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共5题;共24分)

1. (10分)古诗文默写。

(1) 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白居易《观刈麦》中最能体现农民辛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爱国”是文学作品中一个传唱不衰的话题。它可以是守边重臣范仲淹在报国与思家矛盾时“________,________”的家国忧思(《渔家傲·秋思》);它还可以是贬谪太守苏轼希望重返朝廷报效国家的无限希冀:“________,________?”(《江城子·密州出猎》)。

2. (4分)下列每组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横线上。

①嘻戏沙漠之舟大模大样________

②淙淙水泻不通水波粼粼________

③峰峦垂头丧气脑羞成怒________

④惊愕火烧火撩朦朦胧胧________

3. (3分)(2019·道里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朦胧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B . 飞鸟的飞翔是轻的,而飞鸟的翅膀是重的,鸟用自己的翅膀铸就了飞翔的快乐。

C . 作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写下生命的美好,令人向往;画家们会用手中的笔勾勒生命的美好,如诗如画。

D .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

4. (3分) (2017八下·柘城月考)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 . 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 . 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 . 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D . 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5. (4分) (2016九下·梁子湖期中) 综合性学习:学校将要举行“逐梦他乡梁湖人”人物故事寻访活动,请你作为一名小记者参加本次活动。

(1)阅读下面材料,请你说说“逐梦他乡梁湖人”这一活动有哪些意义。

材料一:“‘逐梦他乡梁湖人’的活动把我们身处各地的梁子湖人凝聚在一起,让我很感动!”身在外地的打工妹子了解了这次活动后感慨地说,“这是来自家乡的关怀,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家乡带来的亲切与温暖。”

材料二:“我们希望通过走出去的梁子湖人在异地他乡奋斗拼搏的点点滴滴,与家乡人产生共鸣,为梁子湖人

民注入一点心灵鸡汤,来一场心灵互动。”宣传部们的同志说。

材料三:一位知名人士说:“很多在外地打拼的梁子湖人身上显露出敢干、吃苦、耿直等优秀品质。”他认为,此次活动对梁子湖人精神品质的宣传,将极大地激发梁子湖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也将直接提升梁子湖的影响力。

(2)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逐梦故事”编辑成册,请你完善下边的编写提纲。

编写提纲

书名:逐梦他乡梁湖人(第一辑)

内容构想:

第一部分:名称风雨逐梦

内容讲一讲他乡梁子湖人为追求梦想不畏艰辛的事迹。

第二部分:名称辉煌圆梦

内容①________

第三部分:名称②________(填含“梦”字的四字短语)

内容叙一叙他乡梁子湖人对家乡的思念与感恩回馈。

(3)此次活动拍摄的宣传片需要配上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他乡梁子湖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

二、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

6. (10.0分) (2017九上·宁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题。

吴郡陈某,家至孝,母好食铛①底焦饭,陈作郡主簿②,恒装一囊,每煮食,辄伫录③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袁府君即日便征。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④归家,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陈独以焦饭得活。

【注释】①铛:铁锅。②主簿:掌管文书机要、主办事务的官吏。③伫录:贮藏。④未展:来不及。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

①归以遗母________

②陈独以焦饭得活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陈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

(3)读了这则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悟?请体悟最深刻的一点详细写下来。

7. (9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丸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固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目:“公榆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①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圉:________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寇:________

(2)下面选项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B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C .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子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 .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虽杀臣,不能绝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4)子墨子在与楚王的最后交锋中,为什么要提及“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的情况?

8.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谁能让我带走星空

迟子建

①年过完了,我也要返城了。每次离开故乡,家人都会让我带上各色绿色食品,野生的蘑菇木耳,磨坊磨出的黑面,各类江鱼,韭菜花,风干肠,小笨鸡,山野菜等等,够我吃小半年的。因为这半个冬天在哈尔滨被PM2.5所害,太向往新鲜空气了,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因为带走这样的星空,就有了蓝天,有了好空气,有了温柔的梦乡!

②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

③祭灶前夜,我回到故乡。想必半个冬天在哈尔滨为雾霾所困,没过多少有蓝天的日子,也没呼吸多少空气,眼睛和肺子空前亏着了,所以下了火车进了家,一顿酒肉下肚,见午后阳光甚好,窗外是白雪世界,也不顾旅途劳顿,冒着零下四十度的严寒,就去户外散步了。

④我没戴口罩,大口大口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新鲜空气。踩着白雪走在街上,听着“咯吱——咯吱——”的回声,如闻天籁。抬头看天,它是那么的蓝,蓝得不真实似的,让人怀疑自己被罩在水晶玻璃里,直想用一把大锤,砸向那片蔚蓝,看它是不是天!百货商场前的小广场,成了爆竹、春联和灯笼的专卖场。卖主们一边招揽生意,一边跺脚御寒。不跺脚也不行啊,他们穿得再厚,也厚不过寒风的脸皮。我心想,这红红火火的春联和灯笼,要是变成一汪炭火该多好啊,可惜我不是魔法师。

⑤腊月的街市,一派忙年的情景。我穿梭在集市里,在每个年货摊前都驻足着,拉长着时光去找寻着城市里销

声匿迹的景象。街角卖花生瓜子的汉子,在外站了多半天了吧,他的黑胡子挂着霜,成了白胡子了!卖糖葫芦的女人,冻得嘶嘶哈哈的,脸颊比糖葫芦还鲜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条拉着三轮车奔跑的大黄狗。三轮车上载着一个老头和他采买的年货。狗跑得一身热气,眼睑处雪茫茫的,而老头叼着烟袋,自在地吸烟。联想起在城里看到的那些被主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宠物狗,我对这条大黄狗,无比怜惜。但转而一想,这狗参与了忙年的事务,有新鲜空气可吸,能为主人出力,兴许还很快乐呢。

⑥这场雪中漫步,使我受了风寒,当夜就咳嗽起来。咳得睡不着的时候,我关掉灯,站在窗前望星空。窗外的山峦原野,此刻被白雪统帅着,即便下弦月的日子,半个月亮加上满天繁星,也把它们照亮了。故乡的星空显得很低,星星仿佛枝头的花朵,唾手可得。这样的星空,也就给人花团锦簇的感觉。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月亮常常乌蒙蒙就出来了,像是多日没洗脸似的;而星星稀疏极了。混沌的大气中,有一张看不见的嘴,吞噬了太多的星星。所以每次回乡,我最惬意的,就是望星空。

⑦第二天母亲推门而至,见我重感冒了,就急匆匆地给我熬姜糖水。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的窗帘,就叹着气说:“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任性。寒风吹进来,怎么能不感冒?”她的叹息没有切断我和星星的联络。我生病的那几天,星星忙碌极了,频频来我床前探视。没有一个夜晚,我不是沐浴着星光入睡的。这样的星光就是一味芬芳的药,很快治好了我的病。

⑧我的故乡并不是世外桃源,因为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罪恶,有腐臭和腥膻。所幸它的广阔和它的不发达,给这里的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即便是冬天,哪怕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哪怕吸进肺子的是冰碴,但这清冽的空气是多么令人留恋啊。

⑨三十年前,我曾写过一篇童话《拾月光》,说是一个少年背着桦皮篓,带把小铲子,每天去冰面拾月光,把月光带到冰屋子里,当柴来烧。那时的我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都被这样美妙的星空笼罩着,所以写出了这样的童话。而如今身处之境越来越污浊,怕是这样的幻想,再不会在心中发芽了。

⑩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

(1)阅读全文,除了“病中看星空”这件事外,文中还有哪些细节表现了“我”的任性?

(2)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心理。

①可是谁能让我带走星空呢?我们又是在哪里失去了灿烂星空呢?

②待她看到我夜里没拉的窗帘,就叹着气说:“多大的人了,还这么任性,寒风吹进来,怎么能不感冒?”

(3)第⑥段中“我也曾无数次站在城市窗前望星空,可那里空气一年不如一年,我见到的星月,容颜也就越来越憔悴。”这句话里的“憔悴”具体指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为什么“我这次最想带走的,不是故乡的吃食,而是星空”呢?

(5)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句“如果我们不能给下一代一个美丽星空,我们眼前的繁华,都将化为尘埃”的含义。

9. (17.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

【新闻事件】

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

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

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

快10岁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蜡烛是何物,到底是因为现在的孩子无知,还是课本OUT了?这个问题让孙老师思考了许久。毕竟,在现在的生活中,除了蛋糕上五颜六色又细又长的生日蜡烛,能用到这种白蜡烛的地方微乎其微。

(摘自《钱江晚报》)

【媒体观点】

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比如,吃水煮蛋时,如果鸡蛋刚从滚烫的水里拿出来,壳是很难剥的。让学生解释这个现象,80%的学生都说不知道,家里平时都是长辈剥好吃现成的。杭州留下小学的科学老师仰毅明告诉钱报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拧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

(摘自《钱江晚报》)

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白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

(摘自新浪网)

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

(摘自人民网)

【网友评论】

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

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

我:作为学生,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莫衷一是,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内涵。

①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

②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

(3)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处古诗文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

(4)请在“网友评论”区添加一条评论,先表明观点,再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述。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0. (50分) (2016九上·娄星期末) 按要求作文:

(一)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你一定在除语文课之外的日常生活中,有过不少学习语文的经历。请以“我在学到了语文”为题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如“报纸杂志上”“电视里”“数学课中”“大自然中”……②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二)以“善举无价”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

要求及注意事项:①上列两题,请任选一题作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

四、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11. (10.0分)名著阅读。

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却冷了弟兄们的心!” A 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只一脚,把桌子踢起,颠做粉碎…… B 便道:“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

(1)这段文字选自《水浒》,文中A是(人物),B是(人物)。

(2)根据选文中A、B的语言,结合原文内容,各用两个四字短语说说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共5题;共24分)

1-1、

1-2、

1-3、

1-4、

2-1、

3-1、

4-1、

5-1、

5-2、

5-3、

二、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8-5、

9-1、

9-2、

9-3、

9-4、

三、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0-1、

四、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