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业园区

广西工业园区
广西工业园区

“十一五”时期,广西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把工业园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先后出台了《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加强全区工业园区建设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工业园区产业做大、企业做强、产品作优的措施。五年来,广西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项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实力逐渐增强,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园区工业实现快速发展,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增加值2585亿元,数倍于“十五”。“十一五”期末,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已达10个。

一、“十一五”工业园区发展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区工业园区的布局规划和发展规划工作不断加强,园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园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一些重点产业园区,在体制、机制、政策、资金、土地、项目审批等各方面得到自治区的重点扶持,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一)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集聚功能得到强化,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工业园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平台。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广西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和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合理规划、建设产业特色明显、配套能力强的工业园区,积极推进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迅速扩充产业承载空间,努力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当地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工业园区逐步成为全区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共享基础设施、集中污染治理、集约利用土地、促进企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十一五”期间,2004年清理整顿后保留的29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开发区)得到巩固和发展,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和广西凭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批准,60个工业园区被确认为自治区A、B类产业园区。

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各工业园区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以道路、港口、水、电、通讯为主的基础设施及供能、环保、物流、通关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智能化程度高的楼宇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园区尽快产生效益,提高园区土地使用效率。仅2008年至2010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累计固定资产投资1463亿元,数倍于“十五”时期。

工业园区成企业投资的热土。各工业园区采取各项措施积极优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实行规费减免、保障项目用地、建立工业用地开发成本补贴机制、保障电力供应、鼓励投资兴建工业标准厂房、改善通关转关管理等各种手段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招商引资取得丰硕成果。2006年至2010年,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招商引资3737个项目,其中签约内资项目有3410个,项目投资额为2837亿元,而外资项目有327个,项目投资总额为34.6亿美元。目前,入驻37个重点工业园区的工业企业已超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578家。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重点产业实力增强。一批跨国企业和国内500强企业纷纷到全区的工业园区投资,如中国石油、国投电力、印尼金光集团、新加坡来宝集团、中粮集团等特大型企业先后进驻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可口可乐、丰达电机、培力药业、八菱科技的大项目相继落户于南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服务企业成效显著。各工业园区争创一流园区,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园区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把服务企业作为第一职责,建立领导和部门联系企业服务机制,不断深化拓展服务企业活动,完善各种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为企业搭建投融资平台,破解贷款难题,鼓励和扶持投产企业积极增资扩股和进行技术改造,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把企业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确保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通过加强园区建设管理和社会事务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保障园区工业健康发展。

(二)园区工业加速发展,贡献倍增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超百亿元的10个工业园区中,广西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超400亿元,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玉柴工业园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达到332亿元、288亿元、192亿元、182亿元。园区工业高速增长,成为广西工业发展的新增长极。从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看,2010年完成增加值861亿元,比2005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28.6%。增幅比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快5.7个百分点。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8.0%,拉动50.7个百分点。37个园区中,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05年翻番的有31个,其中17个翻2番以上。2010年总资产达到2485亿元,比2005年增长3.0倍,年均增长32.1%;实现利税242亿元,比2005年增长4.0倍,年均增长38.0%;从业人员达到35万人,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5%。

(三)园区发展重点突出,布局优化

目前,全区工业的投资项目大部分在工业园区内实施。“十一五”期间,各工业园区突出抓好承接产业转移,既主动承接我国东部地区和发达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产业转移,也主动承接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转移到沿海发展的产业,以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7大产业为核心,以建材、电子信息、造纸与木材加工、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修造船及海洋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北钦防崇沿海沿边横向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石化、电力、钢铁锰业、糖业、高新技术等产业,梧贺玉贵河百横向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优先布局有色金属、机械、电力、锰业(林产林化),加快发展建材、医药、食品、蚕丝绸等产业,南来柳桂经济带的园区重点布局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钢铁锰业、有色金属、高新技术、糖业等产业。园区工业对广西工业发展主导作用日益增强。

特色园区加速产业集聚。“十一五”末,全区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如柳州市柳江新兴工业区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平果工业区的铝工业园、宜州经济开发区的茧丝绸产业园、容县经济开发区的电子产业园、玉林市福绵服装工业区、梧州工业园区的纺织服装产业园、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的农副产品加工特色产业园、北流日用陶瓷工业园区等。一些重点园区精心打造的“区中园”和“园中园”特色鲜明,如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物制药产业园、电子信息及IT软件产业园、光电科技产业园三大特色产业园区和生态工业园,广西北海工业园区的北海电子产业园。特色园区和产业园加快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入驻,加强产业协作配套,积极引导主导产业的上下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加快形成产业集聚。2010年,工业园区前十大制造业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制造业。

助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主战场。以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高新技术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四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广西北海工业园区为代表的工业园区,围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大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大项目及投资强度大、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项目,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深化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提高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服务的水平,加快资源整合和共享,建立和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公共技术服务体系。积极营造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财税扶持、金融、人才、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良好环境,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完善适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创新资源集中聚集的示范载体。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自治区重点监测的37个工业园区内,2010年共有高科技工业企业196家,比2005年增加75家,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十一五”时期年

均增长29.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亿元,是2005年的3.0倍。同时,高新技术产业产品出口态势蓬勃,2010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5亿元,比2005年翻4.5番,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3.4%。其中对全区出口贡献最大的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二、园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尽管“十一五”时期园区工业发展保持了良性发展的态势,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需要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从主要园区反映的情况看,大家重点关注问题主要是园区管理机制、资金、用地指标和配套设施建设等问题。从园区工业在整个广西工业的作用和地位看,我们认为,产业层次较低、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障碍是园区工业发展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产业层次仍较低

“十一五”末年,37个重点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前的八大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八大行业合计占园区工业的69.3%。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仍接近九成,而高新技术产业只占10.5%。37个园区中,23个园区高新技术产业收入占比在5%以下,其中11个园区无高新技术产业。一是大部分企业仍处于低端产业领域或产业低端。大部分工业园区由资源型、初加工型产业占主导地位,企业专业化、技术化程度较低,多数企业从事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行业集中度低,园区骨干企业不突出,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二是企业盈利能力不强。37个重点工业园区中,年收入百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仅4家,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41家;成本费用利润率20%以上的仅占企业总数的5.2%,利润率1%以下或亏损的企业占了43.2%;企业人均创利1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10.7%。三是大部分园区经济密度比较低。2010年,37个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21.9亿元,只有玉柴工业园区等3个超过百亿元,四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仅广西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达到科技部提出的每平方公里销售收入100亿元的标准,有12个工业园区每平方公里主营业务收入不足10亿元。产业层次偏低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园区健康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转变发展方式面临诸多障碍

“十一五”时期,各工业园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必须看到,转方式调结构不但受到高耗能行业产能比重过高等结构性限制,而且还面临着财税体制、资源价格管制等体制性障碍。全区过多依靠能源资源投入支撑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没有出现根本性转变,节能减排的体制性保障尚未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改革亟待破题和推进。目前,园区高能耗项目投资比重仍比较大。2010年,37个工业园区的投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竣工及在建项目中,石油加工、化工、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电力等六大高能耗行业累计完成投资占工业的比重接近四成。现阶段的投资结构将固化未来几十年的产业结构,对全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十分不利,对全区工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挑战。

三、做大做强工业园区的建议

“十二五”时期将是全区加快推进“富民强桂”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后,在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实施,以及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等推动下,园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较多。我们必须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更加高标准地安排生产和投资,并在惠民生方面做好工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工作具体要求,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鼓励多种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产业配套和商务服务、物流配送等综合服务能力,完善

生活配套设施,创新人才引进和园(论坛新闻)区管理体制,搭建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提高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清洁生产。进一步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引导产业关联度高的企业进入园区,努力做强做优工业园区。为此,建议从三方面入手:

(一)以四大高新区为重点全力打造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依托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集聚更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到南宁、柳州、桂林、北海四大高新区,充分发挥高新区在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撑全区经济增长中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鼓励外来企业向园区转移研发中心,努力培育一批拥有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优势企业和企业集团;积极推广能有效促进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的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大力支持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在园区经济中的比重;加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借助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研资源解决产业发展重大难题,动员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力量深入基层为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服务;着力体制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二)以产业集群促进工业园区健康发展

“十二五”时期应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更多地考虑园区产业特色定位、集群集聚发展和配套服务的优化完善,进一步加大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工业园区朝着产业高端化、土地集约利用和就业环境和谐的方向发展提升。不断顺应国际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增强园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围绕全区支柱核心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调整园区产业结构和产业层次,推动千亿元产业向园区集聚。加速重大技术和成果在企业的推广应用,逐步使以低成本为基础的产业集群向创新型产业集群升级,提高园区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有计划地将县域散乱的工业企业逐步集中到统一规划的工业区中,改善工业空间布局,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促进企业之间共享基础设施,建立起园区内企业之间物质-能量循环利用的网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以促进竞争力提升,带动本地供应商网络的发展,为培养本地下一代有竞争力的企业做准备。

(三)进一步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

政府应将促进产业联系作为服务企业的重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发展为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创造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制度创新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和创新的文化氛围。

政府应努力破解土地、资金、规划、环评等难题。优先考虑循环经济项目、优势项目,对入园企业建设用地单位投资强度、投入产出效率等有明确要求,坚决杜绝小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已经入园的企业,通过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工业厂房,提高公共设施的共享覆盖面,降低非工业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节约用地。对占地多、长期不达产造成土地闲置的项目,通过回收、清理、置换等多种措施重组整合,最大限度地盘活土地资源,以保证园区的发展。在征地过程中,要妥善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和社会保障工作。针对资金制约园区发展的问题。一方面要通过采用股权融资、证券融资、项目融资以及国际金融贷款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解决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创新体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民间资金和战略投资者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应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工业园区发展指标设计方面,在重视招商引资数量、产值、出口总值、增加值等数量指标的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创新能力、内在竞争力、投资密度、经济密度、发展可持续性等质量指标。

此外,政府的其他服务工作也必须跟上,如加强配套设施建设,解决园区企业员工出门

难,子女上学难等问题。

《广西工业园区分级管理办法》

广西工业园区分级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加快推进全区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规范工业园区管理,提升我区工业园区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突出考核导向,按照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考核原则,重点考核园区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园区建设、绿色发展等要素,注重考核园区发展速度及发展质量,促进园区提质增效。本办法突出对园区建设发展的指导意义,以发展特色产业园区为主基调,突出发展园区主导产业,壮大园区经济总量,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对园区实行星级分级管理,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 第三条本办法分级管理的对象为经自治区批准或确认的工业园区(含国家审核公告的自治区级开发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自治区B类产业园区)。 第二章星级划分标准 第四条对广西工业园区进行星级管理。根据园区的经济规

模、质量效益、园区建设、绿色发展等方面情况,分别对国家审核公告的自治区级开发区、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自治区B类产业园区进行星级评定,分为三至五星级,不同星级类别的产业园区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第五条星级评定按以下指标评审: (一)工业总产值及增速; (二)主导产业总产值所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 (三)税收收入及增速; (四)产出效益(工业总产值/园区已建成投产工业用地面积); (五)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 (六)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速; (七)园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额; (八)主导产业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所占园区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 (九)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十)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十一)绿色园区建设。 第三章考核晋级管理 第六条实施工业园区星级动态管理,每两年开展一次考核

我省沿江化工产业园区现状分析

我省沿江化工产业园区现状分析 我省地处长江下游,从南京与安徽省交界处到南通市的入海口,433公里的长江两岸总长1110公里(含夹江),其中主江岸线803公里,洲岛岸线307公里,水最深处达70米。江两岸陆域平坦开阔,被誉为“黄金水道”中的“黄金江岸”,具有五大岸线资源优势:即大运输量、大用水量、大吞吐量、大用地量、大用工量。这五大优势均都为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沿江建设化工产业园带来良好的基础条件。全省沿江有8个城市:即江南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和苏北的南通市、扬州市和泰州市,八市共有34个市县、区和152个镇乡,经济比较发达,社会比较繁荣、科技力量比较集中,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为发展石油和化学工业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社会条件。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的国家级开发区12家,省级开发区72家,其中有国家级化学产业园4家,省级化学工业园6家,另有市级化学工业园近30家。国家级化学工业园有:南京化学工业园;南京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工业园;常州滨江化学工业园;南通化学工业园等。省级化学工业园有:镇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常熟国际化学工业园;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江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工业区;扬州经济开发区化学工业园;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等。 在化工园区分布上,长江南岸较密集且发展较快、长江北岸发展较滞后、较松散。这主要是多年来形成的产业基础、技术力量、社会观念、市场半径、交通条件和经济实力等问题所致。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随着润扬大桥、苏通大桥、海门至崇明大桥、崇明至启东大桥的建成,上海、浙江和苏南区域向苏中、苏北地区辐射力度和广度加大,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向北转移势在必行。长江北岸的化工园区的发展将会大大加快。而且从区位空间、区域空间、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环保资源、水文资源、市场空间等方面长江北岸其潜力将超过长江南岸,其发展空间将大于长江南岸。 我省化工产业园区大体有以下几种基本类型: (1)以大石化为龙头共建型其特征是依托大石化为“龙头”,上中下游产品配套共建型,如南京化学工业园。这类产业园打破以往行业和部门分割界线,以生产要素作为基本纽带,由隶属于不同系统的各方,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开发。这种携手共进、共同发展的石化和化工两大产业深层次合作的机制,因有国内经济和技术实力强、国际、国内知名度高和信誉度好的大石化企业全面介入,故极易受到外国投资者青睐。这类园区在不久的将来,必将逐步成为我省化学工业的新“航空母舰”,其发展前景最为看好。 (2)知名企业带动型以镇江化学工业园、江苏扬子江化学工业园、南京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工业园等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园。这类产业园在对外商的投资政策方面虽然与其它园区大同小异,因其在投资的软硬件环境方面肯下功夫以及独特的交通运输优势,并在某些化工领域形成专业特色而被境外知名企业看好。同时,由于以外资知名企业和本地企业的进驻,在吸引其它投资者方面产生了巨大的连锁效应。这类园区在体现某些化工领域的专业特色方面,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3)生产和流通结合型以南通化工产业园、江苏太仓港港口开发区石化工业区等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园。这类产业园在起步时利用优良的港区和仓储区为依托,以流通和仓储为先导进行扩张,进而发展到外资和跨国大公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概况

防城港市六大重点工业园区情况介绍 时间:2011-07-12 16:18来源:未知作者:lj 点击: 574 次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 94.99 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 37.80 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 21.39 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 防城港市重点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94.99平方公里,其中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大西南装备制造业产业园规划面积21.39平方公里、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规划面积3.49平方公里、东兴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规划面积5.41平方公里、防城港市茅岭东盟特色资源开发加工产业园规划面积14.06平方公里、上思县钢铁辅助产业园规划面积12.84平方公里。 (一)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 防城港市粮油食品产业园位于防城港市港口区渔万岛南部,北至中华路,南至港区9号路,西至铁路1号调车场,东至港区1号路。规划总面积3.49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08-2025年,主要布局粮油精深加工、生物饲料加工、仓储物流及粮油加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园区规划期末产值1000亿元左右。目前已建成面积1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49平方公里。园区进驻主要企业总计15家,包括大海粮油、嘉里粮油、岳泰饲料、惠禹饲料蛋白、益海大豆蛋白、新宏光仓储、中外运仓储、自治区储备粮防城港直属库、防城港中储粮仓储有限公司粮食中转库等项目。企业项目总投资23.22亿元,年产值180亿元。 产业园功能定位及目标:立足于大港口,集粮油糖生产加工、产品进出口、大宗商品交易、仓储物流于一体的亚州最大的粮油糖产业综合体。2012年产值达350亿元;2015年产值达500亿元。 (二)防城港钢铁产业园 防城港钢铁产业园是企沙工业区的核心区,规划面积37.80平方公里,已开工建设用地面积(含道路、安置点等)8.8平方公里,剩余面积29平方公里。 产业园功能定位:依托优良的深水岸线资源,以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为主要方向,以钢铁产业为龙头,主要发展钢铁、重型机械、能源、修造船、有色金属加工及其它配套或关联产业,成为以工业港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化国际工业园区。 目前,防城港钢铁产业园已入园和正在洽谈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0个,总投资1086亿元。其中:①已建成投产项目1个,即防城港火电厂,规划建设规模为装机容量4×60万千瓦机组,一期2×60万千瓦机组已投产,2008年产值16亿元,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②已签订合同确定入园项目主要是钢铁项目;③招商洽谈项目16个,主要是钢铁项目上下游配套。该20个产业项目建设正常投产后,估算年产值999亿元,利税161亿元。

广西梧州市2020版中考物理试卷(I)卷

广西梧州市2020版中考物理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2011·大连) 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 . 一支圆珠笔从课桌上掉到地上大约需3~5s的时间 B .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1~1.5mm C . 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37℃ 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1kg 2. (2分)小文从表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 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小 B . 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 . 水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相同 D . 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铅吸收的热量少 3. (2分) (2018八上·鄂州期中) 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澡结束一段时间后,镜子又变得清晰.这个过程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液化,镜面上水滴的汽化 B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附近空气中的凝华,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C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升华 D . 热水的蒸发,水蒸气在镜面上的凝华,镜面上冰晶的熔化和水滴的汽化 4. (2分)如图所示,关于国庆60周年大阅兵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迎风招展的红旗呈现红色,是因为红旗折射红色光 B . 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 C . 士兵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是因为军徽是光源 D . 士兵响亮的口号,是通过电磁波传入周围观众耳内的 5. (2分)(2017·溧水模拟) 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 . 小于10cm B . 大于10cm小于20cm C . 等于20cm D . 大于20cm 6. (2分) (2019八下·金牛期末) 工业生产中常用传送带运送工件,某水平传送带以1m/s的速度匀速向右传送,将一个工件放到传送带上,如图甲所示。工件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t1内,工件受平衡力的作用 B . 0-t1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C . t1-t2内,工件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D . t1-t2内,工件与传送带之间没有摩擦力 二、填空题 (共7题;共20分)

梧州发展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梧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系部:专业:学号:姓名:梧州市夜景图

目录 一、梧州简介 (3)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 三、工业发展 (6) (一)园区发展成绩喜人 (6) (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7) 四、农业发展 (7) 五、旅游业的发展 (8) 六、城市发展 (10) 七、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0) 八、本人对家乡的评价及对未来的展望 (12) 九、参考文献 (12)

梧州的发展 一、梧州简介 中国广西梧州是一座有着2100多年历史的岭南名城,它位于珠江上游,处于浔江、桂江、西江三江交汇处,与粤港澳一水相连,有着"百年商埠"和"小香港"之美誉。梧州辖万秀区、蝶山区、长洲区、苍梧县、岑溪市、藤县和蒙山县,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16万。 梧州地处两广交界处,是广西的东大门,位于泛北部湾经济圈和泛珠三角经济圈交汇节点上,向东可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接受人流、物流、资金流的辐射转移;向南可以承接西部的劳动力和资源产品的流动。 梧州素有"西南水上门户"之称,浔江、桂江汇于梧州市区为西江,"西江通五省,总汇在梧州"。水路距广州341公里,香港436公里,澳门384公里,为广西距港澳最近的港口口岸城市。梧州口岸为国家一类口岸,有百年对外贸易历史,设施齐全,基础较好,与世界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 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1、近年来,在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紧紧抓住自治区“两区一带”和“双核”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好经济发展“三步棋”,唱响城市建设“三部曲”,深入实施“东向”、“经济结构软化”和“赶

钦州经济发展概况

近年来,钦州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以港兴工,三化互动”发展战略,加快建大港、兴产业、造新城步伐,全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In recent years, Qinzhou City under the correct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vigorously implement the "Hong Xing Industry and trade, the interaction of three" development strategy,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huge ports, Hing Industry, making Metro pace, the city's economy and society to maintain a good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初步统计,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24.5亿元,同比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2.6亿元,增长17%;财政收入139.2亿元,增长13.1%;外贸进出口总额37.7亿美元,增长26.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00元,增长12.2%。同比往年,其综合经济发展实力明显提高。钦州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其优良的区位优势及在政府扶持下的各大中小型工业区的推动。 Preliminary statistics, 2012 the city's GDP completed 72.45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2%; total social fixed assets investment 652.6 billion yuan, an increase of 17%; 139.2 billion yuan of fiscal revenue, growth of 13.1%; foreign trade import and export total $37.7 billion, increased by 26.1%; urban residents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21600 yuan, an increase of 12.2%. Year on year, the strength of its compreh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Qinzhou'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mainly due to its excellent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large and medium sized industrial zones supported by the government.. 钦州地处环北部湾经济圈核心地带及其沿岸港口群的中心位置,是广西的南大门和大西南的出海大通道,是中国沿海城市最靠近东盟的大港口,也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海上连接点;加上钦州港本身腹地广阔,港口设施完善,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丰富,投资环境良好,同时还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所有这些,不仅造就了钦州的战略区位优势,而且使钦州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无限的发展商机。 Qinzhou ring Beibu Gulf Economic Zone core area and coastal port cluster center, Guangxi south gate and southwest of the passage to the sea and coastal cities in China is the closest major ports in ASEAN, connection point is China - ASEAN Free Trade Area of the sea; Hong, Qin itself vast hinterland, port facilities, abundant land and freshwater resources, a good investment environment while still enjoying the countries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nd a series of preferential policies. All of this not only makes the strategic location advantages of Qinzhou, but also makes Qinzhou this new industrial city with great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unlimited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钦州依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成为了中国对接东盟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和临海核心工业区,同时它也是中国南方重要的炼油中心和能源基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是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拥有中国第五个海港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是距离东盟国家最近的保税港区,已成为北部湾集装箱干线港。随着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石化产业园、钦州港综合物流加工区等一批产业园区落户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石化、造纸、电子、能源、粮油加工、冶金、现代物流等现代优势产业正在钦州崛起。 Qinzhou rely on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advantages, become the butt China ASEAN regional

广西贵港海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吸塑制品及

广西贵港海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吸塑制品及3000万个电子辅料项目(一期年产90吨吸塑制品生产线) 废水、废气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规定,2018年7月14日,我公司组织召开广西贵港海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吸塑制品及3000万个电子辅料项目(一期年产90吨吸塑制品生产线)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会(验收组名单附后)。验收组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审批部门审批决定等要求对本项目进行验收,并现场核查本项目配套环境保护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情况,查阅了相关资料。经认真讨论后,验收组形成了现场验收意见,本项目符合竣工环保验收条件,验收合格。 验收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一)建设地点、规模、主要内容 本项目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江南工业园区与南二路交汇处昌桂产业园3栋1-2层(23°2'14.37"北,109°39'15.68"东),为新建项目。本项目租用昌桂产业园3栋标房的1-2层,总占地面积为1620m2,总建筑面积3240m2。项目原设计建设2条年产90t吸塑制品生产线(总产能为180t/a吸塑制品)及年产3000万个电子辅料的生产线,由于市场原因,本项目分期建设、分期验收。 现一期建设1条年产90吨吸塑制品生产线,厂房1层主要布置为

吸塑产品生产区、原料区、成品区、废料区及模具区,厂房2层主要为办公区。 (二)建设过程及环保审批情况 2018年3月,广西桂贵环保咨询有限公司完成了《广西贵港海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吸塑制品及3000万个电子辅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2018年3月16日,贵港市港南区环境保护局以港南环审〔2018〕3号文件《关于广西贵港海讯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80吨吸塑制品及3000万个电子辅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对报告表给予批复。 项目于2018年3月开工建设,2018年5月已投入运行。项目从立项到运营均无环境投诉、违法或处罚记录。 (三)投资情况 建设项目实际总投资80万元,环保投资约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25%。 (四)验收范围 由于市场的原因,本项目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目前仅建设年产90吨吸塑制品生产线1条,本次验收仅对一期1条年产90吨吸塑制品生产线进行验收。 二、工程变动情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与环评一致,实际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与环评批复基本一致,由于市场的原因,本项目分期建设、分期验收。目前仅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桂政办发〔2009〕84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已经2009年3月23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3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五月四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各类产业园区的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和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推进我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产业园区是指在经国务院、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的工业园区(开发区)内和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中,整体或部分划出一定面积的土地,进行集中开发建设的产业转移园区、工业园区,以及各市、县(城区)经法定程序设立的各类工业集中区和工业小区等。

第二章产业园区的分类和确认 第三条产业园区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产业园区的规模和效益等情况,将园区分为A、B、C三类,不同类别的产业园区享受不同的优惠政策。 第四条自治区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确认和管理、指导工作,负责牵头组织发改、科技、财政、国土、建设、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及有关专家进行论证并确认产业园区类别。产业园区所在地的地级市工业主管部门负责产业园区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第五条列入分类管理的产业园区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以城市或城镇为依托,具有较好的用地、能源、交通、供水、通讯以及其他基础条件; (二)区域范围和四至界限明确,符合经批准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或城镇的统一规划和管理; (三)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应由具有相应城乡规划编制资质的编制单位负责编制,并按要求经相关程序批准后实施; (四)产业园区必须坚持依法用地、集约用地、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征收或者征用土地需按规定审批并办理相关手续;土地应连片开发使用,土地供应率达到80%以上、批租率达到60%以上、建成率达到70%以上;土地利用结构合理,以产业用地为主,产业用地所占比重要达到60%以上; (五)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建立园区专属的具有较强协调能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六条申报标准 (一)具备产业园区基本条件,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园区可申报A类产业园区: 1.总体规划面积在10平方公里以上,已开发面积不少于3平方公里,并具备一定的基础设施条件,产业集聚度高、主体产业突出、发展潜力大、发展势头好; 2.以申报时间为时点,上年度园区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税金8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投资额3亿元以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含征地)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投产前建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废弃物(水、气)处理设施。

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版)

2018年广西梧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就是正确得,每小题选对得3分,选错、不选或多选均得零分。) 1.(3分)(2018?梧州)﹣8得相反数就是() A.﹣8 B.8 C. D. 2.(3分)(2018?梧州)研究发现,银原子得半径约就是0、00015微米,把0、00015这个数字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应就是() A.1、5×10﹣4 B.1、5×10﹣5 C.15×10﹣5 D.15×10﹣6 3.(3分)(2018?梧州)如图,已知BG就是∠ABC得平分线,DE⊥AB于点E,DF⊥BC于点F,DE=6,则DF得长度就是() A.2 B.3 C.4 D.6 4.(3分)(2018?梧州)已知∠A=55°,则它得余角就是() A.25° B.35° C.45° D.55° 5.(3分)(2018?梧州)下列各式计算正确得就是() A.a+2a=3a B.x4?x3=x12 C.()﹣1=﹣ D.(x2)3=x5 6.(3分)(2018?梧州)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A、B、C三点得坐标分别就是(﹣1,2)、(﹣1,0)、(﹣3,0),将正方形ABCD向右平移3个单位,则平移后点D得坐标就是() A.(﹣6,2) B.(0,2) C.(2,0) D.(2,2) 7.(3分)(2018?梧州)如图,在△ABC中,AB=AC,∠C=70°,△AB′C′与△ABC关于直线EF 对称,∠CAF=10°,连接BB′,则∠ABB′得度数就是() A.30° B.35° C.40° D.45° 8.(3分)(2018?梧州)一组数据:3,4,5,x,8得众数就是5,则这组数据得方差就是() A.2 B.2、4 C.2、8 D.3 9.(3分)(2018?梧州)小燕一家三口在商场参加抽奖活动,每人只有一次抽奖机会:

广西钦州概况及发展前景

一、国务院批准设立中马钦州产业园区 2012年3月2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马来西亚钦州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明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这个象征中马两国友谊的示范项目,将成为两国务实合作的新平台、新动力、新亮点。 国务院批复的文件对园区作了明确定性,确定“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的项目”。文件对园区的作用作了阐述,认为“有利于增强广西及北部湾经济区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影响力,有利于深化中国与马来西亚及其他东盟国家的战略伙伴关系”。 根据文件批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设在广西钦州市金鼓江地区,首期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未来发展将根据园区建设情况总面积可扩大至55平方公里。这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国务院不仅批准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享受我国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还规定,今后视情况发展,如需赋予其他政策,由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马两国合作的第一个产业园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中新苏州工业园区、中新天津生态城之后,中外两国政府合作的第三个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国

家对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钦州目前已拥有全国第六个保税港区、第五个沿海整车进口口岸、全国第一批7个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和国家级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国家级开放开发的重要平台。此次中马产业园“花落钦州”,是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对于进一步提升钦州和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区域合作中的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将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二、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总体情况、发展目标和产业定位 (1)总体情况: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周边已形成以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为龙头的石化产业,以中粮集团180万吨油脂加工项目为代表的粮油食品产业,以香港锐丰集团30万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项目为代表的冶金产业,以钦州保税港区为龙头的保税物流业,以整车进口口岸为依托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以及电子制造业,林浆纸产业等。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与周边园区在功能上相互补充,空间上相互协调,产业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规划总面积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人。规划为工业区、科技研发区、配套服务区、居住区等功能分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开发的精神,首期开发建

第二章 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第二章大力发展现代工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适应市场需求、结构调整、消费升级新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加快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配套协作、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竞争力强的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工业。 第一节发展壮大千亿元产业 深入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面落实配套政策,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建设重大工业项目,鼓励企业在研发设计、过程控制、企业管理、营销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集成应用信息技术,加快实现千亿元产业发展目标。食品产业,重点提高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健全食品安全质量体系,提升全国糖业重要基地的地位。汽车产业,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重点发展以中型轿车为主导的乘用车,巩固微型汽车在国内市场的领先优势,支持商用车扩大市场份额,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汽车产品体系,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加快建设柳州汽车城。石化产业,按照炼化一体化要求,重点发展乙烯、丙烯、芳烃等石化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石化基地。电力产业,重点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多元、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现代电力产业。有色金属产业,重点延伸铝、铜、镍等产业链,实施铝电热结合,推进铜、锡、锑、钨、铅、锌、铟和稀土等精深加工,加快发展百色生态型铝、南宁和来宾铝深加工、柳州和河池有色金属新材料、防城港镍铜加工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业基地。冶金产业,重点发展系列精品钢材及锰系、镍系合金等关联产品,建设全国重要的钢

铁基地和锰系深加工基地。机械产业,重点发展机电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产品,建设区域性机械装备生产及出口基地。建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玻璃、优质浮法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等产品,大力开发绿色环保新型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产业,重点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及造纸深加工产品,积极发展环保型林化工和木材精深加工产品。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终端、软件、新型电子元器件及电子原材料等产品,建设北海、南宁、桂林、玉林、钦州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医药制造产业,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和以壮瑶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大力发展检测、诊断、治疗等医疗器械。纺织服装与皮革产业,重点发展茧丝绸及服装系列加工和环保型制革产品,发展林浆纺一体化产业。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肥料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加快建设南宁国家高技术生物产业基地。修造船产业,重点发展船舶修造及配套产业,建设沿海和西江修造船基地。到2015年,力争食品产业年销售收入超3000亿元,汽车、石化、电力、冶金、机械、有色金属产业均超2000亿元,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生物产业均超1000亿元,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均超500亿元。 专栏3:千亿元产业建设 食品产业:重点建设一批制糖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粮食及饲料、食用植物油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卷烟产品结构提升,及六堡茶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项目。 汽车产业:重点建设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东风柳汽商用车、一汽柳

贵港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 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2018年1月31日,贵港市环境保护局在贵港市主持召开《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7-2035)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审查会。参加会议的有贵港市环保局、发展改革委、工业与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局、住建委、水利局、港南区环保局、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环评编制单位北京中咨华宇环保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代表和5位特邀专家,审查小组由有关部门和特邀专家共10人组成(名单附后)。会上,审查小组听取了规划方案编制单位对规划方案的介绍及规划环评单位对“报告书”主要内容的汇报,经过充分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一)规划概况 贵港市位于珠江——西江流域,其建设将有利于落实国家、自治区正在推进实施的开发开放新战略,是贯彻和体现国家赋予广西新定位新使命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筹划建设贵港市港南区工业园区,利用贵港市自然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依托西江经济带发展平台。 根据《贵港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港南区工业园区的批复》(贵政函2016[103]号),港南区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包括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和东环路以东片区两部分,其中东环路以东片区为主园区,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为分园。桥圩工贸科技创业园总规及控规已编制完成并由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政府批复实施,本次规划为主园区。规划区位于贵港市中心城区的江南东部,规划西起城区东环路、东至郁江边,南起城市总体规划的纬一路,北至郁江边,规划总用地面积17.58km2。 规划期限:2017年-2035年。其中近期:2017-2025年;远期 2026-2035年。 发展定位:贵港江南东部现代工业新城、广西林产品制造示范基地和贵港市综合性先进制造业新基地、港南工业转型升级新平台、改革创新先导区。 产业规划:提升发展农产食品加工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林板深加工与家具制造支柱产业,培育发展节能环保与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两大新兴产业,积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6年广西梧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的倒数是() A.﹣ B.C.﹣6 D.6 2.下列“禁止行人通行,注意危险,禁止非机动车通行,限速60”四个交通标志图中,为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D. 3.若式子﹣3有意义,则m的取值范围是() A.m≥3 B.m≤3 C.m≥0 D.m≤0 4.一元一次方程3x﹣3=0的解是() A.x=1 B.x=﹣1 C.x= D.x=0 5.分解因式:2x2﹣2=() A.2(x2﹣1)B.2(x2+1)C.2(x﹣1)2D.2(x+1)(x﹣1) 6.已知半径为5的圆,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3,此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无法确定 7.在△ABC中,AB=3,BC=4,AC=2,D、E、F分别为AB、BC、AC中点,连接DF、FE,则四边形DBEF的周长是() A.5 B.7 C.9 D.11 8.下列命题: ①对顶角相等; ②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③若a=b,则|a|=|b|; ④若x=0,则x2﹣2x=0

它们的逆命题一定成立的有() 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④D.② 9.三张背面完全相同的数字牌,它们的正面分别印有数字“1”、“2”、“3”,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随机抽取一张,记录牌上的数字并把牌放回,再重复这样的步骤两次,得到三个数字a、b、c,则以a、b、c为边长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的概率是() A.B.C.D. 10.青山村种的水稻2010年平均每公顷产7200kg,2012年平均每公顷产8450kg,求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设水稻每公顷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所列方程正确的为()A.7200(1+x)=8450 B.7200(1+x)2=8450 C.7200+x2=8450 D.8450(1﹣x)2=7200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b与双曲线y=﹣只有一个公共点,则b的值是()A.1 B.±1 C.±2 D.2 12.如图所示,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点A(﹣2,0)、B(1,0),直线x=﹣0.5与此抛物线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M,在直线上取点D,使MD=MC,连接AC、BC、AD、BD,某同学根据图象写出下列结论: ①a﹣b=0; ②当﹣2<x<1时,y>0; ③四边形ACBD是菱形; ④9a﹣3b+c>0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布部门】钦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8.03.18 【实施日期】2008.03.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三娘湾旅游管理区管委,市直各委、办、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决 定》(桂发〔2007〕18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7〕137号),促进我市工业园区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化进程,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发展目标,提升园区实力 (一)进一步扩张工业园区经济总量。到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税收在2007年的基础上实现翻二番,即工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50亿元、实现税收达到40亿元。

(二)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布局。集中力量加快钦州港工业区的建设和发展,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区重要的临海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加工制造业基地和物流中心。依托区位优势、港口优势和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协调推进河东工业园区和灵山县、浦北县工业园区发展。至2010年,初步形成定位清晰、分工明确、配套齐备的以钦州港工业区为龙头,河东工业园区为配套,县域工业园区为补充的全市工业园区体系,为将钦州建设成为临海工业城市和北部湾核心工业区提供有力支撑。 (三)进一步增强工业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产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并重,引进吸引与自主创新并举的方针,在各工业园区全面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益。大力引进知名企业落户园区,积极引导企业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培育自主品牌,不断提升工业园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至2010年,全市主要工业园区增长方式实现由外延资本积累推动增长与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节约高效为动力的内涵型竞争力推动增长相结合,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环境友好型”园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二、优化布局、集约发展,建设重点工业园区 (一)加快钦州港工业区建设步伐。按一区两园的架构,以石化、造纸、能源、粮油加工、现代冶金、修造船、集装箱制造业和海洋产业为产业支撑,抓好138平方公里钦州港工业园区建设。一要加快推进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项目、金桂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国投钦州燃煤电厂二期、100万吨煤化工项目、粮油加工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二要启动建设20平方公里金谷石化工业园区。加快做好中石油炼油二期、大型乙烯、芳烃等石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大石化产业链项目引进力度,尽快把石化产业做大。三要科学规划、布局发展以现代冶金、修造船、集装箱制造及机械电子和海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四要积极做好保税港区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大力发展港口作业、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出口加工、展示交易等物流业和加工贸易。五要配套发展信息、

各个省份的化工园区

一、江苏省 1.南京化学工业园区 2.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开发园区江苏 3.中国石油化工(泰州)开发园区江苏 4.中国氟化学工业园江苏 5.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江苏 6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江苏7江苏省如东沿海经济开发区 8江苏省洋口港经济开发区石化区 9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 10江苏省常州高新区滨江工业区 11镇江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12徐圩新区 13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 二、上海 1.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 三、浙江 1.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浙江 2.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浙江 3.中国化工新材料(衢州)产业园浙江 4.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浙江

5.中国液化石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平湖)浙江 6宁波大榭开发区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浙江 四、山东 1.中国石油化工(东营港)产业区山东 2.中国新型煤基化工(济宁)产业基地山东 3.中国海洋化工(寿光)产业基地山东 4.中国生态化工(青岛)产业基地山东 5.中国化工新材料(聊城)产业园山东 6山东临邑经济开发区 7山东利津滨海新区 8山东省乐陵市循环经济示范园 9菏泽市经济开发区精细化工基地 五、江西 1.中国盐化工(樟树)循环产业基地江西2江西省永修县星火工业园 六、河北 1,产业基地沧州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 2石家庄循环经济化工基地 3曹妃甸新区化学产业园区 4河北宁晋盐化工园区 5河北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

七、天津 1.天津南港工业区天津 八、辽宁 1.大连西中岛石化产业园区辽宁 2.盘锦辽东湾新区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园区辽宁3沈阳化学工业园 4辽宁营口仙人岛能源化工区 5大连松木岛化工园区 九、北京 1北京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北京 2北京石化新材料科技产业基地 十、新疆 1新疆自治区石油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新疆 2新疆鄯善石化工业区 3新疆库车化工园区 4新疆奎屯-独山子石化工业园 5新疆准东五彩湾煤电化工业区 6克拉玛依石油化工工业园区 十一、海南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广西梧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副标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但这个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②他站在船上,向后眺.望,除了远处朦朦胧胧的树烟,就什么也没有了。 ③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夜夜的月圆。 ④一个人能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于是,为自己的精神修建三间小屋。 A. lìtiào pīng chéng B. wèi tiào pīn shèng C. lìtiào pìng shèng D. wèi tiào pìn ché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谛固。 B. 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那浩浩荡荡的无边无际的波 澜呀! C. 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颔首低眉,敬重有加,内心却成惶成恐。 D. 突然间,我晃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理解了语言文字的 奥秘。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白云山公园新增的六旺树景区,成为了公园的新亮点,园区历史、文化与美景 相得益彰 ....。 B. 在“美丽梧州”国土绿化提质行动现场,广大市民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种下一棵棵树苗。 C.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市贫困群众人数已大幅度减少,他们的生活状况 今非昔比 ....。 D. 香港国安法正式实施,港独分子呕心沥血 ....,企图搅乱香港和平稳定的恶行必将受到惩治。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到中国空间站建设,几代航天人沿着一条精神航道不懈 求索、问鼎苍穹。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

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介广西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位于钦州市南部沿海,管辖面积约151.9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含滩涂)面积54.08平方公里,海洋面积97.89平方公里,规划分为金谷工业园(50)、金光工业园(88)、保税港区(10)。管辖7个社区(不设乡镇建制),常住人口1.8万,流动人口3万左右。 一、发展历程 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就把钦州港规划为中国“南方第二大港”。解放后,由于钦州地区归属变更(原属广东)及海防建设需要,钦州港作为军港一直未能开发,主要由几条小渔村构成,处于人口少,不通电、不通路、不通讯、缺淡水的状况。1992年钦州人民开始自筹资金建设钦州港。1994年1月钦州港两个万吨级起步码头建成使用。1996年6月,开发区获批为省级开发区。1999年,定位为临海工业港和临海工业园区。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钦州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重点承接地,5月29日批准设立广西钦州保税港区(中国第六个保税港区,西部沿海唯一保税港区),2009年12月,批准为全国第五个整车进口口岸,2010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总长28.776千米的作业区岸线,98个泊位被正式列入口岸扩大开放范围。钦州港经济开发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二、港口区位优势 地理优势突出。开发区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内,处于南宁、北海、防城港等广西沿海地区的中心位置,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是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与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和西南地区出海陆路运输最近、最便捷的海港,是走向东盟及国际市场的门户。 交通条件便捷。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交通枢纽中心,开发区初步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是广西沿海地区海陆交通枢纽。南北、钦防高速公路、南北二级公路等在钦交汇,南防、黎钦、南北铁路在钦相接,并与全国铁路干线联网。距离南宁、北海机场也只有110公里的高速公路里程。现正建设钦州至南宁、钦州至防城港、钦州至北海高速铁路、钦州至黎塘和钦州港至保税港区铁路等五条铁路;钦州港至六景、钦州至崇左两条高速公路。 港口资源丰富。钦州港三面环陆,南部向海,避风条件良好,航道水深,潮差大,回淤少,腹地广,属天然良港。有86多公里长的码头岸线,其中深水岸线54公里,可建1-30万吨级码头200多个,建成后可形成3亿吨以上的吞吐能力。目前,已建成码头泊位2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3个,港口吞吐能力5400多万吨,已建成10万吨级航道,乘潮可进出15万吨级船舶,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