,就不会发生事故。当这些约束和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措施受到破坏或失效,则发生事故。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包括:人的失误、物的故障、环境因素 3伤亡事故发生是由于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发生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危险源辨识简明提示单: 在平地上跌倒; 人员从高处坠落; 工具、材料等从高处坠落; 头上空间不足; 与工具、材料等手提/搬运有关的危险源; 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修理、拆卸装置有关的危险源;

车辆危险源; 火灾和爆炸; 可吸入的物质; 可伤害眼部的物质和试剂; 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 有害能源; 由于经常性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肢体损伤; 不适当的工作环境; 照明情况; 易滑、不平坦的场地或地面; 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 密闭空间; 特种作业。 以上所列仅作参考,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查看。 5危险源辨识方法 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中分析;安全检查表;故障分析等。 6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 风险评价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风险控制策划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