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三大长寿穴和六大保健穴

-人体三大长寿穴和六大保健穴
-人体三大长寿穴和六大保健穴

人体三大长寿穴和六大保健穴

一、涌泉:清内火、隆三高、补肾气(即是长寿穴或保健穴)

——脚底“人’’字形交叉点(做足疗鞋亦可);

二、三阴交: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处,对于脾、肝、肾都有修复的

作用(即是长寿穴或保健穴)

——内踝骨上三横指(长期调理补气、血);

三、足三里:针灸足三里,胜吃老母鸡,对于肠胃的蠕动功能和

胃粘膜都修复作用(即是长寿穴或保健穴)

——外膝眼下三横指(长期调理补肠胃);

四、内关:胸口内关摸,对于胸闷、心慌、心气虚、心律不齐、早博都

有调节作用(保健穴)

——第一腕横纹内2寸横指,中间取穴(长期调理活血);

五、合谷:面口合谷,对于牙痛、面麻痹等症状有调理作用(保健

穴)

——拇指与食指并拢最高处取穴(长期调理可防止面部疾

病);

六、风池:顾名思义易风寒处,对于头晕、头痛、脑供血不足有明显疗

效作用(保健穴)

——头底后脖子后有两条大筋在大筋旁有凹槽处取穴,离

发迹l·5寸(长期调理可防治受风寒引起的颈椎、头痛、

感冒等症状)。

手掌穴位按摩方法

l、胃弱:“吃得太快”是胃弱的最大原因。建议每口至少咀嚼50次。

方法: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缓刺激、长时间指乐)、食指大肠穴、手背三间穴、合谷穴。

2、悸动气喘:

方法:手掌中央心包区、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腕神门穴

3、食欲不振:肠胃消化吸收能力弱。长期紧张引起精神疲倦。

方法:手心、拇指丘内侧食指下胃脾大肠区。

4、肩酸:过度活动引起的肩部僵硬。…合谷穴

气喘心衰引起肩酸: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

生殖器官异常引起肩酸:无名指和小指根问心悸点

5、腹泻:消化不良或食物变质而引起。须加强肠的消化吸收能力。

方法:手背胸腹区、下痢点、食指大肠穴、小脂肾穴、手掌中央略下方健理三针区

6、失眠: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倒错或神经衰弱。

方法:中指下心包区、手掌区、中指中冲穴

7、身体倦怠、盗汗:过度疲劳,身心疲倦

方法:手背中渚穴、手心、胃脾大肠区、健理三针区

8、头痛: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

全头痛一一全头点大拇指、中指

头顶痛一一头顶点(中空痛)中指肝经

后脑疼一一后头点小指膀胱经

两侧疼一一偏头点左主肝右主肺

酒食前额痛一一前头点食指胃经

9、焦虑不安:

方法:中指中冲、小指少冲、手掌区、中指心穴、手腕大陵穴、虎口下虎边穴、手背手腕阳溪穴虎边穴是治疗羊癫疯的特效穴。

10、低血压:手腕神门、大陵穴、手背手腕阳池穴、无名小指下中渚穴

11、发冷:手背阳池穴(慢慢长时间缓刺激)、无名指关冲、小指命门穴、手心区

12、青春痘:手背合谷穴、手腕神门、手背食指根第二二间、拇指丘胃脾大肠区

13、眼睛疲劳:手掌心包区、食指商阳穴、小指少泽穴

14、牙痛:小指肾穴、手背合谷穴、中指无名指下齿痛点、无名指肝穴

15、落枕:小指少泽穴、手背中指下“颈咽区,,

16、晕车:小指侧手腕上神门穴、无名指关冲穴、手掌中央手心

17、白发:小指肾穴、小指命门穴、手心、中指中冲穴、无名指关冲穴、手腕中央阳池穴

18、更年期障碍:小指肾穴、小指侧面生殖区、手指中央心包区

19、腹胀:食指大肠穴、手背食指根处二问穴、胃脾大肠区

20、荨麻疹:无名指肝穴、肺穴、小指肾穴、中指心穴、手背手腕阳池穴。2l、痔疮:手背小指会阴点、手背合谷穴、食指大肠穴。

22、关节酸痛:五指尖各井穴、手背虎金寸、阳池穴

23、肩关节炎:手腕侧太渊穴、手背合谷穴、阳溪穴、手腕神门穴、手背液门穴、手腕大陵穴、中指中冲穴、手背小指末端后溪穴。

24、腰痛:手背“背腰腿区”两个穴道、食指下侧、无名指下铡(轻柔缓慢)坐骨神经痛:手背无名指和小指交叉处坐骨神经点

25、肥胖:掌内食指下方“胃脾大肠区"(强刺激)、手背中央“胸腹区"

26、蓄脓症:掌内拇指丘“胃脾大肠区’’、手背合谷穴、中指中冲穴、手背拇指下手腕问鼻痛点

27、慢性鼻一炎:手背合谷穴(强刺激)、食指大肠穴

28、胃痛:手掌中心下胃肠点、手背拇指根下落零五

29、胃溃疡:手掌中央下胃肠点、手背中央胸腹区、食指前头点

30、眩晕:无名指下关冲穴、中指指根耳咽区

3l、耳鸣:小指肾穴、前谷穴、手背阳谷穴、无名指关冲穴

32、气喘:掌内食指和中指下咳喘点、手背食指根三间穴、拇指丘胸腔呼吸器官区(轻柔)

33、肌肤老化:小指肾穴、无名指肺穴、关冲穴

34、头发损伤:小指肾穴、手腕阳池穴、中指心穴、手腕正中央大陵穴

35、假性近视:手掌中央心包区的劳宫穴、手背小指侧手腕附近腕骨穴、无名指肝穴

36、贫血:五指尖各井穴、手腕神门、大陵穴、小指肾穴、手心

37、打嗝:食指商阳穴、大肠穴、无名指肝穴

38、眼疾:大骨空穴、食指商阳穴、二间穴、手背合谷穴

39、曼室型起竺璺阅:胃肠点、手背胸腹区。一定要强刺激,否则会增加胃酸分泌。

40、老花眼:手背小指侧手腕养老穴、手掌小指根侧养老点。

便秘中医食疗

主治:大便干燥、便秘

一、食疗:醋蛋疗法;

制法:鸡蛋1个,米醋180ml,将蛋放醋内2个昼夜后,敲破去壳搅匀,再放置四天后服用;

服法:日服两次,每次15毫升,配合针灸足三里穴位;

疗效:服用1天见效,7天好转,1 5天痊愈。

二、中成药疗法:

药名:麝香虎骨膏;

用法:将背部1~5腰椎擦洗干净,稍干,两侧贴药膏

2张,隔日换1次,配合小腹温灸效果尤佳;

疗效:治功能性便秘2次见效。

三、饮食保养:

①多食黑木耳(俗称肠道清洁工):

②白萝卜;

③酸奶(含有益菌);

④芦荟胶囊(保健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