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大学1046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作者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海南大学1046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简答题精编

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

【答案】可信度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的权威性;试述信源的可信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传播者决定着信息的内容,但从宣传或说服的角度而言,即便是同一内容的信息,如果处于不同的传播者,人们对它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人们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可信性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作出判断。可信性包含两个要素:(1)传播者的信誉。(2)专业权威性。

2.“有限效果论”包括关于大众传播的哪五项定理,请逐项开列。

【答案】(1)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原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

(2)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并不作为唯一的因素单独作用。

(3)只有在这种量情况下,大众传播媒介对改变现状其作用:一种是中介因素不起作用而媒介的效果是直接的;另一种是加强作用的中介因素本身就是促进变革的。

(4)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因素的制约。

(5)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3.试举几种关于舆论概念的基本观点。

【答案】第一种,是政治哲学的观点,把舆论看作是“公意”,是“共同体”的最高意志,是民主政治的基础。

第二种,是社会学的“有机体”概念,即认为舆论不是个人的意见的简单集合,而是社会互动的有机整体。

第三种,是行为科学的观点,它或多或少的把舆论看作是简单的相加,其中的多数意见便被看作舆论。

第四种,是社会心理学的观点,把舆论看作是社会控制的机制,认为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来制约个人的行为,因而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4.简述英格尔斯(Alex Inkeles)“人的现代化”研究与施拉姆“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各自的特点和异同。

【答案】(1)社会学家英格尔斯认为,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这些现代化的素质是“可能通过参与像工厂这样大规模现代生产企业而获得。也许更重要的是,如果工厂要有效地经营,这些素质可能是工人和职员所必须具备的”。现代化也因地区条件、某种既定文化的历史,它被引入的时期不同而各异。英格尔斯等人从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方面把人的现代化概括为以下10个方面:乐于考虑新经验,欣然接受革新和变革;动辄对他周围的许多问题和争端邊出看法;

对待别人的意见态度民主,承认意见分歧;眼光不是朝向过去,而是面向现在与未来;随时修正计划以适应新形势;相信人能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控制自己的情绪;深谋远虑;举止端庄;相信科学技术;赏罚分明,即论功行赏。这一标准在现代化研究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2)施拉姆于1964年发表了《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从宏观战略角度出发,强调发展中国家应充分重视大众传播的作用,加大力度,提高效应,以促进现代化。这一研究,既是对以往成果的总结,又把发展传播学推进到更富有实践性的阶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传播事业的三大基本功能(守望、决策和教育)出发,施拉姆指出传播事业可以在四个方面发挥直接作用:推广农业新技术、普及卫生知识、扫除文盲和实施正规教育。为此,施拉姆具体分析了第三世界国家在传播事业方靣包括资金、技术、设备、相关法律等在内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建议。施拉姆较早注意到了全球信息传播的不平等现象,并指出,消除这种不平等,是发展中国家的一项亟待完成的重大任务。

(3)英格尔斯的研究,重点突出了人的现代化作为整个社会现代化的一部分的重要性。大众传播等信息传播手段是服务于社会和人的现代化的。施拉姆的研究,主要是从大众传播的角度出发,凸现了传播媒介在社会和人的现代化中的重要角色。现代化理论是施拉姆研究的理论基础。两者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其落脚点却是一样的,即如何实现社会和人的现代化,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和人的现代化问题。

5.试述群体的社会功能和意义。

【答案】社会功能:群体是将个人和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群体是社会的中观系统,是社会的组成部分。群体帮助个人完成社会化过程,训练和分配社会角色,形成社会规范和准则,调节和控制个人的行为。

意义:(1)对社会: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保持连续性,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对个人成员:①群体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②是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

③是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与手段。

负面:某些群体为实现一己目的而拒绝承担正当的社会分工,给社会秩序带来混乱等;群体在位个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又具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6.我国目前的传播制度及其基本规范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1)我国的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保障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掌握在全体人民手中。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

(3)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一方面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服务作用;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以事业机构采用企业化经营的方式参与市场活动。

7.考察具体过程的传播之际,应注意那些环节和要素?

【答案】(1)传播主题与传播效果--考察传播者(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考察内容的主题和,观点,价值取向等信息在内的因素与传播效果的关联。(3)寻系载体与传播效果--寻系是通过语言,文字,声音,图形,画面,影像等载体传递的。(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传播技巧指的是唤起受传者的注目,引起他们呢的特定心理和行动的翻译,从而实现说服或宣传之预期目的的测略方法,包括内容提示法,说理法,诉讼法等,这些研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受传者不是完全被动的信息接受者,相反,受传者的属性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

8.简述贝尔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的分类。

【答案】(1)贝尔在其著作《后工业社会的到来》(1973年出版)中,从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变化出发来分析信息社会到来的必然性,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分类。

(2)贝尔在书中,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并做了这样的分析:“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者能源,而是信息。

9.为什么说“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过程。

【答案】①定义:内省式思考是内省的一种,指的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

②内省式思考通常在人遇到阻碍或面临新问题的情况下产生,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有着密切联系。在内省过程中,人的头脑会出现他人的形象,个人会分析和推测别人是如何考虑的,采取什么态度等,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考虑自己应该怎么做。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建构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一个社会过程。③米德认为,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将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的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是超越既有意义开创新意义、超越既有行为方式开创新行为方式,与人的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活动。

10.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

【答案】霍夫兰对传播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它在彼得森、瑟斯顿等学者的基础上,较完善地把心理学控制试验的方法用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用这种方法得出的结论虽然与社会实践可能有一定的距离,但对传播的效果仍不失为一种有意义的预测。

(2)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11.什么是关于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的“常识理论”现场理论和社会科学理论?

【答案】(1)常识理论--即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2)现场理论--就是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包括他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理论直接支配着大众传媒的运营和日常的信息传播活动。(3)社会科学理论--是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

12.“电视人”、“容器人”是说明什么问题的概念?

【答案】所谓“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他们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表现在行为方式上是“跟着感觉走”。所谓“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一种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到对方的内部,因为他们相互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13.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研究?

【答案】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把受众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接触媒介的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得这些需求得以“满足”的过程。传播学家E.卡茨的《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作。使用与满足理论从受众角度出发,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