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的课程纲要大纲.doc

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的课程纲要大纲.doc
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的数学上册的课程纲要大纲.doc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必修

教材来源:人民教育教育出版社2012 年版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教学课时: 60 课时

设计者:课程总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 、“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 认识

自然数 , 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 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

个数的近似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 并能进行估计。

3、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 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 整十数除整十数, 整十数除几百

几十数。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 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养成估算的习惯。

7、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8、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平角与周角及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 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尺画30°、 45° 60°、90°的角。

9、通过观察、操作, 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包

括垂直)关系;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 积累活动经验 , 发展空间观念。

10、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能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实验、测量)收集数据。能解释统计结果, 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并能进行交流。

11、认识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的获得一些数据信息, 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1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3、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 形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4、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5、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数学课程内容进行

教学。本册教材课程内容包括:

一、大数的认识。( 12 课时)

1. 主题图( 1 课时)

2. 亿以内数的读 (1 课时 )

3. 亿以内数的写法 (3 课时 ) 4 .数的产生 (1 课时 )

5.十进制计数法 (1 课时 ) 6. 亿以上数的认识 (2 课时 )

7. 计算工具的认识 (1 课时 ) 8.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 课时 )

1 亿有多大? (1 课时 )

二、角的度量( 4 课时)

1. 直线、射线和角( 1 课时)

2. 角的度量( 1 课时)

3. 角的分类( 1 课时)

4. 画角( 1 课时)

三、三位数乘两位数(9 课时)

1. 口算乘法( 2 课时)

2. 笔算乘法( 7 课时)

四、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6 课时)

1. 垂直与平行( 3 课时)

2. 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3 课时)

五、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5 课时 )

1. 口算除法( 2 课时)

2. 笔算除法( 13 课时)

六、统计( 3 课时)

七、数学广角(4 课时)

八、总复习( 5 课时)

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重点、关键

教学重点:万级数的读、写法。

教学关键:把个级数的读、写推广到万级。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 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生活中大数广泛存

在, 对大数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和扩展, 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之一。1.注重基础知识 , 基本概念的教学 ,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2.加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 发展学生的数感。三、

教学分析:

1.创设具体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数感。大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读写起来也比较困难。本节

课中 , 我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新闻报导这一素材创设生活情境, 使学生获得有关大数的初步感受, 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后对大数写法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前提下, 又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综合知识, 如科学知识、环保知识、国情知识等, 使学生获得了有关大数更丰富的感受。

2.给学生留有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学生经过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学习, 学生已具备了大量关于

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 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 这为本节课教学做好了铺

垫 , 同时教材的编排上为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留下了空间, 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 主要体现在:读、写数的法则教材上不给出现成结论, 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然后通过讨论得到。包括后面

教学中的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亿以上数的读写等。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一、重点、难点, 关键点

教学重点:用量角器量角、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难点:量角的方法。

教学关键;量角器刻度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注意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数学规律, 建立几何表象 , 通过画射线、直线、测量角、操作活动

角, 用三角板拼角 , 用纸折角等多种方式加强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三、教材设计理念

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知识基础, 他们已经学会如何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辩认直角、锐角、钝角, 知道

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本节课中安排了一些“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 的操作活动,

旨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 并形成量角的技能,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

的能力 , 同时让他们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口算、笔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要求。

本单元的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 整数乘法的最后一个知识板块, 它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教学中应注意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等活动, 自行总结掌握口算、笔算、

估算的一般方法, 鼓励算法多样化, 并尽可能选择多种算法中较优化的一种, 采用合理、简洁、灵活的方

法进行计算 , 并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