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指导教师:管新建职称:副教授

学生姓名:刘小龙学号: 0520217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

完成时间: 6月3日

6 月 3 日

文档仅供参考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对综合、工

业、农业、生活用水指标指进行分类阐述。同时以省区为单位,选取

为现状年,对黄河流域的用水水平现状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

对比分析各省区的差异。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较

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依然还比较低;流域内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不平衡,

流域上游的用水效率低于下游的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比例偏高,既与其

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有关,也与该区较为普遍的粗放灌溉方式

有关。

关键词:黄河流域用水水平现状效率指标体系

Abstract: This paper calculations and analysi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aking a province as the unit and as the present year. Comparativing and analysising the different water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through drawing. Analysising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through the technique of dependency.

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level status Industry water use efficiency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内外研究进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水平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研究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现状年的选取和研究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本项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研究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2黄河流域现状用水水平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用水水平指标基本集的选取及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工业用水水平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农业用水水平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生活用水水平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黄河流域现状用水水平指标的计算及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工业用水水平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农业用水水平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生活用水水平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展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文献翻译....................................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进行流域用水水平评价研究,掌握流域用水的实际情况,为改进流域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益和效率提供决策依据,对促进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干流河道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9.5万km2(包括鄂尔多斯内流区 4.2万km2)。流域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属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海拔2500一4500m;中部主要有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海拔1000一200Om;东部由海拔100m以下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和海拔在400一1000m的鲁中南低山丘陵所组成。与其它江河不同,黄河的流域面积主要集中在上中游地区,占总面积的97%;下游长达数百公里的河道高悬于地面之上,集水面积很小,只占流域面积的3%。

同时黄河还是西北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也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黄河区以全国2·5%的水资源承担着全国8·7%的人口、12·6%的耕地以及西北和华北地区50多座大中城市供水的任务,同时还承担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供水的任务。而黄河区属于资源短缺型流域,人均、亩均耕地占有水资源量分别为647 m3和290 m3,仅为全国平均值的29·5%和20·2%。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农业生产、城市生活、生态环境用水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黄河区经济将快速发展,未

来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尖锐。摸清现状用水状况,分清合理与不合理用水,对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阶段的需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有重要指导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利用效率国内外研究进展

鉴于水资源对人们生存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很早就开展对水资源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对水资源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扩展和深入,近几年随着不少国家的供水用水日趋紧张,不少学者对水资源评价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关于用水水平评估的研究是近几年的事情,构件节约型社会,合理利用水资源是中国水事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己经根据不同的水利工程颁发了一些考核指标,但针对区域或流域用水水平评价的研究,当前尚属少见,但也有许多学者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进行了有关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关的研究如下:袁宝招,陆桂华,郦建强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调查评价成果,选择常见的用水指标进行纵向、横向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区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依然还比较低;流域内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不平衡[1]。孙才志,王妍,李红新利用辽宁省14个城市1999~ 的用水效率数据,以用水效率为因变量,对影响用水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城市用水效率差异的主要因素中,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与用水效率呈正相关,而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生活用水量与用水效率呈负相关[2]; 王玉梅基于海明贴近度的模糊物元模型,以促进事物

转化、解决不相容问题为核心,适用于多因子评价问题,将其应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质量评价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基于协商定权的主观定权方法,不但能够将个人的偏好集结为群体的偏好,使权重符合实际,而且操作简单,便于应用[3]。张文鸽在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中指出,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是一个多层次多指标的系统整体分析评价问题,在分析已有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属性识别理论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方法,并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为例,将属性识别理论应用于黄河下游典型灌区用水水平评价,建立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的属性识别模型[4];河海大学的王瑞莲,在探讨生态用水及用水水平评价时,建立了用水水平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对复杂的生态用水水平评价系统进行分析[5];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的詹子胜,李会安,李清杰,王自英,黄福贵等人在研究引黄灌区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时,经过分析影响引黄灌区用水水平的因素,建立了用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关联综合评价和模糊综合评判两种方法,分别建立了引黄灌区用水水平评价模型,并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为例,对用水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6];马超,徐建新,冯跃志,徐邦敬等人,认为水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当地的水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正确合理地分析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对当地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意义,她们研究了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区域水资源二级评价方法,并对典型地区的水资源进行了综合排序,结果客观合理[7]。

1.3 研究目标、研究范围和研究水平年

1.3.1 研究目标

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本文试图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对综合、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指标指进行分类阐述。同时计算黄河流域各行业的用水效率现状及其原因。从而掌握黄河流域用水的实际情况,为改进黄河流域用水结构,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决策依据。

1.3.2现状年的选取和研究范围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自< 中国水利统计年鉴>、<黄河水资源公报>(委审后)和<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 )。选取了为现状年,同时为了对比分析黄河流域现状用水水平,本报告采用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中的数据,列出了黄河流域对应的现状用水水平指标。

研究范围以省区为单位,选取了黄河流经的九个省区,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九省。

1.4 本项目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中国黄河流域的用水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经过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而提出了研究的方向。

2根据黄河流域的用水特点,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

系基本集。

3根据相关数据,选取基本集中的部分指标计算黄河流域各行业的用水效率现状并作对比分析。根据分析的原因,对其现状提供建议,从而为改进黄河流域用水效率。

1.4.2 研究技术路线图

.

2黄河流域现状用水水平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2.1 用水水平指标基本集的选取及定义

反映水资源用水水平的指标很多,关于用水水平评价,之前己有相

关讨论,但讨论的比较零乱。本文只对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自然环

境用水评价的指标分类进行阐述。结合< 黄河水资源公报>所给的数据,选择了以下一些指标。

2.1.1 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指标

(1)单位GDP用水量

万元GDP用水量是指某一地区年毛用水总量与万元GDP的比值。

一般来说,该值越小说明产生同样的GDP所用的水越少,水资源利用水

平越高。其大小受该地区产业结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社会等条件

的影响。

单位GDP用水量 = 毛用水总量/GDP (2-1)其中毛用水总量=居民生活毛用水量+农业毛用水量+工业毛用水

量+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毛用水量+生态环境毛用水量

(2)人均综合用水量

人均综合用水量是指某一地区年毛用水总量与总常住人口的比值。一般来说,该值越小说明人均综合用水量越少,反应出社会经济水

平低,人民生活质量不高。

人均综合用水量 = 毛用水总量/总常住人口 (2-2)

(3)总用水弹性系数

为了反映经济发展与用水之间的变化趋势,采用总用水弹性系数

来表示。总用水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总用水弹性系数=总用水量年增长率/GDP年增长率 (2-

3)

(4)人均COD的排放量:

人均COD的排放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工业发达的程度、污

水的可重复利用率的高低以及该地区对污染的治理力度。COD的值低

说明该地区的污水处理等级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高,用水效率高。这个

指标值越低越好。

人均COD的排放量=一年内COD的排放量/总常住人口

(2-4)

(5)人均生活用水率

人均生活用水率是指人均用水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比值。由于各

个省市的水资源总量不尽相同,而水资源总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当地的水资源分配和人的用水习惯,该比值低,说明人用水比较节约,

可持续发展程度高。

人均生活用水率=人均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

(2-5)

(6)中水回用率

中水就是把排放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回收,经过处理后,达到规

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中水对应给水、排水的内涵而得名,其水质介于”上水”(饮用的自来水)和”下

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之间,故名”中水”。中水虽不可饮用,但

水质比较清洁,主要可用于厕所冲洗、园林灌溉、道路保洁、洗车、

城市喷泉、景观、冷却设备补充用水等。

中水回用率=经水处理后可回用的总水量/进入水处理的总水量

(2-6)

(7)污水处理率

指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量占污水排放总量的比重。城

市污水处理在中国城市建设中是非常薄弱的。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的

平均值仅为2.43%。中等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率在39~88%之间。计算

公式:

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量÷污水排放总量×100% (2-7)

(8)污水集中处理率是指城市市区经过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二级

或二级以上处理且达到排放标准的城市生活污水量与城市生活污水排

放总量的百分比。污水集中处理率就是污水集中处理的量与整个污水

处理量的比率。表示污水处理的状况和能力。

污水集中处理率=污水集中处理量÷城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100%

(2-8)

2.1.2 工业用水水平指标

(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指一个地区在统计期内,工业毛用水量与

工业增加值的比。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 工业毛用水量/工业增加值 (2-9)

(2)工业用水比例

工业用水比例指一个地区在统计期内,工业用水量与毛用水总量

之比。

工业用水比例 = 工业毛用水量*100%/毛用水总量 (2-10)

(3)工业用水重复率

工业用水重复率是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的水量与总用水量的比值。提高工业用水重复率,是节约用水、减少污染,合理利用水资源的

一项重要措施。当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低,除个别城市超过50%外,即使在缺水的北方一般也仅占20~30%,个别的甚至低于20%。

在南方,一般城市工业用水基本上没有重复利用。

工业用水重复率= 工业用水中重复利用的水量/总用水量*100%

(2-11)

(4)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为生产万元产值的取水量,万元工业产值用

水量则还包括回用水量。由于这类指标,直接反映水资源方面投入(所费)和产出(所得)的关系,因而是属于经济效果考核指标,也称绝正确

综合考核指标。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等综合考核指标,虽然也隐含各

种因素的影响,但仍可作为同行工业企业之间用水水平粗略比较的依据。该指标也是当前广泛应用的考核指标之一。

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 = 工业毛取水量/工业产值 (2-

12)

(5)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常见来反映区域工业用水宏观水平的指标,可是由于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受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品价格和产品加工深度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该指标的横向可比性较差,有时难以真实反映用水效率和科学评价其合理用水程度,因此区域间不宜使用该指标进行比较。而”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指标淡化了区域工业内部行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区域间的横向对比,也适用于行业间的横向对比。但不反映区域、行业的节水水平。

万元工业产值取水减少量=基期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报告期万元

工业产值取水量。(2-13)

其中基期是指在预测、评价、指标计算等工作中的起始或基准时期。

(6)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

与”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指标不同的是该指标排除了区域间产业结构的影响,具有区域间的可比性。”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降低率”的高低反映节水工作的好坏,本指标能表明节约用水、计划用水的开展程度,同样也可评价国家节约用水与计划用水的执行情况。

取水量

基期工业每万元增加值水量

报告期万元工业产值取量基期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降低率工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

(2-14)

(7)第二、第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

第二、三产业是指除农业之外的工业、建筑业和其它各业。显然第二、三产业是城市经济的主体。中国许多城市因缺水而限制了城市

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万元增加值取水量”指标适合综合反映城市的用水效率。具体计算时,取报告期内(一般为年),城市行政区划(不含市辖县)的取水总量与其第二、三产业增加值之和的比值。

之和

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区划的取水总量

报告期内期内城市行政加值取水量第二、第三产业万元增=

(2-15)

(8)工业用水效益系数

工业用水效益系数是指供给工业部门单位体积的水所获得的用水净效益(元/m,)。工业用水效益的计算方法很多,这里计算采用分摊系数法,所谓分摊系数法就是将工业净效益分摊给供水部门的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D f

g j

j

j

*

*1000e j

= (2-16)

式中e j 是第j 用户用效益系数;D j 为第j 用户万元产值综合用水定额:g j

为第j 用户净效益分摊给用水部门的比例系数,即分摊系

数;

f j

为第j 用户净效益与产值的比例系数。

(9)工业节水系数

工业节水系数是指宏观反应区域工业节水水平的综合指标,它以

万元产值取水量表示取水量与效益的关系,并考虑工业结构因素,是区域间进行工业节水水平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表示式如下:

==

n

ij

W

Q

V

E

1

j i

i

i

*

(2-17)

式中,E i为第i个评价区域的工业节水系数:W i为第i个评价区域代表年的工业取水量(m,);

V ij为第i个评价区域代表年的j行业工

业产值(万元);Q

i为j行业工业单位产值取水量指标参考标准(扩/万

元);n为工业行业分类数,按传统行业划分法,n=15。

2.1.3 农业用水水平指标

农业用水包括作物灌溉用水、林草用水等。作物灌溉用水占农业总用水的

比重

在90%以上,因而本文着重讨论和定义作物灌溉用水的一些主要的考核指标。当前

(1)农业用水比例

农业用水比例指一个地区在统计期内,农业用水量与毛用水总量

之比。

农业用水比例 = 农业毛用水量*100%/毛用水总量

(2-18)

(2)农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

农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指每亩农田平均灌溉的毛用水量。

农田灌溉亩均毛用水量 = 农田灌溉毛用水量/农田实际灌溉面积

(

m

3

/

)

(

2

-

1

9

)农田灌溉用水,主要指水田、水浇地和菜田的灌溉用水总量。水田的

灌溉用水包括水田的泡田用水和洗盐用水。

(3)去变异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去变异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去除地区降水差异后的农田用水

效率。

去变异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 参考作物蒸散量/(农田灌溉实际用水

量+有效降水量) (2-20)

(4) 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在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与水

源渠首处总引进水量的比值。它是衡量灌区从水源引水到田间作用吸

收利用水的过程中水利用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集中反映灌溉工

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灌溉用水管理的一项综合指标,是评价农业

水资源利用,指导节水灌溉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健康发

展的重要参考。

灌溉水利用系数=一次灌水期间被农作物利用的净水量/水源渠首处总引进水(2-21)

(5)灌溉定额

灌溉定额,是指作物全生育期历次灌水定额之和 (6)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是指某一次灌水时每亩田的灌水量(立方米/亩),也能够表示为水田某一次灌水的水层深度(mm)。

(7)毛灌溉定额

在备耕期及作物全生育期内,按渠首总引水量计算的单位面积上的灌溉水量。

(8)净灌溉定额

在备耕期及作物全生育期内,未计入渠系输水和田间灌水损失的单位面积上的净灌溉水量。

(9)田间水利用系数

田间有效利用的水量(指计划湿润层内实际灌入的水量,也即净灌溉水量)与进入毛渠的水量的比值。一般以Η田表示。它是衡量田间工程质量和灌水技术水平的指标。

是指田间实际灌入的有效水量和末级固定渠道引进的水量的比值,即:

W

M A *t

=

η

(2-22)

式中:ηt 一田间水利用系数;A 一末级固定渠道的灌溉面积(亩);M 一净灌水定额或有效灌水定额(m3/亩);牙一末级固定渠道引

人教版课标本配套同步阅读练习(第一单元)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课标本配套同步阅读练习(第一单元) 人教版课标本配套同步阅读练习(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同 步阅读》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号次____________ 一、《黄河魂》认真阅读,摘录相关句子。 1.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和排比句,朗读和体会它们的好处, 再选一句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好让我从黄河母亲的魂魄中汲取更多的营 养。 作者想要汲取的营养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草原八月末》: 认真阅读,完成问题。 1. 看着这些,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 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 1/ 10

【免费】五年级语文下册双休单元作业(一)人教版

双休单元作业(一) 一、字词百花园。 1.认真辨,规范写。 jiāng biàn jīn xuàn jū ( )域 ( )别衣( ) ( )染 ( )束 ( )硬 ( )解钢( ) ( )耀 ( )躬 2.选字填空。 [涯崖] 天( ) 山( ) 悬( ) 无边无( ) [既即] ( )然 ( )使立( ) ( )往不咎 [拨拔] 挑( ) ( )草 ( )苗助长 ( )乱反正 [驰弛] 奔( ) 疾( ) 毫不松( ) ( )名中外 3.“疾”在词典里有四种解释,分别是:①疾病;②痛苦;③痛恨;④急速,猛烈。 (1)请给下列词语中的“疾”选择正确的解释。 群马疾驰( ) 疾恶如仇( ) 积劳成疾( ) 疾苦( ) (2)用意思④组词:__________。用词语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本单元课文内容,选用合适的表示颜色的词语填空。 (1)内蒙古大草原( ),而并不茫茫。 (2)中国使者将( )的绫罗绸缎敬赠给了安息国国王。 (3)戈壁滩( ),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4)蓝天白云下的风火山,( ),分外妖娆。 二、句子游乐场。 1.按要求写句子。 (1)小雨落在草地上,小草长出了嫩芽。(改为拟人句) (2)一次次爆破,炸出的不是石块,而是坚硬的冰碴子。(用加点词语造句) 2.续写句子。 (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白杨,读出了它坚强不屈、默默奉献的品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泥石的聚积,就不会有高山的巍峨;没有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没有_________,就不会有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欢乐谷。 1.在《草原》一文中,作者老舍看到草原,按照从_____到_____的顺序,抓住草原上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来写,表达了他满心_______________之情。 2.《白杨》的写作线索是:( )白杨、( )白杨、( )白杨。(括号里只填一个字)爸爸的神情也随之发生着变化:( )——( )——( )——( )——( )。四、阅读芳草园。 黄河魂(节选) 壶口瀑布的大名,可谓如雷贯耳。在我国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中,50元面额的人民币上就有它那气势磅礴的形象。但又常听人说,观景不如听景。那意思很明白:一些景观名声在外,其实到那里一看,却常常令人失望。那么,壶口瀑布呢? 来到壶口,我一下子惊呆了。壶口瀑布那惊天动地的磅礴气势,仿佛把我给吞没了。方才还萦绕脑际的那一切疑虑,顷刻间烟消云散。 放眼北望,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鳞巨龙。①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撕咬着,昂首甩尾,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腾空而起;猛然,俯冲而下。如同百米冲刺一般,它们各不相让,非要在壶口“冲线”的一刹那,争个你

群文阅读:《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走进西部》 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人教版《同步阅读》教材第十册第一组课文:《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 【教学重点】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评价 摘要:黄河流域横贯中国东西,大部分区域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极具重要战略地位,但水资源紧缺,污染严重。本文从黄河水资源总量、水资源质量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等角度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了评价,以便于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规划,实现供需的协调平衡,进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黄河水资源水质开发利用展望 一、引言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中国人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光辉灿烂文化,与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称世界四大文明之河。 黄河是我国极具重要战略地位的一条河流,它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干流横跨我国的西、中、东部,奔腾的黄河水贯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市自治区,并最终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黄河在中国北方蜿蜒流动,从高空俯瞰,恰似一个巨大的“几”字。 黄河流域面积达752443km2,占国土面积的8.3%。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m,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沿途汇集了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如湟水、洮河等在其上游,由于下游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所以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 黄河流域平均径流量5.8×1010m3,在国内河流中位列第八位,仅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2%,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50多座中等城市的供水任务,为流域内外广大城市和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提供水资源保障,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重要意义。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理论进展 1、黄河流域水资源数量评价 黄河总体来说是一条水资源相当贫乏的河流,且面对着水资源总量紧缺的严峻局面。但由于其径流时空分布、河道控制工程和沿河区域特点等因素的复合状况相当复杂,各河段水资源的丰度、可靠程度和利用潜力都是有巨大差别的。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气候干旱,

群文阅读资料

群文阅读资料

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五年级下册第一组“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本组说明】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分享同步阅读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奠定学生有效同步阅读的基础。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ppt附后) 2.阅读浏览表、同步阅读教材 【教学步骤】 一、导入谈话 孩子们,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让我们先回顾第一组学过的课文,(CAI出示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学生说出这一单元的主题“走进西部”。)今天,让我们用画知识树的方法(出示课件知识树和树干里的“走进西部”几个字)再次

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收集资料

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

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2010年8月

目录 前言 概述................................................. 1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 2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 3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 ................ 4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 5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8水资源质量特点........................................ 10重要水事.............................................. 11附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 16

前言 《2009年黄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的编发,旨在向社会公告2009年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状况,为各级领导、有关部门提供水资源保护与管理依据,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公报》主要包括水资源质量状况综述、省界水体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干流重要城市供水水源地水资源质量状况、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水资源质量特点、重要水事七部分。 本《公报》由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负责编制,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八省(自治区)水利厅和黄委会水文局等为《公报》编制做了大量工作,其所属水质监测单位提供了相应的水质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docx

浅谈黄河水资源管理现状及治理措施 黄河水孕育了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辉煌的文明,奠定了今日黄河流域的昌盛繁荣,成为沿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被我们称为“母亲河”。回顾历史这条母亲河给我们带来几多欢喜几多忧,曾几时黄龙肆虐,倾吞粮田,自新中国诞生,这条孽龙才被勤劳的治黄人扼制在九十八湾故道,给我们带来了不可比拟的欢乐,引黄灌溉滋润良田、补充水源托起一座座新兴的城市,然而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用水量不断增加,黄河水在满足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蒸发渗漏损失量之后,已很难满足不合理超负荷的用水。黄河水资源供求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两岸引水急剧增加,由此发生了行业之间、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的错纵复杂的各种水事矛盾,如何使用有限的黄河水能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如何在黄河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综合、合理、有效地利用黄河水资源。 一、黄河水资源的管理现状 1. 黄河可供水量分配 1984年,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提出《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预测》,在水资源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省(自治区)水量分配方案。1987年,国务院批准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在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对全河水资源进行了宏观分配,增强了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抑制了需水增长过快的势头。

1997年起黄委开展了不同来水年份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的制 定工作,编制了《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干流水量调度方案》,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合颁布实施,将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进一步分配到年内各个月和不同来水年份的水量分配。 2.取水许可管理 实施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2002年黄委制定并颁发了《黄河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试行)》,规定:流域机构和省(自治区)审批的取水总量,扣除回归黄河干支流水量后的耗水量不得超过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的水量指标。这在我国流域取水许可管理中尚属首次。根据水利部、原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黄委还开展了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工作,对从黄河取水的新、改、扩建项目进行了水资源论证。论证工作的开展,对促进黄河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建设项目用水、提高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性起到了积极作用。 3.黄河干流水量实时调度 按照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部署,黄委分别于1992、1996、1997年实施了3次远距离调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998年黄委成立了专门机构并于1999年3月开始对黄河干流部分河段实施调度。 根据《黄河水量调度管理办法》规定,黄河水量调度总的原则是:总量控制,以供定需,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总的调度思路是:国家统一分配水量,流量断面控制,省(自治区)负责用水配水,重要取水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第六组

单元整合·群文阅读 第六组“走进西部”教学设计 高新区第一小学胡梅 【本组说明】 本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同步阅读教材安排了《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的宣言》《藏羚羊过马路》……每篇课文都是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可爱动物、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的认识及珍爱大自然。 【设计理念】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以主题整合单元,以群文拓展主题,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运用实践的阅读能力。 2.以“知识树”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单元的学习内容及方法,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教学内容】 1.鲁教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课文:《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2.补充课文:《黄河魂》《神秘的罗布泊》《绿色宣言》《藏羚羊过马路》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2.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中英流域水资源管理综合研讨会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 薛松贵尚宏琦张会言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 2002年3月26-27日

黄河水资源管理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位于北纬32o~42o、东经96o~119o,流域面积79.5万km2(含内流区面积4.2万km2)。流域地势自西向东大体分为三个阶梯,西部位于青藏高原东侧,海拔3000m以上;中部的黄土高原海拔1000m~2000m;东部是海拔100m以下的平原。图1 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图1 黄河流域示意图。 2000年,黄河流域总人口1.1亿,其中城镇人口2900万;耕地面积1300万hm2;国内生产总值(GDP)6365亿元。 1 黄河水资源概况及特点 1.1 黄河水资源量 (1)河川径流量 根据1919年以来水文统计资料,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历史上逐年的灌溉耗水量及大型水库调蓄量还原后,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为559亿m3,计入花园口以下支流金

堤河、天然文岩渠、大汶河的天然年径流量21亿m3,黄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总量为580亿m3,其地区分布见表1。 表1 黄河流域天然年径流地区分布表(1919年-1975年56年系列) (2)地下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主要是指参与现代水循环可以再生的潜水和浅层地下水,黄河流域及内流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约404亿m3,其中与河川径流的不重复计算量为139亿m3,可开采量为110亿m3。 (3)总水资源量 黄河流域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m3,地下水不重复计算量139亿m3,黄河流域及内流区总水资源量为719亿m3。 1.2 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建大、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600多亿m3;修建引水工程约9860处,提水工程约2.36万处,机电井工程约38万眼;在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两岸淮河、海河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提水站120多座。黄河供水范围从建国初期主要集中在宁蒙河套灌区、陕西关中地区、山西汾河流域,扩大到目前的沿黄九省(区)和河北、天津,引黄灌溉面积由1950年的80万hm2,发展到目前的753万hm2(含流域外引黄灌溉面积247万hm2),在约站耕地面积36%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70%的粮食和大部分经济作物。此外,黄河还担负着沿黄50多座大中城市、420个县(旗)城镇人口、晋陕蒙地区能源基地和中原、胜利油田的供水任务。还建成了引黄济青、引黄济津、济冀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多次实施了远距离调水。黄河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改善了上中游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解决了农村近3000万人的饮水困难。黄河以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承担了流域内和下游流域外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和12%人口的供水任务,发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根据1988-1992年用水资料统计,黄河河川径流耗用量307亿m3,利用率已达53%。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2018关于黄河水资源调查报告 一、综述 1、黄河河源区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随着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黄河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黄河源区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黄河源区的生态环境、水资源状况,近几年也渐趋恶化,使得关于黄河源区的报道逐渐增多,如:XX年1月《人民日报》以“黄河源区缘何断流?”为题,报道了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关于黄河源区生态环境地质实地调查的结果,认为水环境变异、气候变异与荒漠化加剧是黄河源区黄河断流的三大“罪魁祸首”。 XX年08月新华社以“黄河第一弯,打响生态保卫战”为题作了如下报道:近年来,xx县的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日趋严重。全县已有67万亩草场出现干旱和退化问题,万人、34万头牲畜出现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黄河两岸已出现长达117公里的沙化带,保护黄河首曲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XX年09月《兰州晨报》以“母亲河源头的忧患--黄河首曲荒漠化严重”为题报道说:“随着近年来全球气候的转暖,风蚀作用的加剧,草原鼠害以及过度放牧的影响,不同程度的沙化现象已经在首曲两岸显现,牧民的天然草场正在被风沙一点一点的侵蚀,而更重要的是,黄河首曲的沙化给黄河中下游带来的生态危机是不可估量的。”

2、调查的目的意义 面对如此多的报道,作为黄河的主管部门对此如何认识呢?不能无动于衷,应该深入调查研究,了解黄河源区生态、水资源变化情况。黄河水文部门有责任对黄河源区的生态和水资源变化进行研究,弄清河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及径流减少的真正原因,提出治理对策,为水资源的管理开发服务。现有的水文观测,无论从站网分布到观测要素均无法回答黄河源区的生态及水资源变化原因。河源区由于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水文测报水平较底,职工生产、生活问题较多,为促进这一地区的水文现代化建设,彻底改善水文职工的生产、生活条件,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测验方案。为此,水文局及委机关有关部门组织了黄河河源区水文水资源情势、生态环境现状以及河源区水文测报方案研究的实地科学调查。 3、调查组织形式 调查团由水文局局长牛玉国同志任团长,委财务局赵春理副局长、委三门峡枢纽局刘红宾副局长任副团长,调查团成员有委机关财务局、防汛办公室、三门峡枢纽局、黄河上游水文水资源局、三门水文水资源局、河南水文水资源局及水文局信息中心、测验处、科技处、办公室、计财处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自XX年9月12日开始至XX年9月25 日,历时13天。调查了上游水文水资源局、西宁勘测局、兰州、玛曲、大水、唐克、久治、吉迈、黄河沿、黄河、唐乃亥等

魂阅读题答案

篇一:魂阅读题答案 听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 听老人说,人是有魂儿的。但我不信世界上会有什么魂儿。可最近我却看到了。 我乘坐的火车呼啸着开出了石家庄。车厢里人挨人,人挤人,满满登登。刚上车的一个小伙子,看到一个座位上放着本又脏又破的消遣性的杂志,抄起来,扔到茶几上,便旁若无人地坐下了。邻座一位干部模样的人说:“对号入座,这儿有人。” 那小伙子眼一瞪,鼻子一抽,脸上肌肉一抖,怪怕人的望着对面座位上的一位穿红色上衣的十来岁的小姑娘,问:“是吗?”小姑娘点点头说:“是。那也是一位大哥哥,他好像是去打开水了。” 话音刚落,那去打水的精壮小伙子回来了,他凶神恶煞般地吼道:“滚起来!没长眼睛吗?”坐着的小伙子连头都不抬,一只手在裤兜里摆弄着,那分明是一把匕首。一会儿,他眼睛往上一翻,说:“少犯傻!老子有票。座儿空着,就要坐,坐定了!”火车的轰鸣声夹杂着不堪入耳的争吵和谩骂,像冰水一样灌人们耳中,让人肌寒血凝,心都凉透了。我暗自想,假如人有魂的话,那这种人大概只剩一个躯壳了。 四只手揪在一起,一场厮打迫在眉睫。a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忽然,那个穿红色上衣的小姑娘站起来,眨眨有着双眼皮的又黑又亮的大眼睛,声音像银铃般似的说:“别打架啦!________________。你们过来一个人坐这儿吧。”四只手松开了。一个小伙子坐到小姑娘的座位上。b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把目光集中到那个小姑娘身上,c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她抿抿嘴,甩了一下脑后油黑的头发,提着一个不大的旅行袋向车门走去。 火车在保定站停了。我想,她肯定在这一站下车。这趟车终点是北京。到站了,我下了车,在人流中穿行。出了站口,我快步走向公共汽车站。天啊!我忽然看到了那个小姑娘:大眼睛、双眼皮、好看的脸、油黑的头发、红上衣……她不是两个小时前在保定站一车了吗?难道我看到了魂儿?我不信。难道是看花了眼?决不会!那么,她是躲到别的车厢,一直站到了北京? 我想追上她,真诚地对她说:“你真好,我不如你。”可终于没有追上,她提着那只不大的旅行袋挤上了公共汽车,门关上了,车开走了。我久久站立着,目送那远去的汽车。心中又忽然想起,老人说,人是有魂的。我相信了:人有魂,国有魂,民族有魂…… 1、结合语言环境,补上文章中空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a处写“没有人劝,也没有人去拉”有什么用意?(2分) 3、文中b处写“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有什么作用?(2分) 4、文中c处“她那胖乎乎的白净净的好看的脸刹那间红了,红得跟苹果似的”这句话从描写人物的角度看叫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3分) 5、老人讲的“魂”和“我”赞颂的“魂”含义分别是什么?(2分) 6、在文章的结尾处写“我”夸赞小姑娘“你真好,我不如你”。结合当时的情景想想:小姑娘“好”在哪里?(2分) 7、假如文中的两个小伙子也发现小姑娘撒了个善意的谎,他们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结合选文有关情节合理想像一下,简要写在下边。(2分)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教学教材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环境与规划学院 08级地理科学辛亮亮 080260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及影响黄河水资源质量的因素的解释,从理论和实际实践中阐述黄河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而为更好的利用黄河水资源发展沿河区域经济及农业生产提供充分根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评价标准改善方法综合利用 一、引言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中国人民赞誉为"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而且在世界上与其他四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成为世界文明之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注入渤海。流程共5464千米,落差4480米。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黄河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高原闭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 绝大部分地处我国西北千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降水量少而蒸发能力大, 水资源不丰富。全流域总水资源量为735

亿立米, 全流域1956~1979年年平均降水深毫米,其中约有20%男形成河川径流, 约有80%叮乡为蒸散发所直接消耗。。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黄河的战略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黄河的水资源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水质恶化,供需矛盾突出等因此,分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研究水资源变化趋势对制定治理好流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显得至关重要。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 (一)资源量贫乏, 供需矛盾突出 黄河虽是我国第二大河, 但。1956~1979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只有659亿立米, 仅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大于淮河、海河和辽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占2.6%全国的,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及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已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间题。 (二)地区分布不均, 水土资源不平衡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不均匀, 东南部多雨, 西北部干旱少雨,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贫减。 2.河川径流即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年径流深的地区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东南部秦岭山区年径流深在300毫米以上, 最高达功毫米西北宁蒙河套灌区年径流深小于700毫米, 基本上属无流区, 为流域的最低值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山区地下水资源模数大于丘陵区, 岩溶山区大于一般山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小。 (三)年内分配集中, 年际变化大

最新长江黄河流域地图简洁版

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长)河,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崇明岛注入东海。长江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干流长6397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孙河,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支流中以汉江为最长。干流以北的支流有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干流以南的有乌江、湘江、沅江、赣江和黄浦江。汉江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在山东流入渤海,呈“几”字形,故有“几字黄河”之称。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752443㎞2,是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中上游以山地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为主。由于河流中段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因此黄河中下游水体夹带了大量的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每年都会生产将近16亿吨泥沙,其中有12亿吨流入大海,剩下4亿吨长年留在黄河下游,形成“悬河”,并形成冲积平原,有利于种植。 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三字经 小学生行为三字经 1.守纪律循秩序爱集体摒私欲讲文明有情趣 2.排路队紧跟随快静齐守交规保平安把家回 3.讲卫生防病症勿乱扔桌椅整勤保洁体质增 4.广播操很重要天天练身体好雏鹰飞长空翱 5.眼保健莫等闲坐姿正内心恬穴位准不可偏 6.绿化带人人爱多呵护别踩摘草青青花常开 小学生文明礼仪三字经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见老师,要鞠躬。先问好,口齿清。 体端正,貌真诚。面带笑,声含情。尊师长,爱园丁。为子弟,获先生。 如父母,岂敢轻。升国旗,要庄重。穿校服,要洁整。昂起头,挺起胸。 齐肃立,怀崇敬。须知道,旗色红。是烈士,血染成。好传统,经继承。 唱国歌,气势雄。声刚健,血沸腾。爱国心,油然生。进校门,正仪容。 与年龄,要适应。穿衣服,求洁净。饰脸面,禁丹青。切莫留,怪发型。 集会时,注意听。该鼓掌,莫懈松。小动作,万不能。办公室,师办公。 若有事,莫匆匆。轻敲门,恐扰惊。上课前,听铃声。进教室,应肃静。 回座位,坐如钟。听讲课,要聚精。提问题,要谦恭。同学间,情意浓。 是伙伴,是友朋。是姐妹,是兄弟。应互助,莫嘲讽。齐努力,同用功。 下课后,搞活动。打与闹,都不行。踢踢毽,跳跳绳。打打球,吹吹风。 笑呵呵,喜盈盈。兴冲冲,乐融融。百花园,春潮涌。新气象,日蒸蒸。 新世纪,好儿童。懂礼仪,讲文明。敬父母,爱家庭。养育恩,记心中。 对父母,要温恭。父母病,要侍奉。父母言,要聆听。孺子心,赤子情。 如火热,如月明。小皇帝,惹人憎。小公主,人不疼。小主人,人人称。 做家务,爱劳动。帮父母,把家撑。不能做,寄生虫。祖父母,应敬重。 敬老人,好家风。家若和,万事兴。

黄河魂阅读理解

“黄河魂”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这些都应该牢牢把握,细心领会。 问题:黄河魂阅读答案读画线的句子,完成练习 1、而自己却觉得连亲自为母亲送花,都是麻烦。 2、(1)文中画线句子是母 亲说的话;其真正意思是:想念儿子,牵挂儿子,从侧面表露出对儿子深深的爱。(2)是景物描写3、我觉得文中的青年是个关心母亲、乐于助人、善于从小细节明白大道理的一个人。4、短文主要内容:通过写一个青年遇到一个孩子孝敬母亲的经过,明白了只有孩子亲自为母亲做事,母亲才会感到快乐的道理。 问题:黄河魂这篇短文中的拟人句写下来排比句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点缀一角夜空。如果你是一片白云,就装扮一方晴空。如果你是一只蜜蜂,就酿造一份甜蜜;如果你是一缕阳光,就照亮所有黑暗。如果你是一丝清风,就吹走世间的尘埃。如果你是一阵春风,就吹绿田野的庄稼。 问题:黄河魂这篇短文写出了壶口瀑布怎样的特点 写出了壶口瀑布的壮观,雄浑的气势和孕育中华儿女的伟大力量。 答案: 1.【答案】(1)用九寨沟的水和太湖的水来衬托黄河的水。(2)中国水的颜色就应该是黄河的颜色,黄河水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 2.【答案】(1)用词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2)句式整齐,写出了黄河的气势。(3)运用了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面对黄河的主观感受。 3. 【答案】(1)顺序: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现实到历史。(2)好处:营造了一个宽广的时空,增加了内容的厚度。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环境与规划学院08级地理科学辛亮亮080260029 【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及影响黄河水资源质量的因素的解释,从理论和实际实践中阐述黄河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而为更好的利用黄河水资源发展沿河区域经济及农业生产提供充分根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评价标准改善方法综合利用 一、引言 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中国人民赞誉为"母亲河"。她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而且在世界上与其他四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成为世界文明之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注入渤海。流程共5464千米,落差4480米。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黄河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高原闭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 绝大部分地处我国西北千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降水量少而蒸发能力大, 水资源不丰富。全流域总水资源量为735亿立米, 全流域1956~1979年年平均降水深毫米,其中约有20%男形成河川径流, 约有80%叮乡为蒸散发所直接消耗。。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黄河的战略地位更是不言而喻。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黄河的水资源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水质恶化,供需矛盾突出等因此,分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研究水资源变化趋势对制定治理好流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显得至关重要。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 (一)资源量贫乏, 供需矛盾突出 黄河虽是我国第二大河, 但。1956~1979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只有659亿立米, 仅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大于淮河、海河和辽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占2.6%全国的,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及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已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间题。 (二)地区分布不均, 水土资源不平衡 1.降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不均匀, 东南部多雨, 西北部干旱少雨, 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贫减。 2.河川径流即地表水资源分布特征年径流深的地区分布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东南部秦岭山区年径流深在300毫米以上, 最高达功毫米西北宁蒙河套灌区年径流深小于700毫米, 基本上属无流区, 为流域的最低值区。地下水资源分布特征山区地下水资源模数大于丘陵区, 岩溶山区大于一般山区,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最小。 (三)年内分配集中, 年际变化大 由于河川径流主要由降水所补给, 因此它的年内分配趋势与降水量相应, 也都集中于风期,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程标准》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念。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课内几十篇课文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课内教学只是个引子,还需要将课内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正确、巧妙地迁移到课外,拓展学生的课外,使课内外有效结合,同时开花、结果。“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更道出了课内外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那么,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内外结合是根本。“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是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语文教学必然要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时认为其从课内所获得的仅占百分之三十,而其余百分之七十则来自于课外阅读。搞好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要想在课外阅读上有所感悟和收获,首先必须在课内阅读上下功夫,而且要下足功夫。我们语文课本上所选的内容都是经过专家们的评审,代表着我们民族语言精髓的精品。徜徉其中,我们可以领略到祖国大好河山的壮观与美丽,那里有“静、清、绿,奇、秀、险”的桂林山水,有雄伟壮观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有“大漠孤烟直”的塞北风情,也有“风景旧曾谙”的江南早春;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那里有诉说屈辱的圆明园,有狼牙山五壮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朗读、背诵这些经典篇目,对于提升语感和语文口语表达能力十分有效。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去读、去品悟,教师也要做好范读工作,当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正确听出节奏,停顿和速度,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 黄河流域水环境现状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柴成果1,3,姚党生2 (1.河海大学交通学院,江苏南京210098;2.河海大学水资源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98; 3.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河南郑州450004) 摘 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的治水思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是黄河水资源管理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黄河流域水环境状况,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点以及原则,从保护黄河水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完善黄河水资源管理法规体系; 进行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 加强水量水质统一监测; 建立水量水质联防队伍; 实行水资源总量控制; 开展洪水资源化研究; 开展污染物在汇流面上的运行规律研究; 加强清洁生产和节水减污工作; 发挥水资源的经济杠杆作用; 加强珍惜水资源的宣传工作。 关 键 词:可持续利用;水资源;水环境;黄河 中图分类号:TV882.1;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379(2005)03-0038-02 水是生物圈内生命系统和非生命系统的组成要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流域以水为纽带,上下游相互影响,左右岸互相制约。流域系统是由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构成的复合系统,水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水环境现状 随着黄河流域内外引用水量的增长,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日益严重。黄河水资源危机不仅表现为量的匮乏,而且还表现为因严重的水污染而造成的水质恶化、水体功能降低或丧失。 1.1 水资源短缺 黄河虽为我国的第二条大河,但河川径流量仅为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2%,居我国七大江河的第五位,缺水形势十分严峻,流域内及下游引黄灌区引用黄河水的人口占全国的12%,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67%。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断流、污染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河口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上中下游不断扩大的供水范围与持续增长的供水要求,使黄河承担的供水任务已超过其承载能力。黄河首次断流出现于1972年,此后26年间,有21年断流,其中1990~1998年,年年断流,1997年黄河断流时间长达226天。实行黄河水量统一调度以来,虽然改变了断流局面,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依然存在。 黄河流域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性强,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出现在6~9月,占年降水量的70%~ 80%,而且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黄河流域内河川径流量主要由降水形成,在降水季节性变化极大的情况下,径流年内分配十分集中,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个别支流可达到85%。时间上的分配不均,使得非汛期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1.2 水污染问题严重 黄河水质污染状况已从支流发展到干流,干流水污染也从上游兰州段、包头段发展到中下游河段。据2003年黄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年报统计,在参加评价的断面中,多于3/4断面的水质劣于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 2002) 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黄河干流主要污染河段为石嘴山 乌达桥、三湖河口 喇嘛湾以及潼关 三门峡等,污染严重的支流主要有湟水、汾河、涑水河、渭河、伊洛河、沁河等。水量少、废污水排放量大,导致污径比增高,水污染严重。 2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 2.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发展的真正目的是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评价发展的标准不仅仅是区域,还要看到全局;不仅仅是现在,还要看到将来;不仅仅是数量,还应包括质量。重视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对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推行节水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转变工业污染末端治理的落后观念,建立节水优先,工业水污染防治过程控制为主、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资源环境新理念。 2.2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点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人类共同的和普遍的权利。目前,黄河流域有些地区承受着贫困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贫困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生态环境恶化又加剧了贫困。 收稿日期:2004-12-28 作者简介:柴成果(1963-),男,天津蓟县人,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 第27卷第3期 人 民 黄 河 Vol.27,No.3 2005年3月 Y ELLOW R I VER M ar.,2005

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

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结果 (二○一一年八月一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对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7省区(以下简称7个省区)以及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2008年至2010年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与水资源保护专项资金及相关工作情况进行了审计 调查。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情况与取得的成效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等部门和流域内各级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出台了《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黄河规划》),认真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程,严格取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动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据水利部、7个省区发展改革等部门提供的资料,至2010年底,黄河中上游地区投入224亿元用于《黄河规划》实施,占规划投资319.93亿元的70.02%,其中:中央财政33.23亿元,地方财政74.02亿元,企业资金116.75亿元。从这些资金的投向看,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146.24亿元,占65.29%;工业污染防治项目68.14亿元,占30.42%;重点区域污染防治项目9.62亿元,占4.29%。同时,7个省区在2008年至2010年还投入27.84亿元用于淤地坝等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其中:中央财政16.97亿元,地方财政9.29亿元,其他资金1.58亿元。 (一)污染防治项目全面实施。至2010年底,《黄河规划》的528个项目中,有446个项目已完工,占84.47%,其中: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完工197个,占253个规划项目的77.87%,新增399.79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完工240个,占263个规划项目的91.25%;重点区域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