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医疗污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医院

医疗废水处理工程(--m3/日)方案及设计

(送审稿)

方案编制:**环境污染防治中心

设计单位:**环境污染防治中心

建设单位:***医院

编制时间:二O一二年**月

目录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1.2方案由来

1.3医院性质

1.4建设内容及规模

2.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原则

2.3 设计范围

3.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3.1水质特征

3.2工程规模测算

3.3工程规模

3.4工程原水及排放水质

4.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4.1工艺流程确定原则

4.2医院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

4.3 工艺选择原则

4.4废水处理工艺比选

4.4.1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要求

4.4.2 生物处理工艺比选

(1)常规活性污泥法(2)SBR法(3)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4)接触氧化法处理技术(A/O工艺)

4.5 医疗污水消毒方法比选

5.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及各单元

5.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5.2工艺设计单元说明

5.2.1预处理系统

(1)化粪池(2)格栅(3)调节池

5.2.2 污水生化处理及消毒系统

(1)厌氧池(A池)(2)生物氧化接触池(O池)

(3)沉淀池(4)定量消毒接触池

5.2.3 污泥处理系统

5.3 污水处理工艺特点

6. 结构设计

6.1 工程地质条件

6.2 建筑材料及施工要求

6.3 结构设计方案

7. 人员编制

8. 电气控制

8.1 电器控制方式

8.2 保护方式

8.3 动力配电

9. 各构筑物结构形式

9.1 化粪池

9.2 格栅池

9.3调节池

9.4 厌氧池

9.5 生物接触氧化池

9.6 沉淀池

9.7 消毒池

9.8 污泥浓缩池

10.废水处理站建设费用概算10.1土建概算

10.2设备材料费用概算

10.3工程总费用概算

11、运行费用分析

11.1电耗

11.2人员管理费用

11.3总运行成本

12、主要构筑物

13、质量服务承诺/结语

13.1服务承诺

13.2结语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20m3/日)方案及设计

一、工程概况:

1.1 项目名称:****医院医疗废水处理站

1.2 方案由来:****医院是经**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成立的集医疗、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小型综合医院,股份制,总投资约1000万元,注册资金300万元。地处**县,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医疗设施比较齐全,该医院聘请国内著名医疗专家坐诊,并与多家医护单位建立协作实习基地,及时把握现代医学发展脉搏,实行“一医一患一诊室”私密问诊服务,贴心保护患者隐私,免除了患者朋友的后顾之忧。

为保护**水环境,不污染周边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该医院决定建立一套符合现阶段环保治理要求的污水处理系统,根据该医院方要求,污水处理的工艺技术、操作控制、运行管理须达到当今先进水平,并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也具有先进性。按照以上要求,**环境污染防治中心针对该医院污水处理的可行性,编制此设计方案。

1.3 医院性质: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1.4 建设内容及规模:

(1)床位:住院床位总数30张。

(2)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设肛肠科、普通外科、泌尿科、肝胆外科、骨科、胸外科、脑外科、妇科、五官科、重症监护室、麻醉科、急诊科、预防保健科、内科;医技科室、设药剂室、体检室、B超室、手术室、病理科、消毒供应室、病案室、营养室。

(3)人员配备

(4)项目单位规模:住院楼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5平方米;门诊面积140平方米,20m3/d医疗废

水处理站一座。

二.设计依据、原则及范围

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县人民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关于本项目的相关文件:

(2)受业主委托,我公司根据****医院提供的废水水质、排水水量预测及环境影响评价等文件等基础资料的特点以及我公司的相关技术专利,提出了本设计方案,供业主、当地环保部门领导及专家审查、选择。

(3)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发[2003]197号)

(4)《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6)《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J9-87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

(8)《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68-884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10)《给排水设计手册》及有关设计规范

(1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2

(12)《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50062-92(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修定 GBJ14-87

(15)《医院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1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7)《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HZB1-1999

(18)《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86-97

(19)《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88);

(2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21)《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84)

(22)《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J25.1-89)

2.2 设计原则

(1) 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规、规范及标准。

(2) 采用高效节能、先进稳妥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基建投资和日常运行费用,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3) 选择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运行管理方便、维修简便的排水专用设备。

(4) 采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5) 妥善处理、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污泥,避免二次污染。

(6) 适当考虑污水处理站周边的发展现状,在设计上留有余地。

(7) 在方案制定时,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切合实际,降低费用。

(8)排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均为医疗废水和该院生活污水,其它废水不得混入,营运产生污水的卫生及环保生化指标须经达标处理后须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表2标准后方可排放。

(9)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废气、污泥排放的控制和管理,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废气和污泥的污染物控制项目及其排放限值、处理工艺与消毒要求必须达到相关技术规范等。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适应性、应急性,可以满足水质与水量变化,应考虑突发事故状态下各种应急举措。(10)采用国内目前较为先进的、成熟的消毒工艺及好氧接触氧化处理工艺,确保水质达到GB18466-2005表2标准。该工艺具有广普性、可靠性、成熟性,符合国内及当地实际情况,并尽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达到实用性与先进性兼顾,以实用节约达标排放为目的。

(11)所选用的设备性能可靠、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管理维修方便、自动化程度高,处理系统运行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

(12)污水处理设施为地埋式,地表面可作绿化区域,排除安全隐患,并占地紧凑,布局合理。

(13)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污泥排入污泥池经消毒后按危险废物处理和处置。

(14)污水处理系统考虑降噪防臭措施,防止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3 设计范围

本工程方案设计涉及的工程范围:地埋式医疗废水处理池及设备(或一体化设备);设备基础;附属构筑物;系统内电气控制、连接管路及配套生产设备、系统外的废水引入、给水入口、供电入口、出水水质监测采样设施,本工程现场设计范围为污水处理站进、出水3米范围内的管网。

施工期间的三通一平等业务由业主协商解决。

三.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3.1水质特征

医院污水的原水水质不同于生活污水,其成分更非常复杂,含有多种药物比如:消毒剂,来自化验、检验、手术各科室的重金属、有机试剂等;还含有多种病菌病毒以及寄生虫卵。它们在环境中具有一定的适应力,有的甚至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若未经处理即排入水体或用于灌溉,将会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民身体健康。医院污水特点还体现在综合污水BOD5/CODcr高,约为0.50,可生化性较强,溶解性CODcr占有很大比例,****医院排放污水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废水水质和水量的波动很大,因此必须考虑设置足够容量的调节池,以避免水质、水量波动而产生紊动的冲击负荷,影响后续处理工艺的处理效果。

3.2工程规模测算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该医床位为20张,内设预防保健、内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等共建筑面积1000㎡,由于产生的废水无精确的测量数据,故本工程设计污水水量和水质参考相关规范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中的项目用水估算如下:日耗水量:(1)病床 350L/床·d

(2)门诊15L/平方·d

(3)医务人员 180L/床·d

污染物指标:

BOD5:60g /床·d

COD:100~150g /床·d,取150g /床·d

悬浮物SS:50~100g /床·d,取50g /床·d

3.3工程规模

根据原水水量、有关设计规范和我司的多年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经验,结合**地域特点,我们设计本工程平均污水量为400L/床.d,kd =2.5,系统安全系数k选取1.5,同时根据业主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测算:****医院日产生医疗废水量约为20m3/d,故设计****医院医疗废水处理站每天处理能力约为20m3。即:Q设=20 m3/d设计小时处理量Q设=4.2m3/h,本方案按强化一级处理,准二级处理。其排放标准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规定处理排放标准。根据以上标准设计该污水处理设施。

3.4工程原水及排放水质

由于业主没有提供原水水质,综合参照同行业数据及设计规范,

排放水质

出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表2 综合医疗机构和其他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中的规定处理标准

四.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4.1 工艺流程确定原则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是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关键。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站的处理效果、排水水质、运转稳定性、投资、运转成本和管理操作水平等。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1)遵守国家对环境保护、医院污水、生活污水治理而制定的法规、

标准及规范,服从医院的总体规划,执行各种相关的标准和规

定。

(2)因地制宜地选用污水处理工艺,做到技术先进、实用、安全可

靠、处理效果稳定,经处理后水质达标,并减少占地面积。(3)适当地考虑自动化操作,以简化操作管理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

度,并易于维护保养;节约能源,最大限度降低运行费用,工

程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见效快。

4.2 医院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

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医院分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含小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及门诊)。

医院污水处理后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

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

根据****医院提供的该院医疗废水水质和水量情况及县环保部门的要求,医疗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应当依照如下思路:

(1)总体思路采用较成熟可靠的A/O消毒法为主的处理工艺;

(2)医疗废水汇集进行脱毒预处理后再进入化粪池,卫生间排放污水则直接进入化粪池;然后再汇集到调节池;接着将污水通过生化处理+消毒、脱氯处理后达标排放。

(3)工艺流程简单,工程造价经济合理,便于管理。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简易生化处理、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4.3工艺选择原则

(1)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2)处理站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

理。

(3)处理站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

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

效果。

(4)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

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

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故****医院采用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力争实行二级处理,出水经城市下水道进入污水收集干管。

4.4 废水处理工艺比选

4.3.1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要求

平均进水水质表4.1

预处理标准表4.2

出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预处理标准。处理工艺:采用“接触氧化+沉淀+消毒”方法。

排放标准表4.3

项目污水水质mg/L

BOD520

CODcr60

SS20

PH6-9

粪大肠菌群数/(MPN/L)500

该医院出水执行《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综合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排放标准。

处理工艺采用“一级接触氧化+一级沉淀+二级接触氧化+二级沉淀+消毒”的处理方法。

处理后污水水质指标

处理后的医疗废水应满足《医疗机构水污染特排放》(GB18466-2005)表2的排放限值。

表4.4污水排标准

废水来源PH

SS

(mg/L)

COD

(mg/L)

BOD5

(mg/L)

粪大肠菌群数

氨氮

(mg/L)

医疗废水6~9≤20≤60≤20≤500个

L

≤15

根据以上分析,针对该院医疗废水特性,及考虑到地方政策要求,拟采用以下工艺中的一种或多种结合:

4.3.2 生物处理工艺比选

医疗废水处理站一般采用以下几种生物处理方法:

(1)常规活性污泥法工艺介绍

常规活性污泥法在大型污处理中使用广泛,但由于常规污泥负荷低,易产生污膨胀,不易控制管理,故近年来在污水处理站中的使用越来越少。

(2)SBR法工艺介绍

SBR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特别是在较先进的活性污泥处理工艺中集曝气、沉淀池为一体,连续进水,间歇曝气,停气时污水沉淀撇除上清液,成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SBR不设沉淀池,无污泥回流设备,但SBR法不间歇运行,需要多个处理单元,进水和曝气相互切换,造成控制较为复杂,为了保证溢流率,SBR法对滗水器设备要求高,制作时必须精益求精,否则极易造成最终出水水质不能达标。国内目前还没有质量较好的滗水设备,进口设备采购麻烦,且价格昂贵,同时维修费用太高。SBR法池内污泥浓度由浓度仪测定以控制排除多余污泥,目前国内浓度仪质量不过关,造成污泥排放控制困难。

(3)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介绍

膜与生物处理工艺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迄今已逾30年了,MBR的商业应用也有20年的历史了。1969年,美国的Smith首次报道了美国Dorr-Oliver公司把活性污泥法和超滤工艺结合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该工艺最引人瞩目的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常规活性污泥二沉池,用膜分离技术作为处理单元中富集生物的手段,而不是采用常规的回流循环来增加曝气池中微生物的浓度。它是用一个外部循环的板框式组件来实现膜过滤的。在生活污水处理中,获得了极佳的处理效果,BOD<1mg/L,COD=20~30mg/L,系统处理能力为10~100m3/d。另一个早期的报道是Hardt等人,在1970年用一个10L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合成废水,流程中用一个死端超滤膜来实现泥水分离,其中的MLSS浓度高达30000mg/L,是常规好氧系统的23倍,膜通量7.5L·m-2/h,COD去除率为98%。Dorr-Oliver公司在60年代还开发了另外一种膜处理工艺MST (Membrane Sewage Treatment)。在该系统中,污水进入悬浮生长的生物膜反应器中,并通过超滤膜组件的抽吸作用连续出水。膜组件为板框式,进出口压力分别为345KN·m-2和172 KN·m-2,膜通量为16.9L·m-2/h。尽管这些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但由于当时膜技术发展相对落后,膜材料种类少,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限制了该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污水膜生物反应器仍然处于初级研究阶段。1970年美国的Dorr-Oliver公司和日本的Sanki-engineering 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使得该工艺首次进入日本市场。80年代以后,随着膜制造技术的发展、膜分离工艺的完善、膜清洗方法的改进

和污水厂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MBR开始在污水处理行业得到应用。1989年,日本政府联合许多大公司共同投资进行了为期6年的“90年代水复兴计划(Aqua Renaissance Programme’90)”科研项目,其目的是寻求满足长期水量需求,解决水污染问题和从污染物中获取能量。特别是开发一种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相结合来处理工业和城市污水,省能省地,出水水质好,适用于污水回用的工艺。今天,日本已经有数家公司提供成套产品,应用于家庭污水处理和回用以及废水中COD、NH3-N较高的工业领域。

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然后采用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该工艺使用的膜为中空丝膜,膜的孔径在0.4μm左右,能够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绝大多数的悬浮物,取得清澈的出水。为了使得膜能够连续长期稳定的使用,在中空丝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抖动,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氧作用,又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其样例如下:

1、膜的强度高:

由于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的是“熔融挤出、拉伸成型”的制膜方法,聚丙烯大分子规则取向,因而膜的强度高,在高强度曝气和定期的化学清洗过程中,膜不容易断裂。

2、膜的化学稳定性能好:

聚丙烯中空纤维膜生产过程中,没有投加任何添加剂和致孔剂等,因而化学稳定性能好,可以采用强酸或者强碱清洗。可以采用含氯消毒剂清洗,以清除膜表面的大量微生物污染。化学清洗后的流量回复性好。

中空丝膜是最适合于MBR技术应用的膜材料之一,主要基于以下性能特点:

MBR工艺的优点如下:

运行管理方便。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高污泥负荷的情况运行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使得泥不难于分离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出水不达标。而MBR工艺是用膜抽吸作用来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膨胀不会影响MBR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因此运行管理极为方便。

占地面积小。传统的活性污泥工艺的活性污泥浓度一般在3000~5000mg/l,而MBR工艺的活性污泥浓度一般在8000~12000mg/l,且不需生化沉淀池,故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其土建占地约为传统工艺的1/3。

处理水质稳定。中空丝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处理水质稳定。

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MBR系统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置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可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事件/缺陷。包括: (一)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 (二)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 (三)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 (四)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 (五)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六)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 (七)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 (八)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 (九)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一)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二)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损害。 (三)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的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四)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接收报告单位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包括纸质上报表和网络信息)统一上报至医务科,由医务科初步审核后及时转发相应职能部门进一步分析处理。其中: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二)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护理部; (三)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感染管理科; (四)药品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药剂科; (五)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转发设备科; (六)设施安全(不良)事件转发总务科; (七)服务安全(不良)转发人事科; (八)安全不良事件转发保卫科。 四、上报流程 (一)上报形式

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XX市XX区XX镇XX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设计方案 审定: 审核: 项目总负责: 参加人员: XXXX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20XX年X月

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 1.1.项目背景1 1.2.编制依据及范围1 1.3.设计原则2 1.4.村庄概况3 1.5.存在问题4 1.6.项目建设必要性5 1.7.项目建设场地概况6 第二章污水收集系统设计方案7 2.1.排水现状7 2.2.设计内容7 2.3.排水体制7 2.4.污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8 2.5.雨水管道设计方案8 2.6.污水管道设计方案9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艺选择13 3.1.污水量预测13 3.2.设计进、出水水质14 3.3.技术选择依据15 3.4.污水处理技术概述及比较15 3.5.工艺选择21

第四章建筑结构设计27 4.1. 结构设计27 4.2. 建筑材料和施工条件27 第五章主要构筑物及设备材料28 5.1.主要构筑物28 5.2.主要设备、材料29 第六章环境保护31 6.1.施工噪声的控制31 6.2.施工现场废物的处理31 6.3.倡导文明施工31 6.4.制定废弃物处置和运输计划31第七章工程投资概算32 7.1.工程概算32 7.2.编制内容32 7.3.编制依据32 7.4.概算编制原则32 7.5.工程项目投资概算33 第八章成本分析34 8.1.电耗34 8.2. 成本分析34 第九章工程效益35 9.1.环境效益35

9.2.经济效益35 9.3.社会效益35 第十章工程总承包施工方案37 10.1.工程建设及调试方案37 10.2.工程建设重点分析37 10.3.建设期管理组织结构概述38 10.4.项目管理组织机构38 10.5.建设期工程进度及工程质量的保证40 10.6.工艺调试方案40 10.7.时间安排40 10.8.运营管理方案41 第十一章结论42

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作者:————————————————————————————————日期:

目录 一、概述. 1 二、指导思想. 2 三、编制依据. 3 四、设计范围. 4 五、设计原则. 5 六、设计水量与水质. 6 七、处理工艺的选择. 8 八、处理方案各处理单元参数的确定. 14 九、动力配电及照明设计. 21 十、测量及控制仪表. 23 十一、总平面及公用工程. 24 十二、环境保护及安全卫生. 26 十三、编制定员和管理措施. 28 十四、工程管理. 29 十五、工程投资估算. 36 十六、污水处理运行费用的估算. 39 十七、承诺. 40 十八、方案说明. 41 十九、结论. 42 二十、售后服务. 43 一、概述 现已发展成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类医疗机构。现有床位1200张,属于大型医院。 近年来由于医院扩建,污水排放量增大,原有污水站处理能力严重不足,出水水质也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要求。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颁布与实施及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强化,环保局对医院污水达标排放要求加强,相关环境管理机构和人民医院有关部门均对人民医院污水处理提出了相应要求,拟对该污水站进行改扩建,提高处理能力,使污水达标排放。 为了使污水处理工程扩建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在确保达标排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投资和运行费用,我公司在调研、考察、现场勘探、试验的基础上,编制本设计方案。 由于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建设场地面积非常有限,本方案本着节约投资、尽可能利用原有设施的原则进行设计,使构筑物布局紧凑合理,并使污水经处理后最终达标排放。 二、指导思想 医院污水中通常含有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卵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在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污水中存活时间较长。当人们食用或接触被细菌、病毒、寄生虫卵或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水和蔬菜时,就会使人致病,甚至引起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历史上曾对医院污水危害的认识不够,医院污水未经处理任意排放,引起多起传染病流行事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巨大危害。 医院每日排放污水量的大小取决于许多因素,它与医院的规模、性质、医院设施情况、医疗内容、住院与门诊人数、地域、季节、人的生活习惯及管理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夏季耗水量较大,其他季节则要减少20%~30%。医院污水的排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不

污水处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项目名称: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 投标文件 投标文件容:技术标

目录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二、质量保证措施 三、施工总进度及保证措施 四、施工安全措施 五、文明施工措施 六、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 七、施工环保措施 八、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九、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十、与发包人、监理及设计单位、专业分包工程的配合

一、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1.工程概况 1.1.1.工程名称: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 1.1. 2.设计单位: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2.编制依据 a.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招标文件; b. 茅台酒股份2011年2000吨茅台王子酒制酒技改工程及配套设施项目—污水处理工程施工图; c.现行国家有关工程施工规、规程及技术标准; d.省有关政策和文件规定; e.现场踏勘情况; f.我单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g.我单位施工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 1.2.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1.2.1.人工挖孔桩施工 本工程采用人工挖孔端承灌注桩,采用中风化铁质粉砂岩作为地基持力层,f K=1200Kpa,地质情况复杂。 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作好现场排水措施,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要求,安排足够的劳动力与机械。 1.2.1.1.机具准备

提升机具:1T卷扬机配三木塔、橡胶吊桶。 挖孔工具:短柄铁锹、镐、锤、钎、风镐等。 混凝土浇注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小直径插入式振捣器、串筒等。 其它机具及设备:钢筋加工机具、支护模板、支撑架、36V低压变压器及外照明设施等。 1.2.1.2.施工准备 1.2.1.2.1.认真研究阅读地质勘察报告及施工图纸,正确掌握桩基设计要求。首先,应对挖孔作业的整体可行性做出正确判断,然后对挖孔作业可能会出现的诸如流砂、涌水、涌泥等现象,以及抽水可能引起的环境影响作一次经验性评估,并且针对性地制定有效的技术和安全防措施。 1.2.1.2.2.组织施工图纸会审,在开工前将问题进行消化。 1.2.1.2.3.测量放线与开孔测量放线按前面的放线方法进行,本工程的孔桩桩心与柱心重合,故大部分处于与轴线偏心的位置,在定位时,一定要查清上部柱的截面尺寸及偏心情况。本场地硬化状况良好,在场地上直接用红油漆将孔尺寸加工作面作为开挖区域,同时将孔桩的正交轴线在距桩心1.5~2米的围用红油漆标注清楚,便于以后复核。 1.2.1.2.4.搞清楚各桩基技术参数:桩身尺寸(桩径、扩底、桩长、桩底及桩顶标高),钢筋笼的要求。 1.2.1.2.5.掌握桩基持力层岩体要求。 1.2.1.2.6.弄清楚地勘单位提出的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医院污水处理方案(20161228094249)

??医院废水处理工程方案设计 哈尔滨市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 未定义书签。2 2. 设计基础 .......................................................................... 错误 未定义书签。2 2.1 设计原则 . (2) 2.2 设计依据 (2) 2.3 污水水量水质 (2) 2.4 排放标准 (2) 3. 方案论证 ..........................................................................错误 未定义书签。2 3.1 现状分析 .. (2) 3.2 二期改扩建废水处理技术路线的提出 (2) 3.3 工艺流程的确定 (2) 3.4各处理构筑物选取及特点 (2) 3.4.1 预处理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3.4.2 一级厌氧池 (2) 3.4.3 二级厌氧池 (2) 3.4.4 兼性池 (2) 3.4.5 好氧交叉流反应池 (2) 3.4.6 沉淀池 ..................................................................................... . (2) 3.5 去除率预测 (2) 4. 工艺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 构筑物及建筑物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 设备选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4.3 仪表与自控 (2) 5. 建筑与结构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5.1设计规范、设计依据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 结构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5.3 建筑设计 ............................................... 错误 未定义书签。错误 未定义书签。

医疗废水设计方案

医疗污水处理工程项目 设 计 方 案 ×××××××××有限公司 二〇一七年六月

医疗污水处理工程工程项目 摘要 1、工程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2、工程设计单位:×××××××××有限公司 3、工程建设地点:×××××医院 4、设计规模: 生产废水日处理量140m3/d。 5、工程设计占地面积: 废水处理站占地面积约72.5m2。 6、设计排放排放标准: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一级标准。 7、选择工艺流程(见第四章)

目录 工程概述 (1) 设计基础 (2) 设计依据 (2) 1.1.1 标准规范 (2) 1.1.2 基础资料 (2) 设计原则 (3) 设计范围 (3) 设计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5) 水量及水质 (5) 1.1.3 设计规模 (5) 1.1.4 进水水质指标 (5) 1.1.5 出水水质 (5)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6) 工艺确定原则 (6) 废水处理工艺选择 (6)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8) 工艺设计参数 (9) 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9) 1.1.6 主要设备材料清单 (15) 建筑结构设计.................................................................................. - 20 -设计规模及范围 ..................................................................................... - 20 -设计指导思想和特点 .............................................................................. - 20 -防渗、防腐............................................................................................. - 20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 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结合《患者安全目标》,制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与流程,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范围: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是指在正常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发生本可避免的涉及医疗安全的不良事件/缺陷。 包括:1.可能损害患者健康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事件;2.可能导致患者残疾或死亡的事件;3.各类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的事件;4.不符合临床诊疗规范的操作;5.可能引起患者额外经济损失的事件;6.可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损失的事件;7.可能给医务人员带来人身损害或经济损失的事件;8.可能给医院带来信誉等各种损失的事件;9.其他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事件或隐患。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级: 1.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分三个级别:(1)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2)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2人以下死亡或中度以上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造成3人以上中度以下残疾、器官组织损伤或其他人身损害后果。 (3)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造成3人以上重度残疾或死亡。 2.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

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3.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并修正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原则 1.Ⅰ级和Ⅱ级事件属于必须报告范畴,报告原则应遵照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卫生部《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以及卫生部《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执行。 2.Ⅲ、Ⅳ级事件报告具有主动性和非处罚性的特点。(1)主动性:医院倡导各科室、部门和个人自愿参与,主动报告不良事件。(2)非处罚性:报告内容不作为对报告人或他人违章处罚的依据,也不作为对所涉及人员和部门处罚的依据。 四、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信息表根据不同内容,有以下相应部门收集处理: 1.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由医务科处理; 2.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由护理部处理; 3.感染相关安全(不良)事件由控感办处理; 4.药品安全(不良)事件由临床药剂科处理; 5.器械、设备安全(不良)事件由药剂科和设备科处理; 6.设施安全(不良)事件由总务科处理; 7.服务及风纪安全(不良)由政工科处理;

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计方案

废水处理工程项目设 计方案 概述 白酒历史悠久,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占总量的98%~99%)。通常情况下,人们按香型将白酒划分为清香型、米香型、浓香型、酱香型和兼香型五种类型。2007年以来,已经替代成为我国第一大白酒生产地,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17.5%。川南地区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优越的酿造环境,是生产调味酒和基酒的理想地。 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龙马潭区石洞镇永寿场,总占地面积13337 m2,职工30名,建有窖池157口,蒸酒甑5个,酿酒生产实行二班制连续生产,年生产天数约250天,年产白酒625吨。其中蒸馏工序产生的锅底废水、发酵时窖池暗沟的渗漏水(黄水)40m3/d;打粮废水5m3/d;每天冲洗设备及厂房地面1次,产生冲洗废水 10m3/d。,总共产生废水水量约为55m3/d。另外产生生活废水5m3/d。 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白酒生产和销售,由于白酒工业是以粮食和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工业,生产废水具有COD 高、SS含量多、温度高、酸性大等污染特点,属于高浓度农产品加工有机废水。此类废水的治理难度较大,处理不达标,长期对外排放,废水中所含有的有机物,进入水体后迅速消耗水中的溶解氧,造成水

体缺氧而影响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生存,同时废水中有机物易在厌氧条件下分解产生臭气,恶化水质,将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根据政府及环保部门的要求,为保护环境、治理污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按环保部门下发的通知要求,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必须通过有效处理,使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发酵酒精和白酒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 27631-2011)表2中标准限值的规定后才能安全排放。为此,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开展该污染治理项目工程设计、施工及技术经济投资方案编制工作,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达到达标排放之目的。 根据废水的水质特点和九月九酒业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实际情况,经过工艺分析,拟采用”厌氧消化+接触氧化”生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完成整个处理废水治理工程。 三、编制依据与围 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订); (3)《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4)《中华人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5)中华人民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第一章总则 第1医院污水处理工程必须按国家计委、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颁发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有关标准、规 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2凡现有、新建、改建的各类医院以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被病菌、病毒所污染的污水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第3含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不符合排放标准时,须进行单独处理后,方可排入医院污 处理站或城市下水道。 第4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5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具有处理效果好,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廉等优点,并应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染。第6经处理后的医院污水,其出水质必须符合《医院污水排放标准》等国家规定的要求;排入地面水域的医院污水, 还必须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等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1医院的分项给水量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确定。

第2医院的综合排水量、小时变化系数,与医院性质、规模、设备完善程度等有关,亦可按照下列数据计算: 一、设备比较齐全的大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400—6 00L/床·d,k=2.0~2.2。 二、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300—400 L/床d·,K=2.2~2.5。 三、小型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250~300L/床·d, k=2.5。 第3在无实测资料时,医院每张病床每日污染物的排出量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BOD5:60g/床·d,COD:100~150g 床·d。悬浮物:50~100g/床·d。 第4医院污水处理流程及构筑物应尽量利用地形,采用重力排放。 第5采用一级处理流程时,医院污水应与生活区污水、雨水分流;在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时,部分生活区污水与医院 污水合流进行处理。 第6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有防腐蚀、防渗漏及防冻等措施。 各种构筑物均应加盖,密闭时应有透气装置。 第三章处理流程及构筑物 第1 设计处理流程应根据医院类型、污水排向、排放标准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方案

医院 废水处理工程方案(二氧化氯消毒工艺方案) 2016年11月

目录

1.概述 1.1项目名称 医院废水处理工程。 1.2废水来源 排水主要包括:门诊、病房、手术室、化验等各类科室排出的诊疗、生活及粪便污水,以及行政、医务人员和陪护家属产生的生活用水,以及医院其它杂用废弃水。 1.3原水指标 水量: 根据《》(2029-2013),按方法(1)以分项用水定额计算 按方法(2)床位数经验算法计算,该医院编制床位数为1800个,以400床*d,污水排放量为720m3,以日变化系数为2计,日最高污水排放量为1440 m3。 根据以往工程经验,考虑一定冗余及医院发展,本方案设计污水量为1500m3。即设计流量为62.5 m3。

水质: 原水水质如下表: 1.4处理目标 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 如下表 设计处理目标: 根据项目环评,处理后的排水应达到《》(18466-2005)表2中的预处理排放标准,如下表。

2.处理流程设计 2.1流程设计 原水为大部分为一般医疗废水,是一种有机物污染废水,≈0.5,可生化性较好,处理率要求不高,根据新近实施的新版《医院废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2029-2013)中6.2.2条之规定,出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终端已建有正常运行的二级污水处理厂)的非传染病,可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工艺流程见图一: 格栅——拦截漂浮物和大颗粒悬浮物,保障后续设施和管道的正常运行,拟设格栅池和机械格栅。机械格栅配套栅渣压榨输送机一台,栅渣由沥水收集框收集后作为医废处理。

调节池——有效容积可按日处理水量的1/3计算,即500m3,池内设搅拌器均匀水质。 混凝沉淀池——根据规范,两格并列,每列设混凝投药池和沉淀池。混凝投药池用于投加混凝剂,混凝剂选用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池内设搅拌机加速药剂混合反应。沉淀池采用多斗式平流斜管沉淀池,该池型结构简单,不需刮泥机等设备,排空和维护方便,利于日常管理。池顶加盖,并设通风管收集处理臭气。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流程

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制度和流程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是发现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范医疗事故、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好地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确保患者安全,根据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文件精神,为达到卫生部提出的病人安全目标,落实建立与完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要求,特制定医院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具体如下: 一、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目的 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主动报告,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医疗不良事件和安全隐患,将获取的医疗安全信息进行分析,反馈并从医院管理体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定义及等级划分 (一)定义 本制度所称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指在临床诊疗活动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诊疗结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以及影响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二)等级划分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按事件的严重程度分4个等级: Ⅰ级事件(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Ⅱ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Ⅲ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病人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Ⅳ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三、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9类: 1、临床诊治类: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及时、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2、医技诊查类: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3、护理院感类:误吸、压疮、约束意外、疑似电(刀)灼伤、纱布计数错误等;医院感染病例、职业暴露等。 4、医患沟通类: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方案说明

金川县观音桥镇特色魅力乡镇污水处理厂 设计方案 四川东升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二O一二年四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地点 (1) 二、工程规模 (1) 2.1 给水规划 (1) 2.2 排水规划 (1) 2.4 人口 (1) 2.4 工程规模确定 (1) 三、设计水质 (2) 3.1 进水水质 (2) 3.2 排放标准 (2) 四、污水处理厂工艺方案的选择 (3) 4.1 生物脱氮除磷的必要性 (3) 4.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4) 4.3污水处理工艺 (5) 4.3.1污染物去除原理及方法选择 (5) 4.3.2生物脱氮除磷的可行性 (7) 4.3.3常规脱磷除氮污水处理工艺 (8) 4.3.4 工艺拟定方案 (17) 4.4深度处理 (17) 4.4.1 滤池的选择 (20) 4.4.2 化学除磷 (24) 4.5污泥处理工艺选择 (27) 4.6出水消毒方案 (27) 五、工艺方案设计 (30) 5.1 主要处理构筑物 (31) 5.1.1 粗格栅提升泵房 (31) 5.1.2 细格栅渠、曝气沉砂池 (32) 5.1.3 氧化沟 (34) 5.1.4 二沉池 (35) 5.1.5 纤维滤池及反冲洗泵房 (35) 5.1.6 污泥回流泵井 (36) 5.1.7 紫外线消毒渠 (37) 5.1.8 浓缩脱水机房 (37) 5.2 主要工程量统计 (39) 5.2.1 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 (39) 5.2.2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 (41) 六、投资估算(方案一) (1)

6.1工程概况 (1) 6.2编制依据 (1) 6.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七、投资估算(方案二) (1) 7.1工程概况 (1) 7.2编制依据 (1) 7.3各项指标分析(详见附表一) (2)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及验收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建设及验收 一、医院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1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2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3 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4 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5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二、设计原则 1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2 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 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3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4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5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6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三、工程设计 1 医院污水处理项目的设计单位应具有国家环境工程专项资质,项目的设计方案应经有关部门审查; 2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应参考《给排水设计规范》及《给水排水设计手册》有关规定进行; 3 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应优先选用经过环保产品认证的环保设备。 四、工程建设和验收 1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的土建、安装质量应符合国家工程验收规范。 2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按设计要求建设。 3 医院污水处理工程仪表、设备、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是否按图施工。

m3医疗废水处理设计方案

20m3/d医疗废水处理工程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设计依据 3、设计指导思想 4、设计水质排放标准 5、污水处理工艺说明及流程图表 6、主要工艺构筑物、机电设备及设计参数 7、电器控制方式及动力配电 8、运行费用 9、设备价格 10、环境影响说明 11、售后服务承诺及质量保证体系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医疗废水处理,其废水内不仅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而且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氨氮等其它污染物及各种病原菌,根据业主及地方环保部门的要求,该项目的污水须经处理后达标排放。根据贵单位的实际情况按1T/H设计处理。 2. 设计依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 《室外排放设计规范》GBJ14-87。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3. 设计指导思想 采用成熟可靠的A/O工艺,不但能去除有机物,而且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全自动运行,运行稳定可靠,污水经处理后完全能够达标排放。

满足环境保护的各项要求,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排放标准的要求; 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以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污水处理设施主体采用钢防腐结构,具有占地面积小、建设周期短、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选用质优价廉的环保设备和器材,电器仪表采用通用性强的产品,便于维修;尽量减少工程投资及占地面积,减少运行费用;严格控制二次污染的产生。 4. 设计水质排放标准 污水进水水质要求(按一般污水水质) CODcr 400mg/l BOD5 150~200mg/l SS 400mg/l PH 6-9 处理后出水水质 (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 CODcr ≤70mg/l

医疗不良事件处理预案

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预案 一、目的 1.为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特制定《宁波北仑大港医院医疗不良事件防范与处理预案》。 2.本预案适用于医院各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 二、防范预案 1.各临床、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患者第一、医疗质量第一、医疗安全第一”宗旨,完善医疗质量保障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各种抢救设备要处于良好状态,保证随时投入使用。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公用的原则,医务科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从维护全局出发,科室之间、医技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严禁在患者面前诽谤他人和他科,抬高自己等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 4.任何情况下,进修和实习医师不得独立参加各种会诊。 5.加强对下列重点患者的关注与沟通: (1)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经有不满情绪者; (4)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者; (5)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6)对交代病情中表示难以理解者; (7)有发生征兆或已经发生院内感染者; (8)病情复杂,各种信息表明可能产生纠纷者; (9)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0)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1)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2)由于交通事故可能推诿责任者; (13)患者选医师诊疗者; (14)特殊身份的患者。 6.对于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决定下一步诊治措施。安排专人接待患者及家属,其他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7.各项检查必须具有严格的针对性,合理安排各项检查的程序和顺序。重视对于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有指导意义的各项检查及化验,其结果要认真分析,妥善保管。 8.合理使用药物,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和药物不良反应,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儿童的用药安全,禁止将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于18岁以下人群。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症,严禁滥用抗生素。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DOC 37页)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DOC 37页)

手机玻璃屏幕 生产废水废水处理工程 (Q=120m3/d) 设计方案 有限公司2013年07月30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3、处理规模及水质 4、处理工艺流程简图 5、流程去除率分析

废水、另外还有少量生活废水,根据业主提供的监测数据,油墨废水为高浓度有机废水,COD浓度为60000~80000 mg/L,废水呈碱性且可生化性差,水量较少需进行预处理,研磨废水为高浓度无机废水,主要以悬浮物为主,悬浮物浓度为8000~12000mg/L,废水呈碱性,水量较少需进行预处理,清洗废水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COD浓度为1200~1500 mg/L,水量较大,呈弱碱性且可生化性差,生活污水染物浓度低但可以提高综合废水的生化性,废水总量共计100m3/d,这些废水如不经处理达标而直接排放,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对地表水、土壤、作物造成严重污染),并将影响周围居民的身心健康。 对此,企业领导相当重视,为响应国家环保部门“三同时”的要求,该企业决定建设配套的废水处理设施,根据环评要求使所排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到接管标准执行接管废水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三级标准及《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标准。 我公司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根据贵方提供的废水水量、水质资料,借鉴相关工程实际运行经验,本着投资省、处理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原则,编制了该初步设计方案,供建设单位和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和实施。 2 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设计依据 2.1.1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量、水质数据。 2.1.2 国家有关环保法规、设计规范: 国家环境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国家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2.1.3 我公司在同行业废水治理方面的工程经验。 2.2设计原则 2.2.1 采用高效节能技术,减少处理成本,节约工程投资。 2.2.2 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平面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 2.2.3 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环保法规及经济技术政策,结合工程实际,本着技术上先进可靠、经济上合理可行的原则,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工艺路线,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2.2.4 废水处理工程中的关键设备选用国内外先进节能的优质产品,确保工程质量。 2.2.5 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环保“三废”处理,无“二次污染”。

某医院污水处理方案

某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二○一一年五月十六日

目录 1概述 (3) 1.1概况 (3) 1.2工程设计依据和工程范围 (3) 2指导思想 (4) 3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5) 3.1废水来源及水质水量 (5) 3.2建设规模 (5) 3.3水排放标准 (5) 4废水处理工艺 (6) 4.1处理工艺选择 (6) 4.2主要构筑物设计及设备选型 (8) 4.3配管设计 (12) 4.4处理药剂选择 (13) 4.5污泥处置 (13) 5土建工程 (14) 5.1工程地质状况 (14) 5.2耐火等级、地震烈度设计 (14) 5.3建筑材料 (14) 5.4工程施工 (14) 6电气及仪表 (15) 6.1电气 (15) 6.2仪表及自控 (16) 6.3设备清单及主要构筑物 (17) 7污水处理运行费用 (15) 8.投资估算 (16) 8.1土建部分 (16) 8.2设备部分 (17) 8.3工程总投资 (18) 9.平面布置图 (19)

1概述 1.1概况 某县中医院建于一九八六年,在原某镇卫生院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位于某镇史河岸边,某水库下方。是一所以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为主,中西医结合的县级综合性中医院。现有床位400张,职工520人。年门诊5万人次,年住院14000人次。医疗污水和生活污水约300 m3/d,其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简易滴氯液消毒处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施陈旧老化落后,做不到污水达标排放。对史河沿岸灌溉用水和居民用水有一定的污染,对史河沿岸居民身体健康和粮食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污水主要来源于:①门诊、病房、医技楼等的常规医疗废水;②食堂、洗衣房、职工、行政、办公楼产生的生活污水。其中污染比较严重的为门诊、病房、洗衣房的污水,水质成份较复杂,水量变化系数变化较大。主要污染物有COD Cr、BOD5、悬浮物和粪大肠杆菌群等,可生化性好。 为保证史河沿岸居民身体健康和史河灌区粮食生产安全,医院决定重新修建污水处理站,将综合废水集中到废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确保达标排放。根据上述污水排放特点和排放水质要求,特制定某县中医院污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 1.2工程设计依据和工程范围 本方案设计主要依据国家现行设计规范、标准及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主要有下列几项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方案设计说明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m3/日)方案及设计 (1) ***********中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300m3/d)18 红十字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32) 医疗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指南 (49) *** *医院医疗废水处理工程(--m3/日)方案及设计 (送审稿) 方案编制:**环境污染防治中心 设计单位:**环境污染防治中心 建设单位: ***医院 编制时间:二O一二年**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1.2方案由来 1.3医院性质 1.4建设容及规模 2.设计依据、原则及围 2.1 设计依据 2.2 设计原则

2.3 设计围 3.工程规模及设计标准 3.1水质特征 3.2工程规模测算 3.3工程规模 3.4工程原水及排放水质 4.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4.1工艺流程确定原则 4.2医院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思路 4.3 工艺选择原则 4.4废水处理工艺比选 4.4.1 医院污水处理工艺要求 4.4.2 生物处理工艺比选 (1)常规活性污泥法(2)SBR法(3)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4)接触氧化法处理技术(A/O 工艺) 4.5 医疗污水消毒方法比选 5.污水处理站工艺设计及各单元 5.1 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 5.2工艺设计单元说明 5.2.1预处理系统 (1)化粪池(2)格栅(3)调节池 5.2.2 污水生化处理及消毒系统 (1)厌氧池(A池)(2)生物氧化接触池(O池) (3)沉淀池(4)定量消毒接触池 5.2.3 污泥处理系统 5.3 污水处理工艺特点 6. 结构设计 6.1 工程地质条件 6.2 建筑材料及施工要求 6.3 结构设计方案 7. 人员编制 8. 电气控制 8.1 电器控制方式 8.2 保护方式 8.3 动力配电 9. 各构筑物结构形式 9.1 化粪池 9.2 格栅池 9.3调节池 9.4 厌氧池 9.5 生物接触氧化池 9.6 沉淀池 9.7 消毒池 9.8 污泥浓缩池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妥善处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一、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制度 1、为了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秩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效预防及正确处理医疗不良事件争议,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及其相关配套文件,参照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医院的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预案。 2、本预案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本预案所称医疗不良事件是指尚未经过医疗事故鉴定,医患双方对医疗行为或结果有分歧的事件。本预案所称医疗缺陷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虽有过失,但未构成医疗事故或未经医疗事故鉴定机构鉴定为医疗事故的情形。 3、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致力于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4、处理医疗不良事件争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有法可依、处理恰当。既要维护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利益,也要维护患者的权益。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类别 根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所属类别不同,我院划分为7类: 1、病房诊治问题:包括错误诊断、严重漏诊、错误治疗、治疗不 及时、院内感染等。

2、不良治疗:包括错用药、多用药、漏用药、药物不良反应、输液反应、输血反应等。 3、意外事件:包括跌倒、坠床、烫伤、自残、自杀、失踪、猝死等。 4、辅助诊查问题:包括报告错误、标本丢失、标本错误、检查过程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等。 5、手术相关问题:如手术患者、部位和术式选择错误、患者术中死亡、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器械遗留在体内、住院期间同一手术的再次手术、麻醉相关事件等。 6、医患沟通:包括医患沟通不良、医患语言冲突、医患行为冲突等。 7、其他非上列导致医疗不良后果的事件。 三、接收报告部门 1、医疗不良事件上报医务科。 2、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护理部。 3、感染相关不良事件上报感染科。 4、药品不良事件上报药剂科。 5、器械不良事件上报设备科。 6、设施不良事件上报总务后勤科。 7、服务及行风不良事件上报党政办。 8、安全不良事件上报保卫科。 四、报告形式 (一)书面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按护理部规定执行。 (二)紧急电话报告,仅限于在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如意外坠楼、术中死亡、住院期间意外死亡等)紧急情况使用。 五、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处理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