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态学前沿进展论文

分子生态学前沿进展论文
分子生态学前沿进展论文

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摘要: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融合而成的新的生物学分枝学科。而不仅只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作为生态学领域的新兴学科,,在分子水平上阐述生命现象的发生、发展机理已成为生物学家们共同关注的目标。采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来阐述生态规律的分子机理,进而产生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目前,分子生态学已成为当前国际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是生态学研究的新领域。

关键字: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发展趋势

分子生态学是90 年代初新兴的一门生态学学科分支,它一经产生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背景出发,对分子生态学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理解。Burke 等和Smith 等分别在《分子生态学》的创刊号中解释了分子生态学的概念。这个概念注重动植物和微生物的个体或群体与环境的关系,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界面。它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来研究生态学或种群生物学的方方面面,阐明自然种群和引进种群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评价重组生物体释放对环境的影响。向近敏等(1996)则将分子生态学与宏观生态学和微观生态学对应起来,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与其分子环境关系的。这个概念强调有生命形式的细胞内寄生物及其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和分子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态和病理失调态的分子机制,从而提出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的措施和方法[1]。

一、分子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虽然分子生态学这一概念是在最近几年才正式提出的,但是类似的研究工作可以追溯到70 多年前。从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历史来看,主要有三门分支学科为分子生态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们是:群体遗传学、生态遗传学和进化遗传学。虽然生态遗传学可能是分子生态学的最直接来源,但是,为了叙述的整体性,以下论述将不会有意将这三者分隔开来。

经典生态遗传学主要是论证和测度自然系统中选择的重要性(Real 1994)。Ford(1964)在他的经典著作《Ecological Genetics》中,给生态遗传学下了这样的定义:生态遗传学“是将野外和实验室工作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并指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指示着生物体之间及其与生存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生态遗传学也是研究野生种群对其生存环境的调整和适应”,“它支持这样一种方法,就是研究目前发生的进化的实际过程,这是唯一直接的方法”。

群体遗传学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方法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遗传学分支学科,是孟德尔定律与数理统计方法相结合的产物。1908 年,Hardy 和Weinberg 分别独立发表了群体遗传平衡的文章,文章中将孟德尔定律用于随机交配的大群体,提出所谓的Hardy-Weinberg 定律,为群体遗传学的诞生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分子生态学在有效地评价这些风险方面占重要地位。目前,我们对这些遗传修饰生物体的散布和控制所知甚少,也不太了解不同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子生态学由于能够提供明确的标记,因而会帮助我们更加精确地研究这些遗传修饰生物体在环境中的散布及其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基因与环境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许多具有丰富分子生物学经验的学者希望能够将他们的专长用在解决基因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问题上;而另外一些对生态学有兴趣的学者则希望分子技术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棘手的生态学问题。所以,分子生态学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且将会对科学活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3]。

Ford(1964)认为生态遗传学是一种方法,是将实验室研究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一种方法。Merrell(1981)在他的著作中也持同样观点,并且强调了种群遗传学和种群生态学的结合。他指出,无论是生态遗传学、进化生物学、达尔文生态学,还是进化遗传学、种群生物学,都是遗传学和种群生态学结合方法的不同名称。名称使用上的差别,只是反映了作者们在经历和兴趣上有某种程度的不同而已。而群体遗传学就不一样了,它只是对实验结果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很少

考虑到与环境的联系。虽然群体遗传学为生态遗传学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和统计方法,并为分子生态学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但是只有当分子群体遗传学介入生态环境问题时,它才会成为分子生态学的一部分。生态遗传学所涉及的主要是种群生态学方面的问题,分子生态学的内容似乎更宽广一些。其实分子生态学这个名词也反映了一个喜好问题,但由于一方面它强调所要解决的是生态学问题,另一方面它强调了分子手段的应用,因而得到广泛的认可。如同生态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一样,分子生态学也非常关注分子的进化方式,而且分子生态学能够直接在核苷酸序列的水平上揭示分子进化的理论,这是作为它的基础的那三门分支学科所不能及的。最近出版的一部有关分子生态学的著作,将分子生态学和进化放在一起讨论。

二、分子生态学的概念和任务

Hoelzel 认为,分子生态学是以DNA 和蛋白质的特征,研究物种的进化、演化及种群生物学。Burke 等和Smith 等分别在《分子生态学》的创刊号和第2 期首卷的社论中解释了分子生态学的概念,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与生态学有机结合的一个很好的界面。向近敏等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研究细胞内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与其分子环境的关系。而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是: 分子生态学是生态学的微观研究层次与领域,它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来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学研究的生物有机体是一个层次复杂的生命系统,个体物种在宏观水平上能够体现出生命有机体新陈代谢、自我繁殖、自我调节,变异进化等生命的基本特征,但不能表征由于所处环境的异质性而导致的不同环境中同种个体在新陈代谢、自我繁殖、自我调节、变异进化等方面的差异。事实上,任何一个个体物种都不是以单一个体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环境中,而是以群体物种的形式有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生态学上将同种生物在特定空间的个体集群称为种群,它既有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又有遗传特征,即有一定的遗传组成,世代传递基因频率,通过改变基因频率来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它是生态层次的基本结构单位,也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4]。

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上看,种群是指能自由交配和繁殖的一群同种个体,它在一定的时间内拥有全部基因的总和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而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又称为该种群的基因组。结合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对种群的定义和理解,分子生态学将在分子水平上,从结构研究(分子基础和功能研究)和分子机制两方面来研究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主流任务。

三、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分子生态学主要涉及分子种群生物学、分子环境遗传学和分子适应 3 个方面的问题,在技术上主要有用于物种鉴定的分子技术、新探针的构建以及用于种群研究的基因序列分析和引物设计以及探讨基因工程产物的环境适应性和投放环境后所引起的物种与环境互作、物种之间互作、种内竞争等方面的生态效应等重要领域。目前分子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子群体生物学、分子环境遗传学和分子适应等。实际上分子生态学不是简单的分子技术在生态学问题中的应用,其研究内容还远不止于此。

分子生态学的深入发展依赖分子标记和检测技术的重大突破,客观地说,分子生态学还是一门十分年轻的学科,它没有公认的学科创始人和标识性的学术论著,其发展主要通过跟踪精确的分子标记技术和分子检测技术来准确地鉴别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差异,借此来揭示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这是分子生物学最显著的学科特征。

分子生态学研究始终依赖和跟踪分子标记技术和分子检测技术。分子标记技术包括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RFLP)、单核苷酸多态(SNP)、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可变的串连重复多态(VNTRP)和PCR技术;分子检测技术包括DNA(或RNA)序列分析、片段分析、(长度分析),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变性梯度(DGGE),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

Weber通过PCR扩增和直接的序列测定发现了一类特殊的VNTR,其串连重复的核心单元仅由2个碱基组成,称为微卫星,它与等位酶和RFLP一样是很好的共显性标记物。随着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开展以及更多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的测定,微卫星可以揭示出更高水平的多态性[5]。

四、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自从1992 年《Molecular Ecology》问世以来,其上刊登了许多优秀的有关分子生态学研究的论文。Hoelze编著的《种群的分子遗传学分析:实践方法》一书中,总结了能够有效地用于种群生物学研究的、许多可行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方法。Crawford 和Hewitt(1992)编著出版了《Genes inEcology》,书中论述了基因和生态学有机结合的理论与实践。该书在1994 年重新印刷出版。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Schierwater 等编著的《分子生态学与进化:方法和应用》。该书从分子的角度描述了应用于生态学、进化、种群生物学、分子系统学、保护遗传学中的一些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理论和技术及其进展。中国出版的《分子生态学》著作则对分子生态学概念另有见地。虽然分子生态学这个名词出现很晚,但国际上已经成立了一些研究机构专门从事分子生态学、的研究工作。比如,英国Durham 大学生物科学系的A.R.Hoelzel 领导的分子生态学研究小组就非常活跃。他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是对群体遗传学和系统发育、免疫基因进化以及各种不同生活史和行为对策在群体遗传结构进化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对象包括动植物的自然种群。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专门成立了分子生态学研究室,并准备在2001 年扩大规模。在国内,分子生态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湖北医科大学成立了分子生态学研究室。1996 年10 月,中国植物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与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共同举办了首届全国植物分子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应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手段,如同工酶、RFLP、PCR、RAPD、DNA 序列测定等技术来揭示植物个体、种群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的异同,是分子生态学现阶段的主要研究方法[6]

五、国际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

Burke 等(1994)评述了许多检测分子变异的技术手段及其在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这些分子手段包括DNA 杂交,限制性片段分析,DNA 指纹分析,多位点指纹和单位点指纹以及可变数量的衔接重复(VNTR),PCR,DNA 测序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等。生态学应用包括性别鉴定(用分子标记去鉴别特殊

的性染色体的序列特征)、交配制度(近缘家族关系的分析)、种群结构(种群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异)、迁移和基因流以及渐渗现象与杂交带的研究,既可以用物种特异性探针来鉴定物种,用分子标记来研究物种或种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也可以用分子工具来揭示出微生物群体中从未检测出的多种性。本文所综述的生态学应用主要集中于动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研究。

分子标记在植物种群的研究中也有很多实例。Bachmann(1994)阐述了这些实例及其限制。这些应用主要包括:①形态学鉴定困难时,帮助作菌根、生物体和基因型的鉴别;②在无性繁殖的种类中鉴别无性系;③确定无性种群中遗传变异是来自无性系内还是不同无性系的突变;④重建无性系和自交生物体的基因型进化和果实分布,通过后代排除法分析测度异交的程度;⑤辨别和分析在杂交带中与不同适应反应有关的基因渐渗和重组基因型特征:追溯生态学上不同的小种或种的进化起源以及进化程度;⑥分离负责特殊适应的基因,绘基因图,并研究遗传基础的特征。

Schierwater 等(1994)编著的《分子生态学与进化:方法和应用》既包括了动物种群,又包括了植物种群的研究。但是由于植物种群的研究滞后于动物种群的研究,加上编著者受本身的专业背景所限,该著作中植物种群的分子生态学与进化研究只占一小部分。书中Smith和Williams(1994)论述了随机扩增的指纹分在植物繁育、分类和系统发育中的应用。Caetano-Anollés 和Gresshoff(1994)则专门介绍了DNA放大指纹(DAF)在植物种群生物学分类和分子系统学、繁育、基因鉴定以及植物系统发育分析中的应用。Weising 等(1994)综述了多位点DNA 指纹在一系列植物物种亲缘关系分析中的应用,并概括了它们根据指纹分析对两个栽培种(香蕉和番茄)各自种内的遗传关系的研究结果,然后讨论了多位点DNA 指纹在确定遗传亲缘关系上的局限和潜力。

从专辑所刊登的文章来看,目前的研究集中在转基因作物及其野生亲缘种杂交所造成的转基因逃逸的问题,以及转基因作物释放对群落,尤其是对土壤中生物多样性影响的问题上。由于转基因花粉的逃逸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风险分析的焦点应集中在转基因植物的入侵和减轻它们对自然界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上。可以用简单的模型来评价转基因花粉的牵制策略。虽然一些改进的物理隔离形成完全的牵制是可能的,但是Kareiva 等(1994)同时指出,阻止花粉逃逸的最精确的手段是生殖不育性。不育品种是较为常见的,并且发展更多的不育型来满足完全花粉牵制的需要是没有技术障碍的。除了花粉逃逸外,转入作物的基因可以通过种子库在时空上逃逸,作物与野生种的杂种可能具备适合存留的种子库,这样又方便了杂种与野生亲缘种的重复回交,使得转基因进入野生种的遗传背景。一些转基因将会对植物产生新的效应,并需要特殊的评价研究来确定它们对杂种的影响。一旦一个杂种形成了,它必然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些影响依赖于转基因的性质和它在新的遗传背景下的表达。Dale 同时讨论了抗除草剂、抗虫、耐盐和抗逆性以及植物营养成分的转基因后果,指出它们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六、分子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分子生态学才刚刚兴起十几年,但发展很快。可以预计,随着各种检测DNA 多样性方法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分子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其研究范围将越来越广泛,研究内容也越来越丰富,阐明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各种生物种群的遗传结构将得到进一步阐明。通过适应性基因的克隆及其分子分析可以揭示适应的起源并建立一个统一的进化理论,更重要的是分子生态学从功能

上阐明生态学过程的分子机理。

当然,分子生态学也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只有将它与传统生态学、种群统计、生理学、环境学等学科和方法结合起来,将分子信息与生态的、统计的、生理的野外数据结合起来,才能最终理解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物种不同形态及生理特征的实际意义,才能理解物种或种群的进化规律。

在生态学中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有助于深入了解很多生态学过程,特别是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学在分子生物学的全面渗透下,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分子生态学时期。

分子生态学的产生无疑为生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注入了活力和拓宽了视野。在现阶段,分子生态学研究的焦点应该是分子变异与其环境间的关系。长期以来,生态学似乎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生物适应环境、自然选择生物,作为其基础的分子变异也应该与适应和选择有关[7]。当然,这种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部分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Kimura 1983)。魏伟(1997)对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Kimura的中性学说,即在5 个生境上生长的柠条群体的I53 个RAPD 多态位点中,没有任何一个位点是生境特异的。在王洪新等(1997)对野大豆群体盐适应的研究中得出,虽然所有个体在基因型上都有唯一性,但没发现与适应有关的同工酶位点和RAPD 位点。这样一来,就为分子生态学的研究提出了难题。生态学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如何适应环境的,但分子生态学的研究结果却是DNA序列的突变大部分是中性意义上的,很难发现与适应相关的DNA 序列变异。分子生态学似乎使得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更加复杂,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分子变异和环境关系以及分子进化理论的思考。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每一种生物学性状都可以由自然选择根据适应进化加以解释。中性学说对自然选择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是Kimura(1983)认为,中性学说同达尔文选择指导形状和功能的观点并不对立,这个学说只是强调突变压力和随机漂变在分子水平上的更为巨大的作用。也就是说,中性学说并没有否定自然选择,只是对自然选择在自然群体改变和保持基因频率中所起的作用的正确理解。自然选择是在表型而不是直接在基因型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生存和生殖而起作用的。自然选择首先作用于表型,其次通过对表型的效应作用于基因型。许多分子水平上的种内遗传变异性是选择中性或近中性的,并由突变输人、随机灭绝或等位基因固定之间的平衡而保持在物种中。

分子变异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只受到环境的影响,繁育系统、生活习性也会影响分子变异的时空分布。Hamrick(1990)认为,根据同工酶数据检测的植物中,自交种的群体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51%,而风媒异花授粉种的群体间变异占总变异的10%,即对于风媒异花授粉的树木来讲,大部分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群体间存在的基因流在受强大选择的压力或地理隔离的群体或物种中的作用很小;而在经受选择压力较小或其群体与物种迁移能力持续相关的物种中,基因流将会在形成遗传变异分布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amrick 1987)。根据周永刚(1997)的研究结果,随着生境的变旱,锦鸡儿群体的近交率增加。而一般来讲,近交有助于保存能量。所以环境和繁育系统共同决定了分子变异在时空上的分布,生境对繁育系统和生活习性等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都是我们在进行分子生态学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8]。

生态学对自然界的宏观认识当然是合理的、可信的,为生态学的宏观认识提供分子依据,并在宏观尺度上观察生物大分子动态的分子生态学也是非常有意义

的。在分子生态学的研究中,要密切结合实验室和野外工作,不应该将实验室工作看作是简单的技术活动,也不应该忽视野外调查工作的重要性。正如Burke 等(1994)所指出:“分子方法在生态学过程研究中的应用,将是由不辞辛劳、互相了解对方优缺点的科学家们将野外和实验室工作巧妙结合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徐正强,唐继荣,姚明亮.分子生态学简介[J].生物学教学,1999,24( 11) : 4 -6.

[2]黄瑞林,印遇龙,侯振平,等.分子生态学的兴起与应用[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5,24( 1) :

80 -85.

[3]曹仪植.植物分子生物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07 -152.

[4]胡志昂,王洪新.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1998,18( 6) : 3 -12.

[5]GLAUS K.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evolution of avian mitochondlrial DNA[D].Columbus ( USA) : Ohio State University,1981.

[6]康乐,张民照.分子生态学的兴起、研究热点和展望[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5,10( 4) : 292 -299.

[7]蒋志刚,马克平,蒋兴国.保护生物学[M].杭州: 浙江科学出版社,1997: 35 -52.

[8]张爱兵,谭声江,陈建,等.空间分子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与空间生态学相结合的新领域[J].生态学报,2002,22( 5) : 752 -769.

(完整版)北邮版《现代密码学》习题答案.doc

《现代密码学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949 年,( A )发表题为《保密系统的通信理论》的文章,为密码系统建立了理 论基础,从此密码学成了一门科学。 A、Shannon B 、Diffie C、Hellman D 、Shamir 2、一个密码系统至少由明文、密文、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 5 部分组成,而其安全性是由( D)决定的。 A、加密算法 B、解密算法 C、加解密算法 D、密钥 3、计算和估计出破译密码系统的计算量下限,利用已有的最好方法破译它的所需要 的代价超出了破译者的破译能力(如时间、空间、资金等资源),那么该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是( B )。 A 无条件安全 B计算安全 C可证明安全 D实际安全 4、根据密码分析者所掌握的分析资料的不通,密码分析一般可分为 4 类:唯密文攻击、已知明文攻击、选择明文攻击、选择密文攻击,其中破译难度最大的是( D )。 A、唯密文攻击 B 、已知明文攻击 C 、选择明文攻击D、选择密文攻击 5、1976 年,和在密码学的新方向一文中提出了公开密钥密码的思想, 从而开创了现代密码学的新领域。 6、密码学的发展过程中,两个质的飞跃分别指1949年香农发表的保密系统的通

信理论和公钥密码思想。 7、密码学是研究信息寄信息系统安全的科学,密码学又分为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8、一个保密系统一般是明文、密文、密钥、加密算法、解密算法5部分组成的。 对9、密码体制是指实现加密和解密功能的密码方案,从使用密钥策略上,可分为 称和非对称。 10、对称密码体制又称为秘密密钥密码体制,它包括分组密码和序列密码。 第二章 1、字母频率分析法对( B )算法最有效。 A、置换密码 B 、单表代换密码C、多表代换密码D、序列密码 2、(D)算法抵抗频率分析攻击能力最强,而对已知明文攻击最弱。 A 仿射密码 B维吉利亚密码C轮转密码 D希尔密码 3、重合指数法对( C)算法的破解最有效。 A 置换密码 B单表代换密码C多表代换密码 D序列密码 4、维吉利亚密码是古典密码体制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密码,其密码体制采用的是 (C )。

蝙蝠生态学研究前沿

高级生态学作业 作业题目:近十年蝙蝠的生态学 研究前沿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专业:生态学 班级:12级研究生 姓名:陈柏承 学号:2111214013 任课教师:吴志峰 近十年蝙蝠的生态学研究前沿报告 绪论 我国的蝙蝠研究起步相对较晚,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更是存在许多空白。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生态学技术不断地被运用于蝙蝠的研究。近十年来,我国关于蝙蝠的生态学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涉及的领域包括传统的生态学研究、行为生态学⑴、分子生态学以及大尺度研究蝙蝠的地理分布等。蝙蝠本文对蝙蝠的生态学研究背景,核心概念,以及国内近十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综述,以期今后开展更深入学习和研究。 1背景 我国在翼手目生态学研究方面起步较晚,最初的研究只在于一些种类简单的生态观察,其经典的蝙蝠生态学研究侧重于宏观生态学方面,其内容包括了食性、栖息地选择、繁殖、回声定位声波、冬眠、昼夜节律等。此外,也有关于环境因子的影响[2]、蝙蝠在生态系统中作用等研究⑶。然而,蝙蝠的宏观生态学研究还存在着许多空缺,很多种类生态资料不全等问题。近年来,分子生态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分子生态学技术的极大冲击下,在分子水平上的蝙蝠生态学研究成为了蝙蝠研究的热点,并凭借其巨大的优越性,很好的解决了蝙蝠研究中一些争执不下的问题。此

外,一些学者正试图通过多尺度或大尺度研究蝙蝠地理分布问题⑷0 2核心概念理解 2.1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和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一个种的生态位,是按其食物和生境来确定的。有着相似食物或空间要求的数群近缘种,因处不同生态位,彼此并不竞争。 2.2回声定位声波 回声定位是一个复杂的、高度进化的过程,其定义为动物通过分析自身发射声波的回声建立其周围环境的声音图像过程。不同种类的蝙蝠其回声定位声波有一定的差异。可以通过超声波监听仪对蝙蝠的声波进行接收,运用波形分析软件可以帮助分析波形情况。蝙蝠可根据回声定位回避障碍物和捕食猎物,它们的回声定位具有很高的分辨率。根据蝙蝠所发出的回声定位信号特征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即FM蝙蝠和CF/FM蝙蝠[5]。所谓FM蝙蝠就是利用调频信号(frequency modulation,FM) 进行回声定位的一类,该类占回声定位蝙蝠的大多数。所谓CF/ FM蝙蝠是指回声 定位的信号持续的时间可达30?60ms乃至200ms,信号的主要部分是由一个恒频(constant frequency CF)组成,在该信号尾部则是一个向下扫描的FM信号的一类蝙蝠。对蝙蝠回声定位行为的研究一直是国际上蝙蝠研究中的热点。 2.3分子生态学 分子生态学是使用分子生物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及其分子机制的科学。目前蝙蝠的分子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RAPD技术、SSR技术、同工酶技术等这几种分子手段的使用。 2.3.1RAPD 技术 RAPD是随机扩增多态DNA(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的简称,是建立在PCR (Polymerase Cha in Reaction基础之上的一种可对整个未知序列的基因组进行多态性分析的分子技术。其以基因组DNA为模板,以单个人工合成的随机多态核苷酸序列(通常为10个碱基对)为引物,在热稳定的DNA聚合酶(Taq酶)作用下,进行PCR扩增。扩增产物经琼脂糖或聚丙烯酰胺电泳分离、溴化乙锭染色后,在紫外透视仪上检测多态性。扩增产物的多态性反映了基因组的多态性。RAPD技术是蝙蝠

当代科技前沿论文

当代科技前沿 论文 姓名: 学院:电信学院专业:计算机093学号: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崛起与壮大,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以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中,能否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的命脉所在。在21世纪,我们既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又拥有难得的机遇。在挑战和机遇面前,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重视学习,不仅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还要学习现代科技知识。江泽民总书记在为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一书作的序中指出:“抓紧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干部要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高度来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认真学习和领会江泽民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我们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深刻理解“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的高度认清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科技意识,从思想到行动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代科技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科学技术加速化发展。当代科技以指数规律增长。科学知识更新快;科学成果迅速增长;从科学发现——技术实现——生产应用时间缩短;新技术新产品更新换代快。 (二)科学技术整体化趋势日益显著。科技进一步分化和综合。各门学科相互交叉渗透,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表现在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的出现;科技的数学化、数字化,是整体化的又一体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体化。 (三)科技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当代许多科技研究开发活动规模大、复杂性增加,非一国之力所能承担;某些科技研究开发活动具有国际性、全球性。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和跨国公司的活动,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的流动和科技信息的共享。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四)创新成为科技发展的源动力。科技的生命在于创新。创新包括原始性创

计算机网络论文-----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

浅析计算机网络的浅析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计算机网络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是当前发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摘要:新技术新工艺涌现最多和最猛烈的前沿技术。目前比较热门的关键技术有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关键词: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云计算、软交换、IMS 21 世纪已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计算机网络极大普及,成为了计算机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则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在迅速地发展着,对世界、社会和人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学术界和技术界对许多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进行着认真刻苦的研究工作。其中比较热门的研究技术涵盖了云计算、软交换以及IMS 等。一、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云计算也是虚拟化(Virtualization)、效用计算(Utility Computing)、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等概念混合演进并跃升的结果。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所以从最根本的意义来说,云计算就是利用互联网上的软件和数据的能力。最简单的云计算技术在网络服务中已经随处可见,例如搜寻引擎、网络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输入简单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未来如手机、GPS 等行动装置都可以透过云计算技术,发展出更多的应用服务。进一步的云计算不仅只做资料搜寻、分析的功能,未来如分析DNA 结构、基因图谱定序、解析癌症细胞等,都可以透过这项技术轻易达成。笔者认为,云计算技术具备以下四个显著特征。第一,云计算提供了最可靠、最安全的数据存储中心,用户不用再担心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等麻烦。大家应该都能体会到,数据保存电脑里实际上并不安全。电脑可能会因为损坏,或者被病毒攻击,导致硬盘上的数据无法恢复,而有机会接触私人电脑的不法之徒也可能利用各种机会窃取里面的数据。反之,当用户的文档保存在类似Google Docs 的网络服务上,当用户把照片上传到类似Google Picasa Web 的网络相册里,就再也不用担心数据的丢失或损坏。因

0713 生态学一级学科

0713 生态学一级学科 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学科概况和发展趋势 1869年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Haeckel)首次提出生态学这一概念,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1935年英国植物学家A.G.Tansley 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标志着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超出了生物学的领域,其研究领域越来越广泛,从分子、个体一直到生物圈乃至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现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更进一步向微观与宏观两个方面发展,如分子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近几十年来,生态学迅速发展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是应用生态学的发展。随着人们对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的普遍关注,生态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交叉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 国际生态学研究在半个世纪以来发生了一系列的重大变化,生态学改变了长期以来的纯自然主义的倾向,正越来越紧密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并服务于生产实践,有关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系统分析以及生态工程设计等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全球变化研究、可持续发展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系统与生物圈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于生态设计、转基因生物的生态学评价、生态预报、生态过程及其调控、生物入侵、流行病生态学等成为现代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而湿地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脆弱与退化生态学、恢复与重建及保护生态学、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经济与人文生态学等则是以全球变化为起点和主题的新兴研究领域。随着复杂系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自然生态系统提供了很好的模式系统类型,企业生态、产业生态、区域经济生态以及生态管理等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 总之,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人地关系为基础,以高效和谐为方向,以生态工程为手段,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是现代生态学的主要特征。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的关系有了明显变化,因此生态学的定义不能局限于当初经典的含义,结合现代生态学发展动向,归纳各种观点,可将生态学定义为: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主要研究方向可以概括为生态科学、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其目的是保护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现代经济发展的高效性与可持续性,实现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精选-机械工程前沿论文

机械工程前沿研究与优化设计 摘要: 本论文指出了现代机械工程科学前沿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它与信息技术、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和管理科学相交叉;另一方面,它在创造性地解决机械工程关键科学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机械优化设计为机械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使得在解决复杂设计问题时,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美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简述了遗传算法和蚁群算法的基本概要,并列举了其目前的应用现状。关键词: 机械工程学科前沿优化设计遗传算法蚁群算法 机械工程是一门与机械和动力生产有关的工程学科,它以有关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理论基础,结合生产实践中的技术经验,研究和解决在开发、设计、制造、安装、运用和修理各种机械中的全部理论和实际问题。 机械工程学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车辆工程和仿生技术。机械工程的服务领域广阔而多面,凡是使用机械、工具,以至能源和材料生产的部门,无不需要机械工程的服务。概括说来,现代机械工程有五大服务领域:研制和提供能量转换机械;研制和提供用以生产各种产品的机械;研制和提供从事各种服务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家庭和个人生活中应用的机械;研制和提供各种机械武器。 1 机械工程的发展趋势 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从制造简单工具到制造由多个零件、部件组成的现代机械的漫长过程。机械工程以增加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性为目标来研制和发展新的机械产品。随着世界的进步、国家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机械工程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以下显著特点和趋势:一方面,高技术领域如光电子、微纳系统、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重大工程等的发展,要求机械与制造科学向这些领域提供更多更好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因而出现和发展着微纳制造、仿生及生物制造、微电子制造等制造科学新领域;另一方面,随着机械与制造科学与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管理科学、纳米科学技术的交叉,除了推动着机构学、摩擦学、动力学、结构强度学、传动学和设计学的发展外,还产生和发展着仿生机械学、纳米摩擦学、制造信息学、制造管理学等新的交叉科学。在未来的时代,新产品的研制将以降低资源消耗,发展洁净的再生能源,治理、减轻以至消除环境污染作为超经济的目标任务。

《现代密码学》读书报告

《现代密码学》读书报告

目录 一、文献的背景意义、研究目的、核心思想 (3)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5) 现代密码学的产生 (5) 近代密码学的发展 (6) 三、文献所提方法(或算法、方案)的主要步骤或过程 (7) 对称加密算法 (7) 公开密钥算法 (7) 四、文献所提方法的优缺点 (8) 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8) 五、文献所提方法与现有方法的功能与性能比较 (9) 对称算法与公钥算法的比较: (9) 六、文献所提方法的难点或关键点 (10) 七、阅读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10) 八、阅读体会 (11) 九、参考文献 (11)

一、文献的背景意义、研究目的、核心思想 密码学(Cryptography)在希腊文用Kruptos(hidden)+graphein(to write)表达,现代准确的术语为“密码编制学”,简称“编密学”,与之相对的专门研究如何破解密码的学问称之为“密码分析学”。密码学是主要研究通信安全和保密的学科,他包括两个分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密码编码学主要研究对信息进行变换,以保护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被敌方窃取、解读和利用的方法,而密码分析学则于密码编码学相反,它主要研究如何分析和破译密码。这两者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密码的基本思想是对机密信息进行伪装。一个密码系统完成如下伪装:加密者对需要进行伪装机密信息(明文)进行伪装进行变换(加密变换),得到另外一种看起来似乎与原有信息不相关的表示(密文),如果合法者(接收者)获得了伪装后的信息,那么他可以通过事先约定的密钥,从得到的信息中分析得到原有的机密信息(解密变换),而如果不合法的用户(密码分析者)试图从这种伪装后信息中分析得到原有的机密信息,那么,要么这种分析过程根本是不可能的,要么代价过于巨大,以至于无法进行。 “密码”一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们可以举出许多有关使用密码的例子。如保密通信设备中使用“密码”,个人在银行取款使用“密码”,在计算机登录和屏幕保护中使用“密码”,开启保险箱使用“密码”,儿童玩电子游戏中使用“密码”等等。这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暗号或口令字。现代的密码已经比古代有了长远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门科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之奋斗。 从专业上来讲,密码是通信双方按约定的法则进行信息特殊变换的一种重要保密手段。依照这些法则,变明文为密文,称为加密变换;变密文为明文,称为脱密变换。密码在早期仅对文字或数码进行加、脱密变换,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语音、图像、数据等都可实施加、脱密变换。 为了研究密码所以就有了密码学。密码学是研究编制密码和破译密码的技术科学。研究密码变化的客观规律,应用于编制密码以保守通信秘密的,称为编码学;应用于破译密码以获取通信情报的,称为破译学,总称密码学。 进行明密变换的法则,称为密码的体制。指示这种变换的参数,称为密钥。它们是密码编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密码体制的基本类型可以分为四种:错乱——按照规定的图形和线路,改变明文字母或数码等的位置成为密文;代替——用一

工业工程前沿论文

1.工业工程简介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从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应用性工程专业技术。伴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它已经走过100 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它的内容强调综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使生产系统能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而获得最高的整体效益,所以近数十年来一直受到各国的重视,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或正在经历工业化变革的国家或地区,如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及泰国等地方,都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工具,同时相对的IE 技术在这种环境下亦得到迅速的成长。 关键词:工业工程区域发展效率改善 Manufacturing sentiment, sentiment IE Major: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bstract:Industri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rom the scienc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n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expertise.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process of human society, it has gone through 100 years of history. Because of its emphasis on integrated content to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lower production costs, ensure product quality, the production system can best run state in the highest overall efficiency, so in recent decades has been the attention of States, especially those experiencing change over, or are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or regions, such

前沿论文

网络招聘本科毕业生方法分析摘要:人员招聘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而又连续的程序化操作过程,招聘到一个合适的员工可以降低企业的机会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招聘的方式各种各样,对于本科毕业生来说,传统的招聘方式已经不适合他们的需要,本文就针对网络招聘本科毕业生方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网络招聘毕业生时代潮流 正文:跨入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到了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个时代是经济的竞争,智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招聘到并且留用新时代的知识型员工是一个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本科毕业生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型员工正符合企业的需要。如何招聘到合适的毕业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招聘方式的选择 (一)时代背景 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不管是生活、学习还是工作,网络无处不在。据2000年的美国一家咨询公司公布的一项追踪研究报告表明,《财富》全球500强中使用网上招募的占88%。所以企业在招聘方面也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选择一种新型的、受大众欢迎的招聘方法。 (二)本科毕业生的特征 对于70后的工作人员来说,本科毕业生有一下几个特征: 1、自我意识增强

对于目前的本科毕业生来说,他们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再希望受到他人的掌控,更加倾向于自己规划与设定自己的人生方向与目标。对于他们的管理与指导,应该着重在引导和帮助上面,而不是传统的指挥、下命令。 2、有较高的个人素质 本科毕业生都是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学生,他们有着较高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以及精神文明素质,他们不再是仅仅出卖劳动力的“机械”,他们掌握着对于经济和管理有关的较多的知识,掌握着最新的技术。 3、容易接受新事物 现在的毕业生应用电子产品等高科技的产品比较多,新的产品对他们有大的吸引力,新的招聘方式也是他们选择的首要求职渠道。 (三)企业招聘现状 世界竞争日益激烈,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提高工作效率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前提。面对众多的毕业生,企业能够快速的招聘的合适的人才是经营发展的基础。所以,选择优秀毕业生的最好途径就是通过网络招聘,在众多的优秀毕业生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二、招聘的基础:工作分析 本科毕业生是具有初级管理能力、掌握初级技术的人员,他们没有丰富的工作实践,在刚刚入职时适合从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所以,如果企业需要招聘毕业生,首先就要分析企业是否有基础的岗位空缺,

现代密码学期终考试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 1、关于密码学的讨论中,下列(D )观点是不正确的。 A、密码学是研究与信息安全相关的方面如机密性、完整性、实体鉴别、抗否认等的综 合技术 B、密码学的两大分支是密码编码学和密码分析学 C、密码并不是提供安全的单一的手段,而是一组技术 D、密码学中存在一次一密的密码体制,它是绝对安全的 2、在以下古典密码体制中,属于置换密码的是(B)。 A、移位密码 B、倒序密码 C、仿射密码 D、PlayFair密码 3、一个完整的密码体制,不包括以下(?C?? )要素。 A、明文空间 B、密文空间 C、数字签名 D、密钥空间 4、关于DES算法,除了(C )以外,下列描述DES算法子密钥产生过程是正确的。 A、首先将DES 算法所接受的输入密钥K(64 位),去除奇偶校验位,得到56位密钥(即经过PC-1置换,得到56位密钥) B、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循环左移的位数取决于i的值,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下一次 循环左移的输入 C、在计算第i轮迭代所需的子密钥时,首先进行循环左移,每轮循环左移的位数都相同,这些经过循环移位的值作为下一次循 环左移的输入 D、然后将每轮循环移位后的值经PC-2置换,所得到的置换结果即为第i轮所需的子密钥Ki 5、2000年10月2日,NIST正式宣布将(B )候选算法作为高级数据加密标准,该算法是由两位比利时密码学者提出的。 A、MARS B、Rijndael C、Twofish D、Bluefish *6、根据所依据的数学难题,除了(A )以外,公钥密码体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A、模幂运算问题 B、大整数因子分解问题 C、离散对数问题 D、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问题 7、密码学中的杂凑函数(Hash函数)按照是否使用密钥分为两大类:带密钥的杂凑函数和不带密钥的杂凑函数,下面(C )是带密钥的杂凑函数。 A、MD4 B、SHA-1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0713生态学一级学科简介 一级学科(中文)名称:生态学 (英文)名称: Ecological 一、学科概况 生态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是多元起 源的。概括地讲,大致可分出4个时期:生态学的萌芽时期;生态学 的建立时期;生态学的巩固时期;现代生态学时期。 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末) 进入17世纪之后,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做为一门 科学开始成长。进入19世纪之后,生态学得到很快发展并日趋成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初期,动、植物生态学并行发展,出版了不少生态学著 作与教科书。在动物生态学方面,关于生理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和动 物群落学等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植物生态学在这一时期也得到重 要发展,出版的专著有《植物社会学》;《实用植物生态学》;植物生 态学》;《生物地理群落学与植物群落学》(1945)等。由于各地自然条 件、植物区系、植被性质及开发利用程度的差异,使植物生态学在研 究方法、研究重点上各地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形成了几个著名的生 态学派,主要有:北欧学派(Uppsala学派);法瑞学派;英美学派; 苏联学派。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开始)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的高度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增长, 带来了许多全球性的问题(例如,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 能源问题等),涉及到人类的生死存亡,造成对人类未来生活的威胁。

上述问题的控制和解决,都要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因而引起社会上对生态学的兴趣与关心。 从上面的叙述中不难看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许多环境问题都成为生态学学科发展中的前沿热点问题,生态学越来越融合于环境科学之中。特别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学研究,更显得突出。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21世纪的生态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更加紧密地结合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不断突破其初始时期以生物为中心的学科界限,未来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向解决社会当前面临的社会问题发展,并在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的作用。 如果说21世纪前生态学和生态学工作者主要是指出问题和提出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到了21世纪生态学则是转变到对解决问题途径的探索。当代生态学研究愈来愈注意与群众相结合,与社会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相结合,并成为政府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当生态学介入生产和社会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时,就不可避免地与政策、经济、法律以及美学、道德、伦理等方面,甚至进入哲学领域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二、学科内涵 生态学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探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两者协同进化的规律,学科的核心理论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间及其生物的集合体间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协同进化的关系并形成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各类生态系统,对人类而言,这些生态系统都具有服务功能。关于生态学基本理论常因生命层次的不同而异,从系统的层面上,通用的理论主要是相生相克理论、系统开放理论、等级系统理论、生态平衡与耐受极限理论等。目前,生态

前沿技术课程论文范文

计算机发明以来,各种高新技术不断被开发出来,人工智能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一直以来深受社会关注而人工智能也不负众望正沿着既有的方向在不断的前进。 人工智能发展方向总的来说分为两个,一是人工;一是智能。 人工便是代替人类来完成一些危险的工作或是一些需要长时间具有重复操作的简单工作,人工智能的出现使得人类从一些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来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工作或研究。 智能便是赋予机器思想,包括意识(CONSCIOUSNESS)、自我(SELF)、思维(MIND)(包括无意识的思维(UNCONSCIOUS_MIND))。所以想要发展人工智能就要涉及到机器的学习。 于是深度学习便成为了人们研究的前沿技术。 深度学习的基础是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一门专门研究计算机怎么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该上自身的性能的学科。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含多隐层的多层感知器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结构。深度学习通过组合低层特征形成更加抽象的高层表示属性类别或特征,以发现数据的分布式特征表示。 深度学习是机器学习中一种基于对数据进行表征学习的方法。观测值(例如一幅图像)可以使用多种方式来表示,如每个像素强度值的向量,或者更抽象地表示成一系列边、特定形状的区域等。而使用某些特定的表示方法更

容易从实例中学习任务(例如,人脸识别或面部表情识别)。深度学习的好处是用非监督式或半监督式的特征学习和分层特征提取高效算法来替代手工获取特征。 利用深度学习的种种特征我们可以将其应用在不同的行业,如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计算机视觉等。 语音识别相对于手动控制来说更加快捷、方便,可以用在诸如工业控制、语音拨号系统、智能家电、声控智能玩具等许多领域;智能对话查询系统,根据客户的语音进行操作,为用户提供自然、友好的数据库检索服务,例如家庭服务、宾馆服务、旅行社服务系统、订票系统、医疗服务、银行服务、股票查询服务等等。 将机器学习领域深度学习研究引入到语音识别声学模型训练,使用带RBM 预训练的多层神经网络,极大提高了声学模型的准确率。在此方面,微软公司的研究人员率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使用深层神经网络模型(DNN)后,语音识别错误率降低了30%,是近20年来语音识别技术方面最快的进步。 机器翻译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同时,机器翻译又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机器翻译技术在促进政治文化经济交流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13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机器翻译(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逐渐兴起。其技术核心是一个拥有海量结点(神经元)的深度神经网络,可以自动的从语料库中学习翻译知识。一种语言的句子被向量化之后,在网络中层层传递,转化为计算机可以“理解”的表示形式,再经过多层复杂的传导运算,生成另一种语言的译文。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参考文献 第一章 1 金岚.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 王如松,等.现代生态学的热点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 李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 李振基,等.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2000 5 李博.普通生态学.内蒙古大学出版杜,1993 6 伍业钢,李哈滨.当代生态学博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7 McIntosh,Robert P. (徐嵩龄译).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 8 马世俊,王如松.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学报, 1984 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态学—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科学出版社,1997 10 陈天乙.生态学基础.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11 牛文元,前言,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 12 孙承咏.环境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13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14 Beeby A. Applying Ecology. London: Chapman & Hall,1993 15 Bramwell A. Ecology in the 20th Century: A Histo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6 Clark JS, Carpenter SR, Barber M, et al. Ecological forecasts: An emerging imperative. Science, 2001 17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1999 第二章 1 孙儒泳,等.基础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孙儒泳.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王勋陵,王静.植物形态结构与环境.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4 贾恢先,赵曼容.甘肃河西走廊盐生植被的调查.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84 5 王尊国,贾恢先.浅议我国西北盐地资源植物的分布与利用.甘肃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

现代密码学 学习心得

混合离散对数及安全认证 摘要:近二十年来,电子认证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第一个应用就是对数字文档进行数字签名,其后Chaum希望利用银行认证和用户的匿名性这一性质产生电子货币,于是他提出盲签名的概念。 对于所有的这些问题以及其他的在线认证,零知识证明理论成为一个非常强有力的工具。虽然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却导致高负荷运算。最近发现信息不可分辨性是一个可以兼顾安全和效率的性质。 本文研究混合系数的离散对数问题,也即信息不可识别性。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认证,这种认证比因式分解有更好的安全性,而且从证明者角度看来有更高的效率。我们也降低了对Schnorr方案变形的实际安全参数的Girault的证明的花销。最后,基于信息不可识别性,我们得到一个安全性与因式分解相同的盲签名。 1.概述 在密码学中,可证明为安全的方案是一直以来都在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效率一直就是一个难以实现的属性。即使在现在对于认证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还是很少有方案能兼顾效率和安全性。其原因就是零知识协议的广泛应用。 身份识别:关于识别方案的第一篇理论性的论文就是关于零知识的,零知识理论使得不用泄漏关于消息的任何信息,就可以证明自己知道这个消息。然而这样一种能够抵抗主动攻击的属性,通常需要许多次迭代来得到较高的安全性,从而使得协议或者在计算方面,或者在通信量方面或者在两个方面效率都十分低下。最近,poupard和stern提出了一个比较高效的方案,其安全性等价于离散对数问题。然而,其约减的代价太高,使得其不适用于现实中的问题。 几年以前,fiege和shamir就定义了比零知识更弱的属性,即“信息隐藏”和“信息不可分辨”属性,它们对于安全的识别协议来说已经够用了。说它们比零知识更弱是指它们可能会泄漏秘密消息的某些信息,但是还不足以找到消息。具体一点来说,对于“信息隐藏”属性,如果一个攻击者能够通过一个一次主动攻击发现秘密消息,她不是通过与证明者的交互来发现它的。而对于“信息不可分辨”属性,则意味着在攻击者方面看来,证据所用的私钥是不受约束的。也就是说有许多的私钥对应于一个公钥,证据仅仅传递了有这样一个私钥被使用了这样一个信息,但是用的是哪个私钥,并没有在证据传递的信息中出现。下面,我们集中考虑后一种属性,它能够提供一种三次传递识别方案并且对抗主动攻击。Okamoto 描述了一些schnorr和guillou-quisquater识别方案的变种,是基于RSA假设和离散对数子群中的素数阶的。 随机oracle模型:最近几年,随机oracle模型极大的推动了研究的发展,它能够用来证明高效方案的安全性,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工具。这个模型中理想化了一些具体的密码学模型,例如哈希函数被假设为真正的随机函数,有助于给某些加密方案和数字签名等提供安全性的证据。尽管在最近的报告中对于随机oracle模型采取了谨慎的态度,但是它仍然被普遍认为非常的有效被广泛的应用着。例如,在这个模型中被证明安全的OAPE加密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沿

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与前沿 生命科学学院生态学陈** 摘要:动物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动物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生态学分支学科,在生态学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有关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了解动物生态学的热点问题以及一些核心技术的应用,对动物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前沿进行综述,以期开展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关键词:动物生态学研究现状前沿 1前言 动物生态学研究可追溯至公元16世纪,至20世纪初,已成为一门年轻的科学。动物生态学作为生态学发展的基石,对生态学新理论的发展和构建作出了重要贡献。自从80年代以来,生态学的发展陆续出现了若干新的热点,如系统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恢复生态学、保护生物学等。动物生态学在异质种群理论、种群生存理论、行为生态学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对生态学新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 到了90年代,我国动物生态学的发展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推动。[1]一是异质 种群理论和种群生存力理论的影响,国内学者将此理论用于动物种群的研究。二是随着分子生物学、行为学的渗透,动物行为生态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涉及到交配行为、婚配体制、化学通讯、繁殖投资策略等。同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动物种群的迁徙,物种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及其生态适应等。三是1992年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后,生物多样性成为我国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动物生态学的研究也因此得到了推动,主要在遗传多样性、入侵物种、关键种与功能群、濒危机制研究方面得到更多的发展。 另外,随着人们对生物系统了解的不断深入,生态学研究进入了以整合和协作为特征的新时代,生态学的分支学科迅速与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及社会科学等学科相结合[2]。 2动物生态学研究进展 我国近年来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包括了陆生动物以及水生动物等方面,不同区域物种的研究采用的方法和研究的方向不同,目前动物生态学研究侧重于陆生动物的研究。

电子及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姓名:XXX 学号:XXXXXX 院系:XXXXXX 指导老师:XXXXXX

电子与通信工程前沿技术系列讲座结课论文 第一讲先进信号处理理论及在无线通信、多媒体等领域中的应用 这次报告主要讲了四面的容: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压缩感知理论框架、无线通信系统信号处理领域和多媒体信号与信息处理领域。老师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及压缩感知理论,介绍了这些先进信号处理理论的发展研究状况,并通过实例给出了相关理论在无线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主持的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大学与北京理工大学等院校联合在研的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进展。 第二讲未来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与协作通信 穆晓敏讲课的主要容有:当前频谱利用现状、静态频谱分配的瓶颈及解决案以及当前遇到的问题,同时还向我们介绍了互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工业4.0、DT时代等相关容。 认知无线电技术已经向“网络与系统”的框架转变,为增强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成本,协作手段成为必然。物理层链路技术面临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瓶颈”,通过不同网络元素间的多维度协作提高系统整体性能是下一阶段移动通信系统增强的主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对环境背景信息和用户业务特征的广泛感知是智能化协作与联合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认知无线电与多维度协作通信的结合将成为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讲智能可穿戴设备概念、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式产品 文老师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以及文老师所创建公司研发的基于纺织纤维的可穿戴产品。 智能可穿戴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最早的可穿戴设备用于军事、户外运动、人体检测等。苹果手表、微软手环和谷歌眼镜是当前最热门的智能穿戴设备,国也涌现出大量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厂商,像小米手环等。 在不久的将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就像皮肤、手臂一样。在更远的未来,手机可能只需向人体植入芯片,而Siri将能直接通过对话帮你打,帮你订餐馆,了解你的一切隐私,跟你的亲密程度甚至超过你的家人——可能谷歌眼镜和苹果手表都不再是植入人体的芯片了,他们已经成为人体基因的一部分,可以参与人类的繁衍和进化。

前沿科学论文

绍兴文理学院学年第学期 --级化学师范专业《前沿科学》课程论文 超疏水表面及其制备方法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and Methods to Prepare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摘要: 超疏水表面材料具有防水、防污、可减少流体的粘滞等优良特性,是目前功能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是研究的关键点,介绍和评述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尤其是近几年来较新的制备技术,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Abstract :Superhydrophobic material s have received tremendous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 s because of it is special properties such as water2p roof , anti2pollution , reduction resistance of flowing liquid , etc. It becomes hot spot research in functional material field, and t he preparation methods to acquire excellent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are key to t he research.Representative articles in recent years about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latest few years。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s is proposed.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制备方法;应用 Key words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 ;preparation methods ;application 1、超疏水表面

前沿技术进展论文

化工与能源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前沿进展小论文 题目:通过实验对MPV反应的影响因素浅析 班级:2015级化工与能源学院三班 姓名:邹俊鹏 学号:201522232929 日期:2015年12月28日

通过实验对MPV反应的影响因素浅析 摘要:α,β-不饱和醇,为分子中含有共扼C=C和C=O的不饱和醇,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中间体,主要应用于香料、香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等方面。α,β-不饱和醇一般通过α,β-不饱和醛/酮还原制备得到。C=C键比C=O键更易加氢还原,因此反应中如何提高对C=O键加氢还原的选择性非常重要。MPV(Meerwein-Ponndorf-Verley)反应是α,β一不饱和醛/酮制备α,β一不饱和醇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温和的条件下以醇为氢源对碳基的C=O双键进行高选择性加氢还原的反应。MPV反应中含Zr催化剂活性高。 催化剂载体结构和酸碱性质对催化剂活性影响较大,中性、比表面积大、孔径大、孔径均匀的载体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而酸性、碱性载体均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关键词:MPV反应催化剂载体催化剂活性

引言 醛/酮的还原制备相应醇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MPV(Meerwein-Ponndorf-Verley)反应是醛/酮制备相应醇的一种重要方法,特点是在温和条件下,以醇为氢源,当反应物中既有羰基(C=O)又有其它不饱和键如碳碳双键(C=C)等时,只对羰基进行加氢还原而不影响其它不饱和键,尤其适合不饱和醇的制备(如α,β-不饱和醇等医药中间体)。醛/酮MPV反应中早期研究较多的是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均相催化剂,催化效率较高,但难以重复使用,分离困难,且反应后产生大量污染物。多相催化剂能较好解决以上问题,目前研究较多的有氧化物型催化剂、介孔材料接枝型催化剂和沸石型催化剂等。 在相同条件下,与醛相比,酮MPV反应速率明显较低,可能是反应过程中酮羰基位阻较大,且较难活化所致。Maria等人以镁铝类水滑石(MgAl-LDH)为前驱体,500℃下焙烧,制得镁铝复合氧化物(MgAl-LDO),发现其在酮MPV反应中的催化活性比单独MgO好,他们推测反应机理为:Mg2Al1-LDO表面具有的强Lewis碱活性中心(O2?)和配位不饱和Lewis酸活性中心(Al3+)对,可起协同作用:碱中心(O2?)可吸附醇羟基导致其容易脱氢形成烷氧基化合物,邻近酸中心(Al3+)可吸附酮羰基使其活化,酮和醇在酸碱活性中心对上先形成六元环过渡态,然后将氢原子从氢源醇转移到酮羰基上使酮还原,六元环过渡态,Mg/Al为2时,酸碱活性中心对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强。类水滑石化合物(LDHs)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新型无机功能材料,其焙烧所得的复合氧化物(LDO)中各金属离子高度均匀分布类似固体溶液,能充分发挥各金属离子间的协同作用。Maria等人制备的MgAl-LDO催化剂制备简单,成本较低,但其具有所需焙烧温度较高、反应的时间较长,重复使用性能较差等缺点。据文献报道,含Zr催化剂对醛MPV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但在酮MPV反应中的研究较少。目前MgZrAlO型复合氧化物在酮MPV反应中催化性能研究的报道还是较少。因此,本文利用Mg2Al1-LDO的结构记忆效应,将其浸渍于Zr(NO3)4溶液来制备MgZrAl-LDHs,对其焙烧制备MgZrAlO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以环己酮为模板反应物,对其在环己酮的MPV反应中催化性能进行研究,并与Mg2Al-LDO进行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