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泡染色

液泡染色
液泡染色

实验原理

活体染色是指对生活有机体的细胞或组织能着色但又无毒害的一种染色方法。它的目的是显示生活细胞内的某些结构,而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和产生任何物理、化学变化以致引起细胞的死亡。活染技术可用来研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根据所用染色剂的性质和染色方法的不同,通常把活体染色分为体内活染与体外活染两类。体内活染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料的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结构里,达到易于识别的目的。体外活染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活体染料之所以能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特殊的部分,主要是染料的“电化学”特性起重要作用。碱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阳离子,酸性染料的胶粒表面带阴离子,而被染的部分本身也是具有阴离子或阳离子,这样,它们彼此之间就发生了吸引作用。但不是任何染料皆可以作为活体染色剂之用,应选择那些对细胞无毒性或毒性较小的染料,而且总是要配成稀淡的溶液来使用。一般是以碱性染料最为适用,可能因为它具有溶解在类脂质(如卵磷脂、胆固醇等)的特性,易于被细胞吸收。詹姆斯绿B(Janus green B)和中性红(neutral red)两种碱性染料是活体染色剂中最重要的染料,对于线粒体和液泡系的染色各有专一性。

(一)器材

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解剖盘、剪刀、镊子、双面刀片、载玻片、凹面载玻片、盖玻片、表面皿、吸管、牙签、吸水纸等。

中性红为弱碱性.染料,对液泡系(即高尔基体)的染色有专一性,只将活细胞中的液泡系染成红色,细胞核与细胞质完全不着色,这可能是与液泡中某些蛋白质有关。

1)小麦或黄豆根尖细胞液泡系的中性红染色观察

⑴实验前,把小麦种子或黄豆培养在培养皿内潮湿的滤纸上,使其发芽,胚根生长到1以上备用。

⑵用双面刀片把小麦或黄豆幼苗根尖(约1~2cm长)小心切一纵切面,放入载玻片上的1/3000中性红染液滴中,染色5~10min。

⑶吸去染液,滴一滴Ringer液,盖上盖玻片,并用镊子轻轻地下压盖玻片,使根尖压扁,利于观察。

⑷在高倍镜下,先观察根尖部分的生长点的细胞,可见细胞质中散在很多大小不等的染成玫瑰红色的圆形小泡,这是初生的幼小液泡。然后,由生长点向延长区观察,在一些已分化长大的细胞内,液泡的染色较浅,体积增大,数目变少。在成熟区细胞中,一般只有一个淡红色的巨大液泡,占据细胞的绝大部分空间,将细胞核挤到细胞一侧贴近细胞壁处。

1、Ringer 溶液

氯化钠0.85g(变温动物用0.65g);氯化钾0.25g ;

氯化钙0.03g ;蒸馏水100ml

2、10%、1/3000中性红溶液

称取0.5中性红溶于50ml Ringer溶液,稍加热(30~40度)使之很快溶解,用滤纸过滤,装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否则易氧化沉淀,失去染色能力。临用前,取已配制的1%中性红溶液1ml,加入29ml Ringer溶液混匀,装入棕色瓶备用。

3.1%、1/5000詹姆斯绿B溶液

称取50mg詹姆斯绿B溶于5ml Ringer溶液中,稍加微热(30~40度)使之溶解,用滤纸过滤后,即为1%原液。取1%原液1ml加入49ml Ringer溶液,即成1/5000工作液,装入瓶中备用。最好现用现配,以保持它的充分氧化能力。

丝绸知识大全

丝绸知识大全 本文由中国丝绸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f15598494.html,整理收集,转载请申明 一、丝织物的分类与品名编号 丝织物以其外观与结构特征分为1 4大类。即:绍、纺,绉、绸、缎、绵、绢、绫、罗、纱、葛、娣、呢、绒。 但在其定名时,是以产品大类为基本词,并在其前冠以修饰词。其修饰词包括原料种类。工艺特征,织物形态。组织特征和主要用途等。例如:人造丝软缎、古香缎、喇叭绸等。如果再加上它的品号。它所用的原料也就清楚了。 丝织物的编号有外销编号与内销编号之分: 外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7所示。外销丝绸编号由五位数字组成,第一位代表原料,第二位(有时二、三位在一起)代表大类,第三、四、五位(有时只有四、五位)代表品种规格。例如:l l560电力纺中的第一位“l”为桑丝,第二位“1”代表纺。第三、四、五位“560”即为具体规格。 内销丝织物编号如表48所示。亦是采用五位数字。为了与外销区别,1~7个数字不用,仅使用8~9两个数字。第一位数字代表丝织物用途,其中:8表示衣着用丝织物,9表示被面和装饰用布。第二位数字代表原料属性。第三位数字代表组织结构。第四、五位数字代表规格序号。 二、丝织物的性能特点 采用桑丝及柞丝为主要原料,以氏丝或绢纺纱织成的各种丝织物,具有以下主要性能特点,可供服装衣料选用及加工时参考: 1.各类纯丝织物的强度均较纯毛织物高,但其抗皱性比毛织物差。 2.桑丝织物色白细腻、光泽柔和明亮、手感爽滑柔软、高雅华贵,为高级服装衣料。3.柞丝织物色黄光暗,外观较粗糙,手感柔而不爽、略带涩滞、坚牢耐用、价格便宜,为中档服装及时装衣料。特别在回潮率30%时亦无潮湿感。 4丝织物的耐热性较棉、毛织物好,一般熨烫温度可控制在150~180C左右。慰时垫布方可免出极光。对柞丝织物应避免喷水,以防造成水渍难以除去,影响织物外观。 5绢纺织物表面较为粗糙,有碎蛹屑呈现黑点,手感涩滞柔软,呈乳白本色别风格,价格比长丝织物便宜,亦为外用服装理想面料。 6.丝织物耐光性在各类织物中最差,故长期光照服用性差。 7.对无机酸较稳定,但浓度大时会造成水解。对碱反应敏感,洗涤时应采用中性皂。 三、面料分类 [双绉] 双绉,是用桑蚕丝为原料制成的绸缎,其特点,是绸面呈现双向的细微绉纹,所以称双绉。双绉的经线是20/22D2根并合无捻的桑蚕丝,纬线是20/22D2-4根并合加S向强捻和Z向强捻的桑蚕丝,平纹组织交错而成的坯绸,经过精炼脱胶后,由于S与Z捻向的纬线与无捻的经线的交错中,纬向各自捻向扭曲,因此,在绸面上反映出两种不同捻向微细扭曲美感的绉纹。 双绉的规格很多,配套齐全。幅宽有70、90、100、114、140cm的。重量有8.5、9、

蚕丝织物常用染料及其染色

第五章蚕丝织物 0、引言: 蚕丝织物具有明亮光泽、质感轻、柔软、富有弹性、染色性好、色泽鲜艳的特征,蚕丝是动物蛋白质纤维,对皮肤有保养作用,抗皱性和耐光性差,不宜在阳光下曝晒。蚕丝织物具有优良的染色性能,但实际应用中,因丝纤维在碱性介质中容易受损,所以一般以酸性染料为主,辅以中性、直接、活性染料。 蚕丝织物的染整加工可分为精练、染色、印花、整理等过程。 1、前处理: 精练部分包括坯绸准备、精练等工序 1.坯绸准备:坯绸准备包括坯绸检验、退卷、码折和钉攀。由于真丝织物折叠后易产生折痕,所以织厂送到印染厂的坯绸一般都成卷筒状。为适合于挂练槽精练,必须退卷重行码折,在退卷的同时可对坯绸进行检验。码折是指将坯绸一页一页地折叠。将码折好的织物用针线将绸边串结,再用绳攀将穿线提挈起来(这工序称为钉线扣攀,简称钉攀),通过攀绳将织物逐匹穿在挂绸竿上。挂绸竿的两端搁置在粗练槽沿上,织物便可均匀整齐地浸渍在练液中,为了便于查考,每匹绸两端要打印。 2.精练: 1)精炼的目的:由于生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组成,丝胶的存在影响丝的手感和光泽,生丝在捻丝和织造中,会沾着油质、浆料,为了识别捻丝,可用染料着色,这些天然的和附加的杂质,影响坯绸的柔软性与表面光泽,并妨碍印染加工。精炼是为了去除丝胶及其杂质,为后续加工提供合格的半制品或直接得到练白产品,赋予蚕丝及其制品优良的服用性能,使丝纤维呈现出天然的优良特性。 2)精炼原理:蚕丝织物的精炼,实质就是利用丝素与丝胶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对化学药剂稳定性不同的特性,在化学助剂及适当条件下除去丝胶及其它杂质,以获得具有手感柔软,质地细腻,外观洁白,形态飘逸,光泽柔和,吸湿性好,渗透性好的产品。 3)蚕丝精练的方法:主要有皂碱精炼、酸精炼、酶精炼、碱精炼,该工艺采用了皂-碱法脱胶。 皂-碱法脱胶的特点:由于丝素吸附性能较强,精炼后仍有约1%的肥皂洗不掉而粘附在丝素上,提高了丝绸的柔软滑爽、富有弹性的特征,光泽也较肥亮;工艺条件简单,便于操作。但肥皂能与水中的钙镁离子结合生成不溶性的钙镁皂,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染色游戏》教学设计 刘慧丽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求知欲较强,本节课根据染纸艺术富有童趣又极具创造性的特点,通过纸艺术的色彩美、图案美,让学生去欣赏、感受民间工艺——染纸的美,同时,培养孩子的探究精神和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属于设计·应用,染纸是我国民间美术中的一种,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它利用宣纸的吸水性强,结合多种方式的折叠后,采用浸、点、染等方法,使纸面色彩变化而有规律,色与色之间渗透自然而富有变幻。体会染色游戏的同时,将自己的作品装饰到生活中,感受了用美术来创造生活的乐趣。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用吸水性强的纸,将其折一折、浸一浸、染一染颜色,学习将白纸染出美丽花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水粉颜料可加水调和并容易上色的特点以及宣纸的吸水特性,用纸浸染的方法染制美丽的花纸。并联系生活加上自我的创造力,将染制的美丽花纸制作成美观的作品。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染色游戏千变万化的乐趣,感受水粉色彩带给我们生活绚丽多彩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制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染纸制作的方法和步骤。探究学习纸的不同折叠方法,将折叠过的纸在水粉颜料中浸染,形成美丽的花纸。 教学难点:纸张折叠的方法、浸染时水份的控制以及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形成的不同效果。 解决措施:通过教师示范和不同制作方法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折叠方法和浸染颜色和位置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效果。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帮助、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 学生准备:水粉颜料、水粉笔、宣纸、纸盘若干、水桶、抹布、剪刀、固体胶。 六、课时:1课时(40分钟)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认识宣纸: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纸吗?你们知道这种纸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 小结: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画纸,是吸水性很强的纸,是用来画国画和写书法

丝绸介绍及尺码

真丝就是100%桑蚕丝 单位:MM是真丝产品的平方重量,是重量单位 8mm和10mm区别就是面料的厚薄程度。一般来所,8MM是很轻薄的了。适合做比较飘逸的服装产品。爱马仕的真丝系列能达到22mm 织法分类: 1 印花:在普通的真丝布上印上图案,多用于服装 2 提花:就是以经线、纬线交错组成的凹凸花纹就是提花,染色后,远看,看不出有花纹,近看就能看出花纹,也有人称暗纹,成本较印花低,多用于家纺 3 色织提花:提前给纱线染好色,再织造出经线、纬线交错成花纹的布料,优点是比较有立体感,但是图案需要有规律性,不能织复杂的图案,成本较高,多用于高级服装和配饰 面料分类: 常见的真丝面料品种大致有双绉、重绉、乔其烂花、乔其、双乔、欧根纱、桑波缎、顺纡绉、素绉缎、弹力素绉缎、经编针织等几大类。 所用面料的品种特性介绍如下: 1、双绉:经高温定型,抗皱性好。该面料组织稳定,印染饱和度较高,色泽鲜艳。重绉的优点在于面料垂性较好,抗皱性更强。 2、乔其:有薄而透的乔其和烂花乔其,也有厚而糯的重乔。乔其的优点在于飘逸轻薄;重乔的优点在于挺括、回弹力强、垂性好。 3、桑波缎:属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缎面纹理清晰、古色古香,非常高贵。 4、素绉缎;属丝绸面料中的常规面料,亮丽的缎面非常高贵,手感滑爽,组织密实;该面料的缩水率相对较大,下水后光泽有所下降。

5、弹力素绉缎:系新面料,成分为90%-95%桑蚕丝,5%-10%氨纶,属交织面料。其特点是弹性好、舒适,缩水率相对较小,风格独特。 6、经编针织:手感柔和、细腻、柔美舒适,是针织类新特面料,科技含量高,属高档精品。 鉴别方法: 用手触摸 真蚕丝柔软细腻,用手触摸感觉弹性十足,由于天然纤维上的细孔构造,有时还有些“涩涩粘手”的感觉。而化纤等仿真丝原料,手感生硬,或是滑爽异常 观察光泽 蚕丝制品的光泽幽雅明亮,但不刺眼,反光折射面多,无规律,类似珍珠光泽。而有些化纤虽然也亮堂,但色泽苍白,夺目刺眼 开水浸泡 将少许纤维放入开水中,短时间内形状无明显变化的是蚕丝,迅速弯曲下沉的是化纤。晾干后长度几乎不变的是蚕丝,明显缩水现象的是化纤。 沾水测试 抽取少许纤维,在偏左位置用滴水润湿,然后拉扯。人造丝一般在只润湿的地方产生断裂,蚕丝则可能在任意处断裂,而不论干、湿状态下都很难断裂,则是化纤。 比对折痕 取一些纤维,反复对折揉捏,蚕丝弹性好,无折痕。而人造丝有明显的折痕,难以恢复。如果有轻微折痕,但慢慢恢复,则是锦纶等化纤。 用火点燃 用火点燃少许纤维,蚕丝纤维能燃,但离开明火便熄灭,而且散发毛发烧焦的味道,而且残留物呈灰色,手指一捏便粉碎。如果是普通化纤,离开明火还继续快速燃烧,有塑料燃烧味,残留物为黑色小球状,质感硬且难以捏碎。如果是棉,离开明火后继续燃烧,气味清淡,类似烧纸,残留物也为灰黑,一捏即碎。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

涤棉织物染整工艺设计涤棉混纺织物是涤纶和棉以一定比例混纺而成,既保持了涤纶的特点,又改善了穿着不透气等缺点,是针织面料中又一较典型的产品。 工艺流程: 原布准备→烧毛→中和→练漂→丝光→染色→印花→后整理→成品 前处理原理与目的 T/C织物的前处理其主要目的的去除棉纱线上的天然杂质,这些天然杂质主要包括棉籽壳、蜡状物质等天然纤维的共生物。纤维在纺纱,纱线织造过程中沾染的油污和为了满足加工要求施加的油剂,色素等。通过练漂,一方面充分发挥纤维的优良品质,更主要的是满足染色,印花等一系列后续加工对织物白度和吸湿,渗透性的要求。同时,前处理还能改善针织物的光泽,手感等服用性能。 传统的碱煮练法,以氢氧化钠为煮练剂,精练剂(表面活性剂),渗透剂,在这些煮练剂的共同作用下,使棉纤维上的天然杂质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被部分除去棉针织物煮练后,杂质明显减少,吸水性有很大提高,但由于纤维上还存在天然色素,外观不结合,除深色外还要进行漂白,否则回影响染色均匀性和色泽的鲜艳度,漂白其目的是破坏色素,提高白度,并进一步去除残留的棉籽壳,果胶等杂质,进一步提高织物的吸水性。 常选用漂白方式:氧漂,漂白效果好,对纤维的损伤小,环境污染小,去污能力强。 练漂方式: 碱氧一浴法练漂即将氢氧化钠与双氧水同浴处理T∕C混纺织物,使精练和漂白同时完成的一种练漂工艺,该工艺可以大大缩短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加工过程,减少设备损耗,缩短加工时间,提高了织物的牢度。 工艺流程及条件:坯布→浸轧碱氧液(室温,轧余率100%-110%)→汽蒸(100-102℃→热水(85-90℃)3次→温水洗(65-70℃)2次→冷水洗→晾干,待测

丝绸面料常识

丝绸面料常识 发布时间:2009-1-5 17:12:16 来源:本站原料常识 1:柞蚕茧丝的理化性质 柞蚕茧丝是由横断面呈钝角三角形的两根扁平纤维并合而成。丝素的含量高达85%左右,在皂碱液中反复精炼,失重仅为10—11%。 柞蚕茧丝含较多的色素,常呈淡黄色以及浅褐色,部份色素与丝素结合牢固,在漂白中不易除去。 柞蚕茧丝比较粗,常用的条份为35D以上,因而织物的强力高,且湿态时高于干态,表现为耐穿、耐洗、耐用,但吸湿后容易伸长,故柞丝润湿后重新干燥时,仅有2.5%的收缩。同时,柞丝纤维还将发生卷曲,其程度随温度而异,温度愈高则弯曲愈明显,在常温下一般为4%左右,这种因润湿后干燥时产生的“卷曲”是与“收缩”表现不同的两种状态。因为卷曲是使纤维产生了波纹外观,以至在精炼后也不能消失。 柞蚕茧丝的耐热性强,高温水中加压处理时,仅有部份丝胶分解,丝素耐热不受损伤。在140℃烘30分钟,强力才慢慢减弱,200℃以上烘燥,强力才锐减。 柞蚕茧丝的耐酸、耐碱能力较强,对于过氧化氢等氧化剂也较稳定,但在加压蒸气长时间处理下则不够稳定。正因为柞丝对化学溶液处理不能发生敏锐反应,所以给炼漂、染色工艺带来很多困难。 光对柞蚕茧丝的氧化作用比较剧烈,使纤维脆化,强伸度降低。 2:水渍、起毛和泛黄

长期以来,柞蚕茧丝及其织物存在着局部着水干燥后形成水渍印以及使用起毛和日久泛黄的先天性缺陷,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服用的美观。 柞蚕茧丝水渍的表现为局部遇水干燥后,呈现与未着水部份对光线反射程度上的差异,形成所谓水渍斑。其成因一般认为:柞蚕茧丝纤维易于吸湿,湿处理时有较大的伸长,当重新干燥时,除了产生较大的收缩(约2.5%)外,还产生约4%左右的卷曲,构成了纤维的多变性能。于是当织物局部着水时,纤维因吸湿膨胀而蠕动,改变了它在纤维或织物中的排列角度,先前因机械应力而产生的局部变形随之消失,当干燥后,纤维虽经收缩,但已不能回复到原来的排列状态,加之柞蚕茧丝断面特别扁平的形态特征,当光线照射时,形成局部与整体的反射差异,表现为光泽不同,造成水渍斑。 水渍印与缫丝方法有关,干缫丝因为缫丝时受力大,伸长厉害,因而形成水渍印较水缫丝严重。同样,缩水率大的织物,水渍印严重;着水后自然晾干的织物,因纤维得到充分的自由回缩和卷曲,因而比高湿强制烘干的织物水渍印为轻。此外,织物丝织结构及染色深浅亦对水渍印有一定影响,平纹织物较斜纹织物为轻,厚实织物较薄织物为重,深色织物较浅色织物为重。但是,随着服用期的增长,洗涤次数之增加,以及纤维性能的衰退,水渍印现象将渐次减轻。 水渍印形成后,若将织物全部回水再均匀干燥,则可使水渍斑消失,但再遇水即能复生。采用上浆等机械性填充的方法,虽能阻塞纤维间孔隙,但不能有效防止纤维的蠕动与卷曲,因而无助于水渍印的消失。采用热固性树脂处理的方法,可钳制纤维的变形,从而降低了纤维因受湿而产生的蠕动和卷曲,可以防止和减轻水渍印的发生。 柞蚕茧丝的起毛,是因为纤维的抱合性差,在穿着或使用过程中纤维间相

染色工艺设置与管理系统设计说明

第1章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染色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染机进行集中管理已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重点。染色工艺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尤为重要,因为染色数据的准确性和设置的高效性决定了着产品的产量、质量,关系到染整企业整体的效益[1]。但由于目前染色机种类繁多,自动化水平参差不齐,功能规格均有所区别,使得染色工艺的集中设置和管理成为企业技术改造的难点[2]。 开发染色工艺的设置及管理软件能够减少人为误差,可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提高企业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借助数据库,可对各染机的染色工艺参数进行保存,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管理,大大降低企业人工记录的成本,和人为疏忽所产生的风险。染色工艺设置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使染厂对染色工艺的管理更加自动化、信息化和规化。有助于印染企业建立灵敏的生产体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2 国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虽然近年来我国染整行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大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得到了使用,但由于染整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国染整企业在染程库建设方面很多停留在人工处理阶段。而且染色行业普遍存在染色机种类各异、自动化程度差异化明显、生产过程集成度低等现象,同时面临着企业员工流动性大、操作人员对自动化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不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染色效果[3]。 国针对准备车间机群而开发的数据管理系统相对较少,少数企业仅使用了一些信息管理系统,绝大多数的数据需要手动输入。这种管理方式无法保证生产数据的准确性,无法全面管理整个车间设备,更不能实现对染机的各种实时数据如运转状况、质量情况、停机状态等的采集和生产过程中实时发生的各种异常事件的管理[4]。 而国外染企的染机不仅具有多样化的控制功能还有完善友好的人机界面。功

丝绸优缺点

优点:舒适感强,吸、放湿性以及吸音、吸尘性非常好。 丝绸由蛋白纤维组成,质地柔弱光滑,触感细腻,与其他纤维织物相比,与人的皮肤摩擦系数仅有%,因此人的皮肤在接触丝绸产品时,往往会产生柔顺、细致的飘逸感。 丝绸睡衣具有天然产生的吸湿、放湿性,这也是其他人工纤维所不能比拟的。蚕丝由于其多孔性,可以吸收气体的空隙,真丝能在空气中吸收水分或散发水分,使其在潮湿的环境中能吸湿,在干燥的环境中又能放湿。因此它除了有自我的调适能力外,还可以帮助人的皮肤或其他丝绸产品保有一定的水分;若夏季穿着丝绸服饰,更可将汗水及热量迅速散发,透气性非常强,使人感到凉爽无比。 丝绸更具有为独一无二的保健功能,丝绸纤维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之称。同时,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防止紫外线的辐射、增强体表皮肤细胞的活力,促进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对某些皮肤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这种让人造丝望尘莫及、无法达到的天然功能也奠定了丝绸产品的珍贵价值及无可替代的地位。 缺点:由于真丝纤维热变性小,比较耐热,其燃烧温度在300~400℃,属难燃纤维,起着很高的阻燃作用,因此选择桑蚕丝为原料作为家居装饰是最佳选择。 桑蚕丝,俗称真丝,被称为“纤维皇后”,为自然赐给人类的奇珍异宝,在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又因蚕丝有着极佳的亲肤性,遇火不易烫伤人的皮肤等特点,有人将真丝赞誉为人类的"第二皮肤"! 真丝轻薄飘逸,悬垂性、弹性、抗皱性、抗菌性都大大优于棉、麻织物,对人体的摩擦刺激系数在各类纤维中是最低的(仅为%),其美容保健功效也是其他纺织面料望尘莫及的。真丝四件套采用优质加厚印花真丝面料,经两次预缩水处理,丝料手感柔软细腻,散发恬淡珍珠光泽,造型设计高雅时尚,色调深浅多变。当娇嫩肌肤与滑爽细腻的丝绸邂逅,柔滑的真丝贴合身体曲线,在滋养肌肤的同时,享受顶级睡眠品质。 1.润肤保健:真丝蛋白纤维富含氨基、胺基等亲水因子,具有极强的吸放湿性,能调节肌肤水分,保持肌肤洁净。蚕丝纤维含有18种与人体皮肤相似的氨基酸成分,能增加上皮细胞的活力,防止血管硬化,有滋养皮肤的作用。

蚕丝的质量检测标准

Symbol森博检测服务中心蚕丝的质量检测标准 1 在过去,蚕丝属于比较珍贵的物品。家蚕是由野蚕驯化而成的。起初的丝源,完全来自 野生蚕。随着丝绸制作的发展,需求量不断扩大,于是开始野生蚕驯养,从而出现了家蚕。 现在一般被广泛用于蚕丝被,睡衣等,现在又研制出蚕丝面膜系列,引领了美容的新趋势。 用鲁桑叶饲育的蚕,其茧的化学组成如次:水分1.40%,灰分1.14%,蛋白质97.34%, 醚溶性浸出物0.26%,纤维0.39%。蚕茧主要是由纤维状蛋白质丝纤蛋白(Fibroin),外包以 另一种蛋白质丝胶蛋白(Sericin)粘结而成,此外尚含少量油脂类、色素、无机物等等。在生 丝中,丝纤蛋白约占70%,丝胶蛋白约占22%。丝纤蛋白是一种角蛋白,其组成氨基酸, 以甘氨酸、丙氨酸为最多,此二氨基酸的氮,约占总氮的80%。105g丝纤蛋白所含氨基酸 如次(物质后数字,是克分子数):甘氨酸578,丙氨酸381,缬氨酸29,亮氨酸7,异亮氨 酸9,丝氨酸157,苏氨酸12,酪氨酸67,苯丙氨酸8,脯氨酸5,色氨酸2,赖氨酸4,组 氨酸2,精氨酸6,天门冬氨酸17,谷氨酸13,共计1297个克分子 鉴别方法检查外观 优质蚕丝为乳白色略黄,蚕丝表面有柔和光泽,不发黑、不发涩、丝质绵长,拉开表面蚕丝 后,内部无成团的絮状碎蚕丝。 燃烧鉴别 点燃后,有烧焦羽毛的臭味因为它含有蛋白质,燃后成为野火色粉末,燃烧时发出毛发烧焦 的气味,无火光。 检验蚕丝含量是不是100%: 1、放84消毒液里,如果几分钟后全部溶解,则是百分百蚕丝(一定要抽取里面的蚕丝检验!!); 2、拉链开口比较长的情况:可以拉开拉链把手伸进去,从被胎的最中心扯点蚕丝出来检验 一下,看丝质是不是和拉链口的蚕丝一样,扯一根看看是不是还是长丝,然后烧一下看燃烧 反映是不是和上面的现象一致。 3、拉链口比较小、或者不容易把手伸进被胎的情况:拿一根稍微粗点的针,穿上线,线的 尾部打个结,然后在被芯中间随即选择一个点垂直穿过,这样尾部的结会从被胎的中间带出 一些蚕丝,和上面一样检验下。 颜色反应 加浓硝酸变黄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染色废水处理工程及工艺分析 1 工程概况 1.1 处理规模及水质 本文介绍的两项工程为青岛即墨针织有限公司和藤华染色有限公司废水处理工程,前者规模3000m3/d,后者规模2400m3/d。两家公司都生产纯棉针织品,主要污染物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染整药剂及各种助剂,主要包括漂白剂、染料、表面活性剂及酸、碱等,可生化性一般较差;另一类是在对织物纤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从纤维上脱除下来的物质,包括含氮化合物、蜡状物质、天然色素等,其中多数是天然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好。两家公司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及处理要求如表1所示。 1.2 废水处理工艺 1.2.1 即墨公司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该公司在染整车间中便将浓、稀废水分别收集并引入污水处理设施。其中浓废水单独经混凝脱色,然后与稀废水混合处理,这样有利于提高处理效率和降低处理费用,也符合清污分流的原则。

1.2.2 藤华公司废水处理 处理工艺如图2。漂白废水先进入漂白水贮池,池中进行预曝气脱氯。染色废水经集水池与漂白废水混合后提升至水力筛,革除杂物和一部分织物纤维以后进行pH调节,然后经调节池入曝气池。采用推流式延时曝气法。由于废水中以染料为主的部分有机物生化性较差,生物氧化过程中耗氧速度不快,所以曝气系统采用穿孔管曝气。曝气池出水经泵提升进入压力过滤罐,再入两座并联活性炭吸附塔进行脱色。饱和活性炭采用微波再生后重复使用。生化单元排出的剩余污泥直接进行絮凝脱水。 1.3 处理效果及成本 即墨和藤华公司两项工程分别经过3年和2年的实际运行,处理效果如表1所示,出水分别达到 GB4287-920Ⅱ级和级标准,水质长期保持稳定。含折旧费的单位处理成本分别为1.31、1.93元/m3。 2 工艺分析 本文通过两项较为成功的工程实例,阐明如何根据不同的处理条件和处理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以保证处理设施具备相应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染色废水处理的单元工艺可分为生化法和物化法两类。生化法一直占主导地位,然而近年来开发的许多新型染料由稳定的环状有机物组成,可生化性差,所以生化方法一般脱色效果较差,比不上物化法。但在水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生化法加物化脱色的工艺,以保证出水水质。 在国内,染色废水处理的生化法主要有表面加速曝气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两种。由于资金不充裕,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延时曝气活性污泥法在国内应用很少。 鉴于染色废水的色度高、许多染料的可生化性较差,因此用物化方法进行脱色较为合适。我国应用最

龙凤纹样在丝绸织物中的流变

丝绸是中国文化的四大特质(玉、漆、丝、瓷)之一。大约距今7000年之前,中国丝绸便以鲜明的个性独立于世界纺织文化之林。世界最初了解中国就是因为有丝绸,因而使中国有了“丝国”之称。丝绸面料是人们生活中的物质需要,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创造了五彩缤纷的丝绸图案。龙和凤是中国古老的图式题材,是丝绸装饰纹样中两朵诡奇美丽的奇葩,是先民综合容纳了多民族,多种宗教信仰中对龙凤的幻想和理解,综合多种动物形态而创造出来的影响巨大的装饰纹样。龙凤纹作为我国人民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艺术创造,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和价值观念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之一,具有强烈的民族精神感染力。 1时代变迁下的丝绸龙凤纹样 1.1龙凤纹样的原始图腾期 也是龙凤纹样的萌生期。这一时期的龙凤以超自然的力量出现,丝绸生产虽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具有一定的地位。但龙凤纹样尚未运用在丝绸上,表现在新石器时期彩陶纹 样上的龙凤大概是几何符号化和人头蜥蜴的类型。形态简单、粗犷、轻松、稚气、具有神秘感。 1.2龙凤纹样的变形时期 商周时期是我国历史跨入文明门槛之后的第一个大发展时期。《诗经》中“抱布贸丝”的情况反映出当时丝织业的发展和丝绸贸易已达到了相当水 平,通往欧洲的丝绸之路已初步开通,丝绸甚至作为宗教、民俗活动的载体而出项。殷商、西周的丝绸文物发现量较少,龙凤纹样的运用多见于青铜器、玉石或泥土的印痕中,龙凤造型已脱离象生形象和原始趣味,既具象又抽象、既神秘又怪诞,均表现出兽的形态,龙威猛而神采飞扬,凤线条柔美飘逸、动势奔放,具有野性的美。早在尧舜时期十二章纹就被作为帝王服饰标志,在冕服上绘绣十二章纹:即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以五彩,彰施于五色,这是先民们首先将绘画施于丝绸服饰上的证据,也反映出先民们独具匠心的艺术气质。此时的龙凤不是作为人的权利意志的幻想形式,而主要作为崇拜自然力的象征,是自然力人格化的表现,又同时维护着统治者的地位,反映出统治阶级的权利和不可动摇的威严,这种权利和威严在丝绸面料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和运用。 1.3龙凤纹样的发展期 战国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繁荣的时期,丝织品种空前丰富。在龙凤形象的处理上也表现出了非凡的创造力,龙凤这两种传说中的生物携手走下神坛奔向人间,变成了可以往来天地之间,引魂升天的使者。龙凤形象格调清新、热烈浪漫、神奇华美,大方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了抒情幻想和生命力并频繁地出现在丝绸图案中。此时的龙凤形或弯或曲,以线条为主,均细长,但十分矫健,锋利的爪子,尾部像花和羽毛,龙首常为狐狸头,少有蟒蛇的 龙凤纹样在丝绸织物中的流变 孙晓芳,邹锦华 (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龙和凤作为古老的丝绸图式题材,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艺术创造的辉煌成就。在当今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创新性、多样性必然成为今天丝绸纹样设计的发展方向。深入研究并发扬中国传统龙凤文化的精髓,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诠释龙凤精神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对促进当代丝绸图案艺术的发展、弘扬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龙凤;丝绸;流变;创新[中图分类号]J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11)04-0116-03 收稿日期:2011-04-08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7sk284)。 作者简介:孙晓芳(1968-),女,甘肃兰州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邹锦华(1966-),男,江苏常州人,淮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11年8月第25卷第4期Aug.2011Vol.25No.4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 (2)

---------------------------------------------------------------最新资料推荐------------------------------------------------------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2) 《给图画染色》教学设计杨陵区张家岗小学刘文会【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第六课。 画图程序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入门后学习的第一个软件。 本课让图画变成彩色的世界,对图画的美化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本课在画图单元中处于转折点的地位。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画直线、曲线、矩形、圆形和多边形工具的基础上,学习给图画着色,使图画色彩鲜艳,更加漂亮和具有感染力。 而操作方法对学生来说很容易上手,只要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操作中去,使学生从操作和活动中获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已学习了画图程序的初步知识。 小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喜欢自我表现,同时有了一定的自学和动手能力,但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对画出彩色的图画,早就有心理需求,教师只要在课堂中创设适当情境,让学生忘我的学习,学生就能从中学到自己所渴求的知识,也能保持课堂学习的高效率。 【设计理念】基于以上各点,我的设计理念是: 1、课程整合的思想。 本节课创设了学生熟悉的、有生活体验的情境(人人动手、美 1 / 6

化小区居住环境)。 主要是让学生整合自己语文、美术、品德与生活等多学科所学的知识,在活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与技能。 同时,强化信息技术教育知识的内部整合。 2、创设情境与任务驱动的融合。 创设出一个个学生熟悉的情境,促使学生应用所学操作技能去美化任务。 3、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探究合作、互动评价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想。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 故此,我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巧妙设计情境,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处理解决问题等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使用颜料盒工具把图画染成彩色;学会放大镜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 任务驱动,创设情境,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过程中去体验,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并能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绘出心中的美。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丝绸画缋”源流考

“丝绸画缋”源流考 我国的传统丝绸画缋技艺源于原始彩陶、身体纹饰,随原始纤维出现运用于服饰、旗仗、织物,而后成熟于盛世沿丝绸之路交流海外。本文通过对丝绸画缋的早期形态进行简单论述,重点对介绍丝绸画缋技艺的发展期、成熟期、衰亡期,并通过后期的考古发现进一步证明丝绸画缋是随着丝绸之路逐渐走向世界。 标签:“丝绸画缋” 早期形态衰落停滞 孔颖达更疏《礼记·礼运》有云:“缋犹画也,然初画曰画,成文曰缋。”“初(开始)画”是画线、画轮廓,加上颜色(成文)就是“缋”(同绘)。传统丝绸画缋是一门以手工绘染为主,绣、印为辅的古老技艺,随着“缋”技艺发展引导,“绣”逐步从施以五彩的本意引申为刺绣,宫廷礼服上衣绘纹、下裳绣纹,即《尚书》所示“衣画裳绣,十二章”。原始丝绸画缋以“草石并用”的技艺方法,简要概括即先用植物染液染底色,再用彩色矿物颜料描绘图案,最后用白料示边衬托。早在印花工艺发明之前,古人采用装点服饰与织物的方法就是手工绘染,据史料记载称中国古代把在纺织品上彩绘花纹的工艺称之为“画缋”。我国的传统丝绸画缋技艺源于原始彩陶、身体纹饰,随原始纤维出现运用于服饰、旗仗、织物,而后成熟于盛世沿丝绸之路交流海外。文物中商汤周武与大汉时期均有使用画缋技艺的丝织品出土,其是以染料直接在丝织品面料上绘制出具有艺术性的装饰纹样而成。而早期社会尚无纸制品存在,丝绸织品又是我国原始织物之一,除服饰之外的书画也多为绢帛,在东汉与两晋时期深受皇宫贵族喜爱,其实属传统宫廷丝绸画缋技艺其中一角。传统丝绸画缋表现形式、使用技艺千变万化,随着不同的天气气候及地域变化而在材料配方掌握技艺上均会改变。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织物并不止丝织物,还有其他天然纤维织物,如棉、麻织物(英、法、俄等所藏敦煌唐代麻布画)与传统宫廷丝绸画缋技艺有异曲同工之妙。汉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盛繁,传统宫廷丝绸画缋随着汉唐丝绸之路对亚欧大陆的纺织艺术产生巨大影响。宋元明时期绣花、提花在传统丝绸画缋技艺的引领下绣法与织法更为提高,传统丝绸画缋的产品逐步减少,直至清朝中前期出现大量出口,传统丝绸画缋再次出现人们眼前,但可惜的是这些大量出口之物只在欧洲各博物馆中有保存;清末传统手工丝绸画缋技艺等其他工艺美术随着国民经济的破产,工艺人的消亡,形成日益衰落停滞灭亡的现象。 一、传统丝绸画缋技艺的早期形态 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有特殊地位。一九三七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中发现了红色氧化铁(Fe2O3)粉末和若干涂红色颜料的装饰品,表明五万年前我国人民就开始知道运用红色矿物颜料,新石器时代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则开始运用天然植物染料染色。《尔雅·释器》中“一染谓之縓,再染谓之赪,三染谓之纁。”的记载说明西周已经使用染料进行套染。据考古发现,手工绘染源于古代原始彩陶而后绘于身,是手工印染艺术以及刺绣艺术的起源,按《周礼·冬官·考工记》记载:“画缋之事,杂五色,…………五彩备谓之绣,…………凡画缋之事后素功”,说明绣与画缋有密切的联系。据文献记载“备十二章。玄衣绣裳,上六章在

丝绸印染厂参观实习报告范文

丝绸印染厂参观实习报告范文 我们眼下的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丝绸印染厂参观实习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实习地点: 实习内容: 实习时间: 编写日期: 引言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我们参观了绍兴xxx 厂、杭州xxx有限公司。经过对工厂、车间的亲身走访,我对所学的专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我初步了解印染厂加工的常见纺织品;同时,我们的领队老师也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染整加工中的工艺流程及特定过程中所需的工艺条件、基本设备。通过这次使我不但增强了理论水平,还要提高了我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的生产的问题的能力。 实习完毕后,我又搜索和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并具体了解了几类纺织品的染整工艺加工过程,初步理解了轧染的基本工艺流程。下面我就举棉织物的轧染和丝绸的印花加工两例进行分析。 织物染色基本工艺

织物的染色方法主要分浸染和轧染。浸染是将织物浸渍于染液中,而使染料逐渐上染织物的方法,它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染色。绳状染色、卷染都属于此范畴。轧染是先把织物浸渍于染液中,然后使织物通过轧辊,把染液均匀轧入织物内部,再经汽蒸或热熔等处理的染色方法,它适用于大批量织物的染色。染色是在一定温度、时间、ph值和所需染色助剂等条件下进行的。用于棉织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直接染料、活性染料,还原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不溶性偶氨染料、硫化染料等。 绍兴志仁印染厂主要是对棉麻、粘胶织物的染色以轧染为主,而杭州华泰丝绸印染集团主要是对真丝织物的印花为主。 棉织物的轧染加工和丝绸的印花加工 连续轧染一般分为练漂、染色、印花、整装四个,主要生产车间。 一、基本设备: 练漂设备(前处理):烧毛机(气体烧毛机、铜板烧毛机)、煮练机(平幅、绳状)、氧漂机、氯漂机、丝光机。 染色设备:热熔染色机、卷染机、红外打底机、显色皂洗机。 印花设备:平网印花、圆网印花、滚筒印花、转移印花、数码印花。 整装设备:定型机、拉幅机、磨毛机、压光机、预缩机、码剪机。 二、工艺流程:

丝绸的基础知识介绍

丝绸介绍 丝绸的十四大类 根据织物组织、经纬线组合、加工工艺和绸面表现形状的绸品种划分14大类。其中除纱、罗、绒不论花部、地部组织外,其它大类均按地部组织为根据。每大类绸面都可具有素(练、漂、染)或花(织、印花)的表现。 纺、绉、缎、绫、纱、罗、绒、锦、绡、呢、葛、绨、绢、绸 按绸面的表现划分: 双绉、乔其、碧绉、顺纡、塔夫、电力纺、薄纺、绢纺、绵绸、双宫、疙瘩、星纹、罗纹、花线、条、格、透凉、色织、双面、凹凸、山形、花、修花、有光、无光、闪光、亮光、生、特染、印经、拉绒、立绒、和服、大条 绸缎按不同的标准有许多分类,按原料和组织方式分为: 真丝绸、人丝绸、合纤绸、交织绸 按用途分类: 服用绸、装饰类、工业绸、保健绸 按加工方法分类: 机织绸、针织绸、无缫织绸 按绸面表现及染色等分类: 提花绸、印花绸、染色绸、扎染绸 按工艺分类: 坯绸、练白绸、漂白绸、熟绸、闪色绸 1. 真丝:桑蚕丝(桑)、柞蚕丝(柞)、桑绢丝(桑绢)、柞绢丝(柞绢)、桑轴丝(桑轴)、柞轴丝(相等轴)、蓖麻绢丝(蓖)的总称。 2. 粘胶人造丝(粘胶丝):由粘胶方法制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总称,是主要的人造丝,是人丝绸的主要原料。制作工艺:是用木材、棉短绒等纤维素为原料制成纸粕,再浸于18-25℃浓(18%上下)氢氧化钠溶液中1-2h,再压榨到浆粕质量的2.6-2.8倍,生成碱纤维素。再经粉碎、老化、加工硫化碳黄化生成纤维素黄酸酯,再溶解于衡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成为粘胶。粘胶经熟成、脱泡、过滤后,在经纺丝机从喷丝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再生、拉伸成丝。然后将卷绕成丝饼,经水洗、脱硫、澡白、上油、和干燥后成为粘胶人造丝。 3. 粘胶人造棉:(学名:粘胶纤维。定名:粘纤)原料和生产方法同粘胶人造丝,只是在纺织机从喷头的细孔中压入由硫酸、硫酸钠和少量硫酸锌所组成的凝固浴中凝固、再生、拉伸形成丝,再集束拉伸后切成适当长度的短纤维,再经脱硫漂白、上油和干燥为人造棉。再经纺纱机纺成纱。 4. 铜氨人造丝(铜氨丝):用上等木浆、棉短绒浆粕为原料,溶解在由铜四氨氢氧化物{ Cu(NH3)4COH2 }组成的铜络合盐溶液的铜氨溶液中制成纺丝溶液,经混和过滤和脱泡后纺丝。以水为凝固浴,水法成形是在"漏斗纺丝"。然后通过酸浴将纤维素完全再生,再水洗、上油、干燥而成铜氨人造丝。

纹样

纹样 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主要题材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 2概述 提花织物上的花纹图案。主要题材分为自然景物和各种几何图形(包括变体文字等)两大类,有写实、写意、变形等表现手法。设计纹样不仅题材要新颖、艺术上要灵活变化,还要结合织物组织结构特点、织造工艺和织物用途等因素。中国传统的丝绸纹样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组成部分之一(见纺织品美术设计),反映了典雅的东方艺术特点。 3连续纹样 是以一个花纹为单位,向上、下或左、右两个方向或四个方向作反复连续排列。两个方向连续纹样简称二方连续纹样,常用于裙边、花边、床罩、台布框边等织物;四个方向连续纹样简称四方连续纹样,常用于服装、沙发面料或窗帘等。连续纹样又有几何形连续、散点形连续和缠枝连续等。 4单独纹样 是以一个花纹为独立单位,不与其他花纹发生连续排列的关系。这样纹样的构成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以边缘轮廓纹样、角隅纹样和中心纹样综合而成,主要用于各种日用装饰性织物,如壁毯、床罩、枕巾等。当花纹为对称时,可以只画二分之一,省去对称部分。根据花纹在纹样中的分布程度又可分为清地纹样(花纹占纹样面积约四分之一,其余为地纹)、满地纹样(花纹占纹样面积约四分之三)和混地纹样(花纹和地纹各占纹样面积二分之一左右)。服用织物的花纹可分为大花、中花、小花三类。花纹模型为9厘米以上者称大花,3厘米以下者称小花,介于二者之间为中花。装饰织物的单独纹样大小不受限制。 纹样上的每一种色彩分别代表一种织物组织(包括地纹)。纹样上色的多少根据纹织物上组织多少而定。要求纹样涂绘色彩均匀、调色分明,便于绘制意匠图。 纹样的大小与纹织物的用途、特点、组织结构以及织造条件等有关,它的宽度常受提花机纹针数以及花数、经密的限制。在不影响艺术效果的前提下用较少的纹版可以降低织物的生产成本。对于某些工艺复杂的提花织物,如挖花、修剪花、高花和绞纱花纹织物,纹样设计需要考虑生产上的方便。

丝绸合同

丝绸贸易购销合同 供货单位(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购货单位(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 地址: 签订地点: 合同编号: 合同声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与WTO《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本丝绸贸易购销合同,以便共同遵守。 第一条产品的名称、品种、规格和质量 1、产品的名称、品种、规格

(1)名称: (2)品种: 2、产品的技术标准(包括质量要求):由甲乙双方商定技术要求执行。 第二条产品的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1、产品的数量:_______。 2、计量单位:______。 第三条产品的价格与货款的结算 1、产品的价格,按甲乙双方的商定价格; 2、甲方产品的包装费用、运输费用、保险费用及交付时的上下列支费用等按下列约定承担:按照国际准则FOB相关规定 第四条对产品提出异议的时间和办法 1、甲方在验收中,如果发现产品的品种、型号、规格、花色和质量不合规定,应一面妥为保管,一面在30天内向乙方提出书面异议;在托收承付期内,甲方有权拒付不符合合同规定部分的货款。甲方怠于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过两年内未通知乙方的,视为产品合乎规定。 2、甲方因使用、保管、保养不善等造成产品质量下降的,不得提出异议。 3、乙方在接到需方书面异议后,应在10天内负责处理,否则,即视为默认甲方提出的异议和处理意见。 第五条包装

1、包装须用坚固的木筱或纸箱包装。以宜于长途海运/邮寄/空运及适应气候的变化。并具备良好的防潮抗震能力。由于包装不良而引起的货物损伤或由于防护措施不善而引起货物锈蚀,卖方应赔偿由此而造成的全部损失费用。包装箱内应附有完整的维修保养、操作使用说明书。 2、卖方应在每个货箱上用不褪色油漆标明箱号、毛重、净重、长、宽、高并书以"防潮"、"小心轻放"、"此面向上"等字样和装运: 第六条装运日期,港口,卸货港口,保 1、装运日期:________ 2、装运港口:________ 3、卸货港口:________ 4、保险:装运后由买方投保。 第七条.支付方式 分下述三种情况: (1)采用信用证: 买方收到卖方交货通知,应在交货日前15~20天,由____________银行开出以卖方为受益人的与装运全金额相同的不可撤销信用证。卖方须向开证行出具100%发票金额即期汇票并附装运单据。开证行收到上述汇票和装运单据即付以支付(电汇或航邮付汇)。 信用证于装运日期后15天内有效。 (2)托收:

染整工艺设计范本2

涤纶产品染整工艺设计 1、前言(设计说明) 在合成纤维中,涤纶无论是数量还是品种,都占据主导地位。20世纪末,世界纤维产量中化学纤维占将近一半,而涤纶产量又占化学纤维产量的一半以上。涤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其织物挺括、形性好,且易洗、快干、免烫、不受虫蛀,因此涤纶产品在市场上一直经久未衰。 随着“回归大自然”消费热潮的掀起及人们对消费要求的提高,克服合成纤维固有缺点(如:吸湿性差、静电大、易吸尘、舒适性差等)的各种涤纶仿真纺织品应运而生。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纤维选择和工艺技术确立已基本解决,现已形成较完整的生产体系。产品仿真程度得到很大提高,风格也日趋多样化,如柔软、轻盈、飘逸的丝绸质感,滑爽、悬垂、丰满、挺括的麻质感,软糯、温馨的毛绒质感,以及由薄透、闪亮、光耀的华丽等等,都已达到甚至超越了天然纤维。总之,新合纤是运用多种纤维差别化技术的高度组合而成的极富生命力的一种高性能纺织新原料。 涤纶产品染整工艺设计(以下简称本设计)是在南通帝人公司生产现场作岗位综合实践的学习中,根据生产现场的实际生产操作,并结合在校期间已学习的染色技术、织物整理技术及炼漂技术等课程而最终作成的,经公司鉴定具备可行性。 2 、设计规模(设计方案) 2.1 生产产品规模 本设计是以聚酯长纤维为经纱,以人造长纤维为纬纱的交织里料的生产。预计仅在国内的销售数量将达到100万米。同时,本设计还计划在年内展开使用断面为多三角扁平聚酯纤维里料的生产。目前,本设计的生产能力为月产量450万米。里料、面料的年生产能力分别达3000万米和1200万米。 2.2 专业设备规模

本设计采用的设备有: 精练机2台,湿热机2台;松弛整理机8台;减量机2台;喷射染色机40台;扩布机4台;脱水机2台;干燥机2台;树脂机4台;定型机4台;光泽机5台;检查机若干。 2.3 投资规模 本设计约需总投资116亿日元,主要从事聚酯长纤维的织造和染色加工。 3 、产品方案的确定 3.1 简要说明(10个产品,包括2个典型产品) 本设计生产的成品面料厚实挺刮,能产生稳定的定型效果,其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质地柔软,弹性好,外观丰满、挺括,易洗快干洗后免烫,耐穿,宜做男女春秋服装。同时还生产羽绒服、运动服等里、面料,其经纬交叉次数较多、结构紧密、织造简单、适应性强,织物皱纹细如湖水涟漪,温柔细洁,手感柔软糯爽,富有弹性,悬垂性好,具有轻薄凉爽的特点,充分体现了高弹、舒适、透气、耐磨、挺括,易洗快干洗后免烫等特征。 3.2 列出坯布品种与成品产量表,漂、色、花布种类分配数量表。 表1. 坯布品种与成品产量表(漂、色、花布种类分配数量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