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场系统中如何埋设地感线圈

停车场系统中如何埋设地感线圈
停车场系统中如何埋设地感线圈

停车场系统中如何埋设地感线圈

很多弱电VIP交流群中的朋友多次问到关于停车场管理系统,说到停车场管理系统,第一套应用应该是在2001年,用的SYRIS(希瑞)控制器,配备赛恩斯的远距离读卡器外加优创企业的栏杆机,实现了第一套不停车车辆进出识别系统,17年前啊。

现在再看,识别技术、识别软件、识别硬件都有了超级发展。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一个身份识别信息的认证。

现在的停车场进出好多都采用了车牌识别、远距离ID卡识别、蓝牙识别等等技术。从识别精度和停车场管理的方便性上有了很大提高。记着我们当时设计第一套系统的时候,甲方就一个条件:我们这是高档小区,业主不希望刷卡进出,给我们搞一个远距离的。哪时候,可想而知了。捷顺也不过刚刚起步没多长时间吧,搞定了!

说了这么多识别技术的发展和感慨,但有一个一直没有太大变化的就是车辆检测与地感线圈。今天咱们就拿出来说说。

先说:停车场车辆检测器和地感线圈的原理,再说组成及应用!

一、工作原理

地感线圈车辆检测器,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通常在同一车道的道路路基下埋设环形线圈,通以一定工作电流,作为传感器。当车辆通过该线圈或者停在该线圈上时,车辆本身上的铁质将会改变线圈内的磁通,引起线圈回路电感量的变化,检测器通过检测该电感量的变化来判断通行车辆状态。

电感变化量的检测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相位锁存器和相位比较器,对相位的变化进行检测;

另一种是利用环形线圈构成的耦合电路对其振荡频率进行检测。

二、系统组成

地感车辆检测器包括地感线圈和检测器,线圈作为数据采集,检测器用于实现数据判断,并输出相应逻辑信号。检测器一般由机架、中央处理器、检测卡和接线端子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对采集信号进行计算的模块,一般是一个带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单板机,具备较强的数字计算、存储能力和通讯接口。通过对端口的扫描,捕捉电平的变化时间,以此计算出相应的交通数据。

检测车辆通过或静止在感应线圈的检测域时,通过感应线圈的电感量会降低,检测卡的功能就是检测这一变化并精确地输出相应的电平。在对高速通过车辆进行检测时,可能会存在车

长、车速检测不准确的情况,需要正确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目前的车辆检测器一般都具有多级灵敏度可调的功能。

停车场系统中地感线圈的作用

在停车场系统中,要确定地感线圈的作用首先我们得知道地感线圈安装的位置。

地感线圈一般装在以下四个位置:入口票箱处(入口控制机)、入出口道闸处各一个和出口票箱处(出口控制机)。

行业内使用的地感线圈,一般都是铜芯线,上过初中的人都应该知道,当有金属物体穿过线圈时,会产生电流,停车场系统中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称之为线圈,线圈的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就是将一定长度的铜线环绕几圈。

其入口控制机处的地感作用可定位两个方面:第一,防丢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标准一进一出系统中,临时车辆进场时是通过自动取卡进场的,他只需要按按钮就行了,这时候的地感的作用就是当感应有车辆在该处时才能取卡,而不是人站上去按按钮就能取卡;第二、压地感读卡,在远距离读卡系统中(蓝牙系统、车牌识别系统),该处地感用于辨别车辆方向。

地感线圈埋设注意事项

停车场系统里”地感线圈”就是一个振荡电路。它是这样构成的,在地面上先造出一个圆形的沟槽,直径大概1米,或是面积相当的矩形沟槽,再在这个沟槽中埋入两到三匝导线,这就构成了一个埋于地表的电感线圈,这个线圈是一个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由它和电容组成振荡电路,其原则是振荡稳定可靠,这个振荡信号通过变换送到单片机组成的频率测量电路,单片机就可以测量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了。

当有大的金属物如汽车经过时,由于空间介质发生变化引起了振荡频率的变化(有金属物体时振荡频率升高),这个变化就作为汽车经过”地感线圈”的证实信号,同时这个信号的开始和结束之间的时间间隔又可以用来测量汽车的移动速度。这就是”地感线圈”,技术关键是设计出的振荡器稳定可靠并且有汽车经过时频率变化明显。

三、线圈材料

在设计过程中,通常仅仅考虑地感线圈的周长和匝数,对其使用什么材质常常被设计人员忽视。当工程进行到实施阶段,必须要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然而常规的导线在实际使用中,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

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建议采用1.0mm以上铁氟龙高温多股软导线。

四、线圈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五、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六、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拢,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七、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mm~8mm,深度30mm~50mm。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注意:车辆检测器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的长度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一般不应超过5米),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必会引起串扰,使车辆检测器线圈电感值变的不稳定致使车辆检测器出错。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在线圈埋好以后,为了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最后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八、注意事项

1、线圈材料:标准1.0平方耐高温镀锡线。

2、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

4、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5、标准3米宽马路,车辆检测器线圈的尺寸为2米长1米宽,角上做45°、10厘米长的倒角。

6、线圈与马路边的距离在50厘米左右,线圈为垂直叠加绕4~8圈,总长度在40~80米(含引出线)。

7、埋设线槽切割参数:宽度4mm、深度50-80mm,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

8、线圈应与道闸或控制机处于同一平衡位置。

9、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2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输出引线长度推荐不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10、埋设好后,应用水泥、沥青、环氧树脂等材料将槽口密封固化。对于水泥路面上述三种材料均可使用,对于沥青石子路面可使用沥青或环氧树脂,使用沥青灌封需注意线圈。

11、切割完毕的槽内不能有杂物,尤其不能有硬物,要先清理干净。

12、车辆检测器线圈的引线槽要切割至安全岛的范围内,避免引线裸露在路面。

13、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不要产生交错层。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上海申远高温线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地感线圈用线。

上海申远高温线有限公司是一家技术力量雄厚、生产设备先进、检测手段完善的技术生产型企业。

我们公司现有员工200人左右,年销售额2亿人民币,主要销售市场是国内市场,外销份额较少,约占7%,海外市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美,日本等。

应用行业比较广泛:照明,电机,汽车,航天,仪器仪表,小家电,工业炉电子电器,机械设备等。

我们拥有强大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多项专利。

经过多年实践在氟塑料及硅橡胶、耐火导线,新能源等相关领域均发展了自主核心技术及应用产品。

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及ISO/TS16949:2016体系认证。产品通过了3C,UL,CE 等认证。

地感线圈安装规范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1)要求须知 1. 线圈材料:标准Φ0.75mm 耐高温镀锡线。 2. 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 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 的供电线路。 4. 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5. 标准3米宽马路,地感线圈的尺寸为2米长80-100CM 米宽,角上做45°、20厘米长的切角。 6. 线圈与马路边的距离在30-50厘米左右,线圈为垂直叠加绕4-6圈,总长度在30-40m 。 7. 埋设线槽切割参数:宽度3-5mm 、深度40-50mm , 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 8. 线圈应与道闸或控制机处于同一平衡位置。 9. 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5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10.在进行线圈布线时一定要把线槽里的小石子清理干净,以免后期车辆来回压过导致线圈 断了或是破皮造成地感工作不正常。 ①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0.8-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②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③“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⑶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 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⑷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扰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⑸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在线圈埋好以后,为了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最后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这是布完地感线的效果图

地感线圈式测速仪的检测方式

地感线圈式测速仪的检测方式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林仲扬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机动车的数量也在快速的上升,随之带来的交通事故也在不断的增加,在所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机动车车速过快而导致的,公安交管部门为了能有效控制超速行驶带来的交通事故,近年来国家已投入巨额资金,用来安装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 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是基于先进的速度测量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上,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其中速度测量技术最常见的,主要有运用电磁感应原理的地感线圈式测速仪、运用多普勒原理的雷达测速仪以及利用激光原理的激光测速仪等。其中国内外最常使用的是地感线圈式测速仪。根据我国计量法规定,用于公路管理速度监测的测速仪属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所以如何对测速仪进行准确、安全、快捷的检定,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地感线圈检测车速的基本原理: “地感线圈”就是一个振荡电路。它是这样构成的,在地面上先造出一个沟槽,再在这个沟槽中埋入三到四匝导线,这就构成了一个埋于地表的电感线圈,这个线圈是一个振荡电路的一部分,由它和电容组成LC振荡电路,其原则是振荡稳定可靠,这个振荡信号通过变换送到单片机组成的频率测量电路,单片机就可以测量这个振荡器的频率了。当有大的金属物如汽车经过时,由于空间介质发生变化引起了振荡频率的变化(有金属物体时振荡频率升高),这个变化就作为车辆经过“地感线圈”的证实信号,同时这个信号的开始和下一个线圈的信号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又可以用来测量汽车的移动速度。这就是“地感线圈式测速仪”。技术关键是设计出的振荡器稳定可靠并且有汽车经过时频率变化明显。 感应式地感线圈检测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检测器模块和感应线圈及引线,检测器振荡电路驱动能量(10-200KHZ)通过线圈而产生一个电磁场。地感线圈感应器形成一个调解电路。线圈作为一个传感器。当有金属物体通过磁场时,引起线圈中的磁通量的变化,产生旋流,旋流将会在导体中被感应到。由于地感线圈的电感与磁流成比例的,这就导致了地感线圈的电感系数的减少。检测器检测到这种变化并驱动向计算机的CPU发出信号。计算机的CPU在受到前后两个或三个线圈发回的信号,测出它们的时间间隔,再根据线圈的实际距离,计算出车辆行驶的速度。 地感线圈和引入线是检测系统的感应部分,并且具有阻抗和电容(线与线之间及线与地之间的电容)。线被环绕起来形成线圈(通常绕二至四圈),此处的磁场更为集中,形成一个检测区。所有运载电流的导体或线由于电流通过线体而产生磁流。这种磁流的结果就是被称为电感的电流性质,电感量以亨利(H)来衡量的。

最新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海康威视智能交通事业部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修订第二版)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04月

1 目的 规范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过程,提高线圈测速准确性、稳定性。 2 范围 凡是与公司产品配套的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过程均属于本范围。 3 职责 3.1 工程部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以及其它相关文件的编写、培训及技术支持。 3.2硬件设计组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的审核。工程部经理负责《地感线圈施工规范》的批准。 3.3 工程部工程人员负责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或指导施工。 3.4 现场项目经理负责地感线圈切割埋设施工的质量检查。 3.5 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地感线圈的维修或指导维修。 4 内容 主要分为地感线圈原理、布设原则、线圈匝数、线圈材料、线槽切割、线圈埋设、馈线敷设、线圈检测和线圈维修九部分。 4.1 地感线圈原理 1.工作原理 环形线圈、线圈引线馈线(L)加上车辆检测器的电容(C)构成了LC振荡电路,地感线圈检测器检测的就是该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如果振荡频率相对于基准频率发生了变化,地感检测器就判断为有车辆通过。因此保证振荡频率的改变只与车辆进入线圈有关就成为地感检测器检测成功与否的关键。 =1/{2π(LC)1/2] Hz 振荡频率计算公式:f 由于电容C是固定的,可以发生改变的只有电感L。电感L的值与线圈圈数(也叫匝数)、线圈的面积、引线馈线的长度和线圈中的介质有关。当匝数、面积、引线馈线的长度都一定的前提下,电感值只和介质有关,也即振荡频率和线圈内通过的金属物体有唯一的对应关系,这就是地感检测器检测车辆的工作原理。

工程实践上面说的电容并不是固定的。因为线圈除了电感之外,在线圈与线槽之间还寄生着电容。电容的大小与线槽密封材料的介电系数成正比。如果封装施工工艺不好,造成封装不完整,没有完全密封填满切槽,使水进入切槽,穿透线圈导体之间,电容量就会大大改变。线圈在阴雨天测速故障多也就是这个原因。 2.线圈尺寸原理 埋在路面下的有源环形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有一定的作用范围,路面上部有效高度称为检测场高。场高决定开线圈的几何尺寸和匝数,约等于长方形线圈长边长度的一半;车辆底盘高度大于场高,将无法获得车辆整体通过的有效输出,小尺寸环形线圈只能得到与单个轮轴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因此,线圈的几何尺寸应由被检车辆底盘高度决定。 4.2 布设原则 布设地感线圈前要考虑以下几点: 1、避开破损的路面、混凝土路面避开接缝。 2、周围50厘米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线圈布设位臵干扰源干扰线圈产生的电压不超过2mv,测量方法:把事先做好的线圈平铺在线圈布设的路面上,用万用表毫伏档位直接测量线圈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2mv之内不存在干扰,超过2mv 电压越高干扰越大,容易造成空拍、速度过高、闪光灯乱闪等问题。 4、当环形线圈是被放臵于钢筋混凝土的钢筋之上时,线圈必须在钢筋之上至少5厘米,并应增加1-2匝线圈匝数。 5、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等于1.3米,距离小了会互相干扰,距离大了跨中线行驶车辆会漏触发及测速不准。卡口前后线圈距离5米,线圈电警前后线圈距离2.5米。 6、卡口线圈宽度=车道宽度-1.3米,线圈长度1米;线圈电警线圈宽度=车道宽度-1.3米,线圈长度0.6米。 7、馈线总长度一般不应大于350米。 4.3 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μH-300μH之间。

停车场系统施工方案

停车场系统施工方 案 停车场管理系统 系统总体要求 客运枢纽站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分为三大块,一是运营车辆的管理,二是社会车辆管理,三是办公楼车辆的管理。运营车辆的管理,需要与枢纽调度指挥平台在后台进行对接。运营车辆出入的管理,将作为调度系统运营监管的一个检测手段。车辆的正点发车率,车辆正点达到率,都能够从运营车辆的管理采集数据。 社会车辆的管理,主要是对私家车,出租车的管理。对前来接

送乘客的私家车进行停车收费管理。对出租车拉客规范管理,实时调配运力。对社会车辆的停车管理,也将是未来客运枢纽站收益的一个增长点。 对办公车辆的管理,本客运枢纽站有一栋11 层的办公+酒店的小高层,对办公楼内员工的车辆管理,需要体现智能、人性的管理特点。办公车辆采用固定车位、快速出入、月缴费用的方式管理。同时,还需要满足酒店顾客的停车需求。酒店顾客能够发放临时短租卡。 三类车辆分开管理,即保证交通组织的安全、合理。又能提升收益。 系统设计说明 本次设计为全视频车牌识别系统,无远距离读卡,能有效提高车辆进出速率;本次鄂州客运站出入口整体部署4 进4 出停车管理系统,分别为长途车用2 进2 出,社会车辆用2 进2 出。 社会车辆进场之前无需再取票或取卡,摄像头可自动抓拍车辆信息并识别车牌号,实现自动开闸进场。离场时可采用多种方式缴费,能够在中央缴费处缴费,也能够在自助缴费机上缴费,同时,预留微信公众平台接口,能够关注微信公众号,在上面输入车辆的车牌号码点击缴费,即可完成缴费。 而车位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能够使泊车者及时了解到停车场内

空余车位的信息,快速准确进入泊位,避免盲目驶入,提高车道利用率、缓解停车拥堵、提高停车场的车位利用率。 本次设计车位摄像机采用三车位识别技术,一台设备可同时拍摄识别三个车位,安装于三个车位的中间车位的中心位置。同时根据车位场地实际情况,布置了若干一、二车位摄像机。为保证识别的准确率,摄像机必须安装于水平桥架上。同时在停车场内各交汇处布置引导单元屏,经过与车位摄像机的联动,能够在引导单元屏上显示相应的空余车位数量,也能够由软件控制显示区域余位数。同时,预留微信公众号查询车位功能,可推送车辆在停车场具体的位置。 安装施工工艺切割并制作地感线圈 车辆检测器的地感线圈是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零件,它的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地感线圈的制作是工程安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制作地感线圈前要考虑以下几点: 1、周围50 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2 、周围1 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的供电线路。 3、制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 2 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切割地感线圈槽按照图纸在路面上规画好地感线圈尺寸的线条,用

地感线圈埋设要求与方法

地感线圈的技术要求与施工方法 线圈可在车道施工中预埋,也可用切割机后期施工。 线圈连至探测控制器连线须螺旋双绞(>20绞/m)。 具体尺寸如与图纸有冲突以施工图纸为准。 线圈用RV1、5mm2电缆。 1、线圈尺寸及圈数 车辆检测器允许对线圈的形状与尺寸进行灵活调整,实际中一般线圈周长最大可达30米,最小可为3米。 线圈的长度取决于车道的宽度(见上图)。线圈距车道的边沿方至少保持300mm距离。 当线圈周长超过10米时通常绕两圈,当线圈周长在6-10米之间时,通常绕三圈,而当线圈周长小于6米时,线圈应绕四圈。

2、线圈间距 当两个线圈相距较近,并且就是接在不同的车辆检测器上时,它们的平行的两边间距应至少大于2米,当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时,这一间距可减到1米。 当多个线圈接到同一台多通道车辆检测器时,可以避免它们之间的串扰,这一特性可用于方向判断逻辑功能。当用于这种功能时,两线圈间允许的最大间距为1米,以保证车辆在行驶方向上可以同时跨在两个线圈上。 3、线圈电感范围 一般对于单圈线圈,圆周长上的电感每米1、5uH,3圈线圈就是每米9、3uH。 双绞的馈线,每米电感为0、6uH。 4、允许的馈线长度 值得注意的就是,长的馈线可能会降低检测器的灵敏度,因此应尽可能减小馈线长度。两根馈线应该双绞在一起,以减小馈线间的辐射干扰,同时可能的话,推荐使用屏蔽电缆作馈线。馈线总长度一般不应大于350米。(理论值) 为了提高灵敏度,应保证线圈的电感量大于馈线的电感,因此对于小线圈长馈线情况,应增加线圈的圈数,线圈电感与馈线电感之比最少应为4 :1。 5、金属与增强材料的影响 在线圈附近,含铁量高的金属会严重影响线圈灵敏度,像下水道井盖或类似的物体等,地应避开面上可见的物体,线圈与这些物体间应留1米的空间。而埋入地下的钢筋等增强材料并不明显,但有可能对线圈灵敏度造成影响。

地感线圈安装规范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1)要求须知1.线圈材料:标准Φ0.75mm 耐高温镀锡线。 2.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 的供电线路。 4.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5.标准3米宽马路,地感线圈的尺寸为2米长80-100CM 米宽,角上做45°、20厘米长的切角。 6.线圈与马路边的距离在30-50厘米左右,线圈为垂直叠加绕4-6圈,总长度在30-40m。 7.埋设线槽切割参数:宽度3-5mm、深度40-50mm,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8.线圈应与道闸或控制机处于同一平衡位置。 9. 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5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10.在进行线圈布线时一定要把线槽里的小石子清理干净,以免后期车辆来回压过导致 线圈断了或是破皮造成地感工作不正常。 ①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0.8-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斜角避免导线过度弯折 进入道闸机里的导线必须双绞 道闸里车辆检测器或是票箱里的车辆检测 感应宽度 感应长度 长度30-50CM

②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③“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⑶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下表: 线圈周长线圈匝数 3米以下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电感值在100uH-200uH之 间即可 3—6米5-6匝 6—10米4-5匝 10--25米3匝 25米以上2匝

停车场安装地感线圈时的八大注意点

停车场安装地感线圈时的八大注意点 现如今,停车问题在各大城市都是头号难题,很多城市停车场加多了停车位的建设,但在车辆进出停车场时还存在缓慢的现象。虽然现在主流的是用车牌识别技术来自动控制出入口的道闸系统,但有些地方在出入口及停车位处还得安装地感线圈的,车辆在第一时间没能快速出入停车场,这很大原因是地感安装出现问题,因此,停车管理员在安装地感线圈时需要注意几点: 一、线圈串扰 当两个感应线圈靠得很近,两个线圈的磁场迭加在一起,相互造成干扰。这种现象就是串扰。串扰会导致错误的检测结果和环路检测器的死锁。在相邻的但属于不同感应器的线圈间,要消除串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选择不同的工作频率。两个线圈靠得越近,它们的工作频率就应该差得越大。 2、将相邻的线圈匝数不一样,间距加大。必须保证探测线圈之间的间距大于1米左右; 3、对线圈引出导线进行良好的屏蔽,屏蔽线必须在探测器端接地。线圈电缆和接头最好采用多股铜导线。在电缆和接头之间最好不要有接线处。如果必须有接线端,也要保证连接可靠,用烙铁将它们焊接起来,并且放置于防水处。 二、线圈材料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电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

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线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至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 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最好采用以上铁氟龙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高温镀银铜软导线或国标截面积不小于平方毫米多股双层防水铜线。 三、线圈安装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常用的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线圈宽度推荐为1米以上。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倾斜边长要跟据实际工程来订长短。最少要保证1M以上。建议最好采用所有线圈形状都做成倾斜45°。施工前最好和厂家多多沟通。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四、线圈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 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 五、输出引线

地感线圈埋设知识

地感线圈埋设知识 目前,高速公路检测交通流状态用得最多的传感器件是环形线圈,它由专用电缆绕几匝及其馈线构成,它通过一个变压器接到被恒流源支持的调谐回路,有源环形线圈构成LC调谐回路的电感部分,并要线圈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场。当含有乌铁金属的车体进入线圈磁场范围,车辆铁构件内产生自成闭合回路的感应电涡流;此涡流又产生与原有磁场方向相反的新磁场,导致线圈的总电感变小,引起调谐频率偏离原有数值;偏离的频率被送到相位比较器,与压控振荡器频率相比较,确认其偏离值,从而发出车辆通过或存在的信号。 埋在路面下的有源环形线圈产生的电磁场有一定的作用范围,路面上部有效高度称为检测场高。场高决定开线圈的几何尺寸和匝数,约等开方形线圈边长的一半;车辆底盘高度大于场高,将无法获得车辆整体通过的有效输出,小尺寸环形线圈只能得到与单个轮轴相对应的输出信号。因此,线圈的几何尺寸应由被检车辆底盘高度决定。 环形线圈由多芯低阻抗软铜线的电缆绕成,单芯铜线直径约0.5mm,导电总截面积约为1.5mm2 (如7芯铜线),外包聚丙烯或交键聚乙烯(XH-HW)作为绝缘层,绝缘层的平均厚度约0.8~1.0mm;电缆外径不大于4mm,介电常数不超过2.3,其性能指标应满足超低压(32VA以下)电缆的要求。一般将电缆绕四匝成为线圈,线圈的边长和形状(正方、长方或其它)根据需要而定,主车道的线圈大部为2m×2m的正方形;线圈加锁线后的电感量为20~2500uH(随频率而定),并在此范围内连续自动作漂移补偿,用50Hz电源检测,线圈本身约100~150uH,加馈线后约为200~250uH;馈线长度应<500m,最好控制在150m以内,线圈与馈线串联电阻应小于10Ω。在收费车道和入口匝道,线圈可以采用菱形、长方形和其它特种形状,以适应不同的检测需要。 线圈埋设的环境温度应为:-40℃~+80℃,电源为:220V AC±20%,50Hz±4%;功率消耗≤5W。线圈埋设点应避开铁磁体。安装时,在路面切一深约40~50mm、宽约6~8mm的矩形槽,槽底平直无金属屑,槽内干燥清洁。当线圈臵于钢筋混凝土上时,线圈距钢筋至少为50mm。放入线圈后,将馈线穿过承重管,引到路肩外侧监控机箱内与检测单元相接。槽口用胶化沥青或环氧树脂料密封,防止雨水渗入,如果槽口密封不好、槽内积水、线圈受潮将产生误报或丧失功能。馈线最好与线圈采用同规格电缆,成对拧在一起,每米缠绕16圈以止,并应进行屏蔽。埋设后的环形线圈加馈线的对地绝缘电阻>10MΩ(DC500V)。为精确测量车速,沿车道主轴,连续布设两个线圈,线圈间距约为2~4m,相邻车道的环形线圈,距离应大于1m。 环形线圈作为传感器需和上图所示部件及监测和通信单元等其它器件组合成检测器,才能对车辆检测。线圈外的其它器件均组装在监测和通信模块上,安装在路侧的现场监控机箱内。监测单元由微处理器和存贮器等组成,能按不同采样周期对所采集的数据作预处理,并具备将处理结果存贮3-7天的容量,最后由通信单元将检测数据传输给监控计算机。 环形线圈检测器的频率、灵敏度和信号存在时间应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调整。相邻线圈的工作频率应该不同,以防止相互干扰;检测器上的频率可调档级一般有4~6级,可保证相邻线圈具有不同的工作频率。灵敏度一般从0.02%~1.30%可调,车辆大小不同,检测要求的灵敏度就不一样,如自行车和摩托车要求检测灵敏度高。检测器一般有4~7档灵敏度可供选用,应该注意的是过高的灵敏度使邻近线圈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也加大。当环形线圈用来控制收费车道的开闭时,需对继电器的开闭时间(存在时间)进行调整。 切割并制作地感线圈 车辆检测器的地感线圈是停车场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零件,它的工作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效果,因此地感线圈的制作是工程安装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环节。制作地感线圈前要考虑以下几点....

地感线圈的施工方法

地感线圈的施工方法 A、感应线圈的埋入方法 缠绕形状: 感应线圈的两条导线引出时,必须互相缠绕在一起。每米至少20次缠扭。 感应线圈之引出线段不能超过500CM,并尽可能的短。越长,则灵敏度越低。 2,或AWG16~20。外皮要有特殊防感应线圈的铜导线截面积一般为1.0—1.5 mm 水层,与耐磨、耐高温的特性。 地下之排列形状:

感应线圈的导线被封埋在地下时: 填封密封物之后的导线不可以再能自由晃动。 不可以在湿地上施工,也要排除湿气后再封胶。 切槽内不可以有空隙,避免渗水接触导线,降低绝缘阻抗。 在水泥地里,感应线圈应在混泥土钢筋之上方,距离至少3公分以上。 B、应线圈的埋设计划与作业 Step 1: 首先察看现场地形、地面材质、车辆动向、被侦测的车辆种类、被侦测的目的、现场是否积水,以及确定业主真正的需求。 Step 2: 再依车道宽度、车道限制措施、地下钢筋的干扰、路面铺设的材质、旁边铁门的干扰、感应侦测器型号等,来决定感应线圈的位置、面积、线材、适当的圈数、与引线出孔箱的位置、出孔箱的尺寸(至少为感应侦测器体积的3 倍大)。 Step 3: 开挖感应线圈的槽孔,至少为线圈外线径之3倍宽。若加埋线槽支架,则需更宽。检查地下钢筋的状况(水泥地面),决定埋线之深浅,或再加减圈数。 Step 4: 在车道路面干燥的情况下才可埋线、填充密封物。 Step 5: 埋线前,要预留引线长度。埋线时,每一环线要上下紧贴。在环线之角落开始两条引线出去时,即要互相缠绕埋入引线槽孔内。 Step 6: 封胶时,要充满槽孔内,确保导线不会晃动。同时导线与槽壁以胶隔离,使水不会渗入接触导线。封胶至引线出孔箱的位置为止,并与地面齐平。 Step 7: 以感应线圈测量仪器检查电感量与绝缘阻抗。若符合规范,待胶干后,即完成感应线圈之埋设作业。若不合适,需重新处理。 地感线圈安装图 线圈总长度应在24米左右,地感线应用横截面大于等于0.25平方毫米的耐高温绝缘线;用切地机在坚硬水泥地面切槽,深度为 5-7cm左右,宽以切刻片厚度为准一般为5mm;然后将线一圈一圈放入槽中,再用水泥将槽封固,注意线圈不可浮出地面,在放入线圈时注意不要把线的绝缘层破坏,以免造成漏电或

停车场系统介绍

停车场系统介绍 1、停车场系统简介 a.停车场系统的架构: 本次停车场供***大厦内部人员和外部临时车辆停车使用。本次系统集感应式IC卡读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对停车场内的车辆进行全自动化管理包括车辆出入控制、图像显示、车型校对、时间计算、费用收取及核查、自动取卡等系列科学、有效的操作。 停车场系统内部车辆是利用IC读卡来实现控制和管理,采用HUGE专用停车场控制系统来控制停车场系统的栏杆机。而外部车辆是通过IC自动吐卡机发卡采取临时收费的方式进行设计。 b.栏杆机说明: 栏杆机部分选用上海皓钧公司的HG-D08电动栏杆机,该款设备性能稳定,发生突发事件时,会自动起杆,防止车辆被损。停电时同时具有手动钥匙可将栏杆与电机脱离变为手动,能够充分保障系统工作的稳定性。同时该机还具有三种防砸车保护功能,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 2、停车场系统的期望 车流量大,对停车场管理和利用率都很重视,建设一套新的现代化停车场管理系统,即能提高该大厦的管理档次,又能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替代人工管理,有效的控制管理上的漏洞(即不收费或收费人员的贪污等现象),更好的服务于业主。 3、停车场系统的功能 ?为了对出入车辆实施快捷、有效的管理,本方案在车库出口设有停车场收费管理 系统。 ?在停车场的出入口安装栏杆机、读卡器。放行的原则是核对持卡人的信息,只有 条件相符时,才允许出入;

?对于停车场系统可以满足一车一卡及一车多卡的需求; ?当固定客户车辆驶入停车场入口时,将感应卡在读卡器的感应范围内读卡,读卡 器将读出信息传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判别有效后,通知栏杆机抬杆放行。出场时,驾驶员在出口处读卡器读卡后放行; ?当车辆通过栏杆机下的环路感应器时,环路感应器的保护信号可防止挡杆的误操 作对车辆的意外损毁。当车辆顺利通过后,用于复位的环路感应器可通知栏杆机复位防止后面的车辆尾随跟进; ?当临时车辆进入停车场时,车辆压在前圈地感线圈,驾驶员距离出卡机处按键取 卡,驾驶员拿到感应卡并在读卡器感应距离内读卡,栏杆机接收到信息自动抬杆,允许车辆进库,驾驶员将车停入停车场,驾驶员保管好该卡。 ?出场时,驾驶员将车辆停在车库出口栏杆前,将感应卡与读卡器读卡,收费计算 机电子金额显示屏会自动显示应缴费用及该车辆停留时间,当驾驶员把应缴费用和感应卡一并交与收费人员后,收费人员手动按钮栏杆机抬杆放行,车辆驶出地下车库。 ?停车场计费方式可由管理人员通过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设置(可根据用户需求定 制收费标准)。如:从早6点至晚22点,每1小时收费2元;从晚22点至次日早6点,每小时收费1元等; ?停车场控制器与管理中心采用485连接,完成系统设置、数据收集、实时监控等 工作; ?停车场系统具有发放临时卡收费功能,并对临时车辆设置合理权限和功能; ?根据停车场所用户类型系统将用户分为固定用户和临时用户。固定用户采取每次 进出场时只需读感应卡即可。临时用户出场时根据本次停车时间及当前费率缴费一次。 ?所有用户使用近距离感应卡(5-10CM)。 ?系统采用分级管理,对收款员进行全面管理。 ?收款员当次结帐功能。 ?收款员的日志管理,如登录,退出系统,手动抬杆,取消交易,手工票,补票等 均有详细记录。 ?管理人员通过收费日报,收费月报了解收费情况及收款员各种操作细节。

最详细的地感线圈的制作方法

地感线圈的制作 1、线圈材料 采用标准Φ0.75mm耐高温镀锡线。 2、线圈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约1米)。 3、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 一般可参照下表: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

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4、制作方案: (1)、确定埋设位置:根据现场情况(路面宽度、人车分流、有无其它线圈及地面有无高压线缆、钢筋网等)确定线圈埋设位置和引线走向。 (2)、确定线圈规格:根据地面条件、有无其它线圈(两个临近线圈的匝数须错开)及通行车辆类型等来确定线圈形状、长宽、匝数等规格。 (3)、确定固化物:根据地面类型及作业条件选择固化物。①、泥加107胶水或水泥②、沥青③、环氧树脂 5、埋设方法 (1)、切槽: 按照方案划完线圈及引线后,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线槽,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 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金属屑及粗大尖锐沙砾、无水及其它液体渗入。 (2)、绕制线圈: 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留出足够长的导线以便连接到车辆检测器且保证中间没有接头,将线圈绕好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每米绞合20次),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完成后,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注意:地感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的长度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一般不应超过5米),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必会引起串扰,使地感线圈电感值变的不稳定致使地感出错。 (3)、埋设: 线圈绕制完成后,为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或撒一层细沙。最后用沥青、水泥或环氧树脂将切槽密封。 6、注意事项:

地感线圈安装规范

地感线圈安装规范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地感线圈施工规范 (1)要求须知 1. 线圈材料:标准Φ耐高温镀锡线。 2. 周围50公分范围内不能有大量的金属,如井盖、雨水沟盖板等。 3. 周围1米范围内不能有超过220V 的供电线路。 4. 作多个线圈时,线圈与线圈之间的距离要大于2米,否则会互相干扰。 5. 标准3米宽马路,地感线圈的尺寸为2米长80-100CM 米宽,角上做45°、20厘米长的切角。 6. 线圈与马路边的距离在30-50厘米左右,线圈为垂直叠加绕4-6圈,总长度在30-40m 。 7. 埋设线槽切割参数:宽度3-5mm 、深度40-50mm ,深度和宽度要均匀一致,应尽量避免忽深忽浅、忽宽忽窄的情况。 8. 线圈应与道闸或控制机处于同一平衡位置。 9. 线圈引出的两根线应该双绞,密度为每米不少于50结,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起干扰。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10.在进行线圈布线时一定要把线槽里的小石子清理干净,以免后期车辆来回压过导致线圈断了或是破皮造成地感工作不正常。 ①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②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③“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⑶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 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⑷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扰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⑸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电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在线圈埋好以后,为了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最后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这是布完地感线的效果图

停车场系统埋地感线圈注意事项(精)

停车场系统埋地感线圈注意事项 作者:时间:2008-04-07 注意一:线圈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距窄0.3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 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注意二、线圈材料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采用1.0mm以上铁氟龙高温多股软导线。 注意三、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下表: 线圈周长线圈匝数 3米以下根据实际情况,保证电感值在100uH-200uH之间即可

3—6米 5-6匝 6—10米 4-5匝 10--25米 3匝 25米以上 2匝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注意四、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拢,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注意五、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并确保线圈的电感值在在100uH—300uH之间。否则,应对线圈的匝数进行调整。 在线圈埋好以后,为了加强保护,可在线圈上绕一圈尼龙绳。最后用沥青或软性树脂将切槽封上。

地感线圈测速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及其系统校验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流、车流、物流与日俱增,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因此,交通流量控制和车辆速度限制已经成为交通监管实时监测系统的重要内容,交通流量控制和车辆速度限制需要实时检测车速,实时检测车速的计量校准和量值溯源需要建立车速实时监测计量溯源校准标准。目前,只能交通系统中对车辆进行测速的方法主要有地感线圈测速、激光测速、雷达测速、视频测速等,由于地感线圈测速应用简单、成本低、检测准确度高等优点,使地感线圈检测是车辆速度检测的首选方式,也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车辆检测方式。但长期以来对于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检定校准没有一个检定校准的方法,使地感线圈测速系统的准确性受到质疑。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切实可行的检定校准方法,研制一种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校准系统,制定计量检定规程,以提高公路交通执法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基于此目的,本文提出一种通用的地感线圈检定校准方法,对交通警察的地感线圈测速器进行检定校准,保证地感线圈测速装置的准确、可靠,确保交通警察在交通执法中的公平、公正。 关键字:汽车测速地感线圈检定校准 2.地感线圈测速原理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车辆检测器,它的传感器是一个埋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它通过一个变压器接到被恒流源支持的调谐回路中。有源环形线圈构成LC调谐回路的电感部分,环形线圈和电容组成一个振荡电路,并在线圈周围的空间产生电磁场。车辆(金属物体)经过埋设在路面的环形线圈时,将导致环形线圈的磁通量变大,线圈的电感值减小。电感值的减小,使得车辆检测器的L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增高。经实际测试,当微型面包车和轿车处于线圈上方时电感量将减少2%~3%左右;卡车处于上方时,电感量的变化约是前者的一半左右,频率变化的相对量基本上是电感量变化量的一半。车速检测器将精确检测LC振荡电路的频率变化数据实时传输到计算机中,经过进一步的处理后,可以输出不同的数据以满足不同的检测需要,其系统结构原理如图1所示 地感线圈测速系统一般包括2个或3个线圈(如图2所示,本文以3个线圈为例进行介绍),线圈之间的的距离分为为S1,S2,S3。当汽车到达第一个线圈时,车辆检测器检测到一个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保持高电平状态知道汽车全部通过这个线圈。同样,当检测器检测到汽车通过第二个和第三个线圈的脉冲信号。根据三个脉冲信号求出汽车通过两个线圈的时间间隔△T1,△T2, △T3(如图3所示),由速度公式V=S/△T 求出汽车的三个不同速度值,在由这三个不同的速度值算出平均速度。 2地感线圈测速器校准方法 地感线圈测速器检定校准有两种方法,分别为实车测试法和信号模拟测试法。一直 以来测速器生产厂家和测速器检定校准主管部门都是采用实车测试法,再精确一点就是引入其他测速方法(例如:激光测速、视频测速、雷达测速)得到汽车速度,将两者所采集数据对比来校准地感线圈测速器。 3线圈测速器校准仪原理 由模拟信号进行校准的关键技术是干扰信号的质量,获得高质量的干扰信号是本文最主要的问题。新型地感线圈测速器校准仪信号是在地感线圈测速器电路中附加受控变化的电感

标准停车场地感线圈安装工艺

标准停车场地感线圈安装工艺 一、切槽规范 1、用于水泥及沥青地面的做法:道闸的地感线圈大小尺寸为1.0m×2.0m,其形状有矩形和平行边形,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为矩形(注意:在四角处一定要导角,以防伤线),如车道宽大于4,就采用平行四边形(其形状见附图)。切槽的深度为4~6CM,宽度为0.5CM,位置于闸杆的正下方,槽内不得有杂物。 2、果需要铺设地感线圈的路面是方砖、地砖等,一定要求甲方在地砖下面做一个圈梁,把地感线圈做在圈梁内。 二、布线规范 用BV1.0单芯铜线50M,环绕槽内,四角用绝缘纸包角,杜绝划伤外皮,一层一层顺绕5圈,出头处线双绞布于道闸内,出口处套好绝缘管套,测试线圈对地电阻不得小于10MΩ。 三、封槽规范 以上工作完成之后,便可封槽胶,其胶的材料为环氧树脂,乙二胺,配方比例为10:0.8,一般用量为1.5公斤左右,搅拌均匀,注进槽内,灌透所有缝隙,刚好平地面为准。 四、检测 整个工作完成之后,仔细检查看是否符合要求,待胶干透后再接上控制器进行调试。 停车场地感线圈埋设需知 一、线圈材料 在理想状况下(不考虑一切环境因素的影响),地感线圈的埋设只考虑面积的大小(或周长)和匝数,可以不考虑导线的 IC智能卡材质。但在实际工程中,必须考虑导线的机械强度和高低温抗老化问题,在某些环境恶劣的地方还接触式IC卡必须考虑耐酸碱腐蚀问题。 由于导线一旦老化或抗拉伸强度不够导致导线破损,则检测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建议采用1.0mm以上铁氟龙高非接触式IC卡温多股软导线。 二、线圈形状

1、矩形安装 通常探测线圈应感应IC卡该是长方形。两条长边与金属物运动方向垂直,彼此间距推荐为1米。长边的长度取决于道路的宽度,通常两端比道路间 ID卡距窄0.3米至1米。 2、倾斜45°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检测自行车或摩托车EM格式ID卡时,可以考虑线圈与行车方向倾斜45°安装。 3、“8”字形安装 在某些情况下,路面较宽(超过六米)TK4001ID厚(薄)卡而车辆的底盘又太高时,可以采用此种安装形式以分散检测点,提高灵敏度。这种安装形式也可用于滑动门的检测,但线圈必须靠近滑动门。 三、线圈的匝数 为了使检测器工作在最佳状下,线圈的电TK4100ISO薄卡感量应保持在100uH-300uH之间。在线圈电感不变的情况下,线圈的匝数与周长有着重要关系。周长越小,匝数就越多。一般可参照 MF1(mifare one)薄卡下表: 由于道路下可能埋设TEMIC卡有各种电缆管线、钢筋、下水道盖等金属物质,这些都会对线圈的实际电感值产生很大影响,所以上表数据仅供用户参考。在实际施工时用户应使用电感测感应卡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值来确定施工的实际匝数,只要保证线圈的最终电感值在合理的工射频卡作范围之内(如在100uH—300uH之间)。 四、输出引线 在绕制线圈时,要留出足够长异形卡度的导线以便连接到环路感应器,又能保证中间没有接头。绕好线圈电缆以后,必须将引出电缆做成紧密双绞的形式,要求最少1米绞合20次。否则,未双绞的输出引线将会引入干拢,使线圈电感值变得不智能卡稳定。输出引线长度一般不应超过5米。由于探测线圈的灵敏度随引线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所以引线电缆的长度要尽可能短。 五、埋设方法 线圈埋设首先要用切路机在路磁卡面上切出槽来。在四个角上进行45度倒角,防止尖角破坏线圈电缆。切槽宽度一般为4到8毫米,深度30到50毫米。同时还要为线圈引线切一条通到路边的槽。但要注意:切槽内必须清洁无水或其它液体渗入。绕线圈时必须将线圈拉直,仿伪卡但不要绷得太紧并紧贴槽底。将线圈绕好后,将双绞好的输出引线通过引出线槽引出。 在线圈的绕制过程中,应使用电收费储值卡感测试仪实际测试地感线圈的电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