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慢于小学高年级的,中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高于小学生,中学高年级的又高于中学低年级的;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2)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记忆在人们的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活动是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机械记忆是指对记忆对象不知晓、不甚理解或无法理解而单靠重复背诵进行记忆的记忆方式。理解记忆,又称意义记忆,就是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记忆,它是一种更有效的记忆方式。

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可把记忆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形象记忆是指对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或活动的形象再现。抽象记忆是指对概念、公式、定律、定理等的抽象材料的记忆。

学生记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三个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一到三年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中学以后,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越来越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来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运用增加,有意记忆的水平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水平,然而,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记忆已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或强调而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只是在同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优势,他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言语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中学以后,学生的抽象记忆占优势地位,并且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学生不用通过实物的具体演示就完全可以记住了。

(3)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中。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性。

思维是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思维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思维活动内容与性质进行分类的思维,即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直观动作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实际的动作。具体形象思维是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依赖于头脑中鲜明的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语言形式为支柱的,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得出各种规律或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过程,也称语词逻辑思维。它是人类思维的典型形式,学生学习各种科学知识,科研工作者从事各种科学研究都是运用这种思维。它又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辩证逻辑思维是由抽

象上升到具体的思维过程,辩证逻辑思维也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五个方面。这五种思维品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两个品质;灵活性是独立性的基础,而独立性则是灵活性的发展。思维的批判性也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又是独立性的前提。思维的敏捷性以其它几个思维品质为前提,同时也是其它几个品质的具体表现。

学生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以及思维品质的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需要借助具体事物的表象来解决问题。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逐渐增强,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中学以后,学生的思维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一般的抽象概念(如定理、定义)并进行逻辑推导,对许多复杂的现象概括和抽象,但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和成人相比还很不成熟。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深刻和复杂,家长和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他们不仅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还能揭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他们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明显占优势,辩证逻辑思维已基本形成。

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观察问题较为肤浅,思维具有表面性。到了初中阶段,随着思维的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有了明显的发展,但思维的表面性还明显存在,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而难以深入事物的本质中去,常表现为对自然规律和社会现象进行评价时容易受表面特征的左右。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思维的深刻性也得到提高。

初中生由于知识经验的不断积累,思维还具有了独创性和批判性。

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

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它们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其中,情绪主要指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增强、减弱或消失;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情绪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

性和持久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情绪、情感的社会性成分不断增加。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情绪、情感往往是由个别事物产生的,而且情绪、情感的表现比较外露。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社会性增强,学生由对个别事物产生的情绪、情感逐渐向对社会、对集体和同伴的产生的情感过渡。他们越来越关注生活中除父母以外其他重要的人(老师和同伴),这就促使了他们一系列与社会交往需要相关的社会情感(如责任敢、义务感、友谊感和自尊感)的发展。

中学以后,由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和教育要求的提高,情感内容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情感内容日渐丰富的同时,高级的社会情感如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友谊感等也日益加深。但由于知识经验的局限性,与成人比这种高级的社会情感还显得狭隘和肤浅,如常容易把友谊局限在小范围,甚至脱离群体,出现哥们儿义气等容易带来消极影响的情感方式。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拓展,学生的社会需要越来越丰富,这促使了高级情感即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发展。

道德感是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言论和意图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如果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一个人掌握的道德标准,便产生满意、愉快等肯定性情感,反之,则产生不满意、厌恶等否定性情感。

儿童的道德感大约在2岁以后开始逐渐发展,在幼儿期,儿童的道德感最初与行为的直接后果联系在一起,升入小学后才逐渐同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相联系。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以社会反应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则以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为依据。到了中学,由于教育、教学的影响、社会性活动的日益增多,学生的道德感进一步发展。学生开始以内化、抽象的道德观念作为自己道德感体验的依据,并且能以理解的道德来管理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社会准则。中小学生的道德感常表现在乐于助人、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等良好的品行中。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它同人的认识活动的成就获得、需要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追求及思维任务的解决相联系。在解决一个难题后产生兴奋感,遭受失败时的挫折感以及取得成功时的成就感等等都是理智感的表现。

学生的理智感着重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理智感的发展表现为求知欲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小学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学习的外部活

动、具体事实和日常生活感兴趣,兴趣笼统和泛泛。到了小学高年级,兴趣逐步分化,学生逐渐对学习内容、作业独立思考的能力及社会、政治生活感兴趣。中学以后,由于求知欲的加强,认识活动的深刻,追求真理的兴趣更浓,理智感也相应深刻和具体。

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做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源于现实,是客观现实美的反映。

在成人的影响下,儿童从很小就开始有一定的美感,到了小学,由于生活、学习范围的扩大,学生的美感进一步发展。但此时对美的体验仍受制于对客观事物外部特点和内部特征的领会和理解上,受制于在一定社会生活下对美的需要上。总体而言,经常接触的、具有明显外部特征的客观事物容易使小学生产生美的体验,而那些接触少的、具有深刻内涵的、美体现于内在特征的事物不容易引起他们的美感体验。升入中学后,学生的美感开始变的深刻,能逐渐对具有一定内涵的、美体现于内在特征的事物产生美的体验。同时,中学生已开始重视自己外表的美化,力求使自己做到外表美和内心美的统一。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和控制能力还不强,易受情境的感染而产生多变、不稳定的情绪、情感。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的调节能力增强,冲动性减弱,他们逐步学会了控制自己的冲动,能够推迟需要满足的时间或改变满足需要的方式。中学以后,随着知识、智力、意志力和个性意识的发展,学生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逐渐提高,情绪逐渐趋向稳定。

3.社会性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发展起来,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一切特征和典型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性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交往发展两方面。

社会性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它与个体的一般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其自身的认识,是其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自我体验指自我意识中的情绪、情感方面,如自尊心、内疚感、羞愧感和自豪感等。随着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越来越深刻。自我调控是自我意识中的意志成分,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自我作用过程。它包括自制、自主、自立、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

其中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是自我调控中最主要的方面。

学生对社会关系认知(主要包括对他人、对权威关系和对友谊的认知)的发展。学生的社会性交往主要包括学生与父母、老师及同伴的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这些社会交往会不断发生变化。

二、简述遗传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

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表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

英国的高尔顿是“遗传决定论”的鼻祖。他有效的把进化的精神运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来。该学派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个体的发展及其个性品质早在生殖细胞的基因中就决定了,发展只是这些内在因素的自然展开,环境与教育只是一个引发的作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霍尔提出的“复演说”也属于遗传决定论。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个体心理发展是由种系发展决定的。显然,遗传决定论过分强调了生物因素对人发展的作用。

三、环境决定论关于心理发展的理论核心。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华生和斯基纳等。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观点上,华生强调否认行为的遗传,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观点不仅夸大了教育的作用,而且忽视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内部机制,否定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斯金纳(Skinner)也是环境决定论者。他主张有机体带着先天的机能来到世界,但他首先关注的是环境因素在儿童行为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斯金纳提出外界的强化作用是塑造儿童行为的基础。只要了解强化效应,操纵好强化技术,及时有效地施于强化,就能控制行为反应,并随意塑造出一种教育者所期望的儿童行为。强化可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所谓积极强化作用(或正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一刺激加入增进了某一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经常的。所谓消极强化作用(或负强化作用)是由于某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个操作反应发生概率作用。可见,二者尽管方向不同,但作用的效果都是增进了反应的概率。

强化作用影响并控制着操作性行为的反应强度,它对操作力量的作用是在动态变化中完成的。斯金纳最早发明了训练老鼠按压杠杆取食物的实验箱,被称为斯金纳箱。斯金纳这种育婴箱的基本设计思想是,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养育出身心健康的儿童来。斯金纳提出的消停原理在儿童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矫正和控制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斯金纳认为传统的课堂教学存在着两个缺陷,一是个别差异得不到兼顾,二是不能有效使用强化。因此,他将操作性反射原理用于学校的学习,设计了教学机器,将学习的内容编成“程序”安装在机器上。在学生练习后,很快就告诉其结果,无论对错,学生都很快得到反馈,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意识。

由此可见,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概念,尽管丰富了华生的S—R公式的内容,同时承认内部心理现象的存在,并把它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他仍以同样的维度去衡量内部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和错误的。

四、论述建构主义儿童发展观

建构主义的发展观主要代表有皮亚杰等。皮亚杰是把建构思想引进心理学的第一人。该理论强调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适应,这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取得自身与环境之间的平衡,达到平衡的具体途径是同化和顺应。同化是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到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在头脑中只发生了量变,认知结构本身并没有改变。

顺应是指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外界信息相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新知识的增加使认知结构本身发生了变化,即知识在头脑中发生了质变。

同化和顺应是两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过程。同一认知活动中常常既包括同化又包括顺应,只是在有些活动中同化占主要地位,而在另一些活动中顺应占主要地位。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种同化、顺应的手段不断地从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运动中获得发展的。

他们认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生物因素、个体与社会的相互协

调因素、教育因素。

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这种阶段性特点包含以下几方面含义:

第一,各阶段都具有独特的结构,标志着一定阶段的年龄特征,第二,每一阶段都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条件,前一个阶段的结构是形成后一个阶段结构的基础;第三,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第四,在同一发展阶段内,各种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是平衡的,即在不同的方面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和谐的,水平是相当的;第五,由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是不能改变的,任何个体都将按着固定的次序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

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五、社会历史发展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核心是什么

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维果斯基。他提出“两种心理机能”的观点并创立了“社会—历史发展理论”,用以解释人类心理在本质上与动物不同的那些高级的心理机能(思维、有意记忆、逻辑记忆等)。他指出,人类必须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靠生物进化结果的低级的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由历史发展结果,即以精神生产工具为中介的高级心理机能。在整个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即人类社会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为中介的,是受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所制约的,因此,人的心理和动物比较,不仅体现在量上的增加,更主要的是结构的改变和形成新质的意识系统。他还认为社会文化是影响认知发展的要素,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化”学说。社会—历史发展观点从种系和个体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心理发展的实质,强调心理发展的社会—历史的制约性,这对于摒弃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该理论提出的两种心理机能理论也为意识的研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也因如此,由于他过分强调两种心理机能的区别就使得他的理论中过于强调自然过程与文化历史过程的对立和教学对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六、简述儿童整体发展理论。

朱智贤是我国最系统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专家,被誉为“中国科学儿童心理学之父”。他强调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出发,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整体发展。这个整体包括两个部分和四个方面:两个部分是指儿童发

展的认知过程和个性品质;四个方面是指心理发展和社会和教育条件、生物性成熟、动作和活动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他承认先天因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不论是遗传素质还是生理成熟,他们都是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环境和教育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决定着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内容。但环境和教育的关系决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机械的决定心理的发展,而是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的。所谓内部矛盾是指,在儿童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它才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于教育和发展的问题,朱智贤认为,心理发展并不是由外因机械决定的,也不是由内因孤立决定的,而是由适合于内因的一定的外因决定的,也就是说,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他们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的。他强调,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又依赖于教育要求的标准。即只有那种高于原有水平,经过他们主体努力后又能达到的,才是最适合的要求。

七、简述学生的个别差异

作为发展中的学生,个别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主要表现在智力差异、人格差异、认知方式差异。

1.学生的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及基础知识差异。

学生的智力类型差异主要是指学生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表现的差异。智力水平差异指的是个体之间或个体内部智力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智力的成熟有早晚之分,有些人早慧,有些人智力发展的较晚,幼年时期显得平庸或笨拙,但成年以后开始显露才能。

2.学生的人格差异。人格又称个性,是个人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研究表明,人格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及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

荣格把人格分成外倾和内倾两种,并从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方面推演出八种人格类型。卡特尔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两类。艾森克以内倾为纬,以情绪为经,组织起基本的32种人格特质。

(1)学优生与学差生的人格差异

所谓学优生是指具有正常的听、说、读、写、推理、数学能力以及正常的自我调节、社会知觉和交往能力。学困生则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障碍。具体人格差异体现在:

动机差异。具体来讲,学优生,一般常常是追求上进、不甘落后的学生,他们对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失败后倾向于坚持不懈和继续努力;而学差生,一般是不思进取、缺乏学习热情的学生,他们在失败后更倾向于丧失信心和放弃、回避。

另外,还有的学者通过把成就动机分为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感和学习成绩的归因四个方面,对二者的成就动机进行细致性的差异研究。研究发现,学优生与学差生在知识价值观和学习能力感两方面没有显着差异,但在其它两方面有显着差异。如在学习兴趣方面,学优生的动脑兴趣要明显高于学差生,在学习成绩归因方面,学差生倾向于把学习成绩与自身能力和运气联系起来,而学优生则更强调努力程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主体性差异。主体性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控制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学优生和学差生相比,更具有自觉性、坚持性、责任感、主动性和独立性。

人格适应差异。学优生通常表现出高度的自我整合性,高独立性,更成熟等特征,很少有人格适应问题。而学差生常出现人格适应不良问题。

(2)乐学与厌学学生的人格差异。结果发现,内向、情绪不稳定、强精神质个性的学生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和行为。具体是内向的学生常常是孤独、缄默、胆怯、自卑、警觉、多疑、好幻想;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常常是冲动、难以自制、焦虑、紧张,多疑,好幻想;强精神质个性的学生常常是性情古怪多僻、对事情漠不关心、心肠冷酷。

(3)创造型与非创造型学生的人格差异。具有创造性的学生一般具有如下人格特征:低乐群性、高独立性和高自律性。这是因为,低乐群性能使学生更专注于某种发明创造活动本身,认真研究,从而使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高独立性能使他们为人处事不为习俗、传统观念、权威观点所禁锢,敢于直面问题本身,从解决问题得角度去研究和解决问题,进而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高自律性能使他们对自己和事物有较清晰的认识和较高的自制力,从而为他们发明创造赖以进行创造了条件。

3.学生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认知方式有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冲动型和沉思型、具体型和抽象型三类。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的线索为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尤其易受权威人士)的影响,往往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行为常以社会为定向,社会敏感性强,爱好社交活动。因此,他们这类学生适合于那些强调“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自己的内部线索(经验、价值观)为依据,他们不易受周围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对事物的独立判断。行为常是非社会定向的,社会敏感性差,不善于社交,关心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喜欢独处。因此,他们不适合于那些“社会敏感性”的教学方法,更喜欢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学习。

冲动型的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急于给出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习惯对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全面思考,有时问题还未搞清楚就开始解答。这种类型的学生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很快,但错误率高。冲动型学生在运用低层次事实性信息的问题解决中占优势。沉思型学生在解决认知任务时,总是谨慎、全面地检查各种假设,在确认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才会给出答案。这种类型的儿童,认知问题的速度虽然慢,但错误率很低。沉思型儿童在解决高层次问题中占有优势。

具体型儿童在进行信息加工时,善于比较深入地分析某一具体观点或情境,但必须向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有关信息,否则很容易造成他们对问题的偏见。研究表明,这类儿童在结构化教学方法(如演绎法和讲解法)之下,成绩会更好。抽象型儿童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能够看到某个问题或论点的众多方面,可以避免刻板印象(对人与事物认知的先入为主性),能够容忍情境的模糊性并能进行抽象程度较高的思考。研究表明,这类儿童在非结构教学方法(如归纳法或发现法)下表现的更好。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试卷1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试卷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 1.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分数:2.00)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解析:解析:如果题目强调的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发展期,则为个体身心发展阶段性的反映。而本题强调的是这两个时期的高速发展,故反映的是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2.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称为该行为的( ) (分数:2.00) A.关键期或敏感期√ B.行为学习期 C.习得期 D.发展期 解析:解析: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有机体发展过程中最容易习得某种行为的时期。 3.人的感知运动的发展总是先于抽象思维的发展,这体现了心理发展特点的( ) (分数:2.00)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解析:解析: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顺序性。如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抽象思维。 4.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都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 ) (分数:2.00) A.普遍性√ B.阶段性 C.渐进性 D.适合性 解析: 5.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特点的是( ) (分数:2.00)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期 D.0~3岁的时期√ 解析:解析:个体机能发展的关键期并不都在3岁之前,如4~5岁就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 6.发展的速度可以有个别差异,可以加速或延缓,但发展的顺序一般不能改变。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分数:2.00) 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方向性

第八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第八章青少年的心理发展 11、12岁~14、15岁是青春期、少年期 14、15岁~17、18岁是青年早期 第一节青少年身心的发展 一、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一般特点 青春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三大巨变: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体内机能的增强 (3)性的发育和成熟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二)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幼稚感的矛盾 青春期心理冲突和矛盾的特点: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与怯懦 4、高傲与自卑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第二节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一、青少年思维的基本特征 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优势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还起作用。 高中二年级时,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和成熟,是青少年思维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青少年逻辑思维的发展 (一)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的特点: 1、通过假设进行思维 2、预计性 3、形式化 4、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的明显化 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是其运用假设能力上有所体现。初中生已具有建立假设即检验假设的能力。 整个青少年期,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进入成熟期。其标志是,从初中二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几年内,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初步完成从经验型水平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 (二)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1、概念的发展 初中二年级是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 初高中分类能力的四级水平: 一级水平--不能正确分类,不能说明分类依据 二级水平--能正确分类,无法说明分类依据 三级水平--能正确分类,无法从本质上说明分类依据,或仅从外部特征或功用特点说明分类依据四级水平--能正确分类,从本质上说明分类依据 初中生对有关概念的分类处于第三级水平向第四级水平过渡中,高中生多处于第四级水平。 2、推理能力的发展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青少年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能力高于演绎推理能力。 (三)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辩证逻辑思维是个体抽象思维发展的高级形式,这种思维形式在高中阶段迅速发展并开始占优势地位。 高中生在实践与学习中,逐渐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并逐步发展以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都是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标志。 初中三年级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处于迅速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三、青少年思维监控的发展 定义: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思维过程中将思维个体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定向、控制、调节的能力。 思维监控的发展是青少年思维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是思维发展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2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2012年烟台市市直) A.5~6岁 B.7~8岁 C.10~11岁 D.12~13岁 2.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2013年莱芜莱城)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3.个体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依赖外在的参照,这种认知风格是【】(济南市直)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反思型 4.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8岁的孩子属于【】阶段。 A.信任对不信任 B.自主对羞怯怀疑 C.主动对内疚 D.勤奋对自卑 5.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民族、国家、地区的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都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A.普遍性 B.阶段性 C.渐进性 D.适合性 6.属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归因是【】(2012年莱芜市钢城区)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机遇

7.某个阶段的儿童常以表面的实际结果来判断行为的好坏,认为服从大人就是好孩子。他处于【】(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A.他律阶段 B.自律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 D.道德阶段 8.如果儿童处于2~7岁的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9.喜欢数学且对理论、抽象东西感兴趣的学生的认知风格是【】(2013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10.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知觉的关键期是【】岁。 A.1 B.2 C.3 D.4 11.在对道德两难故事“海因茨偷药”进行评判时,小明认为救妻子是丈夫应尽的义务,所以海因茨偷药是应该的。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小明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淄博)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12.抽象逻辑思维已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这些特征出现在【】(2014年青州) A.少年期 B.青年初期 C.青年晚期 D.成年期

第二章个体心理

第二章个体心理 第一节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一)感觉: 1.定义: 感觉是刺激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经过神经系统的信息加工所产生的对该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3.感觉的分类: (1)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内脏感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 4.感觉的编码 感觉编码——我们的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和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必须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说的感觉编码。 (二)知觉 1.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在脑中的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对象的过程。 人们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以现实本身为基础的。现实要经过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中介来影响人的行为。因此研究知觉对组织行为非常重要。知觉形成急需要来自外界的信息资料,同时又有个人原有知识、经验、态度、情绪等主观原因。 2.感觉与知觉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联系 1)同属于认知过程的感性阶段,其源泉是客观现实。 2)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2)区别: 1)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属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知觉不仅依赖于它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特点。 3)感觉是某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知觉是多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 3.知觉类型 1)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不同,可以把知觉分成: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等。 2)根据人脑所反映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物体知觉与社会知觉

发展心理学专升本知识汇总:第八章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 中学阶段是指个体11、12岁-17、18岁的时期。该阶段又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其中,初中阶段从11、12岁到14、15岁,又称为青春期、少年期,是个体身体发展的一个加速期;高中阶段从14、15岁到17、18岁,又称青年初期,在生理发育上已达成熟,在智力发展上已接近成人水平。 一、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1、初中生生理发育的变化 ①身高:个体身高的增长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1岁(婴儿期)左右;第二个生长高峰在初中阶段(青春期)。 ②大脑:个体在4—20岁之间,存在两个脑发展的加速期,第一个发生在5至6岁(幼儿期末)之间,第二个发生在13岁左右(青春期)。 2、青春期身心发展变化的相关理论 ⑴生物观: ①卢梭,认为青少年期情感性和反叛性的增强及冲突的增多都是青少年期发生的生物学变化的自然结果。 ②霍尔,认为青少年正处在一个“疾风怒涛”、充满了内部和外部冲突的时期,只有在经历了各种的冲突与更替之后,才最终复演成为人类文明中充满“个性感”的一员。 ③霍林沃斯,将青少年期摆脱依赖,要求在家庭中获得平等与独立地位,称为“心理断乳期”。心理断乳是相对于生理断乳而言,是在心理上割断对父母的依赖关系。 ④斯普兰格,将青春期比作个体的“第二次诞生”,认为到了青少年期儿童时期的安定、均衡状态即刻或逐渐地产生混乱现象,并导致自我意识的全部内容朝向新结构的再改编。 心理性断乳:指子代在发育成长中要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 ⑤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是个体发展的新阶段,本能性驱力苏醒并转向身体的生殖区域,这促成了他们的心理冲突和不可预测的可变的行为。 ⑵环境观:强调社会条件和文化背景对个体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美国人类学家米德,通过对太平洋萨摩亚岛的土著居民的观察研究,认为民族文化对塑造人格与行为模式具有决定作用。 ⑶折中的观点:认为青少年期是生物学力量和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3、青少年性意识的发展及青春期教育 ⑴青少年性意识的表现和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疏远期。从儿童末期开始到少年中期结束。男女生均对异性表现出明显的疏远、对立迹象。 第二阶段:爱慕期。从少年初期或中期到青年中、后期。接触异性的愿望明朗化。具体表现为:相互显示,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女生注意打扮,男生有意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能;感情隐蔽,交流表达方式十分含蓄。实际上喜欢某个异性,但在同学面前却装出漠不关心的样子。 第三阶段:恋爱期。从青年初期的中后阶段开始。 ⑵青春期教育的内容:主要指青春期性教育,包括:性生理教育;性心理教育;性道德教育。 4、早熟、晚熟对青少年男女发展的影响 ⑴早熟: ①对男生的影响:异性交往方面,与正常成熟的同龄女生在生理发育和心理体验上更为相似;同伴关系方面,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色,具有更为积极的社会态度;社会能力方面,有较强的领导才能和工作能力。 ②对女生的影响:更有可能遇到适应困难,难以找到与之有相同经验的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分担自己的困惑或焦虑。受欢迎程度在一般以下,往往缺乏自信,心理压力较大。 ⑵晚熟: ①对男生的影响:处境较早熟不利,外表显得幼小,不成熟,被当成孩子的时间更长,不利于同伴交往尤其与同龄女生的交往。一般认为其不具领导才能,因而较少让他们承担领导者角色,自我评价也受到严重损害。 ②对女生的影响:对女生没有不利影响,甚至出境还有一定的优势。与正常成熟的男生一同进入青春发育期,他们具有较为相同的生理和心理体验,为正常异性交往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虽然她们看到自己与早熟和正常成熟女生的差异,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有什么不足之处,但当她们开始发育时,这些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5、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⑴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 ①生理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 ②性成熟使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 ⑵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 ①反抗性与依赖性; ②闭锁性与开放性; ③勇敢和怯懦; ④高傲和自卑; ⑤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教育心理学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及人生全程发展 1.心理发展的感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人生全程发展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2岁)、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岁)、青年期(14.15-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上) 人生全程发展的主要观点:(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由若干发展阶段构成;(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3)个体发展由多种因素决定,且存在极大的可塑性。 (二)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三)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学龄初期) 是个体一生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思维开始从

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 2.少年期(学龄中期) 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这一时期,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也被成为“心理断乳期”“危险期”。这一时期,抽象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抽象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为支柱。补充: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过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 相当于高中时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青年,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对未来充满理想。 (四)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五)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教育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 (1)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2)注意学生的学习准备状态(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要遵循学习的准备性原则(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应了解学生学习准备的具体程度;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校也适应学生的具体实际水平,不应只强调学生要适应学校。

第八章-个体心理与发展

第八章个体心理发展 教学目标: 1.掌握心理发展的含义、青少年发展的特征 2.掌握发展的理论及其阶段划分 教学重点: 1.心理发展的含义、青少年发展的特征 2.发展的理论及其阶段划分 教学难点: 1.青少年发展的特征、发展的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4 教学过程: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发展通常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有组织性、更高效和更为复杂的行为。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而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南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更多的人主张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一般具有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呵概括为动作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 3.不平衡性

学生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学生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 学生的心理发展 一、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次序的心理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两大方面。 认知发展是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能力的形成与变化相联系的心理发展。 社会性发展涉及人的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人的心理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带有规律性的特点: 1、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过程。 2、人的心理发展具有一定方向性和顺序性。 3 4 1 -1924) 2 作用。 3 ) 4、任 准备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况进行新的教学,也称“量力性原则”和“可接受性原则”。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对儿童的认知发展进行了大量的富有创造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认知发展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与环境的不断的相互作用中的一种建构过程,其内部的心理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来实现与环境的平衡。

同化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把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的过程。 顺应是指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景时,不能利用原有的图式接受和解释该刺激,其认知结构由于刺激的影响而发展改变的过程。 图式(schema)是皮亚杰用于解释认知结构的术语,是人们为了应付某一特定情景而产生的认知结构。 认知发展1、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adapation)。不管是指向外部的动作,还是内化了的思维动作,都是一种适应。通过适应达到一种平衡。 2、认知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认为随着个体的发展,认知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质的不同的发展阶段。 (1 2 但还不能很 (3 概念, (4 3 ( 成熟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发育,它是某些行为模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为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2)练习和经验 练习和经验是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作用。 这时习得的经验主要是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两种,而不是社会性经验。 (3)社会性经验 社会性经验是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社会文化传递。 社会环境不是发展的充分因素,它们想对主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必须建立在它们能被主体所同化的基础上。 (4)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 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对心理发展的上述三种因素起着一种调节作用,使心理活动朝着一定

山香2016年教育心理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得)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得一系列心理变化。 2、个体/学生心理发展得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得时期。注意:2岁就是口头语言发展得关键期,4岁就是形状知觉形成得关键期,4~5岁就是学习书面语言得关键期。抓住关键期得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得教育,能收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得阶段特征 (一)中小学阶段在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童年期、少年期、青年初期 1、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岁,小学阶段) 童年期就是个体一生发展得基础时期,也就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得时期,此阶段学习开始成为儿童得主导活动。表现特点: ①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仍然以具体形象为基础。 ②自我意识:儿童得自我意识增强,对自我开始有了一定得评价。 ③道德:道德概念从直观具体、较肤浅得认识过渡到比较抽象、本质得认识,开始从动机与效果得统一来评价道德行为。 2、少年期(“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11、1214、15岁,初中阶段) 少年期就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得时期,表现特点: ①总体特点:半成熟、半幼稚得特点,充满着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得矛盾。 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思维得独立性与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与主观性; ③心理活动得随意性显著增长,可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能随意调节自己得行动; ④产生成人感,独立意识强; ⑤开始关心自己与别人得内心世界,社会高级情感迅速发展; ⑥道德行为:更加自觉,但自控力不强。 3、青年初期。(学龄晚期,1 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 青年期就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与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得时期。表现特点:

第八章 个体心理与发展

第八章 个体心理与发展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四个方面: 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 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 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 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 如个体动作的发展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到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的发展规律。 3、不平衡性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的成熟水平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从总体发展看,幼儿期出现第一个加速发展期,然后是儿童期的平稳发展,到了青春发育期又出现第二个加速期,然后再是平稳的发展,到了老年期开始出现下降。 4、个体差异——对不同的个体而言,无论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的发展,都会有相当大的差异。 5、发展的关键期 奥地利的习性学家劳伦兹 关键期(critical period)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甚至一生无法弥补。★★ 关键期在人类教育上是一个重要的观念。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一)成熟势力说(格塞尔)主要观点:心理发展是由机体成熟预先决定与表现的。成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与变化。 (二)行为主义观(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主要观点:主张心理发展只是量的不断增加过程,是环境和教育塑造出来的。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个体的心理发展 ?概念: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 化。 ?心理发展的阶段(8个): 1)乳儿期(0-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岁) 4)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岁-11、12岁) 5)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岁-14、15岁) 6)青年期(14、15岁-25岁) 7)成年期(25岁-65岁) 8)老年期(65岁以后) ?心理发展理论强调:人生全面发展。主要观点: 1.个体心理发展是整个生命历程中持续不断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有若干发 展阶段构成 2.发展是多维度、多侧面、多层次的 3.个体发展有多种因素决定,存在极大可塑性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劳伦兹“关键期”个体发展中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4.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童年期(学龄初期):四年级(10-11岁)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逻辑思 维为主,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支柱。自我意识增强,有力一定自我评价等 2.少年期(初中):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3.青年初期(高中)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主要观点: 1.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 2.图式: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3.人类所有心理反应归根到底是适应,适应分为:同化和顺应 4.同化:在有机体面对一个新刺激情境时,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 5.顺应:当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或解释新刺激,其认知结构发生改 变来适应刺激的影响 ◆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2.前运算阶段(2-7岁):“万物有灵论”,以自我为中心,不能进行抽象运算 思维。不可逆性和刻板性思维,无守恒概念

[2020年](发展战略)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精编

(发展战略)第章心理发展 与个体差异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

(发展战略)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第二部分 学生的认知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部分认知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名词解释 1、认知发展 3、最近发展区 二、填空 1.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___感知运动阶段______、__前运算阶段_______、__具体运算阶段________、__新式运算阶段________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2.皮亚杰认为,守恒是______________阶段儿童具备的能力。具体运算 3.维果茨基认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在儿童的认知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社会性的相互作用,语言 4.认知发展是心理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大脑生长和__________有关的发展。知识技能 5.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单维性。.不可逆性,静止性 6.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_____________的形成。守恒概念 8.在小学阶段向学生言语讲授抽象概念是可行的,唯一必要条件是给学生提供 __________。有关概念的例子 9.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提出的。维果茨基 10.学习风格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层面。生理,心理,社会12.焦虑水平与学习效率间呈_________形关系,即_________水平的焦虑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倒U,中等 13.研究表明,IQ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 ____ 相关,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相关系数________。中等程度的,呈下降趋势 三、选择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儿童能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水量有关,而与物体的质地无关,说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______4_____。 (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4)形式运算阶段。 2.根据认知发展的信息加工观点,下述论断错误的是____1.2_______。 (1)小学生不会使用记忆策略来帮助记忆; (2)在复述故事时,年幼儿童比年长的儿童更善于添枝加叶; (3)教给儿童一些学习方法可以促进其认知发展; (4)幼儿园儿童还不会使用精加工策略。 。 4.场依存性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_________2___。 (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探究学习;(4)有意义学习。 5.下列论断正确的是__2,4___________。 (1)按IQ分数分班可以较好地适应学生的智力差异;

第八章 个体心理与发展

第八章个体心理与发展 考点纲要 一、考试内容 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关键期。 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成熟势力说的基本观点;行为主义观的基本观点;精神分析论的基本观点;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埃里克森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的含义。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心理发展的含义;(2)埃里克森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2.理解:(I)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2)心理发展的关键期;(3)毕生发展观的主要含义; (4)少年期、青年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总体特征,见本考试大纲本章的补充说明);(5)成熟势力说、行为主义观、精神分析论、相互作用论的基本观点;(6)图式、同化、顺应的概念;(7)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概念;(8)敏化效应与钢化效应的含义;(9)皮亚杰的思维发展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3.应用:结合实际分析影响心理发展的遗传与环境因素。 知识点讲解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变化从开始到成熟大致体现为:一是反映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演变;二是反映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演变;三是从认识客体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演变;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演变。发展通常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具有组织性、更高效和更为复杂的行为。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1.连续性与阶段性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而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南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然,更多的人主张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当某些代表新质要素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也即表现为发展的阶段性。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一般具有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展。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从头到脚)、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呵概括为动作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 3.不平衡性 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并不总是按相同的速度直线发展的,而是体现出多元化的模式,表现在:

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由于高级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全,其注意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都较差。他们不太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容易被新鲜、奇特、突发的无关刺激吸引,因而容易分心。到了中学,随着高级神经系统的发展和成熟,自控能力的提高,也由于经常性的学习行为训练,他们注意的稳定性也得到相应的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慢于小学高年级的,中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高于小学生,中学高年级的又高于中学低年级的;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2)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记忆在人们的学习和其他一切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有明确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活动是有意记忆,没有目的和意图的记忆是无意记忆。

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习题

40.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岁~25岁属于()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成年期 4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 A.身心变化 B.心理变化 C.心理增长 D.机体变化 42.我国心理学家将11、12岁-14、15岁的年龄时期,称作()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学生期 43.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 B.4岁 C.4-5岁 D.2-3岁 44.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2岁 B.4岁 C.4-5岁 D.2-3岁 45.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是() A.2岁 B.4岁 C.4-5岁 D.2-3岁 46.第一个提出发展关键期概念的人是() A.美国杜威 B.美国桑代克 C.奥地利劳伦兹 D.瑞士皮亚杰 47.少年期是指11、12岁-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相当于初中阶段,具有()的特点 A.半成熟、半幼稚 B.半幼稚 C.半成熟 D.一般幼稚、一般成熟 48.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线路图来,认知发展到()的儿童能做到这个程度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49.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自我中心性 B.客体永久性 C.守恒性 D.可验证性 50.皮亚杰认为11-15岁的儿童进入到哪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1.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布鲁纳 B.维果斯基 C.桑代克 D.劳伦兹 52.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53.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12-18岁阶段的危机冲突时()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54.()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自信、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民主型 B.放纵型 C.专制型 D.权威型 55.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以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和评价是()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D.自我监控 56.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57.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发散型 5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强倾向于仔细思考再做出决定,且错误较少,请问他的认知方式是()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59.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完成()的教学评估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70%-80% C.80%-90% D.85%-95% 60.智力的性别差异的研究结果表明,男女的智力的总体水平是() A.女优于男 B.男优于女 C.大致相等 D.有种族差异 61.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 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 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某种发展 C.不可逆转的时 期 D.0~3岁的时期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 异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2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个体差异 一、简述学生的心理发展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注意(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的心理活动,就是注意。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所谓有意注意就是指有预定目的、且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也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有优劣之分,优劣的评价标准主要体现在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性和注意转移性等注意品质(或称注意的特征)上。所谓注意稳定性是指人能够将注意在一定时间内相对稳定地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注意的这种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注意分配性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注意转移性是指当环境发生变化或个体面临的任务发生变化时,需要注意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成人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