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具活动教案

一次性餐具活动教案
一次性餐具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方案

教师姓名:张广涛

学校:鹿邑县老君台中学

年级:七年级

研究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开题课

活动背景: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对一次性餐具的调查中发现,有近50%的产品不合格。其中包装速食食品的一次性塑料餐盒、碗筷和托盘等问题尤为严重,有些餐具中添加了大量废塑料,遇热或遇油脂会释放出致癌、致病的化学物质,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

活动意义:

1、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一次性餐具,包含的种类。

2、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一次性餐具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状。

3、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一次性餐具的危害。

4、通过此项实践活动,呼吁学生以及人们抵制不环保、卫生的一次性餐具。

5、让学生自觉自愿参加相关的宣传活动,树立保护环境、身心健康意识。

6、通过此项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问题学会选题、立题、写活动报告。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四年的训练已初步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问题提炼观点,表述自己的观点。

3、通过活动,会简单地撰写活动调查报告。

通过本次活动课的指导,可以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的以下能力:

1、学会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学会简洁、规范地表述课题。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一次性餐具的基本知识,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

2、能够从众多问题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

3、围绕主题能够通过问题转化为课题,学会正确、规范地表述课题。

4、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

活动重难点:

学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提炼问题,并学会将其转化为课题。

活动准备:

1、搜集“一次性餐具”相关资料(包含文字材料和图片等),制作相关课件。

2、笔记本、提问题专用纸条,粗水笔。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导入: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便捷的现代社会中,说起“便捷”大家在就餐时会经常叫“外卖”,那么,大家对一次性餐具肯定不陌生了。相信有不少同学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一次性餐具,但是大家对一次性餐具的知识并不一定会深刻地了解,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一次性餐具”这个大家庭,深入了解一下一次性餐具。

二、你谈我讲、激发兴趣

过渡:既然同学们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一次性餐具,也可能使用过一次性餐具,那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谈一下你对一次性餐具的认识和看法。

1、、(出示活动一)你谈我讲,说说你眼中对一次性餐具的看法。

2、汇报总结:同学们分别阐述,教师给予总结。

三、小组讨论、选出问题

1、通过对一次性餐具的了解,提出关于一次性餐具相关的问题。

2、(出示活动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相互交流,并提出建议和要求。

3、每小组归纳问题,由小组代表上讲台展示自己小组的问题。

4、梳理问题,然后由同学筛选问题、提炼问题、规范表述问题。

要求:对重复的问题进行合并,对没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剔除,对根据同学现有的水平没有能力达到研究水平的问题剔除,对范围过大的问题进行缩小,对表述不规范的问题进行规范。

比如,动物有指纹吗问题可以转化为灵长类动物有指纹吗;指纹可以遗传吗?它有一定的遗传性,但研究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相关科普文章以及需要用相关科研设备进行调查研究,有一定的困难性。所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学生互答互评等方式明确问题,分类合并,筛选剔出,汇报展示。

归纳问题:诸如,一次性餐具有哪些种类,一次性餐具有哪些原料构成,一次性餐具是怎样制作出来的,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等等。

四、问题转化、表述课题

1、表述课题注意的事项。

(1)众多问题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出有价值、有意义的问题。

(2)由问题转化为课题时,要简洁,符合课题的结构方式。

学生规范表述课题方式: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如,白色垃圾的处理方法有哪些?转为课题为关于白色垃圾处理方法的调查

其中“白色垃圾”为研究对象,“处理方法”为研究内容,“调查”为研究方法。示例:问题一,提取指纹有什么方法?可以转化为关于提取指纹方法的调查

问题二,指纹有什么特点?可以转化为关于指纹特点的研究。

问题三,指纹破案有哪些案例?可以转化为关于指纹破案的案例分析。

2、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表述课题。

3、小组探讨并汇报交流。

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围绕“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这个主题以小组研讨的方式确立了几个子课题的相关内容,分别是:(1)关于一次性餐具种类的研究(2)关于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3)关于一次性餐具原料的研究(4)关于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5)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研究(6)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环境的污染的调查研究或关于一次性餐具对社区环境的污染研究

大家读一读,谈一谈,看这样表述,好吗?

五、交流收获、总结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共同学习与探讨,你有了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2、教师总结。

《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分组课

活动目标:

1、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做出选择,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

2、能够自主选择及商量协调,重组小组,根据自己喜欢的课题参加研究小组。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活动,敢于献策献言,初步建设并展示自己的小组文化。

4、在提炼课题、组建小组及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结合作、敢于探究的精神。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主动选择,合理分组。

2、帮助学生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小组文化建设与展示。

活动难点:

1、帮助学生如何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要研究的课题。

2、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小组的主题进行小组文化建设和展示。

活动过程:

一、选择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围绕《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这一课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并确立了几个子课题。

这几个子课题分别是(1)关于一次性餐具种类的研究(2)关于一次性餐具使用的现状调查分析(3)关于一次性餐具原料的研究(4)关于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5)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的危害研究(6)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环境的污染的调查研究或关于使用一次性餐具对社区环境的污染研究那么,对于这几个子课题,你又对哪一个感兴趣呢?请大家相互交流一下吧。

2、学生自由发言。

3、同学们经过思考和讨论,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小课题。

设计目的:

在要求同学们选择自己的课题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选择,为重建子课题小组做准备。

二、重建小组、自主分组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在重建小组时,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2)根据你的兴趣,要参加一个子课题的研究,你会和小组的新成员能够相处融洽吗?有信心把自己小组的课题做好吗?

(3)你觉得要完成自己研究的子课题,会有什么困难?怎么解决呢?

设计目的:

根据学生自由发言的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加入相关研究小组,并引导分析学生认识本小组的研究优势,鼓励其完成所在小组的任务。

2、师生互动:学生根据分组注意事项自主分组。

同学们根据自己要研究的课题要离开原来的小组进入新组建的小组,但是,分组不会一次性分好,可能会出现人数分配不均匀、男女生比例失调等问题,这里要引导学生进行二次或三次分组,这里,老师可以给予没有分好的同学一定的建议,协商解决相关问题。

在组建新小组时,如果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对某个选题未达到一致意见时,也可以成立一个综合小组,每个组员可负责某个喜欢的子课题,在“跟一次性餐具说BYEBYE”主课题下,完成一项综合的实践活动。

设计目的:

让学生在多次选择分组的过程中学会主动调整自己,除了关注自己的兴趣外,还要有集体意识,从而提高同学们的协调、合作能力;同时,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个人的选择,尊重个人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推选组长

1、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在推选组长的过程中,要选出本组有综合优势的同学,不要互不相

让,有的同学也不要过于谦虚,受到了小组成员的一致推选,不要过于推辞,应该当仁不让,努力带领本小组成员做好本小组课题,你们在推选组长的过程时,还会遇到哪些问题呢?要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

2、小组成员活动

每个小组成员要大胆展示自己,经过小组成员认真讨论,选出自己的组长后,组员要帮助组长设计本小组组名、组号等,每个小组都要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讲台上介绍自己,小组长发表当选组长感言,并展示自己的小组特色。

设计目的:

本环节是让学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优点,学会团结合作,每位同学都要树立自己的责任意识,选举的组长更要有领导意识,敢于担当,有信心领导小组成员完成任务,形成强烈的团队精神。

四、建设小组

1、提出建设小组的注意事项

先分别找学生谈一下设计本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时,应该注意什么?比如,要符合本小组的主题,要有特色,要简洁。

在小组设计本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中,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有小组组员协商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

给学生时间供学生自由讨论。

2、创设小组组名、组徽、组号

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小组课题,结合自己的小组优势和特色,建设本小组组名、组徽、组号。

3、小组成果展示

每个小组确定好小组组名、组徽、组号后,分别由每组同学站起来或者在组长的带领下站在讲台上齐声介绍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

注意事项:在每个小组展示过后,由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如果同学们发现某个小组在某方面做得不够好或者不准确的话,要其他小组帮忙出谋划策,共同帮助该小组的问题解决。

设计目的:

要求学生在活动前提出问题、预设问题,争取在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让学

生在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展示小组的成果,培养其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五、总结归纳

在这节课,各位同学根据自己喜欢的选题重组了小组,并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完成了自己小组的组名、组徽、组号的建设(即:选题——分组——小组建设),大家在这节课积极发言、团结互助,出色地完成了本节课的任务,我相信,各位组员在新组长的带领下,一定会更好地完成以后的课题研究,并且会做得很出色,在这里,老师也谢谢大家的努力和积极配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