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

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
知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践——《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佳实践白皮书》

一、概括

对人才/每个人的心智能量和内驱动力进行深度激活、对人力资源机制的设计进行深度定制,并对组织的文化价值观进行深度融合。

1.强化群策群力,让群众智慧充分涌现。“员工合理化建议”、“去边界管理”、“群策群力(WORKOUT)”

等机制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八年代就成为东西方企业激发员工智慧的管理举措;

2.权利重心下沉,让员工自主驱动。除了把发言权释放给员工,也有大力重构企业的组织及权利结构,把

更多的经营管理权受让给组织终端和一线人员,充分强化一线部队面对市场和客户时的黏着力、灵活性和创造力。

3.以合伙人机制替代雇佣关系,激活人力资本产权价值。人力资本权益性价值的放量,是创新经济最为显

著的特征之一。

《基业长青》一书,认为最持久、最成功的公司的基本特质是它们保持一种核心理念,同时刺激进步,能够从繁琐的经营做法和商业谋略中,分离出它们永恒不变的核心价值观和经久不衰的使命。

二、阿里巴巴

1995年,初创期:“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达则兼济天下。

2001年,阿里第一次将企业文化总结、提炼、固化为文字:“独孤九剑”,即九大价值观“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独孤九剑有两个轴线。一是创新轴:创新、激情、开放、教学相长。二是系统轴:群策群力、质量、专注、服务与尊重。贯穿创新和系统轴线的是简易,防止内部官僚作风,防止办公室政治。

2004年,员工从几百人变成几千人,“独孤九剑”并不便于大面积推广,精炼成了:“六脉神剑”,即“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有共同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员工是最大的财富,“六脉神剑”中每一条价值观都细分出了5个行为指南,30项指标对员工进行行为考核,同时抓住员工典型案例进行无数次反复的传播与讨论。

阿里的员工分为四大类,分别为明星、老黄牛、野狗和小白兔。“明星”指有才又有德的员工,“老黄牛”指能力差一点但任劳任怨的员工,“野狗”指有才无德的员工,“小白兔”指有德无才的员工。阿里人力资源总监王丽君说“我们内部的员工有70%都是老黄牛,还有15%的员工属于小白兔和野狗。”她说,对于野狗,不论有多少才能,他们也是弃用的,而对于小白兔,他们会给他(她)时间进行成长,如果还不能自

己成长起来,那也只能被淘汰。

2005年,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的价值观:“政委体系”诞生,当时阿里是销售为主的体系制度,所以在各个地方只有带兵打仗的人,但是没有文化的这种东西带过去,所以选拔三到五年以上的老同学(指同事)以HR的身份去做一些文化的事。俗话说一个萝卜一个坑,对一个高速成长的企业而言,有能力,业绩出色的人才在不断增加,但是“坑”就这么几个。阿里重新梳理了员工的晋升通道,设置了M(管理)和P(专业,被称为政委)两个序列,这样就比其他企业多了一倍的“坑”。政委有大政委、小政委,也就是P序列用来区别政治地位。选择优秀的业务人员来做政委,会赋予他们相当大的权力,每一个业务经理身边一般都会配置一个政委,所有大的业务决策,业务经理都要与政委交流,征求政委的意见,政委并不受业务经理的领导,而是听命于司令。

2005-2009年人才空降期,业务生态化,阿里当时组织文化很强,但是缺了组织能力和组织治理,新员工虽然招聘时跟阿里保持价值观一致,但进入后,落地更为重要:“一群有情有义的人,在共同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这个“情”字涵括“大情“、”小情“。“大情“指因为阿里巴巴和电商生态圈里所有伙伴的努力“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管是小企业主,还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乃至一字不识的农民,都能够因为这群人的努力,切身感受到”微小而美好的改变“。“小情“指的是在实现这个”大情“的路上,这样一群人,应该有共同相信的东西,有同一个目标,这样,虽然会因为业务不同,但最后总会殊途同归,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一致的。作为对理想组织状态的支撑,阿里提出了组织能量上的“三力、四度和五维”说。三力是指的是心力、脑力、体力。心力是一种感染力,它是一种相信的力量。梦想、激情,可以影响感染周围很多人,也是一种感受力,将能量输送到团队当中的能力。脑力是专业性,是逻辑,是分析能力,是架构能力,也是理性层面相关的所有能力。体力就是执行力。四度指的是,组织、人才、激励、沟通;五维归纳了HR在推动文化落地时的五类工作:懂业务,搭场子,身陪伴,心感知和水乳交融。

三、东软

一是始终围绕业务战略,站在未来看现在;二是从顶层设计开始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而非单点的事件对应。I-l earning平台包含五个维度:1.互动(interactive);2快速(immediate);3.有趣(interesting);4.亲密(intimate);5.个性(individual)。兼顾到这五个维度,员工才能做到主动学习,实现有效率有质量的学习。

四、海尔

张瑞敏认为,互联网时代带来3大颠覆:1、企业大规模制造变成大规模定制,生产线需要随之改变。2、

去中心化,互联网时代人人是中心,也就没了中心,没有了领导,层级制度要改变。3、分布式管理,全球都是企业的人力资源部。

2005年,提出“人单合一”:“单”指的是市场和用户需求:比如某地区需要1000万台空调,或者某型号冰箱需要模块化技术——只要是市场和用户所需的价值,就是海尔的“单”。“人”是指员工,包括海尔在线或在册的员工,在线员工指和海尔合作的非海尔员工;在册员工则是海尔集团内部的雇员。简单来说,“人单合一”要求海尔员工发现市场上用户需要的价值(“单”),并通过实现这种价值赢利,长期没有“单”的员工,将失去自己的岗位。通过“人单合一”,企业所有资源都和市场需求直接对接,这对以前挡在资源和市场之间的中层管理者冲击巨大。“人单合一”重塑了海尔的组织结构,打破了职能和层级,去掉了中层这道“隔热层”。员工围绕“单”重新组合,形成自主经营的小团队。

2010年至今,海尔的组织结构改革历经了“自主经营体”、“利共体”和“小微”(即小型或者微小型企业)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从职能化到平台化的转变。职能型HR聚焦于内部员工,所以相对比较封闭,是金字塔形的。转成人力平台后,相对比较开放,选用预留的都是在册员工,按单聚散后,我们就不是那个流程了,而是按照单来聚,过去‘预’和‘留’的可能是一个人或是一个团队、一个组织,这样它就不光是在这个平台上,它们可以有在册的,也有在线的。

进入小微阶段之后只剩下三类人:平台主、小微主及小微成员。小微独立运营,只对用户负责,充分享有决策权、用人权和分配权。“小微”和平台之间是“市场结算”关系,平台的报酬源自“小微”,通过“对赌机制”两者“事先协同”,决定最终的报酬分配。所谓对赌,就是事前的价值承诺,比如事先一方承诺可实现的销量或者绩效,如能实现目标则得到多少薪酬,如不能实现则得到多少薪酬。“小微”是配置资源的主体,不但不需要“倒逼”平台,平台反而要主动为小微提供支持,如果平台满足不了小微的需求,这个平台就相当于无“单”,也就无“酬”,会面临解聘危险。这种情况一旦出现,小微可以在海尔外部寻求资源,这种“无疆界”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企业的能力。另一方面,优秀平台也可以“小微化”,比如海尔的日日顺物流平台,是一个目前拥有9万辆车的“车小微”。这些车辆都不是海尔的车,但在海尔的物流平台上进行调配,并对其他厂商开放,日日顺物流平台已经成为一个效益很不错的小微。

海尔人力资源平台需要具备“按单聚散”和“按单预酬”两个职能。“按单聚散”是指当某个“单”出现后,员工可以通过竞聘接下这个“单”,成为这个小微企业的一员,完成“单”之后可以“散”掉,再去寻找下一个“单”;“按单预酬”是指在承接一个“单”的时候,根据员工对此“单”的价值贡献,进行预先定酬。

按照这两个职能,人力资源管理被拆分为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进入小微,参与小微的招聘等工作,与其进行利益共享,叫作“融入HR”;另一部分则负责创建和维护资源共享平台,叫作“平台HR”。融入HR在小微负责帮助小微进行人才选拔、培养等工作。参与薪酬等内容的对赌、融入小微,成为其中一部分。平台HR的主要任务是打造一个全流程信息化平台,为小微提供服务,这个平台是由按单聚散平台、按单预酬平台和员工创业孵化平台三大子平台交互形成。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打造并完善这三个平台,在平台上为小微提供运营所需的HR产品。

人力资源平台:

1.大数据库,‘人才雷达’的大数据工具,就是一个员工数据库:通过搜集创客背景资料、项目完成情况、技能分析等大数据,结合行业情报,创客资源等信息,为组织锁定新型人才,为不同的单匹配合适的人才,并将信息实时反映在平台上,帮助各小微创造更大价值。

2.薪酬机制,小微通过数据库选定人才之后,要和海尔签订一系列对赌契约。HR就要为不同类型的合作提供不同的契约类型,比如针对在册员工或在线员工,和个人的契约,和组织的契约等等。

3.考核工具,量化的考核工具叫做二维点阵,体现了海尔的激励机制。二维点阵的关键原则是由人力资源制定的,分为横纵两轴。横轴衡量的主要是行业竞争力,也就是传统的销售收入、利润和市场份额等。“超过行业平均利润水平1.2倍的称为超值,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不同倍数分别可以看作不同拐点,每个拐点都可以获得不同的超值分享酬。小微每个节点和成员的酬,都来源于小微的对赌价值和拐点价值。”

纵轴代表网络价值,即产品或技术有没有迭代能力,有没有达到一定的用户交互量,即在市场的网络中,每个员工都是一个节点,每个节点都要接到市场上的用户,谁连的用户最多谁就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此外,用户交互量也是消费者洞察的主要来源,准确的消费者洞察有利于产品的升级迭代,所以海尔十分看重小微的用户交互量。

4.淘汰机制,末位淘汰制,从后10名开始转化,根据个人二维点阵,连续不达标的视为绩效不达标。企业给每个人3个月的缓冲培训期,3个月后还不能达标就自动解约。另外还有一些常态化的考核机制,比如违反了员工行为规范或者旷工时间累计达到某个点,都会解约。而且这种解约是双向的,小微和成员之间可以互相选择。

HR能力新要求:“人人是创客”,传统的人员福利、薪酬和劳工关系等除此之外还要具备:

1.数据处理能力,能够读懂数据,并知道如何翻译成业务语言,让大家能够理解应用,这是人力部门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转变。目前人力团队正在这些方面做整体提升和培训,包括招聘这方面的新型人才。这部分人才应该具备拉姆·查兰提出的分辨和培养人才的能力,可以评估企业内部工作,将社交网络和财务表现相结合。

2.平台服务能力,包括构架师、程序员和平台运营人员等。人力团队曾到腾讯、小米、阿里巴巴和领英等企业,学习互联网企业的人力组织能力,并进行了一系列对标,寻找合适的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在拆解了这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后,海尔发现它们从形态上都非常开放,搭建数据平台需要的一些具体能力也逐步

明晰。通过业务对标,能力对标,海尔再倒过来完成人力的对标,随后调整海尔大学的课程,帮助员工构建新型业务能力。

五、联想

一.“入模子”: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培训,促进公司员工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统一。“入模子”呈现出三大特点,带有明显的强导入性。

1.采用小组制。“入模子”项目为期4天3夜(中午开始,中午结束,实际时间只有3天),全程采用封闭式管理。受训对象既包含总部的新员工,也包括控股旗下各个成员公司分管企业文化建设的负责人,以及人力资源部具体做文化建设的人员。管理学院对参加人数严加控制,成员公司的参与者最多五六人,少则一两人,从而保证每期总人数在50-60人左右。所有参与者会被分成5-6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在3天的培训中,所有任务都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不计个人成绩。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成员的团队协作的要求。管理学院对培训时长和人数进行了严格把控,以便保证培训效果。

2.加大体验性教学的比重。管理学院不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方式,只是让员工死记硬背一些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令受训者不仅掌握价值观、方法论,还通过完成团队任务并全程进行竞赛的方式,让他们学以致用。具体而言,管理学院老师讲授的三门核心课程——《联想的历史》、《联想的文化》和《联想的管理》的时间只约占“入模子”的1/3,余下时间用于让老员工和高管与受训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及各种团队任务竞赛。管理学院将联想的价值观(企业利益第一、求实、进取和以人为本)、方法论(目的性极强、分阶段实施和复盘),以及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的学习与运用全部融入到每个任务中,让学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用管理三要素自建团队、制定目标,通过复盘团队任务的执行结果,自已感悟核心价值观、方法论以及联想管理理念所起的作用。

3.用考核强化记忆。在培训的3大类内容中,除新老员工进行交流之外,文化课和拓展训练项目都要进行考核打分。文化课以知识竞赛的方式考核,题目均来自于3门文化课(联想的历史与现状、文化和管理)上传授的内容。在培训行将结束时,各小组还要综合本小组的讨论和复盘会的情况,向全体人员做总结汇报,由评委打分,结果纳入团队竞赛总成绩。高强度的竞赛非但没引起学员的反感,反而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把培训放在心上,当完全融入后,他们会为了团队的荣誉感而通宵达旦地熬夜商讨策略。”高强这样描述。

二.定制化的“入模子”项目:针对成员公司的“入模子”主要以贴近业务的文化传播为主。对一个已经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公司,强行灌输不但效果不好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联想控股对成员公司开展的“入模子”,更多是以成员公司的需求为出发点,考虑到企业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队伍结构以及CEO个性等因素来设计有针对性的方案。具体来说,成员公司的“入模子”表现为以下3个特点。

1.量身定做。由于成员公司入模子的学员规格较高,主要为中层以上领导者,为了抓住他们的需求,管理学院的人通常会提前一个月做深入调研,对所有中层以上管理者做全面访谈,了解他们及其员工当前的心态、该公司发展的特点,以及企业原本的文化情况。最后,有关人员还会与CEO做深入的一对一访谈和沟通,了解公司目前关心的是什么,然后挑选一个现任CEO最关心的问题,组织员工一起讨论,让公司上下了解管理的瓶颈在哪,或者公司需要解决的重要困惑和挑战在哪,公司该如何行动。比如,在对正奇金融进行“入模子”培训前,管理学院联合联想控股战略投资部、正奇本部及3家成员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了41人次访谈调研。其后,他们又经数次讨论分析,并与管理层协商,确定了“入模子”的基调,将公司目前几块业务的“统合增效”作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2.文化+战略。成员企业的“入模子”一半内容沿袭了控股公司“入模子”的内容和形式,保留了三门关于文化的理论课,压缩了拓展训练项目;另一半内容则是结合企业的新战略,让成员企业的CEO或董事长与员工进行战略沟通,以便让公司上下明晰未来发展方向。以酒业公司丰联集团的“入模子”为例,学员要上3门理论课,参加拓展训练并随时复盘。除此之外,“入模子”还囊括了该公司学员更为关注的业务相关内容,比如白酒发展趋势、丰联业务规划等,通过对业务内容的讲解,让学员了解集团的战略布局。

3.注意尺度和时机。为了防止“入模子”在文化导入上过于强势而起到反效果,管理学院非常注意把控尺度。高强表示:“文化是不是让人信任和接受,有用是前提。所以,我们并不过份强调宣贯,而是证明文化确实对战略业务发展有切实的帮助。”此外,管理学院对成员公司进行“入模子”的时机也极为重视。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他们不会选在成员公司被并购后就立刻展开,而是等到双方有一定了解后,再让企业“入模子”。

六、壳牌

侧重于“发现未来的领导者”,通过潜力评估三个维度(CAR):分析力(Capacity)、成就力(Achievement)和关系力(Relation)发现领导潜力。

七、上海通用(SMG)

领导力发展体系:通过推进领导力发展体系,HR完全可以成为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SGM对领导力体系建设的关键不在于体系本身,而是通过一步一步地推进,把它打造成了一个对公司高层具有影响力的平台。这个金字塔领导力发展体系,通过组织跨部门领导力提升项目,培养管理者发现组织中关键问题的能力,进而推动跨部门创新。

SGM不设培训部,负责领导力培训的部门被称作学习发展部门,培训是被动的,学习是主动的,领导力发展应该是基于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主动意愿,通过学习总结、积极实践、获得辅导支持来提升领导力的过程。对业务有用的项目就做,对业务没用的花拳绣腿一概不做,着眼于做能够解决业务问题的项目。

第一步,更新领导者特质模型。

首先,明确公司未来需要什么样的领导者。如何充分发挥领导力改善组织氛围,提升组织绩效,需要SGM将领导力具化为各层级领导者的行为能力和价值主张。SGM的HR部门发现在规范未来领导者行为要求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注重影响行为的价值观取向。相对能力而言,价值主张藏在冰山之下,难以觉察,也很难改变。所以,公司提出在招聘或晋升领导者时,需要寻找与公司的价值主张相吻合的领导者。HR部门在公司上下做了一轮访谈,上至高管,下至基层管理者,了解公司领导者们对自身发展和对未来各级管理人员发展的期望和要求。同时,他们放眼全球整个行业,借他山之石,与行业内全球最好企业进行对标,找出那些大家都关注的领导者特质。最后,聚焦公司战略。2013年,SGM正式推出2.0版本的领导者素质模型。

新的领导者素质模型是一个“6+4”模型,包括6个行为能力(战略思维、持续创新、聚焦客户、果断决策、全局协同和培养他人)和4个价值主张(诚信、激情、承诺和使命)。因为市场变化太快,如果领导者,尤其是一线干部,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凡事都要向上汇报,该决策的时候不能果断决策,业务机会就很容易流失。所以,果断决策的能力对于未来SGM能否以第一速度去抓住市场机会非常重要。

第二步:公司上下达成共识

构建2.0版本的领导者素质模型时,HR部门就不是闭门造车,而是把公司领导者们覆盖了进来。落地中,“果断决策”实际上对授权要求很高。在以前,SGM每个区域的销售、售后和市场分别有三个经理负责,没有足够的授权,果断决策很难真正实现。从2010年开始,SGM建立了区域营销中心,每个区域由一名区域经理全权负责,统抓销售、售后和市场事务。

体系的更新有一个过程,很难一蹴而就。所以,SGM每年都在不断地修正组织架构,以适应新的需求。这对SGM来说也是个意想不到结果:领导者特质模型推动了公司内部管理体系的持续更新。

第三步:搭建领导力发展平台

制定领导力差异化发展目标,开设不同的领导力发展项目。这就需要HR对不同层次领导者的需求和挑战做出精确解读。

SGM决定从最可能出成果的项目着手开始,做到首先取得开门红。这样,通过初期的成果以赢得高层更多的关注以及争取更多的资源,从而推动下一个项目的开始,最终完成所有层级的领导者素质培训。

1.2006年,SGM首先启动了高层领导力发展项目(LDP),对应的是部门总监层。这是金字塔培训体系的核心,因为每期该层次跨部门合作课题和成果最多,也是最引起高层关注的培训项目。培训课题一般都是针对当前所面临的业务挑战设计的,比如跨基地运营模式、风险管控、团队管理、提升效率等。而在每期培训项目结束时这些产出都会向最高管理层直接做出汇报,其中很多优秀项目的成果已经转化为公司现有的管理流程和制度。所以高层领导力发展项目是公司目前历时最长、最为经典培的训项目。

2.2007年,SGM启动了位于金字塔第二级的“新任经理领导力发展项目”(NLDP)。由于新任主管一般都是专业人员中提拔而来,没有实际团队管理经验以及缺乏与他人沟通以及合作的技能,该项目旨在培养他们领导团队并达成团队业绩的能力。通过领导认知培训、跨部门项目合作、背对背打分评估等各种方法,促进新任经理熟悉他人以及了解自己,从而使得培训效果即刻展现出来。

3.2010年,公司开始启动资深经理领导力发展(ALDP)。这是一个针对职能部门的培训项目。职能部门虽然不是价值链主要活动部门,但是作为辅助价值链,职能部门与营运部门的有效匹配,能够起到对营运效能提升的放大作用。因此对职能部门采取与高层管理者同等力度的培训项目,不仅有利于职能部门本身的创新和团队效率,而且促进职能部门对跨部门业务的理解,有利于公司高层管理团队系统能力。

4.两年后,他们才启动了金字塔培训体系的最高一级“高管领导力发展之旅”(ELJ)。该项目旨在发展公司战略领导力,统一高层团队愿景以及提升领导者的战略思考能力,从而有效地参与决策。它面向公司最高层领导者,目前共36人。项目第一年的任务是提高自我认知,第二年的任务是让管理者们思考整个公司领导层未来的要求是什么。

5.最后,在上面几个项目成功的基础之上,SGM全面启动了领导力基础项目(GAP)。该项目位于领导层级金字塔最底层,专门针对优秀的后备干部。这些后备干部一般是才进入公司两三年的大学毕业生,该项目旨在帮助他们选择未来的方向,即协助他们确定自己是走专家路线还是管理路线。

为了争取领导者对项目的广泛支持和大力推广,HR部门别出心裁地在每一年的年度项目汇报时,把上几届的学友邀请回来,以便他们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学员的状态。所以,虽然项目没有在内部做品牌宣传,但是学友们的口碑是最好的宣传。他们对项目本身非常认可,会鼓动下属参加项目。无论业务多繁忙,人员多紧缺,领导都会支持下属参加领导力发展项目。因此,项目每年顺利开展,受益人群也越来越多。

6.只有设计一个跨层级的人才培养通道,提前布局年轻领导者的全球领导力和创新能力,才能满足SGM 未来业务的要求。这条通道必须是一个快速通道,允许跨层级晋升,能够为公司选拔出组织内部的“黑马”。于是在2013年,SGM创造性地开设了一个跨层级的领导力发展体系(GLDP)。它独立于常规模型之外。该平台上聚集了一批跨经理层面、高级经理层面和总监层面的优秀人才,他们成了公司人才梯队里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GLDP的学员会走访公司所有的高管,了解公司目前遇到的挑战,然后拿来做课题研究。他们自己调研,为公司把脉。一个项目花半年左右的时间。项目结束的时候,已经有人晋升,有人轮岗,速度非常快。这是一个互相促进的过程。这个项目为公司有潜力的人才提供了一个舞台,帮助他们跨越业务边界了解公司,同时,也是一个观察和考察人才的平台。对于组织而言,也是一个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平台。

但是项目的未来依然遭遇二个方面的严峻挑战:第一是如何推动已培训管理者个人行为的持续改变;第二是如何对培训中所提出的有价值的课题进行及时跟进并保证其切实落地和实施。为了解决第一个挑战,目前公司在项目中加入了很多评估维度,既有自我评估,又走访客户,了解别人的反馈。在推动有价值的成果落地实施上,目前还主要靠HR部门嫁接内外部资源来推进,公司职能部门如何在业务部门推进业务项目落地,尤其是跨部门业务项目的实施,还是勉为其难。

八、渣打银行

挑选高潜质和意愿的人才进入项目培养。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全套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 总体框架: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第一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内容、流程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评价、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地积极性,发挥员工地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降级、辞退)依据。流程图如下:

第二部分: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步骤及具体内容: 一、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步骤 具体步骤: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99年3月15日——3月27日 1.确立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的整体框架(3月27日前完成) 2.建立健全公司的人事管理制度(3月27日前完成) 第二阶段:99年3月27日——4月15日 根据现有的组织机构、岗位的设立,各部门进行职务调查和分析,编制每个岗位的职务说明书。 第三阶段:99年4月15日——5月5日 1.编制公司薪资方案。(4月20日完成) 根据职务说明书,一方面进行岗位评估,确定各岗位的等级,由此确定工资

等级,编制薪资方案(基础工资)部分。 2.编制绩效考核方案(5月5日完成) 根据植物说明书,设定各岗位的年度工作目标,实现目标管理,确定绩效考核的标准,编制员工考核办法,以此决定奖金的发放、晋升的标准。 第四阶段:99年5月5日——6月30日 建立和完善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招聘录用程序、培训与开发规划、员工的激励措施、人事调整制度、员工的福利计划、劳动合同等人力资源的其他内容。 二、X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各阶段的具体内容 1.第一阶段: (1)X X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框架图的建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 建立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系统工程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咨询需要有与解决各方面问题有关学科的知识准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工资、奖励管理工作,政策性很强。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已有不少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中设立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并在其它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 实现积极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成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战略:企业、跨部门及部门。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尤其对于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高薪招聘最优秀的人,并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在学习和管理创新中不断开发人力资源 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就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拥有如何学习的能力,并且比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推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 在学习的同时,当今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要求将成为21世纪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员工不仅要得到公平合理的充足报酬,不仅要得到发展自我的机会和条件,而且还要得到 职业安全保障。企业终将意识到员工需要的不是工作,而是职业。要改变传统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作业性的内容,如考勤、绩效考评、薪资福利等行政性和总务性的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中文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 英文名称: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定义: 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人员的甄选录用、合理配置和使用,还包括对人员的智力开发、教育培训、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等等。 应用学科: 资源科技(一级学科);(二级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是在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甄选、、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的全过程。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分八大模块或者六大模块:1、;2、与配置;3、;4、;5、;6、。 定义之一 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1](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简称):[2]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者说是指能够推动整个和社会发展的具有劳动和能力的人们的总和。人力资源管理[1]是指根据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使用、、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确保的实现,是企业的一系列以及相应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企业的制定,员工的招募与选拔,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员工安全与健康管理等。即:企业运用,对的获取(选人)、开发(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等一系列活动,最终达到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 21世纪是全球化、市场化、的世纪,是知识主宰的世纪。在新经济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企业将构筑在/intranet的平台上,形成新型的。 请按义项进行编辑 人力资源管理添加义项这是一个多义词,请在下列义项中选择浏览(共12个义项) 1.资源科技学术语资源科技学术语2.天津大学版图书天津大学版图书3.高等教育版图书高等教育版图书4.东北财经大学版图书东北财经大学版图书5.管理类期刊管理类期刊6.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7.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管理概论8.高职高专教材高职高专教材9.同名书籍同名书籍10.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同名书籍11.图书信息(北大版)图书信息(北大版)12.人民邮电出版社教材人民邮电出版社教材 1.资源科技学术语编辑本义项 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人力资源管理英文名称: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定义: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制度、法令、程序和方法的总和。它贯穿于人力资源的整个运动过程,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与规划,工作分析与设计,人力资源的维护与成本核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教材 课后题参考答案――商英HR051全体贡献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说明企业组织信息采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答:基本原则:准确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 程序:一.调研准备阶段.1.初步情况分析;2.非正式调研;3.确定调研目标; 二.正式调研阶段:1.相关信息的来源,2.选择抽样方法,设计调查问卷;3.实地调查; 方法:1.档案记录法;2.调查研究法。 2,说明组织结构的类型及其结构图的制作方法。 答:一,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超事业部制;矩阵制。 二,制作方法:1.框图一般要画四层,从中心层计算,其上画一层,其下画两层,用框图表示。 2.功能、职责、权限相同机构(岗位或职务)的框图大小应一致,并列在同一水平线上。 3.表示接受命令指挥系统的线,从上一层垂下来与框图中间或左端横向引出线相接。 4.命令指挥系统用实践,彼此有协作服务关系的用虚线。 5.具用参谋作用的机构、岗位的框图,用横线与上一层垂线相连,并画在左、右上方。 ★3,简述工作岗位写实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步骤:一,岗位写实前的准备工作, 1.根据岗位写实的目的确认写实的对象; 2.进行初步岗位调查; 3.制定出写实工作计划,规定好具体的写实程序和步骤,设计出写实调查表,做好书写板、计时器等所需仪器的准备工 作,明确规定划分工作事项的标准,以及各类工时消耗的代号、编码,以便于登记记录数据资料。 4.培训写实人员,使其熟练掌握岗位写实的技术技巧。 5.写实人员要把写实的意图和要求向被调查者解释清楚,使其积极配合,全力协助写实人员完成信息的采集工作。 二,实地观察记录; 三,写实资料的整理汇总。 4.简述作业测时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答案:(一)测时前的准备 1)根据测时的目的选择测时对象。测时对象确定后,调查人员要将测时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向员工解释清楚,以便取得员工的配合,共同把测时工作做好。 2)了解被测对象和加工作业方面的情况。 3)根据实际情况,将工序划分为操作或操作组。划分的原则是:基本时间和辅助时间要分开;机动时间、手动时间和手工操作时间要分开。在划分操作的基础上,确定定时点,作为区分上下操作的界限,以保证每次观察记录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4)测时最好在上班1~2小时后,待生产稳定后进行。 (二)实地测时观察。 (三)测时资料的整理、分析 (1.根据测时的记录,删去不正常的数值,以便求出在正常条件下操作的延续时间。 (2. 计算有效的观察次数,求出每一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 (3. 计算稳定系数,检验每一项操作的平均延续时间的准确和可靠程度。 (4.由每个操作平均延续时间,计算出工序的作业时间,再经过工时评定,得到符合定额水平的时间值,作为制定时间定额的依据。 5.简述岗位抽样的基本程序、步骤和方法。

最新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从国内企业最高领导层的人性观(关于人的看法)出发,结合国内企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剖析国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员工在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不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导致的企业发展命运,并探索适合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 一、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人的看法 任何领导者,在对人实施任何管理措施的时候,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的本性、本质有些假设、看法。通常是根据这些对人的看法、假设,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因此,我们为了探索中国企业中实施的各种各样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有必要首先探索一下国内企业领导层关于被管理人员的各种各样的看法、假设。 一个人关于周围人、事的各种观念,是在历史传统和现时代环境的交汇中形成的。实际上,一个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管理人员的看法形成亦不例外。大到国有企业领导集体,小到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开办的公司。 根据笔者对几十家企业的调查分析及亲身体验,发现国内企业领导集体关于被管理人员的看法不外乎两种类型: 1.员工是一种附属物 在这种企业中,领导集体以自我为中心,将企业员工视为依附于公司的一种廉价的劳动力。员工是被动的,没有思想,没有主张,是为公司赚得利润的工具,一切听从领导集体的指挥就行,毫无主观能动性可言。企业里的所有领导层人员都采用一种自我投射式的方式,想象员工的思想行为表现。关于员工的这种认识观念大多在民营企业、私人企业表现较为明显。 将员工视为公司一种附属物这种观念的形成,通常与公司的"英雄"人物,如公司创始人的思想观念、人格特征、处世行事的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 2.员工是活动主体 在这种公司中,员工是积极的,主动的,员工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认可和尊重。员工是公司的主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调动和开发。企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华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部是干部部(处)的业务主管部门,公司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由人力资源部制订后,各干部部(处)负责制度的细化,在公司的统一框架内,把各项政策、制度转化为与本部门业务特点紧密结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和制度。 如:人力资源部制订公司的《中基层职员绩效考核方法》后,各干部部(处)在此方法的范畴内,结合研发、市场、生产、技术支援、财经等不同业务的特点,将其细化为可操作性的各部门绩效考核规范。各干部部(处)细化后的政策、制度须报人力资源部审批和备案,在人力资源部的监控和指导下实施。 第二章治理者的人力资源治理职责 各级治理者是公司人、财、物、信息等各项资源的具体掌管者。在这些生产力要素中,人是最积极、最活跃、也最具有制造性的要素。财、物、信息等资源也只有通过人对其的合理使用与组合,才能使它们发挥更大的价值。各级治理者作为公司各项资源的掌管者,负有使这些资源为公司制造更大价值的直截了当使命。故各级治理者要使用好这些资源,第一要使用好人。正如公司在干部治理中所强调的"各级治理者第一是一个人力资源治理者"。 ■人力资源治理不只是人力资源治理部门的工作,而是全体治理者的职责。 ■各部门治理者有责任记录、指导、支持、鼓舞与合理评判下属人员的工作,负有关心下属人员成长的责任。 ■下属人员才能的发挥与对优秀人才的举荐,是决定治理者的晋升与人事待遇的重要因素。 图:治理者的人力资源治理职责 第三章职位与任职资格 一、职位治理 1、什么是职位 每个组织都有其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组织采纳了某种战略,战略决定了它的组织架构。组织架构确定了组织必须进行的所有工作。职位之因此存在,是因为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关心组织架构达到其目的。职位是组织架构的差不多单位。所有职位的组合应该完成组织机构的目的。职位是连接职员与需要完成的工作的桥梁。 职位属于组织;以结果为导向;职位是动态的。 2、职位分析

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萃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短短时间内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因素是人才。人才是摩托罗拉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摩托罗拉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的最重要因素。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邝德佳 最宝贵的资源是人才 ——著名跨国公司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案例集萃 Intranet的妙用 瑞典爱立信公司主要生产通讯产品及相关设备,提供电讯问题的解决方案。到1998年底,它在全世界13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和子公司,员工超过9.3万,1998年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19.55亿美元,在“财富世界500强”中名列第159位,居全球通讯设备制造商前列。 爱立信于90年代初进入中国,同样发展十分迅速,很快占据了中国移动通讯设备行业的最大市场份额。爱立信为什么会在中国和世界范围内取得如此大的成功?其关键环节之一是她极为重视员工培训,充分挖掘和发挥员工潜力。 爱立信中国公司设立了对公司员工和客户进行培训的专门机构,即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 通讯产品是高技术产品,我们平常见到的手机只是其中的一个终端产品,要实现它的成功通话,还需要一系列大型交换机、小型交换机及计算机管理设备等。每一套设备投入运营、每一个话局的开通,都要有相应的技术维护人员,因而随着爱立信在中国业务的迅速发展,公司员工和公司客户对公司培训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 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1994年成立的,它负责对公司的培训工作进行统一授课、协调和管理。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何以能保证公司的培训公平、高效、有序?最基本的一点在于:它采取商业运作与管理的形式,具有独立而健全的组织机构(如下图)。 爱立信北京培训中心组织机构图 培训中心由总经理负责经营管理,总经理下面直接设立秘书部,协助总经理处理日常事务,同时下设3个业务部门,即课程发展部、市场部和行政部。其中课程发展部的主要功能是讲授爱立信的各类培训课程,由于这些课程有明显的梯度,课程发展部还负责明确课程顺序,以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和课程质量。课程发展部由1名部门经理负总责,下面按课程类别进一步分为3组,即交换机组、无限通讯组和网络管理组,每组设组长1名。课程发展部共有26名教师,负责讲授培训课程;1名设备支持人员,负责调试所有教学实验设备。市场部的主要工作是开发培训市场,组织和协调培训。简单说,就是把爱立信的培训课程卖出去,并反馈用户信息,使课程设置更加适应中国市场情况,相当于公司的营销部门。市场部包括经理在内共4人,按地域划分为南、北、中三区,覆盖了中国所有区域。行政部按照职能进一步划分为3个小组:行政组负责培训课程的所有行政工作,包括在公司内部网上发出培训计划、提供学员名单、发结业证等;顾客服务组的主要工作是提供住宿、饮食、礼品等,由1个人负责;另外行政部还有1名司机,2名清洁工。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创新

论文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论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带有战略性、动态性、社会性和开放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只有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改革用人机制,转变管理职能,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无疑是我国企业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建国以后的前三十多年,我国实行的是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源配置是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要形式和直接行政命令为主要手段,高度排斥市场的作用,平均主义弊端丛生,导致国民经济停滞不前。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建立以市场作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方式,与政府间接宏观调控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代国际经济发展表明,市场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是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形式,大力发展市场经济是人类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自主用人,人员自由择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静态的管理,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管理。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仍然薄弱,其主要方面表现在:1、管理观念落后。2、未能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3、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定位不准。 4、未能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二、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和要求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经济。它打破了地区和部门的封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要求:1、人力资源配置受市场供求的制约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是一切生产要素进入市场,人力资源作为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要素,通过市场供求力量来实现合理的流动,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2、人力资源更注重战略性、适应性的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发展进一步市场化和国际化,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只有建立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时分析内部人力资源需求的情况、市场供求状况、来自企业外部机遇和威胁等重要信息,制定出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才能使企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3、转变管理职能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必须深化内部改革,特别是深化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的改革,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组织、指挥、激励、协调和控制的职能,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发展机制以及合理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4、建立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重要保证。企业只有建立起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使员工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市场风险意识、竞争意识,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三、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思路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全球性、战略性、服务性、指导性的特点,人力资源管理只有面向市场,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不断转变管理职能,加大用人制度改革力度,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员工培训,才能最终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1、进一步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树立人力资源管理新观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战略的观念和全球的观念。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现代管理工作的核心和动力是人以及人的积极性。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着眼未来,以支持为主,更多地考虑如何开发人的潜在能力,采用战略的眼光和方法去进行组织、实施、和控制。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竞争呈出现市场化、国际化的格局,必然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全球化。2、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断转变管理职能传统的人事管理多属于一些行政性的日常工作。企业从传统的人事部门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就要重新定位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人力资源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浅析

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浅析论文摘要: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在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决定因素,包括战略、所有权、生命周期、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要程度等六种因素,并且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如何与这些因素相匹配的。 论文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决定因素;权变随着资源基础观、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等理论的不断演进,人们已经意识到,与单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相比,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一整套相互补充和相互依赖的活动构成,模仿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而,目前理论界基本上形成这样一个共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然而,目前的研究对于什么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尚未取得一致的共识。同时,国内许多研究主要解决企业应该怎样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而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事实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既受到这些方面因素的制约,同时又需要与这些因素保持匹配。鉴于此,本文首先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主要决定因素。 近年来,随着对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日益认同,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逐渐成为研究的新兴热点之一,但

各种研究者都没有对其下一个较为完整和精确的定义。在英文中,学者运用不同的词汇,如“human resource bundles”、“human resource system”、“human resource practices”、“human resource strategy”、“high performance work system”、“human resource model”、“employment mode”等来表达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含义,在许多情况下,它们是混用的,通常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形成一个一致的定义,或者在没有辨析其定义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理论探讨。为此,有必要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以便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奠定基础。一些学者从自身研究的目的、分析视角出发,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给出了不同的定义。Lado&Wilson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吸引、培养和维护人力资源的独特的,而且相互联系的一系列活动、职能和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由多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职能和过程而组成的。Huselid,Jackson & Schuler则侧重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战略的支持作用,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公司内部高度一致的确保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战略目标的一系列政策和活动”。 结合上述两个定义的优点,我们的定义是: 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指以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所采取的有共同的价值导向和指导思想的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该定义首先强调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是一系列人力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1.按照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分为因果模式、观念模式、高绩效模式、战略模式和胜任力模式。 (1)因果模式:包括哈佛模式、哥斯特模式和斯托瑞,其特点是关注人力资源政策的影响因素及政策产生的后果。 哈佛模式最先涉及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理论,1981 年哈佛商学院的五位学者迈克尔·比尔、伯特·斯佩克特、保罗·劳伦斯、奎因·米尔斯和理查德·沃尔顿,首次开创了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并合作出版了《人本管理》,在书中提出了哈佛模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型企业的管理者,解决所面临的复杂的战略性问题。哈佛模式是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决定性要素进行分析,对管理绩效进行比较,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模式主要由情景因素、利益相关者、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效果、长期影响与反馈圈6个基本部分组成。哈佛模式作为一种分析型模式,将利益相关者加入到人力资源 管理模式的研究中,充分考虑了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在哈佛模式中,人力资源管理的结果会直接影响组织和股东的利益,而这些因素也会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及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这种模式假设员工都具有较高的才能,企业的领先也是整体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该是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哈佛人力资源管理分析模式是通过一个反馈圈进行不断的调整,由此来推动模式的运转,哈佛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哥斯特模式是由哥斯特(1987)提出的,它是对管理模式研究的补充,该模式主要强调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异性,并指出两者的区别主要是管理模式的差异,哥斯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组织结果和系统整合四部分。哥斯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相结合方面,与哈佛模式相类似,但在该模式在理论的构建和模式的表述方面优于哈佛模式。 诊断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由迈尔科维奇和威廉·格鲁克(1985)提出,该模式是受到医生看病的启发,提出用诊断性的眼光看待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问题。他们认为该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主要有外部环境、人力资源管理目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和组织条件四个部分。约翰·伊万瑟维奇(1998)提出了包含诊断、“开药方”、运用、评估四步骤的另一种模式。 (2)观念模式:主要有斯托瑞模式,其特点是采用“描述的”、“分析的”、“规范的”等术语区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斯托瑞模式是由斯托(1992)提出,其主要有信念和假设、战略方面、直线管理和关键杠杆四部分组成。还总结出了25 个关键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量,帮助企业对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作出评价。该模式注重实践,提出在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下研究模式的构成因素。该模式是通过对比人力资源管理与人事管理来构建的,并证明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管理模式。 (3)高绩效模式:该模式假设存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主要分为四类型模式和两类型模式。四类型模式:Mark Huslied 等人从1992 年开始,每两年对美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进行调查,按照高绩效工作系统指针和执行的一致性得出4 个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人事模式、报酬模式、一致性模式和高绩效模式。 两类型模式:M.Youndt 等学者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分为人力资本提升模式和成本缩减模式。 (4)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学者罗纳德舒勒(1992)提出了战略型人力资源模式,该模式又被称为5P 模式。5P 模式将人力资源理念、政策、项目、实践和过程等五项人力资源活动与战略需要融合在一起,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制度的完善。该模式认为企业在制定企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强调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制定企业战略时的参与性。 (5)胜任力模式:Riehard Boyatzis(1982)对基于胜任力的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进行的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与知识的生产分配使用为生存手段的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一轮的企业竞争中,人才成为企业中唯一不断增值的资源,只有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会使企业更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是企业成功发展的根本。 建立积极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管理工作,它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系统工程学、信息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因此,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咨询需要有与解决各方面问题有关学科的知识准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工资、奖励管理工作,政策性很强。在信息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也必须是动态的,变化着的。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往往注重于招聘、员工合同管理、考勤、绩效评估、薪金制度、调动、培训等与公司内部员工有关的事项,却忽略了与顾客的联系,没有关注顾客需求和市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在企业中,人力资源部门与其它部门相比应处于中心的地位,像一个机器中的轴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它应该是每个部门经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已有不少大中型企业在组织结构中设立副总裁级的人力资源总监职务,并在其它部门建立人力资源岗位。 实现积极的人力资源战略,应成为三种不同层次上的战略:企业、跨部门及部门。在企业层次上的人力资源管理需“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尤其对于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开发,企业的利益能与员工分享。企业必须注重和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帮助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高薪招聘最优秀的人,并倡导活力、互动的、灵感激发式的企业文化。 在学习和管理创新中不断开发人力资源 要实现企业人力资本的不断增值就要构建学习型组织。一个组织必须拥有如何学习的能力,并且比对手学得更快的能力将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学习型组织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企业要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开发规划,推动企业知识技能的资本化。 在学习的同时,当今企业必须用全新的视野来改善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责已逐渐从作业性、行政性事务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满足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成人高等教育2012届毕业论文题目:XX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学号: 姓名: 学历层次:本科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2011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广西工学院成人高等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一、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本文探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徐工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关的对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发展的不断腾飞,我国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面对着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企业只有把人才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在市场上保持不败之地。当前,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虽然有很多优秀的员工,但是企业却留不住他们,并且培养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越来越困难。如果企业流失了一名员工,那么想要寻找一名合适的替代员工是十分困难的,就是寻找到了,那么其间所花费的时间、精力、培训费用等等,也是企业难以支付的。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提高效率、保证自身竞争优势的强有力的武器。 本文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和选拔、员工培训和开发等方面,来实现企业的效用最大化。通过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将促进员工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并把它与个人目标结合起来,达到企业与员工“双赢”状态,使得企业蓬勃发展。 基本要求: 1. 收集大量资料。 2. 刻苦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经常向指导老师汇报情况,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 3. 严格遵循科学研究规律、遵守科研道德。 4. 认真完成论文撰写,根据收集的资料加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完成论文的叙述和论证。 二、进度计划与应完成的工作 本课题的毕业论文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12年9月底至10月中。选题工作,通过导师指导,查阅在中国大小企业中人力资源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选定论文方向,查阅、收集资料及参考文献,并着手调查研究所在工作企业中关于人力资源的发展历史、背景和特点,并拟定论文提纲; 第二阶段: 2012年10月中至11月初,撰写论文,完成初稿;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实践报告6篇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实践报告6篇 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实践报告1 为期半月的寒假实践,我非常重视,也很认真。因为我们平时只能从课本上学习理论知识,能有这样的实践机会,当然就格外珍惜,希望能够通过实践学习一些书本学习不到是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参加工作打下基础。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我对民营企业性质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了解不多,认识不深。为了能更快适应环境,更好的开展工作,我特别注重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坚持"向同事学、向书本学"的思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以弥补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的欠缺和阅历短浅的受限。"三人行,必有我师",企业中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我不断学习的源泉。为此,我积极向身边的领导、同事和前辈们请教,虚心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以他们的工作思路、言行举止、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为榜样,规范和纠正自己方法、思路上的缺陷。另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学习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民营企业党务管理实务等业务知识,努力掌握与企业主桥梁工程有关的工作内容,熟悉工作流程。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发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刚踏上社会的我跃跃欲试,大有气吞山河之势,因为我平时学的知识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但后来实践发现实际上我看的只是基本理论学,尚未具有发展潜力,没有容入企业。学校主要是通过学习,掌握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走进企业才发现作为人力资源工作者一要熟悉国家人事劳动及其他法律法规政策,二要掌握最新的人力资源理论和技术,三要具备战略家的某些素质,最重要的是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实际把学到的知识具体化。因为知识老化速度以加快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更快更复杂,到社会上继续学习才是理论与实际的最佳结合办法,大学课堂上学的都是理论知识,很多案例的分析其实也都不够真实,而且还会失去现实意义。工作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很多方案如果用大学的理论知识来做,最后都实行不通的,甚至会被全盘否定掉。 要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上争创佳绩。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企业管理层员工,首要条件就是成为业务上的骨干。对于我来说,首要任务就是要学习、熟

新版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第六章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课后习题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简述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和特点,平等协商制度和信息沟通制度的内容。 答:(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性质:职工代表大会是由企业职工经过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中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非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民主协商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的、并行不悖的制度。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特点:1职工民主管理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志的吸收和体现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劳动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3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4职工民主管理是在劳动运行中的自行协调和事前协调,防止劳动争议。 平等协商制度内容:1民主对话2民主质询3民主咨询 信息沟通制度内容:1纵向沟通:①下向沟通②上向沟通2横向沟通3建立标准信息载体:①建立标准劳动管理表单②汇总报表③正式通报④例会制度 简述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和目的,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基本程序。 答:(一)内容:1薪酬2工作3晋升4管理5环境 目的:1诊断公司潜在的问题2找出本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的原因3评估组织变化和企业政策对员工的影响4促进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和交流5增强企业凝聚力 基本程序:1确定调查对象2确定满意度调查指向3确定调查方法:(1)访谈法(2)问卷调查法:①目标型调查法(选择法、正误法、序数表示法)②描述型调查法4确定调查组织5调查结果分析6结果反馈7制定措施落实,实施方案跟踪 简述进行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系统设计的内容,员工沟通的程序,降低沟通障碍和减少干扰的方法。 答:(一)企业内部信息沟通制度系统设计的内容:1信息需求分析2信息的收集与处理:①信息收集②检查核对③信息加工④传输3信息提供 员工沟通的程序:1形成概念2选择与确定信息传输的语言、方法和时机3信息传输4信息接收5信息说明、解释6信息利用7反馈 降低沟通障碍和减少干扰的方法:1树立主动沟通的意识2创造有利的沟通环境3信息沟通者之间应以相互尊重、促进合作的心理状态实现沟通3注意选择沟通语言 简述劳动标准的含义和构成,工作时间与延长工作时间的概念、种类和内容。 答:(一)劳动标准的含义:是指基于劳动领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决定,或由有关方面批准,以多种形式发布的对劳动过程和劳动关系领域内的重复性事物、概念和行为所作的统一规定,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劳动标准的构成: 1横向结构:就业、工作条件、企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险、劳动关系、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劳动安全卫生、劳动行政管理等项标准 2纵向结构:国家劳动标准、行业劳动标准、地方劳动标准、企业劳动标准 3功能结构:基础类劳动标准、管理类劳动标准、工作类劳动标准、技术类劳动标准、不便分类的其他劳动标准 工作时间概念:是指劳动者为履行劳动给付义务,在用人单位从事工作或生产的时间。种类:1标准工作时间2缩短工作时间3计件工作时间4综合计算工作时间5不定时工作时间。内容:1劳动者实际从事生产或作业所需进行准备和结束工作的时间2劳动者实际完成工作和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内容提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走过了漫长坎坷的发展道路,相应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与企业战略脱节,并未作为一种稀缺的、难以模仿的独特资源而形成一种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对策 众所周知,在知识经济时代,拉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不再是物质资源,而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愈益显现。相应地,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及其实践活动广泛盛行开来。然而,在我国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至今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人力资源很少被认为是企业经营战略所依据的能力,人力资源管理并不是企业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而仅仅被当作确定或选择战略目标的一种手段,人力资源管理与经营战略只是单向的关系,而没有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些都将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善,甚至成为我国企业发展壮大的一大瓶颈。 一、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1.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企业要从事经济活动以实现其既定目标,就必须使用各种资源作为投入。这些资源基本上可以分为五类,即人、财、物、信息与时间。这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或缺的源泉,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其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财、物、信息与时间的利用必须通过与人力资源结合才能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动力,具有其他资源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其他资源的组合运用都是靠人力资源来推动的,效能的发挥也都是以人力配置的优化和人才效益的发挥为前提的。失去人的能动作用,企业的其他资源都无法发挥作用;失去人的本源作用,企业生存和发展都无从谈起。企业作为资源配置的主体,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手段,不断整合各种资源,以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使企业得以生存并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恰恰是其中的关键。 2.人力资源管理可使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使中小企业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依据美国田纳西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劳伦斯·S·克雷曼的观点“:为了成功,企业必须获取并维持其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这种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达到:一是成本优势,二是产品差异化。而这两条途径的实现均得益于人力资源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提升企业竞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研究企业管理发生演变历史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只有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选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以及组织人、协调人等使企业形成互相配合、取长补短的良性结构和良好氛围的一系列科学管理,才能完善和加强企业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几点举措

浅谈新形势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和几点举措[摘要]文章结合作者多年的相关管理经验与所在企业工作中的得失,就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策略作简要分析,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思路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已经从计划经济的封闭型、粗放型管理向市场经济的开放型、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21世纪初,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速猛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互联网络日益普及,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伴随新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力资本已超过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成为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源泉。对人力资源的争夺、创新人才的培养成为当今各企业及社会组织时刻关注的重心。当前,人们的认识在某些方面仍然停留在旧观念、旧体制、旧做法上,只有厉行改革,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才能使人才迅速成长和才尽其用。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以及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些做法,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方向和创新思路。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方向 (一)思想观念的创新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需建立一个思想、树立一种观念、强化一项意识。 1、建立人力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的思想。把人力资源管理纳入企业发展的轨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按期进行人才开发培养,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2、树立人力资源是能带来效益的“人力资本”的观念。把人当作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特殊资源,认为人是可开发的资源,是能创造价值的资本,重视发挥人的可创造性,注重培养和造就有用之才,“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充分挖掘人的潜力,充分发挥人的主导性和决定性,使人能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组织中,以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