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第六组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六组课文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搜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搜集并按一定标准给诗歌分类。

2、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朗诵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

4.能辨析古诗中的小问题,区别古体诗与现代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背诵指定诗文,能分析诗歌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一、古诗与现代诗的区别

古诗,一般讲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

现代诗,不像古诗那样在字数和押韵上要求那么严格,它的写法比较自由,句子长短自由,分为若干小节。

(1)么是古代诗歌: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①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

(2)什么是现代诗:

①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叙事诗和抒情诗。。

②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第一,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

四、课文中的诗歌复习

《诗经·采薇》

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词牌名(它不是这首词的题目,它与这首词的内容没有关系,这首词的题目是夜行黄沙道中。如我们学过的《忆江南》)

这首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

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将(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等这些景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体现了诗人对雨的(喜悦之情)。作者是(唐)代的(杜甫),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天净沙·秋》

天净沙:曲牌名(这首曲的题目是秋。)《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赞美了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日头平西,落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天上的街市》

《天上的街市》中,诗人()运用联想和想象,把夜晚的天空想象成美丽的街市,把天上的明星比作无数的街灯,然后联想到天上的人们提灯在夜游。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的生活的向往、追求。

《白桦》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表现也一种高洁之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色彩的变化,又富动态的美感。白桦那么高洁、挺拔,它是高尚人格的象征。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https://www.360docs.net/doc/bf14684641.html,

1、清风()细柳,淡月()梅花。苏小妹给诗加的“腰”好在哪里?(课文110页最后一段)

2、《之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

3、《寻陆鸿渐不遇》―――近种篱边菊,()。

4、《送李少府贬陕中王少府贬长沙》――青枫江上秋帆远

()

5、《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行人临发又开封。

6、《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

马上相逢无纸笔,()。

7、背诵《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太阳的话》、《白桦》

七、读诗的方法?

①从诗的意象(诗人意中之象)创造的具体氛围中,把握它所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

②要注意诗中的比喻、象征的内涵,避免理解上的实指性。

③许多诗本身侧重于虚写,读诗需要一种“猜测”的穿透力,要通过意象的表面呈现,

找出它背后的深层意蕴。

读诗,还要学习诗歌精粹的语言。诗歌遣词造句讲究精练、优美、音乐性,讲究变化。读诗,还要注意掌握一些诗歌常识,特别是古代诗歌常识。

8、我喜欢的课外古诗?喜欢的理由?

9、我喜欢的诗歌?喜欢的理由?

10、古今中外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诗人,列举你熟悉的?你最喜欢谁的什么作品?

古代:屈原、李白、杜甫……

现代:郭沫若、徐志摩……

外国:拜伦、普希金……

11、古诗竞答题

七、课标古诗

1、(),()。

(),()。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2、(),万径人踪灭。(),独钓寒江雪。《江雪》

3、慈母手中线,()。(),意恐迟迟归。

(),()。――《游子吟》

4、(),江枫渔火对愁眠。

(),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

5、(),千朵万朵压枝低。

( ),( ).---《江畔独步寻花》

6、(),春风花草香。(),()。《绝句》

7、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春夜喜雨》

8、两个黄鹂鸣翠柳,(),(),

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21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2.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与方法; 摘录积累好词佳句。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随课文的叙述能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2.体会从平凡事物、普通场面展现乡村生活的美。 3.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2.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提出不懂的问题。 教具准备 制作一幅乡村风光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住过农家小院吗?那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啊,乡村风光是那样自然亲切、优美恬静。今天,我们和作者一同走进乡下人家,去欣赏田园生活的独特风光吧!(板书课文题目:乡下人家) 二初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要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提出需要探讨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订正字音。

2.交流识记生字、理解新词的方法。 (1)字音。 结(jiē)出场(chǎng)地扎(zhā)到水下 (2)字形。 率:笔顺。 巢:上半部分是三个撇点。辛:最后一横要短。 (3)词义。 时令:季节。向晚:将近晚上。 3.主要内容是什么?(写了乡下人家在不同时候、不同季节独特迷人的风光。) 描写顺序是什么?(按房前屋后,春夏秋三季及白天、傍晚、夜里这种空间、时间交织在一起的顺序描写。) 4.探讨的问题。 (1)课文描写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独特风景? (2)你从这些独特迷人的风景中体会到了什么? (3)作者是怎样用普通的事物来展现美好的乡村生活的? 四自由讨论课文 1.选择你喜欢的生活场景,与组内同学交流,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2.交流概括。 (1)瓜藤攀檐(2)鲜花轮绽(3)雨后春笋(4)鸡鸭觅食(5)院落晚餐(6)织娘催眠 五选择喜欢的场景有感情地朗读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备课教案

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教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XX小学四年级语文备课组 2019年11月

第六组单元分析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成长故事”为主题进行编排。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精读课文。这是本套教材继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后,第二次安排与童年生活有关的主题。与第一次不同的是,本单元编排的课文,不仅有童年的欢乐,更有经历挫折带来的成长。其中《牛和鹅》记叙了“我”对牛和鹅态度的变化。《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记叙了扮演老虎给“我”带来的困扰。《陀螺》一文讲述了“我”玩陀螺的烦恼与欢乐。 本单元的第一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旨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加深、丰富对文章的理解。本单元围绕这一要素作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牛和鹅》呈现了学习伙伴作的批注,以及获得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批注的方法;后两篇课文以留白的形式让学生练习用批注的方式阅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总结、梳理了批注的角度和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交流中体会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对理解文章的作用。 第二要素的“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牛和鹅》引导学生勾画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方面的语句,体会“我”交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借助表格,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语句,体会“我”在不同阶段心情变化的过程及变化的原因;《陀螺》引导学生借助梳理出的相关语句,体会“我”心情变化的过程。语文园地“语句段运用”的第二题要求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达某种心情,引导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 习作要求“记一次游戏,把游戏过程写清楚”。教材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游戏经历,把游戏过程写清楚,同时写出想法和感受。 二、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学会用批注的方法进行阅读。本单元侧重于让学生用文字批注自己阅读时的收获、困惑、见解。 (2)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三、单元教学时间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写作2课时,语文园地1课时,机动1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含整个单元)

部编版四年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8 牛和鹅》教学设计 课题牛和鹅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扳、拳”等8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教学难点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 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书:18 牛和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扳、拳、怖)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象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谓、拳、捶、膊、瓶、怖、凭、欺、掐” “捶”的部首都是提手旁;“谓——猥”是形近字。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摸、甚、跪、捶、顽、脖、脱、概、惹、昏、握、摔、凭、掐” 指导书写:“摸、跪、捶、脖、脱、概、握、摔、掐”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昏”下面的“日”要比上面窄;“脱”的右下面是“儿”不是“几”;“凭”的下面是“几”不是“儿”。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 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内容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体裁多样,有古诗词,也有中国、外国作家写的散文,展现了一幅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让学生了解乡村生活,感受田园生活的诗情和乐趣。共编排了2篇精读课文《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2篇略读课文《牧场之国》《麦哨》,共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乡村儿童在乡间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和向往。 教学目标: 1、学生要认识28个生字,会写2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默读,并做到有一定的速度,理解课文内容。 3、掌握拟人句的应用,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 4、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初步感悟由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 5、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的喜爱之情,激发孩子们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3、掌握拟人句的应用,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 4、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1、理清作者思路,领会写作方法。 2、深入感悟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来表现乡村生活的美。教学课时安排: 《乡下人家》2课时 《牧场之国》1课时 《古诗词三首》2课时 《麦哨》1课时 语文园地六4课时

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习作教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作文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有两个内容可供选择:一是看图作文,一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两者选择其一。看图作文,要求学生观察《胜似亲人》这幅图,并根据图画内容展开想象,写一篇习作。教学时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弄清图上告诉我们的信息;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加上丰富的想象,使学生的习作比画面所反映的内容更完整、更具体、更生动。习作的另一个角度是写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要求把经过写具体,最好还要写写自己的感受。 【课标表述】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受的词句。 5、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6、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学习目标】 1、能看懂图意,并能进行合理的想象。 2、能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画内容,做到语句通顺。 3、能够突出在生活中应乐于奉献爱心的主题。 4、能听取同学、老师的意见,并认真修改习作。 【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合理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图意,做到语句通顺,并按要求进行认真修改。 【评价方案】 1.根据具体内容,起一个恰当而新颖的题目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书写状况,评价目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 语句通顺流畅,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成语、谚语、名句等,会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3. 精心选材,内容具体,能紧紧围绕一个中心把意思表达清楚,能进行生动而细致的描述,段落层次分明,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想内涵。 4.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达到规定字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设境,导入课题 1、回顾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这样一些故事:杭州的小钱得了白血病,台湾的一位 1 / 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习作写信 活动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学习写信。课本上给出了一篇书信范例,意在通过这样直观的呈现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信,信的格式是怎样的,知道信里可以写什么内容,明确写信的好处。此外,课文还告知了寄信之前需要写信封的事,让学生了解寄信的流程。教学时,不但要指导学生把握书信的格式和内容等方面的特点,还要注意激发、保护学生写信的兴趣,鼓励学生与异地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感情。一般来说,只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敞开心怀,勇敢讲述自己的见闻、情感,再加上课堂上的学习、交流,学生写好一封信并不困难。培养学生写信的能力,不仅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接触应用文这一特殊文体,更能帮助学生维系与亲朋好友之间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写信及信封的方法。 2.能够运用书信与他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3.培养热爱写信的爱好,提高应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重点难点: 1.能够运用正确的写作格式写一封信。 2.注意书信中语言表达的精确度、明确性及简洁性。 3.注意情感的真实动人。 教学准备: 教师:1.多媒体课件。2.提前安排学生思考想给谁写信。 学生:准备信封、信纸和邮票。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出主题 1.播放《见字如面》《信·中国》等朗诵名人书信的视频片段,师生共同聆

听故事。 2.说一说名人的书信带给自己的感受。 思考: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信中写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让你生发出什么情绪?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谈谈对“信”这一文体的理解。 过渡: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在古代,它作为主要的通信来源,不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也传递着人们的思想情怀,还有报平安的深层含义。现在,交流信息的手段日益丰富,但书信仍然具有其特殊的魅力。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这一文体,学习如何写一封信。 二、研读范例,交流方法 1.学生自由阅读课本上的书信范文,分组讨论。 思考:(1)这封信是谁写给谁的?交代了什么内容? (2)信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明确:(1)这封信是小杰写给自己的叔叔的,他告诉叔叔自己搬进了新校园,很开心,同时传达了家人对叔叔的问候。 (2)①格式方面:书信可分为称呼、问候语、正文、祝福语、署名、日期六个部分。第一行写称呼,应顶格。第二行空两格后写问候语。第三行开始为正文部分,可以分为若干段来写。祝福语可以接在正文后,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另起一行时要注意,祝福词单独一行空两格,无标点;祝福的内容另起一行顶格书写,后面一般加感叹号。署名和日期分别占一行,均写在右侧。 顺口溜:称呼顶格写,后面用冒号。问候空两格,谦虚有礼貌。正文空两格,内容最重要。结尾另起段,祝福不可少。署名右下方,不要太潦草。日期写精确,标于右下角。 ②内容方面:书信的目的是互通消息、交流感情,那么内容就应该是告知收信人自己的消息,询问收信人的相关情况,传达自己对收信人的感情,所有自己想知道的或想让对方知道的都可以写在信中。 3.再读范文,教师点拨重点。 过渡:书信的正确格式我们都已经了解了,它的正文部分才是我们的写作重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8.牛和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拳、捶”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吁”,会写“摸、甚、跪”等15个字,会写14个词语,理解“完全两样”丰富的内涵。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与趣味,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读准多音字,理解“完全两样”丰富的内涵,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难点 初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初步体验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与趣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分类学词,理清脉络 1.激趣揭题 (1)了解学生印象中牛和鹅分别有什么特点,相机小结。 (2)揭示课题: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写的并不是牛和鹅的关系,而是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童年故事,展现了作者对牛和鹅不同的看法和态度。

2.理清脉络 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词,读通句子,然后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分类学词 摸捶握摔掐 惹跪绕脱欺 拳头脖子胳膊衣襟酒瓶 昏乱恐怖顽皮甚至大概任凭 提示1: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出现了多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还有一组名词,进行分类学习。 提示2:指导学生写好“捶”“摔”“掐”三个动词,注意三个字的笔顺以及笔画穿插关系,写正确,写美观。 (2)提问: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吗? 提示: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两两之间的关系,就能比较容易地概括事件了。 学习活动二:品味对比,领悟寓理 1.品味对比 默读课文,请学生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我们”看到牛和鹅时的做法之间的差异。(板书:完全两样) (1)抓动作词,品味“我”对牛和鹅不同的态度。 提示:拍、摸、触(对牛的动作) 远远地站、绕个大圈子(对鹅的动作)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谴、惰、俗”等七个字,会写“洪、暴、猛”等11个字。 2、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3、感情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体现出的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学习重难点:体会乡亲们的美好心灵。 教学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21 搭石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可能会提什么么是搭石?搭石有什么用?在什么地方搭石头?为什么要搭石头等相关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出几个主要问题。 二、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且在自己读明白的地方或者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指名读课文,相机出示“谴责、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约”等词,指导读准字音。 2、谁来读一读你已经读懂的句子或者自然段? 如果学生读到一自然段,相机指导学生勾画并读一读写搭石的句子。 三、出示挂图“看,这就是人们过小溪时踩踏的搭石。就是这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头,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请大家再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词语或者句子能让你体会到乡亲们的美好情感,把他们划出来。 1、小黑板相机出示几个重点句。 “上了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上了年岁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感受抓住重点词语“无论只要一定踏几个来回直到”)你能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体会来。) “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什么是“理所当然的事”?举几个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事说一说。师归纳:对,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都是理所当然的事,都是我们每个人不讲任何条件都应该做的事,是做了以后不求回报的事。那么课文中指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的感受,再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一读。和小组同学演一演。 四、乡亲们有什么样的美好情感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感受到了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同学们在上一堂课还在其他一些不明白的地方做了记号,今天咱们继续学习课文,把你还没读懂的地方提出来。(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懂“紧走搭石慢过桥”的俗语,体会景之美。) 二、就在这美丽的山村,清澈的小溪中那一块块,一排排的搭石,联结着故乡的小路,更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到处都洋溢着美好的情感,你们看,一个承诺也温暖了许许多多面临重重困难的人们,请大家自己读一读小黑板上出示的短文《一个承诺》。“这是美国东部的—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推销员克雷斯的汽车坏在了冰天雪地的山区,野地四处无人,克雷斯焦急万分,因为如果不能离开这里,他就只能活活冻死。这时,一个骑马的中午男子路过此地,他二活没说,就用马将克雷斯的小车拉出雪地,拉到一个小镇上。当克雷斯拿出钱对这个陌生人表示感谢时,中年男子说:“我不要求回报,但我要你给我一个承诺,当别人有困难时,你也尽力去帮助他。”在后来的日子里克雷斯帮助了许多人,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教材解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七彩童年”,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小英雄雨来(节选)》《我们家的男子汉》《芦花鞋》3篇课文。课文篇幅都较长,写的都是成长的故事,都是按内容的不同,自然地将文章分成了几部分。《小英雄雨来(节选)》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机智勇敢地同敌人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不畏强敌、机智勇敢的品质。《我们家的男子汉》写了一个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芦花鞋》主要写冬季来临,青铜将一家人做的一百零一双芦花鞋,拿到油麻地镇上去卖,供葵花上学的事情。在一个鹅毛大雪天,青铜执意去卖鞋,几个城里人把剩下的十双鞋全买走了,最后连青铜脚上的鞋都被买走了。 教学目标 1.认识39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15个字,正确读写16个词语。 2.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3.掌握列小标题的方法,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18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晋、絮”等17个生字,会写“晋、炕”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炕上铅笔迈进枪栓胳膊劫难”等词语。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时,指导读准字音,如“栓、枕、尸”读翘舌音,“囊”是一个多音字,在“软鼓囊囊”一词中的读音是“nānɡ”。教学要求会写的字时,重点指导易混字的辨析:如,“炕”与“坑”容易混淆,“栓”与“拴”容易混淆。另外,“膊”字右上部容易少写一点,“慌”字容易多写一点,写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部件结构。 2.阅读理解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要落实这一教学重点,就需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教学时让学生三次读课文,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让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3.表达运用 抓住关键语句体会雨来的优秀品质,通过谈感受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准备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主题教学设计 内容简介 本单元是“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 设计理念 首先导入单元的主题,弓I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人间真情?人间真情包括哪些?书本中的几篇文章分别表现了哪些人间真情?然后围绕单元主题“人间真情”,再引导学生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学生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爱的教育》。总体设想 本单元教学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学生自主预习,自读课文,疏通字句。 模块二:熟读课文,理解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 模块三: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搭石》体会作者是怎通过平凡的事物表现美的方法。 2、《卡罗纳》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情进行细致描述的写作方法。 3、积累语言,背诵精彩段落。 模块四:口语交际和习作 回忆生活中帮助过你的人或需要安慰的人,向他们表示感谢和安慰 第二部分:整本书阅读《爱的教育》读书交流会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一一讲讲身边的真情故事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教学目标

1. 认识25个生字,会写30个生字。能读准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会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谊,能获得“人间真情”的体验。 4. 学习写作方法,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5. 学生能根据学习经验,写好真情小故事。模块一预习 教学流程 导入一一了解内容一一识字一一检查自学 板块设计板块一:导入 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间真情”的课文,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板块二:通读五篇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1、认真阅读本组课文,完成读书单。 2、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 课题简单概括内容在文中寻找答案 《古诗两首》主要描写了什么?你从哪儿体会到的?《搭石》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美?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生命桥”指的是什么? 《卡罗纳》大家在卡罗纳遭到不幸时是怎样做的? 《给予是快乐的》保罗是怎样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板块三:利用工具书,认识生字词。 1、学生利用现代汉语词典自学生字词。 2、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共同认识。 3、找出难理解的词语,共同解决 4、找出难读难懂的句子,师生共同解决。 板块四: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内容总述 1.本单元的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童年美好的回忆”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组成。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以及懂的一些做人的道理。 2.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1)能引导学生根据情感变化描写,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一定哲理的文章的《牛和鹅》,感受一篇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的《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通过小朋友之间的故事,感受故事的含义。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童年的乐趣,懂得一些道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教学时应通过反复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乐趣。通过学习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深刻的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18 牛和鹅 教学目标: 1.认识“谓、扳、拳”等8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我”由怕鹅到不怕鹅的思想转变过程,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看到自己的力量,不盲目恐惧,也不盲目欺负别人。 3.体会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重点:体会童年的快乐、丰富多彩和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 教学难点:明白要站在正确的角度看事物。 教学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书:18 牛和鹅)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走进课文,探究学习的愿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扳、拳、怖)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适时教读 (1)(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2)男女生赛读 (3)指读象声词 (4)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记叙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的故事。) 4.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先写我们对身躯庞大的牛一点不害怕,甚至还去欺负它;对小小的鹅却心怀畏惧。接着写金奎叔对付老雄鹅。写金奎叔根本不怕鹅,且轻松地对付鹅的过程。最后写了我听了金奎叔的话以后,转变了对牛和鹅的看法和态度,从中也明白了道理。)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根据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脉络层次。】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单元教学内容: 本组教材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精读课文有《乡下人家》《古诗词三首》,略读课文有《牧场之家》《麦哨》。课后还安排了本册教材的第二次综合性学习。还有一个词语盘点、一个学习园地。 单元教学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1、重视积累优美语言,想象课文中描写的田园生活画面。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单元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和自己学习课文所懂得的道理。 单元教学难点: 本单元教学按搜集资料、初步感知------课文具体解读-----读练综合运用的思路来组织教学。 单元教学安排:10—14课时 21、乡下人家 课型:讲读课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檐”、“饰”等五个生字。会写“棚”“饰”“冠”等十四个生字。正确读写“装饰”“和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走近乡下人家,感受田园诗情。 4.带领学生品味优美语言,积累精彩句段。 5.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课文插图的挂图及投影片。 3.搜集有关农村生活的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两组投影片: 第一组:林立的高楼、漂亮的汽车、热闹的广场 第二组:低矮的砖瓦房、小河里畅游的鸭鹅、穿着朴素的人们 (也可以用书上的几幅插图代替) 提问:看到这两组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2.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所了解到的乡下生活是怎样的。 3.有一位叫做陈醉云的作家用非常细腻、优美的笔触为我们具体的描述了乡下人家的生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复习教案1 一、拼音园地 1.易读错音节。 斥责咂嘴雏儿拨开嗒嗒 立即挣扎调达泄露索性 2.多音字组词 露调卷 二、汉字书写 1.易写错的字 歉意厘米信赖蓬松幽深 终身灵魂皇榜发誓故障 2.易混淆的字 毕竟拨开斥责唇亡齿寒 毕竞拔开斤责辱亡齿寒 三、词句天地 1.先体会词语的用法,再学会使用。 (1) 只要你不向任何人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 (2) 国王无奈,只好张贴皇榜,重金悬赏捕捉九色鹿。 (3) 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 2.结合课文语境,先理解划线词语,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他发誓永不暴露我的住地,谁知他竟然见利忘义!您与这种灵魂肮脏的小人一起来残害无辜,难道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2)他斥责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并重重惩罚了他。 3.了解仿写句子的基本要求,并学习简单的仿写。 (1)红嘴红脚,灰蓝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有生出珍珠似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3) 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四、阅读积累 (一)背诵积累 1.背诵珍珠鸟的最后四个段落。 2.积累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3.动物喻人 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笑脸相迎,两面三刀的人。笑面虎 一毛不拔,吝惜钱财的人。铁公鸡 代人受过,替人挨揍的人。替罪羊 (二)课文品读 1.《诚实与信任》这篇课文,记叙“我”深夜驱车回家途中,不小心撞断了路边小红车的反光镜后,主动留下写有自己姓名、电话的纸条,后来,双方通过电话使事情得到圆满解决,说明了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的道理。 本文选取的是生活中极其平常的小事,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描写手法也极为朴实,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但人物的言行却感人至深。特别是课文的第二段(对话部分),尤为情真意切,生动感人。 2.《珍珠鸟》一文主要写了由于作者对珍珠鸟的悉心照顾和真切关爱,让小鸟由怕人到喜人、近人、亲人、爱人,最后到与人融为一体的经过。从而谱写了一曲人与自然之间爱的颂歌,并由衷地发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感慨。文章从对“人与鸟”的关系的叙述中,启发学生在“人与动物”和谐共存方面作深入思考。阅读这篇课文,不但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3.《九色鹿》是童话。本篇题为"九色鹿",属于拟人体的童话故事,九色鹿所发生的故事里,蕴涵着积极的思想,能给人深刻的启迪。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质,谴责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 五、口语交际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读中感悟,通过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谈话引入,了解送别诗人生自古伤离别。面对自己亲密的知心朋友,我们多么希望能一直相聚,永不分离。可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在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古代,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古诗二首》就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送别诗。 二、初读古诗,感悟韵律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出韵味(指名读-范读齐读) 三、学习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揭题、解题①揭题:注意“孟(mng)”的读音及写法。 ②解题: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2、了解背景①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②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③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3、理解诗意①学生自学古诗自学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②集体交流弄懂“西辞”的含义,明确黄鹤楼、广陵之地理位置,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4、入境悟请①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②细细品读古诗黄鹤楼是我国四大名楼之一,昔日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诗中恰逢阳春三月。想象表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情?李白这是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李白何来心情赏春呢?他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引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感悟“孤帆”古代水上运输最为重要,而长江自古又是水上交通要道,且扬州是当时的繁华都市,此时的长江一定是过尽千帆,诗中为何说“孤帆”呢?(学生自主感悟)总结:过尽千帆皆不见,心中惟有孟浩然。 5、诵读全诗第二课时课时目标:学习《送元二使安西》 一、学习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一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寄托了李白对孟浩然深情厚谊,至今被人们传颂,我们再来看看王唯如何抒发与友人的离别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完整版

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童年”为主题,包含《牛和鹅》《一只窝囊的大老虎》《陀螺》三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安慰”“习作:记一次游戏”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本单元所选的三篇课文都是通过回忆童年趣事来表现童年的美好。教学本单元课文时,主要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有关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过程,感悟人生哲理。“记一次游戏”是本单元的写作主题,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捕捉精彩的游戏镜头,有条理、有重点地记叙游戏过程和人物的内心感受。“语文园地”主要是引导学生交流作批注的阅读方法及心得;了解常见的蔬菜的名称,以及学会认识这些蔬菜;学会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词语,会用动作描写表现不同词语的含义;积累一些有关为人处世的八字格言。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牛和鹅2课文记叙了作者在放学回家路上 被鹅袭击,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 赶走了鹅的事,作者由此改变了对 鹅和牛的态度,悟出了“要从客观 的角度看待周围的事物,从不同角 度出发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 理。 1.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认识7 个多音字。会写相应的词语。 2.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3.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 心情。 一只窝囊的大 老虎2 本文记叙了作者童年时在一次班 级演出时上台扮演老虎,但最终演 出失败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年少的 天真和求真的精神。 陀螺 2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玩陀螺的美好回忆,作者的其貌不扬的小陀

18 牛和鹅 1.认识“谓、拳、捶”等10个生字,会写“摸、甚、跪”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甚至、故意、扑打”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3.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4.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5.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重点 1.结合课文中的批注,体会“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2.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难点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通过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不是很多,但部分字需要多加注意,比如“跪”,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自主识记,教师实时点拨。从而达到多方面快速识记的效果。 词语教学,本课的词语偏于口语化,可以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注意与口语相结合,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教学 本组单元的重点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在教学中,要适时提醒学生把自己的感悟标注在文中的空白处,从而养成作批注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含设计意图)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18 小英雄雨来(节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通过勾、画、圈、点等各种方式,找出文本的重点词句、重点段落、重点细节……身临其境地读,有滋有味地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品质,从而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3个词语,读准3个多音字。 2.能快速浏览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会拟定小标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质疑。 1.在抗日战争时期,各地都涌现出许多小英雄,其中晋察冀边区就有一个叫雨来的孩子,你们想认识他吗? 2.出示雨来图片。 3.揭示课题,引导学生质疑。 预设:(1)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 (2)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个小英雄? 设计意图:

教师充满情感地导入能引领学生很快地进入课文情境,引导学生质疑,为下面的快速阅读做铺垫。 二、初读探究,整体感知。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检查生字新词的预习情况和课文的初读情况。 (1)出示要掌握的生字新词,指名读,并口头解释。 (2)引导学生逐段默读课文,概括段意及小标题。 小组读,归纳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部分:雨来家乡的景色优美,他游泳的本领高强。 第二部分:雨来上夜校读书,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部分: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四部分:雨来与鬼子展开英勇斗争,始终不说出李大叔的藏身之处。 第五部分:乡亲们以为雨来牺牲了,都很难过。 第六部分:雨来没有死。 3.提问思考:怎样编写小标题呢?(可以是句子,也可以是词语。可以用书上的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编写。) 4.提炼课文的小标题: (1)游泳本领高。 (2)上夜校读书。 (3)掩护李大叔。 (4)勇斗鬼子。 (5)河沿枪声响。 (6)雨来没有死。 5.引导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法概括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每部分加小标题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指导至关重要。因为此前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训练,应有范例及多种方法的可选性进行参照。同时,也可以利用拟定小标题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新人教版)

21.乡下人家 教学目标: 1、掌握14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理解“时令、屋檐”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3、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体会乡村生活的诗情画意。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描绘引入 同学们,当我们远离喧嚣的都市,步入乡村,在乡间的小路上,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在夜晚的池塘边,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在辽阔的草地上,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同学们,我们今天共同走进乡下人家,一起感受田园的诗情画意吧!(揭题) 二、初读课文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打上“?”号,音读不准的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句。 3、全班交流。

4、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5、默读课文1—6自然段,想想描写了哪几处乡村的风景。 第一自然段:屋前的瓜棚;第二自然段:门前的花、屋后的竹; 第三自然段:房前屋后的鸡群;第四自然段:屋后的小河; 第五自然段:傍晚吃饭的情景;第六自然段:瓜架上的纺织娘。 二、学习生字 1、检查预习生字的情况。 音:指名读、齐读。(重点正音:棚“péng”不读“póng”;率“shuài”翘舌;眠“mián”不读“mín”) 形:采用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谐”的右下部分是“白”不是“日”;“冠”是上下结构,“寸”应写在“冖”里面; 2、练习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读完后你想说点什么吗? 2、想想文中描写了哪几处乡村风景? 3、你对哪一处风景最感兴趣,找出来并读读。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4、喜欢同一处风景的同学在一起品读,交换自己的看法。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 【单元导读】 爱,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爱,使人间充满温暖。古今中外流传着无数颂扬人间真情的故事。 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我们还要由课文内容想开去,了解发生在身边的动人故事;学着关心、帮助他人。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要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关心、帮助他人,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和热爱 生活的人。 20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 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结合注释,来理解全诗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感受朋友依依惜别的情谊。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所描述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难点 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阅读古诗的兴趣。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导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导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学过一首古诗《赠汪伦》,是唐代诗人李白和好友汪伦离别时写下来的。 在千年以前交通工具非常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送别诗成了诗人们表达深情厚谊的一种常用 的表达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送别诗,看看作者和好友分别时是怎样抒发情感的。 (二)预习要求 1.通读全诗,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2.同桌交流已懂的知识和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情检测 1.初读题目 师:自己读题目,你们都知道了什么? (预设:一首送别诗,知道送别的地点、人物) 2.自学古诗 回忆方法:我们都用过哪些方法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归纳学习古诗的好方法(通过查字典、看注释、看图、想象等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